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前言至2010年底,海南省共有204个乡镇,47个农场(社区)。全省乡镇密度59.8个/百km2,村庄密度778.6个/百km2,农村人口密度161人/km2,城镇化水平达到50%。但是,由于经济、自然、历史等多种因素,城镇化进程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已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瓶颈,城乡、工农和贫富差异的二元结构困局依然严峻,“三农”问题仍然在二元结构羁绊中难以解套,成为城乡均衡发展的关键问题。因此,在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推行以小城镇建设为轴心的发展模式,探索一条具有国际旅游岛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方式,使小城镇在海南城镇化进程中成为重要的发展极、增长极和稳定极,是加快海南城镇化进程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和切入点,促进城乡经济协同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强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加强对小城镇建设的规范和指导,规范小城镇规划编制的内容和深度,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实现小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在理念、思想与方法的重大突破。受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委托,海南省建设项目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海南省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技术导则》(以下简称本导则)。本导则根据国家、省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省情实际,借鉴其他有关省的经验编制而成,并在以下方面创新突破:1、在编制方法上,鼓励“多规合一”和“多层次合一”的规划编制创新模式。并根据海南小城镇规模普遍偏小及农场、城镇并存的实际,提倡将镇域规划与镇区规划并重编制的“全镇域规划区”编制规划模式,以及“镇场一体”编制规划模式。2、在规划内容上,强调以培育特色产业作为小城镇发展的支撑,加强设施配套建设和环境保护,强调小城镇特色塑造,注重突出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并结合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需要,提出了特色旅游风情镇(村)的规划重点和慢行交通规划要点。同时,将具有一定区域经济、文化和生活服务中心的人口集聚的PAGE11总则1.1目的与意义1.1.1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强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意见》(琼府[2011]53号)精神,促进全省城乡一体化发展,探索具有国际旅游岛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加强对小城镇建设的规范和指导,规范小城镇规划编制的内容和深度,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1.1.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镇规划标准》、《镇(乡)域规划导则(试行)》、《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海南省城乡规划条例》、《海南省村镇规划编制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实际,特制定本导则。1.2适用范围1.2.1本导则适用于全省小城镇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编制。1.2.2位于市县城区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小城镇,编制内容和深度按《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分区规划要求执行,同时应增加城乡一体化规划内容。1.2.3位于市县城市规划区控制范围内,按照上位规划对其定位要求在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期限内仍保持原功能属性的小城镇,应按本导则执行。1.3规划层次1.3.1本导则将小城镇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二个层次1.3.2鉴于海南小城镇规模普遍较小的实际,本导则鼓励“多规合一”和“多层次合一”的规划编制创新模式。即:(1)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规划与小城镇总体规划合并编制。(2)将镇域规划与镇区规划并重编制,使小城镇规划编制由侧重于镇区规划转变为镇区规划和镇域规划并举,按“全镇域规划区”编制规划,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突出城乡关系的融合与协调。(3)位于小城镇镇区中,或位于小城镇规划期内发展用地范围内的农场场部(分场场部),应按“镇场一体”编制规划,突出镇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资源共享,实现镇场“同城”协同发展。(4)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重点地段设计应同时进行,并进行有机合并。1.3.3有特殊要求的小城镇,应按照规划层次要求分别编制。1.4规划内容1.4.1镇总体规划包括镇村体系规划、镇区规划、镇区近期建设规划、主要专项规划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1.4.2主要专项规划包括道路交通、给水、排水、电力电信、燃气、环境卫生、综合防灾、环境保护、园林绿地和景观风貌规划等。1.4.3根据小城镇实际情况,可增减上款专项规划。历史文化名镇和《海南国际旅游岛特色旅游小镇(村)总体规划》确定的特色旅游风情镇,应编制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和特色旅游风情镇总体规划。对自然环境独特,人文资源丰富的小城镇及其重要地段,宜单独编制风貌设计。1.4.4详细规划分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和重点地段设计。1.5规划期限1.5.1规划期限宜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年限一致。总体规划期限一般为10~20年,同时应对更长远的发展作出前瞻性安排;近期建设规划一般为3~5年,近期建设规划到期时,应编制新的近期建设规划。1.5.2本次(2012年年底前)规划编制,总体规划期限至2020年,近期建设规划至2015年。1.6规划重点1.6.1注重产业支撑(1)必须以培育特色产业作为小城镇发展的支撑,应充分依托小城镇区位和资源优势,按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模式,明确产业发展的重点和特色,实现小城镇建设和产业培育的有机结合。(2)临近城市、大型产业园区的小城镇,鼓励发展为之配套的服务业;位于或临近旅游风景区的小城镇,鼓励发展生态、休闲、观光旅游业;中部地区小城镇发展绿色农业;沿海地区小城镇发展蓝色农业;其它小城镇鼓励发展特色农业、精准农业、设施农业、观光休闲农业等。(3)严格禁止在小城镇发展对环境影响较大的产业。1.6.2加强生态保护(1)必须强调保护优先,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坚持小城镇建设与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环境保护并重,走绿色小城镇发展道路。(2)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应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原则,强化低碳生态建设,建设低碳型小城镇。(3)人文生态环境保护,应立足文化保护、挖掘与传承,加强历史文化名镇保护,重点对古镇、古村落、古宅、特色民居、特色街区、传统风貌街区和红色故居等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性整治和修复,提升小城镇文化品位,实现人文环境和小城镇建设的协调发展。1.6.3强调特色塑造(1)根据不同地域、不同小城镇的基础和特点,深入发掘地方文化资源,重点突出自然环境、人文历史、民俗风情,产业特色,强调多样性。