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1页
云南省玉溪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2页
云南省玉溪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3页
云南省玉溪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4页
云南省玉溪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省玉溪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四十或五十年前,欧美大多数正统气候学家相信,气候在历史时代是稳定的。这种见解,已为世界近数十年来收集的气象资料所否定。在我国,古代作家如《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农丹》的作者张标和《广阳杂记》的作者刘献廷,均怀疑历史时代气候的恒定性;且提出各朝代气候变异的事例,记载于上述书籍中。对我国近五千年来的气候史的初步研究,可得出下列初步结论:(1)在近五千年中的最初二千年,即从仰韶文化到安阳殷墟,大部分时间的年平均温度高于现在2℃左右。一月温度大约比现在高3-5℃。(2)在那以后,有一系列的上下摆动,其最低温度在公元前1000年、公元400年、1200年和1700年;摆动范围为1-2℃。(3)在每一个四百至八百年的期间里,可以分出五十至一百年为周期的小循环,温度范围是0.5-1℃。(4)上述循环中,任何最冷的时期,似乎都是从东亚太平洋海岸开始,寒冷波动向西传布到欧洲和非洲的大西洋海岸。同时也有从北向南趋势。我国气候在历史时代的波动与世界其他区域比较,可以明显看出,气候的波动是全世界性的,虽然最冷年和最暖年可以在不同的年代,但彼此是先后呼应的。如十七世纪的寒冷,中国比欧洲早了五十年。欧洲和中国气候息息相关是有理由的。因为这两个区域的寒冷冬天,都受西伯利亚高气压的控制。如西伯利亚的高气压向东扩展,中国北部西北风强,则中国严寒而欧洲温暖。相反,如西伯利亚高气压倾向欧洲,欧洲东北风强,则北欧受灾而中国温和。只有当西伯利亚高压足以控制全部欧亚时,两方就要同时出现严寒。最近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大学物理研究所丹斯格拉德教授,在格陵兰岛上某地的清冰川块中,以O18的放射性同位素方法,研究结冰时的气温,结果是:结冰时气温高,同位素就增加,气温增加1℃,O18就增加0.69%。兹将他所制近一千七百年来格陵兰气温升降图与本文中用物候所测得的同时间中国气温图作一比较,如图所示。A表示从三世纪到现时的中国气温的波动。B表示同时期用同位素所测得的格陵兰岛的温度。格陵兰与中国相距二万余公里,而古代气候变动如出一辙,足以说明这种变动是全球性的。(摘编自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有删改)材料二:1913年,竺可桢从伊利诺伊大学毕业后,进入哈佛大学地质与地理学系攻读研究生。尽管其主修气象学专业,但所修课程却并不局限于气象学,他还选修了著名科学史家乔治·萨顿的自然科学史课程。科学史学科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对竺可桢日后的科学研究产生了重要而又深远的影响。从青年时代起,竺可桢就养成每日观测物候、记录气象资料的习惯。从竺可桢的日记可以看到,他每天都将亲自观测的气温、风力、云量以及相关的物候现象记录在日记的标题处,几十年如一日,一直坚持到临终的前一天,几无例外。西方现代科学方法的严谨训练和深厚的国学功底,使竺可桢从一开始就具备了鸟瞰东西的宏阔学术视野。在研究中国历史气候时,竺可桢发现,无论是西方国家还是东方国家,历史时期都相对缺乏天文学、气象学和地球物理学现象的连续可靠记载,气象仪器观测的数据资料最多也只有两百年的历史,无法解决漫长的历史气候变迁问题,研究历史时期气候变迁只能利用反映气候变化的其他证据来证明,方法有很多,如:湖泊沉积、植物孢粉、冰川进退遗迹等。在方法选择上,竺可桢曾在信中写到:“关于气象记录,仪器记录我们也远不及西洋,但是十六世纪以前历史时代的气候文献恰恰远胜于西洋,我们应该利用我们的所长方能取胜于人,同时也批判地接受了古代文化遗产。”事实上,早在美国求学期间,竺可桢就开始系统搜集中国和世界气候变化的资料,包括考古、动植物分布、冰川进退、雪线升降、河流湖泊冻结、气象观测记录等,所涉中国古代文献从经史子集到方志游记等无不广征博采。竺可桢认为,这些史料中有大量气候变化的信息,系统地加以分析研究,就可以利用中国古代丰富的文献资源优势来弥补我们在仪器设备方面的不足,这一想法成为竺可桢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科学创新的重要指导思想。