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思辨能力的培养策略_第1页
高中语文教学中思辨能力的培养策略_第2页
高中语文教学中思辨能力的培养策略_第3页
高中语文教学中思辨能力的培养策略_第4页
高中语文教学中思辨能力的培养策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思维发展与提升”是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同时在学习任务群六中明确提出了对学生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要求。而思辨能力正是抽象思维的一种表现。在语言的运用中,思考和辨析的作用非常明显。文章将思辨能力的培养与高中语文教学相结合,分别从阅读、写作、“辩”三方面入手,探讨了其在实际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策略。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思辨能力;微作文一、思辨能力提出的背景和现状《普通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在2016版中着重阐述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应用能力。“思维发展与提高”是《普通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内容,它要求学生能够运用语言的基本规则、逻辑规则来分析语言、辨别语言、表达逻辑。《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则对“思辨性阅读和写作”进行了界定:将汉语分类作为独立的学习任务,旨在培养学生思考、批判,理解自然、社会、生活,以及养成自主思考习惯等方面的能力。近年来,全国高考注重测试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也为新时代中学语文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但是,目前学生对思辨问题的审视浅薄、分析表层化、看法偏颇,论证过程似乎合乎逻辑,却反反复复,让人摸不着头脑。面对这样的现状,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二、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策略(一)在阅读中培养思辨能力欧阳琳表示:“这是一个刺激学生思维成长的过程,是真正实施教学,因为教是为了不教。”高中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可结合阅读教学进行。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认为,应重视积极地学习、发现、探索,将学科基本知识转化为学生心目中的知识,教师应将学科基础知识构建在阅读的基础之上,教学时应让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辨能力。(二)单篇阅读,培养探究能力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为例,其中有这样几处情节:林教头沧州遇故旧、陆虞候密谋害林冲、林教头接管草料场、风雪夜山神庙复仇。在结尾处,还有这样一段描写:“再穿了白布衫,系了搭膊,把毡笠子带上,将葫芦里冷酒都吃尽了,被与葫芦都丢了不要,提了枪,便出庙门投东去。”林冲的性格完成了由“忍”到“狠”的转变,以及最后的决绝。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是什么让林冲的性格实现了从“忍”到“狠”的转变,鼓励学生探究故事背后的含义。林冲这样有一定地位的人尚不能维持安定的生活,更何况是老百姓,可见北宋社会的黑暗、腐败。这一内涵学生可以很快地总结出来,此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继续探究:“林冲的转变,仅仅是因为高俅步步紧逼,逼到野猪林,逼到草料场的火海吗?”随之学生透过现象看到的是“官逼民反”,为了活下去,“民”不得不进行反抗斗争,表明了封建社会受压迫者反抗的必然性。通过单篇文本的阅读,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而不是局限在表层,真正使学生把握了作品的本质。(三)群文阅读,培养多维度辨析能力根据文秋芳教授对“思辨能力”的概念界定可以发现,学生的思辨能力通常是在对同类事物进行对比与辨别的过程中产生的。群文阅读是围绕一个共同的话题,筛选出有一定关联的文章,通过比较分析、整合歸纳、总结归因,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为学生补充相同题材或体裁、相似风格或主旨的课外内容,让学生在对比阅读中锻炼思辨能力。如在教授《短歌行》时,教师可以把《龟虽寿》《观沧海》《短歌行》放在一起,让学生感受三国的枭雄曹操,此时学生从中看到了一个兼怀天下、胸怀大志、忧而不得的奸雄,这不仅多维度地解析了这一人物,还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四)以写作教学为平台,培养思辨能力1.结合议论文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十种辩证分析能力初中阶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高中阶段则是向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是学生发展逻辑思维能力的黄金时期。本调研对本校高一和高二的学生进行了“高中议论文思辨性教学研究”的问卷星调查,结果显示:16.06%的学生认为对“常用的十种辩证分析方法”完全不了解;58.55%的学生认为对“常用的十种辩证分析方法”一知半解;18.09%的学生认为对“常用的十种辩证分析方法”比较了解;8.4%的学生认为对“常用的十种辩证分析方法”完全了解。从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并不具备辩证分析的能力。高一下学期,学生开始进入议论文的习作,教师可以结合议论文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辩证分析能力。十种辩证分析能力为:全面看问题,联系地看问题,发展地看问题,现象与本质,内因与外因,量变与质变,理论与实践,必然与偶然,理想与现实,形式与内容。