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原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_第1页
开原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_第2页
开原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_第3页
开原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_第4页
开原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开原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辽宁省铁岭市开原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1.(2023七上·开原月考)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晕眩(xuàn)呻吟(yín)安详(xiang)畏罪潜逃(qián)

B.俯冲(fǔ)余晖(huī)蜷伏(juǎn)大相径庭(jìng)

C.温驯(xùn)惊讶(yà)酬劳(chóu)花团锦簇(jǐn)

D.顷刻(qǐng)刚劲(jìng)愧疚(jiù)冲耳不闻(chōng)

【答案】C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A.安详(xiang)——(xiáng)

B.蜷伏(juǎn)——(quán)

C.正确。

D.冲耳不闻——充耳不闻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重要词语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要求学生在平时对教材中所涉及的重要的字、词准确的识记,加强积累。

2.(2023七上·开原月考)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孩子们天生携带创新基因,对新鲜事物有着____的兴趣,既善于模仿,也乐于求索。照顾好每个孩子的需求,最大限度做到____,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禀赋,最大程度地____个体探索性思维、创造性潜能,____让青少年对未来充满希望。

A.浓厚因地制宜触发可能

B.浓厚因材施教激发才能

C.深厚因地制宜激发才能

D.深厚因材施教触发可能

【答案】B

【知识点】近义词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辨析词语。浓厚:(烟雾、云层等)很浓。(色彩、意识、气氛)重。(兴趣)大。深厚:(感情)浓厚。(基础)坚实。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因材施教:针对学习的人的能力、性格、志趣等具体情况施行不同的教育。触发:受到触动而引|起某种反应。激发:刺激使奋发。

可能:可以实现的;能成为事实的。才能:才智和能力。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词语的辨析与运用。了解各个词语的意思,根据句子的语境做出判断。近义词(成语)的辨析常见的技巧有:坚持“存同析异"的原则,分析相异的语素;根据语境正确的使用词语;从感彩方面辨析等几种方法。做题时灵活使用。

3.(2023七上·开原月考)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自1953年出版以来,新中国第一部现代汉语字典《新华字典》已走过70年。迄今已印行大约6亿多册,是全世界发行量最大的工具书。一部《新华字典》,陪伴了新中国几代读者开蒙识字,记录着一个国家前行的脚步,浓缩着几代人的记忆,为普及全民族的文化知识作出了重要贡献。

A.“走过”在选文中语境义是“经历"的意思。

B.画线句子有语病,修改方法是:删掉“大约”或“多"。

C.“开蒙”和“识字"是一对反义词。

D.“普及”是动词;“重要"是形容词。

【答案】C

【知识点】词义理解

【解析】【分析】ABD.正确。

C.开蒙:指儿童开始入学读书,借指儿童刚刚开始读书。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语法知识的掌握与文化常识的识记。此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根据平时所学,结合各选项内容分析判断。

(2023七上·开原月考)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4.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代诗人刘禹锡、李商隐、陆游,分别写了《秋词》《夜雨寄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B.《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有七十二变、火眼金睛、筋斗云等本领,他活泼聪明、嫉恶如仇。

C.《狼》选自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字留仙,清代文学家。

D.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5.《朝花夕拾》阅读。

第一本书: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____________》了。这渴慕是从一个远房的叔祖那惹起来的。

第二本书:我所看的那些阴间的图画,都是家藏的老书,并非我所专有。我所收得的最先的画图本子是——《____________》。

第三本书:有一次是《华盛顿论》,汉文教员反而惴惴地来问我们道“华盛顿是什么东西呀”看新书的风气便流行起来,我也知道了中国有一部书叫《____________》。

请你完成“与鲁迅一起读书"活动。①你对鲁迅在《朝花夕拾》中读的三本书中哪本书感兴趣写出书名。②鲁迅是如何得到这本书的③说说鲁迅当时读这本书的感受

【答案】4.A

5.第一本书:《山海经》;长妈妈给买来的;对期中神奇的故事特别感兴趣,认为是心爱的宝书。第二本书:《二十四孝图》;一位长辈赠送的;高兴之余就是扫兴,知道“孝”如此之难。第三本书:《天演论》;自己星期日跑到城南去买来的;赫胥黎的想法很新鲜。

【知识点】作家作品;作品的经典情节;《朝花夕拾》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作家、重要文体必须熟记。

⑵考查名著《朝花夕拾》的阅读。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好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得心应手。

4.A.《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是陆游的作品,不是李商隐的作品。

BCD.正确。

故答案为:A

5.本题考查名著《朝花夕拾》的阅读。作答时细读原著中相关篇章,找出原句摘录和分析即可。

故答案为:第1空、第一本书:《山海经》;长妈妈给买来的;对期中神奇的故事特别感兴趣,认为是心爱的宝书。

第2空、第二本书:《二十四孝图》;一位长辈赠送的;高兴之余就是扫兴,知道“孝"如此之难。

第3空、第三本书:《天演论》;自己星期日跑到城南去买来的;赫胥黎的想法很新鲜。

(2023七上·开原月考)古诗文默写

6.晴空一鹤排云上,___(《秋词》)

7.___,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

8.___,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9.峨眉山月半轮秋,___(《峨眉山月歌》)

10.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是:“_________”。

【答案】6.便引诗情到碧霄

7.何当共剪西窗烛

8.夜阑卧听风吹雨

9.影入平羌江水流

10.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知识点】理解性默写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不仅要做好对于古诗文、名言名句的背诵,更要注重这些语句的默写,特别关注文句中容易写错的字,从而做到准确、工整的完成作答。

6.诗文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不能写错别字。

故答案为:便引诗情到碧霄

7.诗文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不能写错别字。

故答案为:何当共剪西窗烛

8.诗文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不能写错别字。

故答案为:夜阑卧听风吹雨

9.诗文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不能写错别字。

故答案为:影入平羌江水流

10.诗文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不能写错别字。

故答案为: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二、古诗文阅读

11.(2023七上·开原月考)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题。

【甲】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乙】

如梦令·春思

苏轼

手种堂前桃李,无限绿阴青子①。

帘外百舌儿②,惊起五更春睡。

居士,居士③。莫忘小桥流水。

注释:①青子:尚未成熟的青色小果子。②百舌儿:一种专在春天鸣叫的鸟。③居士:东坡居士。

(1)对两首词曲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甲首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凉;乙首抒写了作者对幽静环境的怀恋和向往。

B.甲乙两首诗歌都有很多的景物描写,分别描写了具有浓郁秋天和春天气息的景物。

C.两首中的“小桥流水"极富生活气息,表现了抒情主人公的思乡之情。

D.两首诗歌都是在写景的基础上直抒胸臆,抒发了人物内心的忧郁情怀。

【答案】(1)D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思乡怀人

【解析】【分析】ABC.正确。

D.“直抒胸臆,抒发了人物内心的忧郁情怀”不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反复诵读,仔细分析诗中的内容,联系创作的背景抓住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

(2023七上·开原月考)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后生才锐①者,最易坏。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切须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学,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④者游处。自此十许年,志趣自成。不然,其可虑之事,盖非

一端③。吾此言,后生之药石也,各须谨之,毋贻0后悔。(《陆游家训》)

注释:①锐:敏捷。②浮薄:轻浮浅薄。③一端:一处。④贻:遗留,留下。

1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非淡泊无以明志/志趣自成B.夫学须静也/切须常加简束

C.非学无以广才/后生才锐者D.年与时驰/自此十许年

13.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

1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子。

①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②吾此言,后生之药石也,各须谨,毋贻后悔

15.班级召开“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弘扬优秀传统家风”主题队会,请你用自己的话从甲乙两文中归纳出四条古先贤对子孙的殷殷教诲,与大家分享。