在长期的积累中,竺可桢融文、史、哲、天、地、生多学科知识于一炉,将不同来源的气候史料素材进行融合筛选,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科学处理,再逐步分析鉴别和利用,陆续发表了有关气候变迁的专业研究论文九篇。这些前期积累不仅为《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奠定了基础,也逐渐形成了竺可桢独具创新的历史气候研究方法。(摘编自徐飞、江增辉《中国传统学术资源的现代价值》)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古代学者中,沈括最早对历史时代气候的恒定性提出了质疑。B.在五十至一百年为周期的小循环里,寒冷波动趋势总是自东而西。C.受西伯利亚的高气压控制,中国和欧洲两地的冬天可能冷暖不均。D.东西方国家同样存在难解的历史气候变迁问题,如冰川进退遗迹。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据研究结论,殷商以前的年平均气温和一月温度都高于现在,可见五千年来的中国气候由热而冷的渐变趋势。B.十七世纪,中国的寒冷比欧洲界了五十年,可能是因为寒冷的传布往往是从东亚太平洋海岸到欧洲大西洋海岸。C.基于某地结冰时气温与O18的相关性,可以采用O18放射性同位素测定方法制成较为可信的某时段该地气温升降图。D.气象仪器观测的数据资料最多不超过两百年,我国在研究历史气候时,应该充分利用古代文献资源丰富的优势。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古代气候变化是全球性的”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A.在加拿大东部安大略省用古代土壤中所遗留的孢子花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距今三千年至二千五百年间有一次寒冷时期,与格陵兰相似。B.维苏威火山于公元63年开始地震,至公元79年突然大爆发,将庞贝城和赫克兰尼城淹没。中国于公元46年大地震,祸及42郡国。C.雪线的升降与一地的温度有密切关系。以我国五千年来气温升降与挪威的雪线高低相比,虽有先后参差之别,大体是一致的。D.十二世纪,中国气候加剧严寒,荔枝两次冻死。在大约一千年的记载中,日本京都樱花开花的平均日期,第九世纪最早,十二世纪最迟。4.根据材料一内容,下列选项对文中图表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从晋到南北朝时期,两地都经历了低温阶段。B.唐朝时,中国和格陵兰都出现了气温最高点。C.十七世纪中后期,两地都出现极端寒冷天气。D.十八世纪中后期,两地都处于气温的上升期。5.请结合竺可桢的研究经历,谈谈怎样才能更好地开发中华传统学术资源的现代价值。(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花草诀聂鑫森安于山,本是乡下培花育草的花匠,十年前创办了这家私营企业——湘楚花木公司。他脑瓜子活,吃苦耐劳,又是知花识草的行家里手,在春秋更替中,让公司由小变大,由弱变强,他也成了这个行业叱咤风云的人物。①他当初租赁的这一大片荒山野岭,姹紫嫣红,嫩绿鹅黄,成了名副其实的金山银山。安于山的公司有健全的机构,苗圃部、花木部、营销部、后勤部、接待部、党支部、工会,员工竟达五百之众。总部是一个竹篱小院,在芳草萋萋的土坪上立着一栋三层青砖小楼,各个部门都有单独的办公室。在一场大病后,安于山突然有了莫名的疲劳感,他觉得,自己该急流勇退了。好在儿子很听他的调派,先读林学院的园林系,毕业后老老实实到公司来当普通员工,在苗圃部、花木部、营销部、后勤部各干了两年,为人低调,做事踏实,还入了党,从上到下赢得了好口碑。“晓林,爹当总经理已经力不从心了,你来干吧。”身高体健的儿子连忙说:“爹,我经验不足,您得先扶我上马,再送我一程。”安于山微微一笑:“你还有话没说出来,担心我‘干政’!放心,我不会。你怎么安排领导人选,怎么开展业务,我一概不管。”安晓林大声说:“行!我可以走马上任了。”令安于山诧异的是,儿子从二月上任后,公司的一切都按原程序运行。新官上任,调换各部门领导人选是个常例,儿子居然没有任何动作。安晓林只是在召集各部门领导开会时,说:“我们是花木公司,总部大院里不能不摆放几盆花草,这是脸面啊。你们每人去挑自己喜欢的一盆花草,花盆外壁贴上写了自己姓名的标签,搁在花架上吧。”安于山虽不在现场,但早有老部下悄悄打手机告诉了他。他又喜又叹:不调换领导班子,应该是为了大家情绪的稳定,好;在总部多摆放花草,不过是世俗的面子工程,是不在紧要处做工作,唉。不过,安于山没有当面告诉儿子自己的想法,尽管还没成家的儿子,隔三岔五都会回家来探望父母。阳历的元旦快到了。每天都是大雪飘飘,寒气砭骨。安于山屈指算了算,儿子上任十个月了。