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帆东路道路工程-支挡结构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1页
宏帆东路道路工程-支挡结构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2页
宏帆东路道路工程-支挡结构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3页
宏帆东路道路工程-支挡结构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4页
宏帆东路道路工程-支挡结构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宏帆东路道路工程支挡结构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一、项目概况1.1项目背景1.2项目的建设必要性交通是经济联系的纽带,是经济片区的脉管,是经济规划的框架,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大交通形成大的区域经济,小交通形成小的区域经济,没有交通经济难以形成。在山城重庆,城市交通工具主要以机动车辆为主,经济对道路运输的依赖性强。根据重庆市“有机分散,分片集中”的中心组团式的城市结构特点,城市道路网络是城市的基本骨架。本项目的建设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是缓解交通压力的需要现状宏帆东路为双向两车道,但其所衔接的宏帆路为双向四车道,导致局部路段通行能力不足,易引发交通拥堵。而本次设计宏帆东路前段是标准路幅宽度为22m的双向四车道,可有效缓解交通压力。(2)是减少交通事故,方便货车出行的需要本项目临近中共欣材混凝土有限公司,货车、拖挂车出行较多,由于现状道路较窄,因此易引发交通事故。而本次设计宏帆东路前段为双向四车道,提升了s(3)是满足规划条件,服务周边地块的需要现状宏帆东路为水泥路面,宽10~12m,与规划路幅宽度22m相差10~12m;现状道路标高也比规划高程处高8~9m;且无人行道,管网布设混乱,路容较差。而本项目的建设不仅可提升城市道路品质,满足规划平纵横条件,并与规划学校及地块开口、规划道路衔接通畅,还改善了周边小区居民及企业的出行体验,提高了居民幸福感。综上所述,为进一步推动江北区石马河片区的发展,加强宏帆路的辐射作用,完善片区的路网结构,改善片区的交通出行条件,本项目的建设十分必要。1.3项目区位本项目位于望海花都与凤凰湾片区之间,起点接现状宏帆路,终点接现状南石路。图1-1项目区位图1.4项目概况本项目位于石子山立交西南侧,处于望海花都与凤凰湾片区之间。包含宏帆东路、南石路2条道路,其中宏帆东路分为前段、后段。宏帆东路前段(K0+000~K0+640):新建道路,按规划进行设计,长640m,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设计速度为30km/h,双向四车道,标准路幅宽度22m=3.75m(人行道)+7.25m(车行道)+7.25m(车行道)+3.75m(人行道)。宏帆东路后段(K0+640~K0+740):接顺道路,长100m,双向两车道,标准路幅宽度8m=0.5m(硬路肩)+3.5m(车行道)+3.5m(车行道))+0.5m(硬路肩)。南石路:接顺道路,长140m,双向两车道,标准路幅宽度8m=0.5m(边沟)+0.5m(硬路肩)+3.25m(车行道)+3.25m(车行道)+0.5m(硬路肩)。1.5设计内容及文件组成本项目施工图设计共五册:第一册道路工程;第二册结构工程;第三册排水工程;第四册照明工程;第五册交通工程;本册为第二册结构工程分册。2设计依据及设计规范2.1设计依据业主对本项目的设计委托。