【答案】12.D

13.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

14.①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②我的这些话,是给后人防止过错的良言规诫,都应该谨慎对待,不要留下遗憾。

15.①屏除杂念和干扰修养身心;②生活节俭养成美好的品德;③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④阅读经典,好好学习;⑤谦虚谨慎,宽容大度;⑥严格要求自己,独善其身。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文言文断句;文言文翻译;一词多义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

⑵本题考查断句的能力。给语句断句时,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在弄清句子的成分。一般来说,主谓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应该有停顿;同时注意题干的要求,需要断几处。

⑶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文言文中重要句子翻译的关键是一定要回到原文的语境中,根据上下文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同时对语句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做到准确的翻译。并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符合现代汉语的用词造句的标准。

⑷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找出相关的语句做出具体的分析即可。

12.A.相同,志向

B.相同,应该

C.相同,才能

D.不同,年华/时间

故答案为:D

13.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这句话的意思为:倘若有这样的情况,做长辈的应当把它看作忧虑的事,不能把它看作可喜的事。

故答案为: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

1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①重点词语:淫慢,放纵懈怠;励精,振奋精神;险躁,轻薄浮躁;治性,修养性情。②重点词语:此言,这些话;后生,年轻人;药石,治病的药和石针,这里指良药,规劝;谨之,慎重对待他。

故答案为:①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②我的这些话,是给后人防止过错的良言规诫,都应该谨慎对待,不要留下遗憾。

1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依据“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切须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学,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④者游处。”概括得出。

故答案为:①屏除杂念和干扰修养身心;②生活节俭养成美好的品德;③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④阅读经典,好好学习;⑤谦虚谨慎,宽容大度;⑥严格要求自己,独善其身。

三、现代文阅读

(2023七上·开原月考)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题。

材料一:近年来,中国高铁的发展速度突飞猛进,已渐渐成为广大旅客首选的出行交通工具。从最初的“绿皮车"到快速列车,速度的提升缩短了旅途时间,拉近了人们的距离。至于高铁,速度更是在快速列车的基础上翻了一番,最高时速能达到每小时350公里,在这个生活节奏愈来愈快的时代,跟时间赛跑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

坐过高铁的人都知道,高铁舒适度高,服务质量跟航空不相伯仲,细节也是追求尽善尽美。不仅提供无线wifi、充电插座、沙发床、平板电脑等用品,而且商务座还有乘务员贴心服务。

说到服务,就要谈一谈价格了。众所周知,同里程的高铁价格是低于航空价出行千

里仅几百元。

材料二:我国遵循“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的指导方针,高铁技术实现了“引进技术中____国制造____中国创造"的三阶段跨越式发展。中国高铁已成为中国装备制造业最具全球影响力的代表符号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创造”的最佳诠释。尤其是高铁的核心部件——牵引电传动系统和网络控制系统,已实现百分百“中国创造"。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高速铁路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格最大的国家。中国高铁,这个最美丽的国家名片正快速走向世界。

材料三:以下是12月1日从沈阳到北京三列高铁的信息情况表。

车次出发站出发时目的站到达时车票耗时

G920沈阳站08:25北京朝阳11:33二等:329;一等:52503:08

G3692沈阳站08:33北京朝阳12:20二等:310;一等:50903:47

G958沈阳站09:09北京朝阳12:40二等:305;一等:48603:31

16.下列对三则材料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铁已渐渐成为广大旅客首选的出行交通工具。

B.中国铁路发展迅猛,由绿皮火车到快速列车,再到高铁。

C.高铁技术实现了“引进技术——中国创造——中国制造”的三阶段跨越式发展。

D.中国高铁的核心部件牵引电传动系统和网络控制系统,已完全实现“中国创造"。

17.新年你们全家要去北京故宫参观,爸爸主张坐飞机,请你说一段话,向爸爸解释清楚坐高铁的好处。

18.根据下图和材料三提供的信息,请你选择一班高铁列车,做一份文字旅行攻略,向父母介绍清楚从沈阳到北京这段行程的时间和路线。

【答案】16.C

17.示例:爸爸:我们坐高铁去北京吧。高铁的速度很快,最高时速能达到每小时350公里;高铁舒适度也很高,服务质量跟航空不相上下,细节服务也贴心周到;价格亲民,同里程的高铁价格低于航空价格,出行千里仅几百元。

18.示例:选择G958次列车,上午9.09从沈阳站出发,用时3小时31分钟,于中午12:40到达北京朝阳站,途径阜新站、朝阳站、承德南站。

【知识点】概括说明内容;把握作者的见解;新闻、材料类文本;定位筛选、分析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筛选比对能力.解答这种类型的题目应注意:1、细心审题,明确题目的要求(看清是“有错误的一项”还是“正确的一项")。2、提高辨析异同的能力,选项表述的内容往往是经过加工整合的,多数情况下不是原文的机械罗列。做题时应用心比对,做出判断。

⑵本题考查结合材料谈自己的看法。解答时应在充分把握各个材料内容的基础上灵活的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用文本材料的知识来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同时在表述中应做到用简洁、流畅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⑶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解答时要仔细观察材料中所给出的图表,找出图表中的规律以及所揭示的实际问题。由于图文转换大多属于说明文的范畴,表述过程中应注意用词的准确、严密。

16.ABD.正确。

C.根据材料二中.的“高铁技术实现了‘引进技术--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三阶段跨越式发展“__________________,与C项中的“引进技术--中国创造--中国制造"的顺序颠倒,意思改变,故表述有误。

故答案为:C

17.根据材料一中的“对于高铁,速度更是在快速列车的基础.上翻了一番”可分析得出原因一:速度快;根据材料一中的“高铁舒适度高,服务质量跟航空不相伯仲,细节也是追求尽善尽美"可分析得出原因二:服务质量好;根据材料一中的“同里程的高铁价格是低于航空价格的”可分析出原因三:价格低。据此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爸爸:我们坐高铁去北京吧。高铁的速度很快,最高时速能达到每小时350公里;高铁舒适度也很高,服务质量跟航空不相上下,细节服务也贴心周到;价格亲民,同里程的高铁价格低于航空价格,出行千里仅几百元。

18.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一定要根据材料四中的绍和题目中给出的示意图,用清晰明了的语言介绍运行的时间和路线即可。题干是要求介绍从莆田到厦门北的行程,所以要先找出经过莆田的时间是12:49分;再根据历时时间为.54分,计算出行程到达的时间是13:43;最后,用简单的词语串成一句话即可。

故答案为:选择G958次列车,上午9.09从沈阳站出发,用时3小时31分钟,于中午12:40到达北京朝阳站,途径阜新站、朝阳站、承德南站。

(2023七上·开原月考)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题。

穷孩子的学费

①高一那年,我家养的三头猪全都不行了。这三头猪,是我和弟弟一整年的学费。

②邻居婶子来劝妈妈:“找屠夫把大猪杀了,卖的钱再买一头小猪养,不至于血本无归。"说话间妈妈的眼泪就流了下来:“那不是害了其他人吗”街坊邻居七嘴八舌地都劝妈妈:“做人不能太老实。"但妈妈最终把死猪深埋了。三头猪都没了,我和弟弟的学费真悬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不用爸妈说什么,我和弟弟就开始各自为学费操心起来。

