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化学《3.2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同步练习及答案
[基础巩固]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i.o℃的水继续冷却,结成冰后,分子间的间隔:()
A.不变B.增大C.减小D.不能确定
2.氮气液化的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
A.氮气分子的大小B.氮气分子的组成C.氮气分子间的距离D.氮气的化学性质
3.下列事实能证明在化学变化中微粒可分的是()
A.蒸发氯化钠溶液后,有固体析出B.干冰升华形成二氧化碳气体
C.水通电可以收集到氧气和氢气D.水蒸气冷凝为水
4.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高镒酸钾固体B.液态空气C.蒸储水D.双氧水
5.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分子运动速度加快B.一种分子运动到另一种分子之间去了
C.分子被破坏变成了其它物质的分子D.分子间隔变小
6.下列物质由一个分子构成的是()
A.糖水B.食盐水(氯化钠溶液)C.海水D.蒸储水
7.下列能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A.二氧化碳分子B.碳原子C.氧原子D.氧分子
8.关于液态氧和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的物理性质相同B.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C它们由同种分子构成D.它们含有不同的分子数目
9.下列有关分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B.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C.分子是由原子结合而成的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改变
10.1993年8月“我国科学家利用超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在一块晶体硅(Si)的表面通过探针的作用搬走原
子,写下了“中国”两个字,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上述操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B.上述过程是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C.这两个汉字是当今世界上最小的汉字D.这标志着我国科学已进入操纵原子的阶段
—.填空题
11.分子总是在不断,且随着温一度的升高,分子的运动速度»分子间有空隙,.且随着温
度的升高,分子间的空隙,随着压强的增大,分子间的空隙。
12.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春暖花开的季节里,人们在公园里通常能闻到宜人的花香,这是因为
;为了便于运输和使用,通常把石油气加压变,成液化石油气贮存在钢瓶里,这一事
实说明了。将50mL酒精和50矶水混合在一起,总体积100ml,(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其原因是
13.右图是一个密.封的容器,在其中装有棕色漠蒸气。当把活塞向内推时,看到的
现象是,说明了
[拓展提高]
三.简答题
氧气(02)和臭氧的化学性质是否相同,为什么?
(1)将一个吹入部分空气的气球放入吸滤瓶中,如右图所示塞紧瓶塞,接上抽气机抽
则其中的气球将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
(2)如果打开瓶塞,通过支管向瓶内不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又将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
[思维拓展]
五.实验探究题
16.为了让学生完成“证明分子间有空隙”的家庭实验,老师已给每位同学准备了一只有刻度的小烧杯,则同
学们回家后还需要准备、、。
实验步骤是: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
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出的结论是[
参考答案
L、B,2、C,3、C,4、B,5、C,6、D,7、A,8、C,9、A,10、A
二、填空题
11、运动的加快增大变小
12、分子在不断的运动分子间有间隙小于分子间有间隙
13、气体的颜色变深了分子间有间隔
四、简答题
14,、不同,因为氧气和臭氧是由不同分子构成的
15>(1)将变大,瓶内的压强小于球内压强,所以气压将气球变大
(2)气球将上浮〃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16、酒精水纸杯
(1)在纸杯上先用笔画一个记号,后取水,倒入烧杯中,测量出体积
(2)后用同样的纸杯取同样体积的酒精后倒入烧杯中,测量出总体积
得出的总体积比两次分体积之和还要少
分子间有间隔
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用同一种基本反应类型,经过两步反应不能实现的转化是
A.CfH2cB.CU-CU(OH)2C.H202fH2D.NaOH-BaSO4
2.推理错误的是
选项化学反应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A镁能与二氧化碳反应,铁不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反应物的性质
