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常州市新北区小升初语文常考题_第1页
2022年常州市新北区小升初语文常考题_第2页
2022年常州市新北区小升初语文常考题_第3页
2022年常州市新北区小升初语文常考题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常州市新北区小升初语文常考题

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那个一生都在暖场的人

①老陈是我的初中同学,他个头不高,长相普通,成绩垫底,不是个讨喜的孩子。可他

对谁都掏心掏肺,任劳任怨。大家习惯了他承担班务,都称他“劳模”,满满的都是取笑

和讽刺。

②初中毕业,全班57个同学,老陈辍学了。拍毕业照那天,老陈眼含热泪,跟每个同学

拥抱,向每位老师鞠躬。那时,我们都以为,和他的人生不会再有交集。

③可步入社会的老陈就像一个箪含刑,用让人不忍拒绝的热情,使班里57个人没在岁月

里走散。

④老陈第一次张罗班级聚会,是在初中毕业一周年。那一年,他在工地当小工,整个人

又黑又瘦。有同学遇到他,他都不由分说请同学喝瓶水或吃根雪糕,像个家长嘱咐同学:

“一定要好好学习,搬砖太苦了

⑤第一次聚会是在大年初三,来了37个人。大家吃饱喝足,他悄悄结了账。再后来,老

陈每年大年初三都组织聚会。可是,来的人越来越少。最少的一次,只有班长、我和老

陈。那天老陈很失落,要了酒自斟自饮。他说自己人微言轻,大家看不起他这个''打工

仔”。我和班长承诺:“以后,我俩一定会来。”听到这话,老陈流泪了。

⑥在那几年里。老陈熟知每个同学的家庭状况。哪位同学、老师家里有事,他都义不容

辞地去帮忙。老师们说,他不是教过的最有出息的学生,却是最懂感恩的一个。

⑦老陈就这样,用他不管不顾的热心,温暖着周围的人。

⑧后来,老陈在微信朋友圈说去东北当矿工,我给他打电话「不管你走多远,大年初三,

我和同学们都等你回家。”电话那边,老陈泣不成声。

⑨矿工的生活很艰苦,但朋友圈里的老陈永远活跃。他每天早晨5点准时问候大家,每

天下午5点发一张他升井的自拍。他从来不说苦,可是,透过那些照片,我们可以想见

他的辛酸。每当有同学际遇不好时,想到老陈,就都觉得没有资格沮丧。

⑩2015年春节,是老陈闯关东的第一个年头,我们都以为他不会回来了。可大年初二,

我们如期收到通知。他说;“一年就盼这一天,没有这一天,下井挖煤都没劲。”那次,

全班57人,来了39个。那天,老陈喝多了。他眼含热泪地跟每个人掏心窝子,他卑微

地与每个人握手,感谢着。尽管已微醺,多年不见,可他依然记得每一个人的名字和上

第1页共4页

学时的琐事……那天,很多同学落下热泪。老陈用他十年如一日的热情,甚至带着傻气

的坚持,让我们重新拥有一个集体,让我们历经世态炎凉后,又相信了一些什么。

⑪此每年同学会,大家的感情,也因为老陈的暖场而保持温热。很多人说,你们初中同

学还能聚这么齐,真是奇迹。而这个奇迹的名字,叫老陈。

⑫胺到老陈去世的噩耗是2020年1月11日。他在下班途中被大货车撞飞,送到医院时,

已经停止呼吸。老陈并不老,他只有33岁。葬礼那天,应该是老陈33年生命中最热闹

的一天。

⑬人群散去,班主任道出老陈的身世:他5岁丧母,7岁时,继母有了弟弟。从此,他便

被父亲有意无意忽视,被继母明里暗里嫌弃。他勉强念到初中毕业,也是班主任上门求

情的结果。初中毕业后,父亲和继母再也没喊他回家过年。每年和同学聚会,就是他一

年之中,唯一一场家宴。老陈让老师保守这个秘密,也替他维持一点小小的尊严。那天,

我们泣不成声……

(0原来,那个一生都在暖场的人,其实心里最为苦涩,默默承载了人世间最大的悲凉,

却活得如此热气腾腾。有些人,懂他时太晚;有些人,直到真正失去,才知道他们在我

们生命里的分量。

(文章有删改)

