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3课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原卷版)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真题专项汇编(全国版)
专题13课外文言文阅读
(2024·江苏镇江·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侬智高①围广州,转运使王罕婴城②拒守,都监侍其渊③昼夜未尝眠。久之,将士疲极。有裨将④诱士卒下城,欲与之开门降贼,渊遇之,谕士卒曰:“汝曹⑤降贼;必驱汝为奴隶,负担归其巢穴,朝廷欲诛汝曹父母妻子。不若并力完城,岂惟保汝家,亦将有功受赏矣。"士卒乃复还,登城。
罕乃寝于城上,渊忽来,徐撼而觉之,曰:“公勿惊,公随身有弓弩手否?”罕曰:“有。"乃与罕帅弩手二十余人,衔枚⑥至一处,俯见贼已逾壕,蚁附登城,将及蝶⑦矣。城上人皆不觉,渊指示弩手使射之,贼急走出壕外。及贼退,渊终不言裨将谋反之事。熙宁中致仕⑧,介甫知其为人,特除⑨一子官,给全俸。
(节选自《涑水记闻》,宋·司马光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1月版)
【注释】①侬智高:人名。②婴城:绕城。③侍其渊:人名。④裨将:副将。⑤汝曹:你们。⑥衔枚:横咬着条状物,不能说话。⑦蝶:城上如齿状矮墙。⑧熙宁中致仕:熙宁年间告老还乡。⑨除:任命;授职。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昼夜未尝眠()②朝廷欲诛汝曹父母妻子()
③蚁附登城()④贼急走出壕外()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①不若并力完城,岂惟保汝家,亦将有功受赏矣。
②公勿惊,公随身有弓弩手否?
3.简要概括侍其渊在广州保卫战中的两大功绩。
4.你对“渊终不言裨将谋反之事”有怎样的评价?请简要阐述。
【答案】1.曾,曾经。妻子和儿女。像蚂蚁一样。跑,逃跑。2.①不如齐心协力守好城池,(这样)怎么只是保全了你们的家族呢,你们自己也会因功而受奖赏。(反问句式,意思对即可)
②您不要惊慌,您身边有弓弩手吗?(意思对即可)3.及时劝返准备投降的士兵;指挥弓弩手击退偷袭的敌军。(意思对即可)4.本题不设统一答案,能自圆其说即可。
示例一:这样做对。裨将谋反未成,没有造成恶果;一旦告发,不仅裨将性命不保,还会殃及众多士兵。
示例二:这样做不对。裨将谋反之事属实,不予追究,就是包庇纵容,这样对治军不利。
示例三:这样做有利有弊。利在没有殃及众多士兵;弊在对治军不利。
【解析】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为:昼夜不曾睡眠。尝:曾,曾经。
(2)句意为:朝廷想必也会诛杀你们的父母妻子和儿女。妻子:妻子和儿女。
(3)句意为:像蚂蚁一样攀附登城。蚁:像蚂蚁一样。
(4)句意为:敌人急忙跑到壕沟外面。走:跑,逃跑。
2.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
(1)句重点词语:不若:不如。并力完城:齐心协力守好城池。岂:怎么。
(2)句重点词语:勿:不要。惊:惊慌。随身:身边。
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
结合“久之,将士疲极。有裨将诱士卒下城,欲与之开门降贼,渊遇之,谕士卒曰:‘汝曹降贼;必驱汝为奴隶,负担归其巢穴,朝廷欲诛汝曹父母妻子。不若并力完城,岂惟保汝家,亦将有功受赏矣。’士卒乃复还,登城"可知,在士兵因长时间坚守而疲惫不堪,有副将诱导他们投降敌人时,侍其渊及时出现并劝说士兵们不要投降。他晓以利害,指出投降后将成为奴隶并连累家人,而坚守城池不仅能保全家人,还有机会立功受赏。成功说服了士兵们回归守城岗位,继续抵抗敌人。据此可概括为:及时劝返准备投降的士兵;