(2)加强小城镇传统风貌与小城镇现代化建设相结合,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名胜古迹保护相结合,保持小城镇地域特色、文化特色和民俗特色,凸显建筑景观风格,打造类型有别、个性迥异的特色小城镇,形成各具特色的小城镇风貌和建设发展模式。1.6.4完善设施配套应坚持城乡统筹,区域共享,立足长远,合理配置的原则,整合相邻城镇和镇域资源,统筹安排城乡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发展。1.6.5突出政策属性突出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根据国家、省、市(区)、县相关法规、政策,提出小城镇建设的政策保障措施,以及规划实施的管理措施,维护社会公平,强化镇总体规划的法规地位属性。1.7规划协调1.7.1小城镇规划的编制,除执行本导则外,尚应符合现行的国家和省有关政策、法律、法规以及技术标准和规范的规定。1.7.2小城镇规划的编制,还应符合上位规划要求,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和《海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海南国际旅游岛特色旅游小镇(村)总体规划》相互衔接,并与土地利用规划等有关部门的专业规划相协调。2术语2.0.1本导则定义的小城镇,是指位于市县城区建设用地范围以外的建制镇、集镇、农场、林场、工矿区、港口,以及具有一定区域经济、文化和生活服务中心的人口集聚的岛屿。2.0.2集镇是指乡人民政府所在地和经县级人民政府确认由集市发展而成的作为农村一定区域经济、文化和生活服务中心的非建制镇。是介于乡村和城镇之间的居民点。2.0.3基层村、中心村基层村是农村居民生活和生产的聚居点,一般为村民小组所在地,设有简单的生活服务设施的村;中心村一般为村民委员会所在地,与基层村相比规模较大,设有兼为周围村服务的公共设施的村。2.0.4特色镇(村)特色镇(村)一般是指具有本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具有鲜明和区域代表性的产业特色、地域特色、自然环境特色、文化特色、民俗特色,建筑景观特色的小城镇和村庄。2.0.5历史文化名镇(村)经国家有关部门或市、县人民政府核定公布并授牌予以确认的,文化遗产丰富、具有较重大历史价值或革命意义的镇(村)。2.0.6历史文化街区经省、市(区)、县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较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并有一定规模的区域。2.0.7城镇化水平通常用一定地域内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数的百分比来表示,用于反映人口向城镇聚集的过程和聚集程度。2.0.8原生态文化依托型依托自然风光和传统文化底蕴,以古村落、古民居、旧遗址保护和人文景观的挖掘传承为载体,结合村庄整治、休闲旅游开发而创建的特色旅游风情镇(村)。2.0.9民俗风情展示型依托浓郁的民风民俗、传统的生活生产方式、民间技艺、民间游戏、婚丧嫁娶仪式,以民间传统、宗教信仰等资源而创建的特色旅游风情镇(村)。2.0.10产业带动型依托自然风光和山水资源,以农业、林业、休闲旅游、文化创意、传统文化等产业为基础,实现乡村风情与现代科技、都市农业、文化创意相融合而创建的特色旅游风情镇(村)。2.0.11大区小镇型依托城市和风景区,结合自身发展条件而创建的特色旅游风情镇(村)。2.0.12主题开发型依托自然风光和山水资源,围绕一个主题,以大项目带动或利用社会资本,实施镇(村)企共建等多种形式,以先进的人居理念和居住文化为主线而创建的特色旅游风情镇(村)。2.0.13保护提升型指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特色旅游风情镇(村),进一步完善交通、通讯、市政等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搞好环境整治、改善旅游小城镇(村)的通达条件和环境条件。2.0.14复合型通过文化建设、历史遗存保护、环境营造、特色经济培育来开发建设的综合性特色旅游风情镇(村)。2.0.15“森林氧吧”景区依托模式依托具有山地资源的景区(点),以绿色健康、修心养生为经营理念,建设颐养身心、健康休闲、舒适度假的活动场所。2.0.16“休闲农庄”产业依托模式以农业生产和乡村生活为依托,以农耕文化为核心,利用乡村自然和人文景观,开发建设为游客提供观光、度假、游憩、娱乐、采果、农作、垂钓、烧烤、食宿、体验农民生活,了解乡土风情的综合性农业区。2.0.17民俗文化村模式以少数民族建筑、服饰、风俗、生活形式、宗教信仰以及生产方式等为依托,开发建设以提供少数民族风情体验为特色的旅游休闲娱乐综合接待场所。2.0.18古村聚落模式以浓厚的古村聚落文化和特色古村聚落建筑为核心,开发建设满足游客对古村历史与文化体验的旅游场所。2.0.19乡村俱乐部模式通过某种农村资源,开发建设能吸引相同兴趣的人进行社会交际、文化娱乐等活动的场所。2.0.20租赁农园模式农民将土地租给市民作为种植粮食、花草、瓜果、蔬菜等的园地。是一种主要目的为市民体验农业生产过程,享受耕作乐趣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2.0.21农业教育公园模式将农田规划成公园式的农业庄园,将农业生产和科学教育相结合的一种农业生产经营模式。2.0.22乡野公寓模式在自然风景优美、气候舒适宜人、生态环境优良的景观地带建成的或利用原有特色民居改造而成,以满足旅游者度假、休闲为主要目的场所的开发建设模式。2.0.23小城镇规划区镇总体规划所确定的镇区建设控制范围,包括建设用地和其它用地。2.0.24建设区镇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2.0.25规划人口包括镇总体规划确定的镇域规划区人口和镇区人口。分近期规划人口和远期规划人口。2.0.26建设用地用于城镇建设的用地,包括《镇规划标准》确定的八大类用地之和,不含水域和其它用地。2.0.单位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占建设用地面积的比率(%),包括建设用地内的公共绿地、宅旁绿地、配套设施附属绿地和道路绿地。本导则为公共绿地率。2.0.以街道为单元,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供社区基本公共服务和社区管理的机构和场所。2.0.29绝对保护区包括全省各级自然保护区,山洪灾荒敏感区,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及饮用水源水库周边禁建区等区域。2.0.30生态控制区包括全省各级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饮用水地表水源二级保护区、水源涵养区,风景区核心景区、海岸带保护区,各种防护林网基础设施廊道控制区等区域。2.0.31一般保护区除上述两类地区和城镇、工业区以外的一般意义上的农业地区。2.0.32禁建区是指各类建设开发活动禁止进入或应严格避让的地区,主要包括自然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水源地保护区、生态公益林、水土涵养区、湿地等。2.0.33限建区是指附有限制准入条件可以建设开发的地区。2.0.34适建区是指适宜进行建设开发的地区。2.0.35滨海圈层包括海口、文昌、琼海、万宁、陵水、三亚、乐东、东方、昌江、儋州、临高、澄迈等12个沿海市县。2.0.36台地圈层主要是海南沿海地带与中部山区之间的区域,包括儋州、定安、屯昌等处于广大台地地区的市县。2.0.37山地圈层包括白沙、琼中、五指山、保亭等处于广大中部丘陵山区的市县。2.0.38旅游业业态是引进商业业态概念,针对特定消费者的特定需求,按照一定的战略目标,有选择地运用商品经营结构、店铺位置、店铺规模、店铺形态、价格政策、销售方式、销售服务等经营手段,提供销售和服务的类型化服务形态。2.0.39绿线本导则所称的绿线是指各种绿地范围的控制线。2.0.40黄线本导则所称的黄线是指对城镇发展全局有影响的、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必须控制的基础设施用地的控制界线。2.0.41紫线本导则所称的紫线是指国家历史文化名镇(村)内的历史文化街区和省、市(区)、县人民政府公布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界线,以及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界线,具有文化价值的传统街区以及文物古迹和遗址。2.0.42蓝线本导则所称的蓝线是指规划确定的江、河、湖、库、渠和湿地等地表水体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线。2.0.43建筑性质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分为生产性建筑和非生产性建筑两大类。非生产性建筑,又称为民用建筑,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两类。2.0.44建筑系数项目用地范围内各种建、构筑物占地面积总和占总用地面积的比例。
