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单元检测第4单元燃料及其燃烧(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C-12Zn-65S-32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17题为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8-20题为不定项选择,每小题有1-2个正确选项,多选、错选、少选均不得分)1.(2022四川内江中考)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A.酒精灯被碰翻着火时,立即用湿抹布盖灭B.图书档案着火,可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C.将木柴架空燃烧,是为了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D.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浇灭2.(2022黑龙江龙东中考)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关于CO2与CO的知识总结错误的是()A.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B.性质:通常情况下,CO2不支持燃烧;CO支持燃烧C.用途:固体CO2可用于人工降雨;CO可作燃料D.危害:CO2无毒: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3.(2022湖北潜江等中考)下列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CO2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因此大气中CO2的含量越少越好B.碳的单质有多种,用途各不相同,是因为它们的物理性质各不相同C.CO具有可燃性,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D.焦炭在工业上用于冶炼金属,在反应中表现出氧化性4.如图往容器内吹入一定量的空气,发生燃爆现象:硬纸板随热气流冲高,蜡烛熄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发生燃爆后体系的温度升高,氧气耗尽蜡烛熄灭B.蜡烛熄灭时因为蜡烛的着火点改变了C.在有限的作业空间,可燃性粉尘遇明火一定会发生燃爆D.实验用的容器可用废旧矿泉水瓶,但不能用玻璃瓶5.(2021山东济南中考)下列有关燃烧的说法中,不合理的是A.通常状况下可燃物有自身的着火点B.增大氧气的浓度能促进可燃物的燃烧C.可燃物燃烧时一定都是发生化合反应D.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燃烧就越剧烈6.(2022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活性炭有吸附性,可用于净水 B.石墨有导电性,可用于生产铅笔芯C.一氧化碳有可燃性,可用来炼铁 D.碳酸钙难溶于水,可用作补钙剂7.(2021广西玉林中考)课堂上,老师用玻璃棒蘸取混有少许浓硫酸的高锰酸钾固体去接触酒精灯灯芯,同学们惊奇地发现,酒精灯被点燃了!这就是神奇的化学魔术“魔棒点灯”。在此过程中浓硫酸和高锰酸钾反应生成二氧化锰和氧气及其它物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放出的热使玻璃棒点燃了酒精灯B.二氧化锰能促使该反应更快进行C.反应产生的氧气具有氧化性D.实验结束老师用灯帽盖灭了酒精灯,利用的灭火原理是隔绝空气8.(2021辽宁鞍山中考)成语“釜底抽薪”用化学知识解释合理的是A.隔绝空气B.清除可燃物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D.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9.为验证“CO2能与水反应生成酸”且“密度大于空气”的性质,将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缓慢地通过下图所示装置(玻璃管为高低两根),最早明显变红的蓝色石蕊试纸是A.ⅠB.ⅡC.ⅢD.Ⅳ10.(2022山东临沂中考)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金刚石、石墨和C60的性质相似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一定是二氧化碳C.CO2灭火既利用了CO2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其化学性质D.在煤炉上放一壶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11.有关CO2、CO的实验设计错误的是()目的鉴别CO2,CO鉴别CO2,CO除去CO2除去CO操作选项ABCDA.A B.B C.C D.D12.(2022年安徽省中考)我国科研人员将二氧化碳高效合成为可供微生物直接利用的物质X,合成过程中主要物质向转化的微现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催化剂提高了合成效率 B.X的化学式为CH2OC.CO2合成的过程中伴随能量变化 D.一定有含氢元素的物质参与合成反应13.(2022山东日照中考)如图所示,把同样大小的滤纸碎片和乒乓球碎片分开放在一块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下列实验现象或结论正确的是()A.乒乓球碎片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实验过程中滤纸碎片先燃烧,乒乓球碎片后燃烧 C.铜片导热和滤纸碎片燃烧都是物理变化 D.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14.(2022湖南益阳中考)为强化安全意识,某学校开学第一课是消防安全知识讲座。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B.厨房内天然气泄露,立即打开排气扇 C.高层楼房着火,立即乘坐电梯逃离 D.家用电器着火,用水扑灭15.(2022广西梧州中考)如图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简图(X为H2CO3,Y为C6H12O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一中的转化1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B.图二中可实现有机物与无机物的相互转化C.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16.(2022陕西中考A)某工业尾气中可能含有H2、CO和CO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检验其成分,小明同学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时,观察到黑色固体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实验现象得出尾气的组成情况可能有()A.2种 B.3种 C.4种 D.5种17.(2022四川乐山中考)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备CO2的实验中,下列装置图能达到对应实验目的的是()选项ABCD实验目的制备CO2除去CO2中混有的HC1气体干燥CO2排空气法收集CO2装置图18.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反之亦然。