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三级污水管网完善和雨污混流整治工程项目施工图设计说明概述区位项目区位图工程概况项目名称:二三级污水管网完善和雨污混流整治工程项目项目类型:市政工程建设单位:建设地址:建设规模:计改造排水管网总长度约1904m,其中污水管渠管径d300长度1854m,球墨铸铁管DN300长度39m,球墨铸铁管DN200长度11m;雨水边沟开挖及恢复1880m。其他还涉及到路面破除修复、化粪池修复、重力井盖更新压力井盖。设计依据设计合同及基础资料(1)与建设单位签订的设计合同。(2)建设单位提供的1:500区域地形图。(3)建设单位提供的排水管线勘察资料。(4)《酉阳县丁市镇污水管网改造工程》施工图(重庆市酉阳县建筑勘察设计有限责任公司,2023年03月)。(5)业主提供的其他资料。其他相关文件(1)住建部关于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建办质〔2018〕31号;(2)《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排水管网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工作的通知》渝建发〔2019〕10号;(3)《重庆市建设领域禁止、限制使用落后技术通告(2019年版)》渝建发〔2019〕25号;(4)《重庆市城市排水设施管理办法》重庆市人民政府令〔第81号〕;(5)《重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设计变更管理办法(试行)》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2018年12月;(6)《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7)《重庆市市政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2017年版)。采用的设计规范、标准《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0013-2018);《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检查井盖》(GB/T23858-2009);《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1);《城镇内涝防治技术规范》(GB51222-2017);《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GB55003-2021);《建筑与市政工程地基基础通用规范》(GB55003-2021);《城乡排水工程项目规范》(GB55027-2022);《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50688-2011);《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GB51038-2015);《埋地排水用钢带增强聚乙烯(PE)螺旋波纹管》(CJ/T225-2011);《埋地钢质管道环氧煤沥青防腐层技术标准》(SY/T0447-2014)《城镇排水管渠与泵站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CJJ68-2016);《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016版);《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山地城市室外排水管渠设计标准》(DBJ50/T-296-2018);《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06MS201)。《泵站设计标准》(GB50265-2022);《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7年版);《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排水管网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工作的通知》(渝建发[2019]10号2019年4月3日)。规范强制性条文执行情况本项目未违反行业现行规范强制性条文。建设条件自然条件气象条件酉阳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海拔高度落差大,地形性气候独特,全年雨量充沛,冬暖夏凉,空气清新,四季宜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5%以上;年平均气温为15.1℃,夏季平均气温24.1℃,月平均气温1月最冷为4.1℃,7月最高为25.2℃;年平均降水量为1309mm,年平均降水日数约171天,降水多集中在4~10月;年日照时数为1053.1个小时,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9%,年平均风速为0.8m/s,是全国首个“中国气候旅游县”。丁市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7℃,年平均降水量为1100—1500毫米。地形地貌酉阳县位于长江上游地区、重庆东南部,地处东经108°18'25''-109°19'02''、北纬28°19'28''-29°24'18''之间。东邻湖南省龙山县,南与秀山县、贵州省松桃县、印江县接壤,西与贵州沿河县隔乌江相望,西北与彭水县,正北与黔江区、湖北省咸丰县、来凤县相连。幅员面积5173km2,东西宽98.3km,南北长119.7km。酉阳县属武陵山区,地势中部高,东西两侧低。北部老灰阡梁子为酉阳县的最高点,海拔1895m;西部董家寨为最低点,海拔263m全县地形起伏较大,地貌分为中山区,海拔800-1895m;低山区,海拔600-800m;槽谷和平坝区,海拔263-600m。丁市镇地势西南部高,东南部低,多为低山高丘;地形分为山地和丘陵;主要山脉是武陵山脉,境内最高峰张家山位于丁市镇南端,海拔1305米;最低点岩门底位于丁市镇东端,海拔453米。水文条件酉阳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全年雨量充沛,冬暖夏凉。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131小时。年平均气温由海拔280米的沿河地区17℃递减到中山区的11.8℃。1月气温最冷为3.8℃,7月最高为24.5℃。年降雨量一般在1000~1500毫米。现状概况根据现场查勘丁市镇老街现状污水管网存在破损且污水收集率低,大量污水接入沿街两条雨水边沟,老街两条箱涵污水溢流入河,丁市河沿河化粪池存在污水渗漏,亟待改善。其他条件交通条件本项目建设地址位于酉阳县丁市镇场镇,工程范围内市政设施已基本完善,交通通达度高,运输条件十分便利。基础设施条件本项目用水为市政供水,通过自来水专用管道输送至项目所在地。用电由市政提供基本供电,基本保证项目正常运营。本项目污水排放为市政污水管道。施工条件本项目建设所需的主要建筑材料,均可在周边区域采购解决。此外,因本项目拟选场址外部交通较为方便,因此,对施工所需的一些建材的运入也创造了较为有利的条件。项目区内具有完整的道路、供水、供电及排水系统,施工车辆可以直接到达,工程施工条件好,水电接入方便,总体工程建设条件良好。此外工程建设外部条件比较好,交通运输条件好,工程用的所有原材料可从周边市场购买,且工程使用原材料供应充足,满足本工程建设需要。本研究认为,项目建设条件可满足本项目建设的需要。设计原则及设计思路设计原则(1)在规划设计范围内,实行雨污分流制系统。管网设计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要求。(2)需扩容或需调整标高的排水管道改造,优先选择原管位还建,不具备实施条件时选择其他通道,但管线布置采用先人行道后车行道。