2.0.45风貌风貌是是民俗民风、文化传统与地形地貌、地理特征的融合,是依托村镇物质形态而反映出来的精神气质,是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统一性和独特性的结合,是地域文化在人居环境上的展现。3镇村体系规划3.1发展战略与目标3.1.1综合分析小城镇的自然条件、资源环境条件、社会经济基础、城乡建设条件和发展潜力等因素,科学制定城乡发展战略、战略目标和阶段性实施目标,确定合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目标指标体系。3.1.2(1)根据《关于贯彻落实城市总体规划指标体系的指导意见》(建办规[2007]65号),结合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需要,本导则从经济、社会人文、资源、环境和开放度5大方面选择设置了53项指标,以此反映海南省建设小城镇的目标状况及建设动态。(2)规划目标指标体系的制定宜符合表3.1.2规定,同时可根据规划小城镇实际情况酌情增减。表3.1.2发展目标指标体系指标大类大类代码指标分类指标名称单位基准值目标值指标类型现状近期远期经济指标1经济指标GDP总量万元引导型人均GDP元/人引导型经济结构指标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引导型旅游业在GDP的比重%引导型现代农业占一次产业比重%引导型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引导型社会人文指标2人口指标人口规模万人引导型第三产业劳动力比重%引导型医疗卫生指标农村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岁引导型每万人拥有医疗床位数床控制型每万人拥有医生数人控制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率%控制型教育指标九年义务教育学校服务半径m/个控制型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控制型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控制型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控制型劳动力技能普及率%控制型表3.1.2续指标大类大类代码指标分类指标名称单位基准值目标值指标类型现状近期远期社会人文指标2生活指标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元/人引导型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元/人引导型生活用水集中供水率%控制型低收入家庭保障性住房人均居住用地面积m2/人控制型公共服务指标文化娱乐设施用地面积m2/人控制型体育设施用地面积m2/人控制型医疗卫生设施用地面积m2/人控制型教育设施用地面积m2/人控制型社会福利设施用地面积m2/人控制型人均避难场所用地面积m2/人控制型资源指标3水资源指标地区性可利用水资源万m3引导型万元GDP耗水量m3/万元控制型土地资源指标人均建设用地面积m2/人控制型环境指标4生态指标农药使用强度kg/hm2控制型农用地膜回收率%控制型化肥施用强度kg/hm2控制型镇区人均公共绿地m2/人控制型污水指标镇区污水处理率%控制型一池三改率%控制型垃圾指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控制型垃圾资源化利用率%控制型垃圾集中处理率%控制型大气指标空气质量优良率%控制型声环境指标区域环境噪声达标率%控制型开放度指标5旅游发展指标游客人次数人次/年引导型景区、景点数个引导型主办旅游活动数个引导型经济外向出口商品价值万元引导型出岛商品价值万元引导型人员交流出外打工人数人引导型外来打工人数人引导型项目资金引进项目个引导型引进资金万元引导型3.2规划人口及城镇化水平预测3.2.13.2.23.2.3镇域村庄人口规模应在镇域镇村体系规划中同时进行预测。3.2.4镇区人口规模应以县域城镇体系规划预测的数量为依据,结合镇区具体情况进行核定。镇区人口的现状统计和规划预测,应按居住状况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性质进行分类。镇区规划期内的人口分类预测,宜按表3.2.5的规定计算。表3.2.5镇区规划期内人口分类预测人口类别统计范围预测计算常住人口户籍人口户籍在镇区规划用地范围内的人口按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计算寄住人口居住半年以上的外来人口,寄宿在规划用地范围内的学生按机械增长计算通勤人口劳动、学习在镇区内,住在规划范围外的职工、学生等按机械增长计算流动人口出差、探亲、旅游、赶集、等临时参与镇区活动的人员根据调查进行估算3.2.5规划期内镇区人口的自然增长应按计划生育政策要求进行计算,机械增长应根据小城镇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和模型进行预测。3.3镇村体系等级结构与职能3.3.1(1)按国家《镇规划标准》,一般分为基层村、中心村、中心镇三级结构,其中中心镇是镇域的中心。(2)根据海南国际旅游岛特色旅游镇(村)建设需要,对旅游资源丰富的小城镇,宜设置为特色村、中心村、中心镇。(3)鉴于海南撤乡并镇的实际情况,对规模较大,且镇域范围内,除镇政府所在地外,还有其他集镇的小城镇,等级结构宜设置为基层村(特色村)、中心村、副中心、中心镇四级结构。3.3.2中心村应按如下的基本原则确定(1)有适宜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2)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较为完备;(3)具有发展潜力和优势;(4)能够带动周围村庄建设和发展、与镇区和其它中心村有合理的间距,服务半径适宜。3.4镇村体系空间布局3.4.1根据相关上一层次的城镇体系规划为依据,以所属镇区3.4.2明确基层村(特色村)、中心村、中心镇的职能分工、人口规模、3.4.3确定撤并、迁移和新建的村庄方案,及其建设控制、发展策略3.4.43.5村庄建设3.5.1(1)应尊重现有的乡村格局和脉络,延续田园肌理;(2)应注重当地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特色风貌和生态环境的保护;(3)应有利于现代化农业生产和多元化农村经济发展;(4)应注重生活环境改善,提升农民生活品质;(5)应集约建设,集中布置、少占耕地,交通方便;(6)应按照人畜分离的原则,牲畜集中饲养,并与农村住房相对分离;(7)应构建合理有序的乡村空间结构,科学规划村庄布局,有利于转移农村人口,推进农民向中心镇、中心村集中居住。3.5.2乡村居民点体系重构模式综合分析村庄的自然环境、交通区位、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与潜力等因素,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多模式建设,重构乡村居民点空间体系。(1)迁移型村庄。对规模很小,零散的散居户和自然村落,特别是在中部山区、行洪区、蓄滞洪区、矿产采空区和受地质灾害威胁的村庄,应进行移民迁建,向中心镇、中心村集中居住,或向人口相对密集的村庄聚集,或另行选址。对位于产业园区和项目开发用地内的村庄,应采用开发迁建模式,并在产业园区或在项目建设中,解决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2)保留整合型村庄。对具有一定规模,且已有部分公用设施的村庄,应以“连片创建”和“片区连创”相结合,以改造更新为主,着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建设。(3)空心村型村庄。对于新建住宅大部分都集中在村庄外围,而村庄内部却存在大量的空闲宅基地和闲置土地的空心村,应限制建设用地,严格土地使用管理。对规模小,环境差的空心村进行搬迁,对规模较大的空心村置换闲置的建设用地。(4)城中和城边型村庄。对小城镇规划建设区内的自然村落,应严格按镇区建设规划的规定进行控制、整治和新建。对小城镇规划建设区边缘的自然村落,应与城镇接轨,与城镇统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促进城乡融合,推进村庄建设转向居住社区建设。(5)促进发展型村庄。对于村庄规模较大,产业具有规模特色,具有发展潜力的村庄,结合中心村建设,通过新村建设与旧村改造相结合,形成新农村居民点。(6)古村落保护性开发与利用型村庄。古村落建设,突出保护优先原则,注重古村落保护和新村建设的协调。对有旅游价值的古村落,要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文化名村,应单独编制保护规划和特色旅游村规划。3.6特色旅游风情镇(村)规划3.6.1(1)特色旅游风情镇包括《海南国际旅游岛发展纲要(2010-2020)》所确定的除县城以外的小城镇和《海南国际旅游岛特色旅游小镇(村)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全部小城镇。(2)特色旅游村为《海南国际旅游岛特色旅游小镇(村)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全部特色旅游村庄。