取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CO和O2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恢复到初始温度和压强。说法正确的是A.参加反应的CO和O2的体积比为1:3B.生成的CO2分子个数为原来气体分子数的三分之二C.反应后气体的体积为原来的四分之三D.反应后的气体中C、O原子的个数比为1:319.如图装置具有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的优点,为了解装置具有该优点的原因,某兴趣小组在装置中连接压强传感器,从而测定实验中试管内气体压强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段试管中液面逐渐上升B.a点的对应操作是打开活塞C.bc段石灰石与稀盐酸脱离接触D.c点的对应操作是打开活塞20.已知:2CuO+C2Cu+CO2↑。下图表示一定质量的CuO和C固体混合物在受热过程中各物质质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t1时,开始发生反应B.t1和t2时,固体中铜元素质量保持不变C.b是固体混合物的质量D.d是二氧化碳的质量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填空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17分)21.(5分)(2022湖南永州中考)为了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我国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碳中和”是指在规定时期内实现排放多少CO2就做多少抵消措施来达到平衡,实现CO2净零排放)。如图是“碳中和”部分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大气中CO2含量的不断上升,从而导致效应增强,使全球气候变暖。(2)生物固碳: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化学反应原理为:6CO2+6H2OC6H12O6(葡萄糖)+6O2,该过程中将太阳能转化为能。(3)化学固碳;以CO2和NH3为原料生产尿素[CO(NH2)2)]是实现“碳中和”范例之一,其中合成的尿素在农业生产中常用作肥(填“氮”、“磷”或“钾”)。(4)减少CO2排放:氢气是21世纪正在开发利用的一种新能源。使用氢能源能有效减少CO2的排放。我国科学家研究的一种储氢、释氢材料为AlH3,其中释放氢能原理是利用AlH3与H2O发生反应生成Al(OH)3和H2,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5)为了控制大气中CO2的含量相对稳定,下列采取的措施可行的是。A.积极开展绿化国土的行动,建立绿色家园B.提高煤炭产量,增加火力发电在电力生产中的比例C.鼓励使用电动汽车,加快充电桩的配套设施建设D.积极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地热能和潮汐能22.(5分)燃烧与人类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1)下列成语的原意与燃烧不相关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A卧薪尝胆B釜底抽薪C火上浇油D煽风点火(2)古籍《天工开物》就有“煤饼烧石成灰”的记载。“烧石成灰”指高温条件下碳酸钙转化为生石灰。①“煤饼烧石成灰”的过程中,能量转化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______。②“石”转化为“灰”的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③“灰”遇水成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3)室内起火时,如果急于打开门窗,火反而会烧得更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23.(7分)(2022广东模拟)科学小组的同学从微博上看到了一则“电池锡纸取火”的视频:用一段两头宽、中间窄的口香糖“锡纸”接在电池的正负极(如图所示),随即“锡纸”燃烧起来。(1)从本质上来说,电池是将______能转化为______的装置。(2)观察口香糖“锡纸”表层,科学小组从金属共性角度判断是某种金属箔,判断依据是______。实验过程中,将“锡纸”的两端直接接入电池正负极,造成短路,产生热量,“锡纸”燃烧起来,这说明“锡纸”具有______性。从燃烧的条件分析,电池短路在“锡纸”燃烧中的作用是______。已知该“锡纸”为铝箔,写出“锡纸”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3)“电池锡纸取火”体现金属的许多性质,下列不属于金属的共性是______(填字母)。A.延展性 B.导电性 C.可燃性三、实验题(共4小题,共26分)24.(4分)(2022辽宁丹东中考)某活动小组探究燃烧条件的装置如图所示。(温馨提示:白磷的着火点40℃,红磷的着火点240℃)(1)观察到___________现象,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2)若把B试管充满CO2气体且把红磷换成白磷,则B试管中白磷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燃烧,与A试管中现象比较,可以证明燃烧需要___________,同时还能证明CO2气体的性质是___________。25.(5分)(2022山东烟台中考)某兴趣小组利用图一装置探究O2浓度、温度等条件对物质燃烧的影响,进行了以下操作。①点燃蜡烛后伸入广口瓶,立即塞紧橡皮塞,观察到蜡烛在瓶内燃烧,白磷不燃烧。②待蜡烛自动熄灭,装置冷却后,在t1时,将滴管中的水全部滴入广口瓶,铝盒中的白磷开始燃烧。图二是广口瓶内O2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1)图二中0﹣t1时间内,曲线下降的原因是。(2)生石灰的作用是。(2分)(3)盛放在铝盒中的白磷燃烧,说明金属铝具有良好的性。(4)本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填序号)。A.可燃物燃烧氧气必须充足B.白磷燃烧结束后广口瓶内没有O2存在C.蜡烛燃烧需要O2的最低浓度高于白磷燃烧需要O2的最低浓度26.(4分)(2022北京顺义一模)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2)实验I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3)实验I干燥管内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4)实验II用以探究燃烧的条件,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27.(13分)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见的装置,回答有关问题。①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②下列四种途径都可以得到二氧化碳:Ⅰ.写出甲途径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把产生的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呈________色。Ⅱ.甲乙途径都能用石灰石生成二氧化碳,主要因为这种原料含有________元素,而且来源非常广泛。实验室不用丙丁途径制取二氧化碳的主要理由是_______。Ⅲ.