②这十个月的业务报表复印件,儿子总是随意地放在家中客厅的圆桌上,业务量、利润都是平稳中略有增长。安于山知道当下的市场状况,能这样就很不容易了。这天晚饭后,安晓林说:“妈,不影响你看电视,我和爹去楼上的小客厅聊天。”安于山有些意外,他马上说:“好。聊什么?”“我知道爹一直想问,为什么让各部门领导领养一盆花?”“对。我想听听你这是什么花草诀?”楼上的小客厅,墙上挂着几幅令人赏心悦目的字画,红木小圆桌上摆着一壶热好的黄酒和两个浅口小瓷碗。安晓林给瓷碗斟上酒,说:“爹,我敬你,你喝一小口,我全干了!”安于山说:“黄酒度数低,我也干了。”两只瓷碗轻轻碰了一下,然后父子两人仰头喝了个底朝天。“爹,元旦后,我要调整领导班子了,当然,是部分调整。您在位时,一人拉琴一人唱,不设副总经理,我现在要设一个了。”“谁?”“营销部主任古文玉。”“理由呢?”“我先说领养花草的事。古文玉当初选了一盆荼蘼花,枝叶长得很鲜活,开花却要到晚春。古诗说‘开到荼蘼花事了’,它开花时,春天就快结束了;古人又说‘荼蘼不争春,寂寞开最晚’……”“我记得他的年纪,一入夏,就满六十了。”“对。虽然他快退休了,但这盆花却依旧被侍弄得很好,到暮春时,白色的花开得又多又美,花草的姿态可印证他的生活和工作态度。那天,他找我办退休手续,打算按月领退休金。我说想留用他,原职原薪,他同意了。不过,他不肯要原薪,说只需补全退休工资不足的部分就行了。然后他又告诉我,要换养一盆晚香玉,白色的有香气的喇叭状花,可以从6月开到11月,也是告诫自己虽近暮年,仍要奋发努力。他想出了不少营销新招:端午节前夕,他推介应节的龙船花;重阳节快到时,他向老人推介万寿菊;为迎接教师节,他和教委联合举办活动,邀请企业家赞助,向全市的名、老教师馈赠绿叶红果的万年青,一下子就销售了上千盆!”“古主任是个人物!③但你表姐刘艳,在花木部当主任也有年头了,才四十多岁……听说她领养的是月季花,又叫月月红,花开得红艳艳的。”“爹,你的消息很灵通。不过,为她的花浇水施肥的,是总部大院的一个女清洁工,她自己从来没动过手。不过,表姐常自夸,她的月季花是艳压群芳的。她还常常不在办公室,听说是逛商场、看电影去了。她也不喜欢到花木部的基地去,谁也不敢说她,她是‘皇亲国戚’嘛。”“可她的业绩不错呀。”“爹在位时,是爹暗中帮忙筹划。我上任后,是我委托苗圃部的主任江天流去安排生产,她仍然受之无愧。江天流只比我大两岁,上有老母,下有两个孩子,妻子是个小学老师,从不因家事耽误公事。他一明一暗领导着两个部,轻轻松松的。他领养的是一盆飞燕草,用心又用情,开花时节,淡蓝的花像一只只燕子毫不张扬地衔泥筑巢,很让人感动。”“表姐毕竟是咱自家人,你要手下留情。”④安晓林给自己倒了一碗酒,咕咚咚喝了下去,然后说:“爹。花木部和苗圃部,是公司发展的主动力,得用贤人、能人,表姐必须让位!”“那让她去干什么?”“去接待部,不是当主任,是当一般的接待员,得八个小时坐在办公室,接待来访的客户。”“她要是不愿意去呢?”“可以回家去逍遥,工资照发。不过,工资不由公司发,由我私人支付。爹如果不同意,我把总经理的宝座奉还。”安于山说:“我没说不同意……花木部的主任谁当呢?”安晓林说:“我建议,把苗圃部、花木部合并成一个部,叫花木苗圃部,由江天流当主任。古文玉当副总经理,兼管营销部。其他各部门的领导,一概不动。从他们领养的花草上,我认识了他们,这就是我的花草诀。过了元旦,我准备开个大会,我先从认养花草谈到干部的调换,再谈公司发展的长远计划。”安于山猛地仰头大笑,说:“儿子,这个花草诀说明你有眼力,也有胆气,好!你怎么认定就怎么干,我不干涉,哈哈。”楼下忽然传来响亮的叫喊声:“你们快下楼,和我一起到院子里去闻闻梅花香!”安于山回应一声“好嘞——”,然后悄声对儿子说:“你妈老来疯啦,召唤我们去踏雪赏梅。她知道我们会谈些什么,她这么高兴,我也放心了。”安晓林说:“妈是个明白人!”(有删改)6.下列关于“花草诀”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花草诀”在文中含有通过花草判断他人生活和工作态度的意思,小说以此为题,饶有兴味。B.安父对儿子上任后的表现“又喜又叹”,他并未完全理解儿子,为下文揭开“花草诀”蓄势。C.文中的花草具有象征意蕴,荼蘼花“寂寞开最晚”,象征着古文玉会在退休时得到认可,担当重任。D.从安母召唤大家踏雪赏梅可知她对儿子的“花草诀”也有所领悟,呼应了结尾的“妈是个明白人”。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①句中“姹紫嫣红”“嫩绿鹅黄”两个词语,从颜色入手写花木公司的兴旺,直观形象,符合背景设定。B.②句写晓林总是随意地将公司业务报表复印件放在客厅,不作说明,体现出他性情洒脱的个性特点。C.③句省略号处语意未尽,根据后文“又叫月月红,花开得红艳艳的”推测,安于山有提拔表姐之意。D.④句中晓林说话前“咕咚咚”喝酒,既表现此时他想敞开了说的心理,又体现出他对自己原则的坚持。8.小说第二段介绍安于山的公司,看似闲笔,实则闲笔不闲。请对此作简要分析。(5分)9.这篇小说选自组文《风雅二题》,“风雅”一词可指人物的举止风度。