③过了惊蛰,万物复苏,田野里的花开了,地下的昆虫也蠢蠢欲动起来,一年中最好的时候到了。

④弟弟买来黄鳝笼子,又去牛屎粪堆里刨蚯蚓,下午放学后就立刻开始准备。“下黄鳝”最讲究时间,要趁天黑之前把装有蚯蚓的笼子放到池塘和水田里,第二天早早起来再去取回来,一次放三四十个笼子,可以捉一两斤黄鳝。

⑤我则请了一星期的假,去大舅家挖蜈蚣。当时,八寸长的大蜈蚣一条能卖五毛,五寸长的三毛,再小一点的两毛。

⑥我还有两个伙伴。比我大一岁的妞妞早已辍学,现在在家挑粪、砍柴、洗衣、做饭;比我小一岁的小鹿初中毕业,等着秋后征兵时去当兵。

⑦天蒙蒙亮,妞妞和小鹿就在大门口喊我,我一骨碌爬起来,头不梳脸不洗,拿起工具就往外跑。所谓工具,不过就是一把短柄锄头和一个矿泉水瓶,在瓶盖上钻几个小孔透气,免得蜈蚣被闷死了。

⑧第一天我们去了棋盘山。把地上的石头挖开,蜈蚣就藏在石头下面。挖开石块,蜈蚣四散奔逃,这时就要眼疾手快,上去一脚踩住蜈蚣身子,小心翼翼地按住蜈蚣头和腹部连接处。这时,蜈蚣会用后半截身子爬上你的手,爪子在手心里游走,你要飞快地拔掉蜈蚣头部左右两边的螯。万一被咬到,会疼整整一夜,直到鸡叫时才好。

⑨等到傍晚收工时,我大概挖了二十多条,手也被锄头柄磨了几个泡。

⑩离开的前一天,我在乱石堆里挖出来一条很大的蜈蚣,有中指那么粗,身子圆滚滚的,异常凶猛。我怎么都捉不住,用锄头摁着,它竟然回过头来咬锄头柄。我担心时间长了它逃跑,急忙喊伙伴们来帮忙。

妞妞边帮忙边喊:“哇!这么大,怕是要成精了!"突然她惊叫一声,蜈蚣狠狠地咬了她大拇指一口。妞妞疼得直吸冷气,恶狠狠地拔了蜈蚣的毒牙,差点连头一块儿拽掉了。我不好意思地对妞妞说:“这条蜈蚣就送给你了。”妞妞死活都不要,她说:“你学费还没凑够呢。"

那天,看着满满一书包的几百条蜈蚣,我心里美滋滋的——等把这些蜈蚣换成学费,我就可以继续上学了。

当晚我做了个梦,在梦中,我挖开一块又一块的石头,下面不停地有蜈蚣爬出来,我捉都捉不过来。此后很多年,这样的场景都会时不时地出现在我的梦里。

第二天一早,当我拿起书包准备回家时,一下子傻眼了:书包被咬了一个大窟窿。

打开书包一看,里面的蜈蚣全没了,只剩下一堆蜈蚣头、蜈蚣脚,还有乱七八糟的蜈蚣残肢。我脑中“嗡嗡”直响,继而大哭起来:“我的蜈蚣啊,我的学费啊,全没了!"

听到我的哭声,全家人都围过来看。大舅说:“这是老鼠吃的,昨夜风雨大作,老鼠在房间里跑来跑去,我没在意,没想到竟然祸害了你的蜈蚣。别哭了,哭也哭不回来啦……”

大舅给钱让我拿去当学费,我没有接,哭着离开了大舅家。

从大舅家到我家的十几里路,我是一路哭着回来的。

那一路我甚至想到了死——不能上学的日子,过一天就多受一天的罪,不如死了痛快。

等我回到家,见弟弟也在哭,原来这几天他把捉的黄鳝养在门口的大缸里,适逢下雨,屋檐上流下来的水把缸注满了,黄鳝全趁机逃跑了。姐弟相见,抱头痛哭。

妈妈连忙上来劝:“莫哭莫哭,黄鳝是见洞见缝就钻,发水时黄鳝随着水一起跑到地基里去了。咱们挨着地基挖一条沟,沟里灌满水,再放上笼子,晚上黄鳝出来喝水找吃的,不就又回来了吗"听了妈妈的话,弟弟擦干眼泪,按照妈妈的说法开始挖沟做陷阱。真如妈妈所说,逃跑的黄鳝都自投罗网了,弟弟的学费终于失而复得。

我却从此辍学了。

后来,在小舅的介绍下,我到市里一个私人开的印刷厂打工,每月工资一百元。

记得在一个冬天的晚上,我上街买东西,一位中年父亲扛着一个大蛇皮袋在前面走,一个八九岁的小孩跟在后面亦步亦趋。走到一个烧饼摊前,孩子不走了,喊着要吃烧饼。父亲不给买,硬拉着孩子要走,孩子直勾勾地盯着烧饼,撕心裂肺地哭喊:“我饿了,我要吃烧饼……”

看到这一幕,我实在忍不住,冲上前去买了两块钱的烧饼送给他们父子。

这事自然和我无关,我只是受不了那种哭声,那撕心裂肺的哭喊让我想起当年的自己。我永远都忘不了在那十几里路上洒下的泪水,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再也没有流过那么多的泪。

19.结合全文内容概括“穷孩子的学费"是如何筹措的

20.赏析选文⑧段画线句子中的两个成语“眼疾手快、小心翼翼”的表达效果。

21.选文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看着满满一书包的几百条蜈蚣,我心里美滋滋的——等把这些蜈蚣换成学费,我就可以继续上学了。

22.选文⑤~⑦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能否删掉,为什么

23.选出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有误的一项。

A.妈妈哭,是因猪病死而难过,又因无钱供孩子上学而心痛,也因不忍卖死猪肉而无奈。

B.选文③段描写了春回大地的自然环境,也烘托出“我"与弟弟能挣到学费的喜悦心情。

C.选文段是插叙,插入了“我”梦中捉蜈蚣,使事件更加完整,情节跌宕起伏,为后文

老鼠吃掉蜈蚣作铺垫。

D.母亲不肯卖死猪肉,妞妞、小鹿帮我捉蜈蚣,舅舅要资助我上学等等,这些描写都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美好善良。

【答案】19.家里养猪卖钱做学费;捉蜈蚣卖钱做学费;捕黄鳝卖钱做学费

20.“眼疾手快"形容做事机警敏捷快速,“小心翼翼”形容举动谨慎轻柔,这两个成语写出了“我"捉蜈蚣的用心专注,表达了“我”强烈想要挣学费的心情。计4分

21.心理描写,写出了“我"捉到蜈蚣的喜悦心情,表达了“我”对读书的渴望

22.记叙了“我"听见孩子哭给他买了烧饼的事件,体现了孩子的哭声对“我”刺激之大,勾起了“我"对自己当年哭着回家情形的回忆,突出了当年失去学费辍学对自己伤害特别严重

23.C

【知识点】梳理、概括文章情节;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小说;分析文段、人物、情节的作用

【解析】【点评】(1)(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2)本题考查词语的作用。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作用或表达效果有四种:(1)精确性作用。(2)形象性作用。(3)情感性作用。(4)结构性作用。解答时我们应该根据具体的语境作出分析。

(3)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赏析句子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从修辞、语句中重要的动词、形容词、描写的角度、句式特点等几个角度考虑。表述的最后不要忽略了对作者情感内容的阐述。

