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5化学思维方法►题型一逻辑推理法►题型二分类法►题型三归纳总结法►题型四微观与宏观的联系►题型五守恒法►题型六模型法►题型七对比法►题型一逻辑推理法【真题1】(2022·江苏淮安)推理是学习和研究化学常用的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蓝,则使紫色石蕊变蓝的都是碱溶液B.石墨和金刚石都含有碳元素,则石墨和金刚石性质完全相同C.灼烧蛋白质有烧焦羽毛气味,则灼烧羊毛也有烧焦羽毛气味D.洗洁精除油污的原理是乳化,则汽油除油污的原理也是乳化【答案】C【详解】A、能使紫色石蕊变蓝的溶液一定显碱性,但不一定是碱溶液,故A错误;B、石墨和金刚石的化学性质相同,物理性质不同,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B错误;C、羊毛中也含有大量的蛋白质,所以灼烧羊毛也有烧焦羽毛气味,故C正确;D、汽油除油污的原理是溶解,故D错误;故应选C。【真题2】(2022·江苏宿迁)证据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推理中不正确的是A.氢气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会发生爆炸,CO与空气混合点燃也可能会爆炸B.酸雨的pH值小于7,pH值小于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C.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D.某物质燃烧后生成CO2和H2O,则该物质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答案】B【详解】A、氢气与一氧化碳都为可燃气体,可燃气体浓度在爆炸极限之内点燃会引起爆炸,故选项说法正确;B、酸雨呈酸性pH值小于7,正常的雨水中溶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则正常的雨水也呈酸性,故选项说法错误;C、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为O的化合物,则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如C2H6O,故选项说法正确;D、某物质燃烧后生成CO2和H2O,根据质量守恒得出反应物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其中氧气中含有O,则该物质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准确把握有关化学概念的含义是解答逻辑推理题的关键。做题时要注意:1.抓关键字词,看是否准确表达了化学概念的涵义:2.注意比较,包括横向和纵向比较,认清不同或相似概念之间的异同点;3.某个说法正说成立,反说不一定成立,它们的范围和专注点会发生变化。【变式1-1】(2022·江苏泰州)推理和归纳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确的是A.燃烧都有发光发热现象,则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B.置换反应都有单质生成,则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答案】D【详解】A、燃烧通常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例如灯泡放光放热属于物理变化;错误;B、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是置换反应,置换反应有单质生成,但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为置换反应,如;错误;C、中和反应是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错误;D、由单质的定义可知,单质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正确;故选D。【变式1-2】(2024·江苏淮安·一模)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B.溶液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减小,则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C.酸雨的pH<7,所以pH<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D.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所以相同质子数的原子属于同种元素【答案】D【详解】A、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但有能量变化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选项错误;B、溶液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减小,但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减小,如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会析出晶体,但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仍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选项错误;C、酸雨的pH小于7,但是pH<7的雨水不一定是酸雨,正常雨水的pH≈5.6,酸雨pH<5.6,选项错误;D、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故同种元素原子的质子数相同,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选项正确;故选D。►题型二分类法【真题3】(2022·江苏南通)科学的分类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氯酸钾属于酸 B.蛋白质属于基本营养素C.空气属于纯净物 D.葡萄糖属于无机化合物【答案】B【详解】A、氯酸钾属于盐,不属于酸,故选项A说法错误;B、六大类营养素: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故选项B说法正确;C、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C说法错误;D、葡萄糖中含有碳元素,且不属于碳的氧化物、不属于碳酸盐,属于有机物,故选项D说法错误;故选:B。【真题4】(2023·江苏常州)糖画师以蔗糖为原料,将糖和水按1:2的比例放入锅中熬成棕黄色糖汁,再用铜勺舀起,在已经刷上菜籽油的大理石上勾勒出栩栩如生的画作(如图)。过程中师傅用到了①蔗糖②铜勺③大理石④菜籽油,依据其主要成分进行分类(填写序号):
(1)金属。(2)盐类。(3)糖类。(4)油脂。【答案】(1)②(2)③(3)①(4)④【详解】(1)铜勺主要含铜,铜属于金属,故填:②;(2)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是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盐,故填:③;(3)蔗糖属于糖类,故填:①;(4)菜籽油属于油脂,故填:④。【真题5】(2023·江苏宿迁)分类法是学习化学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选项不符合图示关系(a、b为并列关系,分别包含c、d)的是
选项abcdA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溶解性还原性B单质化合物液氮二氧化锰C化合物有机物氯化钠碳酸D纯净物混合物冰水混合物蔗糖溶液A.A B.B C.C D.D【答案】C【详解】A、由