B通常木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反应温度
C硫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反应物的浓度
D加热氯酸钾反应速率较慢,加入二氧化镒后速度加快催化剂
A.AB.BC.CD.D
3.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粒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沉
淀
a质
量向一定量的CuSO«溶液中加NaOH溶液
',g
0、aOH溶港质量g
加热一定质量的KC1O3和MrQ混合物制02
4.肿(N2H4)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有刺激性气味,有吸湿性。点燃时,迅速而完全燃烧,生成N?和H20,并
放出大量的热。下列有关N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应密封保存B.完全燃烧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C.可用作燃料D.其中氮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7:1
点燃
5.有关反应2Mg+022MgO的说法正确的是
A.镁加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氧化镁
B.每3克镁和2克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5克氧化镁
C.每2克镁和3克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5克氧化镁
D.每2份镁和1份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2份氧化镁
6.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下列采取的安全措施错误的是()
A.不必检纯度,直接点燃氢气
B.在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C.在加油站张贴严禁烟火标志
D.在燃气灶的厨房内上方安装报警器
7.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固体二氧化碳可用人工降雨-------二氧化碳能与碱反应
B.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氮气化学性质稳定
C.氢氧化钙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
D.氧化钙可做食品干燥剂-------氧化钙能与水反应
8.下列关于“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出5g粗盐,用量筒量取10mL水
B.溶解:将水倒入烧杯,逐渐加入粗盐,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至粗盐不再溶解为止
C.过滤:将烧杯内的所有物质全部倒入过滤器内,边倒边用玻璃棒搅拌
D.蒸发:将所得澄清滤液倒入蒸发皿中加热,用玻璃棒搅拌,至较多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
9.物质名称、俗名、分类和化学式均正确的是()
选项名称俗名分类化学式
A碳酸钠纯碱碱NaC03
B固态二氧化碳干冰氧化物C02
C碳酸氢钠苏打酸NaHC03
D氢氧化钙消石灰盐CaO
A.AB.BC.CD.D
10.下列有关数字“2”的意义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2N0J:2个硝酸根离子
B.FeO: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C.Cl2:氯气分子中有2个氯原子
D.2Mg:2个镁元素
11.下列用品,利用了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12.以下涉及粗盐提纯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称量
蒸发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人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均与化学有着密切的联系.现在的衣服面料多种多样,有一种面料叫“冰蚕
丝",其主要成分为合成纤维.可用.方法鉴别“冰蚕丝”和天然蚕丝。节假日或双休日,去郊游野炊
实为一大快事。某小组野炊食谱如下,从营养均衡的角度来看,该食谱中除水外,还缺少的营养素是:
野炊时,如果迅速向“灶”里塞满枯枝,反而燃烧不旺、浓烟滚滚,说明可燃物充分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野炊食谱:
主食।馒头
配菜:烤火腿、生活离不开水,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有:(填序号)
鲫鱼汤、五香
豆干“
①水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②清澈、透明的泉水是纯净物
③除去氯化钾中的杂质二氧化锌,可以通过加水溶解、过滤的方法得到纯净的氯化钾
④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可使其软化
⑤洗菜后的水用来浇花、冲洗厕所良好的生活环境可以提升生活质量.在家庭装修时,一些人造板材会释放出
一种对人体有害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味可能是(填字母).为避免它对室内空气的污染,你采取
的措施是.