(3)尽量选择非开挖管道施工技术,以减少管道施工对交通、环境等的影响。(4)新建排水管线尽量减少在道路交叉口车行道下的交叉。当工程管线竖向位置发生矛盾时,宜按下列规定处理:①有压管让无压管,可弯曲管让不可弯曲管。②支管线避让主管线;小管径管线让大管径管线。③柔性结构管线让刚性结构管线。④污水管道、合流管道与生活给水管道相交时,应敷设在生活给水管道的下面。(5)新建排水管网充分考虑对周边现状综合管网的影响。新建管道需结合综合管网现状,选择有实施条件的道路施工;施工作业面尽量避开周边现状综合管网;局部无法避让的区域,优先选择非开挖管道施工工艺,或选择对现状综合管网影响较小的地方施工。(6)新建排水管网充分考虑区域及地块建设的情况,结合地块建设规划,在管道断面、平面布置、高程布置上适应功能的需要和地块使用的可能性、便利性。排水设计基本参数水量计算雨水管道按满流设计;最小管径与最小设计坡度:市政排水管最小管径控制在d400,最小设计坡度控制在i=0.003;,小区出户排水管最小管径d300;雨水口连接管径为d300,坡度≥0.01。本工程排水管道均采用管顶平接。(1)雨水设计流量公式:Q=qψF(L/S)(2)本次设计暴雨强度公式根据《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发布重庆市暴雨强度修订公式及设计暴雨雨型的通知》(渝建〔2017〕443号),采用酉阳县暴雨强度公式:q=712(1+0.724lgP)/(t+2.730)0.5(升/秒·公顷)重现期取值:城区新建管网取3年,内涝防治取20年;设计降雨历时:t=t1+t2(分钟),其中地面集水时间:t1=5;t2(min)管渠内雨水流行时间:按计算确定。综合径流系数Ψ:城区段取0.7。n:管材粗糙系数,塑料管取0.01,铸铁管取0.013,钢管取0.012,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管(渠)取0.014。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渠道超高不低于0.2m。(3)污水计算参数设计区域主要为居住用地,无工业用地,依据《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2016)及酉阳县实际生活用水情况,本工程最高日人均综合生活用水指标取值为240L/人•d。分流制污水管道设计流量计算公式:Qma×=Qave×Ks×Kz(L/s)式中:Qma×:设计污水流量(L/s)——最高日最高时污水秒流量。Qave:平均日平均时污水流量(L/s),根据综合污水量标准q计算;Qave=q×流域计算人口数(人)/(24×3600)(L/s);q=综合生活用水量指标×85%(L/Cap.d);Ks:雨水渗入量系数,1.1;Kz:总变化系数,按下表取值。新建污水管道雨季流量校核按照旱季平均水量的3倍进行校核。总变化系数表污水平均日流量(L/s)5154070100200500≧1000总变化系数Kz2.72.42.12.01.91.81.61.5工艺设计设计原则(1)在规划设计范围内,实行严格的雨污分流制系统。综合管网设计应满足地区经济和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同时注意远期发展与分期实施相结合的原则。(2)需扩容或需调整标高的排水管道改造,优先选择原管位还建,不具备实施条件时选择其他通道,但管线布置采用先人行道后车行道。(3)所有管线符合各管线设置的规范及埋深要求,相互间在平面及竖向不发生冲突,与道路构筑物不发生矛盾。(4)新建排水管线尽量减少在道路交叉口车行道下的交叉。当工程管线竖向位置发生矛盾时,宜按下列规定处理:①有压管让无压管,可弯曲管让不可弯曲管。②支管线避让主管线;小管径管线让大管径管线。③柔性结构管线让刚性结构管线。(5)新建排水管网充分考虑对周边现状综合管网的影响。新建管道需结合综合管网现状,选择有实施条件的道路施工;施工作业面尽量避开周边现状综合管网;局部无法避让的区域,优先选择非开挖管道施工工艺,或选择对现状综合管网影响较小的地方施工。(6)新建排水管网充分考虑区域及地块建设的情况,结合地块建设规划,在管道断面、平面布置、高程布置上适应功能的需要和地块使用的可能性、便利性。(7)污水管道、合流管道与生活给水管道相交时,应敷设在生活给水管道的下面。设计内容(1)老街排水系统改造①雨水系统老街道路两边混接雨水边沟分流改造,原错接雨水边沟污水管网就近接入道路d300现状污水污水管网。详细改造方法见S-P-08老街边沟改造大样图。②污水系统明开挖修复现状WSDS050-WSDS051段d300污水管道。(2)丁市河北岸某处排水系统完善丁市河北岸某处存在污水溢流,新建d300污水管道收集周边用户污水,接入沿河现状d300截污干管。(3)箱涵污水截流丁市沿河两个污水箱涵新建截流堰,截流进入沿河现状d300污水管网。(4)化粪池修复修复沿河存在污水渗漏化粪池。(5)沿河井盖更换丁市河河道中敷设的污水管网检查井部分为重力井盖,河道中重力井盖全部替换改造为压力井盖。水力计算污水管道水力计算表计算管段服务面积设计流量管径坡度流速充满度过流能力平均日最高日最高时起点井终点井(ha)(L/s)(mm)(m/s)(h/D)(L/s)W3W40.50.2750.743d3000.0030.390.11.44排水管道平面布置由于本次项目人行道宽度较窄,且现状人行道下既有管线密集,雨污水管线优先考虑敷设于人行道下,但由于多数人行道下空间有限,本工程污水管在空间不足情况下,敷设于车行道下,尽量保证管中线距现状路缘石1.5m间距。排水管线纵向布置雨污水管道的坡度在满足规范与设计的前提下,尽量接近道路坡度,以减少工程量,局部管段受到地形的限制,若需要逆坡敷设,为减少土石方开挖量和开挖对道路交通和周边构筑物的影响,逆坡段采用规范规定的最小设计坡度。新建排水管道在纵向上应避免与其他管线交叉。现状管线保护与迁改本次设计区域内存在现状通信、给水、燃气等综合管线,施工中应注意采取相应的施工方案对其进行保护。管道开挖过程中若周边现状管道、管线密集,且拟建管道从下部横穿现状管道或现状管线位于沟槽坡面上,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架设临时支撑、管道悬吊保护,槽钢支护等方法,保障现状管线的安全;管线密集区域要求采用人工开挖,防止机械施工时破坏现状管线。对覆土不足0.7m的现状管线,采用钢筋混凝土面板进行加强保护。具体做法见大样图S-D-03。本次设计仅统计现状综合管线迁改与保护工程量,具体迁改与保护方案由施工方根据沟槽开挖具体情况制定,迁改与保护方案需经过建设方、监理方、设计单位、管线权属单位的认可后方可实施。管道和构筑物抗震设计根根据《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第1.0.8条及《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1,本项目管道结构可不进行抗震验算,需按7度设防的要求采用抗震措施,为此,本次排水管道采用以下的抗震措施:(1)管道接口根据管道材质和地质条件确定均采取柔性接口;(2)禁止采用砖砌检查井,均统一采用C30砼现浇检查井;混合结构的矩形管道及沉砂井基础应采用整体底板,底板应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且管道与检查连接采用柔性连接。(3)直埋承插式圆形管道应在下列部位设置柔性接头及变形缝:①地基土质突变处;②穿越重要交通干线两段;③承插式管道的三通、四通、大于45°的弯头等附件与直线管段连接处。结构材料应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规定,块石砌体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20,砂浆不低于M7.5,混凝土强度不低于C25。本次设计混凝土采用C30。清淤管道、箱涵或河道清淤施工前制定清淤施工方案;应由专业的设备和人员实施;严格遵守《重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有限空间作业施工安全管理规定(试行)》。