可知,a、b为并列关系,分别包含c、d,不符合题意;B、由
可知,a、b为并列关系,分别包含c、d,不符合题意;C、由
可知,a、b为包含关系,且a包含cd,符合题意;D、由
可知,分别包含c、d,不符合题意。故选:C。【真题6】(2023·江苏镇江)下列归类正确的是选项归类内容A清洁能源煤炭、石油、太阳能B糖类物质蔗糖、淀粉、纤维素C酸性物质胃液、食醋、肥皂水D合成材料塑料、涤纶、玻璃钢A.A B.B C.C D.D【答案】B【详解】A、太阳能属于清洁能源,煤炭、石油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空气污染物,不属于清洁能源,错误;B、蔗糖、淀粉、纤维素均属于糖类物质,正确;C、胃液中含有盐酸,食醋中含有醋酸,均显酸性;肥皂水显碱性,错误;D、塑料、涤纶(合成纤维的一种)均属于合成材料,玻璃钢是玻璃纤维与合成材料复合而成的一种特殊材料,属于复合材料,错误。故选B。熟悉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有机物的概念,并能进行准确判断。另外,对材料、化肥、化石燃料等也要熟悉。【变式2-1】(2022·江苏常州)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属于单质的是A.空气 B.水蒸气 C.氧气 D.天然气【答案】C【详解】A、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空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故A错误;B、水蒸气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B错误;C、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C正确;D、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还含有乙烷、丙烷等其他物质,所以天然气是混合物,故D错误。故选C。【变式2-2】(2021·江苏镇江)下列归类正确的是选项归类内容A营养物质糖类、油脂、蛋白质B常见氮肥碳铵、尿素、碳酸钾C常见的碱火碱、氨水、生石灰D合成材料涤纶、塑料、棉纱线A.A B.B C.C D.D【答案】A【详解】A、糖类、油脂、蛋白质均属于营养物质,故选项说法正确。B、碳铵、尿素均属于氮肥,碳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项说法错误。C、火碱、氨水均属于碱,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D、涤纶、塑料均属于合成材料,棉纱线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题型三归纳总结法【真题7】(2022·江苏泰州)推理和归纳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确的是A.燃烧都有发光发热现象,则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B.置换反应都有单质生成,则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答案】D【详解】A、燃烧通常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例如灯泡放光放热属于物理变化;错误;B、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是置换反应,置换反应有单质生成,但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为置换反应,如;错误;C、中和反应是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错误;D、由单质的定义可知,单质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正确;故选D。【真题8】(2020·江苏)下列对主题知识归纳正确的一组是A.化学与能源B.化学与材料①煤、石油等是可再生的化石燃料②光能、电能等可通过化学能转化而成③风能、氢能等是具有开发前景的新能源①棉花、羊毛都属于天然材料②玻璃、塑料都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③合成纤维、合金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C.化学与人体健康D.化学与环境保护①长期缺铁易患缺铁性贫血②摄入某些重金属盐会导致人体中毒③用甲醛溶液浸泡水产品对人体有害①使用含磷洗衣粉可减少水污染②严禁焚烧秸秆可减少空气污染③使用光降解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A.A B.B C.C D.D【答案】C【详解】A、煤、石油等是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原说法错误;光能、电能等可通过化学能转化而成,说法正确;风能、氢能等是具有开发前景的新能源,说法正确,选项A不合题意;B、棉花、羊毛都属于天然材料,说法正确;塑料属于合成材料,原说法错误;合金属于金属材料,原说法错误,不合题意;C、长期缺铁易患缺铁性贫血;摄入某些重金属盐会导致人体中毒;甲醛能破坏蛋白质结构,所以用甲醛溶液浸泡水产品对人体有害,说法均正确,符合题意;D、使用含磷洗衣粉会造成水污染,原说法错误;严禁焚烧秸秆可减少空气污染,说法正确;使用光降解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说法正确,不合题意。故选C。此类题主要以这择题的形式呈现,解答时重点是抓关键字词,看表达是否合理正确,是否准确表达了化学概念的涵义,考查的知识点是否有科学错误。【变式3-1】(2023·江苏宿迁一模)总结、归纳知识,有利于提升学习能力,下列知识归理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化学与生活B.化学与健康①用醋酸除铁锈痕迹②用汽油清洗手上的油脂③用灼烧的方法区分羊毛和涤纶①人体缺铁会导致骨质疏松②不能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③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夜盲症C.化学与安全D.化学与资源①烹调时用工业用盐代替食盐②鉴别化学药品时可以尝味道③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①有计划、合理地开采各种矿产资源②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③稀土是一种不可再生的重要战略资源A.A B.B C.C D.D【答案】A【详解】A、①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能与酸反应,醋酸属于酸,所以可用醋酸除铁锈痕迹,正确;②汽油能溶解植物油,可用汽油清洗手上的油脂,正确;③羊毛燃烧时有烧焦羽毛味,而涤纶燃烧时,无烧焦羽毛味,可用灼烧的方法区分羊毛和涤纶,正确。A说法完全正确;B、①人体缺钙会导致骨质疏松,此说法错误;②食用用甲醛溶液浸泡的海产品,有害人体健康,此说法正确;③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错误。B说法不完全正确;C、①工业用盐有毒,不能代替食盐食用,错误;②鉴别化学药品时不能尝味道,错误;③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以防发生爆炸,正确。C说法不完全正确;D、①各种资源都是有限的,要有计划、合理地开采各种矿产资源,正确;②淡水资源是有限的,错误;③稀土可用于军事以及高科技领域,资源有限且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正确。D说法不完全正确。故选A。