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1.卢充(搜神记)2.《世说新语》五则_第1页
(22.4)-1.卢充(搜神记)2.《世说新语》五则_第2页
(22.4)-1.卢充(搜神记)2.《世说新语》五则_第3页
(22.4)-1.卢充(搜神记)2.《世说新语》五则_第4页
(22.4)-1.卢充(搜神记)2.《世说新语》五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搜神記·盧充》《世説新語》五則

《搜神记》概说

《搜神记》,古代志怪小说集,东晋干宝撰。本书采集了大量的神仙鬼怪,人物变异之事,旨在“发明神道之不诬”(《自序》);但不少故事刻画细腻,委婉动人,颇富人间色彩,具有较高的文学欣赏价值,并保存了一批优秀的民间神话传说,对后世影响极大。干宝被时人誉为“鬼之董狐”(《世说新语·排调》)

版本

《搜神记》原本三十卷,宋代以后散佚不全。题名为《搜神记》的古代小说,目前有三种本子:a)二十卷本,明代胡元瑞等从《法苑珠林》等类书中辑录而成;b)八卷本,也传为干宝所作;c)敦煌石室藏本,残存一卷,题勾道兴作。勾道兴本《搜神记》已证明是唐五代作品。而八卷本和二十卷本《搜神记》几乎同时在明代问世,但两个本子的内容不同。有人认为八卷本是宋代以后的作品。八卷本《搜神记》

从语言看八卷本《搜神记》的年代

江蓝生(1987)从语言的角度对八卷本《搜神记》的时代作过一些推测,认为这肯定不是晋干宝所作,有可能出自晚唐五代或北宋人之手。其证据是:莫汾问:“娘子莫是神仙乎?”(八卷本,卷七)语气副词“莫”最早见于唐代。例如:项羽遂乃高喝:“帐前莫有当值使者无?”(汉将王陵变)来左有依言,送出都门。可十里来,果有大树。(八卷本,卷六)“来”表示约数,一般认为产生于五代前后。例如:此去山中十里来,有一懒融。(景德传灯录,卷四)还子元不疑是鬼,又问曰:“既无依倚,还善制衣否?”(八卷本,卷一)疑问副词“还”用在“VP不(否)”句式中,是晚唐五代新出现的句式:公还颂金刚经以否?(庐山远公话)儿女对曰;“非也,儿是此山中张家女……”(八卷本,卷七)“儿”用作女子的自称,是唐代以来的新现象。例如:女子答曰:“儿闻古人之语,盖不虚言……”(伍子胥变文)遮莫狐曰:‘我天生才智,反以为妖,以犬试我,遮莫千试万虑,其能为患乎?“(八卷本,卷四)“遮莫”是唐代开始习用的口语词:五嫂咏曰:“他家解事在,未肯辄相嗔。径须刚捉著,遮莫造精神。”(游仙窟)

《搜神记》卷十六据汪紹楹校注本题解少年儒生与女鬼相恋,是魏晋志怪小说的常见主题。但就描写之细致、感情之缠绵、文笔之优美,则无出本篇之右者。卢充与崔氏女的悲剧,实即现实生活中不幸婚姻的一个缩影。盧充者,范陽人。家西三十里,有崔少府墓。充年二十,先冬至一日,出宅西獵戯。見一麞,舉弓而射,中之。麞倒,復起,充因逐之,不覺遠。忽见道北一里許,高門瓦屋,四周有如府舍,不復見麞。[1]范阳:郡名。治所在今涿县一带。卢氏是范阳大族。[2]少府:官名,九卿之一。掌宫中需用衣物货膳等。[3]先:在……之前。[4]出:前往、到……去。秦汉时“出”即有“来到”义:曾子出薪于野。(论衡:感虚)[5]麞:鹿科动物,比鹿小,无角。[6]许:置于数量成分后,表约数。例如:常有所不晓百许寄余。(桓子新论下:闵友)[7]有如:如同。