写出实验室用乙途径制取二氧化碳,且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的装置组合(填序号)_________。③乙途径中用12.5g石灰石(纯度为80%)与73g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求:Ⅰ.石灰石中碳酸钙物质的量是_________mol。(2分)Ⅱ.该盐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4分)四、探究题(共2小题,共17分)28.(10分)(2022湖南株州中考)张老师在课堂上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往半瓶矿泉水中加入一片维C泡腾片,立即产生大量气泡,片刻成为一瓶可口的饮料。同学们对此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张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如下的探究:【提出问题】该气体的成分是什么?【查阅资料】维C泡腾片是一种保健药品,其主要成分有维生素C(C6H8O6)、碳酸氢钠(NaHCO3)和柠檬酸(C6H8O7),柠檬酸是一种酸。【提出猜想】甲同学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认为该气体可能是CO2、CO、H2、O2中的一种或几种,而乙同学还从保健药品安全角度考虑,由于CO、H2属于易燃易爆气体,且(填“CO”或“H2”)有毒,所以不可能含有CO和H2,认为该气体只可能是CO2、O2中的一种或两种。【进行实验】丙同学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丁同学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该矿泉水瓶内的气体,没有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得出结论】根据丙同学和丁同学的实验,张老师组织学生讨论后认为:由丙同学的实验可知,该气体中肯定含有CO2,此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由于同学的实验不能确定该气体中是否含有O2,理由是。根据有关资料和实验证明,该气体中只含CO2。【拓展延伸】为了测定某维C泡腾片中碳酸氢钠的含量,张老师引导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仪器固定装置及止水夹等均已略去)并进行实验。有关实验数据为:维C泡腾片2片(每片维C泡腾片的质量为4.00g),盛有碱石灰(碱石灰是一种干燥剂,可吸收CO2气体和水蒸气)的干燥管a质量增加了0.88g。(1)碳酸氢钠(NaHCO3)俗称,可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NaHCO3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该实验中维C泡腾片反应完毕后通入空气的目的是;装置中干燥管b的作用是。(3)根据实验数据,可计算出该维C泡腾片中碳酸氢钠的含量为。(2分)(4)如果撤去装置中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则测定结果(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29.(7分)(2022广州中考)某化学兴趣小组研究影响化学反应快慢的因素。(1)下图是实验室中常用的仪器①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②从上图中选择合适的仪器组装一套CO2发生装置,要求添加盐酸无需拆开装置,需要用到的仪器有哪些?______________(填标号)(2)该小组的实验设计和数据记录如下表。每个实验均在反应开始后,就立即用排水法连续收集多瓶CO2,表中“—”表示气泡太少,不再收集。序号反应物收集每瓶气体所用时间(单位:秒)盐酸浓度盐酸体积大理石形状第1瓶第2瓶第3瓶第4瓶第5瓶第6瓶实验110%70mL小颗粒8910121419实验2块状111215172123实验37.5%70mL小颗粒101213151726实验4块状t1416192224实验55%70mL小颗粒1418193263—实验6块状203159———①该小组研究了哪些因素对反应快慢的影响?_______②为了分析浓度对反应快慢的影响,可对比表中实验_______(填标号)。A.2和3B.2和4C.4和5D.1和6③根据实验数据反映出的规律,表中数值t的合理范围是:_______<t<_______。(3)该小组在反应开始后立即收集第1瓶气体,你认为该做法合理吗?说出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单元检测第4单元燃料及其燃烧(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C-12Zn-65S-32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17题为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8-20题为不定项选择,每小题有1-2个正确选项,多选、错选、少选均不得分)1.(2022四川内江中考)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A.酒精灯被碰翻着火时,立即用湿抹布盖灭B.图书档案着火,可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C.将木柴架空燃烧,是为了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D.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浇灭【答案】D【解析】A、酒精灯被碰翻着火时,立即用湿抹布盖灭,隔绝氧气达到灭火的目的,故A正确;B、图书档案着火,可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时不会留下任何痕迹而使物体损坏,故B正确;C、将木柴架空燃烧,是为了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使燃烧更充分,故C正确;D、家用电器着火时,应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不能立即用水浇灭,防止触电或损坏电器等,故D错误。故选D。2.(2022黑龙江龙东中考)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关于CO2与CO的知识总结错误的是()A.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B.性质:通常情况下,CO2不支持燃烧;CO支持燃烧C.用途:固体CO2可用于人工降雨;CO可作燃料D.危害:CO2无毒: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答案】B【解析】A、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有2个氧原子,一个一氧化碳分子中有1个氧原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不符合题意;B、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不能支持燃烧,符合题意;C、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干冰升华吸热,能使周围温度降低,可用于人工降雨,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无毒,一氧化碳有毒,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再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缺氧,不符合题意。