3.6.2特色旅游风情镇(村)规划,除按本导则一般小城镇规划深度要求编制外,还应增加如下内容:(1)应对特色旅游风情镇(村)旅游资源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分析其旅游客源市场。(2)确定特色旅游风情镇(村)的开发建设模式。(3)明确特色旅游风情镇(村)的特色业态开发模式。(4)制定特色旅游风情镇(村)的产业投资经营管理措施。(5)增补旅游信息咨询服务、救助、投诉、住宿、餐饮、商业、娱乐、旅游机构等设施规划内容。(6)明确特色旅游风情镇(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和营销策略。(7)制定旅游商品的开发与措施。3.6.3特色旅游风情镇(村)开发建设模式(1)原生态文化依托型:应重点强调小城镇和村庄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原生态文化保护。(2)民俗风情展示型:应重点强调民俗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3)产业带动型:应突出发展特色产业,实现特色产业与旅游的协调发展。(4)大区小镇型:应强调小城镇自身建设与邻近城市和景区的结合,借力发展,互补发展,协同发展措施。(5)主题开发型:着重于主题性构建,强调特色鲜明。(6)保护提升型:主要任务为环境提升,旅游产品升级。(7)复合型:主要制定镇(村)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产业结构、文化与旅游的协调发展措施。3.6.4特色旅游风情镇(村)特色业态开发模式(1)“森林氧吧”景区依托模式:依托具有山地资源的景区(点),在森林地段可开发森林公寓等修心养生设施,使之成为人们回归自然,休闲、度假、野营和避暑的理想场所。(2)“休闲农庄”产业依托模式:依托农业资源,将农耕文化与现代休闲体验有机地结合,建设旅游度假设施,发展旅游业,促进村镇农业的转型升级。(3)民俗文化村模式:在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村镇建设民俗文化村,引导少数民族农民参与旅游开发,举行多种多样的民俗文化活动,以招徕游客观光、度假和休闲。(4)古村聚落模式:通过对古村落的保护开发,发展旅游。(5)乡村俱乐部模式:利用水库、湖泊、鱼塘等建立“垂钓俱乐部”;选择适宜的地方建设“乡村高尔夫球俱乐部”;登山为主的“野外探险”俱乐部等形式多样的乡村俱乐部。(6)租赁农园模式:将土地租给市民作为种植粮食、花草、瓜果、蔬菜等农作物,让市民体验农业生产过程,享受耕作乐趣。(7)农业教育公园模式:将农田区划为服务区、景观区、农业生产区、农产品消费区、旅游休闲娱乐区、教学区等部分,形成一个公园式的农业庄园。(8)乡野公寓模式:建筑若为新建的,则建筑规模宜小不宜大,风格应能体现村庄文化底蕴;若是民居改造的,则应保留、突出原有民居的建筑特色和文化精神。3.6.5特色旅游风情镇(村)产业投资经营管理模式(1)特色旅游风情镇(村)的产业投资经营管理主要采取如下模式,包括传统农家乐、休闲农庄、企业+农户型、政府+投资商+企业+农民旅游协会+旅行社型、股份制型和投资商主导型等六种管理模式。(2)特色旅游小镇(村)产业投资经营管理模式可参照表3.6.5选择。表3.6.5产业投资经营管理模式序号经营管理模式特征1传统农家乐农家乐是一种初级的乡村休闲形式,经营规模小、旅游产品单一,主要由个体经营管理。2休闲农庄一种新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具有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特征。以农业生产大户、农民经济合作组织或投资企业与农民合作为经营主体。
表现为“个体农庄”和“集体农庄”等经营的形式。3企业+农户企业和农户直接合作。投资商和农户共同参与经营与管理,企业对农户进行培训和规范管理,农户负责生产。4政府+投资商+农民旅游协会+旅行社政府组织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商负责经营管理和商业运作;农民旅游协会负责协调公司与农户关系。提供旅游产品和旅游商品;旅行社负责开拓市场,组织客源;5股份制根据资源的产权,界定国家、乡村集体、村民小产权和农户个人产权。由国家、集体和农户个体合作,进行股份合作制经营。6投资商主导型投资商依法获得开发建设权,由投资商主导投资经营管理。3.7产业布局3.7.1明确小城镇产业结构调整目标、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提出三次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发展措施。3.7.2统筹规划镇域三次产业的空间布局,合理确定农业生产区、农副产品加工区、产业园区、物流市场区、旅游发展区等产业集中区的选址和用地规模。3.8空间利用布局与管制3.8.1空间利用布局。重点划定规划镇区、村落的边界;风景区、保护区、农业产业化园区、基本保护农田、山区、林地、农地、水系的空间位置;标明35kV及以上电力线的走向、等级和各级道路、铁路、轨道交通、输油输气管线等,并按照“四线控制”要求各线控制宽度,提出各类用地空间的开发利用、设施建设和生态保育措施。(1)山区保护与开发。以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为核心,提出山区农林产品、林下经济、旅游资源开发等措施。(2)水资源与滨水空间保护与利用。合理安排农田灌溉设施布局,重点提出滨水空间、特色水产品、水上观光等水资源利用与开发规划措施,对河道、水库、河塘、湖泊等水体环境保护和整治提出措施建议。(3)林地保育与利用。完善水土保持、林地保育等生态空间;规划苗圃、生态林、经济林等林地及其种植范围;安排林地道路系统、林特产品加工、林区生态旅游等设施用地。(4)农地利用及农田基本建设。规划农业种植项目和空间布局;统筹安排重大农业设施和农田水利建设工程,确定其分布和规模等;提出中低产田改良、农田整治和复垦工程的建议。(5)村镇建设布局。参见3.4条款。(6)基础设施用地布局。划定各类基础设施的用地范围,确定用地规模和各种通道线路走向和控制宽度。3.8.2各类用地空间可能的开发利用途径、设施建设重点和生态保育要求可参考表3.8.2。
表3.8.2镇域空间利用导引用地类型分类开发利用设施建设生态保育山区植被覆盖农林产品种植、旅游开发山林管理设施、旅游服务设施依据生态敏感度评价,实行分级保护裸岩砾石旅游开发、矿藏采掘旅游服务设施、矿产采掘设施水面河流湖泊水产品养殖、滨水旅游、农业灌溉养殖设施、旅游服务设施、取水设施严格保护水面范围水库坑塘水产品养殖、滨水旅游、农业灌溉养殖设施、旅游服务设施、取水设施、防渗设施滩涂水产品养殖、滨水旅游养殖设施、旅游服务设施沟渠农业灌溉沟渠疏浚、防渗设施林地园地林果种植、茶叶种植、其它经济林种植(橡胶、可可、咖啡等)、采摘旅游林业管理设施、林区作业路、旅游服务设施、防(火)灾设施依据生态功能评估,实行较严格保护,园地与林地之间、林地与农田之间可进行一定的转用林地用材林木、竹林、苗圃、观光旅游林业管理设施、林区作业路、旅游服务设施、防(火)灾设施农地水田水生农作物种植、观光农业排涝设施、节水灌溉设施、机耕路、旅游服务设施严格保护田地范围,保育水土条件,进行土地整理水浇地旱生农作物种植、采摘农业灌溉渠网、灌溉设施、大棚等农业设施、机耕路、旅游服务设施严格保护田地范围,保育水土条件、进行土地整理旱地旱生农作物种植、采摘农业节水灌溉设施、防旱应急设施、大棚等农业设施、机耕路较严格保护,符合规划的条件下可转用为建设用地、进行土地整理草地牧草地牲畜养殖、旅游开发生产设施、防灾抗灾设施实行以草定畜,控制超载过牧村镇镇区(乡政府驻地)城镇建设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经营设施等村镇绿化建设,旅游区生态建设,及矿区复垦等村庄农村居民点建设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经营设施等旅游度假服务设施用地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旅游服务设施产业园区与独立工矿区工业开发、矿产采掘工矿基础设施、配套生活服务设施设施基础设施用地-交通设施、公用工程设施、水利设施、生产通道-注:“-”表示空缺。3.8.3空间管制(1)根据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公共安全等基础条件划定生态空间,确定相关生态环境、土地和水资源、能源、自然与文化遗产等方面的保护与利用目标和要求,综合分析用地条件划定镇域内禁建区、限建区和适建区的范围,提出镇域空间管制原则和措施。(2)禁建区、限建区的划定参照表3.8.3执行。
表3.8.3镇域禁建区和限建区划定要素序号要素大类具体要素空间管制分区禁建区限建区地质1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较差地区-●工程地质条件一般及较好地区--2地震风险活动断裂带-●3水土流失防治25度以上陡坡地区-●泥石流危害沟谷-危害严重、较严重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山前生态保护区-●4地质灾害泥石流、砂土液化等危险区-●地面沉降危害区-危害较大区、危害中等区地裂缝危害区所在地两侧500m范围内崩塌、滑坡、塌陷等危险区●-5地质遗迹与矿产保护地质遗迹保护区、地质公园-●矿产资源保护-●水系6河湖湿地河湖水体、水滨保护地带-●水利工程保护范围-●7水源保护地表水源保护区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三级保护区地下水源保护区核心区防护区、补给区8地下水超采地下水严重超采区-严重超采区地下水一般超采及未超采区--9洪涝调蓄超标洪水分洪口门●-超标洪水高风险区-●超标洪水低风险区、相对安全区和洪水泛区--蓄滞洪区●-绿地10绿化保护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风景名胜区特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森林公园、名胜古迹区林地、纪念林地、绿色通道-●生态公益林地重点生态公益林一般生态公益林种子资源地、古树群及古树名木生长地●-农地11农地保护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农田--