A氮气B二氧化碳C甲醛D甲烷
14.现有下列四组物质:
A.CaO、MgO>Fe2O3>C02B.Cu>Zn、O2、Mg
C.员、Nz、CL、CuD.NaOH、Ca(OH)2、Ba(OH)2、上0填写下列空白
ABCD
分类标准金属氧化物—非金属单质—
不属于该类别的物质0
—2—H2O
(2)若(1)表中“不属于该类别的物质”中的四种物质相互作用可生成一种新物质碱式碳酸铜[CwSH)£031,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5.2019年央视315晚会曝光“化妆”鸡蛋.蛋黄染色对人有害吗?“化妆”的粉末是什么?资料:红色粉末,名
字叫做斑螯(mao)黄。斑螯黄又叫角黄素[分子式(C40H是一种在自然界广泛分布的类胡萝卜素。在中国《饲
料添加剂品种目(2013)》允许斑螯黄用于家禽饲料。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所学化学知识进行研究学习:
(1)斑螯黄是由_______种元素组成的,其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o
(2)斑螯黄属于(填“有机物”或“无机物”)o
(3)可用和(填名称)来检验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4)鸡蛋中富含的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础物质。
16.向盛有lOmLNaOH溶液(其中滴有少量无色酚酎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用pH计(用来精确测定
溶液pH的仪器)测定溶液的pH,所得数据如下:
加入稀盐酸的体积/mL02468101214
烧杯中溶液的pH12.912.712.512.311.97.02.11.9
(1)当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为____mL时,NaOH溶液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当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为3mL时,溶
液显_____色;当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为14mL时,溶液显_____色.当烧杯中溶液的pH=2.1时,溶液中的溶质有: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a
bc
燃着的蜡烛
三一稀盐酸二_紫色石
:<:—澄清石灰水
国一大理石」蕊试液
BCD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若将A装置中的稀盐酸换成稀硫酸,造成的后果是—,为了验证装置A产生的气体
是二氧化碳,可将A与装置_____连接,若将A、E装置连接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将A装置的导管a与E装
置的导管(选填"b”或"c”)相连接。
(2)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沿D装置烧杯左侧内壁缓慢倒入,观察到的现象是一»
(3)将A、B装置连接,观察到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而二氧化硫与二氧
化碳的性质相似,请结合下列图示中所给实验用品,设计一个实验用来验证:二氧化硫不能使石蕊变红色。
数朵用石蕊试液染成
紫色的干燥的纸花
实验操作:。
(4)盐酸、碳酸和亚硫酸都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从微观角度分析原因是o
(5)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通常在集气瓶中放少量水,目的是吸收有毒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为了
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硫,有以下试剂,你认为用来代替集气瓶中的水最为合适的是(选填序号)。
①饱和氢氧化钙溶液;②饱和氯化钠溶液;③浓盐酸;④饱和氢氧化钠溶液
18.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下图所示的探究实验,成功证明了“CO?在高温下与炭(C)反应生成CO”。据图完
成下列各题。(提示:炭(C)和水蒸气高温下反应可生成CO和山)
稀
盐
酸
(1)写出小写字母所示仪器的名称b、c。
(2)装置C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3)装置D的作用是„
(4)该兴趣小组的实验装置不完善,应该在A-B装置之间增加一个装置,该装置的作用是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
19.(6分)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黄铜(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取出6g合金样品,将50g稀硫酸分
5次加入样品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
稀硫酸用量剩余固体质量
第一次加入10g4.7g
第二次加入10gmg
第三次加入10g2.1g
第四次加入10g1.2g
第五次加入10g1.2g
(1)m值为。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B
【解析】
试题分析:A、C->CO2fHzc都是通过化合反应实现转化,正确,B、CU->CUO-*CUSO4-*CU(OH)2,错误,C、
H202fH20-H”都是通过分解反应实现转化,正确,D、NaOH-NazSO,fBaSO,,都是通过复分解反应实现转化,正
确,故选B
考点:物质的转化,基本反应类型
2.B
【解析】
【详解】
A、镁能与二氧化碳反应,铁不能与二氧化碳反应,说明了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是反应物的性质,故A正确;
B、通常木炭在充足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氧气不充足中,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说明了影
响化学反应的因素是反应物的量,故B错误;
C、硫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空气中氧气浓度低于氧气中浓度,说明了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是反应物
的浓度,故C正确;
D、二氧化镒在氯酸钾分解中用作催化剂。加热氯酸钾反应速率较慢,加入二氧化镐后速度加快,说明了影响化
学反应的因素是催化剂,故D正确。故选B。
