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冀教版品德及社会五级下册单元学问要点第一单元:锦绣中华在我心中一、填空题1、在我国宽阔的土地上,有高耸入云的〔山脉〕,宏伟壮美的〔高原〕,一望无际的(平原),群山环绕的(盆地),还有起伏和缓的(丘陵),各种地形齐全,为我国(农、林、牧、副、渔)的开展供应了有利的自然条件。2、中国地形国上标有不同的颜色。西南部(粉红色)地区,海拔大约是(2000~3000米);中部和北部的(土黄色)地区,海拔大约是(1000~2000米);东部(绿色)地区,海拔大约是(1000米以下)。3、看图并编出顺口溜来记忆地图上的各种地形〔黄山蓝水绿平原,沙漠黑点连成片,棕色本是最高处,白色终冰雪寒〕。4、爱护动植物的感人事迹:黑龙江畔的女高校生(徐秀娟),毕业后立志回家养鹤,后来,为了救一只陷在泥潭里的(小丹顶鹤),她献出了自己轻的生命,人们把她奉为(丹顶鹤的爱护天使)。5、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不会盖房子,“穴居野处,构木为巢〞。传闻是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教给人们(“伐木构材,筑作宫室,上栋下宇,以避风雨〞)。6、在我国各地,至今还保存着很多闻名的老房子,如山西的乔家大院。老北京的四合院,这些房子的价值和意义是:(①可以探讨当时的民间建筑,对建筑学是个活教材;②可以探讨当时的民风民俗,理解社会风俗的变更;③开展旅游业,带动当地经济的开展)。7、黄土高原地区的人们,利用黄土直立不易坍塌的特点,挖窑洞居住,既省工省料,又冬暖夏凉,窑洞“冬暖夏凉〞的缘由是:(①它有一个厚厚的用土覆盖的“屋顶〞,可以保温也能隔热,如同空调;②窑洞里气温变更总是落后于外界气温变更,而且温差变更不大)。8、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交通工具的开展突飞猛进,北方主要依靠(铁路和马路),很少水运;南方不仅有(铁路和马路),(船)也是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长江下游河网密布,以船代步,独具“水乡〞特色。9、(“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是说我们在品味美味佳肴时不要忘了农夫伯伯种地的辛苦,要节约每一粒粮食。(“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难〞),是说我们身上穿的衣服都是很多人辛苦劳动换来的,我们要疼惜。10、早在四千前,勤劳才智的我国劳动人民就懂得(养蚕、缫丝),织出灿假设云霞的丝绸,出土的古代丝绸,工艺精湛,一件单衣重量缺乏(一两),在当时世界上也是难得的珍品。如今,〔丝绸〕仍是我国出口换汇的主要产品。11、〔20世纪50头初期〕,人们穿(蓝色、蓝灰色的干部服,列宁装、棉外套)。〔20世纪60头、70头〕,人们穿(灰色、蓝色的制服,学生穿草绿色军便衣);〔20世纪80头〕改革开放以后,人们(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彻底变更了“新三、旧三、补缀缀补又三〞)的穿衣状况,人们的服装更加丰富多彩了。12、在我们身边,有人天热了,进出公共场所只穿短裤、拖鞋,不穿上衣,这种行为不文明。每个人自觉的文明行为,是文明国家的必要条件,我们小学生的着装也应做到:(出入公共场所不能衣冠不整,不能穿拖鞋,不能袒胸露背)。13、我国地域宽阔,很多地域形成了自己的“方言〞,对于讲方言的同学,我们不能卑视,要扶植他们〔正确发音、讲一般话〕。国家大力推广〔一般话〕,提倡运用一般话进展沟通。14、赛龙舟在〔端午节〕实行,风筝节每〔四月二十日至二十五日〕在〔山东潍坊〕实行,本地端午节风俗:〔插艾蒿、吃粽子、赛龙舟〕。二、推断题、1、大兴安岭、小兴安岭不是我国的森林宝地。〔×〕2、我们每个同学要有爱心,不管对别人还是对动物。