【变式3-2】(2023·江苏徐州)化学是一门实用科学,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化学与能源①化学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②太阳能、氢能、天然气等都属于新能源B.化学与生活①可用活性炭除去水中异味和色素②用碘盐溶液不能检验淀粉的存在C.化学与安全①酒精或汽油失火,应立即用水扑灭②夜间煤气泄漏立即开灯寻找泄漏源D.化学与健康①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②适当摄入常量元素钙可预防贫血A.A B.B C.C D.D【答案】B【详解】A、①化学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正确;②太阳能、氢能等属于新能源,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错误;故A不符合题意;B、①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正确;②淀粉能使碘单质变蓝,但碘盐中碘不是以单质形式存在,不能检验淀粉的存在,正确;故B符合题意;C、①酒精能溶于水、汽油不溶于水,但是密度比水小,浮在水面上,因此酒精或汽油失火,不能用水扑灭,错误;②煤气具有可燃性,可燃性的气体与氧气或空气混合后点燃易发生爆炸,开灯会产生电火花,易引燃混合气体,发生危险,错误;故C不符合题意;D、①维生素对调节人体新陈代谢、预防疾病起重大作用,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正确;②钙是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儿童缺钙易患佝偻病,老年人缺钙会导致骨质疏松,适当摄入常量元素钙可预防骨质疏松和佝偻病,不能预防贫血,错误;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题型四微观与宏观的联系【真题9】(2022·江苏南通)下列现象或事实,其中解释错误的是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B.“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C.25m3的石油气可以装入0.024m3的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D.一滴水中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答案】A【详解】A、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而不是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B、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酒中含有香味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酒香,故选项解释正确。C、25m3的石油气可以装入0.024m3的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故选项解释正确。D、一滴水中有1.67×1021个水分子,是因为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A。【真题10】(2021·江苏宿迁)科学家发现,利用催化剂可有效消除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其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两种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该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变化D.甲醛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1:2:1【答案】A【详解】A、根据反应示意图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两种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此选项正确;B、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故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此选项不正确;C、氧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反应后化合物中氧元素显-2价,此选项不正确;D、甲醛的化学式为CH2O,故甲醛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12:(1×2):16=6:1:8,此选项不正确。故选A。【真题11】(2022·江苏无锡)如图所示,分别同时在双连试管中滴入2~3滴浓氨水和浓盐酸,2~3秒钟后即观察到滴入浓盐酸的试管中产生白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氨气和氯化氢接触后有新物质生成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氯化氢分子运动速率比氨气分子运动速率快D.浓盐酸和浓氨水都具有挥发性【答案】C【详解】A、2~3秒钟后即观察到滴入浓盐酸的试管中产生白烟,说明氨气和氯化氢接触后有新物质氯化铵生成,不符合题意;B、浓氨水和浓盐酸没有直接接触,一定时间后,产生白烟,说明浓氨水和浓盐酸均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分子和氯化氢分子不断运动,不符合题意;C、滴入浓盐酸的试管中产生白烟,说明氨分子的运动速率比氯化氢分子的运动速率快,符合题意;D、浓氨水和浓盐酸没有直接接触,一定时间后,产生白烟,说明浓氨水和浓盐酸均具有挥发性,不符合题意。故选C。【真题12】(2021·江苏南通)宏观和微观相结合是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质的重要方法。(1)下表为四种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元素名称氢氧钠氯原子结构示意图①上表中。氯原子在反应中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②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所形成离子符号为。③由上表中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能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该化合物为(填化学式)。(2)镁及其化合物的“化合价—物质类别”关系如图。①Mg(NO3)2中硝酸根的化合价为。②写出Mg与热水反应生成X和H2的化学方程式:。【答案】(1)2得到Na+NaOH(2)—1【详解】(1)①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17=x+8+7,x=2;由图可知,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②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从而带上一个单位的正电荷,离子符号为:Na+;③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由上表中三种元素可组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属于中和反应,故该化合物为NaOH;(2)①硝酸镁中镁元素显+2价,设硝酸根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2)+2x=0,x=-1;②X属于碱,且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故X为氢氧化镁,镁和热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解题关键: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宏观现象;熟悉微观粒子及化学反应的模型图;能看懂价类图;【变式4-1】(2022·江苏南京)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下列关于该过程说法正确的是A.