那么,文中人物的“风雅”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你的认识。(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初,魏公子无忌爱人下士,致食客三千人。有隐士侯嬴,家贫,为夷门监者。公子置酒,大会宾客,坐定,从车骑,虚左,自迎侯生。至,公子引侯生坐上坐,宾客皆惊。及秦围赵,赵平原君夫人,无忌姊也,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公子。公子患之数请魏王敕晋鄙救赵及宾客辩士游说万端王终不听。公子乃过见侯生,再拜问计。生曰:“吾闻晋鄙兵符,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力能窃之。且公子尝为报其父仇,如姬欲为公子死无所辞。诚一开口,则得虎符,夺鄙兵,北救赵,西却秦,此五伯之功也。”公子如其言,得兵符。信陵君大破秦军于邯郸下。信陵君不敢归魏,使将将其军以还。赵王欲以五城封公子,公子闻之,有自功之色。客有说公子曰:“物有不可忘,有不可不忘。人有德于公子,公子不可忘也。公子有德于人,愿公子忘之也。且矫令夺兵以救赵,于赵则有功矣,于魏则未为忠臣也。公子乃自骄而功之,窃为公子不取也!”于是公子立自责,若无所容。(节选自《纲鉴易知录·卷七》)材料二:范雎之仇魏齐亡过平原君。昭王乃遗赵王书曰:“范君之仇魏齐在平原君家,王使人疾持其头来。不然,吾举兵而伐越,又不出王之弟于关。”赵孝成王乃发卒国平原君家,急,魏齐夜亡,出见赵相虞卿。虞卿度赵王终不可说,乃解其印,与魏齐间行,念诸侯莫可以赴急者,乃复走大梁,欲因信陵以至楚。而信陵君闻之,畏秦,犹与,未肯见,曰:“虞卿何如人哉?”时侯嬴在傍,曰:“人固未易知,知人亦未易也。夫虞卿一见赵王,赐白壁一双、黄金百斤;再见,拜为上卿;三见卒受相印,万户侯。当是之时,天下争知之。夫魏齐穷困过虞卿,虞卿不敢重爵禄之尊,解相印,捐万户侯而间行。以急士穷而归公子,公子曰‘何如人’,知人固未易也。”信陵君大惭,驾如野迎之。魏齐闻信陵君之初重见之,大怒而自刎。虞卿遂留于魏。魏赵畏秦,莫复用。困而不得意,乃著书入篇,号《虞氏春秋》焉。(节选自《风俗通义·穷通》)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公子患之A数请B魏王C敕D晋鄙救赵E及宾客F辩士G游说万端H王终不听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虚左”,古人乘车以左为尊,此处指信陵君有意空出左边的位置以待侯嬴,表示恭敬。B.“诚”,如果,与《谏太宗十思疏》“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的“诚”意思不同。C.“范雎之仇魏齐”与《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的“之”用法不相同。D.材料二中“驾如野迎之”与《鸿门宴》“沛公起如厕”两句中的“如”字意思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魏公子无忌有三千门客,隐士侯嬴不过是个守门人,公子大宴宾客,亲迎侯嬴来赴宴,还请他坐在最尊贵的位置上,令在场宾客大为吃惊。B.魏公子请求魏王救赵无果,侯嬴为公子献计,可找魏王宠妃如姬窃取兵符,因为信陵君曾为她报过父仇,所以她能万死不辞地帮助信陵君。C.范雎的仇人魏齐逃亡到平原君处,秦王写信威胁赵王,赵王害怕,派兵包围平原君家,平原君赶紧让魏齐前往投靠虞卿,叫二人逃离赵国。D.魏齐和虞卿想借助信陵君逃到楚国,信陵君害怕秦国,起初犹豫不见,后在侯嬴劝说下驾车迎接他们,然而魏齐怒而自杀,虞卿也未受重用。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且矫令夺兵以救赵,于赵则有功矣,于魏则未为忠臣也。(4分)(2)夫魏齐穷困过虞卿,虞卿不敢重爵禄之尊,解相印,捐万户侯而间行。(4分)14.侯嬴两次进言为何都被信陵君采纳?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①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老去诗篇浑漫与,春来花鸟莫深愁。新添水槛供垂钓,故着浮槎②替入舟。焉得思如陶谢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注】①本诗写于安史之乱时,诗人流落四川成都,寄居草堂,观锦江触景生情。②槎(chá):木筏。陶谢:指陶渊明和谢灵运。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题中的“如”字,突显了江水的海势,表现了江水的宽度、厚度和动态。B.颔联说自己已年老,写诗变得敷衍,面对春天的花鸟,已没有了过去的深愁。