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来进行教学,如“写出自己的想法”。2.通过时评微作文,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写”可以促使学生思考、分析、探究。如今的学生每天都在教室,与外界脱节,但是又需要紧跟时事,此时,教师就可以将微作文引进高中语文课堂。选时评既能和生活对接、引发学生的兴趣,又能紧跟时事、弥补学生在“象牙塔”学习的不足。教师选择微作文是因为学生常常无法进行整作文的训练,而微作文正好可以把“写”和“思辨能力的培养”进行有机结合。例如,有这样一则调查:微信的使用已经成为大家生活、工作中的一种重要沟通方式,“朋友圈”也已成为大家分享生活、开展工作及交流思想的重要平台。如今,出于诸多原因,年轻人选择对父母等长辈长期或短暂屏蔽自己的朋友圈,使其不可见也不再是什么秘密。记者还进行了随机调查,在15位受访的年轻市民中,9位表示会适时屏蔽。此时教师布置作文:针对该现象写一段评论,不少于200字。教师从学生上交的微作文中,发现如下情况:先批评了屏蔽父母的年轻人,认为他们不孝,然后再举一两个不孝的例子,评论段就算结束了。实际上,这样的写法与教学的初衷是相悖的。该写作要求是写一段评论段,是对该事件进行分析说理,以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而不是以例代理,或堆积事例、强贴标签,这也反映出学生思辨能力的低下。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可以推行以下做法:(1)透过现象看本质,层层质疑法。比如,层层质疑,一问“屏蔽父母”是否就是不孝;二问为何年轻人会屏蔽父母;三问作为子女应如何与父母进行沟通。(2)多角度地看问题。比如,针对父母:家长为何会关切孩子的朋友圈?这样做是否会给孩子带来干扰?针对年轻人:年轻人为什么要屏蔽父母?这样做是否会让家长更焦虑?(3)辩证地看问题。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的思路就清晰了,写出的评论段不会再不知所云。通过十种辩证分析法的写作训练,以及时评微作文的引入,学生的思辨能力会逐渐提升,会把问题看得更准确,思考得更深刻,说理更透彻、见解更独到。(五)“辨”从“辩”来,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墨子说:“夫辩者,将以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纪,明同异之处。”可见,自古以来,人们就重视“辩”。《中学生批判性阅读能力的培养》中提出:“积极参与讨论和辩论,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在《中学语文批判性阅读教学》中提出了这样的观点:“教师通过营造一个自由讨论的课堂环境,让学生思考讨论,再得出结论,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在教学中开展一些“辩”的活动,能够让学生在表达中提升思辨能力。1.10分钟头脑风暴活动每周进行一次头脑风暴,利用课堂上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设计方案如下:(1)筛选讨论材料:初始阶段,教师提前一周把讨论的材料放在班级群中,由学生投票,选出要讨论的材料。经过一段时间后,教师把筛选题目这项活动的权力下放给学生,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在题目确定之后,教师可以把题目公布在黑板上,让学生熟悉材料、先行思考。(2)划分讨论小组:可以直接沿用学习小组,也可以由学生自行组合。但是教师要注意学生之间的调配,不能强强组合。小组划分后,各组选出组长,组长负责给组员分工、督促组员发表议论、整合组员的想法形成文字、明确发言人。(3)实施过程:明确此次讨论的时间,教师把讨论议题做成PPT,应尽可能有仪式感;然后由各组推选出来的发言人逐一发言,发言时间在1分钟内,需要明确说出本组的看法。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实例记录:材料:最近有一个有趣的现象,越来越多的人在介绍自己或者解释事情时,会给自己贴上一个“社恐”的标签。“社恐”似乎正在成为当下社会,尤其是年轻人中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如何看待年轻人的“社交恐惧”现象?第一组:“年轻人迫于压力主动选择‘社恐。当今社会的竞争性越来越强,对成功的定义比较狭窄,人们的攀比心理较重,身处其中的每个人都感受到真实的紧张和焦虑,从而导致更多的年轻人更愿意在一个自我的空间内保持独立,所以为自己打上‘社恐的标签。”第二组:“不宜夸大‘社交恐惧现象,当代青年的多数社恐都没到病态的程度,但也反映了他们真实而焦灼的精神状态。”第三组:“这还可能和传统的教育方式有关。一直以来,家长更傾向让孩子在交流中获得认可,如在交流中得到老师、亲戚、朋友的认可等,而不是鼓励孩子在社交中单纯地表达自我。这使得孩子们在长大后对获得认可的需求非常高,一旦无法在社交活动中获得期待中的认可,学生就容易产生回避的心态。”第四组:“年轻人要认识到,别人并没有那么关注自己的一举一动,更不要觉得自己很糟糕,不要给自己制造无端的焦虑,切忌盲目往自己身上贴标签、胡乱给自己下定义。”第五组:“要走出‘手机依赖症,提高自身的社交自信、社交勇气和社交本领;正确地评价自己,发掘自身优势。铭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学会在人际交往中扬长避短。”教师总结:“从同学们的发言中可以看出,大家从多方面探究了原因,从本质上分析了现象,并多角度地寻找了对策,体现出了思辨能力。”2.开展辩论活动,进行思辨性表达开展辩论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形成思想的摩擦与碰撞,有利于教师开展思辨性阅读教学。辩论不但可以促进思辨性阅读教学工资的顺利开展,还有助于学生学会有条理、有逻辑性地阐述观点;可以帮助学生批判性地思考问题,有理有据地反驳别人,合理质疑,深入思考,批判吸收,在反思中构建自己的观点。(1)选题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依然可以让学生选题,但是教师需要把关,因为辩论赛的辩题须有可辩性,且在学生的能力范围内。比如教室里是否要安装监控设备;校外补课有无必要;《新华字典》中是否要引入外文等。当然也可以从课本中选题,如《陈情表》中关于忠孝的辩论;《游褒禅山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