(1)通读全文,根据提示概括“老陈”暖场的一生。

①初中毕业时,老陈张罗班级聚会,偷偷结账;

②:

③后来,老陈去东北当矿工,每天问候大家报平安;

④;

⑤2020年1月11日,老陈去世,葬礼来了很多人。

(2)品味语言,回答下面问题。

①结合语境,赏析第③段加点的词语。

可步入社会的老陈就像一个卷令刑,用让人不忍拒绝的热情,使班里57个人没在岁月里

走散。

②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⑩段画线句。

他眼含热泪地跟每个人掏心窝子,他卑微地与每个人握手,感谢着。

(3)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结尾画线句“那个一生都在暖场的人,其实心里最为苦

涩,默默承载了人世间最大的悲凉,却活得如此热气腾腾”的理解。

第2页共4页

(4)本文多处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作用。

(写出一处即可)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让科学家成时代明星

张疑

①笔者家有7岁顽童,自两岁起,他的职业理想从开垃圾车、惩恶扬善的警察,到幽默

风趣的漫画作家,不断变动。不过实在遗憾,和父母辈小时候的志向不同,科学家这样

的人生目标似乎从来没有进入过他的视野。

②这个答案似乎和最近的一次调查暗合。前不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公布了

2015年的国际学生能力测试(PISA),结果显示,美国“将来期望进入科学相关行业从

业的学生比例”为38%,中国只有16.8%,还不及OECD国家的平均值。

③理想是人前进的方向,是心中的目标。人生发展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职业理想

来确立,并最终实现的。一个人的职业选择一般有几个影响因素:自身兴趣爱好、社会

引导和社会评价。兴趣爱好每个人差异很大,可社会引导和社会评价却值得分析。

④笔者问小儿不想当科学家的缘由,答曰:“科学家不酷。”确实,在我们的认知中,科

学家严谨有余而活泼不足。毫无疑问,严谨是科研所必须的,却不是科学家唯一可示人

的形象。去年,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开通了个人微博,短短半个月粉丝数量突破了350

互。事实上,霍金之所以在全世界拥有数量巨大的粉丝,不光因为他对广义相对论的贡

献,还来自于以下趣事:他在美国热门电视剧《生活大爆炸》中扮演他自己,利用电子

发声器与英国的摇滚乐团录制歌曲。写得了论文,做得了网红,酷劲十足,这就是霍金

的魅力,也是科学家的魅力。

⑤整日埋头于试验室,甚至抱病工作、英年早逝,在我们的宣传中,仿佛科学家不历经

第3页共4页

坎坷,他们的道德形象就不高大。而事实上,有血有肉、有喜怒哀乐的科学家形象更能

凸显人生的高度和厚度。科学对于孩子们的吸引力,除了科学本身的魅力,很大一部分

是要靠科学家来具体化和人格化的。

⑥对青年人来说,收入和地位等现实因素也极大地影响了职业理想的选择。科学家的经

济回报和社会地位似乎不如明星、企业家也是当下的现实。在改革开放初期,曾出现过

“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社会景观,而现在科学家埋头工作一辈子不如影视明星拍

一部电视剧片酬的现象依然比比皆是。现在,我国的国家最高科技奖奖金每人500万元

人民币,由国家主席亲自颁发,正在创造良好的社会效应。我们应以此反拨社会潮流,

让科技人员真正感到既有“面子”,又有“里子”。

⑦让科学家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明星,成为孩子们争相崇拜的偶像,唯有如此,当科学

家才能重新成为孩子们的职业理想。

(选自《光明日报》)

(I)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④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