清理出的淤泥应装袋转运至指定的淤泥处理厂进行淤泥无害化处置,严重随意倾倒,防止二次污染。管道维护工作雨水管渠和污水管道维护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1路面作业时,维护作业区域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维护人员应穿戴配有反光标志的安全警示服。作业完毕,应及时清除障碍物。2维护作业现场严禁吸烟,未经许可严禁动用明火。开启压力井盖时,应采取相应的防爆措施。3下井作业前,应对管道(渠)进行强制通风,并应持续检测管道内有毒有害和爆炸性气体浓度,并确保管道内水深、流速等满足入员进人安全要求。4下井作业中,应根据环境条件采取确保人员安全的防护措施。5管道检测设备的安全性能,应符合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的有关规定。管材及附属构筑物管材根据《重庆市建设领域禁止、限制使用落后技术通告(2019年版)》渝建发〔2019〕25号文件以及重庆市建设委员会《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排水管网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工作的通知》,从技术经济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本次设计重力流排水管道管径小于等于d800采用HDPE双壁波纹管,大于等于d1000采用钢带增强波纹管,SN≥12.5KN/m2。覆土不足0.7m的排水管段、坡度大于等于10%的管段采用球墨铸铁管,跌落段管段采用涂塑钢管。雨水口连接管采用Ⅱ级钢筋混凝土管道。本工程中所标注排水管道大小均指管道内径。HDPE双壁波纹管和钢带增强波纹管质量应符合《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143-2010)和《埋地排水用钢带增强聚乙烯(PE)螺旋波纹管》(GJ/T225-2011)要求,及各企业的产品标准及安装操作手册。球墨铸铁管应符合《水及燃气用球墨铸铁管、管件和附件》(GB/T13295-2013)要求,及行业产品标准及安装操作手册。所选材料应为符合国家及省、市有关部门相关标准、规范的合格产品,优先采用具有国家通用标准的管材。金属管件防腐处理本项目所用金属管道为涂塑钢管,所有管道工程和配件应为新的并且在制造厂家完全装配好并进行防腐处理,相关要求如下:1)执行标准:GB50268-200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T28897-2012《钢塑复合管》标准制造;GB50236《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范》。2)涂层类型:环氧树脂。3)管内涂层厚度:>0.4mm,管外涂层厚度:>0.45mm。4)焊缝验收标准本项目所涉及的管材、管道附件、构(配)件和主要原材料产品均须符合《压流体输送管道用螺旋缝埋弧焊钢管》(SY/T-5037-2000)》的相关规范要求。其中对焊缝验收标准如下:a)当采用X射线检验时,弧焊应不低于GB/T3323-1987中III级焊缝标准。b)当采用超声波检验时,弧焊应不低于SY/T6423.3-1999中验收等级L3的规定。5)管道防腐要求本项目采用成品涂塑钢管,在施工现场无需再进行二次防腐处理。管道基础及接口HDPE双壁波纹管和钢带增强波纹管采用180°砂垫层基础;混凝土矩形截水沟或箱涵采用C20混凝土基础。球墨铸铁管基础采用混凝土满包基础。雨水口连接管采用C25混凝土进行满包,方包厚度15cm。每隔10m左右基础与对应处接口应设置20mm的沉降缝,沉降缝填嵌涂沥青木丝板或沥青砂。埋地涂塑钢管采用素土基础、架空涂塑钢管采用混凝土支墩基础、竖直敷设的涂塑钢管采用支吊架基础。纵坡大于等于10%的球墨铸铁管采用混凝土防滑基础,覆土不足0.7m的球墨铸铁管采用混凝土满包基础。管道基础应置于密实的未扰动的原状土上,地基承载力≥120KPa,达不到要求的地方采用土夹石、砂夹石等材料换填。排水管道地基应处理达到道路的要求,在路基填方地段应按道路密实度要求回填至管顶以上1.5m时方可开挖管槽施工管道;待管道施工回填压实后,再分层回填压实至设计路面高程。HDPE双壁波纹管、钢带增强波纹管、球墨铸铁管采用承插式弹性密封圈接口,大管径排水管道采用电热熔连接或厂家指定的其他连接方式。涂塑钢管采用焊接方式连接,并进行内外防腐。项目范围内部分地段地势高差较大,管道在上下台地之间竖直跌落时,采用涂塑钢管支架固定的方式,详见大样图。检查井及其它构筑物检查井井盖(1)检查井井盖应标明管网类别,如雨、污、燃气、电力、电信、给水等字样,不得错盖、乱盖。(2)检查井盖应与路面齐平,并与路面纵横坡一致,车行道上路面与井盖高差不得大于3mm,人行道上路面与井盖高差不得大于5mm。位于绿化带内的检查井盖,井盖应至少高于绿化地面20cm。(3)人行道上检查井盖与无障碍设施冲突时,应采用隐形井盖更换。(4)人行道上宜采用新型复合材料成品井盖及盖座,按承载能力最低选用C250类型。车行道上应采用E600、F900及以上型号五防(防响、防跳、防盗、防掉落、防位移)重型球墨铸铁井盖,且重型球墨铸铁井盖井座单套产品重量应不低于90kg(ɸ700)。检查井井盖应符合国家标准《检查井盖》(GB/T23858-2009)的要求。(5)球墨铸铁检査井盖和井座均应选用QT500-7牌号的球墨铸铁制造,球化率大于80%,球化级别达三级以上,同时应满足《球墨铸铁件》(GB/T1348-2019)的要求。检查井(1)管道交汇处、转弯处、管径或坡度改变处、跌水处以及直线管段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检查井。(2)检查井深度小于等于2.0m时,采用浅型检查井;检查井深度大于2.0m小于等于5m采用深型检查井;本次设计无超过5m的检查井。(4)宜采用钢筋混凝土矩形检查井,检查井均必须安装防坠落网。(5)检查井井筒、井盖以及井室顶钢筋混凝土收口板的开孔尺寸应按D700mm设置。(6)位于车行道下的检查井井周应加固处理,防止井盖异响以及井周下陷、路面裂开、井圈破裂等现象。(7)防坠落网宜由8根提前预埋的镀锌不锈钢防坠挂钩固定。防坠落网材质可选用聚乙烯塑料绳、高强工业丝、涤纶丝、维纶丝、锦纶丝等高强度且防腐蚀的材料。网体的网绳直径宜为8毫米,所有网绳由不小于3股单绳制成,单绳拉力大于1600N;网承重不低于300千克;网绳断裂拉力不低于3000N。雨水口本工程采用雨水口宜采用钢筋混凝土雨水口,雨水口净宽不应小于350mm。一般情况下宜采用双箅雨水口;低洼点、积水点宜采用四箅或多箅雨水口。双箅雨水口连接管宜采用d300mm管道,四箅或多箅雨水口连接管宜采用d400mm管道,雨水口连接管坡度不应小于1.0%。位于车行道的雨水口箅子宜采用球墨铸铁箅子,规格应采用B×L=450mm×750mm,按承载能力最低选用E600类型,单个产品重量应不低于50kg。双篦雨水口泄水能力要求不应低于25L/s,并应满足1.5~3.0倍流量要求。道路竖曲线最低点、道路交叉口附近及未置于道路最低洼处的雨水口,在实施时应调整至实际路面的最低洼点,雨水篦比路面低3~5cm,以保证有效收水。截留堰项目存在箱涵雨污合流,本工程暂考虑临时措施,即在末端合流管道上新建截流堰,旱季或小雨时,污水或初期雨水直接进入污水管,大雨时部分截流进入污水管道,其余水量进入雨水管道。本项目共设置2处截流堰。本工程中截流堰为近期临时措施,远期需对箱涵进行彻底雨污分流改造。做法参照参照S-P-10混流箱涵截流做法大样图。本工程倍数取3。各截流堰的主要计算参数如下表所示:截流堰参数表序号编号汇水面积ha旱流流量L/s污水截流量L/s截流管管径mm计算槽深mm采用槽深Hmm实际截流量L/s1W72.13.112.4020094.610014.132W92.23.212.8020095.910014.13沟槽开挖及回填(1)沟槽回填时,需对称回填并分层压实。管两侧及管顶以上1m范围内采用轻夯压实,管道两侧压实面的高差不应超过0.3m。回填必须在管及结构物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以后才可进行。