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旅游行业旅游目的地规划方案TOC\o"1-2"\h\u32212第一章旅游目的地概述 3300991.1旅游目的地概念与分类 398051.2旅游目的地发展现状 386201.3旅游目的地发展趋势 418075第二章目的地资源评估与开发 450202.1自然旅游资源评估 4139192.2人文旅游资源评估 4146422.3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55659第三章目的地旅游产品策划 569533.1旅游产品类型与特点 553303.1.1旅游产品类型 5145403.1.2旅游产品特点 6224503.2旅游产品设计原则 6249453.2.1符合市场需求 6153763.2.2突出目的地特色 67803.2.3注重可持续性 6118363.2.4提升游客体验 6241133.3旅游产品策划实例 6255893.3.1产品定位 6212993.3.2产品组成 6326483.3.3营销推广 722862第四章目的地旅游市场营销 722714.1市场调研与市场定位 7307084.2旅游营销策略 8215134.3品牌建设与推广 87099第五章目的地旅游基础设施规划 9268845.1交通设施规划 9111315.1.1交通线路规划 9242705.1.2交通工具配置 9101415.2住宿设施规划 9276575.2.1住宿类型规划 9114385.2.2住宿设施布局 9168205.3餐饮设施规划 10152775.3.1餐饮类型规划 10104485.3.2餐饮设施布局 1032179第六章目的地旅游服务与管理 10250516.1旅游服务标准制定 1096946.1.1概述 10321456.1.2服务标准内容 10275706.1.3服务标准实施与监督 11246626.2旅游服务人员培训 11105616.2.1培训目标 11282046.2.2培训内容 11173726.2.3培训方式 1128556.3旅游安全管理 11315256.3.1安全管理原则 11155496.3.2安全管理制度 11229566.3.3安全管理措施 1223146第七章目的地旅游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1270427.1环境保护措施 12287857.1.1旅游环境监测与评估 12170047.1.2旅游环境保护法规与政策 12199207.1.3旅游环境保护宣传与教育 1232247.1.4旅游环境治理与修复 12160257.2生态旅游开发 12271327.2.1生态旅游产品开发 12159517.2.2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12117317.2.3生态旅游社区参与 1325577.2.4生态旅游宣传与推广 13258077.3可持续发展战略 13307447.3.1旅游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 13158587.3.2旅游产业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 13277637.3.3旅游扶贫与乡村振兴 1390147.3.4国际合作与交流 1312490第八章目的地旅游与文化传承 13185368.1旅游与文化关系 13324328.2文化旅游产品开发 14271058.3文化传承与保护 1411749第九章目的地旅游产业协同发展 155149.1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15210859.1.1融合发展背景 15132189.1.2融合发展模式 15121619.2产业链构建与优化 15227319.2.1产业链现状分析 15211029.2.2产业链构建策略 15246939.2.3产业链优化路径 15295049.3政策支持与产业协同 16151499.3.1政策支持体系 16321759.3.2政策协同机制 1621950第十章旅游目的地评估与监测 162547310.1旅游目的地评估体系 162312810.1.1评估目的与原则 161219110.1.2评估指标体系 162964910.1.3评估方法与流程 171813410.2旅游目的地监测机制 172762410.2.1监测目的与任务 172752210.2.2监测体系与手段 17120710.2.3监测流程与保障措施 1795310.3旅游目的地改进策略 181196910.3.1优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 182398610.3.2提升旅游市场竞争力 18209610.3.3完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 181957810.3.4加强环境保护与治理 181414210.3.5深化产业融合与区域合作 18第一章旅游目的地概述1.1旅游目的地概念与分类旅游目的地,是指吸引游客前来游览、度假、娱乐、购物等活动的特定区域。它可以是城市、乡村、景区、自然保护区等多种形式。根据旅游目的地的属性和特点,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自然风光型:以自然景观为主要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如山水风光、湖泊、海滩、沙漠等。(2)历史文化型:以历史文化遗迹为主要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如古城、古建筑、历史遗址、博物馆等。(3)休闲度假型:以休闲度假设施和服务为主要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如温泉、度假村、高尔夫球场等。