《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2011年修订)《重庆市主城区综合交通规划(2011-2020)》业主提供的《江北区石马河—鸿恩寺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整合》(2006)业主提供的本项目范围内1:500地形图(2023.10)业主提供的《重庆市江北区华新鹿鸣实验学校工程1:500地形管线图》(2020.04)业主提供的《重庆市江北区华新鹿鸣实验学校方案设计》图纸(2019.05)业主提供的《重庆宏帆望海花市九区总平面及竖向布置图》业主提供的《华美·翡丽山(三期)总平面及竖向布置施工图》(2016.10)重庆市高新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2023年11月提供的《宏帆东路道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详细勘察)》2.2设计遵循的主要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版)《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GB55003-2021)《公路桥涵地基及基础设计规范》(JTG3363-2019)《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2.3高边坡支护方案设计安全专项论证意见复核岩土参数、岩层层面倾向倾角等。2.核实边坡用地范围;完善方案比选内容,择优选择支挡方案。3.完善边坡设计图面及说明表达,完善截排水设计及边坡防护设计。4.细化边坡施工顺序、方法和工艺;强调执行“动态设计、信息法施工”原则,细化边坡监测和信息反馈要求。5.明确危大工程范围,要求施工单位按建办质[2018]31号文、渝建质安[2022]110号文的要求,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并组织专家论证。3工程地质条件3.1交通位置拟建场地位于重庆市江北区石马河街道华新鹿鸣实验学校与重庆鲜花港公园之间,起点接宏帆路,交通条件较为便利。3.2气象水文拟建场地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内的气象特征具有空气湿润,春早夏长、冬暖多雾、秋雨连绵的特点,年无霜期349天左右。秋季多绵雨的气候特征,冬季流域受偏北气流控制,气温低,雨量偏少。入春以后,降水天气系统逐渐加强,太平洋副高北跃西伸,副高南部的西南气流,导致孟加拉国湾,南海的水汽不断输入本区,当与高空低槽和地面冷锋相配合,或受西藏副高与高压之间的低压系统控制并持续时,低压系统中的上升运动结合局地对流运动的发展,在本区形成暴雨或大暴雨。每年7月~8月,会出现持续高温,形成盛夏伏旱天气。9月以后,太平洋副高南撤,流域内降雨又显著增加,但一般雨强较弱,形成绵绵细雨。1、气温:多年平均气温18.3℃,月平均最高气温是8月为28.1℃,月平均最低气温在1月为5.7℃,日最高气温43.0℃(2006年8月15日),日最低气温-1.8℃(1955年1月11日)。2、降水量、蒸发量:根据邻近的气象站(1959~2012)资料分析,多年平均降雨1146mm,冬半年(10月~3月)降雨约占全年降雨量的23%,夏半年(4月~9月)降雨约占全年降雨量的77%,历年的雨日为130天~192天,多年平均159天。年内暴雨(日雨量大于50mm)多在5月~9月,个别年份却始于3月27日,终于10月21日,出现的次数各年不一,最多的5次,最少的0次,平均每年近3次。暴雨的持续时间一般为一天,最长不超过两天。根据邻近的气象站1978年5月28~29日实测资料,最大一日降雨量为208.2mm,最大二日连续雨量为289.5mm。多年平均气温17.4℃,极端最低气温-2.9℃。多年平均日照为1364h,8月份日照最多,最高可达323.3h,12月份日照最少,最低只有3.3h。多年平均风速为1.6m/s,多年平均最大风速为14m/s。实测最大风速为18.7m/s(风向缺测),发生在8月份,年内一般多北风、东风。多年平均蒸发量为864mm,最大蒸发月为1964年7月,蒸发量为259.0mm,最小蒸发月为1977年1月,蒸发量为12.2mm。3、湿度: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9%左右,绝对湿度17.7hPa左右,最热月份相对湿度70%左右,最冷月份相对湿度81%左右。4、风:全年主导风向以北风为主,频率13%左右,夏季主导风向为北西,频率10%左右,年平均风速为1.3m/s左右,最大风速为26.7m/s。5、雾日:全年平均雾天日数30~40天,最大年雾天日数148天。