C.颈联侧面描写江水,用“水槛垂钓”“故着浮槎”等来表现锦江的水势之大。D.尾联以一“焉”字,巧作转折,融注新意,表达了诗人对陶谢的思慕之情。16.诗歌表露了诗人怎样的创作态度,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毕业纪念册上,小刚引用《离骚》中“,”两句,寄语同学要兼具“内美”与“修能”,提升自身的高度。(2)同是以假设探析六国的生存途径,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指出“”便可抗秦;苏洵在《六国论》中则认为六国若能联合西向抗秦,“”。(3)“荷”,又称莲、芙蓉、芙蕖等,是我国古典诗词中的常见意象,意蕴丰富。如“”一句便是取其美好形象表达愉悦畅快之情,而“”一句则是取其高洁品质寄寓高尚的情操。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那条金黄的稻草龙,时常在我童年的记忆里舞动。在故乡,正月初一过新年,家家户户都是过中节,也就是中午这餐算是过节的正餐,大鱼大肉,最为丰盛,于今亦然。吃罢中饭后,若是不下雨,村民们便会聚集村门口,闲站闲谈,会有人扯到龙灯身上,提议扎龙灯,一人倡议,众人响应,于是一年一度的舞龙灯乡俗就此拉开了序幕。长久以来,故乡的龙灯都是用稻草扎的,自然可称作稻草龙灯,或者草龙灯。扎龙灯,技术含量最高的当属扎龙头。扎宝珠龙头时,众人先用梳理干净的稻草,扎出一个个蒜头状的长秆宝珠,宝珠大的如拳,小的如新母鸡下的蛋,各有类别,各有所用。而后,将二三十个这样的稻草宝珠组合绑扎,渐渐就有了形制,龙首、龙角、龙眼、龙耳、龙嘴、龙舌、龙须……应有尽有,活灵活现,看起来威猛又漂亮,气势不凡。扎龙灯的时候,有的小孩子也拿稻草扎制自个儿玩耍的秆龙灯,有时也在自己的龙灯上插上几支点燃的香火,摇一摇,舞一舞,学着大人舞龙灯的样子,一如龙子龙孙,玩得十分开心。舞龙灯时,村中就会自发地有一群人,大人、少年和儿童,从朝门口的盘龙处,举起这条长龙,敲锣打鼓,在石板巷子里游走,挨家挨户收香。场地上人影攒动,众声喧哗,众人将这些香火,一支一支插满龙头、龙辫、龙节、龙尾,顿时,一条浑身布满火红光点的香火龙,在黑夜的映衬下璀璨明丽,神采奕奕。①在那个远去的淳朴年代,②春节期间,精彩纷呈的舞龙灯表演艺术,③成了故乡人人参与的重大活动,④与耍狮子、看戏一道,⑤共同营造了湘南乡村欢快祥和的年俗娱乐。18.文中加点的词语在结构与表达效果上有何共性?(4分)19.文中画波浪线句子如改成“渐渐就有了龙的整体形制”,语义基本相同,但原句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分)20.文中最后一段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8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1~22题。古人作文章,对声音节奏很讲究。相传欧阳公作《昼锦堂记》,把稿子交给来求的人,等那人离去后才想起开头一句“仕宦至将相”应该加一个“而”字,就立刻派人骑快马去追回。我们把原句和改句拿来朗诵比较,就会明白“而”字确实关系重大。原句气局促,改句便很舒畅;原句意直率,改句便有抑扬。这个例子也可以表明音与义不能分开,更动了声音就连带更动了意义。A,意思就多一个转折,要深一层。从前的人研究古文,特别着重朗读。姚姬传说:“大抵学古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又缓读,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终身作外行也。”读有读的道理,就是从字句中抓住声音节奏,从声音节奏中抓住情趣、气势或神韵。自己作文,也要常拿来读,读,B,节奏是否流畅。领悟文字的声音节奏,是一件极有趣的事。普通人以为这要耳朵灵敏,因为声音要用耳朵听才生感觉。就我个人的经验来说,耳朵固然要紧,但是还不如周身筋肉。我读音调铿锵、节奏流畅的文章,周身筋骨作同样有节奏的运动;如果音调节奏上有毛病,我的周身筋肉都会感觉局促不安,好像听厨子刮锅烟似的。2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22.借鉴材料第一段的相关内容,对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虚词进行赏析。提示:可从文意与声音节奏关系的角度品鉴。(4分)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归有光《项脊轩志》)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会逐步走向更广阔的天地,会和更多经历不同、个性各异的人相遇。这时,同理心强的人,更能在差异中拓宽视野,结交朋友,丰富自己。