故选B。3.(2022湖北潜江等中考)下列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CO2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因此大气中CO2的含量越少越好B.碳的单质有多种,用途各不相同,是因为它们的物理性质各不相同C.CO具有可燃性,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D.焦炭在工业上用于冶炼金属,在反应中表现出氧化性【答案】B【解析】A.CO2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也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大气中CO2维持了碳的稳定,所以二氧化碳的含量合适最好,选项错误。B.碳的单质有多种,用途各不相同,是因为它们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对应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各不相同,正确。C.CO具有可燃性,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选项错误。D.焦炭在工业上用于冶炼金属,在反应中表现出还原性,选项错误。故选:B。4.如图往容器内吹入一定量的空气,发生燃爆现象:硬纸板随热气流冲高,蜡烛熄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发生燃爆后体系的温度升高,氧气耗尽蜡烛熄灭B.蜡烛熄灭时因为蜡烛的着火点改变了C.在有限的作业空间,可燃性粉尘遇明火一定会发生燃爆D.实验用的容器可用废旧矿泉水瓶,但不能用玻璃瓶【答案】BC【解析】A、发生爆炸时有大量的热量聚集,故温度升高,由于消耗大量的氧气,故蜡烛会熄灭,正确;B、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属性,不会降低,错误;C、任何可燃性气体或可燃性的粉尘,如果跟空气充分混合遇火都可能发生爆炸,不是一定会发生燃爆,错误;D、实验要发生爆炸,故不能使用玻璃瓶,正确;故选BC。5.(2021山东济南中考)下列有关燃烧的说法中,不合理的是A.通常状况下可燃物有自身的着火点B.增大氧气的浓度能促进可燃物的燃烧C.可燃物燃烧时一定都是发生化合反应D.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燃烧就越剧烈【答案】C【解析】A、通常状况下可燃物有自身的着火点,着火点是一个定值,不能被改变,不符合题意;B、增大氧气的浓度,能促进可燃物的燃烧,使可燃物燃烧更充分,不符合题意;C、可燃物燃烧时不一定都是发生化合反应,如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属于化合反应,符合题意;D、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燃烧就越剧烈,越充分,不符合题意。故选C。6.(2022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活性炭有吸附性,可用于净水 B.石墨有导电性,可用于生产铅笔芯C.一氧化碳有可燃性,可用来炼铁 D.碳酸钙难溶于水,可用作补钙剂【答案】A【解析】A、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符合题意;B、石墨质软,容易留下痕迹,故可用于生产铅笔芯,不符合题意;C、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来炼铁,不符合题意;D、碳酸钙含钙元素,且能与胃液中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故可作补钙剂,不符合题意。故选A。7.(2021广西玉林中考)课堂上,老师用玻璃棒蘸取混有少许浓硫酸的高锰酸钾固体去接触酒精灯灯芯,同学们惊奇地发现,酒精灯被点燃了!这就是神奇的化学魔术“魔棒点灯”。在此过程中浓硫酸和高锰酸钾反应生成二氧化锰和氧气及其它物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放出的热使玻璃棒点燃了酒精灯B.二氧化锰能促使该反应更快进行C.反应产生的氧气具有氧化性D.实验结束老师用灯帽盖灭了酒精灯,利用的灭火原理是隔绝空气【答案】B【解析】A、高锰酸钾和浓硫酸之间发生了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温度达到酒精的着火点而发生燃烧,故A正确;B、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生成物而不是催化剂,所以二氧化锰并不能促使该反应更快进行,故B错误;C、反应产生的氧气具有氧化性,故C正确;D、用灯帽盖灭了酒精灯,利用的灭火原理是隔绝空气,故D正确。故选B。8.(2021辽宁鞍山中考)成语“釜底抽薪”用化学知识解释合理的是A.隔绝空气B.清除可燃物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D.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答案】B【解析】A、釜底抽薪的含义是抽去锅底下的柴火,清除了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而不是隔绝空气,故选项A错误;B、釜底抽薪的含义是抽去锅底下的柴火,清除了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故选项B正确;C、着火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不会随意改变,因此“釜底抽薪”不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故选项C错误;D、由B选项分析可知,选项D错误。故选:B。9.为验证“CO2能与水反应生成酸”且“密度大于空气”的性质,将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缓慢地通过下图所示装置(玻璃管为高低两根),最早明显变红的蓝色石蕊试纸是A.ⅠB.ⅡC.ⅢD.Ⅳ【答案】D【解析】根据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湿润石蕊试纸变红,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故Ⅳ先变色,故答案选择D。10.(2022山东临沂中考)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金刚石、石墨和C60的性质相似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一定是二氧化碳C.CO2灭火既利用了CO2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其化学性质D.在煤炉上放一壶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答案】C【解析】A、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化学性质相似,由于碳原子排列顺序不同,它们的物理性质不相同,说法错误;B、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物是二氧化碳,不充分燃烧生成物是一氧化碳,说法错误;C、CO2灭火是利用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物理性质),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化学性质)的性质,既利用了CO2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其化学性质,说法正确;D、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在煤炉上放一壶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说法错误。