(2)槽底至管顶以上0.5m范围内(且不小于一倍管径),回填不得含有机物及大于40mm的砖、石等硬块。在抹带接口处应采用细粒土回填。(3)排水管道沟槽回填时,回填土的压实系数按照《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第4.6条相关规定执行。排水管道沟槽回填的填料、回填方法及其他要求严格按照《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第4.5条相关规定执行。(4)排水管道埋深低于2.0m时,回填至路基结构层部分均采用中粗砂、碎石屑或粒径小于40mm的砂砾进行回填,以保障道路恢复结构稳定,避免因回填料质量差而产生沉降;管道埋深超过2.0m时,2.0m范围外的其他部分采用合格的素土或碎石土进行回填。(5)检查井周围的回填要求:A检查井砌体或现浇砼需达到设计强度后才允许回填。B井室及井筒周围的回填应与管沟槽回填同时进行。C井室及井筒周围回填压实时应沿井室中心对称进行,且不得漏夯。D车行道井室及井筒周围0.5m范围内应采用石灰土、砂砾、碎石等优质材料回填。管道施工管道放线本工程排水管道放线均按检查井坐标表严格放线,检查井坐标点为主线管道轴线投影与检查井横轴线交点。现场复核本工程上下游管线必须接顺。设计要求在施工放线时首先复核上下游现状管渠、接纳水体等的位置、标高、断面尺寸等,若与设计有不符之处,必须立即通知设计单位研究处理。沟槽开挖管道及构筑物沟槽开挖边坡应有一定的坡度以保证施工安全。沟槽开挖边坡最陡值根据不同土质按1:0.1~1.5控制(具体详见GB50268-200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如果现场条件不允许,必须采取加支撑等措施。沟槽挖深较大时,应分层开挖,分层开挖深度及层间留台宽度参照《给水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对于道路段存在多级边坡或高挖方段,人行道上雨污水管线沟槽开挖,建议间隔开挖,采用跳槽开挖方式施工。地基处理管道及构筑物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50KPa(有特殊要求的,按相关设计图说),承载力由静载试验检验。沟槽在填方地段、地基受到扰动或沟槽超挖的,管道基础以下采用碎石土分层夯实回填,压实系数不应低于0.95。并要求采用信息化施工,动态设计。对于地质条件较差地段,如淤泥、杂填土等,必须进行换填。换填材料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原土、砂石、浆砌片石、素混凝土等,具体采用何种材料及换填深度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施工单位不得擅自处理。测试与试验所有的材料、产品均应有出厂检验合格证书,进场应按相关程序进行进场检验。管道接口在安装完毕后,须进行接口的水密性试验,试验方法按照各自相关专业规范进行。所有的排水管道在回填前还必须按照《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的规定做管段闭水试验。在排水管网工程覆土达到场地设计标高后、竣工验收前,应当委托专业检测机构,按照《城镇排水管道检测与评估技术规程》有关规定,对排水管网进行内窥检测。内窥检测不合格的,建设单位应当组织相关单位进行整改。鉴于排水管网沉降、塌陷、变形、开裂等质量缺陷隐蔽期较长,建设单位可以在施工合同中约定,在排水管网保修期结束以前进行二次内窥检测。内窥检测需符合《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排水管网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工作的通知》(渝建发〔2019〕10号2019年4月3日)的要求。道路开挖及回填设计原则本次改造涉及需对车行道、人行道上的管网进行改造,本着合理利用资源,本次设计遵循以下原则:(1)保持既有道路平面、纵坡、路面宽度不变。(2)路面结构满足使用功能和相关规范。(3)施工方便,保证施工中的交通畅通。(4)充分利用现有材料进行恢复,避免浪费设计规范(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016年版)(2)《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3)《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4)《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CJJ36-2016)(5)《城市道路维护工程设计规范》(DB50/T305-2008)(6)《重庆市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078-2016)(7)《城市道路维护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DB50/T283-2008)(8)《城市道路路面维护评价标准》(DBJ50/T-204-2014)(9)《城市道路交通工程项目规范》(GB55011-2021)(10)《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GB55003-2021)(1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016年版)(12)《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13)《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14)《重庆市市政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2017年版道路恢复设计道路路面结构层如下:(1)主干路沥青路面结构层:沥青玛蹄脂碎石SMA-13厚4cm(暂定)改性乳化沥青粘层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合料(AC-20C)厚5cm(暂定)(需与原路面铺装一致)改性乳化沥青粘层粗粒式密级配沥青砼(AC-25)厚7cm(暂定)(需与原路面铺装一致)改性乳化沥青粘层C30混凝土厚25cm级配碎石垫层厚15cm路基压实(2)次干路沥青路面结构层:沥青玛蹄脂碎石SMA-13厚4cm(暂定)(需与原路面铺装一致)改性乳化沥青粘层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合料(AC-20C)厚7cm(暂定)(需与原路面铺装一致)改性乳化沥青粘层C20混凝土厚40cm路基压实路基压实(3)支路沥青路面结构层:C30混凝土厚25cmC20混凝土厚20cmC20混凝土厚20cm路基压实(4)原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层:20cm厚C30混凝土修补(暂定)(需与原路面铺装一致)20cm厚5.5%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路基压实(5)小区车行道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层:20cm厚C30混凝土修补(暂定)(需与原路面铺装一致)路基压实(6)人行道结构层:20cm×5cm×5cm人行道透水砖(暂定)(需与原路面铺装一致)3cm厚1:2.5干硬性水泥砂浆15cm厚C20混凝土修补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本项目交通工程安全设施主要为交通标线。标线由于路面改造需要铲除并重新敷设,标线均按照现状进行恢复。在机动车道两侧路缘带内侧设置车道边缘线,车道边缘线采用线宽15cm的白色热熔型涂料面撒反光玻璃珠的标线;车道分界线采用线宽15cm的白色热熔型涂料面撒反光玻璃珠的标线,车道分界线线长2m,间距4m;路口停止线与人行横道斑马线的距离为2m,停止线宽30cm;路口导向车道线长30m;在需要诱导车辆前的合适位置设置地面导向箭头,箭头长3m。