(4)娱乐购物型:以娱乐设施和购物场所为主要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如主题公园、商业街、购物中心等。(5)红色旅游型:以红色文化遗迹和纪念设施为主要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如红色教育基地、革命纪念地等。1.2旅游目的地发展现状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业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旅游目的地的发展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旅游产品日益丰富:各类旅游目的地纷纷推出特色旅游产品,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2)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交通、住宿、餐饮、购物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提高了旅游目的地的接待能力。(3)旅游市场逐渐成熟:旅游市场体系日益完善,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旅游服务质量不断提高。(4)旅游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各地旅游目的地通过举办旅游节庆活动、加强宣传推广,提升了品牌知名度。1.3旅游目的地发展趋势(1)个性化、定制化旅游产品将成为主流:消费者对旅游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定制化旅游产品将逐渐成为市场主流。(2)智慧旅游发展加速: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旅游目的地将实现信息化、智能化,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3)绿色旅游成为发展趋势:环保意识的提升使得绿色旅游逐渐成为旅游目的地发展的趋势,低碳、环保的旅游产品将受到游客青睐。(4)旅游与文化、教育等领域融合:旅游目的地将更加注重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融合,推出更具特色的旅游产品。(5)国际化进程加快:我国旅游市场的不断开放,旅游目的地将面临更多的国际化竞争,国际化旅游产品和服务将成为重要发展方向。第二章目的地资源评估与开发2.1自然旅游资源评估自然旅游资源评估是旅游目的地规划的基础环节。我国自然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包括山川、湖泊、河流、海滩、森林、草原、湿地等。在进行自然旅游资源评估时,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景观资源的独特性:对旅游目的地内的自然景观进行分类,分析其独特性和观赏价值。(2)景观资源的完整性:评估景观资源的保护状况,保证资源的完整性。(3)景观资源的可达性:分析交通条件、基础设施等因素,评估旅游者到达目的地的便利程度。(4)景观资源的可持续性:考虑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保证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2.2人文旅游资源评估人文旅游资源是旅游目的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宗教信仰、节庆活动等。人文旅游资源评估应关注以下方面:(1)历史文化遗产:评估旅游目的地内的历史文化遗产,包括古建筑、遗址、文物等。(2)民俗风情:分析当地民俗风情的独特性、观赏性和体验性。(3)宗教信仰:研究宗教文化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挖掘宗教旅游资源的潜力。(4)节庆活动:评估旅游目的地内节庆活动的数量、规模、影响力等。2.3旅游资源开发策略为了实现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以下旅游资源开发策略应予以重视:(1)科学规划:根据旅游资源的类型、特点和分布,制定合理的开发规划,保证资源的有序开发。(2)突出特色:发挥旅游资源的独特性,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旅游产品。(3)保护优先: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注重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4)提升品质: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旅游目的地整体品质。(5)创新营销:运用现代营销手段,提升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6)加强合作:与相关行业和地区建立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第三章目的地旅游产品策划3.1旅游产品类型与特点3.1.1旅游产品类型旅游产品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购买的商品和服务的总和。根据旅游者的需求和旅游目的地的资源特点,旅游产品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自然风光旅游产品:以自然景观、气候、生态环境等为主要吸引物的旅游产品。(2)历史文化旅游产品:以历史文化遗迹、民俗风情、宗教文化等为主要吸引物的旅游产品。