故选:C。11.有关CO2、CO的实验设计错误的是()目的鉴别CO2,CO鉴别CO2,CO除去CO2除去CO操作选项ABCDA.A B.B C.C D.D【答案】D【解析】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一氧化碳不能,可以鉴别,正确;B、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一氧化碳不能,可以鉴别,正确;C、二氧化碳能与碳粉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正确;D、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且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错误。故选D。12.(2022年安徽省中考)我国科研人员将二氧化碳高效合成为可供微生物直接利用的物质X,合成过程中主要物质向转化的微现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催化剂提高了合成效率 B.X的化学式为CH2OC.CO2合成的过程中伴随能量变化 D.一定有含氢元素的物质参与合成反应【答案】B【解析】A、根据题意可知,催化剂能提高合成效率,故选项说法正确;B、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X的化学式为C2H4O2,故选项说法错误;C、CO2合成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伴随能量变化,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该反应中生成物只有一种且含有氢元素,因此一定有含氢元素的物质参与合成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13.(2022山东日照中考)如图所示,把同样大小的滤纸碎片和乒乓球碎片分开放在一块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下列实验现象或结论正确的是()A.乒乓球碎片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实验过程中滤纸碎片先燃烧,乒乓球碎片后燃烧 C.铜片导热和滤纸碎片燃烧都是物理变化 D.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答案】D【解析】A、乒乓球碎片具有可燃性,是可燃物,能燃烧,故错误;B、滤纸碎片和乒乓球碎片都与氧气接触,在加热过程中,由于乒乓球碎片的着火点较低,首先燃烧起来,故错误;C、铜片导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滤纸碎片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D、滤纸碎片和乒乓球碎片都与氧气接触,在加热过程中,由于乒乓球碎片的着火点较低,首先燃烧起来,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正确;故选:D。14.(2022湖南益阳中考)为强化安全意识,某学校开学第一课是消防安全知识讲座。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B.厨房内天然气泄露,立即打开排气扇 C.高层楼房着火,立即乘坐电梯逃离 D.家用电器着火,用水扑灭【答案】A【解析】A、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是因为盖上锅盖,能够隔绝氧气,该选项正确。B、厨房内天然气泄露,不能打开排气扇,是因为可燃性气体或粉尘与氧气或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时,遇明火或加热时发生爆炸,该选项不正确。C、高层楼房着火,不能乘坐电梯逃离,是因为发生火灾时容易停电且电梯井内易形成烟囱效应造成人的窒息,该选项不正确。D、家用电器着火,用水扑灭容易损坏电器,应该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该选项不正确。故选:A。15.(2022广西梧州中考)如图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简图(X为H2CO3,Y为C6H12O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一中的转化1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B.图二中可实现有机物与无机物的相互转化C.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答案】A【解析】A、酸雨是由于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溶于雨水中而形成的,故A错误;B、图2中可以将二氧化碳转化为葡萄糖,故可实现有机物与无机物的相互转化,正确;C、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葡萄糖,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正确;D、碳循环和氧循环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向空气中释放氧气,故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正确。故选A。16.(2022陕西中考A)某工业尾气中可能含有H2、CO和CO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检验其成分,小明同学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时,观察到黑色固体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实验现象得出尾气的组成情况可能有()A.2种 B.3种 C.4种 D.5种【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黑色的氧化铜变为红色,说明有铜生成即尾气样品中含有具有还原性的气体,一氧化碳和氢气都具有还原性,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气体进入装置与石灰水反应,根据题意,原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而若含有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后会生成二氧化碳,故改尾气的组成可能是1、氢气和二氧化碳;2、氢气和一氧化碳;3、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4、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5、一氧化碳;共五种情况,故选:D。17.(2022四川乐山中考)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备CO2的实验中,下列装置图能达到对应实验目的的是()选项ABCD实验目的制备CO2除去CO2中混有的HC1气体干燥CO2排空气法收集CO2装置图【答案】D【解析】A、制备CO2,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即可,选项错误。