续表3.8.3要素序号要素大类具体要素空间管制分区禁建区限建区环境12污染物集中处置设施防护固体废弃物处理设施、垃圾填埋场防护区、危险废物处理设施防护区-●集中污水处理厂防护区-●13民用电磁辐射设施防护变电站防护区110kv以上变电站-广播电视发射设施保护区保护区控制发展区移动通信基站防护区、微波通道电磁辐射防护区-●环境14市政基础设施防护高压走廊防护区110kv以上输电线路的防护区-石油天然气管道设施安全防护区安全防护一级区安全防护二级区15噪声污染防护高速公路环境噪声防护区-两侧各100m范围铁路环境噪声防护区-两侧各350m范围机场噪声防护区-沿跑道方向距跑道两端各1~3km,垂直于跑道方向距离跑道两侧边缘各0.5~1km范围文物16文物保护国家级、省级、市级文物保护文保单位建设控制地带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保护区-●地下文物埋藏区-●注:“●”表示该项应列为禁建区或限建区;“-”表示空缺;文字说明表示该项相应内容应列为禁建区或限建区。3.8.4“四线”控制根据相关规范、规定,划定绿地(绿线)控制范围,河湖水系(蓝线)保护范围,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文物古迹、遗址(紫线)保护范围、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用地(黄线)控制范围。3.9基础设施协调规划3.9.1协调区域性基础设施与城镇基础设施的配置,优化镇域基础设施配置结构,提出种类设施联建共享的方案和措施,原则确定镇域重大基础设施及重要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和规模。3.9.2前款内容可与镇区道路、给水、排水等专项规划合并章节、综合出图。4镇区总体规划4.1用地选择4.1.1应避让地震断裂带,滑坡区,洪水、泥石流淹没区等灾害隐患区。4.1.2应避让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及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核心区域。邻近上述区域的镇区,宜通过规划减少对其的干扰。4.1.3应避开国家、省、市(区)、县法律和法规规定的各类应当避让的区域4.1.44.1.5应避让市政基础设施通道、易燃易爆等危险区、高压输电线路穿越区等。4.1.6严格禁止在不良地质地带上,布局居住、教育、医疗及其他公众密集活动的建设项目。4.2用地分类4.2.1本导则用地分类参照《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结合海南小城镇建设实际,将建设用地从《镇规划标准(1)生活居住综合用地(RC):包括居住、配套商业(娱乐)、社区服务等,该类用地可复合使用,互为兼容。(2)产业用地(CMW):包括工业、旅游业、商业、服务业、手工业、市场、农业产业化项目和仓储物流用地等。(3)公共服务设施用地(C):包括行政管理、教育机构、医疗保健、文体科技、社会保障等用地。(4)基础设施用地(TU):包括对外交通用地、公用工程用地、环卫设施用地、防灾设施用地等。(5)道路广场用地(S):包括道路用地、广场用地及停车场用地等。(6)公共绿化用地(G1):仅为公共绿化用地。.表4.2.3-1现状用地分类统计表序号代码用地名称类别面积(hm2)比例(%)人均用地面积(m2/人)备注1RC生活居住综合用地2C公共服务设施用地3TU基础设施用地4CMW产业用地5S道路广场用地6G1公共绿化用地小计现状建设用地水域和其他用地合计总用地注:现状人口人。水域和其他用地包括镇区水域、农林用地、以及各类防护绿地。表4.2.3-2规划用地统计表序号代码用地名称类别面积(hm2)比例(%)人均用地面积(m2/人)备注1RC生活居住用地2C公共服务设施用地3TU基础设施用地4CMW产业用地5S道路广场用地6G1公共绿地小计规划建设用地水域和其他用地合计总用地注:规划人口人,水域和其他用地包括镇区水域、农林用地、以及各类防护绿地。4.2.44.3用地标准4.3.1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应符合如下规定(1)新建镇区的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应大于80m2且小于100m2。(2)对现有的镇区进行规划时,其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应在现状人均建设用地指标的基础上,按表4.3.1规定的幅度进行调整。表4.3.1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现状人均建设用地指标A(m2/人)规划调整幅度(m2/人)80<A≤100增加或减少0~10100<A≤120减少0~10120<A≤140减少0~15A>140减至140以内4.3.2宅基地实行“一户一宅”,每户用地不得超过175m2。4.3.34.3.4在镇区外开发的旅游房产项目,产业园区项目等建设用地,应纳入镇区统一进行平衡计算。4.4建设用地结构比例4.4.1镇区规划中的生活居住综合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广场用地、以及绿地中的公共绿地四类用地占建设用地的比例宜符合表4.4.1表4.4.1建设用地比例类别代号类别名称占建设用地比例(%)镇区RC生活居住综合用地35~45C公共服务设施用地10~15S道路广场用地9~15G1公共绿地8~12四类用地之和62~874.4.24.4.3旅游小城镇及现状绿地较多的镇区,其公共绿地所占4.4.4产业用地占建设用地的4.5规划布局的一般规定4.5.1注重小城镇特色塑4.5.24.5.3突出小城镇建设与自然环境的相融性,布局应结合地形、植被、水体等自然特色,“显山露水”4.5.44.5.54.5.6强化保护,应对古建(构)筑物、山体、古树名木、特色街道、水塘水系加强保护,严禁占用基本保护农田进行建设。4.6用地强度控制4.6.1镇区各地块建筑容量必须符合所编制的本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所规定的地块开发强度要求。4.6.2(1)土地使用性质及其兼容性等用地功能控制要求;(2)容积率、建筑高度、建筑密度、绿地率等用地指标;(3)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公共安全设施的用地规模、范围及具体控制要求,地下管线控制要求;(4)基础设施用地的控制界线(黄线)、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绿线)、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界线(紫线)、地表水体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线(蓝线)等“四线”及控制要求。4.6.3工业项目建设用地必须同时符合《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所规定的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系数、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四项指标。工业项目的建筑系数不得低于30%。4.6.4控制内容可根据小城镇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或者减少控制要求和指标。4.7生活居住综合用地布局4.7.1一般规定(1)生活居住综合用地占建设用地的比例应符合本导则4.4.1的规定。(2)生活居住综合用地的选址应有利于生产和生活且不相互干扰;应布置在大气污染源的常年最小风向频率的下风侧以及水污染源的上游;位于丘陵和山区的小城镇,应优先选用向阳坡和通风良好的地段。(3)生活居住综合用地的规划应综合考虑相邻用地功能布局的要求。4.7.2生活居住综合用地空间布局应充分考虑居住环境、服务设施、道路交通设施的配套建设。4.7.3传统街区的改建规划,应体现传统特色和延续传统空间布局,重点加强道路交通、公用工程、服务设施和环境绿化建设。4.7.4建筑布局(1)建筑布局应注重特色小城镇建设要求,居住建筑的布置应根据气候、用地条件和使用要求,确定建筑的标准、类型、层数、朝向、间距、群体组合、绿地系统和空间环境。(2)应符合省政府规定的镇区住宅用地面积标准和容积率指标,以及居住建筑的朝向和日照间距系数;必须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规定。(3)建设地块平面规划中,配套设施必须满足控制性详细规划要求。