氧分子的数目变少B.氧分子的质量变小C.氧分子间的间隔变小D.氧分子的体积变小【答案】C【详解】6000LO2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氧分子的数目、质量、体积均不变。故选C。【变式4-2】(2023·江苏苏州·二模)我国载人航天器中处理二氧化碳的一种方法是将二氧化碳与氢气反应。下图为该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未配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分析: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9:8B.符号分析:甲应用符号“2H”表示C.宏观分析:乙和丙的元素组成相同D.微观分析:反应的甲和乙分子个数比为4∶1【答案】D【分析】通过微观示意图得,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气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甲烷,化学方程式为:。【详解】A、根据化学方程式,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36:16=9:4,故A不符合题意;B、甲是氢气,其属于双原子分子,化学式为H2,2H表示2个氢原子,故B不符合题意;C、丙是水,由H、O两种元素组成,乙是二氧化碳,由C、O两种元素组成,故C不符合题意;D、根据化学方程式,反应的甲(氢气)和乙(二氧化碳)分子个数比为4:1,故D符合题意;故选D。►题型五守恒法【真题13】(2021·江苏南通)取24.8g过氧化银(Ag2O2)在真空条件下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发生变化,产生3.2gO2,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图中各点对应固体均为纯净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Y过程中,固体中银元素的质量分数逐渐减小B.Y点对应的固体中银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7:4C.Z→W过程中产生的氧气质量为2.4gD.Z→W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答案】D【详解】A、由题意可知,X→Y过程中,释放出氧气,固体质量减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固体中银元素的质量不变,故固体中银元素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不符合题意;B、24.8g过氧化银中银元素的质量为:,氧元素的质量为:24.8g-21.6g=3.2g,X→Y过程中,释放出氧气的质量为:24.8g-23.2g=1.6g,故Y点对应的固体中银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6g:1.6g=27:2,不符合题意;C、X→Y过程中,释放出氧气的质量为1.6g,共产生3.2g氧气,故Z→W过程中产生的氧气质量为:3.2g-1.6g=1.6g,不符合题意;D、Z点对应物质中,银元素的质量为21.6g,氧元素的质量为1.6g,设该物质的化学式为:AgxOy,108x:16y=21.6g:1.6g,x:y=2:1,故该物质的化学式为:Ag2O,最后生成固体的质量为24.8g-3.2g=21.6g,故最后剩余固体为银,即该反应为Ag2O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银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符合题意。故选D。【真题14】(2022·江苏镇江)已知:NaHCO3+NaOHNa2CO3+H2O,2NaHCO3Na2CO3+CO2↑+H2O。现将一定质量的NaHCO3、NaOH固体混合物,在密闭容器中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剩余15.9g固体。将生成的气体全部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产生10.0g沉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剩余固体为混合物B.原固体加热共生成3.6gH2OC.原混合物中NaHCO3和NaOH的质量比为21:2D.取两份等质量的原混合物,一份直接与盐酸反应,另一份加热后再与盐酸反应,消耗HCl的质量不相等【答案】C【详解】A、由题文可知,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将一定质量的NaHCO3、NaOH固体混合物,在密闭容器中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则反应后的固体中只有碳酸钠,选项错误;B、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其中碳酸钙与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100:44,则生成10.0g沉淀消耗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由化学方程式:2NaHCO3Na2CO3+CO2↑+H2O可知,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碳酸氢钠的质量为16.8g,生成碳酸钠的质量为10.6g,生成水的质量为1.8g,NaHCO3+NaOHNa2CO3+H2O中生成碳酸钠的质量=15.9g−10.6g=5.3g,参加反应的碳酸氢钠的质量为4.2g,氢氧化钠的质量为2g,生成水的质量为0.9g,所以原固体加热共生成H2O的质量=1.8g+0.9g=2.7g,选项错误;C、由B可知,原混合物中碳酸氢钠的质量=16.8g+4.2g=21g,氢氧化钠的质量为2g,则原混合物中NaHCO3和NaOH的质量比=21g:2g=21:2,选项正确;D、两份等质量的原混合物中含有等质量的钠元素,与盐酸反应后最终钠元素都转化为氯化钠中的钠元素,与钠元素结合的氯元素的质量相同,而氯元素为盐酸中的氯元素,所以取两份等质量的原混合物,一份直接与盐酸反应,另一份加热后再与盐酸反应,消耗HCl的质量相等,选项错误,故选C。【真题15】(2021·江苏常州)某工厂排放的酸性废水中还含Cu2+、Na+、,其个数之比为1:6:5,含铜离子0.64%。为了除去重金属铜离子,处理100吨该工厂废水需要加入生石灰固体较合理的质量为A.1.28吨 B.1.12吨 C.0.64吨 D.0.56吨【答案】B【详解】酸性废水中含有的Cu2+、Na+、的离子个数之比为1:6:5,若铜离子的个数为a,则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个数分别为6a和5a,溶液中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为2a+6a=8a,负电荷总数为10a,已知溶液中正负电荷数相等,故溶液中含有的氢离子的正电荷总数应该为2a,即氢离子数为2a,即溶液中铜离子和氢离子的个数比为1:2。已知溶液中含铜离子0.64%,若含氢离子的量为x,则100吨该废水中含铜离子的量即为100吨×0.64%,含氢离子的量为100吨×0.02%。