(3)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以休闲、度假、娱乐为主要内容的旅游产品。(4)商务旅游产品:以商务活动、会议、展览为主要内容的旅游产品。(5)特种旅游产品:以探险、极限运动、摄影等特殊兴趣为主要内容的旅游产品。3.1.2旅游产品特点(1)综合性:旅游产品涉及多个行业,如交通、住宿、餐饮、游览、购物等,具有较强的综合性。(2)季节性:受气候、节假日等因素影响,旅游产品具有一定的季节性。(3)不可移动性:旅游产品与旅游目的地紧密相连,旅游者需前往目的地进行消费。(4)体验性:旅游产品强调旅游者的体验,满足其个性化需求。3.2旅游产品设计原则3.2.1符合市场需求旅游产品设计应充分了解旅游者的需求,提供能满足其需求的产品,以吸引更多游客。3.2.2突出目的地特色旅游产品设计要突出目的地的特色,使旅游者能够感受到独特的文化氛围和地域风情。3.2.3注重可持续性旅游产品设计应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发展,避免对目的地生态环境造成破坏。3.2.4提升游客体验旅游产品设计要注重提升游客体验,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满足旅游者的个性化需求。3.3旅游产品策划实例以下以某历史文化名城为例,进行旅游产品策划:3.3.1产品定位将该历史文化名城定位为历史文化旅游目的地,主打历史文化旅游产品。3.3.2产品组成(1)核心景区:包括古城墙、古建筑、历史街区等,展示历史文化名城的风貌。(2)特色活动:举办历史文化节、民俗表演等活动,让游客深入了解当地文化。(3)特色餐饮: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满足游客的味蕾需求。(4)购物:提供具有当地特色的纪念品、工艺品等,满足游客的购物需求。3.3.3营销推广(1)线上推广:通过官方网站、社交媒体等渠道,发布旅游产品信息,吸引游客。(2)线下推广:与旅行社、酒店等合作伙伴开展联合营销,扩大影响力。(3)节庆活动:举办各类节庆活动,提高目的地知名度和吸引力。(4)优惠政策:针对不同群体推出优惠政策,如学生优惠、团队优惠等。第四章目的地旅游市场营销4.1市场调研与市场定位市场调研是目的地旅游市场营销的基础和前提。目的地需要通过深入的市场调研,了解旅游市场的现状、趋势、竞争对手以及目标客户的需求和偏好。市场调研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旅游市场现状分析:分析目的地所在区域的旅游市场规模、旅游产品结构、旅游消费水平等。(2)旅游市场趋势分析:研究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包括旅游消费升级、旅游产品创新、旅游市场细分等。(3)竞争对手分析:分析目的地旅游市场的竞争对手,了解其产品特点、营销策略、市场份额等。(4)目标客户需求分析:研究目标客户的需求特点,包括旅游动机、旅游偏好、旅游消费行为等。基于市场调研结果,目的地应进行市场定位,明确自身在旅游市场中的地位和竞争优势。市场定位应考虑以下因素:(1)目的地资源特色:突出目的地独特的旅游资源,如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2)目标客户群体:根据目标客户的需求特点,确定目的地旅游产品的目标市场。(3)竞争对手定位:与竞争对手形成差异化竞争,突出自身优势和特点。4.2旅游营销策略目的地旅游市场营销策略应结合市场调研与市场定位,有针对性地开展以下工作:(1)产品策略:根据目标客户需求,优化旅游产品结构,开发具有竞争力的旅游产品。(2)价格策略:合理制定旅游产品价格,既要考虑盈利,也要兼顾市场竞争力。(3)渠道策略: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提高目的地旅游产品的市场覆盖率。(4)促销策略:开展针对性的旅游促销活动,提高目的地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5)服务策略:提升旅游服务水平,为游客提供个性化、高品质的旅游服务。4.3品牌建设与推广品牌建设是目的地旅游市场营销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地应通过以下途径加强品牌建设与推广:(1)品牌理念:明确目的地旅游品牌的核心价值观,形成独特的品牌形象。(2)品牌视觉识别系统:设计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品牌视觉识别系统,包括标志、标准字、标准色等。(3)品牌传播:通过多种渠道传播目的地旅游品牌,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4)品牌体验:优化旅游产品和服务,让游客在目的地获得美好的旅游体验。(5)品牌合作:与相关产业和企业开展合作,共同打造旅游品牌,提升整体竞争力。通过以上措施,目的地旅游市场营销将更加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为目的地旅游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第五章目的地旅游基础设施规划5.1交通设施规划5.1.1交通线路规划在目的地旅游交通设施规划中,首先要考虑交通线路的布局。应结合当地地形地貌、经济发展水平、旅游需求等因素,科学规划交通线路,保证游客能够便捷、高效地到达目的地。具体措施包括:(1)完善公共交通系统,提高公共交通覆盖率和运行效率;(2)优化道路网络,提升道路通行能力,保障交通安全;(3)规划旅游专线,串联景区、景点,方便游客出行;(4)发展水上交通,拓展旅游线路,丰富旅游体验。5.1.2交通工具配置在目的地旅游交通设施规划中,还需考虑交通工具的配置。