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许昌市东城区新时代精英学校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开学历史试卷_第1页
河南省许昌市东城区新时代精英学校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开学历史试卷_第2页
河南省许昌市东城区新时代精英学校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开学历史试卷_第3页
河南省许昌市东城区新时代精英学校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开学历史试卷_第4页
河南省许昌市东城区新时代精英学校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开学历史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3-2024学年河南省许昌市东城区新时代精英学校八年级(上)开学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每道2分,共30分)1.(2分)隋唐时期,国家粮仓设在洛阳,江南等地的漕(通过水道运输粮食),运河上终日“漕船往来,千里不绝”。材料反映了大运河的开通()A.巩固了国家统一 B.加强了经济交流 C.改变了经济重心 D.促进了物种交换2.(2分)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唐玄宗继位初期,抑制土地兼并,大力兴修水利,实行赈灾免赋。这反映出他们主张()A.唯才是举 B.以民为本 C.虚心纳谏 D.整顿吏治3.(2分)唐太宗时,玄奘前往天竺取经,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唐玄宗时,鉴真东渡日本,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这段话强调了()A.唐朝文化的优越性 B.佛教文化的东方化 C.文化交流的双向性 D.民族交融的重要性4.(2分)杜甫的诗《无家别》中有“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四邻何所有()A.隋末暴政 B.安史之乱 C.黄巢起义 D.倭寇之患5.(2分)“宋初,宰相与枢密院并称两府,而宰相遂不再预闻兵事……又财务归之三司()A.宰相权力空前强化 B.皇权得到不断加强 C.重文轻武政策落实 D.民族矛盾逐渐缓和6.(2分)契丹首领阿保机多用汉人,汉人教之以隶书之半增损之,作文字数千,模仿汉字的笔画创造了西夏文字。材料表明()A.契丹和西夏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 B.北宋辽和西夏对峙的局面结束 C.对外交流空前活跃加快文化进步 D.活字印刷术的应用加快文化传播7.(2分)《南宋社会生活史》中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临安是全国最大的商业城市 B.南宋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C.中国在宋代就实现了现代化 D.宋代商品经济高度繁荣8.(2分)忽必烈继承汗位后,接受汉族儒臣提出的“行汉法”“行仁政”的建议,依照中原王朝的统治方法,建立年号,这为蒙古最终完成统一奠定了制度基础。由此可见()A.蒙古经济发展超越中原地区 B.蒙古族完全放弃本民族文化 C.元朝积极发展与宋代的关系 D.民族交融推动蒙古快速发展9.(2分)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B.《天工开物》的问世 C.火药的发明 D.《农政全书》的成书10.(2分)明朝中期,在东南沿海倭寇最猖獗的时候,他临危受命,他又平定了福建、广东的倭患。他是()A.郑和 B.戚继光 C.郑成功 D.辛弃疾11.(2分)明朝北京城的中轴线纵贯南北,主要的建筑物安排在中轴线上,左右对称,皇权独尊”的空间布局。材料表明()A.北京城布局以南为尊位 B.地域特点影响建筑风格 C.建筑群呈现出政治特点 D.风俗习惯对建筑的影响12.(2分)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下设台湾、风山、诸罗三县。沿海人民大量移居台湾,台湾的汉族人口由原来的20万增加到200万。这说明台湾府的设立()A.巩固了东南海防 B.发展了海外贸易 C.抵制了西方侵略 D.促进了台湾开发13.(2分)1685年和1686年,康熙皇帝命令清军进攻盘踞在雅克萨的俄国侵略军,并迫使沙俄政府进行边界谈判,清朝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平定回部上层贵族大、小和卓的叛乱,此后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新疆地区。这些举措()A.有效推动了清朝进行对外交流 B.巩固和发展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C.巩固了东南的海防和领土完整 D.使君主专制得到了空前的强化14.(2分)清朝前期,江宁著名的机户李扁担、李东阳等,都各自拥有织机五六百张,织工超过50000人。材料表明清朝前期()A.出现了颇具规模的手工业工场 B.手工业的行业齐全和技术先进 C.改变了以往传统重农抑商政策 D.商帮对社会经济产生很大影响15.(2分)清朝前期,统治者一方面大力提倡尊孔读经;另一方面对全国书籍进行全面检查,收缴并销毁。这体现了清朝前期()A.闭关锁国 B.言论自由 C.文化专制 D.重文轻武二、综合题16.(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制度,提供了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材料二如图所示材料三雍正帝设立军机处,由皇帝选调亲信大臣组成。军国大事完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在地上,然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1)根据材料一,指出该制度的名称,并概括该制度的积极影响。(2)材料二中图二与图一相比,在中央机构和地方机构的设置上有何不同?(3)材料二中两幅图片反映的变化与材料三中军机处的设立在作用上有何相同之处?(4)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古代政治权力的发展趋势。17.