导向箭头按导线长度重复设置2次;路口人行横道线宽40cm,间距60cm,长6m。设置人行道预告标识,按标识长度重复设置2次。(2)技术要求所有标线及标记均采用热熔型反光涂料;所有标线干燥后的厚度为2.00mm±10%,涂料中应混合占总量18%的玻璃微珠,在喷涂时,标线表面还应均撒0.3kg/m2的玻璃微珠。路基施工要点(1)质量标准土质路基土经压实后,不得有松散、软弹、翻浆起皮、积水及表面不平整等现象,土、石路床必须用12~15t振动压路机碾压检验,其轮迹不得大于5mm。根据《重庆市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078-2016),路基压实度(重型击实标准)应满足以下规定:土质路基压实度标准路床顶面以下深度(m)压实度(主干路、次干路、支路)路堤上路床0~0.30≥96、95、94下路床0.30~0.80≥96、95、94上路堤0.80~1.50≥94、94、93下路堤>1.50≥93、92、90路床顶面土基的回弹模量E0和检验弯沉值L0需满足下表规定:路床土基回弹模量和弯沉值要求表分类回弹模量E0弯沉值(0.01mm)一般中湿、潮湿一般干燥土质路基≥30Mpa≤288≤255石质路基≥40Mpa≤245根据《重庆市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T-078-2016),土路基允许偏差需符合以下规定:路床平整度:≤15mm路床纵断高程:+10mm、-20mm路床横坡:±0.3%且不反坡路床中线偏位:≤30mm边坡坡度:不陡于设计值根据《重庆市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T-078-2016),土石路基允许偏差需符合以下规定:路床平整度:≤20mm路床纵断高程:+10mm、-20mm路床横坡:±0.3%且不反坡路床中线偏位:≤30mm边坡坡度:不陡于设计值(2)填料要求路基填土不得使用腐殖土,生活垃圾土、淤泥,不得含杂草、树根等杂物,粒径超过10cm的土块应打碎。应选用级配较好的粗粒土为填料,且应优先选用砾类土、砂类土,且在最佳含水量时压实。路基填方若为土石混和料,且石料强度大于20MPa时,石块的最大粒不得超过压实层厚2/3,当石料强度小于15Mpa,石料最大粒径不得超过压实层厚。路基填料最小强度和填粒最大粒径应符合下表。路基填料要求项目分类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填料最小强度(CBR)(%)填料最大粒径(cm)填方路基上路床下路床上路堤下路堤0~3030~8080~150150以下643210101515零填及路堑路床0~3061030~80410水泥混凝土基层、底基层平整度:<5mm,相邻板高差:±2mm,板厚:±5mm,板宽度:0,-20mm。对于混凝土,要求选用收缩性小,抗冻性好,其物理性能和化学成份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水泥,水泥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安定性和凝结时间必须检验合格。用于基层混凝土板的水泥混凝土,要求抗弯拉强度必须达到4.5MPa,抗压强度必须达到C25混凝土强度。底基层的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必须达到C20混凝土强度。材料要求:(1)水泥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技术标准规定,并附带厂家提供的水泥品质试验报单及合格证等证明。(2)细集料应选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符合规定级配的细集料。细度模数宜在2.0~3.5之间。细骨料的技术要求应符合如下表。细集料技术要求表项目技术要求含泥量(冲洗法)(%)≤2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折算为SO3)(%)≤0.5有机物含量(比色法)颜色不深于标准溶液的颜色标准级配范围表砂分级方筛孔尺寸(mm)0.150.300.601.182.364.75累计筛余(以质量计)(%)粗砂90~10080~9571~8535~655~350~10中砂90~10070~9241~7010~500~250~10细砂90~10055~8516~400~250~150~10(3)粗集料应选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符合规定级配的粗集料,最大公称粒径为31.5mm。碎石的技术要求应符合如下表。粗集料质量要求表项目技术要求碎石压碎指标(%)<10坚固性<5泥块含量<0空隙率(%)<47针片状颗粒含量<5硫化物及硫酸含量(折算为SO3)(%)<0.5含泥量(%)<0.5标准级配范围表级配类型粒径(mm)方筛孔尺寸(mm)2.364.759.5016.019.026.531.537.5累计筛余(以质量计)(%)合成4.75~31.595~10090~10075~9060~7540~6020~350~50(4)水混凝土及养护用水应清洁,使用非饮水时,应经过化验,硫酸盐含量(按SO4计)不得超过2700mg/L;含盐量不得超过5000mg/L。(5)C20混凝土、C30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根据现场原材料的情况进行配合比试验确定。沥青粘层沥青混凝土层间粘层、水泥混凝土与沥青面层层间粘层采用的改性乳化沥青(PCR)应达到下表技术要求:改性乳化沥青技术要求项目要求试验方法破乳速度快裂或中裂T0658粒子电荷阳离子(+)T06531.18mm筛上剩余量%≤0.1T0652贮存稳定性(CH5)%1d≤1T06555d≤5T0655粘度恩格拉粘度E251~10T0622沥青标准粘度C25,3(秒)8~25T0621蒸发残留物含量%≥50T0651针入度(100g,25℃,5s)0.1mm40~120T0604延度5℃cm≥20T0605软化点℃≥50T0606溶解度(三氯乙烯)%97.5T0607与矿料的粘附性,裹覆面积≥2/3T0654沥青混凝土面层上面层为SMA沥青砼路面,中面层为AC-20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下面层为AC-25粗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前必须先对基层、粘层进行验收,达到要求后方可施工面层。(1)质量标准沥青混凝土面层质量标准质量标准其他道路压实度SMA面层≥98%马歇尔标准密度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95%中线偏位≤20mm平整度标准差不大于2.0mm中线高程±20mm宽度0,+30mm横坡±0.5%且不反坡弯沉值≤28(0.01mm)注:本表依据《重庆市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T-078-2016))表6.3.11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质量检验标准及允许偏差。1)材料①沥青应用于路面面层沥青混凝土的基质沥青应符合《重庆市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T-078-2016)表6.3.1-1和《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表8.1.7-1道路石油沥青的主要技术要求。