〔√〕3、牦牛、骆驼、雪橇、船、火车、飞机、汽车自行车等,它们都是交通工具〔√〕4、我国南方暖和多雨,多河流多湖泊,因此水上交通工具兴盛〔√〕5、我国是自行车最多的国家,自行车总数达7400万辆,被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观〔√〕6、北方人宠爱面食南方人宠爱米饭,是由于气候缘由造成的,北方干旱产麦,南方多雨产稻。北方的面点上百种,南方的美其名味佳肴数不胜数。〔√〕7、丝稠质地松软、光滑,凉快透气,对爱护皮肤特别有利〔√〕8、丝稠色调艳丽,图案精致,深受人们宠爱〔√〕9、在我国,山地占全国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及山地相比,我国的平原较少,只占全国总面积的10%〔×〕三、简答题1、说出我国的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答:我国的四大高原是:青藏高原、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我国的四大盆地是:塔里木盆地、准葛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我国的三大平原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2、东北除了丹顶鹤以外还有哪些珍惜动植物?答:〔1〕、珍惜动物:梅花鹿、棕熊、东北虎〔2〕、珍惜植物:红松、桦树3、说说不同地区房子的种类及特点答:〔1〕会走的房子:蒙古包,为了便于放牧,防风档雨。船也是会走的房子,生活都在船上。〔2〕北京四合院:“四〞东西南北四面,“合〞是合在一起,形成口字形,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超群建筑艺术的集中表达。〔3〕黄土高原的窑洞:省工省料,冬暖夏凉。延安就在这些窑洞里,毛主席和党中央指导中国人民从成功走向成功。4、我国地大物博,北方和南方交通工具有什么不一样?答:北方:铁路和马路南方:铁路、马路、水路5、黄帝的妻子嫘祖创建了什么?答:养蚕、缫丝、织帛。人们从今会制衣、会做帽子鞋,人类文明进了一大步6、随着社会的开展,服饰发生了哪些变更?答:20-50头的人:穿蓝色、灰色干部制服、列宁装、棉外套60-70头的人:灰色、蓝色制服,学生穿草绿色军便衣80头改革开放后:服装丰富多彩。7、说一说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穿着不文明的现象?答:不穿上衣、公共场所穿拖鞋、上课或公共场所脱鞋、衣冠不整者。8、东北的气候特点:冬季寒冷而漫长,时常北风怒吼,雪花飘舞。五级品德及社会第二单元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我国的土壤:其中东北地区属于(黑土地),它特别肥沃;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根本上是〔黄土地〕,合适种植温带植物,南方主要是〔红土地〕,相宜种植茶叶等经济作物。2、长江中下游平原是〔鱼米之乡〕。3、没有了〔土地〕,人类就失去了根本的〔生存条件〕。4、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这里的粮食是〔青稞〕,〔牦牛〕、〔藏山羊〕、〔藏绵羊〕是这里的特产。5、云南有浓密的原始森林和宝贵的动植物,素有(药材之乡)和〔橡胶园地〕之称。6、农业消费是人们从事〔栽培植物〕和〔饲养动物〕的消费活动。7、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作物)和(农产品)都特别丰富,这也是我们对世界的奉献。8、农业消费有很强的〔地域性〕,如小麦比较相宜在〔北方种植〕,而南方〔稻米〕比较多。9、素有“鱼米之乡〞之称的江南水乡,是〔稻米〕的故土,也是〔茶叶〕的故土,这里盛产〔水稻〕〔油菜〕等农作物。10、农业消费不仅具有(地区性),还有〔季节性〕。11、农业所遭遇的自然灾难主要有:(旱灾)、〔蝗灾〕、〔雹灾〕、〔水灾〕和〔风灾和沙灾〕。