加入生石灰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分析三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得关系和,设沉淀铜离子需加入的氧化钙的质量为m,中和硫酸需加入的氧化钙的质量为n,则处理100吨该工厂废水需要加入生石灰固体较合理的质量为0.56吨+0.56吨=1.12吨。故选B。解题依据: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守恒,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守恒。根据化学式或化学方程式,找出相关元素或物质之间的粒子个数关系或质量关系即可。【变式5-1】(2022·江苏南通)Na2S2O3溶液常用于测定I2的含量,反应原理为aNa2S2O3+bI2=cNaI+dNa2SxOy。向某I2溶液中滴加Na2S2O3溶液,反应过程中生成NaI的质量随所加溶液中Na2S2O3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学计量数a=cB.Na2SxOy中x与y之比为2:3C.0.316gNa2S2O3反应时,参与反应的I2的质量为0.254gD.0.316gNa2S2O3反应时,生成Na2SxOy的质量为0.362g【答案】D【分析】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2a=c+2d,2a=xd,3a=yd,2b=c,a=2,b=1,c=2,d=1,x=4,y=6。【详解】A、化学计量数a=c,说法正确;B、Na2SxOy中x与y之比为2:3,说法正确;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C、0.316gNa2S2O3反应时,参与反应的I2的质量为0.254g,说法正确;D、由C中数据可知,0.316gNa2S2O3反应时,生成Na2SxOy的质量为0.270g,说法错误;故选:D。【变式5-2】(2023·江苏南通)已知常温下溶解度为0.17g。向一定量饱和溶液中滴加盐酸,溶液pH随V(盐酸)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为检测某生石灰样品中钙元素含量,实验如下:步骤1:取0.60g样品于锥形瓶中,向其中加入200mL蒸馏水,盖上表面皿充分振荡。步骤2:向冷却后的锥形瓶中滴入几滴酚酞,再逐滴加入稀盐酸至反应完全。反应完全时锥形瓶内溶液红色恰好褪去。经换算,消耗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步骤1中充分振荡后得到澄清透明的溶液B.步骤2中红色恰好褪去时,消耗mL盐酸C.步骤2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D.该样品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6.67%【答案】D【详解】A、由题意可知,常温下溶解度为0.17g。取0.60g样品于锥形瓶中,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生成的氢氧化钙的质量>0.6g,向其中加入200mL蒸馏水,200g的水最多溶解0.34g的氢氧化钙,所以生成氢氧化钙不能完全溶解,步骤1中充分振荡后不能得到澄清透明的溶液,故A错误;B、反应完全时锥形瓶内溶液红色恰好褪去,此时溶液呈中性,pH=7,则如图所示消耗大于mL但小于V3mL盐酸,故B错误;C、步骤2中是氢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化学反应方程式为,故C错误;D、在该反应过程中,氢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钙元素质量不变,则有,该样品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故D正确。故选D。►题型六模型法【真题16】(2022·江苏扬州)从微观角度可以认识化学变化的实质。下图所示化学反应的类型为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答案】B【详解】由图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生成物为和,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真题17】(2022·江苏泰州)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需用多种消毒剂。氯气用于生产含氯消毒剂,氯气与水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均没有变化 B.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有两种氧化物C.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71:18 D.丙物质的水溶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答案】C【分析】根据微观示意图,反应的方程式是:。【详解】A、根据氯气与水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甲是单质氯气,反应后产生了氯化氢和HClO,氯元素由游离态变成了化合态,则一定有化合价的改变;错误;B、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该反应中只有水一种氧化物;错误;C、根据方程式,参加反应的甲(氯气)、乙(水)质量比为=(35.5×2):(1×2+16)=71:18,正确;D、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丙是盐酸,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纸变红;错误;故选C。【真题18】(2022·江苏苏州)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盐酸中存在的微粒有水分子和氯化氢分子B.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水分子C.Na+和Cl-在该反应过程中没有被消耗D.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中性【答案】A【详解】A、如图可知,盐酸中的微观粒子是氢离子和氯离子和水分子,选项错误;B、如图可知,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而钠离子和氯离子未发生变化,选项正确;C、如图可知,钠离子和氯离子未发生变化,选项正确;D、溶液中含有氢离子显酸性,含有氢氧根离子显碱性,而恰好完全反应时,只含有钠离子、氯离子和水分子,故溶液显中性,选项正确;答案为:A。微观示意图模型中的每个小圆或椭圆代表一种粒子;相连的原子是一个分子中的原子;酸碱盐的溶液中,每个小圆或椭圆代表一种离子;溶液中离子是不相连的,离子的数目不一定相等,但符合化学式表示出的数目比;溶液中离子所带正负电荷数总数相等。【变式6-1】(2024·江苏·模拟预测)如图为某原子结构模型示意图,其中a、b、c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决定该原子种类的粒子是bB.所有原子的原子核均由a、b、c三种粒子构成C.原子中a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a和c上【答案】D【分析】根据模型图可知,a为质子,b为电子,c为中子;【详解】A、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决定该原子种类的粒子是a,故A错误;B、氢原子内只含有质子和电子,没有中子,即只含有a质子、c中子两种粒子,故B错误;C、质子数和中子数不一定相等,原子中a与c的数目不一定相同,故C错误;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故集中在a和c上,故D正确。