道路AH-70#(面层改性沥青所用基质沥青)和AH-90#沥青的技术要求,如下表所示:AH-70#和AH-90#沥青技术要求指标70号90号试验方法针入度(25℃,5s,100g)dmm60~8080~100按国家现行规范、规程执行针入度指数PI-1.5~+1.0-1.5~+1.0软化点(R&B)℃不小于464560℃动力粘度Pa.s不大于18016010℃延度cm不小于152015℃延度cm不小于100100蜡含量(蒸馏法)%不大于2.22.2闪点℃不小于260245溶解度%不小于99.599.5密度(15℃)g/cm3实测记录实测记录TFOT(或RTFOT)后质量变化%不大于±0.8±0.8残留针入度比%不小于6157残留延度(10℃)cm不小于68注:本表采用《重庆市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T-078-2016)表6.3.1-1。应用于路面上面层沥青混合料SMA-13的改性沥青应满足《重庆市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078-2016)中的技术要求。改性剂采用SBS类改性剂,沥青混合料中改性剂掺量为3%。改性沥青的技术指标见下表。改性沥青技术要求技术指标SBS类试验方法针入度25℃,100g,5s0.1mm30~60按国家现行规范、规程执行针入度指数PI,不小于0软化点TR&B,不小于℃60运动粘度135℃,不大于Pa.s3闪点不小于℃230贮存稳定性离析,2.548h软化点差不大于℃溶解度不小于%99质量变化,不大于%±1.0针入度比25℃,不小于%65改性沥青施工方法:沥青改性剂用量以沥青用量的2.5%~3%为佳。使用时,可先将沥青改性剂与基础沥青混和均匀制成改性沥青,拌和温度在140℃左右,搅拌时间约30分钟,确保均匀。然后将制成的改性沥青与集料拌和,其拌和方法可参照普通沥青进行,但拌和温度应在140℃左右,也可直接加入热的混和料中搅拌40秒钟左右,无需特殊设备。改性沥青混和料的摊铺和碾压条件应根据实际情况由实验确定,但一般可参照普通沥青混和料的规定进行。另外,亦可将沥青改性剂直接加入沥青拌和缸中,先与集料拌和后再加沥青拌和,并应适当延长拌和时间,应注意控制拌和条件及过程。②石料根据重庆市内道路路面的筑路材料调查情况,选用石灰石集料作为路面下面层沥青混合料所用集料,卵石破碎石料作为路面上面层沥青混合料所用集料,根据《重庆市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078-2016),所选用粗集料应满足下所列技术性能要求:粗集料技术要求指标表面层其他层次石料压碎值不大于%2628洛杉矶磨耗损失不大于%2830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t/m32.602.50吸水率不大于%2.03.0坚固性不大于%1212针片状颗粒含量(混合料)不大于%其中粒径大于9.5mm,不大于%其中粒径小于9.5mm,不大于%151218181520水洗法<0.075mm颗粒含量不大于%11软石含量不大于%35磨光值PSV不小于%42-粗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级)54具有2个或2个以上破碎面颗粒的含量,不小于9080粗集料的级配需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的分级要求。其中磨光值对于下层可不作要求。石料第二次破碎可采用反击式破碎机、锤击式破碎机和圆锥式破碎机破碎,但不能采用鄂式破碎机破碎(石料第一次破碎可采用鄂式破碎机破碎)。注:具体施工事宜,参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执行。为保证路面表面的抗滑能力和沥青混合料中骨料的嵌挤,拟选用卵石破碎石料作为上面层沥青混合料SMA所用石料,根据《重庆市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078-2016),细集料需满足下表所列的质量技术要求:粗集料对破碎面的要求路面部位或混合料类型具有一定数量破碎面颗粒的含量试验方法1个破碎面2个或2个以上破碎面沥青路面表面层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不小于10090T0346其他等级道路不小于8060沥青路面中下面层、基层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不小于9080其他等级道路不小于7050SMA混合料不小于10090贯入式路面不小于8060注:具体施工事宜,参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执行。为保证路面表面的抗滑能力和沥青混合料中骨料的嵌挤,拟选用卵石破碎石料作为上面层沥青混合料SMA所用石料,根据《重庆市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078-2016),细集料需满足下表所列的质量技术要求:细集料技术质量技术要求指标要求砂当量,不小于%50亚甲蓝值,不大于g/Kg-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t/m32.45棱角性(流动时间),不小于s-坚固性(>0.3mm部分)不大于%-含泥量(<0.075mm的含量),不大于%5在路面SMA-13中,拟采用三种规格要求的破碎集料:(1)5~10mm、(2)3~5mm、(3)0~3mm;其颗粒级配组成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中S12、S14和S16的集料分级要求。其中0~3mm可采用石灰石集料。③矿粉采用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中表4.10.1技术要求的石灰石矿粉,施工中应保持矿粉干燥无结团,成团的矿粉不得直接使用。④纤维在SMA-13沥青混合料中掺加的纤维宜选用木质素纤维。根据《重庆市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078-2016),木质素纤维的质量应符合下表的技术要求。木质素纤维质量技术要求表指标要求试验方法纤维长度≤6mm水溶液用显微镜观测灰分含量(%)18±5高温590C°~600C°燃烧后测定残留物PH值7.5±1.0水溶液PH试纸或者PH计测定吸油率不小于纤维质量的5倍用煤油浸泡后放在筛上经振敲后称重含水率≤5%105C°烘箱烘2h后称重纤维应250℃的干拌温度不变质,不发脆,使用纤维必须符合环保要求,不危害身体健康。纤维必须在混合料拌和过程中能充分分散均匀。用于SMA的木质素纤维不宜低于0.3%。=5\*GB3⑤抗剥落剂为保证沥青混合料中石料与沥青的粘附性,需使用抗剥落剂来改善其间的粘附性。应选用质量优良,长期抗剥落性能较好的抗剥落剂;也可以采取掺加一定量的石灰代替矿粉来提高石料与沥青的粘附能力。2)沥青混合料级配组成及性能要求①沥青混合料的级配根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沥青混合料的级配需满足下表要求:沥青混合料级配混合料类型SMA-13AC-20CAC-25C筛孔(mm)通过率%31.5——10026.5—10090~10019.0—90~10075~9016.010078~9265~8313.290~10062~8057~769.550~7550~7245~654.7520~3426~5624~522.3615~2616~4416~421.1814~2412~3312~330.612~208~248~240.310~165~175~170.159~154~134~130.0758~123~73~7注:用于SMA路面的木质素纤维不宜少于0.3%,矿物纤维不宜少于0.4%。