府舍:官邸。門中一鈴下唱:“客前。”充問:“此何府也?”答曰:“少府府也。”充問:“我衣惡,那得見少府?”即有一人提一襥(fu2)新衣,曰:“府君以此遺(wei4)郎。”充便著訖,進見少府,展名姓。酒炙數行(xing2),謂充日:“尊府君不以僕門鄙陋,近得書,爲君索小女婚,故相迎耳。”便以書示充。充父亡時雖小,然已識父手迹。即欷歔,无復辭免。[1]铃下:守门之卒。唱:呼叫,高喊。[2]恶:粗劣、不好。那得:怎么能够。[3]襥:包袱。[4]府君:对人的尊称。守门人称崔少府为府君,又称卢充父为尊府君,可见并非官职。

遗:送给。

郎:对青年男子的尊称。

著迄:穿好。[5]展:陈述。[6]酒炙:酒肉,酒菜。炙本为烤肉,也可泛指菜肴。[7]行:依次斟酒、送菜。古书中有“行酒”“行炙”“行食”的说法。[8]仆:对自己的谦称。鄙陋:浅陋低贱。[9]索:求聘。[10]欷歔:哽咽。便敕内:“盧郎已来,可令女郎妝嚴。”且語充云:“君可就東廊。”及至黄昏,内白:“女郎妝嚴已畢。”[1]敕、白:都是言说动词,但语用色彩不同,“敕”是上告下,“白”是下告上。[2]女郎:对年轻女子的褒称。

妆严:同“庄严”,装饰打扮。[3]就:前往。

东廊:廊,厅堂四周的屋子,东廊即东厢房(新房)。充既至東廊,女已下車,立席頭,却共拜。時爲三日,給(ji3)食。[1]女已下车:六朝婚俗,新娘应乘坐夫家的车前往,不可徒步,以免有失身份。本篇中夫家无人迎娶,新房在女方家,但仍要乘车,足见此风盛行。[2]立席头,却共拜:男女各自站在垫席一头,交拜行礼。三日畢,崔謂充曰:“君可歸矣。女有娠(shen1)相,若生男,當以相還,無相疑;生女,當留自養。”[1]娠相:怀孕之相。[2]相疑:怀疑我。相还:还给你。“相”本是互相之义,后来发展出偏指用法,有时指说话者,有时指听话者:子敬,孤持鞍下马相迎,足以显卿未?(三国志·吴书·鲁肃传)子夫上车,平阳公主抚其背曰:“行矣,强饭,勉之,即贵,无相忘。”(史记:外戚世家)敕外嚴车送客。充便辭出。崔送至中門,執手涕零。出門,见一犢車,駕青牛;又見本所著衣及弓箭,故在門外。[1]严:置办。[2]执手:拉住双手,依依不舍。六朝人习以执手送别。[3]故:仍旧。尋傳教將一人,提襥衣與充,相問曰:“姻緣始爾,别甚悵恨。今復致衣一襲,被褥自副。”充上車,去如電逝,須臾至家,家人相見,悲喜推問。知崔是亡人,而入其墓,追以懊惋。[1]寻:不多时。

传教:传达命令的吏卒。将:带领。[2]致:赠送。

一袭:一套。[3]自副:配套。例如:王以所乘马,鞍勒自副,使国中贵重臣骑之。(法显传:竭叉国)[4]推问:盘问。

追:回想。例如: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出师表)别後四年,三月三日,充臨水戲,忽見水旁有二犢車,乍沉乍浮,既而近岸,同坐皆見。而充往開车後户,見崔氏女與三歳男共載。充見之欣然,欲捉其手。女舉手指後車曰:“府君見人。”即見少府。充往問訊。[1]三月三日:上巳节。最初人们在水边沐浴,祓除不祥。后来演变为在水边宴饮游戏、郊外踏青等活动。[2]乍沉乍浮:乍…乍…,时而…时而…。[3]忻然:喜悦的样子。[4]问讯:问侯。上巳节女抱儿還充,又與金碗,并贈詩曰:煌煌靈芝質,光麗何猗猗(yi1)!華艶當時顯,嘉異表神奇。含英未及秀,中夏罹(li2)霜萎。榮耀长幽滅,世路永無施(yi4)。不悟隂陽運,哲人忽来儀。會淺離别速,皆由靈与祇。何以贈余親,金碗可頤兒。恩愛從此别,斷腸傷肝脾![1]煌煌:明亮的样子。

