2 望岳 古诗词诵读(早读材料)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同步教学设计_第1页
2 望岳 古诗词诵读(早读材料)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同步教学设计_第2页
2 望岳 古诗词诵读(早读材料)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同步教学设计_第3页
2 望岳 古诗词诵读(早读材料)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同步教学设计_第4页
2 望岳 古诗词诵读(早读材料)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同步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望岳古诗词诵读(早读材料)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同步教学设计主备人备课成员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同步教学设计——望岳古诗词诵读

2.教学年级和班级:七年级下册

3.授课时间:第2周周一第2节

4.教学时数:1课时(45分钟)

二、教学内容

1.课程目标:通过诵读《望岳》,让学生感受泰山的雄伟壮丽,体会诗人杜甫的豪情壮志,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2.教学重点:熟读《望岳》,理解诗文内容,感受泰山的壮丽景色,体会诗人的豪情壮志。

3.教学难点:理解诗文中的意象,感受诗人通过对泰山的描绘抒发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诗词学习。

2.诵读《望岳》(5分钟):学生齐读、个体朗读,教师指导朗读技巧,帮助学生理解诗文内容。

3.解析诗文(15分钟):分析诗文中的意象,解读诗人的情感。

4.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对诗文的理解和感受。

5.总结与拓展(5分钟):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进行诗词拓展阅读。

四、教学评价

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课后拓展阅读:了解学生对课后拓展阅读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核心素养目标1.审美鉴赏素养:通过诵读和品味《望岳》,让学生感受诗词的美感,提高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2.文化传承素养:学习《望岳》,了解古代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传承中华文化。

3.思维创新素养:鼓励学生在理解诗文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创作与《望岳》主题相关的诗词或画作。

4.沟通协作素养:在小组讨论环节,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分享彼此对诗文的理解和感悟。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重点:

-诗文内容理解:《望岳》的诗意和诗境,理解诗人杜甫对泰山的赞美之情。

-诗词鉴赏能力:通过诵读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领略古诗词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文化知识传承:掌握《望岳》的历史文化背景,了解古代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与敬畏,传承中华文化。

2.教学难点:

-意象解析:诗中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等诗句所蕴含的意象丰富而深远,学生难以全面理解。

-情感体会:诗人通过对泰山的描绘抒发了自己的豪情壮志,学生需深入体会诗中的情感,感受诗人的心境。

-创作实践:鼓励学生进行诗词创作或绘画实践,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创作中,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点讲解诗文内容,通过具体例句分析诗词的语言特点和意境创造,同时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深入感受诗人的情感表达。针对难点,教师应采取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如图片、地图、故事等,帮助学生构建直观的认识,从而更好地解析意象和体会情感。同时,教师应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反馈,鼓励学生在创作实践中勇于尝试,突破自我。学具准备Xxx课型新授课教法学法讲授法课时第一课时师生互动设计二次备课教学资源准备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同步教学设计》教材,以及《望岳》的相关古诗词诵读材料。

2.辅助材料:准备泰山的图片、视频资料,以及古代诗人杜甫的简介,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文背景和意象。

3.多媒体资源:收集相关的古诗词鉴赏讲座或解读《望岳》的视频,用于课堂辅助讲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教室布置:将教室布置成适合分组讨论的环境,准备讨论区,以便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

5.创作材料:为学生准备纸张、画笔等绘画工具,以便于学生在理解诗文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实践。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望岳》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望岳》是什么吗?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展示一些关于泰山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诗词的魅力或特点。

简短介绍《望岳》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望岳》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望岳》的基本概念、诗文结构和原理。

过程:

讲解《望岳》的背景,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或结构。

详细介绍诗文的组成部分或功能,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通过实例或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望岳》的实际应用或作用。

3.《望岳》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望岳》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诗句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每个诗句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望岳》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诗句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望岳》解决实际问题。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望岳》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望岳》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望岳》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望岳》的基本概念、诗文结构、案例分析等。

强调《望岳》在现实生活或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望岳》。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望岳》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学生学习效果1.理解《望岳》的诗意和诗境,感悟诗人杜甫对泰山的赞美之情,提高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2.掌握《望岳》的诗文结构和语言特点,能够分析和解读诗文中的意象和情感。

3.了解古代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传承中华文化,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4.培养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在小组讨论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的意见,共同解决问题。

5.提高表达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能够自信地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交流和互动。

6.激发对古诗词的兴趣和热爱,培养阅读古诗词的习惯,提升语文素养和人文修养。

7.通过创作实践,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创作中,提高创作能力和创新思维。板书设计1.《望岳》诗文结构