12、对自然的改造利用要〔适时适度〕,〔过度开采开荒〕会导致不良后果。13、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千米,约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每流失的土壤〔50多亿〕吨。14、全国沙化土地面积〔174.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2%〕。15、20多来,全国义务植树人数达〔82.2亿〕,植树398.4亿株,人工林的保存面积达7亿亩,居世界〔第一位〕。〔农业〕的出现,标记着人类从〔蒙昧〕向〔文明〕过渡的开始,世界文明古国的起源都始于〔农业〕。17、农业是〔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业的开展哺育着〔人类〕,孕育了〔文明〕。18、我国是〔茶叶〕的故土,〔种茶〕〔饮茶〕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19、我国素有〔“大豆王国〞〕之称。大豆在我国有(四五千)的种植历史。20、〔无土栽培技术〕是美国一位农学家1929创建的。它不仅可以加速〔植物的生长〕,而且使〔植物鲜嫩翠绿〕。21、〔杂交水稻技术〕的创建,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它的创建者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22、〔科学技术〕是农业开展的动力,〔科技下乡〕让农夫真实地感受到了致富的盼望。23、我国〔黄海、东海和南海的休渔期〕分别始于〔每7月1日、6月15日和6月1日〕,时间分别为〔2个半月、3个月和2个月〕。〔长江〕的休渔期是每4月1日至5月31日〕。休渔是为了充分爱护海洋资源。二、推断题。1、我们的生活及农业有着亲密的联络,生活中农业无处不在。如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都离不开农业。〔√〕2、泥土是无价之宝,我们要珍惜每一寸土地。〔√〕3、我国土地广袤,人均耕地面积大大高于世界平均程度。〔×〕4、不同的地区,依据土壤,地形和气候条件,相宜种植的农作物不同,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因地制宜〞。〔√〕5、小麦有秋小麦和冬小麦之分。〔×〕6、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地理的南北分界限。〔√〕7、我们如今所说的五谷是指:玉米、大豆、高梁、小麦、水稻。〔√〕8、农作物的播种、管理、收获有一定的时间,叫做农时。〔√〕9、“生物灭蝗〞是治蝗灾的一种重要方法。〔√〕10、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动物的家园,破坏了的环境是动物的坟墓。〔√〕11、休渔是为了充分爱护海洋资源。〔√〕12、古镰、石刀、曲辕犁、筒车、收割机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建的。〔×〕13、种桑,养蚕是中华民族的宏大创建之一。〔√〕14、无论是农业工具,还是耕作方式,从历史到如今的变迁中,表达出了社会的进步历程〔√〕15、温室技术,大棚种植让我们冬天也能吃上簇新的蔬菜。〔√〕三、选择题。1.东北地区俗称〔C〕。A黄土地B红土地C黑土地2.丘陵的红土地是〔A〕土壤。A酸性B碱性C中性3.青藏高原被称为〔A〕。A世界屋脊B中国屋脊C世界脊梁“药材之乡〞和〔C〕。A玉米之乡B鱼米之乡C橡胶园地5.小麦分为〔A〕和〔D〕。A春小麦B夏小麦C秋小麦D冬小麦6.冬小麦主要分布在〔B〕。A甘肃、新疆、西藏B华北、黄淮、长江流域7.黑龙江省原来是出名的〔B〕,经过几代人的开垦种植,如今已成为〔C〕了。A北大苍B北大荒C北大仓8.过去,在北方商店里的水果特别〔A〕。A少B多C不一定9.杂交水稻的创建,被誉为〔B〕。