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晋升主(副)任医师职称胃底异位胰腺病例分析专题报告_第1页
医师晋升主(副)任医师职称胃底异位胰腺病例分析专题报告_第2页
医师晋升主(副)任医师职称胃底异位胰腺病例分析专题报告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师晋升主(副)任医师职称胃底异位胰腺病例分析专题报告患者女,41岁。上腹疼痛不适,以剑突下明显。既往反复上腹部疼痛6年,空腹时加重,进餐后缓解。查体:剑突下深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胃镜检查提示:胃底间质瘤。CT平扫胃底见结节状肿块,CT值约46HU,增强扫描动脉期CT值88HU,静脉期CT值68HU,病变边缘光滑,与胃壁呈广基底相连,突入胃腔(图1~3)。图1~3

CT平扫示胃底结节状影,CT值约46HU,增强扫描动脉期CT值88HU,静脉期CT值68HU,病变边缘光滑,与胃壁呈广基底相连,突入胃腔手术病理所见:术中见肿块位于胃底近前壁,距离贲门约150px,直径20mm,质硬,肿块未突破浆膜。病理诊断:胃底组织黏膜下层内见增生的细胞呈圆形、多边形,胞浆较空,胞核居中,排列成腺泡状,增生细胞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可见部分导管结构,病变符合异位胰腺(图4,5)。图4胃底组织黏膜下层内见增生的细胞(HE×100)图5胃底组织黏膜下层内增生的细胞呈圆形、多边形,胞浆较空,胞核居中,排列成腺泡状,可见部分导管结构(HE×100)讨论:异位胰腺又称迷走胰腺或副胰,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发育畸形,与正常胰腺无解剖和血管关系,但它可以含有正常胰腺成分,如胰腺腺泡、导管、胰岛细胞等。其发病机理尚不清楚,可能与胚胎期胰腺组织的异常迁移有关。由于本病临床多无症状,不易发现,大多数是在尸体解剖、腹部手术时偶然发现,国外有报道其尸检发生率为0.55%~13.7%,30~50岁常见,约70.0%~86.5%发生于胃、十二指肠以及近段空肠。异位胰腺也可具有分泌功能,所分泌的胰液可腐蚀邻近胃黏膜,导致黏膜发生炎症,甚至出血。异位胰腺在CT平扫上多呈相对均匀等密度灶,病灶内部一般无出血、坏死及钙化。增强扫描,其强化程度因异位胰腺的组成成分不同而差异较大。病灶以胰腺腺泡组织为主者,呈明显强化;而以胰腺导管及增生的平滑肌为主者,则强化不明显。若显示“中央脐凹征”或“导管征”(即胰腺导管),则对诊断异位胰腺具有一定特异性,CT图像上不具有中央脐凹征的异位胰腺病例往往容易被误诊。本例患者未见明显中央脐凹征,术前误诊为“胃底间质瘤”。异位胰腺易与胃肠道其他肿瘤混淆,如:胃肠道间质瘤、平滑肌瘤、胃癌等。间质瘤是胃黏膜下最常见的肿瘤,多位于胃体,肿瘤质软,以腔外生长为主,而异位胰腺多以腔内生长,与胃壁呈广基底相连。平滑肌瘤以胃体部多见,呈圆形或类圆形,多呈均匀实体强化,与异位胰腺鉴别较困难,但平滑肌瘤一般不出现中央脐凹征。胃癌以胃窦及贲门部多见,肿块周围胃壁常呈环形增厚,有僵硬感,与邻近组织分界不清。异位胰腺的确诊主要依靠病理诊断,影像检查虽然对其诊断不具有特异性,但如出现上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