②混合料性能要求根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和上面层改性沥青SMA13性能应满足下表所列要求:沥青混合料性能要求技术指标要求沥青混合料类型SMA-13AC-20C试验方法马歇尔稳定度,KN≥6.0≥5.0T0709流值,mm-2~4.5T0709空隙率(VV),%3.0~4.03~6T0705矿料间隙率(VMA),%≥17≥17T0705沥青饱和度(VFA),%75~8570~85T0705浸水马歇尔残留稳定度,%≥80≥85T0709冻融劈裂试验残留强度比,%≥80≥80T0729低温弯曲破坏应变,με25002500T0715动稳定度,次/mm30002800T0719击实次数,次两面各50两面各50T0702注:对SMA13还要求粗集料骨架间隙率VCAmin≤VCADRC(2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热拌普通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施工工序石油沥青的标号70号90号沥青加热温度155~165150~160矿料加热温度间隙式拌和机集料加热温度比沥青温度高10~30连续式拌和机矿料加热温度比沥青温度高5~10沥青混合料出料温度145~165140~160混合料贮料仓贮存温度贮料过程中温度降低不超过10混合料废弃温度高于195190运输到现场温度不低于145140混合料摊铺温度不低于正常施工135130低温施工150140开始碾压的混合料内部温度,不低于正常施工130125低温施工145135碾压终了的表面温度,不低于钢轮压路机7065轮胎压路机8075振动压路机7060开放交通的路表温度不高于5050注:上表依据《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T-078-2016))表6.3.6-1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表8.2.5-2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搅拌及施工温度。(1)沥青粘层油在路面混凝土基层验收合格后,即可进行粘层油的洒布。粘层油的洒布应满足下列要求:1)沥青粘层均采用改性乳化沥青。2)在水泥砼顶面、沥青砼层间洒布粘层油,以保证各界面层结合良好。粘层油用改性乳化沥青。3)沥青混凝土下面层验收合格后,即可进行粘层油的洒布。洒布前,应认真检测改性乳化沥青的质量,只有在质量符合设计要求的条件下,才能进行施工。粘层油的洒布量符合设计要求,并不能污染环境。(2)中下面层及上面层1)粘层油洒布经验收合格后,即可进行下面层沥青混凝土的铺筑;粘层油洒布完毕并完全固化后,立即铺筑上面层沥青混凝土。2)沥青混合料在拌和前,应认真检验原材料的质量,只有符合部颁标准要求的材料才能进场使用,并在施工过程中随时进行抽检。3)沥青混合料在拌和前,应进行认真的级配设计,在检验所设计的混合料的性能指标达到设计要求的条件下,才允许作为沥青拌和站的目标控制级配。4)沥青混凝土拌和站在拌和沥青砼前,应认真校核拌和机的计量精度,在确认计量精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才允许进行拌和。5)沥青拌和站在拌和沥青混合料时,应保证足够的拌和时间,以保证混合料拌和均匀,无花白料,温度控制正常。6)沥青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如果气温较低或等候时间过长,应采取保温措施,以免温度降低太快,影响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和压实。7)已运到施工现场的沥青混合料在保证拌和站能满足摊铺机需要的条件下,应尽可能快的摊铺,以免温度降低太快,影响压实效果。8)当路面宽度大于摊铺机的工作宽度时,应采用两台摊铺机并行摊铺,避免形成冷接缝;当摊铺机出现故障并认为在短期内无法修复时,应就地做成一条接缝;当日施工完毕,应在完毕处做成一条垂直接缝,不同路面结构层之间,应保证上下层间的搭接长度不小于80cm。9)压路机应视摊铺时的气温和沥青混合料的温度情况,必要时应紧跟摊铺机进行碾压。在碾压过程中压路机的重复碾压宽度应不小于压路机轮宽的三分之一。10)施工完毕后的路面应在24小时内禁止一切车辆通行。APP防水卷材APP防水卷材技术要求技术指标技术要求卷材下表面沥青涂盖层厚度,mm≥1可溶物含量,g/m2≥1700耐热性,110℃无滑动、流淌、滴落拉力,N/50mm≥800最大拉力延伸率,%≥40渗油性/张数≤1自粘沥青剥离强度,N/mm≥150℃剪切强度,Mpa≥0.1250℃粘结强度,Mpa≥0.05热碾压后抗渗透性,0.1Mpa,30Min不透水接缝抗变形能力,1000次循环无破坏热老化拉力保持率,%≥90延伸率保持率,%≥90-20℃低温柔性无裂纹尺寸变化率,%≤0.5质量损失,%≤1玻纤格栅用于沥青路面裂缝防治的玻璃纤维格珊应满足下表的要求,其余技术指标应满足现行《玻璃纤维土工格珊》(GB/T21825)的规定。玻璃纤维格珊要求技术指标技术要求原材料无碱玻璃纤维,碱金属氧化物含量应不大于0.8%网孔形状与尺寸矩形,孔径宜为其上铺筑的沥青面层材料最大粒径的0.5~1.0倍。极限抗拉强度≥50kN/m极限拉伸率≤4%热老化后断裂强度经170℃、1h热处理后,其经向和纬向拉伸断裂强度应不小于原强度的90%施工期间交通组织本项目仅为管网开挖施工路面恢复等内容,根据管网的具体布置情况,采取半幅封闭施工,半幅通车的形式,沿线经过路线及相交处应及时作好相关保通措施,以保证尽量把沿线居民出行的影响降到最低:(1)基本措施1)严格执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2)危险地段,悬挂警示标志;3)车辆进入现场,设有专职人员指挥;4)合理组织施工计划,使管道施工尽快完成以缩短施工对交通的影响时间,并派专人维护交通;5)施工期间保持与交通管理部门联系,协调运输车辆进入施工现场有关事宜;(2)管理措施除指挥部及监理单位加强对施工单位施工组织设计合理性的监督外,建议由指挥部组织成立临时保通办公室,负责统一协调,解决全线临时保通问题,并协调周边其它项目的相关工作,以使保通时间不相互抵触。(3)设置交通标志及设施及工程措施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应在明显位置及主要通道、路口、临时道路两侧设置交通标志或设施,并派专人负责维护,主要的交通标志和设施为:1)施工场地要与通车行车道隔离围护,围护设施应采用围挡围护,施工围挡的设置需严格按照《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开展建筑施工现场形象品质提升攻坚行动的通知》(渝建质安[2020]15号文)的要求及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围挡及大门标准图集(2020版)(DJBT50-133)的要求执行,并附有安全文明施工宣传标语,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在施工围挡上需设置警示灯,以警示司机谨慎驾驶。2)对进入施工区域的每个入口之前设置外围施工预告标志,在施工警示起点前方设置施工及限速标志,并派专人维护交通,减少各种筑路机械和泥头车进出工地与社会车辆相互干扰,避免意外发生。3)配合交管部门设置各路口和临时道路和各项临时交通引导标志和禁令标志,协助交管部门作好临时道路的交通管理。4)为了使施工区域周边行车更加有序,安排协勤人员对交通进行疏导。5)施工期间交通组织应由施工单位根据自身实力和施工机具进行交通组织,并编制施工期间交通组织专项设计报交警部门认可后方可实施。管线施工交通组织方案交通组织原则(1)保持现状交通基本不变,把对交通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2)合理组织施工,减少道路翻交次数。(3)确保施工沿线居民及单位出行不受影响。施工时序合理安排施工时序,采用分片区、分批次、分道路的方式进行管道施工,避免全面施工,尽量减小对交通的影响。交通维护组织措施1、组织管理措施(1)成立交通协调管理小组。为使交通组织方案全面落实、责任到人,成立相应的交通协调管理小组。交通协调管理小组由交警大队、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组成。交通协调管理小组的职责主要是负责本工程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管理,审查及批准交通组织方案,协调有关单位、人员之间的关系,检查处理有关交通组织问题等。