A第一次绿色革命B第二次绿色革命C第三次绿色革命10.为了表彰〔A〕作出的突出奉献,20012月被授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A袁隆平B牛顿C达尔文11.〔B〕种植让我们在冬天也能吃上簇新的蔬菜。A无土栽培B温室技术、大棚种植C施肥四、简答题。1、你的家乡在哪里?气候特点是什么有哪些主要的农作物?答:我的家乡上饶,是江南的中部。上饶市属中亚热带季风潮湿气候。具有四季清晰、雨量充分、日照足够、无霜期较长的特点。主要的农作物是水稻、水稻、油菜花、水果有红桔、金桔、柑桔、脐橙等。2、“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些是我国劳动人民在日常的消费劳动中创建的有关农业的格言和谚语。你还能写出一些吗?答,格言:雨打清明节,干到夏至节。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种棉正适时。谚语:黑夜下雨白天晴,打的粮食没处盛。一阵太阳一阵雨,栽下黄秧吃白米。谷雨前,紧种棉。立冬不砍菜,必定要受害。3、小小一粒米,来之不简单。生活中,你有没有奢侈粮食的现象呢?有的话,今后该如何去做?答:有时不当心会奢侈了一些,以后做到:珍惜粮食,适量定餐,防止剩餐,削减奢侈;不攀比,以节约为荣,奢侈为耻;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剩菜;看到奢侈现象英勇地起来制止,尽力削减奢侈;做节约宣扬员,向家人,亲戚,挚友宣扬奢侈的可怕后果.4、土地沙漠化现象在我国的一些地区呈扩散之势。你能为农夫提出一些爱护耕地、防止沙漠化的建议吗?答:〔1〕、节约资源,削减污染〔2〕、绿色消费,环保选择〔3〕、重复运用,屡次利用〔4〕、分类回收,循环再用〔5〕、爱护自然,万物共存〔6、〕讲究卫生,爱护环境土地资源由多变少的缘由:奢侈;人口接着增长;不合理利用,好地变差地;技术程度差,利用率低。土地资源由少变多须要的条件是:节约用地;限制人口,实行方案生育;科学种地,改良土壤。品社五级下册第三单元复习资料:迅猛开展的现代工业填空题。随着人类社会的开展,继〔农业〕以后,〔工业〕渐渐开展起来。我们如今就生活在〔工业社会〕。远古社会,人类没有衣服,冬天〔披兽衣〕来保暖。〔用动物的毛编制成松软的织物〕,这就是最初的纺织品。织布须要的纺织纤维分成两种:一种是〔自然纤维〕,如〔羊毛、棉花、蚕丝〕等,另一种是〔化学纤维〕,是用〔木材〕、〔煤〕和〔石油〕等原料经过化学合成制造出来的,如〔尼龙,晴伦,人造毛皮〕等。人们在商店里买的衣服都是由〔服装厂〕消费的。〔服装厂〕的工作就是把各种衣料加工成〔各式服装〕,然后〔运到商店出售〕,人们就可以选购自己宠爱的服装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食品工业〕,〔消费食品〕的原料主要是由〔农夫〕供应的,这些原料经过〔食品工人〕的加工,制成各种各样的食品。住房所用的各种材料,都是〔工业产品〕。现代化的〔交通〕让我们走遍世界的每个角落,〔现代工业〕的开展使我们的出行更加快捷。从1989到2001,中国工业以三倍于世界工业的开展速度,实现了〔世界迈一步,中国迈三步〕的跨越式开展。从〔钢铁工业〕、〔煤炭工业〕、〔电力工业〕的开展看出,我国的工业开展进程突飞猛进。二、推断题。1、破坏电力设施是犯罪和为。〔√〕2、工业没有给我们生活带来变更。〔×〕3、造纸术被称为“文明之母〞。〔×〕4、印刷品已经浸透在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传播学问和传递信息都离不开它〔√〕5、商周时也把文字刻铸在青铜器上,叫“金文〞。〔√〕6、公元865,中国人已经用木刻版印书了。〔×〕7、丝织品创建以后,人们把字写在帛绢上,这就叫“帛书〞。〔√〕8、印刷品及光盘的优势一样大。〔×〕9、从事电力工业的人们也有节假日。〔×〕10、解放前,我国的工业很薄弱。〔√〕三、选择题。1、解放前,很多日用品前面都加个〔A〕字。A洋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