(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朝时,世界上有70多个国家或地区与中国有往来。那时候,外国人除了与中国贸易,引进中国的政治经济制度,甚至中国服饰、节日、书法、饮食等都漂洋过海传到周边国家。繁盛的唐朝在世界上声望很高——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材料二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还设有“蕃坊”,专供外国人居住。南宋的外贸所得——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材料三清朝收复台湾后,曾放松海禁,开放澳门、漳州、宁波、云台山(即今连云港),准许外国商船前来交易。后来,由于外商在中国沿海进行不利于清朝的非法活动——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1)根据材料一,唐朝的对外关系有哪些特点?(2)根据材料二,指出宋代海外贸易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前期实行的外交政策。该政策对中国产生了哪些消极影响?(4)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对外政策的变化,并说说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有何借鉴。

2023-2024学年河南省许昌市东城区新时代精英学校八年级(上)开学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道2分,共30分)1.(2分)隋唐时期,国家粮仓设在洛阳,江南等地的漕(通过水道运输粮食),运河上终日“漕船往来,千里不绝”。材料反映了大运河的开通()A.巩固了国家统一 B.加强了经济交流 C.改变了经济重心 D.促进了物种交换【分析】本题考查隋朝大运河。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从北往南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两千多千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解答】由隋唐时期,国家粮仓设在洛阳,运河上终日“漕船往来。可以看出,南方的粮食通过大运河源源不断的运往北方。故选:B。【点评】本题以隋朝大运河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2.(2分)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唐玄宗继位初期,抑制土地兼并,大力兴修水利,实行赈灾免赋。这反映出他们主张()A.唯才是举 B.以民为本 C.虚心纳谏 D.整顿吏治【分析】本题考查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考查学生对材料“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抑制土地兼并,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实行赈灾免赋”的解读分析。【解答】由材料“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实行赈灾免赋”可知,关注百姓生活,B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旨在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掌握能力。3.(2分)唐太宗时,玄奘前往天竺取经,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唐玄宗时,鉴真东渡日本,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这段话强调了()A.唐朝文化的优越性 B.佛教文化的东方化 C.文化交流的双向性 D.民族交融的重要性【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唐朝的对外交流相关史实,重点掌握玄奘西游天竺和鉴真东渡日本相关知识。【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具有双向性:一是积极向外传播唐朝文化。唐太宗时,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鉴真东渡日本,还传播中国的医药、书法、绘画等。因此。C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重点掌握玄奘西游天竺和鉴真东渡日本相关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4.(2分)杜甫的诗《无家别》中有“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四邻何所有()A.隋末暴政 B.安史之乱 C.黄巢起义 D.倭寇之患【分析】本题考查了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解答】安史之乱造成地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园庐但蒿藜,世乱各东西?一二老寡妻”之句。755年,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安史叛军从河北大举南下,又攻下潼关,唐玄宗仓皇逃往四川,被拥立为帝。唐朝将镇守西北地区的精兵悉数内调,反击叛军,最终于763年被平定,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故选:B。【点评】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5.(2分)“宋初,宰相与枢密院并称两府,而宰相遂不再预闻兵事……又财务归之三司()A.宰相权力空前强化 B.皇权得到不断加强 C.重文轻武政策落实 D.民族矛盾逐渐缓和【分析】本题考查了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依据课本知识分析问题要求选择即可。【解答】分析材料可知,体现了宋朝在中央政治体制上的重大变化是设立多重机构、财政大权,皇权得到不断加强。故选:B。【点评】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只有理解题意,才能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才能做出正确选择。