①首联:描述泰山雄伟壮丽的景色

②颔联:表达诗人对泰山的敬仰之情

③颈联:描绘泰山的高大雄伟

④尾联:抒发诗人的豪情壮志

2.《望岳》意象解析

①泰山:象征权威、尊严和崇高

②众山:衬托泰山的壮丽和伟大

③云海:描绘泰山的神秘和变幻

④夕阳:象征诗人的豪情壮志

3.《望岳》情感体会

①敬仰:诗人对泰山的敬仰和崇拜

②豪情:诗人表达自己的豪情壮志

③奋发:诗人激发学生的奋发向前

4.《望岳》创作实践

①诗词创作:鼓励学生创作与《望岳》主题相关的诗词

②绘画实践:让学生绘画与《望岳》主题相关的画作

5.《望岳》文化传承

①古代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了解古代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传承中华文化

②诗人的豪情壮志:感受诗人的豪情壮志,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6.教学重点与难点

①教学重点:诗文内容理解、诗词鉴赏能力培养

②教学难点:意象解析、情感体会、创作实践

板书设计应条理清楚、重点突出、简洁明了,以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同时,板书设计应具有艺术性和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通过板书设计,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望岳》的诗文结构、意象解析、情感体会和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知识,提升学习效果。课后作业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布置以下课后作业:

1.诗词创作:请以《望岳》为主题,创作一首古诗词,要求结构清晰、意象丰富、情感真挚。

答案示例:

望岳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烟霞锁翠色,云海映丹青。

豪情填膺胸,壮志凌霄汉。

登山望远方,国泰民安祥。

2.绘画实践:请根据《望岳》的诗意,绘制一幅画作,表现泰山的雄伟壮丽,要求画面构图合理、色彩搭配协调、表现手法灵活。

答案示例:

画《望岳》

巍峨泰山立,群峰环抱间。

云海波涛涌,夕阳霞光映。

雄鹰展翅飞,松柏披绿衣。

豪情壮志涌,描绘望岳情。

3.课后阅读:推荐阅读其他描写自然景观的古诗词,如杜牧的《山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等,不少于2首,并简要写出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答案示例:

阅读《山行》感悟

杜牧《山行》描绘了山中秋天的景色,通过山、石、径、云、霞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山行的美丽和诗意。诗中“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两句,以枫叶衬托秋天的美丽,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通过阅读这首诗,我更加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也学会了如何用诗歌表达自己对美景的喜爱。

4.思考与讨论:请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思考古诗词中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手法及其表达效果,并与同学进行讨论交流。

答案示例:

讨论古诗词中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手法

在古诗词中,诗人常常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志向。比如杜甫的《望岳》中,通过描绘泰山的雄伟壮丽,表达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另外,像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诗人通过对鹳雀楼周围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开阔壮丽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世界的远大抱负。这些描绘手法不仅让读者感受到自然景观的美丽,也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给人以启迪和感悟。

5.诗词鉴赏笔记:请选取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对其主题、意象、情感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并撰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鉴赏笔记。

答案示例:

鉴赏笔记《静夜思》

李白的《静夜思》是一首表达思乡之情的诗。诗中通过描绘寂静的夜晚和明亮的月光,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两句,通过明月光和地上霜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夜晚思乡的孤独和寂寞。而“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两句,则通过举头望明月和低头思故乡的动作,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启迪和感悟。通过鉴赏这首诗,我更加理解了诗人的情感,也学会了如何欣赏古诗词的美。反思改进措施(一)教学特色创新

1.采用多媒体教学,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提高学习兴趣。

2.创设情境教学,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身临其境地感受诗文意境。

3.引入创作实践,鼓励学生进行诗词创作或绘画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作能力。

(二)存在主要问题

1.在教学管理方面,课堂纪律有待加强,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影响教学效果。

2.在教学组织方面,小组讨论环节有时过于松散,学生讨论内容与主题偏离,需要进一步引导和监督。

3.在教学方法方面,诗词解析过于侧重于文字层面,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

(三)改进措施

1.加强课堂管理,制定明确的课堂纪律规则,采取适当的奖惩措施,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2.优化小组讨论环节,提前为学生设定讨论主题和目标,提供讨论框架,确保讨论内容与教学主题紧密相关。

3.调整教学方法,增加诗词鉴赏的实践活动,如组织诗词朗诵比赛、开展诗词创作工作坊等,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审美兴趣。

4.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和能力水平,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辅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家庭环境,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作业布置与反馈作业布置:

1.诗文背诵:《望岳》全诗,要求熟练背诵,理解诗文内容,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诗文大意。

2.诗词鉴赏:选取一首与《望岳》主题相近的古诗词,进行分析鉴赏,要求分析诗文的结构、意象、情感等方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