3.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粒,氢气的质量应不断增大至一定值,反应速率不断变缓,选项A不正确;
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pH值应由大逐渐变小,选项B不正确;
C、向一定量的CuSO«溶液中加NaOH溶液,沉淀质量不断增大至一定值,选项C正确;
D、加热一定质量的KC1O3和MnOz混合物制Oz,反应完成后容器中有催化剂MrQ剩余,选项D不正确;
故选C。
4.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因为脱(N2H0有刺激性气味,有吸湿性,所以应密封保存,选项A正确;
B、脱(N2H0点燃时,生成Nz和H20,反应物和生成物都不是两种化合物,因此不属于复分解反应,选项B不
正确;
C、W(N此)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点燃时,迅速而完全燃烧,生成用和H20,并放出大量的热,因此可用作
燃料,选项C正确
D、肺(N2H0中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X2:1X4=7:1,选项D正确。故选B。
5.B
【解析】
【详解】
A、“+”应该读作“和”,“=”应该读作“生成”,应该读作,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镁,故
选项说法错误。
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在点燃条件下,每48克镁跟32克氧气反应生成80克氧化镁,即每3克镁和2克氧气
在点燃条件下生成5克氧化镁,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由B可知该选项说法错误。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在点燃条件下,每48克镁跟32克氧气反应生成80克氧化镁,即每3份质量的镁跟2
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5份质量的氧化镁,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6.A
【解析】
A、氢气具有可燃性,点燃前要验纯,否则可能会发生爆炸,错误;B、在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免
吸入大量的可吸入颗粒物和毒气,正确;C、加油站空气中含有可燃性气体,在加油站张贴严禁烟火标志,正确;
D,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故在燃气灶的厨房内上方安装报警器,正确。故选A。
7.C
【解析】
【详解】
A、干冰是固体的二氧化碳,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于人工降雨,故选项说法错误。
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C、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能中和酸性土壤,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可做食品干燥剂,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8.C
【解析】
【详解】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实验主要包括以下步骤:称量、溶解、过滤和蒸发结晶,则有:
A、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出5g粗盐,用量筒量取10mL水,A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溶解:将水倒入烧杯,逐渐加入粗盐,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至粗盐不再溶解为止,B选项正确,不符合题
意;
C、过滤:将烧杯内的所有物质用玻璃棒引流慢慢倒入过滤器内,注意漏斗内液面边缘不能高于滤纸边缘,且不
能用玻璃棒搅拌,C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D、蒸发:将所得澄清滤液倒入蒸发皿中加热,用玻璃棒搅拌,至较多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D选项正确,不符
合题意。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称量、溶解、过滤、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特别注意各步骤中玻璃棒的作用。
9.B
【解析】
【详解】
A、碳酸钠的俗称是纯碱,属于盐,化学式为:Na2cCh,不符合题意;
B、固体二氧化碳的俗称是干冰,属于氧化物,化学式为:CO2,符合题意;
C、碳酸氢钠的俗称是小苏打,属于盐,化学式为:NaHCOa,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钙的俗称是消石灰,属于碱,化学式为:Ca(OH)2,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A
【解析】
【详解】
A、在离子前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2N(V表示2个硝酸根离子。A正确;
B、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标注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表示氧化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B错误;
C、元素符号右下角表示每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CL表示1个氯气分子中有2个氯原子。C错误;
D、元素符号前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2Mg表示2个镁原子,元素不论个数。D错误。
故选A。
11.C
【解析】
【详解】
A、真丝围巾是用真丝制成的,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
B、玻璃水杯是用玻璃制成的,玻璃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C、塑料玩具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正确。
D、不锈钢餐具是用不锈钢制成的,不锈钢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2.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在用天平称量粗盐时,采用“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祛码和粗盐的位置放反了,故A错误;