(4)居住区内的绿地规划,应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地系统,并宜保留和利用规划范围内的已有树木和绿地。4.7.5建筑设计(1)建筑立面设计应突出建筑性质特征,符合小城镇风貌要求。(2)提倡建筑立体绿化,鼓励推广智能化、生态型节能建筑。(3)旧区改建,应体现传统特色,新建建筑应与保留建筑风格协调。4.8特色街区布局.8.3特色街区应注重街道景观特色塑造和适宜的公共活动空间建设。4.9公共中心布局4.9.1宜将行政办公、综合服务中心、派出所、商业等公共建筑相对集中设置,形成小城镇的公共中心。4.9.2宜结合广场、公共绿地、公共服务设施和商业娱乐等设施布局小城镇的公共中心。4.9.3小城镇的公共中心应完善环卫设施、休闲设施、停车场等建设。4.9.4小城镇的公共中心应强化环境和景观标志建设,形成小城镇的特色街区和小城镇标志性区域。4.10产业用地布局4.10.1工业生产用地应根据其生产经营的需要和对生活环境的影响程度进行选址和布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一类工业用地可布置在居住用地或公共设施用地附近;沿街布置可采用“前店后厂”的布局形式。(2)二、三类工业用地应布置在常年最小风向频率的上风侧及河流的下游,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村镇规划卫生标准》(GB18055)的有关规定。(3)新建工业项目应按类别集中分类布置在规划的工业用地中,协作密切的生产项目应邻近布置,实行产业园区化发展。园区建筑应紧凑布置,应设置防护绿带和绿化厂区,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并宜共建共享。(4)对已造成污染的二类、三类工业项目必须迁建或调整转产。特色旅游风情镇、历史文化名镇应严格限制二类、三类工业项目。4.10.(1)农机站、农产品加工厂等的选址应方便作业、运输和管理;兽医站应布置在镇区的边缘。(2)养殖类的生产园区应布局在镇区和村庄常年盛行风向的侧风位和通风、排水条件良好的地段,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村镇规划卫生标准》(GB18055)的有关规定。4.10.3仓库及堆场用地的选址和布(1)应按存储物品的性质、主要服务对象进行选址。(2)性质相同的仓库宜合并布置,共建服务设施。(3)宜设在镇区边缘交通方便的地段;危险品仓库严禁布置在镇区人口密集区,应与其他建筑的距离应符合环保和安全的要求。4.10.4(1)特色旅游风情镇(村)应设置旅游基础设施、旅游接待设施、旅游商服娱乐设施。(2)旅游接待设施应分级设置,一级旅游接待设施和商业服务设施设在县城,二级商业服务设施设在镇区;三级商业设施设置在村庄和风景区相应位置。(3)主要娱乐设施结合旅游宾馆建设综合设置。在相应景区适当功能区安排如民俗表演及游客参与性强的等露天特色娱乐活动。(4)特色旅游风情镇(村)根据各自需要建设二星级以上酒店、乡野度假村、乡村旅舍、农家乐、房车宿营地、野营帐篷等住宿方式满足游客的住宿需求。其中,星级酒店床位数约占总量的15%,度假村床位数约占总量的30%,乡村旅舍床位数约占总量的30%,农家乐床位数约占总量的20%,房车宿营和野营帐篷床位数占5%。(5)旅游住宿设施规模(床位数)预测的计算按以下公式计算:E=N×P×L/(T×K)式中:E-床位数;N-年游客量;P-住宿游人比;L-平均住宿天数;T-全年可游天数;K-床位平均利用率。4.10.5集贸市场用地(1)集贸市场用地布局应有利于人流和商品的集散,并不得占用公路、小城镇主干路等交通量大的地段,以及文体、教育、医疗机构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出入口附近地段。(2)影响镇容环境和易燃易爆的商品市场,应设在城镇的边缘,并应符合卫生、安全防护的要求。(3)根据小城镇产业特色,每镇至少规划1个农副产品产地型批发市场。(4)临近城市的小城镇,宜设置为城市服务的家私市场、建材市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工业品批发市场。(5)每镇宜规划1个农资市场、小商品批发市场。(6)逐步取消马路菜市场,镇区菜市场按120m2/千人为控制指标,服务半径不大于800m,占地面积为2500~3000m2,建筑面积为2000~2500m2。5公共服务设施规划5.1一般规定5.1.1本导则的公共服务设施含行政管理、教育机构、文体科技、医疗保健和社会保障五大类。公共设施的用地占建设用地的比例应符合本导则表4.4.1的规定。.3.55.1.6突出公共服务设施在小城镇景观中的引领作用,形成以公共服务设施为主体的小城镇景观。5.2分级配置5.2.1按照服务范围和服务人口规模合理均衡配置的原则,本导则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分为中心镇、中心村和基层村(特色村)三级。部分小城镇的镇村5.2.2
表5.2.2村镇主要公共服务设施分级配置一览表类别项目中心镇中心村基层村行政管理C11、党政机关、社会团体●●●C12、公安、法庭、治安管理●//C13、建设、市场、土地等管理机构●//C14、经济、中介机构●○/教育机构C21、幼儿园、托儿所●●●C22、小学●●○C23、初级中学●//C24、高级中学或完全中学○//C25、职教、成教、培训、专科院校○//文体科技C31、文化娱乐设施●●○C32、体育设施●○○C33、图书科技设施●○○C34、文物、纪念、宗教类设施○○○医疗保健C41、医疗保健设施●●●C42、防疫与计生设施●//C43、疗养设施○○○社会保障C71、残障人康复设施●//C72、敬老院和儿童福利院●○/C73、养老服务站●○/PAGE79注:“●”——应建的设施;“○”——有条件可建的设施;“/”——般不建的设施。5.3教育设施5.3.1本导则教育设施仅为中学、小学和幼儿园等,不含中学以上的各(1)一般应在镇区设中学,中心村设小学,基层村设学前教育设施。距中心村小学较远的基层村,可设小学教学班,安排低年级小学生就近入学。(2)镇区必须设置中心幼儿园,居住小区幼儿园按服务半径500m配置,并以辐射范围内的规划人口设置班级。(3)镇区初中、小学要充分考虑寄宿要求。(4)非寄宿学校按小学服务半径小于500m、初中小于1000m配置,并按《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配置班级,小型城镇不宜设高中。(5)中、小学校和幼儿园的选址,与集贸市场、公共娱乐场所、各类有害污染源(物理、化学、生物)的距离应符合国家有关防护距离的规定。架空高压输电线不得穿越校区。(6)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用地,与铁路的距离不应小于300m,主要入口不应开向公路,与小城镇干道或公路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80m。(7)幼儿园选址应远离各种污染源,并满足有关卫生防护标准要求;方便家长接送,避免交通干扰;三个班以上的幼儿园应独立建设。5.3.2表5.3.2普通中小学校及幼儿园校舍建设标准名称一般规模服务规模(万人)最佳服务半径(m)配置标准建筑限高运动场备注建筑面积(m2)用地面积(m2)建筑面积(m2/生)用地面积(m2/生)小学18班610014580≤1.25007.5174层普通教室层高≥3.6m200m环人口不足1.2万人的独立地区宜设18班小学。小学运动场应含不小于100m的直跑道。室外活动场地满足8m2/生。24班7560172801.2~1.6716250m环30班8775189001.6~2.06.514250m环36班9720210602.0~2.56.013300m环初中18班765015300≤2.710008.5175层普通教室层高≥3.8m250m环初中宜设24班或30班,每班50座。初中应按其服务范围均匀布置。人口不足2.7万人的独立地区,宜考虑设置18班。24班9600192002.7~3.6816250m环30班11250225003.6~4.57.515300m环幼儿园9班202522500.8~1.2500910≥20m直道幼(托)儿园应有全园共享的游戏场地,室外游戏场地面积按1.5m2/生。绿地面积按2m2/生。场地应日照充足并采取分隔措施,场地面积不应小于60m2。12班240027001.2~1.68918班315036001.6~2.4785.4医疗卫生设施5.4.1小城镇医疗卫生设施按综合医院、社区(中心村)卫生服务中心两级配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半径为500m5.4.2医院、卫生院、防疫站的选址,应方便使用和避开人流和车流大的地段,并应满足5.4.3(1)大型城镇宜设置200床以上的综合医院。(2)中、小型城镇综合医院建设标准按照2床/千人设置,计算床位在100床以下的按100床建设。(3)社区(中心村)卫生服务中心根据服务范围和服务人口合理配置。5.4.3医疗卫生设施建设应符合《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建标107-2008)、《综合医院建设标准》(建标110-2008表5.4.3小城镇(村)类别项目名称一般规模(m2/处)服务规模(万人)服务半径(m)配置标准备注建筑面积用地面积医疗卫生设施综合医5乡镇及周边地区用地面积115m2/床,建筑面积80m2/床。综合医院总规模按4床/千人标准计算。乡镇卫生院≥400≥14003~6全乡镇用地面积115m2/床,建筑面积不小于48m2/床(100床以下)。按2床/千人标准计算。