这不仅关乎个人成长,对促进社会和谐与文化交流,也有重要意义。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玉溪一中高2025届高三备考阶段性检测(一)语文参考答案(2024年8月)1.(3分)C【解析】A原文并没有说质疑的先后;B项“总是自东而西”错;D项冰川进退遗迹是方法而非是问题。2.(3分)A【解析】仅由前两千年的情况,无法推导得出“由热而冷”渐变趋势的结论。3.(3分)B【解析】地震是由地壳板块运动造成的,与气候无直接关联。4.(3分)B【解析】按图示,唐朝时只有中国出现了气温最高点,格兰陵的气温最高点出现在1911年后。5.(6分)①有古为今用、扬长避短的正确指导思想;②打好国学根底,接受现代科学方法的严谨训练,具有融通中西的学术视野;③掌握多学科知识,系统搜集、科学处理各种资料。6.(3分)C【解析】C项,“象征着古文玉会在退休时得到认可,担当重任”有误,荼藤“寂寞开最晚”,它不与百花争春,于暮春时节开放,体现的是甘于寂寞,宁静自持的特点。古文玉领养荼藤花,暗示的是他的精神品格,而不是人物的命运。7.(3分)B【解析】B选项“晓林总是随意地将公司业务报表复印件放在客厅”,看似“随意”,实则有心,他其实是为了让父亲了解公司状况,体现出他考虑周全、办事细致的个性特点,不能体现他“性情洒脱”。8.(5分)①公司人丁兴旺,部门设置井井有条,体现了安于山的管理有方。(2分)②为后文“稳中有增”的业绩作铺垫(1分),同时也为儿子行“花草诀”观察众人提供了空间,使情节更合理。(1分)(答“交代人员设置,便于后文理清人物职务与关系”给1分)③叙述节奏上,娓娓道来,从容不迫。(1分)9.(6分)①卓尔不群的文化特质。安晓林以花草看人品,对传统诗词信手拈来,其他人物亦有养花品花的雅韵,表现出人物的文化底蕴和审美情操。②开诚布公的磊落胸怀。父亲安于山充分信任,主动放权,儿子安晓林勇于担责,任人唯贤,人物襟怀动人。③融洽和睦的相处之道。父子之间相互尊重,儿子注意方式,当言时知无不言;父亲通情达理,闻善则改。人物有君子之风,家庭氛围和睦融洽。④踏实进取的作风传承。父亲安于山踏实肯干,言传身教,儿子安晓林从基层开始,踏实谦逊,所选员工亦是低调踏实,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每点2分,答出3点得6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给分)10.(3分)AEH【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公子为这件事忧虑万分,屡次请求魏王赶快出兵,又让宾客辩士们千方百计地劝说魏王,魏王始终不肯听从公子的意见。“公子患之”是主谓宾结构,意思完整,A处断开;“魏王”是兼语,做“请”的宾语,同时做“敕晋鄙救赵”的主语,E处断开;“游说万端”的主语是“宾客辩士”,“王终不听”的主语是“王”,H处断开。故选AEH。11.(3分)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及理解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现象的能力。A.正确。句意:大家来齐坐定之后,公子就带着车马以及随从人员,空出车子上的左位,亲自去迎接侯先生。B.正确。宠爱、宠幸/幸亏。句意:如今如姬最受宠爱/现在事情危急,幸亏他来告诉我。C.正确。句意:赵孝成王看了信就派士兵包围了平原君的家宅,危急中,魏齐连夜逃出了平原君家,见到了赵国宰相虞卿。D.错误。听从/到、往。句意:公子听从了侯嬴的计策。/赶快驱车到郊外去迎接他们。故选D。12.(3分)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平原君赶紧让魏齐前往投靠虞卿”错,根据“急,魏齐夜亡,出见赵相虞卿”可知,魏齐认为事态紧急才去投靠虞卿。故选C。13.(8分)(1)(4分)何况假托魏王的命令,夺取兵权去援救赵国,对赵国来说是有功,对魏国来说却不是忠臣。(重点词语:“矫”,假托;“以”,来;“为”,是)(2)(4分)魏齐困窘,逃到虞卿那里,虞卿不看重爵禄的尊贵,解下相印,抛弃万户侯的封号悄悄逃走。(重点词语:“穷困”,处于困境,走投无路;“过”,投奔;“捐”,丢弃)14.(3分)①第一次进言,侯嬴提出的措施切实可行;第二次进言,侯嬴指出的问题切中要害。②信陵君面对进言,能审时度势,知错能改。【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从侯赢的提出的策略上看:“吾闻晋鄙兵符,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力能窃之。且公子尝为报其父仇,如姬欲为公子死无所辞。诚一开口,则得虎符,夺鄙兵,北救赵,西却秦,此五伯之功也”分析了如姬因为最受宠幸可以拿到兵符,并且信陵君对如姬有恩,如姬愿意帮助信陵君,这个策略可操作性强。