猗猗:美盛貌。[2]含英:含雹。

秀:开放。[3]中夏:盛夏。

罹霜萎:因遭霜打而枯萎。[4]不悟:不料。

哲人:卓越的人。

仪:来。(“来仪”同义连文)[5]会浅:聚会的时间短。浅:可指时间短少。例如: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陈情表)[5]颐:养育。颐卦充取兒、碗及詩,忽然不見二車處。充將兒還,四座謂是鬼魅,僉遥唾之,形如故。問兒“誰是汝父”,兒徑就充懷。衆初怪惡(wu4),傳省其詩,慨然嘆死生之玄通也。[1]谓是:认为是。[2]佥(qian1)遥唾之:都远远地向卢充儿吐唾沫。汉晋人认为这样可使鬼现形。[3]玄通:暗中相通。充後乘車入市賣碗,高舉其價,不欲速售,冀有識者。欻(xu1)有一老婢識此,還白大家曰:“市中見一人乘車,賣崔氏女郎棺中碗。”[1]欻:忽然。[2]大家:主母。大家即崔氏親姨母也。遣兒視之,果如其婢言。上車叙姓名,語充曰:“昔我姨嫁少府,生女,未出而亡,家親痛之,贈一金碗,著棺中。可説得碗始末。”[1]儿:主母的儿子。故下文称崔氏女的母亲为“我姨”。[2]出:出嫁。

家亲:对别人称自己的父母。[2]始末:经过。充以其事對,此兒亦爲之悲咽,賫(ji1)還白母。母即令诣(yi4)充家迎兒视之。諸親悉集。兒有崔氏之状,又復似充貌。兒、碗俱驗。[1]賫:携带。姨母曰:“我外甥三月末間產,父曰:‘春暖温也,願休强也,即字温休’。”温休者,幽婚也,其兆先彰矣。兒遂成令器,歴郡守二千石,子孫冠蓋相承至今。其後植字子幹,有名天下。[1]外甥:外甥女。[2]休:吉祥。[3]幽:阴间。南北朝人喜欢用反切作隐语,搞文字游戏。“温休”切出的是“幽”,“休温”是“婚”。温[ʔwǝn]+休[hjǝgw]>幽[ʔjiǝgw]休[hjǝgw]+温[ʔwǝn]>婚[hnǝn][4]冠盖:官员的冠冕和车盖,代指当官。[5]卢植:东汉末涿州人,曾任尚书。盧植

《世说新语》概述

一、《世说新语》在文学、历史方面的价值

《世说新语》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志人小说集,是我国历史上的一部奇书。

书中所载的故事按内容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直到《惑溺》、《仇隙》共36篇,1130则。作者以传神之笔,从各个侧面,记述了从汉末到晋宋300多年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士大夫的逸闻逸事以及崇尚清谈的风气,为我们提供了了解那个时代的极其宝贵的文献资料。从文学欣赏的角度看,《世说》一书出现的人物众多,而该书在塑造人物、刻画性格特征等方面也独擅胜场,真正做到了千人千面。如写曹操的雄才大略、谢安的镇定自若、王敦的刚愎自用等等无不廖廖数笔,一言一行,一颦一笑,刻画入木三分。

《世说》的语言精练生动、蕴意深刻,许多流传千年的成语就出自该书,例如:登峰造极(《文学》44)、皮里阳秋(《赏誉》36)、身无长物(《德行》44)、应接不暇(《言语》91)、网吞舟漏(《规箴》15)二、《世说新语》在汉语史研究上的价值这部作品无论是记言还是记事都接近魏晋时期的口语,记言部分的口语成分更多。A)身:说话者自称。例如:乃谓客曰:“身今少恶,裴逸民亦近在此,君可往问。”(文学,11)B)都:完全、根本。例如:陶公疾笃,都无献替之言,朝士以为恨。(言语,47)C)那:怎么,表反问。例如:孔文举有二子,大者六岁,小者五岁。昼日父眠,小者床头盜酒饮之。大儿谓曰:“何以不拜?”答曰:“偷,那得行礼!”(言语,4)D)正:仅、只。例如:汰法师云:“六通”、“三明”同归,正异名耳。(文学,54)中古汉语在语法上的若干重要创新在《世说》中均有体现。因此汉语学界在论述一种新发现文献的语料价值、或是某文献的成书时代时,常以《世说》为参照系。A)被AV(完整被动式)。例如:祢衡被魏武谪为鼓吏。(言语,8)B)“以”字处置式。例如:昔夫人临终,以小郎嘱新妇。(规箴,10)C)词头“阿”,词尾“子”“儿”。例如:阿奴、阿母、松树子、偷儿。D)平比句式“如……许”。例如: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干绝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许比甚众。(汰侈,8)