勘察场地内及周边未见池塘、河流等明显地表水体及地下水。3.3地形地貌据2006年原始地形图资料反映,拟建场地原地貌属构造浅丘剥蚀地貌,地势整体呈现出西低东高、北低南高的斜坡-沟谷地形,冲沟及洼地发育,斜坡地段主要为林地或旱地,洼地区多为鱼塘。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伴随人工开挖、弃土回填而形成现状地形。整体而言,场地现状地势东侧高,西侧低,高程在294.3~355.7m,相对高差约61.4m。拟建线路通过区两侧大多已形成环境边坡。其中,宏帆东路K0+230-K0+K0+266.784右侧与华新鹿鸣实验学校形成约2.0~4.0m高的岩质边坡,边坡近直立,已采用放坡+喷锚护面;K0+266.784-K0+K0+355右侧与华新鹿鸣实验学校形成约5~10.4m高的岩质边坡,边坡近直立,已采用板肋式锚杆挡墙支挡;K0+355-K0+K0+400右侧与华新鹿鸣实验学校形成约9.5~12.1m高的岩质边坡,边坡近直立,已采用抗滑桩+肋柱式锚索挡墙支挡;宏帆东路K0+450-K0+695右侧与华美·翡丽山三期形成约4.2~16.0m高的岩、土质边坡,边坡近直立,已采用预应力锚索桩板挡墙、抗滑桩支护;宏帆东路K0+280-K0+390左侧现有25.3-32.7m高的岩、土质边坡,坡角多为18~33°,局部最大为53°。宏帆东路K0+390-K0+630左侧现有5.9-38.06m高的土质边坡,坡角20~33°之间。总体上,勘察区地形、地貌中等复杂。1.K0+266.784-K0+K0+355右侧板肋式锚杆挡墙2.K0+450-K0+695右侧预应力锚索桩板挡墙3.4地质构造据1:5万区域地质资料,拟建场地构造位置位于沙坪坝背斜西翼,岩层单斜产出。现场测得岩层倾向介于287°~310°,倾角:15°~29°,优势产状296°∠25°,岩层层面裂隙较平直,微张,局部有钙质薄膜或粘土充填,延伸长度2.0~7.0m,裂隙间距3.0~5.0m,层面结合很差,为软弱结构面。地表出露基岩有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泥岩、砂岩。勘察区内无断层通过。经工程地质调查及钻探揭露,岩体中主要发育3组构造裂隙:裂隙L1(编号=2\*GB3②):现场测得倾向介于200°~215°,倾角:70°~75°;优势产状210°∠70°,间距0.3~1.3m,走向延伸小于5m,无充填或见少量钙质、岩屑充填,倾向延伸1.0~5.0m,微张,裂面较平直,结合程度很差,属软弱结构面。裂隙L2(编号③):现场测得倾向介于105°~120°,倾角:70°~75°;优势产状110°∠75°,间距0.4~2.1m,走向延伸小于5m,无充填或见少量钙质、岩屑充填,倾向延伸1.5~5.0m,微张,裂面平直,结合程度很差,属软弱结构面。裂隙L3(编号④):现场测得倾向介于25°~30°,倾角:72°~78°;优势产状30°∠75°,间距0.3~1.5m,走向延伸小于5m,无充填或见少量钙质、岩屑充填,倾向延伸1.5~5.0m,微张,裂面平直,结合程度很差,属软弱结构面。场地内未见其他构造迹线,构造作用对拟建场地影响小,地质构造简单。图3.4构造纲要图3.5地层岩性经地质调查和钻探揭露,勘察区地层由新到老依次为:第四系全新统素填土层(Q4ml)、第四系下更新统盆地夷平期堆积层粘土(Q4al),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泥岩及砂岩组成。现将各层分述如下:1、第四系全新统(1)素填土(Q4ml):杂色,主要由砂、泥岩碎块石、粘性土组成,含少量的其他杂物,硬杂物含量约占全重的25%~50%,粒径一般20~150mm不等,最大可达400mm,结构松散~稍密,稍湿,机械抛填堆积,未压实,堆填时间大于5年。该层在场地分布极为广泛,场地东南侧最厚,场地中部最薄,局部岩石已出露,钻探揭露厚度0.5m(ZK10)~29.6m(ZK87)。(2)粘土(Q4al):为第四系下更新统盆地夷平期堆积层,黄褐色,主要由粘粒组成,含少量砂粒,局部夹含卵石,粒径20mm-130mm,含量约为10-15%,呈软塑-可塑状,局部呈硬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无摇震反应,切口有光泽,稍湿。表层局部可见植物根系,该层零星分布于表层或填土以下,厚度1.0(ZK86)~10.3m(ZK48)。