“夫魏齐穷困过虞卿,虞卿不敢重爵禄之尊,解相印,捐万户侯而间行。以急士穷而归公子,公子曰‘何如人’,知人固未易也”从虞卿舍弃功名利禄帮助魏齐的事件入手劝告,富有针对性。从信陵君方面看:根据原文“信陵君大惭”可知,信陵君能及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去改正。参考译文:当时,公子的为人仁爱宽厚礼贤下士,招来食客三千人。有个隐士叫侯嬴,家境贫寒,是大梁城东门的看门人。公子就大摆酒席,宴饮宾客,大家来齐坐定之后,公子就带着车马以及随从人员,空出车子上的左位,亲自去迎接侯先生。到达后,公子领着侯先生坐到上位上,满堂宾客无不惊异。等秦国围攻赵国,赵国平原君的夫人是公子的姐姐,使臣的车子连续不断地到魏国来,责备魏公子。公子为这件事忧虑万分,屡次请求魏王赶快出兵,又让宾客辩士们千方百计地劝说魏王,魏王始终不肯听从公子的意见。公子带着车队走过,去见侯先生,公子连着两次向侯先生拜礼,进而问对策。侯先生说:“我听说晋鄙的兵符经常放在魏王的卧室内,在妻妾中如姬最受宠爱,她出入魏王的卧室很随便,只要尽力是能偷出兵符来的。况且公子曾经替如姬报杀父之仇,如姬要为公子效命而死,是在所不辞的。公子果真一开口请求如姬帮忙,如姬必定答应,那么就能得到虎符而夺了晋鄙的军权,北边可救赵国,西边能抵御秦国,这是春秋五霸的功业啊。”公子听从了侯嬴的计策,获得了兵符。信陵君在邯郸城下大败秦军。(于是邯郸得救,保住了赵国。赵王和平原君到郊界来迎接公子)信陵君不敢回到魏国,就让部将带着部队返回魏国去。赵孝成王想要把五座城邑封赏给公子,公子听到这个消息后,露出了居功自满的神色。门客中有个人劝说公子道:“事物有不可以忘记的,也有不可以不忘记的。别人对公子有恩德,公子不可以忘记;公子对别人有恩德,希望公子忘掉它。况且假托魏王命令,夺取晋鄙兵权去救赵国,这对赵国来说算是有功劳了,但对魏国来说那就不算忠臣了。公子却因此自以为有功,觉得了不起,我私下认为公子实在不应该。”公子听后,立刻责备自己,好像无地自容一样。范雎的仇人魏齐逃亡投奔平原君。昭王于是给赵国国君写了一封信说:“范先生的仇人魏齐就在平原君家里。大王派人赶快拿他的脑袋来。不然的话,我要发动军队攻打赵国,而且不把大王的弟弟放出函谷关。”赵孝成王看了信就派士兵包围了平原君的家宅,危急中,魏齐连夜逃出了平原君家,见到了赵国宰相虞卿。虞卿估计赵王不可能说服,就解下自己的相印,跟魏齐一起逃出了赵国,两人抄小路奔逃,想来想去几个诸侯国都没有能急人之难而可以投靠的人,就又奔回大梁,打算通过信陵君投奔到楚国去。信陵君听到了这个消息,由于害怕秦国找上门来,有些犹豫不决不肯接见他们,就向周围的人说:“虞卿这个人怎么样?”当时侯嬴也在旁边,就回答说:“人固然很难被别人了解,可了解别人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那个虞卿第一次见赵王,赵王赐给他白璧一对,黄金百两;第二次见赵王,赵王任命他为上卿;第三次见赵王,终于得到相印,被封为万户侯。当前,天下人都争着了解虞卿的为人。魏齐走投无路时投奔了虞卿,虞卿根本不把自己的高官厚禄看在眼里,解下相印,抛弃万户侯的爵位而与魏齐逃走。能把别人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来投奔您,您还问‘这个人怎么样’。人固然很难被别人了解,了解别人也实在不容易啊!”信陵君听了这番话分明有讥讽自己的意味深感惭愧,赶快驱车到郊外去迎接他们。可是魏齐听到的是信陵君当初不大肯接见他的消息,便一怒之下刎颈自杀了。虞卿于是留在魏国。魏国、赵国畏惧秦国,不敢再任用虞卿。虞卿处于困境,不能称心如意,于是写了八部著作,称为《虞氏春秋》。15.(3分)B【解析】B领联说自己已年老,诗境渐熟,但随意付与,不复对花鸟而苦吟愁思。16.(6分)①一丝不苟,勇于创新。“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像人死不休”,诗人说自己平生喜欢细细琢磨,苦苦寻觅好的诗句,决心一定写出惊人的句子来。(2分)②不刻意雕琢,追求自然天成。“老去诗篇浑漫与,春来花鸟莫深愁”,诗人说自己年事已高,写诗完全是“漫与”即随意吟咏。(2分)③师法古人,步武前贤。“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杜甫渴望能与陶渊明、谢灵运这样的诗坛高手为伴,与他们交游,向他们学习。(2分)诗歌注释译文:注释:值:正逢。水如海势:江水如同海水的气势。值奇景,无佳句,故曰聊短述。聊:姑且之意。“为人”二句:此二句杜甫自道其创作经验。可见杜甫作诗的苦心。性僻:性情有所偏,古怪,这是自谦的话。一说“性僻”指性情喜好,“僻”通“癖”(pǐ)。不管是什么内容,诗总得有好的句子。耽(dān):爱好,沉迷。惊人:打动读者。死不休:死也不罢手。极言求工。“老去”一句:此句是说如今年老,已不像过去那样刻苦琢磨。浑:完全,简直。漫与:随意付与。一作“漫兴”。