应结合游客需求、景区特点等因素,合理配置各类交通工具,包括:(1)公共交通工具,如公交车、地铁、旅游专线车等;(2)自驾游车辆,提供充足的停车位,完善自驾游服务体系;(3)非机动车,如自行车、电动车等,满足低碳环保出行需求;(4)特色交通工具,如观光车、游船等,丰富旅游体验。5.2住宿设施规划5.2.1住宿类型规划在目的地旅游住宿设施规划中,应充分考虑游客的需求多样性,提供多样化的住宿类型。具体包括:(1)星级酒店,满足高端游客的需求;(2)经济型酒店,适应大众游客的需求;(3)民宿、客栈,突出地方特色,提供个性化服务;(4)青年旅社、露营基地等,满足背包客、自驾游游客的需求。5.2.2住宿设施布局在住宿设施布局方面,应遵循以下原则:(1)合理分布,避免过于集中或过于分散;(2)靠近景区、景点,便于游客出行;(3)交通便利,靠近交通枢纽或公共交通站点;(4)充分考虑周边环境,保证住宿设施的安全、舒适。5.3餐饮设施规划5.3.1餐饮类型规划在目的地旅游餐饮设施规划中,应提供丰富多样的餐饮类型,满足游客的口味需求。具体包括:(1)地方特色餐厅,展现当地美食文化;(2)连锁餐饮品牌,提供标准化、便捷的餐饮服务;(3)特色小吃、街头美食,丰富游客的餐饮体验;(4)高端餐厅,满足高端游客的需求。5.3.2餐饮设施布局在餐饮设施布局方面,应遵循以下原则:(1)合理分布,避免过于集中或过于分散;(2)靠近景区、景点,便于游客就餐;(3)交通便利,靠近交通枢纽或公共交通站点;(4)充分考虑周边环境,保证餐饮设施的安全、卫生。通过以上规划,旨在为游客提供完善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目的地旅游品质,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旅游度假。第六章目的地旅游服务与管理6.1旅游服务标准制定6.1.1概述为了提高旅游目的地服务品质,保证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满意度,制定旅游服务标准。旅游服务标准制定应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目的地实际,充分体现人性化、精细化、特色化原则。6.1.2服务标准内容(1)接待服务标准:包括游客接待、咨询、住宿、餐饮、交通等方面的服务标准,保证游客在目的地享受到优质的服务。(2)景区服务标准:包括景区设施、环境卫生、游客引导、游览讲解等方面的服务标准,为游客提供舒适的游览环境。(3)购物服务标准:包括购物场所环境、商品质量、价格、售后服务等方面的服务标准,保障游客权益。(4)娱乐服务标准:包括娱乐设施、活动组织、安全措施等方面的服务标准,保证游客在娱乐过程中安全、愉快。6.1.3服务标准实施与监督(1)加强服务标准宣传,提高旅游从业人员对服务标准的认识。(2)建立健全服务标准实施制度,保证服务标准得到有效执行。(3)加强旅游服务质量的监督与检查,对违反服务标准的行为进行查处。6.2旅游服务人员培训6.2.1培训目标通过对旅游服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服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使旅游服务人员能够更好地满足游客需求。6.2.2培训内容(1)业务知识培训:包括旅游政策法规、目的地概况、旅游业务知识等方面的培训。(2)服务技能培训:包括沟通技巧、服务礼仪、应急处理等方面的培训。(3)综合素质培训:包括团队协作、职业道德、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培训。6.2.3培训方式(1)线上培训: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在线培训课程。(2)线下培训:组织实地考察、实操演练、经验交流等活动。(3)定期培训:制定培训计划,保证旅游服务人员定期参加培训。6.3旅游安全管理6.3.1安全管理原则旅游安全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全面覆盖、重点突出、科学高效的原则,保证游客安全。6.3.2安全管理制度(1)建立健全旅游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职责和责任。(2)制定旅游安全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3)加强旅游安全宣传教育,提高游客安全意识。6.3.3安全管理措施(1)景区安全管理:加强景区设施安全检查,保证游客游览安全。(2)交通安全管理:加强交通安全宣传,规范旅游交通秩序。(3)住宿安全管理:加强住宿设施安全检查,保障游客住宿安全。(4)餐饮安全管理:加强餐饮卫生监管,保证游客用餐安全。(5)旅游活动安全管理:加强旅游活动组织管理,保证游客参与活动的安全。第七章目的地旅游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7.1环境保护措施7.1.1旅游环境监测与评估为保证目的地旅游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本规划方案提出以下环境保护措施。建立旅游环境监测与评估体系,对空气质量、水质、噪声等环境指标进行定期监测,保证环境质量达到国家标准。7.1.2旅游环境保护法规与政策制定完善的旅游环境保护法规与政策,对旅游开发、经营活动进行规范,明确各相关主体的环境保护责任。同时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保证法规的有效实施。7.1.3旅游环境保护宣传与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开展旅游环境保护宣传与教育,提高游客和当地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在景区设立环保宣传牌,举办环保主题活动,引导游客参与环保行动。7.1.4旅游环境治理与修复针对目的地旅游环境存在的问题,开展旅游环境治理与修复工作。