2、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1)泥岩(J2s-Ms):紫红色、暗紫红色,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偶夹薄层砂岩,局部含砂质较重,常可见灰绿色砂泥质条带或团斑。强风化层裂隙发育,岩芯呈碎块状,手捏易碎;中风化层岩芯较完整,多呈短柱状、柱状,局部破碎呈碎块状,锤击声哑。岩体结构类型为层状结构,互层规律为不等厚层,结合程度差。该层整个场地广泛分布,为本场地主要岩层。(2)砂岩(J2s-Ss):灰色、灰白色,矿物成分以长石、云母、石英等组成,泥质组分含量差异性较大,多富集呈纹层状夹于砂岩中,中细粒结构,钙泥质胶结,中厚层状构造。强风化层风化裂隙发育,岩芯呈碎块状,手捏易碎;中风化层岩芯较完整,呈短柱状、柱状,锤击声不清脆。场地内砂岩多呈夹层和透镜体,为本场地次要岩层。整个场地大部分区域下伏基岩面埋深较大,起伏较小,基岩面倾角3~25°,局部地段基岩面倾角大于30°(原始地形为沟谷洼地带)。下伏基岩面主要受场地原始地形地势控制,总体上拟建场地内基岩顶面坡角与坡向与原始地表形态基本一致。3.6水文地质条件与水、土的腐蚀性评价3.6.1水文地质条件1、地表水场地中部边坡上方存在一水塘(ZK95附近),为附近场地施工开挖形成,勘察期间水深1.0~2.0m,为季节性积水塘;除此之外,勘察场地内及周边未见池塘、河流等明显地表水体。2、地下水据钻探成果资料表明,场地内出露土层主要为素填土(Q4ml)、粘土(Q4al)层,基岩主要为泥岩(J2s-Ms)、砂岩(J2s-Ss)。素填土层松散-稍密,孔隙性好,渗透率高,属透(含)水层;粘土(Q4al)层为相对隔水层,下伏基岩主要为砂岩和泥岩互层,其中,泥岩为场地的主要岩层,广泛分布,其透水性差,为相对的隔水层;砂岩为场地内次要岩层,岩体较完整,裂隙不发育,属弱含水层。勘察区地下水类型按其赋存条件可分为第四系孔隙水和浅部基岩裂隙水。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松散堆积层中,该层不连续,水位差异大,无统一自由水面,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排泄方式以蒸发为主,水位随季节性变化。填土松散,裂隙多,易存贮上层滞水;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砂、泥岩裂隙中,受大气降雨和上覆孔隙水的补给。本次钻探结束后,将钻孔内钻探循环水提干,终孔24小时后水位观测,在部分钻孔内测得地下水位(部分钻孔为干孔),发现地下水位高程变化较大,水位高程280.88(ZK08)~332.34(ZK95),除地势总体影响控制以外无明显规律可循。综上所述,场地现状地势呈东高西低、北低南高的形态;据原始地形图资料(2006年),场地原始地形为西侧低,东侧高的斜坡-沟谷地形,冲沟及洼地发育,西侧、北侧冲沟、洼地区为场地内原始地形低洼处。现阶段原始冲沟、斜坡地段填土厚度较大,具备良好赋水条件,在连续降雨补给时,雨水沿现状地形向场地西侧、北侧低洼处排泄。当排泄不及时,将在原始斜坡、洼地所在地段的填土层和基岩强风化带中赋存上层滞水,水位变化不一,受季节性降雨影响变化明显。3.6.2水、土腐蚀性评价根据相邻建筑资料及周边环境判定,场地邻近不存在污染源,场地内原始洼地处多为鱼塘,可能残存少许腐植物,同时引用《华美·江韵华府工程地质勘察报告》2.7章节(水、土腐蚀性),根据规范《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修订版)判定,场地环境类型为Ⅲ类;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第12.1条和当地建筑经验判定,地下水和地基土对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有微腐蚀性,地基土对钢结构有微腐蚀性。3.7不良地质现象及不利埋藏物情况3.7.1不良地质现象据勘察调查,场地在钻探深度范围内未发现断层、危岩、滑坡、泥石流、地下采空区等不良地质现象。3.7.2拟建场地埋藏物情况介绍根据现场调查及收集资料,拟建道路起点处与宏帆路接口处两侧有给排水、电力、燃气管线、通讯管网,南石路两侧地下有给排水,除此之外,地下不存在暗埋河道、沟浜、墓穴、硐室、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勘察未发现有毒有害气体。