这话不能死看,杜老年作诗也并不轻率,不过由于功夫深了,他自己觉得有点近于随意罢了。“春来”一句:此句承上而来。莫:没有。愁:属花鸟说。诗人形容刻划,就是花鸟也要愁怕,是调笑花鸟之辞。韩愈《赠贾岛》诗:“孟郊死葬北邙山,从此风云得暂闲。”又姜白石赠杨万里诗:“年年花月无闲处,处处江山怕见君。”(《送朝天集归诚斋时在金陵》)可以互参。新添:初做成的。水槛(jiàn):水边木栏。故:因为。跟“新”字作对,是借对法。故着(zhuó):又设置了。着:一作“著”。槎(chá):木筏。焉得:怎么找到。陶谢:陶渊明、谢灵运,皆工于描写景物,故想到他们。思:即“飘然思不群”“思飘云物外”的“思”。令渠:让他们。“令渠”句是说让他们来作诗,而自己则只是陪同游览。述作:写作,作诗述怀。语谦而有趣。白话译文:平生为人喜欢细细琢磨苦苦寻觅好的诗句,诗句的语言达不到惊人的地步,我就决不罢休。人已越来越老,写诗全都是自然天成,不去随意雕琢,对着春天的花鸟,没有了过去的深深忧愁。江边新装了一副木栏,可供我悠然地垂钓,我又备了一只小木筏,可代替出入江河的小舟。希望有陶渊明、谢灵运这样的诗坛高手相伴,肯定会在这时一起做诗畅谈,一起浮槎漫游。17.(6分)(1)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2)使六国各爱其人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3)映日荷花别样红/小荷才露尖尖角/一一风荷举/莲动下渔舟/莲花过人头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清水出芙蓉/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18.(3分)①结构相同,均以间隔叠词的方式构成,富有韵律美和节奏感;②这些词语,营造了浓郁的乡村气息,表现了作者对舞龙习俗的热爱。【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结构和表达效果的能力。从结构上看,“活灵活现”“龙子龙孙”“挨家挨户”都是ABAC式的短语,第一、第三字相同,其他两字不同。此结构形式,富有韵律美和节奏感。从表达效果上看,“活灵活现”表现了稻草龙灯生动形象的特点;“龙子龙孙”表现了小孩子学着大人舞龙灯时开心愉悦的样子;“挨家挨户”表现了舞龙灯时收香的习俗。扎龙、舞龙、收香的习俗极具乡村气息,表现了作者这一习俗的喜爱。19.(4分)①原句一一罗列龙的各个部位,次第呈现出完整、生动的龙形象,更有动态感;②这种列举凸显了稻草龙灯制作的精细与复杂,更能传达对传统手艺的喜爱。【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比较原句与该句,可知两句的差异:原句先概述龙的形制,然后分项列举龙的各个部分;改句用一句话从整体上交代了龙的形制。原句按照先整体再局部的逻辑顺序介绍了龙的形象,化动为静,体现了其活灵活现的特点。各个部分都有稻草和宝珠扎制而成,列举龙的各个部位,体现了扎制的精细和复杂,表现对传统手艺的赞美和喜爱。20.(4分)第②处,修改为:春节期间,精彩纷呈的舞龙灯(春节期间,精彩纷呈的舞龙灯表演)。第⑤处,修改为:共同营造了湘南乡村欢快祥和的年俗娱乐氛围。【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第一处,搭配不当。“春节期间,精彩纷呈的舞龙灯表演艺术,成了故乡人人参与的重大活动”中主语“舞龙灯表演艺术”与“成了……重大活动”搭配不当,所以可改为“春节期间精彩纷呈的舞龙灯”或“春节期间精彩纷呈的舞龙灯表演”。第二处,成分残缺。“共同营造了湘南乡村欢快祥和的年俗娱乐”中缺少与“营造”搭配的宾语中心词,所以可改为“共同营造了湘南乡村欢快祥和的年俗娱乐氛围”。21.(4分)A.改句多了一个“而”字B.才见出声音是否响亮【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做这类题要注意把握中心意思,找出关键性词语,根据上下文的有效信息,填写内容,做到语句通顺,语意连贯。第一空,前文提到我们把原句和改句拿来朗诵比较,就会明白“而”字确实关系重大,后文提到改句意思就多一个转折,要深一层,语境强调改句意义发生变化的原因,故可填“改句多了一个‘而’字”。第二空,前文提到读有读的道理,就是从字句中抓住声音节奏,从声音节奏中抓住情趣、气势或神韵,可知语境在内容上提到要读出气势;由后文“节奏是否流畅”可知,句式上采用“……是否……”,故可填“才见出声音是否响亮”。22.(4分)“矣”字读来,声音悠长,节奏舒缓,有助于表达作者对妻子的深长怀念与恍如隔世的深沉感慨。【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词语表达效果的能力。此题已经指出要鉴赏的词语,从文意与声音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