故选D。【变式6-2】(2023·江苏淮安·二模)归纳整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图示正确的是A.溶液性质模型 B.地壳中元素含量C.物质的构成 D.pH与溶液酸碱性【答案】C【详解】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具有均一性、稳定性,但是并不一定是无色透明的,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故选项图示错误;B、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其含量约占一半,并且氧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图示错误;C、分子、原子、离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得失电子变为离子,故选项图示正确;D、pH小于7为酸性且pH数值越小酸性越强,pH等于7的为中性,pH大于7为碱性且pH数值越大碱性越强,故选项图示错误;故选:C。►题型七对比法【真题19】(2021·江苏无锡)利用如图装置进行燃烧条件的探究。试管①中充满氮气,试管②③中充满氧气,升温至40℃,仅观察到②中的白磷燃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由实验①②可验证燃烧需要氧气B.由实验②③可推知着火点高低:红磷>白磷C.利用水浴控温可调节可燃物的着火点D.①③两支试管内的白磷和红磷可回收再利用【答案】C【详解】A、实验①白磷不燃烧是因为白磷不接触氧气,实验②中白磷能与氧气接触能燃烧,所以对比实验①②可验证燃烧需要氧气,故A选项正确;B、实验③中红磷不燃烧是因为温度为达到着火点,对比实验②③可推知着火点高低:红磷>白磷,故B选项正确;C、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属性,一般不能改变,故C选项错误;D、①③两支试管内的白磷和红磷均未反应,可回收再利用,故D选项正确。故选C。【真题20】(2023·江苏连云港)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并进行如下实验;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①第一朵纸花上喷上稀硫酸纸花由紫色变成红色②第二朵纸花喷上水纸花颜色无明显变化③第三朵纸花直接放入盛满的集气瓶中纸花颜色无明显变化④第四朵纸花喷上水后,再放入盛满的集气瓶中纸花由紫色变成红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步骤①中纸花由紫色变成红色的原因是稀硫酸中含有B.步骤②中若用溶液代替水,纸花颜色也无明显变化C.步骤②、④可证明气体能使干燥的纸花变成红色D.上述实验可证明与水反应生成酸【答案】D【详解】A、稀硫酸显酸性,能使石蕊变红,步骤①中纸花由紫色变成红色的原因是稀硫酸中含有H+,故A错误;B、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石蕊变蓝,故B错误;C、步骤②说明水不能使石蕊变红,步骤③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干燥的纸花变成红色,故C错误;D、步骤②说明水不能使石蕊变红,步骤③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干燥的纸花变成红色,步骤④中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一种酸,酸使石蕊变红,所以上述实验可证明CO2与水反应生成酸,故D正确。故选D。对比实验的前提条件是要控制变量,两者对比时,只有一个变量,其他条件相同。【变式7-1】(2023·江苏无锡)兴趣小组对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1)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有:
Ⅰ.试管中白磷燃烧;Ⅱ.水中白磷未燃烧;Ⅲ.试管中红磷未燃烧;Ⅳ.气球a先变大后变小。①由现象Ⅰ、Ⅱ可推知的结论是。②由现象Ⅰ、Ⅲ可推知的结论是。③从现象Ⅳ分析:气球a先变大的原因是。【答案】(1)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白磷燃烧放出热量,装置内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详解】(1)①试管中白磷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了着火点,燃烧,水中白磷温度达到了着火点,但是隔绝氧气,不燃烧,故由现象Ⅰ、Ⅱ可推知的结论是: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②试管中白磷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了着火点,燃烧,试管中红磷与氧气接触,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③气球a变大,是因为白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装置内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变式7-2】(2021·江苏常州)如图为探究微粒性质的实验装置,操作过程如下:(1)连接好装置。打开止水夹,推动注射器的活塞,注入空气,若观察到(填现象),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再关闭止水夹,拔下注射器。(2)用注射器抽取30mL浓氨水,重新接入该装置。(填操作),推动注射器的活塞将浓氨水通过导管挤入装置下端两侧玻璃管内,此时观察到玻璃管内湿润的酚酞滤纸条自下而上慢慢变红,该现象主要说明:氨水的性质是,微粒的性质是。(3)马上将装置下端玻璃管底部同时浸入装有等体积的热水和冷水的烧杯中,发现(选填“左侧”或“右侧”)玻璃管内湿润的酚酞滤纸条自下而上变红的速率加快,说明温度对微粒的运动速率产生了影响。(4)拆除装置前,向装置内注入(填化学式)防止氨气逸散。【答案】(1)两侧气球变大,且一段时间内不缩小(2)打开止水夹易挥发、碱性不停运动(3)左侧(4)HCl(或H2SO4等)【详解】(1)打开止水夹,推动注射器的活塞,注入空气,装置内气压变大,如装置气密性良好,两侧气球变大,且一段时间内不缩小。(2)打开止水夹才能将氨水注入装置内,故填打开止水夹。玻璃管内湿润的酚酞滤纸条自下而上慢慢变红是因为氨水易挥发,挥发出的氨气分子不停运动,遇水形成氨水,氨水呈碱性能使酚酞变红。故该现象主要说明:氨水的性质是易挥发、碱性,微粒的性质是不停运动。(3)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所以左侧玻璃管内湿润的酚酞滤纸条自下而上变红的速率加快。(4)氨气能与酸反应,可以用盐酸(HCl)或稀硫酸(H2SO4)中和氨水,吸收氨气。1.(2022·江苏镇江)下列归类正确的是选项归类内容A合成材料塑料、橡胶、玻璃钢B碱性溶液氨水、雨水、肥皂水C营养物质糖类、油脂、蛋白质D复合肥料碳铵、尿素、硝酸钾A.A B.B C.C D.D【答案】C【详解】A、塑料、橡胶属于合成材料,玻璃钢属于复合材料,选项错误;B、氨水、肥皂水呈碱性,雨水呈酸性,选项错误;C、糖类、油脂、蛋白质属于人体必需的营养素,选项正确;D、碳铵、尿素只含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硝酸钾含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选项错误;故选C。2.(2023·江苏苏州)向5mL碘的水溶液(黄色)中加入2mL汽油(无色),振荡静置,实验现象如图所示。由该实验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汽油的密度比水小,且不溶于水 B.