3.8岩土参数岩土参数建议一览表指标名称天然重度饱和重度天然抗压强度标准值饱和抗压强度标准值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公路桥涵路基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0抗拉强度内聚力(天然)内摩擦角(天然)压缩系数a0.1-0.2压缩模量Es变形模量Es弹性模量泊松比基底摩擦系数岩体水平抗力系数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kN/m3kN/m3MPaMPakPaKpaKpakpa°MPa-1MPaMPaMPaμμMN/m3MN/m4素填土20.0*20.5*/////5*28*6*5.5*//0.25*/8*粘土18.318.8//170*170*/26.48.80.424.254*//0.25*/14*强风化泥岩24.0*24.2*//300*300*////22*20*//0.35*/25*强风化砂岩23.7*24.0*//350*350*////25*23*//0.40*/30*中风化基岩泥岩25.125.2*7.64.83010450*139390/1500*1300*1543*0.33*0.45*60*/砂岩24.224.4*21.215.355431300*4561590/4800*4500*4961*0.24*0.50*320*/注:“*”代表经验值。1、中风化砂岩地基条件系数取1.10,中风化泥岩地基条件系数取1.20,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按DBJ50-047-201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4.2.6条规定对岩体折减系数取0.33,表中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泥岩采用天然抗压强度、砂岩采用饱和抗压强度进行折减计算。2、岩体弹性模量及变形模量折减系数取0.7;3、岩体抗拉强度折减系数取0.4,内摩擦角折减系数取0.9,粘聚力折减系数取0.3,抗拉强度及抗剪强度用于永久边坡设计应乘0.95时间效应系数。4、素填土抗剪强度饱和工况取值:C=3KPa、Φ=25°,粘土抗剪强度饱和工况取值:C=17.8KPa、Φ=6.7°。5、其他设计参数:(1)结构面C、φ标准值(经验值):岩层层面粘聚力取20kPa,内摩擦角取12°;裂隙面抗剪强度按软弱结构面取经验值:C=30KPa、Φ=15°;岩土界面天然C=22Kpa,天然Φ=8.8°,饱和C=20Kpa,饱和Φ=6.7°;粘土与填土界面天然C=20Kpa,天然Φ=10°,饱和C=17.8Kpa,饱和Φ=8°;备注:①结构面参数未考虑施工爆破、振动对抗剪强度的影响。②本次勘察结构面参数均采用的经验值,应采用信息法施工,动态设计即在施工过程中对结构进行变形监测,根据监测结果,通过反演计算校核结构面参数调整设计。(2)岩土与锚固体极限粘结强度(M30)标准值:中风化泥岩取360KPa;中风化砂岩取760KPa。

4挡护设计4.1概述为减少工程数量,节省工程投资,设计优先采用自然放坡,对无条件放坡、沿线存在部分建(构)筑物需要保护采用挡墙防护。根据沿线地形地貌及工程需求,本次设计范围内设置的挡护结构类型主要为:桩板挡墙。4.2挡墙防护4.2.1设计标准挡墙安全等级:一级抗震设防烈度:6度(0.05g),按7度构造设防挡墙设计车行荷载:城—A级挡墙设计人行荷载:人群荷载—4KN/m2墙顶地面最大允许堆载及施工荷载:10Kpa。设计使用年限:50年4.2.2挡墙布置分段本次设计范围内共设置2段挡墙,具体布置详见下表:序号起讫桩号编号位置挡墙类型长度(m)1宏帆东路K0+710.5~南石路K0+0801号宏帆东路左侧桩板挡墙131.522宏帆东路K0+421.379~宏帆东路K0+459.8942号宏帆东路右侧桩板挡墙43.754宏帆东路K0+424.4~宏帆东路K0+535.23号宏帆东路左侧桩板挡墙113.24.3挡墙设计4.3.1机械成孔桩板挡墙设计(1)材料基桩采用C30混凝土。钢筋采用HRB400螺纹钢筋及HPB300光圆钢筋。