B、除去CO2中混有的HC1气体,需要用饱和碳酸氢钠,用氢氧化钠溶液会将二氧化碳也反应了,选项错误。C、干燥CO2,需用长导管进短导管出,这样才能充分与浓硫酸接触,除尽水,选项错误。D、排空气法收集CO2,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需要长导管进,正确。故选:D。18.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反之亦然。取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CO和O2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恢复到初始温度和压强。说法正确的是A.参加反应的CO和O2的体积比为1:3B.生成的CO2分子个数为原来气体分子数的三分之二C.反应后气体的体积为原来的四分之三D.反应后的气体中C、O原子的个数比为1:3【答案】CD【解析】A、由于发生的反应为,由于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所以参加反应的CO和O2的体积比为2:1,错误。B、由于给出的是相同体积的一氧化碳和氧气,设体积都为2,根据方程式,可见消耗的氧气为1,生成的二氧化碳为2,所以生成的二氧化碳的分子数为原来气体分子数的,错误。C、由于给出的是相同体积的一氧化碳和氧气,设体积都为2,根据方程式,可见消耗的氧气为1,生成的二氧化碳为2,所以在同温同压下反应后气体的体积为原来的四分之三。正确。D、由于给出的是相同体积的一氧化碳和氧气,设体积都为2,根据方程式,由于过程中原子个数不变,反应后的气体中C、O原子的个数比为2:(2+2×2)=1:3,正确。故选:CD。19.如图装置具有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的优点,为了解装置具有该优点的原因,某兴趣小组在装置中连接压强传感器,从而测定实验中试管内气体压强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段试管中液面逐渐上升B.a点的对应操作是打开活塞C.bc段石灰石与稀盐酸脱离接触D.c点的对应操作是打开活塞【答案】CD【解析】该装置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将石灰石置于多孔隔板上,关闭弹簧夹,通过长颈漏斗添加稀盐酸,使固液接触,反应发生,产生气体,装置内压强增大,将稀盐酸压入长颈漏斗中,固液分离,反应停止,打开弹簧夹,固液接触,反应发生。A、由图可知,ab段压强逐渐增大,高于外界大气压,在压强差的作用下,将稀盐酸压入长颈漏斗中,故试管中液面逐渐下降,故A错误;B、a点对应的压强在小幅度发生变化,说明之前已经打开了活塞,石灰石和稀盐酸正在发生反应,故B错误;C、bc段压强不再变化,说明这时固液分离,反应不再发生,故C正确;D、从c点开始,压强逐渐减小,说明这时打开了弹簧夹,压强减小,故D正确。故选CD。20.已知:2CuO+C2Cu+CO2↑。下图表示一定质量的CuO和C固体混合物在受热过程中各物质质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t1时,开始发生反应B.t1和t2时,固体中铜元素质量保持不变C.b是固体混合物的质量D.d是二氧化碳的质量【答案】C【解析】根据图像分析可知,a的质量一直不变,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a是所有物质的总质量;b最开始和a质量相同,但是从t1开始降低,说明b是反应物的总质量,而且最终b变为0说明反应物都正好反应完;c、d从t1开始上升,而且c的质量最终比d高,可以得知c是铜,d是二氧化碳。A.由图可知,t1时物质的质量开始发生变化,即开始发生反应,选项正确;B.反应中铜元素存在于固体中,所以t1和t2时,固体中铜元素质量保持不变,选项正确;C.由图可知,b是CuO、C两种之和,是反应物的总质量,反应后的质量为零,而不是固体混合物,固体混合物是氧化铜和铜,最终不可能为0,选项错误;D.该反应的生成物是铜和二氧化碳,且生成的铜的质量大于二氧化碳的质量,所以d是二氧化碳的质量,选项正确,故选C。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填空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17分)21.(5分)(2022湖南永州中考)为了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我国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碳中和”是指在规定时期内实现排放多少CO2就做多少抵消措施来达到平衡,实现CO2净零排放)。如图是“碳中和”部分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大气中CO2含量的不断上升,从而导致效应增强,使全球气候变暖。(2)生物固碳: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化学反应原理为:6CO2+6H2OC6H12O6(葡萄糖)+6O2该过程中将太阳能转化为能。(3)化学固碳;以CO2和NH3为原料生产尿素[CO(NH2)2)]是实现“碳中和”范例之一,其中合成的尿素在农业生产中常用作肥(填“氮”、“磷”或“钾”)。(4)减少CO2排放:氢气是21世纪正在开发利用的一种新能源。使用氢能源能有效减少CO2的排放。我国科学家研究的一种储氢、释氢材料为AlH3,其中释放氢能原理是利用AlH3与H2O发生反应生成Al(OH)3和H2,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5)为了控制大气中CO2的含量相对稳定,下列采取的措施可行的是。A.积极开展绿化国土的行动,建立绿色家园B.提高煤炭产量,增加火力发电在电力生产中的比例C.鼓励使用电动汽车,加快充电桩的配套设施建设D.积极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地热能和潮汐能【答案】(1)温室;(2)化学;(3)氮;(4)AlH3+3H2O=Al(OH)3↓+3H2↑;(5)ACD。【解析】(1)大气中CO2含量的不断上升,从而导致温室效应增强,使全球气候变暖。(2)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化学反应原理为:6CO2+6H2OC6H12O6(葡萄糖)+6O2,该过程中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3)尿素中含有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氮元素,在农业生产中常用作氮肥。(4)由题意可知,释放氢能原理是利用AlH3与H2O发生反应生成Al(OH)3和H2,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AlH3+3H2O=Al(OH)3↓+3H2↑。(5)A、积极开展绿化国土的行动,建立绿色家园,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同时释放氧气,故A正确;B、提高煤炭产量,增加火力发电在电力生产中的比例,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故B不正确;C、鼓励使用电动汽车,加快充电桩的配套设施建设,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故C正确;D、积极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地热能和潮汐能,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故D正确。22.