(4)本题考查句段的作用。分析句段的作用需要关注两点:一是句段所处的位置来分析。二是从句子的表达内容来分析。

19.这道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需要从文中梳理出“我”和弟弟为筹措学费所采取的不同方式。通过阅读,可以明确家里原本打算靠养猪卖钱交学费,猪死后“我"挖蜈蚣、弟弟捉黄鳝来挣钱,从而准确概括出答案。

故答案为:“眼疾手快”形容做事机警敏捷快速,“小心翼翼"形容举动谨慎轻柔,这两个成语写出了“我”捉蜈蚣的用心专注,表达了“我"强烈想要挣学费的心情。

20.“眼疾手快”强调速度和敏捷,“小心翼翼"突出谨慎小心。通过这两个词,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捉蜈蚣这一动作的特点以及“我”的认真态度,进而反映出“我"为挣学费的用心和急切。答题时先解释词语本义,再结合语境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最后点明表达的情感。

故答案为:“眼疾手快”形容做事机警敏捷快速,“小心翼翼"形容举动谨慎轻柔,这两个成语写出了“我”捉蜈蚣的用心专注,表达了“我"强烈想要挣学费的心情。

21.通过“心里美滋滋的”“等把这些蜈蚣换成学费,我就可以继续上学了"这些内心的想法,可判断为心理描写。其作用在于直接展示“我”当时的心情和愿望,突出“我"对上学的渴望。

故答案为:心理描写,写出了“我”捉到蜈蚣的喜悦心情,表达了“我"对读书的渴望

22.此题考查段落的作用及能否删除的判断。⑤-⑦段记叙了“我”和伙伴去挖蜈蚣的情况。不能删除的原因在于它丰富了文章内容,体现了“我"的努力,还为后文情节做了铺垫。比如,让读者更了解“我”挖蜈蚣的艰难,也为下文蜈蚣被老鼠吃掉导致“我"辍学等情节做了铺垫。

故答案为:记叙了“我”听见孩子哭给他买了烧饼的事件,体现了孩子的哭声对“我"刺激之大,勾起了“我”对自己当年哭着回家情形的回忆,突出了当年失去学费辍学对自己伤害特别严重

23.ABD.正确。

C.如前文所述,段是补叙不是插叙。

故答案为:C

(2023七上·开原月考)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下题。

粗瓷碗

吕峰

①碗是盛放食品的器具。吃饭时我们经常用碗,可是,很少有人留意到它们。其实,碗里大有乾坤,它可盛岁月,可盛历史,可盛生活。碗里有情、有世界。我家厨柜里有四个外形粗犷的粗瓷碗,是当年爷爷因为家里添丁而购置的。如今它们盛着满满的光阴,无语也无声,固守着家的温度。

②粗瓷碗是那种最普通的白瓷碗,碗边有两圈蓝色的釉纹,口大肚浅,一副大腹便便的样子。自从我有记忆开始,饭桌上就有它们的身影。每到吃饭时,我就喜欢帮忙摆放碗筷,一边摆着,一边念叨着:“这是爷爷的,这是奶奶的,这是我的……"眼前的碗,对应着一个个正急着往家走的亲人。有时,遇到我喜欢吃的东西,奶奶会捏起一块,放进我的嘴里,母亲则佯装愠怒,瞪我一眼,那种感觉温暖、祥和。

③家里有一条规矩,饭做好后,第一碗要盛给爷爷。奶奶给爷爷盛饭时总是说:“你爷爷是家里的大劳力,家里的活儿全指望他干呢,饭做好啊就得先给他吃。”奶奶去世时,面对鬼子的刺刀也面不改色,号称“铁打汉子"的爷爷痛哭流涕,一个劲儿地用手拍打着奶奶的棺木念叨:“你走了,谁给我盛第一碗饭啊!”那副悲恸欲绝的神情,让前来吊唁的人无不动容。

④粗瓷碗也见证了父母亲几十年的相濡以沫。他们之间没有浪漫的事,有的只是每日三餐、添饭夹菜,虽朴实平淡,却无限温暖。每天早晨,母亲会雷打不动地给父亲冲鸡蛋茶。在粗瓷碗里,打上两枚鸡蛋,滴上几滴香油,再加一勺白砂糖,用筷子搅和均匀,将刚烧开的水慢慢地冲到碗里,边冲边用筷子搅动,那碗里就慢慢形成了一梭又一梭的鸡蛋穗,略微沉淀后,上面变成稀清的蛋汤,下面是稠状的蛋花。这是母亲最熟练也最拿手的活儿,原因很简单:父亲最好这一口!

⑤当时,我对母亲的这种做法很不以为然。后来看到作家张晓风写道:“看见有人当街亲热,竟也熟视无睹,但每看到一对人手牵手提着一把青菜、一条鱼从菜场走出来,一颗心就忍不住恻恻地痛了起来,一蔬一饭里的天长地久原是如此味永难言啊!"原来,碗可盛爱啊!所谓的白头到老的爱情,所谓的天长地久,就蕴藏在寻常的一日三餐中,蕴藏在精心盛好的一碗饭里。那一刻,我才明白,粗瓷碗中的爱情,因为有日日的惦念,才有天长地久的丰盈。

⑥粗瓷碗里除了有爱情,还有满满的亲情。有一次,我生病了,一直高烧不退。母亲觉得服用汤剂比打针副作用小,就开了一大包中草药回家煎。她守在厨房的煤炉前,严格按照老中医的要求去煎药,先用大火煮沸,然后用文火细细地熬。随着母亲的辛劳,那带点儿苦涩味儿的药香弥漫了整个房间。

⑦近两个小时的工夫,那碗黑褐色泛着泡沫的汤药被端到了床前,我只呷了一口,便受不了那份沁入心脾的苦,不由得呕吐起来。母亲慌忙为我捶背,清扫秽物,焦急万分。望着她忙碌而辛劳的身影,我内疚极了,真白费了她煎中草药的苦心。

⑧粗瓷碗原本有十个,后来只剩下了四个。再后来这四个碗也很少用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套又一套精美的细瓷碗。有一次,朋友来家里做客,碰巧前段时间碗被女儿打碎了几个,我一直没去购买。这时,我突然想起了厨柜里的粗瓷碗,便把它们拿出来用以解燃眉之急。端着那早已退出了生活圈子的粗瓷碗,朋友顿时乐了。那天晚上我和朋友之间的话题没有离开过粗瓷碗。再后来,朋友去了日本留学,每次回国,捎来的礼物都是图案各异的碗碟。看着那饱含心意的礼物,我知道碗里还藏着友情。

⑨粗瓷碗里有美好的回忆,那是逝去的懵懂岁月,那是千金不换的温情与美好。因为它,家的概念更加清晰,家也在无情的光阴里侧影翩跹。每逢节假日,我便拖家带口去田间乡野,过几天农家生活,用粗瓷大碗吃饭、喝粥。夜晚坐在农家小院里,天上一轮明月,碗中似乎有月光在荡漾,让人心醉:

⑩人生很复杂,又何其简单,简单到只是由两个动作组成的一条线。一个动作是捧起碗,另一个动作是放下碗。在捧起与放下的过程中,生命一点一点变得绚烂,又一点一点走向枯萎、终结,直到那个碗最后一次被放下,永不被捧起。

24.文章叙写了粗瓷碗与我家的四件事情,请根据提示内容完成表格。

时间人物事件

在我童年时爷爷和奶奶奶奶会把用粗瓷碗盛好的第一碗饭给爷爷。

每天早晨父亲和母亲①

②母亲和我③

朋友到我家做客朋友和我我拿出好久不用的粗瓷碗,引发了大家的感慨。

25.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⑦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母亲慌忙为我捶背,清扫秽物,焦急万分。