汽油易挥发,沸点比水低C.碘在汽油中的溶解性比在水中强 D.碘在不同溶剂中形成的溶液颜色可能不同【答案】B【详解】A、碘微溶水,易溶于汽油,碘的汽油溶液呈紫红色,向5mL碘的水溶液(黄色)中加入2mL汽油(无色),振荡静置,上层液体呈紫红色,说明汽油的密度比水小,且不溶于水,故选项A正确;B、通过实验分析可知,该实验不能得出汽油易挥发,沸点比水低的结论,故选项B错误;C、向5mL碘的水溶液(黄色)中加入2mL汽油(无色),振荡静置,水溶液由黄色变为无色,汽油由无色变为紫红色,说明碘在汽油中的溶解性比在水中强,故选项C正确;D、碘在水溶液中呈黄色,在汽油中呈紫红色,所以碘在不同溶剂中形成的溶液颜色可能不同,故选项D正确;故选:B。3.(2022·江苏无锡)下列有关X、Y表示的概念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包含”关系的是选项ABCD概念X氧化物有机物饱和溶液化合反应Y化合物糖类不饱和溶液氧化反应A.A B.B C.C D.D【答案】A【详解】A、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则X氧化物属于Y化合物,与图示关系对应,符合题意;B、有机化合物主要是指由碳元素、氢元素组成,但是不包括碳的氧化物和硫化物、碳酸、碳酸盐、氰化物等;糖类是指多羟基醛、多羟基酮以及能够水解生成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的有机化合物,则Y糖类属于X有机物,与图示关系不对应,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再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则X饱和溶液与Y不饱和溶液相互独立,与图示关系不对应,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化合反应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的反应。如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为化合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乙醇与氧气燃烧生成水与二氧化碳,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镁与氧气燃烧生成氧化镁,该反应既是化合反应,也是氧化反应,则X化合反应与Y氧化反应属于有交集的关系,与图示关系不对应,故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4.(2024·江苏南京·一模)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见的思维方法。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原子不显电性,所以构成原子的微粒也不显电性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浓硫酸可用作干燥剂C.氧气支持燃烧,所以可以用于气焊D.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答案】A【详解】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虽然原子不显电性,但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故A错误;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干燥其他物质,所以浓硫酸可用作干燥剂,故B正确;C、氧气可以用于气焊,是因为氧气支持燃烧,故C正确;D、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生成物中共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均来自反应物,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是,氧气作为反应物由氧元素组成,可推断出另一种反应物中一定含有碳、氢这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D正确;故选A。5.(2023·江苏南京·二模)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选项宏观事实微观解释A将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一段时间后重新鼓起分子间的间隔变大B结成冰的水不能流动温度降到零度以下后,水分子不再运动C加热氧化汞得到汞和氧气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改变,原子不变D稀醋酸和稀硝酸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两种酸溶液中都含有A.A B.B C.C D.D【答案】B【详解】A、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会重新鼓起,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增大,该选项解释正确;B、任何状态下,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该选项解释不正确;C、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原子种类不变,该选项解释正确;D、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则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都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该选项解释正确。故选B。6.(2023·江苏扬州·三模)“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煤的气化,其主要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组成:甲由两种元素组成B.物质性质:乙具有还原性C.物质变化:生成的丙与丁的质量比为1:28D.物质应用:丁可用于冶炼金属【答案】C【详解】由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碳和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甲物质是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故A说法正确;B、乙物质是碳,具有还原性,故B说法正确;C、生成的丙与丁的质量比即氢气和一氧化碳的质量比是2:28=1:14,故C说法不正确;D、丁是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故D说法正确。故答案为C。7.(2023·江苏宿迁·三模)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之一、下列总结完全正确的是A.化学与生活B.化学与能源①用发酵粉焙制糕点②要多食用营养补品,补充微量元素③厨房里可用食醋清除水垢①化学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②太阳能、风能、地热能都属于新能源③理想的制氢方法是利用太阳能分解水C.化学与健康D.