6.(2分)契丹首领阿保机多用汉人,汉人教之以隶书之半增损之,作文字数千,模仿汉字的笔画创造了西夏文字。材料表明()A.契丹和西夏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 B.北宋辽和西夏对峙的局面结束 C.对外交流空前活跃加快文化进步 D.活字印刷术的应用加快文化传播【分析】本题考查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掌握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促进了民族融合。【解答】由“契丹首领阿保机多用汉人,汉人教之以隶书之半增损之,以代刻木之约,模仿汉字的笔画创造了西夏文字,契丹首领阿保机受汉字影响创造了契丹文字,因此材料反映的是契丹和西夏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故选:A。【点评】本题以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7.(2分)《南宋社会生活史》中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临安是全国最大的商业城市 B.南宋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C.中国在宋代就实现了现代化 D.宋代商品经济高度繁荣【分析】本题考查宋代经济的发展,知道宋代商品经济高度繁荣。【解答】题干中“货币经济、纸钞。故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宋代商品经济高度繁荣。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宋代经济的发展,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8.(2分)忽必烈继承汗位后,接受汉族儒臣提出的“行汉法”“行仁政”的建议,依照中原王朝的统治方法,建立年号,这为蒙古最终完成统一奠定了制度基础。由此可见()A.蒙古经济发展超越中原地区 B.蒙古族完全放弃本民族文化 C.元朝积极发展与宋代的关系 D.民族交融推动蒙古快速发展【分析】本题考查元朝的建立一和统一。解题关键是分析史料,结合所学进行解答。【解答】依据题干“忽必烈继承汗位后,接受汉族儒臣提出的‘行汉法’‘行仁政’的建议,设立各种机构,这为蒙古最终完成统一奠定了制度基础,促进蒙古族的封建化进程。ABC表述与材料不符。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史料的理解分析能力,结合所学灵活应用。9.(2分)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B.《天工开物》的问世 C.火药的发明 D.《农政全书》的成书【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活字印刷术的发明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答】北宋时,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用来排版印刷。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农政全书》的成书是在明朝,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活字印刷术的发明的相关史实。10.(2分)明朝中期,在东南沿海倭寇最猖獗的时候,他临危受命,他又平定了福建、广东的倭患。他是()A.郑和 B.戚继光 C.郑成功 D.辛弃疾【分析】本题考查戚继光抗倭的相关史实。戚继光是明朝抗倭英雄,“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反映了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倭的决心。【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中期以后,倭患严重。戚继光组建了一支作战勇敢,1561年在台州地区九战九捷;此后又率军开赴福建和广东,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戚继光抗倭的相关史实。11.(2分)明朝北京城的中轴线纵贯南北,主要的建筑物安排在中轴线上,左右对称,皇权独尊”的空间布局。材料表明()A.北京城布局以南为尊位 B.地域特点影响建筑风格 C.建筑群呈现出政治特点 D.风俗习惯对建筑的影响【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朝北京城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明朝北京城的布局的相关史实。【解答】北京城的整个布局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并向两旁展开,左右对称,前面是象征政权的三大殿——太和殿、保和殿、交泰殿。故宫的建筑形式雄伟庄严、和谐,规划严整。明朝北京城的中轴线纵贯南北,左右对称,皇权独尊”的空间布局,体现着大一统国家的宏伟气派和博大精深以及皇权唯我独尊。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明朝北京城的相关史实。12.(2分)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下设台湾、风山、诸罗三县。沿海人民大量移居台湾,台湾的汉族人口由原来的20万增加到200万。这说明台湾府的设立()A.巩固了东南海防 B.发展了海外贸易 C.抵制了西方侵略 D.促进了台湾开发【分析】本题考查台湾府的设立。题干关键信息“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下设台湾、风山、诸罗三县。沿海人民大量移居台湾,改变了台湾地旷人稀、劳力缺乏的状况。从17世纪晚期到19世纪初,台湾的汉族人口由原来的20万增加到200万。”。【解答】1684年,清朝康熙时设台湾府。台湾府的设置,促进了台湾的开发。1684年,下设台湾、诸罗三县,改变了台湾地旷人稀。从17世纪晚期到19世纪初。这说明台湾府的设立促进了台湾开发。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要把握台湾府的设立的相关内容,运用所学,分析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13.