村卫生室(所)60~160120~2500.05~0.6全村诊疗室、治疗室、观察室、药房、值班室等。人口0.6万以上的中心村可突破以上指标。5.5文体科技设施5.5.15.5.2居住组团体育设施场地服务规模为0.09~0.30万人,配置标准为建筑面积12m2/千人,用地面积为50m2/千人;其建筑面积不小于60m2,用地面积不小于1000m25.5.35.5.4镇区宜设置一个青少年活动中心,配置标准为用地面积150m2/千人、建筑面积120m2/千人,用地面积不小于5000m25.5.5镇文化中心服务配置标准为用地面积150m2/千人、建筑面积120m2/千人,用地面积不小于700m25.5.6镇科技站,农技站用地面积不小于5005.6社会福利与保障设施5.6.1小城镇应建设福利院或老年公寓,按照6床/千人标准设置,建筑面积按照15~20m2/床,用地面积按照25~30m2/5.6.2表5.6.2小城镇类别项目名称一般规模(m2/处)服务规模(万人)服务半径(m)配置标准备注建筑面积用地面积老年社会保障设施敬老院≥3000≥60003~10建筑面积≥30m2/床,占地面积40~50m2/床为缺少家庭照顾的老年人提供居住及文化娱乐场所。每千人2个床位配建,100床以上/所。室内活动场所1000m2,室外活动场所2000m2。老年公寓≥1500≥20003~61500建筑面积≥40m2/床,占地面积50~70m2/床为缺少家庭照顾的老年人提供居住及文化娱乐场所。每千人2个床位配建。室内活动场所600m2,室外活动场所1000m2。托老所≥500—0.45~1.5400建筑面积20m2/床,占地面积25m2/床为无人照顾的老年人提供日间照顾、精神慰籍、医疗康复等服务。托老所每所设置床位5~10床。室内活动场所300m2,室外活动场所500m2。社会救助设施儿童福利院≥5000≥600010~30建筑面积50m2/千人,占地面积60m2/千人6基础设施规划6.1道路交通规划6.1.1本导则道路交通系统由对外交通、镇域内镇区和村庄之间的道路交通、镇区内道路交通和慢行交通组成6.1.2对外交通规划一般规定(1)坚持交通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原则,按照新建、改建并举,城乡兼顾,先镇乡后村组的原则,着重建设连接国道、省干线公路、高铁等对外出口公路建设。(2)加强资源开发、旅游开发、村镇连片建设地区,交通流量大的路段建设。(3)加快农村道路建设,科学规划路网结构。(4)具备条件的乡镇、中心村、基层村(特色村),应逐步开通公共交通线路。(5)过境交通穿越镇区的小城镇,宜将过境交通引到镇区外侧。规划期内继续保留过境道路穿越镇区的小城镇,应强化规划措施,控制过境道路两侧的交通流,保证交通畅通和人身安全。(6)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用地范围应与镇区建设用地范围之间预留发展所需的距离。规划中的二、三级公路不应穿过镇区和村庄内部,对于现状穿过镇区和村庄的二、三级公路应在规划中进行调整。6.1.3镇区道路规划一般规定(1)应充分尊重小城镇传统道路格局,严格保护传统小巷肌理的完整性和传统街区的空间格局。(2)应根据道路系统,结合不同功能需求进行规划,充分考虑道路功能与街道景观结合。(3)路网结构应遵循高密度、窄路幅的原则,小城镇主要道路车行道宽度宜控制在14m以内。(4)应延续小城镇的乡野田园格局,小城镇不宜建设城镇外环道路,保证城镇与外围自然环境的“软对接”,使镇区内部道路与外部田间道路自然衔接。(5)连接工厂、仓库、车站、码头、货场等以货运为主的道路不宜穿越镇区的中心地段。(6)文体娱乐、商业服务等大型公共建筑出入口处应设置人流、车辆集散场地。(7)应进行盲道与无障碍设施建设。(8)道路广场用地占建设用地的比例应符合本导则表4.4.1的规定。6.1.4镇区道路分级(1)镇区规划道路宜分为主干路、干路、巷路三级。主干路是镇区主要交通通道;干路是连接主干路与巷道的通道;巷道是街坊内的联系道路。(2)道路规划设计应符合表6.1.4规定。表6.1.4镇区道路规划技术指标技术指标道路级别主干路干路巷路计算行车速(km/h)3020――道路红线宽度(m)16~2410~144~6车行道宽度(m)10~146~73.5每侧人行道宽度(m)3~50~30道路间距(m)250~500120~30060~150注:山区或历史街区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降低标准。6.1.5交通设施(1)镇区的道路系统应与公路、铁路、水运等对外交通设施相互协调,并配置相应的站场、码头、停车场设施。(2)商业、文化、服务设施集中的路段,可布置为商业步行街,根据集散要求应设置停车场地,紧急疏散出口的间距不得大于160m。(3)每镇必须设置社会公共停车场,各建设地块内必须按地块控制性要求设置配套停车位。(4)商业街道宜设置在与主干道垂直方向的干道或小巷中。6.1.6道路断面及线形(1)道路断面设计主要控制车行道宽度,根据道路功能、地形环境等灵活确定道路红线宽度。(2)可采用不等高、不对称的断面形式,可考虑设置路面停车,提倡一块板混合断面。(3)市政管线宜设置在人行道或两侧绿带内。(4)道路线形应结合地形、植被、水系等,提倡景观化、生态化的设计。6.1.7慢行交通(1)慢行道分类:根据慢行道的使用功能主要分为人行道、骑游道、人行与自行车骑行兼容的综合慢行道三种类型。(2)景观多样性:慢行道的线路应结合镇域内的风景区、景点、村落、文物古迹、特色产业园区、河流水系、林地、田园等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体现出特色多样原则。(3)通达性:实现慢行道的全线贯通,并提供与慢行道相适应的综合交通支撑体系,与对外交通系统衔接,满足市民、游客的进出方便、快捷。(4)安全性:采用与行人、非机动车空间分隔或绕行改道等方式,确保慢行道的安全。(5)规划布局明确主题,特色鲜明。结合自然环境,景观特色,总体布局不同主题,不同特色的慢行道系统。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的城乡道路的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应有利于与市(区)、县域慢行道系统的衔接。应与道路交通有便捷的转乘。应有完善的服务配套设施。应有完善标识指引系统。(6)慢行道设置标准应符合表6.1.7的规定。表6.1.7慢行绿道设置标准类型宽度纵坡度人行1.53%~8%自行车1.5~2.0<8%综合2.5~33%~8%6.2给水工程规划6.2.1(1)给水工程规划中的集中式给水主要应包括确定用水量、水质标准、水源及卫生防护、水质净化、给水设施、管网布置。(2)分散式给水主要应包括确定用水量、水质标准、水源及卫生防护、取水设施。(3)集中式给水的用水量应包括生活、生产、消防、浇洒道路和绿化用水量,管网漏水量和未预见水量。6.2.2镇区综合用水量宜按表6.2.2的规定进行综合预测,并将临近由镇区给水的村庄用水量纳入镇区给水系统统一考虑。有特殊情况的镇区,应根据用水实际情况,酌情增减用水量指标。消防用水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表6.2.2用水指标序号代码用地名称类别指标(t/hm2)备注1RC生活居住综合用地60~1002C公共服务设施用地50~703TU基础设施用地15~304CMW产业用地30~705S道路广场用地8~106G1绿地10~12注:表中为规划期最高日用水量指标,已包括管网漏失及未预见水量。6.2.3(1)水量应充足,生活饮用水、取水、净水、输配水设施应做到安全、经济和具备施工条件;生活饮用水水质,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3020)的规定。(2)根据给水系统布局,水厂的位置宜选择在交通便捷、供电安全可靠和水厂生产废水处置方便的位置,应便于水源卫生防护。(3)水厂应按总体规划确定的给水规模建设,并符合《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要求。(4)选择地下水作为给水水源时,不得超量开采;选择地表水作为给水水源时,其枯水期的保证率不得低于95%。(5)水资源匮乏的镇应设置天然降水的收集贮存设施。6.2.4可保留部分居民现有的自用水井作为备用水源,保证用水安全。6.2.5(1)输水管管径应满足规划期给水规模并结合近期建设要求进行设置。(2)给水系统管网及管径、走廊,配水干线管网宜布置成环状。(3)给水管网系统的布置和干管的走向应与给水的主要流向一致,并应以最短距离向用水大户供水。(4)给水干管最不利点的最小服务水头,单层建筑物可按10~15m计算,建筑物每增加一层应增压3m。6.3排水工程规划6.3.1排水工程规划应包括确定排水量、排水体制、排放标准、排水系统布置、污水处理设施。6.3.2(1)远期应采用分流制排水系统。(2)近期条件不具备的小城镇可选择合流制,但在污水排入管网系统前应采用化粪池、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等方法预处理。同时管网铺设应充分考虑远期分流制的需要。(3)现状有条件的小城镇排水系统应改造为污废分流;有条件的应建污水处理厂(设施)。6.3.3污水排放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的有关规定;污水用于农田灌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6.3.4排水量计算(1)污水量按给水量的75%~85%计算标准进行计算。(2)雨水量按所属的城市或邻近城市的暴雨强度公式计算。