化学与环境①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症②霉变的大米煮熟后可以食用③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①CO2、SO2等气体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②推广使用乙醇汽油,可减少汽车尾气污染③垃圾分类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再利用A.A B.B C.C D.D【答案】B【详解】A、①碳酸氢钠常用做发酵粉,受热产生二氧化碳,使糕点疏松多孔,正确;②保持人体健康需要合理食用营养补品,补充微量元素,错误;③食醋中含有醋酸,其可以与水垢中的碳酸钙、碳酸镁反应,使得水垢溶解,正确;B、①化学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正确;②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属于新能源,正确;③理想的制氢方法是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正确;C、①铁是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缺铁元素会引起贫血症,正确;②霉变的大米有毒不能食用,错误;③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正确;D、①NO2、SO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但CO2不会导致酸雨的形成,二氧化碳属于空气的组成成分,错误;②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使用乙醇汽油,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正确;③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垃圾分类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再利用,正确;故选B。8.(2022·江苏常州·二模)“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宏观角度分析:乙和丙组成元素相同B.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没有改变C.从物质质量分析: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D.从社会价值分析:该反应将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能有效控制环境污染【答案】B【详解】A、由微观示意图知,乙和丙的分子都由碳、氧原子构成,则乙和丙都由碳、氧元素组成,故A不符合题意;B、由微观示意图知,两个一氧化氮分子和两个一氧化碳分子反应生成两个二氧化碳分子和一个氮分子,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发生改变,故B符合题意;C、由微观示意图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则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C不符合题意;D、由微观示意图知,该反应将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能有效控制环境污染,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9.(2022·江苏·模拟预测)下列关于碳的各种模型(如下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由图1可推测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很活泼B.由图2可知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12.01gC.图3中三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相同D.图3中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发生的是物理变化【答案】C【详解】A、由图1可知碳原子的最外层有4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既不易得电子,也不易失电子,可推测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A错误;B、由图2可知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01,而不是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12.01g,故B错误;C、图3中三种物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三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相同,故C正确;D、图3中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故选:C。10.(2023·江苏盐城·二模)学习化学让我们有了很多收获,下列归纳总结正确的一组是A.化学与健康B.化学与生活①人体缺乏铁元素会引起坏血病②为保持肉制品味道鲜美,加入过量的亚硝酸钠①洗涤剂去油污是溶解作用②区分羊毛纤维与合成纤维,灼烧后闻气味C.化学与安全D.化学与农业①冬天生炉子取暖时要注意通风,避免CO中毒②煤气泄漏应立即打开排气扇①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②波尔多液不可用铁制容器存放A.A B.B C.C D.D【答案】D【详解】A、①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说法不正确;②亚硝酸钠是一种常用的防腐剂,它虽可保持肉类鲜美,但食用过量会使人中毒,说法不正确,故选项归纳都不正确;B、①洗涤剂能去油污,利用洗涤剂的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说法不正确;②分别取样灼烧,闻气味,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纤维,产生特殊气味的是合成纤维,说法正确,故选项归纳不完全正确;C、①冬天烧煤取暖,必须安装烟囱,并保持室内空气适当流通,以防煤炭不充分燃烧产生有毒的一氧化碳造成煤气中毒,说法正确;②煤气泄漏,不能立即排气扇,因为煤气具有可燃性,混有一定量的空气,遇到电火花,容易发生爆炸,说法不正确,故选项归纳不完全正确;D、①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后会放出氨气,导致肥效降低,故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说法正确;②铁的活动性比铜强,波尔多液成分中含有硫酸铜,能与铁反应,因此波尔多液不可用铁制容器存放,说法正确,故选项归纳都正确。故选D。11.(2024·江苏无锡·一模)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电机及电动操项目提案报告范稿
- 2024年灌封胶项目申请报告范稿
- 病例分析及实例研究报告
- 2024年橡胶带项目申请报告
- 爱护树木幼儿课程设计
- 澳洲国际海运方案
- 滨江灌溉泵站课程设计
- 滨州工业耐磨地坪施工方案
- 泵站施工创新措施方案
- 泵房噪音治理施工方案
- 国家开放大学《财政与金融(农)》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 2023银行网点年度工作总结
- 工厂反骚扰虐待强迫歧视政策
- 计算机教室(微机室)学生上机使用记录
- Photoshop(PS)教学课件:第6章调色
- FAI首件检验报告
- 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
- 幂函数评课稿
- 能你也能:IPD产品管理实践
- 细胞生物学主题知识讲座
- 小作坊食品安全管理制度(3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