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暗挖测量方案_第1页
地铁暗挖测量方案_第2页
地铁暗挖测量方案_第3页
地铁暗挖测量方案_第4页
地铁暗挖测量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21一、编制依据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3、《城市测量规范》(CJJ8—99)4、《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4、《工程测量技术规程》(DB11/T339—2006)5、《轨道交通建设工程控制测量总体技术要求轨道安质字[2011]225号文》6、《测量交接桩书》7、《轨道交通工程资料管理规程(土建篇)》8、工程第00标段施工图纸二、工程概况2.1工程设计概况2.2工程地质条件2.3水文地质条件2.4周边环境2.5施工步序暗挖主体围护结构施工步序图

三、控制测量依据地面控制测量由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及精密水准点。平面控制点按精密导线测量施测,高程按二等水准测量施测。经过复测,误差符合规范要求。四、测量质量管理目标和基本质量指标4.1、施工测量质量管理目标确保车站建筑物、构筑物、设备、管线安装按设计准确就位,避免因施工控制测量、放样测量超差而造成重大设计变更和工程事故。4.2、质量指标2.1、在任何贯通面上,地下测量控制网的贯通中误差,横向不超过±50mm,竖向不超过±252.2、隧道衬砌不侵入建筑限界,设备不侵入设备限界。4.3、测量标准《城市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五、施工测量方法5.1、地面控制测量5.1.1、平面控制测量对业主提供的控制导线点进行复测,并与相邻标段及临近控制点进行贯通联测。利用全站仪进行地面施工导线布设,导线点埋设混凝土标石。″″±5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5.1.2、高程控制测量对业主提供的精密水准点进行复测并与临近水准点贯通联测。使用精密水准仪和标尺在提供的水准点之间加密水准网,布设成闭合环线,闭合差≤±8√Lmm(L为环线长度,以千米计),操作方法、精度指标执行Ⅱ等水准点测量要求。精密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每千米高差中数中误差(mm)符合水准路线的平均长度km水准仪等级水准尺观测次数往返误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mm)偶然中误差全中误差与已知点联测附合线环线平坦地面+2+42~4DS1铟钢尺往返各测一次往返各测一次+8精密水准测量观测的视线长度、视距差、视线高度的要求标尺类型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m)前后视距累计差(m)视线高度(m)仪器等级视距视线长度20m以上视线长度20m以下因瓦DS1≤50≤1.0≤3.0≥0.5≥0.3精密水准测量的测站观测限差(mm)上下丝读数平均值与中丝读数之差基、辅分划读数之差基、辅分划所测高差之差检测间歇点高差之差3.00.40.61.0(1)场区内平面控制网的建立应以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提供的平面控制点为依据,采用复合导线形式进行测设,精度要求应满足“表精密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控制网点,应根据设计总平面图和施工总布置图布设,并满足施工测设的需要。每个施工围档场区内平面控制点的数量不得少于3个。控制点的埋设形式见图5-1。(2)场区高程控制网,应布设成闭合环线或附合路线。高程测量精度应满足“表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场区水准点可独立布设在场地相对稳定的区域,也可设置在图5-1导线点标石埋设平面控制点的标石上。距离基坑边缘不应小于基坑深度的两倍。每个施工围档场区内高程控制点的数量不得少于2个。水准点的埋设形式见图5-2。(3)场区内平面控制点、高程控制点经自检合格后,向总监办上报控制点成果,通过业主通知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对控制网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用于施工。图5-2水准点标石埋设5.2、联系测量5.2.1、地面趋近测量从地面控制点采用趋近导线向施工竖井引测坐标和高程。