(2)工程施工期间,计划安排8人担任交通协管员。协管员应着反光衣,佩戴值勤袖章,手拿红旗。其主要职责是对施工工人违章作业,影响交通安全的行为进行监督和制止;听从交警指挥,配合交管部门做好交通安全维护等工作。2、交通组织工作(1)做好交通组织宣传工作。改道前要提前发布施工公告,提醒过往车辆注意改道绕行。(2)完成交通标志的设置工作。在改道前三天,完成整个交通组织系统的标牌、标线及交通维护设施的安装工作;完成临时路口的交通组织方案的实施,使整个交通组织体系完全形成。(3)做好施工人员的交通安全教育。在工程开工前,要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交通安全教育。通过大会、小会宣传,安全知识问答,粘贴交通事故宣传案例等多种形式,提高施工人员的交通安全意识,杜绝野蛮施工,切实落实交通组织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施工、交通两不误。3、交通秩序现场管理增加机动车巡逻次数和快速反应能力,同时收集交通信息,及时反馈至总调度,以便信息及时发布;并设置相应标志和辅助设施,配合现场施工人员的管理和施工机械的协调,协助交通管理部门进行施工路段的交通秩序维护。4、突发事件应急处理(1)设立交通分流路径当道路某一段发生突发事件导致交通拥堵,或双向车道同时发生拥堵现象,则需要将车辆引导至相关道路上进行分流。针对不同路段可能发生重大交通事故不能通行的情况,选择合理的分流路径,沿线的出入口设计值班岗位,及时向交通管理部门通报交通情况,并发布道路拥堵信息,引导过往车辆分流;并通过交通管理人员和活动标志,在分流路的关键路口进行交通疏导和管理,保障道路畅通。(2)建立施工快速反应机制在交管部门现有管理机制基础上,建立重大交通事故快速反应机制;并与公路管理部门建立交通事故紧急救援联动机制,开辟故障车辆“绿色通道”。交通标志及围护设置1、临时交通标志标线设置在进入每段施工区、每个交叉路口、道路转弯、道路车道改变、进入交通通道等前方设置警告标志板,注明进入施工区域、限速、限高及其他相关通行限制要求。本工程临时交通标志标线内容主要包括:道路分界线、横道线、道路箭头、文字标记、预告标记、柱式标杆、标志板、固定支架、中央隔离护栏及机非隔离护栏等。机动车道间及机非车道间地面画冷漆分界虚线,机非车道间并设置机非隔离护栏。在前方有人行通道处地面画冷漆预告标记,在路口30-50米范围内车道内地面上画道路冷漆箭头及文字标记,注明车道的不同通行方向,每段道路路口箭头数量为2-3个。在每个路口的各个方向需设置冷漆横道线,不同车道及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的标志板,标志板采用柱式标杆形式。在进入每段施工区、每个交叉路口、道路转弯、道路车道改变、进入交通通道等前方设置警告标志板,注明进入施工区域、限速、限高及其他相关通行限制要求。2、交通通道及施工围栏设置施工区域与非施工区域采用彩钢板分隔,做到连续、稳固、整洁、美观,并由专人负责维护和保洁。为保证施工现场不受干扰及确保过往行人的安全,本工程采取半幅封闭施工,在本工程施工范围内沿线两侧各设置一排标准彩钢板防护围栏,将施工区域与社会通道隔离开。分隔围栏下部基础采用页岩砖砌筑,砌筑高度为20cm,上部采用彩钢板制作,总高度2m,彩钢板背面使用钢管和角钢支设,要求钢板围栏支设牢固美观。交叉口按照施工分区分别搭设围栏。道路交通保障措施(1)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施工场地尽量压缩,并且尽量不占用过多道路。合理规划施工平面布置,保证交通不受影响。(2)为使周围道路减少交通压力,除特殊情况外,土方车辆尽量避开城区交通高峰,宜安排夜间通行,其他施工车辆进出施工场地需根据季节、气象、节假日及突发事件等影响交通流量的因素,合理调整作业时间。(3)如需进行夜间施工,应提前办理好夜间施工许可证,将作业时间、内容投诉电话与施工铭牌一起公示,接收社会监督。(4)施工场地采取封闭隔离措施,施工区域两端采用彩钢板分隔,彩钢板必须紧密连接,主要出入口设置交通指令标志和警示灯,保证车辆和行人的安全。(5)沿线施工经过居民出入口时,尽量采取夜间施工,减少对附近居民、车辆出行的影响,组织半幅施工,尽量突击抢工完成。半幅施工完毕后及时覆土,不能当天结束的在沟槽上覆盖钢板,保证正常的通行及安全。(6)施工时土方驳运、材料运输、管材吊装等均在道路围挡内进行,不影响其他车辆行驶。(7)设立专职的“交通纠察岗”,成立专职交通安全、文明施工小队,负责保证交通保障措施的落实,管理维护施工期间的交通保障措施,维持施工路段的交通秩序,协助解决施工期间的交通问题。(8)施工期间,进出工地的车辆和人员严格遵守交通法规,服从交通管理部门的管理。接受交通部门和建设单位的监督检查,发现影响交通的问题,应立即进行整改。(9)施工期间注意安全文明施工和防扰民措施的落实,特别是防治扬尘措施、噪音控制措施、泥浆土方管理措施,提前与沿线单位、小区联系,争取得到其谅解和支持,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10)在编制施工组织计划时,把配合交通措施列为施工组织设计内容之一,工种实施前,主动与交通处联系,介绍、汇报本工程概况、施工方案、总平面布置及工程材料、土方运输计划,请交通部门给予支持和指导,改进、完善交通运输方案,制定实施细则。危大工程注意事项根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文件要求,本项目主要涉及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包含且不限于下述内容。混凝土模板支撑危大工程范围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5m及以上,或搭设跨度10m及以上,或施工总荷载(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的设计值,以下简称设计值)10kN/m2及以上,或集中线荷载(设计值)15kN/m2及以上,或高度大于支撑水平投影宽度且相对独立无联系构件的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保障工程施工安全的意见模板及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应能可靠地承受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类荷载,模板不凹凸、支架不偏移、不扭曲、不垮塌。拆除和吊装工程(1)若遇到现状管线需要拆除、迁改或破坏修复的情况,须及时与相关产权单位联系,由相关产权单位确认实施。(2)管线交叉时,考虑临时性管线让永久性管线;非主要管线让主要管线;易弯曲管线让不易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无人车课程设计
- 民族音乐融入高校公共音乐教学的实施路径
- 电容器基础知识
- pwm电力电子课程设计
- 电气机械及器材相关行业投资方案
- 微元课程设计
- 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我们的粮食主题课程设计
- 全球化的中国品牌战略
- 【8道期末】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含解析)
- 2024年浙江杭州西湖云创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课件
- 2024锂电池的电极制备与组装方法
- 减速机维修培训课件
- 羽毛球社团工作总结
- 高三英语一轮复习七选五命题分析课件
- 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 2024年大学试题(经济学)-流通经济学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
- 氧气吸入法健康宣教
-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