结合“渊忽来,徐撼而觉之,曰:‘公勿惊,公随身有弓弩手否?’……乃与罕帅弩手二十余人,衔枚至一处,俯见贼已逾壕,蚁附登城,将及蝶矣。城上人皆不觉,渊指示弩手使射之,贼急走出壕外”可知,在敌人趁着夜色偷偷越壕并企图爬上城墙进行偷袭的关键时刻,侍其渊敏锐地发现了敌军的行动。他迅速组织起弓弩手,在敌人接近城墙的危急关头指挥他们射击,成功地将敌军击退至壕沟之外,保住了城池的安全。据此可概括为:指挥弓弩手击退偷袭的敌军。
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结合文章内容,言之有理即可。从利的方面看,它可以避免无谓的牺牲,维护军心稳定,以大局为重;从弊的方面看,它可能削弱了军队的纪律和秩序,对治军不利,也可能让其他士兵产生侥幸心理。
示例一:这样做对。裨将虽然有谋反之心,但并未实际造成恶果,即城池未失,士兵未受伤害。此时若告发,不仅裨将难逃一死,还可能牵连到无辜的士兵,造成不必要的牺牲。在战争期间,军心稳定至关重要。告发裨将可能会引发士兵之间的猜疑和恐慌,进而影响整个军队的士气和战斗力。侍其渊选择沉默,有助于保持军心的稳定,使士兵们能够继续专注于抵御外敌。侍其渊深知当前的首要任务是保卫城池,抵御外敌。他选择将个人恩怨和内部矛盾暂时搁置,以大局为重,这是非常明智的决策。
示例二:这样做不对。军队是一个需要严格纪律和管理的组织。对于谋反这样的严重行为,如果不予追究,就是包庇纵容,会对军队的纪律和秩序造成极大的破坏。长此以往,军队的战斗力将大打折扣。对于谋反行为的姑息,会让其他士兵产生侥幸心理,认为即使犯错也不会受到惩罚。这种心理会削弱军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对治军极为不利。
【点睛】参考译文:
依智高围攻广州,转运使王罕绕城抵抗,都监待其渊昼夜不曾睡眠。时间长了,将士疲惫到了极点,有副将引诱士兵到城下,想要和士兵打开城门投降敌人,待其渊遇到他们,劝他们说:“你们投降敌人,一定会像奴隶一样被驱使,肩挑背驮回到敌人的军营,朝廷想必也会诛杀你们的父母妻子和儿女。不如齐心协力守好城池,(这样)你们不只是保全了你们的家族呢,你们自己也会因功而受奖赏。"士兵们于是又返回,登上城。
王罕就睡在城上,侍其渊快速走来,慢慢地摇醒他说:“您不要惊慌,您身边有弓弩手吗?”王罕说:“有啊。"待其渊和王罕二人领着弓弩手二十多人,悄悄地来到一处角落,向下看,发现敌人已经越过了壕沟,像蚂蚁一样攀附登城,即将攀上城头了。城上的人都没有发觉,侍其渊指挥弓弩手让他们射杀敌人,敌人急忙跑到壕沟外面。等敌人溃退后,待其渊最终也没有说副将谋反的事。熙宁年间,他退休。王安石了解他的为人,特意给他的一个儿子授予官职,按退养前的俸禄给他。
(2024·江苏无锡·中考真题)①高斗南,字拱极,陕西徽州人。貌魁梧,语音若钟。洪武中,授四川定远知县,才识精敏,多善政。二十九年,与郑敏、康彦民并坐事,先后被征。耆老①奔走阙下,具列善政以闻。太祖嘉之,赐袭衣、宝钞遣还,并赐耆老道路费。诸人既还任,政绩益著。寻举天下廉吏数人,斗南与焉,列其名于彰善榜。擢云南新兴知州,新兴人爱之不异定远。居数年,以衰老乞归。荐子恂自代,成祖许之。年七十而卒。
②郑敏尝坐事被逮部民数千人求宥帝宴劳复其官,赐钞百锭、衣三袭。居数年,以廉直入朝,部民复走京师,乞再任,帝从其请。
③康彦民,泰和人,洪武二十七年进士。先知青田,调仪真,后历巴陵、天台,并著名绩。永乐初,罢归。洪熙元年,御史巡按至天台,县民二百余人言彦民廉公有为,乞还之天台,慰民望。御史以闻,宣宗叹曰:“彦民去天台二十余年,民犹思之,其有善政可知。”乃用为江宁。
(选自《明史·循吏列传》,有删改)
[注]①耆老:德高望重的老人。
5.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寻举天下廉吏数人(寻找)B.成祖许之(答应)
C.先知青田(掌管)D.民犹思之(仍然)
6.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三处。
郑敏尝坐事被逮部民数千人求宥帝宴劳复其官
7.翻译下列句子。
(1)耆老奔走阙下,具列善政以闻。
(2)居数年,以衰老乞归。
8.本文选自《明史·循吏列传》,请结合文章概括“循吏”这一类官员的共性特征。
【答案】5.A6.郑敏尝坐事被逮/部民数千人求宥/帝宴劳/复其官7.