地面趋近导线应附合在精密导线点上,近井点应与GPS点或精密导线点通视,使定向最为有利,除近井点设置固定标志外,其它地面趋近导线点均可设置临时标志,地面趋近导线全长不宜超过350m,导线边数不宜超过5条,平均边长60m,最短边长不小于50m,趋近导线采用严密平差,其近井点的点位中误差应在5.2.2、定向测量定向测量采用联系三角型定向测量,联系三角形定向测量亦称一井定向测量。一井定向测量是在基坑中悬挂两根钢丝,利用地面近井点与钢丝组成三角形,并测定近井点与钢丝的距离和角度,从而计算出两钢丝的坐标以及他们之间的方位角。在井下,同样井下近井点也与钢丝构成三角形,测定井下近井点与钢丝的距离和角度,由于钢丝处于自由悬挂状态,可以认为钢丝的坐标和方位角与地面一致,通过计算便可获得地下导线起算的坐标和方位角。井上、井下联系三角形布置应满足下列要求:1、竖井中悬挂钢丝间的距离c应尽可能长;2、联系三角形锐角γ、γˊ宜小于1°,呈直伸三角形;3、a/c及aˊ/c宜小于1.5,a、aˊ为近井点至悬挂钢丝的最短距离。5.2.5、联系测量注意事项1、联系测量宜选用0.3mm钢丝,悬挂10kg重锤,重锤应浸没在阻尼液中;2、联系三角形边长测量可采用光电测距或经检定的钢尺丈量,每次应独立测量三测回,每测回三次读数,各测回较差应小于1mm。地上与地下丈量的钢丝间距较差应小于2mm。钢尺丈量时应施加钢尺鉴定时拉力,并应进行倾斜、温度、尺长改正。3、角度观测应采用±2″,2mm+2×Dmm(D是测距边长,以km为单位)的全站仪,用方向观测法观测六测回,测角中误差应在±2.5″之内。4、联系三角形测量,每次定向应独立进行三次,取三次平均值作为定向成果。联系三角形定向推算的地下起始边方位角的测回较差应小于12″,方位角平均值中误差应在±8″之内。5、为了提高联系测量的精度,在施测时施工现场应停止施工,消除周围震动对钢丝的晃动。5.2.3、地面近井水准测量利用地面上的二等水准点高程,用精密水准仪往返测到施工现场设置的高程点上,5.2.4、高程传递用两台精密水准仪分别架设在井上、井下适当位置,如图所示,用检定过的钢尺,挂检定重量的重锤。传递高程时,每次独立观测三个测回,每次测回变动仪器高度,三测回得地上、地下水准的高程误差小于3mm,三测回测得高差进行温度、尺长改正,作为最后测量的结果。利用加密水准网点作趋近水准测量,按Ⅱ等水准测量方法和仪器施测,限差≤±8mm,埋设不少于两点的高程点,以利校核。使用检定过的钢尺及检定重量的重锤用悬吊的方法经风井或竖井传递高程,上、下两台水准仪同时观察读数,每次错动钢尺3cm~5cm,测3测回。高差较差控制在±3mm高程传递示意图5.3、地下控制测量5.3.1、地下导线测量及导线点加密通过联系测量传递至地下的起始点坐标、方位角和高程,是地下平面控制测量的基准,在进行地下平面控制测量前,应对导线点进行检核,当确定其稳定和可靠后方可以这些点作为起算点进行地下平面控制测量。地下导线测量分两级布设,在掘进初期,由于距离短,不宜布设地下控制导线,但为了满足知道施工的要求,应布设施工导线;当直线掘进200m或曲线掘进至100m距离后,才能进行平面控制测量,即按控制导线边长要求,从施工导线中隔点选择适宜的导线点组成或重新布设地下平面控制点,两级地下导线布设示意图见图下图(图中虚线为施工导线,实线为控制导线)。控制点间距平均边长为150m,曲线控制点间距不应小于60m。两级地下导线布设示意图5.3.2、地下高程控制测量3.2.1、地下水准测量用Ⅱ等水准测量的方法和仪器施测,水准线路往、返较差,附合或闭合差满足≤±8√Lmm3.2.2、开挖至暗挖全长1/3和2/3处,贯通前50m~100m,分别对地下水准点按5.3.3、导线点埋设车站导线点埋设为200mm×100mm×10mm规格的钢板,其与结构底板的钢筋焊接在一起,并用混凝土与结构底板浇筑牢固。在钢板上钻2mm的小孔,并镶上红或黄铜丝作为导线点标志。底板上导线点形式5.3.4、暗挖开挖测量永定门外站明挖基坑内的主体结构全部施作完成后进行暗挖施工,暗挖主体共分八个导洞进行开挖,从运输井处按照暗挖施工步序要求依次开挖下边导洞、下中导洞、上边导洞、上中导洞,采用台阶法预留核心土施工。暗挖施工测量在导洞中线上安设激光导向仪,激光导向仪调节后的激光束代表导洞中线的方向和导洞纵断面的坡度。导洞上部开挖用激光导向仪控制标高,下部开挖采用放起拱线标高来控制,每隔2天检测一次激光导向仪的方位和坡度,抄平时要往返水准测量。5.3.5、暗挖施工测量断面测量采用支距法。拱部断面采用五寸台法测绘,沿中线自外拱顶线高程向下每隔0.5m向两测设断面的开挖支距,然后把各支距的端点连接起来,为拱部开挖断面的轮廓线。如下图所示:5.4、车站主体施工测量5.4.1测量施工程序交桩→复核→建筑定位→控制主轴线测设→高程引进及传递→施工测量5.4.2主体结构平面控制点测量(1)将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提供的建筑轴线及高程水准点,在设计总平面图上作好标识,办理好交桩手续,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坐标反算、复核,并实地测设。