(2)基桩成孔桩采用机械成孔工艺,钻孔前应复核测量基线、水准点及桩位。钻孔过程中应不断检查孔的中心及直径,做好施工记录。本次设计采用动态设计,钻孔时应注意观察土质及岩性变化,对照复核地质报告,出入较大时要与勘察、设计单位联系,当遇到不利土层,应会同有关单位采取处理措施。(3)基桩钢筋笼制作及安装1)直径16mm及以上的钢筋应采用剥肋滚轧直螺纹连接,并应按规范要求错开接头。钢筋必需具备出厂合格证明,使用前,应对钢筋进行随机抽样,做力学性能试验,满足规范要求后方可使用。2)钢筋笼制作质量要求:主筋间距±10mm钢筋笼直径偏差±10mm箍筋间距偏差±20mm钢筋笼总长偏差±50mm螺旋箍筋第一圈应是整圈。3)水平钢筋(箍筋)与纵向钢筋交接处均应焊牢,但不得焊伤主筋。4)钢筋笼外侧需设混凝土垫块或采用其它有效措施,确保钢筋保护层厚度。5)钢筋笼的搬运可用特制托架平车,运输过程中不得使钢筋笼变形,利用吊车放钢筋笼。6)钢筋笼安放前必须核对钢筋笼规格和桩型相符合后才能进行。钢筋笼在吊放、入孔时应轻放慢放,必须保持垂直对中,不碰护壁,严禁高起猛落,强扭强压下放。(4)基桩混凝土浇注1)挖至桩身相应设计标高,应通知甲方会同勘察设计及有关质检人员共同鉴定,及时验收。2)在砼灌注前,必须进行第二次清孔,并经常测量孔底沉渣,直至达到设计要求的泥浆比重,孔底沉渣厚度小于50mm停止清孔,20min内要立即灌注砼。3)灌注砼时,导管下端应离孔底300~500mm左右,漏斗应有足够的容量满足初灌量。导管埋入砼中2~6m,严禁导管提出砼面,浇灌中设专人测量导管埋深。拆卸导管须经专人计算,检查无误后方可进行,提升导管时,灌注架天车与导管中心、桩孔中心三者要在一条垂直线上。起吊要慢,有专人指挥,发现不对时用手扶正,发现挂笼时立即停止起吊,并下放、回转、对中导管慢慢提动,以防挂起钢筋笼,每次挂动钢筋笼,要检查压杆的固定情况,防止钢筋笼的上浮与下沉。4)每根桩应有一组试块,且每个浇注台班不得少于1组,每组3件。(5)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成孔质量保证措施a、成孔设备就位时必须平正、稳固,以免造成孔的偏斜和移位。b、经常检查钻头磨损情况,及时检测保证孔径要求。c、在开孔前预先确定孔深要求以告之钻机手,当钻进到目标深度附近时再控制以满足设计要求。d、保证孔底沉渣深度不大于相应的规范和设计要求。2)钢筋笼制作与安装质量保证措施a、制作钢筋笼前,应先进行钢筋原材的验收、复验及焊接试验;钢材表面有污垢、锈蚀时应清除,主筋应调直,钢筋加工场地应平整。b、钢筋笼按设计图纸要求确保灌注桩混凝土保护层厚度。c、下放钢筋笼前应进行检查验收,不合要求不准入孔。d、记录人员要根据桩号按设计要求选定钢筋笼,并做好记录。e、起吊钢筋笼时应首先检查吊点的牢固程度及笼上的附属物。f、钢筋笼用吊车吊放入孔,吊放时应避免钢筋笼发生弯曲。g、钢筋笼入孔后利用吊筋检查钢筋顶标高。3)混凝土浇筑质量保证措施a、接头拧紧,避免孔深导管太长,导致导管脱落事故,同时,起吊导管应注意卡口是否卡牢,避免脱卡工程事故。b、浇筑前必须对混凝土认真检查。检查是否具有很好的和易性,塌落度是否符合要求,砼是否有离析,以及有无团块、大粒径骨料等,不合要求的决不允许浇筑。c、开始浇筑前,应检查孔底沉渣厚度,不满足要求时应二次清孔。d、应定时测量砼面上升情况,专人测量并负责砼浇筑记录。e、浇筑过程中,在导管深度的前提下,导管勤拔勤卸,砼浇筑结束后,最终导管起拔缓缓上提,避免过快。(6)质检1)必须对每一根桩做好一切施工记录,并按规定留混凝土试块,做出试压结果。2)桩孔开挖过程中,应按相应规范钻取锚固段起算点及桩底处岩芯并做试验,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数值不得低于下表数值。砂质泥岩砂岩天然(MPa)天然(MPa)饱和(MPa)620153)对施工完的桩应进行质量和承载力检验鉴定,采取超声检测方法等有效方法,检测数量为100%,提出鉴定报告,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7)监测1)施工过程中及竣工后,均应对边坡及坡顶建筑物进行监测,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工并及时通知参建各单位共同研究解决办法。2)桩身强度达到100%后方可开挖桩前岩土体,严禁一次开挖到底,应分级开挖,分级高度1~2m,开挖同时应加强对坡顶建筑的监测。