(5分)燃烧与人类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1)下列成语的原意与燃烧不相关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A卧薪尝胆B釜底抽薪C火上浇油D煽风点火(2)古籍《天工开物》就有“煤饼烧石成灰”的记载。“烧石成灰”指高温条件下碳酸钙转化为生石灰。①“煤饼烧石成灰”的过程中,能量转化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______。②“石”转化为“灰”的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③“灰”遇水成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3)室内起火时,如果急于打开门窗,火反而会烧得更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A;(2).化学能→热能→化学能(或“化学能→热能、热能→化学能”);分解反应;;(3).打开门窗,为可燃物提供更多氧气,使火势更猛(或其他合理答案)【解析】(1)A、卧薪尝胆是勾践怕自己贪图舒适的生活,晚上就枕着兵器,睡在稻草堆上,他还在房子里挂上一只苦胆,每天早上起来后就尝尝苦胆,与燃烧无关,故A正确;
B、釜底抽薪意思是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才能使水止沸,涉及到柴火的燃烧,故B错误;
C、火上浇油意思是往火上倒油,涉及到燃烧,故C错误;
D、煽风点火中有点火,涉及到燃烧,故D错误。
故选A。
(2)①“烧石成灰”指高温条件下碳酸钙转化为生石灰,先要制造高温条件,故能量转化的主要是先从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热能再转化为化学能,故填化学能→热能→化学能。
②“石”转化为“灰”的过程发生的反应为碳酸钙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符合“一变多”的情况,属于分解反应。
③“灰”遇水成浆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3)室内起火时,如果急于打开门窗,火反而会烧得更旺。原因是打开门窗,为可燃物提供更多氧气,使火势更猛。23.(7分)(2022广东模拟)科学小组的同学从微博上看到了一则“电池锡纸取火”的视频:用一段两头宽、中间窄的口香糖“锡纸”接在电池的正负极(如图所示),随即“锡纸”燃烧起来。(1)从本质上来说,电池是将______能转化为______的装置。(2)观察口香糖“锡纸”表层,科学小组从金属共性角度判断是某种金属箔,判断依据是______。实验过程中,将“锡纸”的两端直接接入电池正负极,造成短路,产生热量,“锡纸”燃烧起来,这说明“锡纸”具有______性。从燃烧的条件分析,电池短路在“锡纸”燃烧中的作用是______。已知该“锡纸”为铝箔,写出“锡纸”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3)“电池锡纸取火”体现金属的许多性质,下列不属于金属的共性是______(填字母)。A.延展性 B.导电性 C.可燃性【答案】(1)
化学
电能(2)
银白色光泽,具有导电性和延展性
可燃
使温度达到“锡纸”的着火点
4Al+3O22Al2O3(3)C【解析】(1)从本质上来说,电池是发生化学反应,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2)用一段两头宽、中间窄的口香糖“锡纸”接在电池的正负极,随即“锡纸”燃烧起来,说明能导电;从金属共性角度判断是某种金属箔,判断依据是具有银白色光泽,具有导电性和延展性;实验过程中,将“锡纸”的两端直接接入电池正负极,造成短路,产生热量,“锡纸”燃烧起来,这说明“锡纸”具有可燃性;从燃烧的条件分析,电池短路在“锡纸”燃烧中的作用是使温度达到“锡纸”的着火点;该“锡纸”为铝箔,“锡纸”燃烧生成氧化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A、金属都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属于金属共性;B、金属都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属于金属共性;C、金属不一定都具有可燃性,不是金属的共性;故填C。三、实验题(共4小题,共26分)24.(4分)(2022辽宁丹东中考)某活动小组探究燃烧条件的装置如图所示。(温馨提示:白磷的着火点40℃,红磷的着火点240℃)(1)观察到___________现象,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2)若把B试管充满CO2气体且把红磷换成白磷,则B试管中白磷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燃烧,与A试管中现象比较,可以证明燃烧需要___________,同时还能证明CO2气体的性质是___________。【答案】(1)A中白磷燃烧,B中红磷不燃烧(2)
不能
与氧气接触
不助燃【解析】(1)白磷的着火点40℃,红磷的着火点240℃,观察到红磷,白磷均与氧气接触,A中白磷燃烧,B中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故答案为:A中白磷燃烧,B中红磷不燃烧;(2)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缺一不可,若把B试管充满CO2气体且把红磷换成白磷,则B试管中白磷不能燃烧,与A试管中现象比较,可以证明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同时还能证明CO2气体的性质是不助燃。25.(5分)(2022山东烟台中考)某兴趣小组利用图一装置探究O2浓度、温度等条件对物质燃烧的影响,进行了以下操作。①点燃蜡烛后伸入广口瓶,立即塞紧橡皮塞,观察到蜡烛在瓶内燃烧,白磷不燃烧。②待蜡烛自动熄灭,装置冷却后,在t1时,将滴管中的水全部滴入广口瓶,铝盒中的白磷开始燃烧。图二是广口瓶内O2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1)图二中0﹣t1时间内,曲线下降的原因是。(2)生石灰的作用是。(2分)(3)盛放在铝盒中的白磷燃烧,说明金属铝具有良好的性。(4)本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填序号)。A.可燃物燃烧氧气必须充足B.白磷燃烧结束后广口瓶内没有O2存在C.蜡烛燃烧需要O2的最低浓度高于白磷燃烧需要O2的最低浓度【答案】(1)蜡烛燃烧消耗氧气;(2)与滴管中的水进行反应放热,引燃白磷;(3)导热;(4)C。【解析】(1)蜡烛燃烧需要氧气,故图二中0﹣t1时间内,曲线下降的原因是蜡烛燃烧消耗氧气;(2)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并放出大量的热,且将滴管中的水全部滴入广口瓶后,铝盒中的白磷开始燃烧,故生石灰的作用是与滴管中的水进行反应放热,引燃白磷;(3)盛放在铝盒中的白磷燃烧,说明金属铝具有良好的导热性;(4)A、当蜡烛熄灭以后,白磷仍然能燃烧,故“可燃物燃烧氧气必须充足”说法错误,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根据图二并不能判定白磷燃烧结束后广口瓶内没有O2存在,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根据图二及实验现象可知蜡烛燃烧需要O2的最低浓度高于白磷燃烧需要O2的最低浓度,故该选项符合题意。故选:C。26.