26.选文⑨段写道:“夜晚坐在农家小院里,天上一轮明月,碗中似乎有月光在荡漾,让人心醉。”你觉得碗里还有什么让人“心醉”,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27.下列对选文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题目“粗瓷碗”既是本文的行文线索,同时也有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

B.选文①段开篇点题,交代了我家粗瓷碗的来历,同时也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

C.奶奶去世时,爷爷痛哭流涕只是因为他再也吃不到奶奶给他盛的第一碗饭了。

D.选文⑥段首句,在行文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使上下文衔接自然。

【答案】24.①母亲都会用粗瓷碗给父亲冲鸡蛋茶;②我生病发高烧时;③母亲用粗瓷碗给我端来她辛苦熬的中药。

25.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看到我呕吐之后的慌张、担忧、焦急和对我的关爱。

26.粗瓷碗里盛满了我儿时的温暖回忆,盛满了爱情、亲情和友情,盛满了我对那些逝去的美好时光的怀恋,也盛满了现在与家人在一起的幸福温馨的时光。

27.C

【知识点】记叙性散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文章语言特点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全文,明确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文章中的重要段落(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⑵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赏析句子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从修辞、语句中重要的动词、形容词、描写的角度、句式特点等几个角度考虑。表述的最后不要忽略了对作者情感内容的阐述。

⑶本题考查语句的含义。理解文章中的重要词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联系上下文,三要紧扣文章的中心主题,并能从文章的信息中找出依据和理由。

⑷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2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根据题干信息每天早晨“父亲和母亲可定位到第④段;根据"他们之间没有浪漫的事,有的只是每日三餐、添饭央菜,虽朴实平淡,却无限温暖。每天早晨,母亲会雷打不动地给父亲冲鸡蛋茶’可归纳:母亲都会用粗瓷碗给父亲冲鸡蛋茶;

由“朋友到我家做客’"朋友和我"我拿出好久不用的粗瓷碗,引发了大家的感慨’可定位到第⑧段;故其余内容应在⑥⑦段;⑥段由“有一次,我生病了,一直高烧不退”可归纳:我生病发高烧时。⑦段“那碗黑褐色泛着泡沫的汤药被端到了床前,我只呷了一口,便受不了那份沁入心脾的苦可归纳:母亲用粗瓷碗给我端来她辛苦熬的中药。

故答案为:①母亲都会用粗瓷碗给父亲冲鸡蛋茶;②我生病发高烧时;③母亲用粗瓷碗给我端来她辛苦熬的中药。

25.本题考查人物描写。由‘捶背""清扫"可知,这里是动作描写;由“慌忙焦急万分”,这里是神态描写;联系语境,由粗瓷碗里除了有爱情,还有满满的亲情“望着她忙碌而辛劳的身影"可知,这里写出列我生病后,母亲为了尽快医治我的行为,表现呕吐之后的慌张.担忧焦急,也反映出瓷碗承载母亲对我的关爱。

故答案为: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看到我呕吐之后的慌张、担忧、焦急和对我的关爱。

26.本题考查句子理解。要理解其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天上-轮明月,碗中似乎有月光在荡漾,让人心醉"表面上写作者看着碗中的月光,感到心醉,结合⑨段“粗瓷碗里有美好的回忆,那是逝去的懵懂岁月,那是干金不换的温情与美好。因为它,家的概念更加清晰,家也在无情的光阴里侧影翩跹”可知,实际上是碗中承载着的家庭氛围,浓浓的亲情让作者心醉。

故答案为:粗瓷碗里盛满了我儿时的温暖回忆,盛满了爱情、亲情和友情,盛满了我对那些逝去的美好时光的怀恋,也盛满了现在与家人在一起的幸福温馨的时光。

27.ABD.正确。

C.有误,联系语境可知,上文“面不改色"是对爷爷的修饰限定,强调了爷爷性情刚强,英勇无惧,结合痛哭流涕,一个劲儿地用手拍打着奶奶的棺木念叨:你走了,谁给我盛第一碗饭啊!'那副悲恸欲绝的神情,让前来吊唁的人无不动容”可知,与下文痛哭流涕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爷爷对奶奶去世的伤痛之深。本项“他再也吃不到奶奶给他盛的第一碗饭了“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C.

四、写作

28.(2023七上·开原月考)请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其一,按要求作文。

⑴昙花一瞬间的开放,留下了满园的馨香;流星一瞬间的划过,赢得了全世界的目光。当你面对忧愁的朋友会心一笑,你展现了瞬间的美;当你把路旁的纸屑投入垃圾箱,你拥有了瞬间的美……其实,美,一瞬间就足够了,一瞬间即是水恒。

请以《美的瞬间》为题,写一篇文章。

⑵对任何人来说,成长都是一种积蓄,长的是身体,长的是知识、长的是情感,长的是智慧,长的是经验……无论哪一方面的侧重,成长都是一种必然的状态。

请以“▲的成长"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如选择题目(二),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不少于500字;③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④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

【答案】略

【知识点】全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

【解析】【分析】材料一是围绕“美的瞬间”展开,通过列举昙花开放、流星划过等例子,阐述了瞬间的美也能成为永恒。材料二强调成长是多方面的积蓄,是一种必然的状态。

【题干分析】(1)《美的瞬间》:①材料中的昙花开放和流星划过都是短暂而绚烂的瞬间,展现出独特的美。“当你面对忧愁的朋友会心一笑"当你把路旁的纸屑投入垃圾箱”则是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行为的美好瞬间。写作时,要抓住“瞬间"的短暂性和“美”的特质。写作思路上,可以先描述某个具体的美的瞬间,如运动员在赛场上冲刺的瞬间、老师在课堂上鼓励学生的瞬间等,然后深入分析这个瞬间为何美,它带来了怎样的影响,最后可以探讨如何发现和珍惜生活中的美。

②写作误区可能在于对“瞬间"的描述不够具体生动,或者只是简单描述而缺乏深入的感悟。作文开头可以通过描绘一个引人入胜的场景引出“美的瞬间”,事例素材可以选取自然景观、社会生活、个人经历等方面,结尾可以通过对美的瞬间的升华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珍惜。

(2)“_____的成长":①材料指出成长体现在身体、知识、情感、智慧、经验等多个方面。在补充题目时,可以是“知识的成长”“心灵的成长"友谊的成长”等。写作时,要明确所补充的内容在成长中的具体体现和作用。写作思路上,先阐述所补充内容的定义和重要性,然后通过具体事例展现其成长过程,比如“心灵的成长”,可以讲述经历挫折后心灵变得坚强的过程,最后总结成长带来的收获和启示。

②写作误区可能在于成长过程的叙述过于平淡,缺乏重点和细节,或者没有体现出成长的变化。作文开头可以用回忆的方式引入成长的话题,事例素材可以从自身经历、他人故事、书籍影视等方面选取,结尾可以展望未来,表达对进一步成长的期待。

【立意提取】

1.美的瞬间:通过回忆某个令人难以忘怀的美好瞬间,如亲人重逢的瞬间,表达亲情的珍贵和美好。

2.心灵的成长:讲述自己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心灵逐渐变得强大和成熟的过程。

3.智慧的成长:分享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积累智慧,从而更好地应对问题和把握机会的经历。

例文:

美的瞬间

瞬间,稍纵即逝,却能铸就永恒的美。

那是一个清晨,阳光透过淡薄的云层,纷纷扬扬地落在了地上。我漫步在公园的小径上,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好。