(2)用直角坐标法测设出建筑物外廓轴线,作好控制主轴线护桩点,最后测设出施工控制主轴线的控制点。5.4.3主体结构高程控制测量将高程从北京城建设计研究院提供的水准点引至施工现场,将±0.000标高标识于现场易引测处,标高使用吊钢尺法。用水准仪读数,以此传递高程。5.4.4主体结构施工控制指标(1)主体结构施工前应先利用基坑内施工控制点进行线路中线放样,采用附合导线形式。线路中线纵向允许误差为±10mm,横向允许误差为±5mm。(2)结构底板绑扎钢筋前,应依据线路中线,在底板垫层上标定出钢筋摆放的位置,放线允许误差为±10mm。(3)底板混凝土模板、预埋件和变形缝的位置放样后,在混凝土浇筑前进行检核测量。(4)结构边墙、中墙模板支立前,应按设计要求,依据线路中线放样边墙内侧和中墙两侧线,放样允许误差为0~+5mm。(5)顶板模板安装过程中,应将线路中线点和顶班宽度测设在模板上,并应测量模板高程,其高程测量允许误差为0-+10mm,中线测量允许误差为±10mm,宽度测量允许误差为-10~+15mm。(6)结构施工完成后,应对设置在底板上的线路中线点和高程控制点进行复测。中线控制点应采用导线测量方法,左右角各观测两测回,左右角平均值之和与360°较差应小于4″,边长往返观测各两测回,往返平均值较差应小于4mm。测角中误差为±2.5″,测距离中误差为±3mm。5.5、贯通误差测量对于平面贯通测量,贯通面处采用坐标法从两端测定贯通点坐标差,并归算到预留的断面和中线上,求得横向贯通误差和纵向贯通误差。平面与高程贯通误差限差如下表:平面与高程贯通误差限差表地面控制测量联系测量地下控制测量总贯通中误差横向贯通中误差≤±25≤±20≤±30≤±50纵向贯通中误差L/10000竖向贯通中误差≤±16≤±10≤±16≤±25车站贯通后,当地下导线闭合差不超过限差规定时,进行平差计算。按导线点平差后的坐标值调整线路中线点,改点后再进行中线点检测,直线夹角不符值≤±6″,曲线上折角互差≤±7″,高程也用平差后成果。将平差后成果作为净空测量的起始数据,净空断面测量采用解析法。5.6竣工测量车站每5米。隧道直线地段每6m,曲线地段每5m,以及其它需要地方,均应测量隧道净空断面。净空断面测量应以线路中线为准,采用徕卡TCRA1201加配断面测量软件后精确测量断面净空。竣工后,在中线复测的基础上埋设永久中线点。复测工作依据施工中线进行。永久中线在直线上每100米设置一个,缓和曲线的始点各设一个,圆曲线地段按通视条件加设。永久中线点用混凝土包金属心标志埋设。永久中线点设立后,在隧道边墙上绘出标志。高程点在复测的基础上每千米埋设一个。小于一千米的隧道设一个,并在墙上绘出标志。六、地下控制测量成果的检查与检测为确保隧道正确贯通和满足净空限界,建立严格的检查和检测制度,检测按规定的同等级精度作业要求进行:地上、地下导线的坐标互差≤±12mm,≤±20mm;地上、地下高程点的高程互差≤±3mm,≤±5mm;地下导线基线边方位角互差≤±10″;相邻高程点的高程互差≤±3mm;导线边的边长互差≤±8mm;隧道中线点坐标的互差七、质量保证措施地下工程施工测量不同于一般工程测量,施测的周围环境和条件复杂,要求的施测精度相当高,因此必须精心组织实施。1、施工准备1.1、开工前,根据设计提供的测量数据资料,布设施工控制网点,这些网点必须吻合设计提供的三角网和水准网点的基本数据,并满足规定的施测精度。1.2、施工现场所有的测量控制点均由测量组负责,各工区只负责日常施工测量。2、分级测量复核制度2.1、工区技术主管安排专门测量人员负责本作业区的日常施工测量,施工放样及控制桩点的埋设及防护。2.2、经理部测量组负责复核和指导测量组完成施工测量任务,并负责向工区现场交点、交桩、交测量资料和成果。对工区关键控制点进行复核。2.3、现场监理工程师对日常测量工作进行监督和复测。2.4、施工控制导线由城勘院测量队复核。3、内业资料计算工区日常测量资料必须由两名以上技术员独立计算并相互核对计算数据,核对无误后交由技术主管复核、鉴认,主管鉴认后方可交付使用。对于关键控制点测量,在工区技术主管复核完成后,上报测量工程师复核,经复核无误后方可使用。4、外业测量为保证内业计算时能够及时发现错误,日常测量必须保证两个测回,施工控制桩测设则须四个测回,外业测量必须进行闭合测量,外业记录资料必须完整、详细,闭合到业主交付的导线点上,经过内业计算达到精度后方可使用,对业主提供的导线点及自己布设的施工控制桩必须定期复核,精度达不到规范要求时,及时调整。竖井风道及正线每施工5m由工区贯通复测,施工10m由经理部测量组贯通复测。5、人员配备指定专人负责,日常测量不少于3人,施工监测不少于3人,每组必须两人精通,可相互使用仪器及内业资料计算。6、测量仪器的管理6.1、测量仪器实行分级管理制度,精密测量仪器由经理部统一管理,一般测量仪器由各工程队自行管理,建立保管、使用、维修制度。6.2、各种测量仪器、量具按计量部门有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