5施工及监测要求(1)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对地面线、道路设计标高、挡墙顶标高及坐标等进行复核,确保挡墙埋深、墙顶标高符合要求,若出入较大及时与设计单位取得联系,避免出现墙顶标高高于设计道路等情况。(2)支护桩应跳桩施工,若地质条件较差时跳两桩,桩身强度达到80%以上方可施工相邻桩,桩孔施工挖出的土石应及时运走,不得在桩孔周围堆弃。(3)直径16mm及以上的钢筋应采用剥肋滚轧直螺纹连接,接头等级应达到Ⅰ级,并应按规范要求错开接头。桩纵筋的接头不得设在土石分界处和滑动面处。(4)施工缝的留设应统一,外露面应平顺,挡墙的外观应满足美观的要求。(5)墙顶做成5%外斜,以利排水。挡墙外露墙面应平顺、光洁。(6)墙背回填需待混凝土强度到达80%以上方可进行,墙背填料应符合要求,填土应分层碾压夯实,夯实时应注意勿使墙身受到较大冲击。(7)挡墙施工时应注意设置截排水沟,避免地表水流入基槽内。(8)建议施工单位在挡墙开挖前务必充分理解各分册设计需求,熟悉新增管线设置需要,同时对现状管线进行调查摸底,理清现状、新增管线与挡墙的位置关系,若存在现状管线与新建挡墙位置冲突的情况时,挡墙实施前应确保现状管线已经迁改或废弃。(9)挡墙墙后透水软管采用土工布包裹,施工时应保证透水软管、泄水孔不被堵塞,确保墙背水排泄通畅。(10)存在顺向层面及顺向裂隙的边坡严禁爆破开挖,仅能采用人工+机械结合进行开挖;开挖遵循“竖向分层、水平分区分段、严禁超挖”的原则,采用逆做法、分段分层进行,每步开挖所暴露部分的宽度宜控制在3-6m,每层开挖深度控制在2.5-3m,严禁一次开挖到底,并及时做好护面结构,以免造成边坡风化剥蚀甚至垮塌。(11)本项目涉及到部分挡墙拆除,拆除时应采用静态切割,严禁爆破。其中桩板挡墙拆至道路标高后,人工剥离路面标高往下80cm高度的桩身混凝土,使该部分桩身钢筋出露,作为还建冠梁的连接筋,施工时须采取措施确保纵向钢筋的完整性;随后还建桩顶冠梁,冠梁做法详冠梁配筋图,宽度与对应桩径一致,当现状桩径大于2m时冠梁宽度采用2m。拆除及还建工程量以实际发生为准。(12)为避免开挖卸荷影响边坡稳定,4号抗滑桩板挡墙应在现状地面标高处开始钻孔及浇筑成桩,待桩身强度达到100%之后方可开挖边坡土体;若施工时发现个别桩实际悬臂长度有变化,嵌固深度应参照邻近悬臂长度相似的桩进行调整,变化较大时通知设计复核。(13)1号挡墙和现状挡墙重叠部分,应先施工桩并达到设计强度后再拆除,严禁先拆除形成临空面。(14)本次设计采用动态设计、信息法施工,施工时施工单位应密切关注地质及边坡挡墙位移变化,如实际地质与设计不符或位移变化异常等,应及时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及勘察等单位取得联系,确保施工安全。(15)本次说明未尽事宜详见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规范及规程。(16)监测要求:根据边坡的复杂程度、地形条件、地质环境条件、结构设计需要、工程的施工程序与支护方法、工程的重要性及经费的承受能力等综合确定监测方案。本次设计的边坡监测项目根据各个工点的具体需要选定,施工单位应根据边坡情况制定施工期间监测方案。项目竣工后,由业主委托具有资质的专业监测机构对边坡进行监测,以检验边坡岩土工程施工及治理质量效果,确保工程经济合理安全可靠。边坡监测工作时间主要为施工期和使用初期,总的监测时间应为边坡开挖至建成使用不少于两年。监测频度应与施工和降雨量相适应,在雨季、边坡开挖(放炮)期间和已出现变形破坏时应加密观测。连续3日降雨量大于50mm/日时,应连续观测3次,间隔时间不大于2天。竣工后监测次数可减少。6危大工程重点部位、环节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令第37号”、“渝建质安〔2022〕110号”,对本次设计范围内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部位进行梳理。危大工程清单序号类别危大工程范围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工程范围保障工程周边环境安全和工程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