三、注本和研究著作

余嘉锡1983《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张万起刘尚慈1998《世说新语译注》,中华书局。何乐士2007《汉语语法史断代专书比较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张振德宋子然1995《〈世说新语〉语言研究》,巴蜀书社。张永言1992《世说新语辞典》,四川人民出版社。《世説新語》五則據《中華再造善本》影印明凌瀛初刻四色套印本

謝景重女適王孝伯兒,二門公甚相愛美。謝為太傅長史,被彈;王即取作長史,帶晉陵郡。太傅已構嫌孝伯,不欲使其得謝,還取作咨議,外示縶維,而實以乖閒之。[1]谢景重:谢重字景重,谢朗之子,谢安之侄。适:嫁。王孝伯:王恭字孝伯。[2]门公:家主。特指亲家公。爱美:亲爱友好。[3]太傅:指会稽王司马道子。

长史:官名。魏晋时丞相、三公、将军府、都督府都设长史,为辅佐官。弹:弹劾、检举。[4]带:兼管。

晋陵郡:辖境相当于今江苏苏南东部地区。[5]构嫌:结怨。咨议:即咨议参军。晋以后诸王府置此职,以咨询谋议。[6]絷维:挽留。

絷:绊马索。维:拴马缰。“絷维”是典故词语,出自《诗经·小雅·白驹》:“皎皎白驹,食我场苗,絷之维之。”[7]乖间:分离隔开。及孝伯敗後,太傅繞東府城行散,僚屬悉在南門要望候拜,時謂謝曰:“王甯異謀,云是卿為其計。”[1]孝伯败:晋安帝隆安二年,王孝伯与桓玄等起兵反,后败死。[2]东府:司马道子的府第。行散:魏晋时士大夫好服五石散,服后要行走以散发药性,叫“行散”或“行药”。[3]要望:迎望。要:迎侯。[4]王宁:即王孝伯,小名阿宁。王羲之行散圖謝曾無懼色,斂笏對曰:“樂彥輔有言:‘豈以五男易一女?’”太傅善其對,因舉酒勸之曰:“故自佳!故自佳!”[1]曾无:根本没有。[2]乐彦府:乐广。乐广女嫁大将军司马颖,司马颖的哥哥长沙王司马乂在洛阳掌权,司马颖想要发兵谋取其兄。因乐广和司马颖有姻亲,所以司马乂责问乐广,乐广回答说“岂以五男易一女”,意谓如果因为女儿亲附司马颖,则五个儿子被诛,所以绝无此事。谢重引乐广的话亦表此义。[3]故自:确实。二郭淮作關中都督,甚得民情,亦屢有戰庸。淮妻,太尉王凌之妹,坐凌事,當并誅。[1]郭淮:字伯济,三国魏阳曲人。关中:函谷关以西的广大地区。

都督:武官,执掌一州或数州军事,有时兼管行政。[2]民情:民众的心情、愿望。战庸:战功。[3]王凌:三国魏太原祁人。密谋立楚王曹彪,事败自杀。[4]坐:因…(而获罪)。当:判罪。

“坐”和“因”

甲骨文的“因”像人凭靠在坐垫上,由此引申出名词“坐垫”义,后来写作“茵”。而从动词“凭靠”义又引申出介词“凭借”义,再引申出“因为”义。例如:法者,见功而与赏,因能而受官。(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六月,刘屈氂因蛊斩。(史记:将相名臣年表)作为动词,“坐”的意思与“因”近似,近义词往往有相同的演变路线,所以“坐”也可表“因为”义,不过在汉代,“坐”后的名词总是“法”或“罪”。例如:妾父为吏,齐中称其廉平,今坐法当刑。(史记:孝文本纪)魏晋时期,“坐”搭配的词不再有上述限制,可以直接译为“因为”:溯流汲江,子坐取水溺死。(水经注:卷三十三)使者徵攝甚急,淮使戒裝,克日當發。州府文武及百姓勸淮舉兵,淮不許,至期,遣妻,百姓號泣追呼者數萬人。[1]戒装:准备行装。