如对污染源进行整治,加强景区绿化,恢复受损生态系统等。7.2生态旅游开发7.2.1生态旅游产品开发以生态旅游为核心,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如生态观光、生态探险、生态度假等,满足游客多样化的旅游需求。7.2.2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住宿、餐饮、购物等。在规划建设中,注重环保、低碳、绿色原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7.2.3生态旅游社区参与鼓励当地社区居民参与生态旅游开发,分享旅游收益。通过培训、技术支持等方式,提高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和参与能力。7.2.4生态旅游宣传与推广加强生态旅游宣传与推广,提高目的地生态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利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渠道,开展线上线下宣传,吸引更多游客。7.3可持续发展战略7.3.1旅游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在发展旅游产业的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实现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通过科技创新、绿色管理等方式,降低旅游产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7.3.2旅游产业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带动作用,促进地方经济协调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提高旅游产业对地方经济的贡献。7.3.3旅游扶贫与乡村振兴将旅游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通过旅游开发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生活水平。同时注重保护乡村文化、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7.3.4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借鉴先进经验,提升目的地旅游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水平。加强与国内外旅游机构的合作,共同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第八章目的地旅游与文化传承8.1旅游与文化关系旅游与文化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既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旅游活动涉及吃、住、行、游、购、娱等多个方面,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旅游与文化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旅游目的地丰富的文化底蕴、独特的民俗风情和优美的自然风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游览。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能够亲身体验和感受当地文化,从而促进文化的传播。(2)旅游是文化的窗口。旅游目的地通过展示自身的文化特色,使游客对当地文化产生兴趣,进而推动文化的交流与传播。(3)旅游与文化相互影响。旅游活动对目的地文化具有保护和传承作用,同时旅游活动也可能对当地文化产生一定程度的冲击和改变。8.2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文化旅游产品是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开发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挖掘和利用目的地文化资源。以下是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关键环节:(1)资源调查与评估。对目的地文化资源进行全面调查,评估其旅游开发价值,为产品开发提供依据。(2)产品定位与策划。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特点,明确产品主题和目标市场,进行创意策划。(3)产品体系构建。整合目的地文化元素,构建包括景区、线路、活动、商品等在内的完整产品体系。(4)产品营销与推广。通过多种渠道进行产品宣传和推广,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8.3文化传承与保护在旅游目的地规划过程中,应注重文化传承与保护,保证旅游活动对当地文化产生积极影响。以下是一些建议:(1)加强立法与政策支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责任和义务,为文化传承提供法制保障。(2)挖掘文化内涵。对目的地文化进行深入研究,挖掘其内涵,为旅游产品开发提供有力支持。(3)培育文化传承人。鼓励和支持文化传承人开展文化活动,培养新一代传承人,保证文化传承不断档。(4)加强文化交流。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加强与其他地区的文化交流,促进文化传承与发展。