突然,一阵悠扬的笛声传入我的耳中。我顺着声音望去,只见一个老者正坐在湖边的长椅上,专注地吹着笛子。他的头发已经花白,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但他的眼神中却透着无比的专注和陶醉。那笛声清脆悦耳,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动人的故事,又仿佛在赞美着这美丽的清晨。

在他的身旁,围坐着一群孩子,他们静静地聆听着,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阳光洒在他们身上,仿佛为他们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这一刻,时间仿佛静止了,只有那美妙的笛声在空气中回荡。

这一瞬间,我被深深地打动了。老者对音乐的热爱和孩子们对美的向往,构成了一幅无比和谐的画面。这一瞬间的美,没有华丽的舞台,没有璀璨的灯光,却有着最真挚的情感和最纯粹的心灵。

又有一次,我在街头看到了一位清洁工阿姨。她弯着腰,认真地清扫着街道上的垃圾。汗水湿透了她的衣衫,但她的脸上却没有一丝抱怨。

这时,一个小女孩跑过来,递给她一瓶水,说道:“阿姨,您辛苦了!”清洁工阿姨抬起头,微笑着接过水,眼中满是感激。这一瞬间,我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尊重,这简单的互动,充满了温暖和善良。

美的瞬间,或许并不需要惊天动地的大事,它可能只是生活中的一个小细节,一个不经意的举动,一个温暖的笑容。但正是这些瞬间,让我们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让我们相信,世界充满了爱和希望。

昙花虽只一现,却留下了满园馨香;流星虽转瞬即逝,却赢得了全世界的目光。这些美的瞬间,将永远定格在我的记忆深处,成为永恒的珍藏。

【点评】(1)考查命题作文的写作。弄清题目的要求后,就要认真回忆、选择与这个题目有关的材料,哪些事例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新意的,让人眼前一亮的,确定好作文中心来选取、组织素材;在文体的选择上也要在符合题干要求的基础上选择自己最擅长的。如果写记叙文就要写好情节,写出精彩的细节;如果写议论文就要观点鲜明,真正做到“摆事实、讲道理"。平时要多积累写作素材,多写随笔,考场才能做到得心应手,下笔如有神。

(2)本题考查的是半命题作文,该题目很考验学生的语言提炼表达能力,学生在补充题目时可选取一些新颖简洁的词汇。在写作时,可选择自己擅长的体裁入手,降低写作时的难度,选材时避免选一些老生常谈的材料,尽可能新颖且贴近实际,如若引用旧材料也应注意从其他角度切入,做到旧材新用。

1/1辽宁省铁岭市开原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1.(2023七上·开原月考)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晕眩(xuàn)呻吟(yín)安详(xiang)畏罪潜逃(qián)

B.俯冲(fǔ)余晖(huī)蜷伏(juǎn)大相径庭(jìng)

C.温驯(xùn)惊讶(yà)酬劳(chóu)花团锦簇(jǐn)

D.顷刻(qǐng)刚劲(jìng)愧疚(jiù)冲耳不闻(chōng)

2.(2023七上·开原月考)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孩子们天生携带创新基因,对新鲜事物有着____的兴趣,既善于模仿,也乐于求索。照顾好每个孩子的需求,最大限度做到____,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禀赋,最大程度地____个体探索性思维、创造性潜能,____让青少年对未来充满希望。

A.浓厚因地制宜触发可能

B.浓厚因材施教激发才能

C.深厚因地制宜激发才能

D.深厚因材施教触发可能

3.(2023七上·开原月考)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自1953年出版以来,新中国第一部现代汉语字典《新华字典》已走过70年。迄今已印行大约6亿多册,是全世界发行量最大的工具书。一部《新华字典》,陪伴了新中国几代读者开蒙识字,记录着一个国家前行的脚步,浓缩着几代人的记忆,为普及全民族的文化知识作出了重要贡献。

A.“走过”在选文中语境义是“经历"的意思。

B.画线句子有语病,修改方法是:删掉“大约”或“多"。

C.“开蒙”和“识字"是一对反义词。

D.“普及”是动词;“重要"是形容词。

(2023七上·开原月考)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4.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代诗人刘禹锡、李商隐、陆游,分别写了《秋词》《夜雨寄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B.《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有七十二变、火眼金睛、筋斗云等本领,他活泼聪明、嫉恶如仇。

C.《狼》选自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字留仙,清代文学家。

D.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5.《朝花夕拾》阅读。

第一本书: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____________》了。这渴慕是从一个远房的叔祖那惹起来的。

第二本书:我所看的那些阴间的图画,都是家藏的老书,并非我所专有。我所收得的最先的画图本子是——《____________》。

第三本书:有一次是《华盛顿论》,汉文教员反而惴惴地来问我们道“华盛顿是什么东西呀”看新书的风气便流行起来,我也知道了中国有一部书叫《____________》。

请你完成“与鲁迅一起读书"活动。①你对鲁迅在《朝花夕拾》中读的三本书中哪本书感兴趣写出书名。②鲁迅是如何得到这本书的③说说鲁迅当时读这本书的感受

(2023七上·开原月考)古诗文默写

6.晴空一鹤排云上,___(《秋词》)

7.___,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

8.___,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9.峨眉山月半轮秋,___(《峨眉山月歌》)

10.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是:“_________”。

二、古诗文阅读

11.(2023七上·开原月考)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题。

【甲】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乙】

如梦令·春思

苏轼

手种堂前桃李,无限绿阴青子①。

帘外百舌儿②,惊起五更春睡。

居士,居士③。莫忘小桥流水。

注释:①青子:尚未成熟的青色小果子。②百舌儿:一种专在春天鸣叫的鸟。③居士:东坡居士。

(1)对两首词曲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甲首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凉;乙首抒写了作者对幽静环境的怀恋和向往。

B.甲乙两首诗歌都有很多的景物描写,分别描写了具有浓郁秋天和春天气息的景物。

C.两首中的“小桥流水"极富生活气息,表现了抒情主人公的思乡之情。

D.两首诗歌都是在写景的基础上直抒胸臆,抒发了人物内心的忧郁情怀。

(2023七上·开原月考)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后生才锐①者,最易坏。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切须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学,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④者游处。自此十许年,志趣自成。不然,其可虑之事,盖非

一端③。吾此言,后生之药石也,各须谨之,毋贻0后悔。(《陆游家训》)

注释:①锐:敏捷。②浮薄:轻浮浅薄。③一端:一处。④贻:遗留,留下。

1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非淡泊无以明志/志趣自成B.夫学须静也/切须常加简束

C.非学无以广才/后生才锐者D.年与时驰/自此十许年

13.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

1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子。

①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②吾此言,后生之药石也,各须谨,毋贻后悔

15.班级召开“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弘扬优秀传统家风"主题队会,请你用自己的话从甲乙两文中归纳出四条古先贤对子孙的殷殷教诲,与大家分享。

三、现代文阅读

(2023七上·开原月考)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题。

材料一:近年来,中国高铁的发展速度突飞猛进,已渐渐成为广大旅客首选的出行交通工具。从最初的“绿皮车”到快速列车,速度的提升缩短了旅途时间,拉近了人们的距离。至于高铁,速度更是在快速列车的基础上翻了一番,最高时速能达到每小时350公里,在这个生活节奏愈来愈快的时代,跟时间赛跑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

坐过高铁的人都知道,高铁舒适度高,服务质量跟航空不相伯仲,细节也是追求尽善尽美。不仅提供无线wifi、充电插座、沙发床、平板电脑等用品,而且商务座还有乘务员贴心服务。