克日:指定日期。行數十里,淮乃命左右追夫人還,於是文武奔馳,如徇(xun4)身首之急。既至,淮與宣帝書曰:“五子哀戀,思念其母,其母既亡,則無五子。五子若殞,亦復無淮。”宣帝乃表,特原淮妻。[1]徇身首:夺取性命。[2]宣帝:司马懿在魏为大将军,封宣王。司马炎称帝后,追尊为宣帝。[3]表:上奏章。

原:原宥、宽赦。三何晏、鄧颺(yang2)、夏侯玄並求傅嘏(gu3)交,而嘏終不許。[1]何晏:字平叔,三国魏南阳宛人。汉大将军何进孙。少有才名,好老庄,与夏侯玄、王弼等人提倡玄学,崇尚清谈,开魏晋风气。

邓飏:三国魏南阳宛人。夏侯玄:字太初。三国魏谯县人。

傅嘏:字兰硕,三国魏北地郡泥阳县人,善言义理,好论才性。諸人乃因荀粲說合之,謂嘏曰:“夏侯太初一時之傑士,虛心於子,而卿意懷不可,交合則好成,不合則致隟。二賢若穆,則國之休,此藺相如所以下廉頗也。”[1]荀粲:字奉倩,颖川人。魏太尉彧之子,善言玄理。[2]一时:当代。

杰士:杰出的人。[3]虚心:心无成见,不自满。[4]合:和睦。好成:结下友谊。傅曰:“夏侯太初志大心勞,能合虛譽,誠所謂利口覆國之人。何晏、鄧颺有為而躁,博而寡要,外好利而內無關籥,貴同惡異,多言而妬前.多言多釁,妬前無親.以吾觀之:此三賢者,皆敗德之人耳!遠之猶恐罹禍,況可親之邪?”後皆如其言。[1]志大心劳:志向大于才量,难免力不从心,故内心劳苦。[2]利口覆国:能言善辩,颠覆国家。语出自《论语·阳货》:“恶利口之覆邦家者。”覆:倾败。[3]有为而躁:有作为而心浮气躁。躁:气躁,热中功名。

博而寡要:广博却不精专。[4]关籥:门闩。引申为约束。[5]前:居于前者,比自己强的人。[6]衅:事端。

范玄平為人好用智數,而有時以多數失會。嘗失官居東陽,桓大司馬在南州,故往投之。[1]范玄平:范汪字玄平,晋颖阳人。少有大志,博览经籍。智数:谋略心计。[2]失会:失去机会。

会:际遇,机会。[3]东阳:郡名,治所在今浙江金华。[4]南州:指荆州或姑孰。此指姑孰。

故:特地。桓時方欲招起屈滯,以傾朝廷;且玄平在京,素亦有譽,桓謂遠來投己,喜躍非常。比入至庭,傾身引望,語笑歡甚。[1]屈滞:屈处下位久不得升迁。滞:不流通。[2]倾:颠覆。桓温当时阴谋篡位。[3]谓:认为,以为。比:及至,等到。顧謂袁虎曰:“范公且可作太常卿。”范裁坐,桓便謝其遠來意。[1]顾:回头看。

袁虎:袁宏小名袁虎,时任大司马府记室参军。[2]裁:同“才”,刚刚。范雖實投桓,而恐以趨時損名,乃曰:“雖懷朝宗,會有亡兒瘞在此,故來省視。”桓悵然失望,向之虛佇,一時都盡。[1]趋时:趋奉时势。[2]怀:思念。

朝宗:本指诸侯朝见天子,这里指属下拜见长官。[3]会:赶上。

瘞:埋葬。[4]虚伫:虚心以待。伫:伫立等待。五韓壽美姿容,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