(4分)(2022北京顺义一模)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2)实验I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3)实验I干燥管内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4)实验II用以探究燃烧的条件,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答案】(1)酒精灯(2)2KMnO4K2MnO4+MnO2+O2↑(3)木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4)可燃物燃烧需要与足够浓度的氧气接触【解析】(1)仪器a是酒精灯。(2)实验I试管内高锰酸钾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3)氧气和木炭点燃后,木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4)稀盐酸和石灰石中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反应放出二氧化碳,将烧杯内的空气排出,蜡烛熄灭。所以可以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足够浓度的氧气接触。27.(13分)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见的装置,回答有关问题。①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②下列四种途径都可以得到二氧化碳:Ⅰ.写出甲途径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把产生的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呈________色。Ⅱ.甲乙途径都能用石灰石生成二氧化碳,主要因为这种原料含有________元素,而且来源非常广泛。实验室不用丙丁途径制取二氧化碳的主要理由是_______。Ⅲ.写出实验室用乙途径制取二氧化碳,且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的装置组合(填序号)_________。③乙途径中用12.5g石灰石(纯度为80%)与73g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求:Ⅰ.石灰石中碳酸钙物质的量是_________mol。(2分)Ⅱ.该盐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________(4分)【答案】试管2H2O2eq\o(=,\s\up7(MnO2))2H2O+O2↑CaCO3eq\o(=,\s\up7(高温))CaO+CO2↑红碳、氧元素(符号也得分,多写不给分)得到的二氧化碳纯度不高B、F0.1mol解:设HCl的物质的量为xmolCaCO3+2HCl=CaCl2+H2O+CO2↑120.1xx=0.2mol0.2×36.5/73=0.1(或10%)【解析】①由图,a为锥形瓶;A为固液不需加热型,因此为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②Ⅰ、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显酸性,使石蕊变红;Ⅱ、生成的二氧化碳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那么反应物也必须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得到的二氧化碳会不纯;③Ⅰ、碳酸钙物质的量=12.5g×80%÷100g/mol=0.1mol;Ⅱ、溶质质量分数=氯化氢的质量/盐酸溶液的质量×100%,溶液质量已知为73g,因此还需据反应的方程式和参与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求得氯化氢的质量,代入式子求得分数。四、探究题(共2小题,共17分)28.(10分)(2022湖南株州中考)张老师在课堂上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往半瓶矿泉水中加入一片维C泡腾片,立即产生大量气泡,片刻成为一瓶可口的饮料。同学们对此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张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如下的探究:【提出问题】该气体的成分是什么?【查阅资料】维C泡腾片是一种保健药品,其主要成分有维生素C(C6H8O6)、碳酸氢钠(NaHCO3)和柠檬酸(C6H8O7),柠檬酸是一种酸。【提出猜想】甲同学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认为该气体可能是CO2、CO、H2、O2中的一种或几种,而乙同学还从保健药品安全角度考虑,由于CO、H2属于易燃易爆气体,且(填“CO”或“H2”)有毒,所以不可能含有CO和H2,认为该气体只可能是CO2、O2中的一种或两种。【进行实验】丙同学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丁同学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该矿泉水瓶内的气体,没有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得出结论】根据丙同学和丁同学的实验,张老师组织学生讨论后认为:由丙同学的实验可知,该气体中肯定含有CO2,此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由于同学的实验不能确定该气体中是否含有O2,理由是。根据有关资料和实验证明,该气体中只含CO2。【拓展延伸】为了测定某维C泡腾片中碳酸氢钠的含量,张老师引导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仪器固定装置及止水夹等均已略去)并进行实验。有关实验数据为:维C泡腾片2片(每片维C泡腾片的质量为4.00g),盛有碱石灰(碱石灰是一种干燥剂,可吸收CO2气体和水蒸气)的干燥管a质量增加了0.88g。(1)碳酸氢钠(NaHCO3)俗称,可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NaHCO3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该实验中维C泡腾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肾性高血压的治疗
- 做课件软件教学课件
- 活动安全应急预案
- 1.1.1反应热 焓变 课件 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 吉林省2024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有理数1.12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课件新版华东师大版
- 犬皮肤癣菌病开题报告
- 踩高跷大班教案反思
- 肝门部胆管癌辅助治疗
- 让友谊之树常青说课稿
- 花点心说课稿
- 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
- SHSG0522023年石油化工装置工艺设计包(成套技术)内容规定
- LNG项目试生产(使用)方案备案材料
- 专业技术人员档案(空表)
- 演讲的肢体语言课件
- 三个和尚课件 幼儿园儿童故事课件
- 声速的测量课件
-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考试复习课件
- 实验室安全日常检查记录
- 小学一年级语文《有趣的汉字》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优秀3篇)
- 公司员工劳保用品发放标准和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