说到服务,就要谈一谈价格了。众所周知,同里程的高铁价格是低于航空价出行千

里仅几百元。

材料二:我国遵循“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的指导方针,高铁技术实现了“引进技术中____国制造____中国创造”的三阶段跨越式发展。中国高铁已成为中国装备制造业最具全球影响力的代表符号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创造"的最佳诠释。尤其是高铁的核心部件——牵引电传动系统和网络控制系统,已实现百分百“中国创造”。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高速铁路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格最大的国家。中国高铁,这个最美丽的国家名片正快速走向世界。

材料三:以下是12月1日从沈阳到北京三列高铁的信息情况表。

车次出发站出发时目的站到达时车票耗时

G920沈阳站08:25北京朝阳11:33二等:329;一等:52503:08

G3692沈阳站08:33北京朝阳12:20二等:310;一等:50903:47

G958沈阳站09:09北京朝阳12:40二等:305;一等:48603:31

16.下列对三则材料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铁已渐渐成为广大旅客首选的出行交通工具。

B.中国铁路发展迅猛,由绿皮火车到快速列车,再到高铁。

C.高铁技术实现了“引进技术——中国创造——中国制造"的三阶段跨越式发展。

D.中国高铁的核心部件牵引电传动系统和网络控制系统,已完全实现“中国创造”。

17.新年你们全家要去北京故宫参观,爸爸主张坐飞机,请你说一段话,向爸爸解释清楚坐高铁的好处。

18.根据下图和材料三提供的信息,请你选择一班高铁列车,做一份文字旅行攻略,向父母介绍清楚从沈阳到北京这段行程的时间和路线。

(2023七上·开原月考)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题。

穷孩子的学费

①高一那年,我家养的三头猪全都不行了。这三头猪,是我和弟弟一整年的学费。

②邻居婶子来劝妈妈:“找屠夫把大猪杀了,卖的钱再买一头小猪养,不至于血本无归。"说话间妈妈的眼泪就流了下来:“那不是害了其他人吗”街坊邻居七嘴八舌地都劝妈妈:“做人不能太老实。"但妈妈最终把死猪深埋了。三头猪都没了,我和弟弟的学费真悬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不用爸妈说什么,我和弟弟就开始各自为学费操心起来。

③过了惊蛰,万物复苏,田野里的花开了,地下的昆虫也蠢蠢欲动起来,一年中最好的时候到了。

④弟弟买来黄鳝笼子,又去牛屎粪堆里刨蚯蚓,下午放学后就立刻开始准备。“下黄鳝”最讲究时间,要趁天黑之前把装有蚯蚓的笼子放到池塘和水田里,第二天早早起来再去取回来,一次放三四十个笼子,可以捉一两斤黄鳝。

⑤我则请了一星期的假,去大舅家挖蜈蚣。当时,八寸长的大蜈蚣一条能卖五毛,五寸长的三毛,再小一点的两毛。

⑥我还有两个伙伴。比我大一岁的妞妞早已辍学,现在在家挑粪、砍柴、洗衣、做饭;比我小一岁的小鹿初中毕业,等着秋后征兵时去当兵。

⑦天蒙蒙亮,妞妞和小鹿就在大门口喊我,我一骨碌爬起来,头不梳脸不洗,拿起工具就往外跑。所谓工具,不过就是一把短柄锄头和一个矿泉水瓶,在瓶盖上钻几个小孔透气,免得蜈蚣被闷死了。

⑧第一天我们去了棋盘山。把地上的石头挖开,蜈蚣就藏在石头下面。挖开石块,蜈蚣四散奔逃,这时就要眼疾手快,上去一脚踩住蜈蚣身子,小心翼翼地按住蜈蚣头和腹部连接处。这时,蜈蚣会用后半截身子爬上你的手,爪子在手心里游走,你要飞快地拔掉蜈蚣头部左右两边的螯。万一被咬到,会疼整整一夜,直到鸡叫时才好。

⑨等到傍晚收工时,我大概挖了二十多条,手也被锄头柄磨了几个泡。

⑩离开的前一天,我在乱石堆里挖出来一条很大的蜈蚣,有中指那么粗,身子圆滚滚的,异常凶猛。我怎么都捉不住,用锄头摁着,它竟然回过头来咬锄头柄。我担心时间长了它逃跑,急忙喊伙伴们来帮忙。

妞妞边帮忙边喊:“哇!这么大,怕是要成精了!"突然她惊叫一声,蜈蚣狠狠地咬了她大拇指一口。妞妞疼得直吸冷气,恶狠狠地拔了蜈蚣的毒牙,差点连头一块儿拽掉了。我不好意思地对妞妞说:“这条蜈蚣就送给你了。”妞妞死活都不要,她说:“你学费还没凑够呢。"

那天,看着满满一书包的几百条蜈蚣,我心里美滋滋的——等把这些蜈蚣换成学费,我就可以继续上学了。

当晚我做了个梦,在梦中,我挖开一块又一块的石头,下面不停地有蜈蚣爬出来,我捉都捉不过来。此后很多年,这样的场景都会时不时地出现在我的梦里。

第二天一早,当我拿起书包准备回家时,一下子傻眼了:书包被咬了一个大窟窿。

打开书包一看,里面的蜈蚣全没了,只剩下一堆蜈蚣头、蜈蚣脚,还有乱七八糟的蜈蚣残肢。我脑中“嗡嗡”直响,继而大哭起来:“我的蜈蚣啊,我的学费啊,全没了!"

听到我的哭声,全家人都围过来看。大舅说:“这是老鼠吃的,昨夜风雨大作,老鼠在房间里跑来跑去,我没在意,没想到竟然祸害了你的蜈蚣。别哭了,哭也哭不回来啦……”

大舅给钱让我拿去当学费,我没有接,哭着离开了大舅家。

从大舅家到我家的十几里路,我是一路哭着回来的。

那一路我甚至想到了死——不能上学的日子,过一天就多受一天的罪,不如死了痛快。

等我回到家,见弟弟也在哭,原来这几天他把捉的黄鳝养在门口的大缸里,适逢下雨,屋檐上流下来的水把缸注满了,黄鳝全趁机逃跑了。姐弟相见,抱头痛哭。

妈妈连忙上来劝:“莫哭莫哭,黄鳝是见洞见缝就钻,发水时黄鳝随着水一起跑到地基里去了。咱们挨着地基挖一条沟,沟里灌满水,再放上笼子,晚上黄鳝出来喝水找吃的,不就又回来了吗"听了妈妈的话,弟弟擦干眼泪,按照妈妈的说法开始挖沟做陷阱。真如妈妈所说,逃跑的黄鳝都自投罗网了,弟弟的学费终于失而复得。

我却从此辍学了。

后来,在小舅的介绍下,我到市里一个私人开的印刷厂打工,每月工资一百元。

记得在一个冬天的晚上,我上街买东西,一位中年父亲扛着一个大蛇皮袋在前面走,一个八九岁的小孩跟在后面亦步亦趋。走到一个烧饼摊前,孩子不走了,喊着要吃烧饼。父亲不给买,硬拉着孩子要走,孩子直勾勾地盯着烧饼,撕心裂肺地哭喊:“我饿了,我要吃烧饼……”

看到这一幕,我实在忍不住,冲上前去买了两块钱的烧饼送给他们父子。

这事自然和我无关,我只是受不了那种哭声,那撕心裂肺的哭喊让我想起当年的自己。我永远都忘不了在那十几里路上洒下的泪水,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再也没有流过那么多的泪。