(2分)1685年和1686年,康熙皇帝命令清军进攻盘踞在雅克萨的俄国侵略军,并迫使沙俄政府进行边界谈判,清朝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平定回部上层贵族大、小和卓的叛乱,此后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新疆地区。这些举措()A.有效推动了清朝进行对外交流 B.巩固和发展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C.巩固了东南的海防和领土完整 D.使君主专制得到了空前的强化【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重点掌握伊犁将军的作用。【解答】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1685年和1686年,并迫使沙俄政府进行边界谈判;1727年,监督西藏地方政务;乾隆时期、小和卓的叛乱,巩固了西北边疆,B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措施。14.(2分)清朝前期,江宁著名的机户李扁担、李东阳等,都各自拥有织机五六百张,织工超过50000人。材料表明清朝前期()A.出现了颇具规模的手工业工场 B.手工业的行业齐全和技术先进 C.改变了以往传统重农抑商政策 D.商帮对社会经济产生很大影响【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清朝前期手工业的发展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答】清朝前期,丝织业、印染业、制瓷业、制茶业等手工业都有很大的发展、棉织、制瓷等方面,产品精良,其中有些颇具规模、李东阳等;佛山镇经营棉织业的手工工场达2500家。题干材料表明清朝前期出现了颇具规模的手工业工场。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题干材料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清朝前期手工业的发展的相关史实。15.(2分)清朝前期,统治者一方面大力提倡尊孔读经;另一方面对全国书籍进行全面检查,收缴并销毁。这体现了清朝前期()A.闭关锁国 B.言论自由 C.文化专制 D.重文轻武【分析】本题考查了文字狱。文字狱的兴起,其实质是清朝民族矛盾加深的结果,是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的重要表现。【解答】结合所学知识,材料反映的是清朝统治者实行的文化专制政策,造成了社会恐怖。许多知识份子不敢过问政治,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需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文字狱,在此基础上选出正确答案。二、综合题16.(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制度,提供了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材料二如图所示材料三雍正帝设立军机处,由皇帝选调亲信大臣组成。军国大事完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在地上,然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1)根据材料一,指出该制度的名称,并概括该制度的积极影响。(2)材料二中图二与图一相比,在中央机构和地方机构的设置上有何不同?(3)材料二中两幅图片反映的变化与材料三中军机处的设立在作用上有何相同之处?(4)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古代政治权力的发展趋势。【分析】本题以三则材料为依托,综合考查科举制、明朝和清朝君主专制加强措施,题目设计注重基础性,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作答。【解答】(1)据材料一“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制度,提供了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参政的机会……这一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极大影响”并结合所学。隋朝隋炀帝时,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为人们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也从地方集中到朝廷,便于在全社会选拔人才,有利于人才参政议政,人才不断更新,科举制开创出政治、文化及民族关系的崭新局面。(2)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材料二中图二与图一相比;1368年初,以应天为都城,称皇帝,朱元璋就是明太祖,为了加强君权,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在地方,设立三司。(3)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为加强君主专制,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军国大事由皇帝决断,然后传达给中央和地方部门去执行。军机处的设立,我国君主专制达到顶峰。(4)本题为总结性试题,根据上述分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皇权不断加强。故答案为:(1)科举制度;便于在全社会选拔人才,给社会带来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2)在中央,废除丞相,权分六部,废除行中书省。(3)都加强了皇权。(4)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强化,皇权不断加强。【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把握科举制、明朝和清朝君主专制加强措施的相关知识。运用所学,具体分析作答。17.(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朝时,世界上有70多个国家或地区与中国有往来。那时候,外国人除了与中国贸易,引进中国的政治经济制度,甚至中国服饰、节日、书法、饮食等都漂洋过海传到周边国家。繁盛的唐朝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