B、溶解粗盐要在烧杯中进行,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B正确,
C、在过滤粗盐时,要用玻璃棒引流,且漏斗下端管口紧贴烧杯内壁,故C错误,
D、在蒸发结晶时,要用酒精灯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液滴飞溅,故D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燃烧闻气味维生素与氧气充分接触①②③④C选择环保材质或装修后长时间通风
【解析】
【详解】
(1)蚕丝成分是蛋白质,灼热有烧焦羽毛味,合成纤维燃烧有特殊气味,故可以用燃烧闻气味的方法。
(2)该食谱中缺维生素。野炊时,如果迅速向“灶”里塞满枯枝时,枯枝不能与氧气充分接触,故燃烧的不旺,
故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与氧气充分接触。
(3)①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故错误;
②清澈、透明的泉水中含有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不是纯净物,故错误;
③氯化钾可溶于水,二氧化钛不溶于水,加水溶解、过滤的方法得到纯净的二氧化镭,不是氯化钾,故错误。
④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只能除去色素和异味,不能除去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故不可使其软化,故错误;
⑤洗菜后的水用来浇花、冲洗厕所可以节约用水,故正确。故错误的有:①②③④。
(4)家庭装修时,一些人造板材会释放出甲醛,对人体有害。装修房屋时选择环保材质或装修后长时间通风可
以降低房间内甲醛的含量。
14.C02金属单质Cu碱2CU+CO2+O2+H2O=CU2(OH)2CO3
【解析】
【详解】
(1)A、CaO、MgO、FezOs是金属氧化物,CO?是非金属氧化物。故应填:CO?;
B、Cu、Zn、Mg是金属单质,是非金属单质。故应填:金属单质;
C、玲、弗、CL是非金属单质,Cu是金属单质;故应填Cu;
D、NaOH、Ca(0H)2,Ba(0H)2是碱,上0是氧化物;故应填:碱。
(2)二氧化碳、氧气、铜和水反应生成碱式碳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C02+O2+IW=Cu2(0H)2c
15.3120:13有机物稀盐酸澄清石灰水蛋白质
【解析】
【详解】
斑螯黄的化学式为: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其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1)C4OH52O2,12X40)52=120
13;
(2)斑螯黄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
(3)可用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来检验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因为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
化碳和水,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鸡蛋中富含的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础物质。
16.10红无NaCkHC1
【解析】
【详解】
但二者恰好反应完的时间是溶液的pH变为1.0,所以当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为10mL时,NaOH溶液和稀盐酸
恰好完全反应;
当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为3mL时,溶液的pH值在3.5和3.1之间显示碱性;
同理当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为14mL时,溶液显酸性,所以颜色变为无色,当烧杯中溶液的pH=3.1时,溶液中
的溶质有:反应产生的氯化钠和没有反应完的氯化氢。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反应会逐渐停止(或一段时间后不再产生二氧化碳)Cc燃着的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
CO2+H2O=H2CO3将干燥的紫色石蕊小花放入盛有二氧化硫的集气瓶内溶液中含有氢离子④
【解析】
【详解】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若将稀盐酸换成稀硫酸,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会覆盖在碳酸钙表面,阻碍反应
进行,反应会逐渐停止;验证二氧化碳气体是把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所以可将A与装置C连接;若将A、E
装置连接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大,用E装置收集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课件
- 2025届安徽省蚌埠市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 社会安全主题班会课件
- 合作保密协议书2篇
- 股权转让协议书-重点2份
- 第一场雪教学设计
- 2025年新员工入职安全培训考试试题答案汇编
- 25年公司项目部安全培训考试试题答案综合卷
- 2025工厂员工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培优】
- 2024-2025项目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完整版
- 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完整
- 2023年高考辽宁卷化学真题(解析版)
- 第三章物流节点选址模型与方法
- 粮油食材配送投标方案(大米食用油食材配送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爆破施工分包协议范本
- DB3301∕T 65.28-2024 反恐怖防范系统管理规范 第28部分:硬质隔离设施
- 混凝土楼盖课程设计讲解
- 北京版小学英语1至6年级词汇
- 3-1-立体表面上点的投影
- (正式版)QB∕T 2761-2024 室内空气净化产品净化效果测定方法
- GB/T 44193-2024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一网通办基本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