(5)合理利用文化资源。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要合理利用文化资源,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保证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6)注重游客教育。在旅游过程中,加强对游客的教育引导,使其尊重和理解当地文化,积极参与文化传承与保护。第九章目的地旅游产业协同发展9.1产业融合发展模式9.1.1融合发展背景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旅游目的地产业融合发展已成为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旨在整合旅游产业链上的各类资源,实现产业间的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9.1.2融合发展模式(1)产业内部融合: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加强产业内部各环节的协同,提高旅游目的地的整体竞争力。(2)产业间融合:推动旅游业与其他相关产业如文化、体育、农业、教育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形成新的旅游产品和服务。(3)区域间融合:加强不同区域旅游产业的合作与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市场共享,提升整体旅游产业的发展水平。9.2产业链构建与优化9.2.1产业链现状分析旅游产业链包括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市场营销、旅游基础设施、旅游服务、旅游管理等环节。当前,我国旅游产业链存在以下问题:产业链条不完整,部分环节发展滞后;产业协同度低,资源整合不足。9.2.2产业链构建策略(1)完善产业链条:加强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市场营销、旅游基础设施等环节的建设,提升产业链整体水平。(2)提高产业协同度:推动产业链各环节的紧密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市场共享。(3)优化产业链结构:调整旅游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提高产业链附加值。9.2.3产业链优化路径(1)政策引导:通过政策扶持,鼓励旅游产业创新发展,推动产业链优化。(2)技术创新:引入先进技术,提高旅游产业链的科技含量,提升产业链效率。(3)人才培养:加强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提高产业链整体素质。9.3政策支持与产业协同9.3.1政策支持体系为了推动旅游产业协同发展,应制定以下政策支持体系:(1)财政政策:加大对旅游产业的投资力度,扶持旅游产业发展。(2)税收政策:对旅游企业给予税收优惠,降低企业负担。(3)金融政策:鼓励金融机构为旅游企业提供融资支持。9.3.2政策协同机制(1)部门协同: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形成政策合力。(2)区域协同:推动不同区域之间的政策协同,实现资源共享、市场共享。(3)国际协同:加强与国际旅游组织的合作,提升我国旅游产业在国际市场的地位。通过以上政策支持和产业协同发展,我国旅游目的地产业将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旅游业持续繁荣做出贡献。第十章旅游目的地评估与监测10.1旅游目的地评估体系10.1.1评估目的与原则旅游目的地评估体系的构建旨在全面、客观地评价目的地的发展现状、资源潜力、市场竞争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原则包括科学性、系统性、动态性、公正性和可操作性。10.1.2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指标体系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资源条件: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旅游资源丰度等;(2)市场竞争力:包括游客满意度、旅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环保检测信息共享协议
- 房屋买卖定金合同意向金
- 会计税务申报服务合同
- 招标文件备案全教程
- 车辆服务合同的签订程序
- 职业装制作合同样式
- 政府采购合同的培训课程
- 居家护工护理合同
- 企业年度采购合同案例
- 砖瓦残骸购销协议
- 2024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教师招聘考试笔试试题
- 国际物流运输管理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上海海事大学
- 银行转账截图生成器制作你想要的转账截图
- 食管早癌的内镜诊断
- 幼儿园进餐案例及分析总结
- 2024年中考英语第一次模拟考试(南京卷)
- 2023-2024学年江西省南昌二十八中教育集团八年级(上)期末英语试卷
- 辅助生殖科辅助生殖技术诊疗规范与技术操作规范
- 吉兰巴雷综合症的护理
- 中国画创作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湖北科技学院
- 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