19.结合全文内容概括“穷孩子的学费"是如何筹措的

20.赏析选文⑧段画线句子中的两个成语“眼疾手快、小心翼翼”的表达效果。

21.选文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看着满满一书包的几百条蜈蚣,我心里美滋滋的——等把这些蜈蚣换成学费,我就可以继续上学了。

22.选文⑤~⑦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能否删掉,为什么

23.选出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有误的一项。

A.妈妈哭,是因猪病死而难过,又因无钱供孩子上学而心痛,也因不忍卖死猪肉而无奈。

B.选文③段描写了春回大地的自然环境,也烘托出“我"与弟弟能挣到学费的喜悦心情。

C.选文段是插叙,插入了“我”梦中捉蜈蚣,使事件更加完整,情节跌宕起伏,为后文

老鼠吃掉蜈蚣作铺垫。

D.母亲不肯卖死猪肉,妞妞、小鹿帮我捉蜈蚣,舅舅要资助我上学等等,这些描写都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美好善良。

(2023七上·开原月考)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下题。

粗瓷碗

吕峰

①碗是盛放食品的器具。吃饭时我们经常用碗,可是,很少有人留意到它们。其实,碗里大有乾坤,它可盛岁月,可盛历史,可盛生活。碗里有情、有世界。我家厨柜里有四个外形粗犷的粗瓷碗,是当年爷爷因为家里添丁而购置的。如今它们盛着满满的光阴,无语也无声,固守着家的温度。

②粗瓷碗是那种最普通的白瓷碗,碗边有两圈蓝色的釉纹,口大肚浅,一副大腹便便的样子。自从我有记忆开始,饭桌上就有它们的身影。每到吃饭时,我就喜欢帮忙摆放碗筷,一边摆着,一边念叨着:“这是爷爷的,这是奶奶的,这是我的……"眼前的碗,对应着一个个正急着往家走的亲人。有时,遇到我喜欢吃的东西,奶奶会捏起一块,放进我的嘴里,母亲则佯装愠怒,瞪我一眼,那种感觉温暖、祥和。

③家里有一条规矩,饭做好后,第一碗要盛给爷爷。奶奶给爷爷盛饭时总是说:“你爷爷是家里的大劳力,家里的活儿全指望他干呢,饭做好啊就得先给他吃。”奶奶去世时,面对鬼子的刺刀也面不改色,号称“铁打汉子"的爷爷痛哭流涕,一个劲儿地用手拍打着奶奶的棺木念叨:“你走了,谁给我盛第一碗饭啊!”那副悲恸欲绝的神情,让前来吊唁的人无不动容。

④粗瓷碗也见证了父母亲几十年的相濡以沫。他们之间没有浪漫的事,有的只是每日三餐、添饭夹菜,虽朴实平淡,却无限温暖。每天早晨,母亲会雷打不动地给父亲冲鸡蛋茶。在粗瓷碗里,打上两枚鸡蛋,滴上几滴香油,再加一勺白砂糖,用筷子搅和均匀,将刚烧开的水慢慢地冲到碗里,边冲边用筷子搅动,那碗里就慢慢形成了一梭又一梭的鸡蛋穗,略微沉淀后,上面变成稀清的蛋汤,下面是稠状的蛋花。这是母亲最熟练也最拿手的活儿,原因很简单:父亲最好这一口!

⑤当时,我对母亲的这种做法很不以为然。后来看到作家张晓风写道:“看见有人当街亲热,竟也熟视无睹,但每看到一对人手牵手提着一把青菜、一条鱼从菜场走出来,一颗心就忍不住恻恻地痛了起来,一蔬一饭里的天长地久原是如此味永难言啊!"原来,碗可盛爱啊!所谓的白头到老的爱情,所谓的天长地久,就蕴藏在寻常的一日三餐中,蕴藏在精心盛好的一碗饭里。那一刻,我才明白,粗瓷碗中的爱情,因为有日日的惦念,才有天长地久的丰盈。

⑥粗瓷碗里除了有爱情,还有满满的亲情。有一次,我生病了,一直高烧不退。母亲觉得服用汤剂比打针副作用小,就开了一大包中草药回家煎。她守在厨房的煤炉前,严格按照老中医的要求去煎药,先用大火煮沸,然后用文火细细地熬。随着母亲的辛劳,那带点儿苦涩味儿的药香弥漫了整个房间。

⑦近两个小时的工夫,那碗黑褐色泛着泡沫的汤药被端到了床前,我只呷了一口,便受不了那份沁入心脾的苦,不由得呕吐起来。母亲慌忙为我捶背,清扫秽物,焦急万分。望着她忙碌而辛劳的身影,我内疚极了,真白费了她煎中草药的苦心。

⑧粗瓷碗原本有十个,后来只剩下了四个。再后来这四个碗也很少用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套又一套精美的细瓷碗。有一次,朋友来家里做客,碰巧前段时间碗被女儿打碎了几个,我一直没去购买。这时,我突然想起了厨柜里的粗瓷碗,便把它们拿出来用以解燃眉之急。端着那早已退出了生活圈子的粗瓷碗,朋友顿时乐了。那天晚上我和朋友之间的话题没有离开过粗瓷碗。再后来,朋友去了日本留学,每次回国,捎来的礼物都是图案各异的碗碟。看着那饱含心意的礼物,我知道碗里还藏着友情。

⑨粗瓷碗里有美好的回忆,那是逝去的懵懂岁月,那是千金不换的温情与美好。因为它,家的概念更加清晰,家也在无情的光阴里侧影翩跹。每逢节假日,我便拖家带口去田间乡野,过几天农家生活,用粗瓷大碗吃饭、喝粥。夜晚坐在农家小院里,天上一轮明月,碗中似乎有月光在荡漾,让人心醉:

⑩人生很复杂,又何其简单,简单到只是由两个动作组成的一条线。一个动作是捧起碗,另一个动作是放下碗。在捧起与放下的过程中,生命一点一点变得绚烂,又一点一点走向枯萎、终结,直到那个碗最后一次被放下,永不被捧起。

24.文章叙写了粗瓷碗与我家的四件事情,请根据提示内容完成表格。

时间人物事件

在我童年时爷爷和奶奶奶奶会把用粗瓷碗盛好的第一碗饭给爷爷。

每天早晨父亲和母亲①

②母亲和我③

朋友到我家做客朋友和我我拿出好久不用的粗瓷碗,引发了大家的感慨。

25.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⑦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母亲慌忙为我捶背,清扫秽物,焦急万分。

26.选文⑨段写道:“夜晚坐在农家小院里,天上一轮明月,碗中似乎有月光在荡漾,让人心醉。”你觉得碗里还有什么让人“心醉”,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27.下列对选文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题目“粗瓷碗”既是本文的行文线索,同时也有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

B.选文①段开篇点题,交代了我家粗瓷碗的来历,同时也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

C.奶奶去世时,爷爷痛哭流涕只是因为他再也吃不到奶奶给他盛的第一碗饭了。

D.选文⑥段首句,在行文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使上下文衔接自然。

四、写作

28.(2023七上·开原月考)请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其一,按要求作文。

⑴昙花一瞬间的开放,留下了满园的馨香;流星一瞬间的划过,赢得了全世界的目光。当你面对忧愁的朋友会心一笑,你展现了瞬间的美;当你把路旁的纸屑投入垃圾箱,你拥有了瞬间的美……其实,美,一瞬间就足够了,一瞬间即是水恒。

请以《美的瞬间》为题,写一篇文章。

⑵对任何人来说,成长都是一种积蓄,长的是身体,长的是知识、长的是情感,长的是智慧,长的是经验……无论哪一方面的侧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