6.3.5污水处理厂应(1)规模应按总体规划确定的规模建设,并符合《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要求。(2)位置应选在镇区的下游,靠近受纳水体或农田灌溉区。6.3.66.3.7山区小城镇,镇区应根据需要在临山体脚下布置截洪沟6.3.8鼓励中水利用,利用中水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50336)和《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503356.4电力工程规划6.4.1一般规定(1)配电工程规划应与当地(市、县)“十二五”配电总体规划相配合、相协调。在规划中具体落实变电站(开关站、配电站)站点、线路走廊和通道等电力设施用地。(2)配电电压等级一般采用110kV、35kV、10kV和0.38kV,其中110kV、35kV为高压配电网,10kV为中压配电网,0.38kV为低压配电网。用电容量较小的小城镇,一般只考虑中低压配电网的规划。高压配电网的规划参考当地(市、县)“十二五”配电总体规划。(3)配电规划应满足用电增长需求,根据小城镇不同负荷特点和可靠性的要求,在现有配电网的基础上合理优化网架结构,具备较强的适应性,并具备一定的抵御事故和防灾减灾的能力。(4)配电规划要求设备选型标准化,技术先进适用,节能环保。规划要体现不同区域、不同特色小城镇的差异性,技术经济指标合理,与城镇社会环境及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5)鼓励利用清洁能源,结合小城镇地区的特点,应充分利用小型水电、风电和太阳能等能源。(6)根据配电工程规划,结合负荷增长情况提出近规划年内年度中低压配电网建设与改造项目。6.4.2用电负荷预测对小城镇应进行电量及负荷需求预测,包括总量、分区预测和空间负荷预测。负荷预测一般采取负荷密度法,也可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校验。用电负荷指标按表6.4.2选取,同时系数取0.5~0.7。表6.4.2负荷密度指标表序号代码用地名称类别指标(kW/hm2)备注1R生活居住综合用地100~3002C公共服务设施用地150~6003TU基础设施用地100~2004CMW产业用地工业用地200~500仓储用地100~2005S道路广场用地10~306G绿地10~156.4.3中压配电网(1)中压配电网应划分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分区配电网,分区配电网应有明确的供电范围,不宜交错重叠,并应根据城镇发展适时调整和优化。(2)初期负荷较小时,可采用单电源树干式接线方式,并应随着负荷增长逐步向环网接线方式过渡。较长的主干线或分支线宜装设分段或分支开关设备,应积极推广使用自动重合器和自动分段器,并留有配网自动化发展的余地。(3)根据小城镇的不同特点,优先采用架空绝缘线路,重要的旅游景点、仿古街道宜采用电缆线路。架空线路宜沿道路、河渠、绿化带布设,尽量减少与道路、河流、铁路的交叉。耐张、转角杆宜采用不打拉线的高强度水泥电杆,充分提高线路走廊利用率。(4)新建配电站宜优先选用室内站或预装箱式变电站,条件受限时可选用柱上变压器。柱上变压器的高压侧宜采用跌落式熔断器或断路器保护,低压侧宜采用集保护、计量和无功补偿于一体的“三合一”综合配电箱。(5)额定容量在100kVA及以上的配电变压器应配置无功自动补偿装置。一般在低压侧设置。补偿后在高峰负荷时,变压器低压侧功率因数达到0.95及以上,低压侧无功补偿容量应根据配变容量、负荷性质和负荷大小,通过计算确定,一般按配电变压器容量的20~30%配置。(6)10kV线路应考虑对末端电压质量的要求,供电半径宜控制在:4~10km之间。(7)重要基础工程设施、医疗单位救灾中心和其他重要用户应设专用线路供电,并应设置一定容量的备用电源。6.4.4低压配电网(1)低压配电网应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一般采用以配电变压器为中心的树状放射式结构。(2)低压线路优先采用架空绝缘线路,重要的旅游景点、仿古街道宜采用电缆线路。绝缘导线宜采用耐候型,架设方式可采用集束式和分相式;当采用集束式时,同一台变压器供电的多回低压线路可同杆架设。为提高供电可靠性,电缆配电线路应根据线路长度适量设置分断开关。(3)低压配电网应按变压器台区分区供电,主干线一次建成,有较强的适应性。电压损失不应大于4%,供电半径宜控制在400m以内。(4)低压线路可与10kV配电线路同杆架设,并应为同一电源。低压线路与装有分段开关的10kV配电线路同杆架设时,不应跨越分段开关。(5)低压接户线应使用绝缘导线,接户线截面不小于10mm2,进户线不得与弱电线同孔入户。
居民用户应采用“一户一表”的计量方式,电能表应安装在计量表箱内,计量箱进线侧应装设总开关,分户电能表出口装设分户开关。6.4.5设备选择(1)配电变压器。配电变压器应选用低损耗、低噪音、接线组别为Dyn11的环保节能型变压器,优先选用S11系列变压器,高损耗变压器应限期更换为低损耗变压器。单相配电变压器宜采用低损耗卷铁心变压器。干式变压器宜选用SCB10系列环氧浇注变压器。由于海南的特殊地理环境条件,慎用纸绝缘的干式变压器。(2)高压开关柜。10kV开关柜应具有五防功能,防护等级应达到IP3X及以上要求。断路器柜应选用技术先进的长寿命少维护的真空或六氟化硫断路器,宜采取微机保护。(3)低压开关柜。重要用户,应选用先进的MNS、GCS或GCK型低压开关柜;一般用户,可选用GCS、GCK或GGD型低压开关柜。(4)柱上断路器、负荷开关及熔断器。中压架空线路分段开关应采用体积小、容量大、维护方便的柱上真空或六氟化硫断路器,联络开关可真空负荷开关,当开关设备需频繁操作时宜采用断路器。为实施馈线自动化,主干环网线路宜采用真空或六氟化硫自动负荷开关。自动负荷开关应具有以下功能:能带负荷频繁操作、工作寿命期限内免维护;具有良好的通信接口;配有就地处理功能的一体型远方监控终端;通过设备本身可完成自动隔离故障并恢复非故障线路供电。户外跌落式熔断器应选用开断短路容量为200MVA、可靠性高、体积小和少维护的新型熔断器。6.5通信工程规划6.5.16.5.2电信分局(所)、邮政.4通信线路宜采用埋地管道敷设,6.5.表6.5.5通信设施指标表序号项目名称指标备注1固定电话40~50线/百人2公用电话1~1.5线/千人3数据用户20~40线/百人4移动电话50~70部/百人5有线电视住宅用户100线/百户6有线电视非住宅用户住宅用户的10%6.6燃气工程规划6.6.16.6.26.6.3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的位置与镇区各项用地和设施的安全防护距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6.6.46.6.5燃气管网布置(1)镇区高、中压输配管网宜布置成环状,高压管道不宜进入城镇建设密集地区,次高压管道宜沿道路外侧的绿化带敷设。(2)各类燃气管道宜采用直埋方式敷设,并确保其安全防护距离;不得与其它管道或电缆同沟敷设。(3)地下燃气管道不得从建筑物、大型构筑物和堆积易燃、易爆材料和具有腐蚀性液体的场地的下面穿越。6.6.6在农村应做好沼水、沼渣的综合利用。6.7工程管线综合规划各类工程管线设计和铺设必须按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的有关规定执行。6.8用地竖向规划6.8
(1)应确定建筑物、构筑物、场地、道路、排水沟等的规划控制标高;
(2)应确定地面排水方式及排水构筑物;
(3)应估算土石方挖填工程量,进行土方初平衡。6.8(1)应允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减少土石方工程量,有利于地面排水及防洪、排涝需要;(2)宜保留原有绿地和水面;应有利于建筑布置、景观环境设计;(3)应符合道路、广场的设计坡度要求及各种工程管线敷设。环境卫生规划6.9.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18年四川内江中考满分作文《我心中的英雄》12
- 2024年高考历史热点难点突破专练专题02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含解析
- 2024-2025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十一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同步练习新人教版
- 烫伤应急处置措施
- 兼职演员参演合同
- 智能旅游仙崇线施工合同
- 城市建筑矿山采矿施工合同
- 艺术团体业绩合同评价标准
- 设计合同权益保护
- 审计机关五险协议书
- 机械专业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职业生涯规划
- 《微电影制作教程》第二章
- 《阳光心理健康人生》心理健康主题班会PPT
- 初三家长会数学课件
- CSBMK-2022年中国软件行业基准数据
- (完整)全国事业单位招聘考试题题库及答案(通用版)
-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8.1 分数的初步认识 ︳西师大版
- GB/T 25071-2010珠宝玉石及贵金属产品分类与代码
- GB/T 15441-1995水质急性毒性的测定发光细菌法
- GB/T 15249.2-2009合质金化学分析方法第2部分:银量的测定火试金重量法和EDTA滴定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