(1)德高望重的老人奔走于京城之中,详细列举高斗南在任时的善政报告朝廷。
(2)经过多年后,因为衰老请求辞官还乡。8.循吏的共同特征有:才识精敏,多善政;廉洁奉公,不贪不腐;深受民众爱戴。
【解析】5.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翻译。
A.错误。寻举天下廉吏数人:不久朝廷在全国范围内选拔了数位廉洁官吏。寻:不久。
故选A。
6.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
文言文断句要根据句意和句子结构。根据句意,这句话的意思是:郑敏曾经因事被捕,所管辖的百姓中有数千人为他求情,皇帝知道后在宴会上慰劳他并恢复他的官职。
“郑敏尝坐事被逮"写郑敏被抓,主语是“郑敏”,结构完整,句意完整,单独断开;“部民数千人求宥"写百姓求情,主语是“部民数千人”,结构和句意完整,单独断开;“帝宴劳"复其官”主语都是皇帝,写的是皇帝的处理结果,结果分为“帝宴劳"复其官”两个内容,故分别断开。
因此断句为:郑敏尝坐事被逮/部民数千人求宥/帝宴劳/复其官。
7.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
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重点词语有:
(1)阙下:皇帝的宫殿。具:详细。闻:报告。
(2)居:经过。乞归:请求还乡。
8.本题考查人物形象。
由第①段“才识精敏,多善政”“耆老奔走阙下,具列善政以闻"、第②段“郑敏尝坐事被逮部民数千人求宥帝宴劳复其官”和第③段“其有善政可知"可知,这几位官员都把自己所管辖的地方治理的很好,故可知,循吏才识精敏,多善政;
由第①段“寻举天下廉吏数人,斗南与焉”、第②段“以廉直入朝"和第③段“县民二百余人言彦民廉公有为”可知,他们廉洁奉公,不贪不腐,故可知,循吏廉洁奉公,不贪不腐;
由第①段“耆老奔走阙下,具列善政以闻"和第②段“郑敏尝坐事被逮部民数千人求宥帝宴劳复其官”,第③段“县民二百余人言彦民廉公有为,乞还之天台,慰民望"可知,这几位官员发生了不好的事情时,或者是离开时,百姓都想尽办法为他们伸冤、留下他们,可见他们深受民众爱戴,故可知,循吏都深受百姓爱戴。
【点睛】参考译文:
高斗南,字拱极,是陕西徽州人。他身材魁梧,声音洪亮如钟。在洪武年间,他被任命为四川定远县的知县。高斗南才智过人,识见精敏,在任期间推行了许多有益于百姓的政策。洪武二十九年,高斗南因与郑敏、康彦民等人一起牵涉到某件事情中,先后被朝廷征召回京。定远县德高望重的老人们却纷纷奔走于皇城之中,他们详细列举了高斗南在任时的种种善政,并上书朝廷。太祖皇帝得知此事后,对高斗南的政绩表示嘉许,并赐予他袭衣(即礼服)和宝钞(即纸币),然后让他返回原职。同时,太祖还赐予了那些为高斗南求情的耆老们路费,以示表彰和感谢。高斗南等人回到任上后,更加努力地工作,政绩也愈发显著。不久之后,朝廷在全国范围内选拔廉洁奉公的官吏,高斗南位列其中。他的名字被列入了彰善榜(即表彰善政的榜单)。高斗南被提拔为云南新兴州的知州,在新兴州任职期间,他同样深受百姓爱戴,其程度不亚于在定远县时。经过数年他以年老为由向朝廷请求辞官归乡,并推荐自己的儿子高恂接替自己的职位,成祖皇帝批准了他的请求。高斗南在七十岁的高龄时去世。
郑敏曾经因为某事获罪被逮捕,但他所管辖的部民(即他治下的百姓)中有数千人纷纷为他求情,希望朝廷能够宽恕他。皇帝得知此事后,特地在宴会上慰劳了郑敏,并恢复了他的官职,还赐予他百锭宝钞和三套衣物作为奖赏。过了几年,郑敏因为廉洁奉公、政绩显著而再次被召入朝。他治下的部民们又一次前往京师,恳请皇帝能再次任命郑敏为他们的长官。皇帝答应了他们的请求。
康彦民,是泰和县人,他在洪武二十七年考中了进士。他先掌管青田,后来调任到仪真县,之后又历任巴陵县和天台县的官职,并且在每个地方都留下了显著的政绩。到了永乐初年,他因故被罢免官职,回到了家中。到了洪熙元年,御史奉命巡察到天台县时,当地有二百多位百姓联名上书,称赞康彦民为官清廉公正,有作为,请求朝廷能让康彦民重新回到天台县任职,以安抚民心,满足百姓的期望。御史将这一情况上报给了朝廷。宣宗皇帝得知此事后,感叹地说:“康彦民离开天台县已经二十多年了,但百姓们仍然怀念他,由此可见他在任时必定有诸多善政。”于是,宣宗皇帝决定重新起用康彦民,任命他为江宁的官职。
9.(2024·宁夏·中考真题)阅读回答问题。
古代文学家笔下的自然山水,或清幽,或雄奇,或秀丽,均显造化之妙。如《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中的山水,让人流连忘返,生发出无限情思。但在纪实文本里对山水的描写则细致准确,山势缓急,道路走向,山石泉水都很清晰,例如明代孟霦在《贺兰山赤木隘口记略》中的记述:
贺兰山,回斜四百余里。高冈耸萃,为镇之壁。其蹊径可驰入者,五余处。而赤木口尤易。入岁久,关敝,敌得轻进。二年渐次修复惟赤木口关不能固盖山势至此散缓溪口可容百马。其南低峰仄径,通敌人者不可胜。塞麓有古墙可蹴而倾也,以其地多砾少泉,故难为工。刘公乃奏请重修,发金四万。己亥,巡抚杨公守礼至,则循麓抵口,令人遍剖崖谷,得壤土数处。且山多石,可作砌,省斧铲。又去口三十里,有四泉。作水车百辆,运之,令都指挥吕仲良董①其役,比他关为最固。谋及百年,成于一旦,视修葺之慎,其无望于来者乎。
注:①董:监管;督查。
(有删改)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敌得轻进
②塞麓有古墙可蹴而倾也
③作水车百辆
④比他关为最固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以其地多砾少泉,故难为工。
②且山多石,可作砌,省斧铲。
(3)请用“/"符号给画线的句子断句。
二年渐次修复惟赤木口关不能固盖山势至此散缓溪口可容百马
(4)《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中山水的作用和《贺兰山赤木隘口记略》中山水的作用有何不同?
【答案】(1)能够,得以。倾倒,倒下。制造,制作。坚固,牢固。
(2)①因为那里(赤木口关)多砾石,少泉水,所以很难修建工事。
②而且山里面有很多石头,可以作为砌墙的材料,省去了用斧铲加工。
(3)二年/渐次修复/惟赤木口关不能固/盖山势至此散缓/溪口可容百马
(4)《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中的山水描写优美,山水景色怡人,能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获得美的享受。《贺兰山赤木隘口记略》中的山水用来记实,作者关注的是山水的军事价值,关注其是否坚固,是否容易建筑工事,山水是国土,需要守护。
【详解】(1)本题考查词语理解。
①句意:使得虏寇轻松进入宁夏平原。得:能够,得以。
②句意:在山麓上有古城墙,可是却摇摇欲坠,一碰就倒。倾:倾倒,倒下。
③句意:可以制作上百辆水车来运输水到关隘。做:制造,制作。
④句意:这个赤木口关隘比宁夏镇的其它关都要牢固和重要。固:坚固,牢固。
(2)本题考查句子翻译。
①重点词:以,因为;其,那里;故,所以;为,修建;工,工事。
②重点词:且,而且;可,可以;作,作为;斧,用斧。
(3)本题考查句子停顿。句意:第二年,就把这里沿线的关隘和城墙都依次修复,可是,只有赤木口关不能稳固住,这都是因为这周边的山势平缓,并且又多不易联结,出口最宽处,可以百匹马齐头并进。“二年”表示时间,需停顿;“渐次修复"表示二年时间内的成果;“惟赤木口关不能固”是特殊情况,“盖山势至此散缓"溪口可容百马”解释原因;故停顿为:二年/渐次修复/惟赤木口关不能固/盖山势至此散缓/溪口可容百马。
(4)本题考查阅读比较。
《答谢中书书》中,山高耸入云,水清澈见底,石壁色彩斑斓,树木、竹子清翠欲滴,晓雾消散殆尽,猿鸟相互鸣叫,日暮西沉,潜鱼竞相跳跃;《与朱元思书》中水有时平静清澈,有时汹涌湍急,山绵延不绝,直插云霄,鸟鸣婉转动听,蝉鸣猿蹄音久不绝,树木稀疏错落、翠绿斑驳。《答谢中书书》中作者看到石壁上色彩斑斓,交相辉映,可以看出他内心的愉悦。整个画面和谐优美,生机盎然,可见他内心的平静旷达中又有一丝愉悦。《与朱元思书》中作者所描绘的环境十分幽静可见作者内心的平静,生机勃勃的景象也可以看出作者内心的愉悦。由此可见,《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中的山水描写优美,景色怡人,能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让人流连忘返,获得美的享受。
结合本文“贺兰山,回斜四百余里。高冈耸萃,为镇之壁"又去口三十里,有四泉。作水车百辆,运之,令都指挥吕仲良董其役,比他关为最固”分析,《贺兰山赤木隘口记略》中的山水用来记实,作者关注的是山水的实用(军事)价值,关注其是否坚固,是否容易建筑工事;“谋及百年,成于一旦,视修葺之慎,其无望于来者乎"表现出山水是国土,需要认真守护。
【点睛】参考译文:
贺兰山,略带弧度连绵四百余里,山高峻而苍翠,就如同宁夏镇西面的一面墙壁。不过山间的山谷可以走马的约有五余处,其中以赤木口(现在的三关口)尤为容易出入,由于时间长了这里的关口变得凋敝,使得虏寇轻松进入宁夏平原。第二年,就把这里沿线的关隘和城墙都依次修复,可是,只有赤木口关不能稳固住,这都是因为这周边的山势平缓,并且又多不易联结,出口最宽处,可以百匹马齐头并进。南边的山低路又窄,可以通连两边,难以立要塞防守。在山麓上有古城墙,可是却摇摇欲坠,一碰就倒,并且这个地方都是砂砾地,缺水,想修筑城墙太难了。刘天和上奏朝廷得四万两白银用以修筑关隘,嘉靖十八年,都御史杨守礼就任宁夏巡抚,他巡边考察一番,从山麓到关口,命令人把周边的山崖和山谷都勘探一番,找到土壤多的地方有好几处。赤木口周边的山都大石头,可以直接用作修筑关隘的石料,省去打料的功夫。在离赤木口二十里的金塔墩有四个泉眼,可以制作上百辆水车来运输水到关隘,用以修筑城墙关隘,由都指挥吕仲良负责这个工作。这个赤木口关隘比宁夏镇的其它关都要牢固和重要,可谓是百年工程,保百年安全无忧,现在落成,(我)仔细参观修葺的慎重性,可能没有哪里的关隘能有它更详细们可以作为以后关隘的样板工程。
(2024·四川内江·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自文,完成下面小题。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低回①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②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注】①低回:流连,盘桓。②折中:调和取证。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高山仰止()(2)适鲁()
(3)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4)没则已焉()
11.把下面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
12.文中提到怀念孔子的具体方式有哪些?
【答案】10.仰望到、往很多止,罢了11.孔子虽然只是平民百姓,但他的学说却传承了十多代,被学者们所尊崇。12.示例:文中提到怀念孔子的具体方式有三种:一是阅读孔子的著作,从中感受他的思想和智慧;二是前往孔子故乡参观仲尼庙堂,了解其生平和事迹;三是学习孔子的礼仪和道德准则,并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它们。这些方式都体现了人们对孔子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解析】10.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1)句意为:巍峨的高山令人仰望。仰:仰望;
(2)句意为:去到鲁地。适:到、往;
(3)句意为:天下从君王直至贤人,是很多很多了。众:很多;
(4)句意为:死后也就默默无闻了。已:止,罢了。
11.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重点字词:
布衣:指平民;传:传承;宗:尊崇,被尊崇。
12.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理解。
根据文章“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可知,作者读孔子所著书籍,从书籍里面体会到孔子的为人处世的智慧。通过学习他的思想和理论,来怀念和敬仰孔子。
根据文章“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可知,即作者亲自到鲁国参观孔子的庙宇,瞻仰他的遗物,以及礼器等物品,了解孔子的生平事迹,这也是一种表达对孔子的怀念和敬仰之情的方式。
根据文章“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低回留之不能去云"可知,儒生们学习孔子的礼仪并在日常生活中练习,作者看到后也心潮澎湃,久久不愿离去,这也体现了他对孔子的深深怀念和敬仰之情。
【点睛】参考译文:
太史公说:《诗经》有这样的话:“巍峨的高山令人仰望,宽阔的大路让人行走。”尽管我不能回到孔子的时代,然而内心非常向往。我阅读孔氏的书籍,可以想见他的为人。去到鲁地,观看仲尼的宗庙厅堂、车辆服装、礼乐器物,儒生们按时在孔子故居演习礼仪,我流连忘返以至留在那里不愿离去。天下从君王直至贤人,是很多很多了,生前都荣耀一时,死后也就默默无闻了。孔子是个平民,传世十几代,学者尊崇他。上起天子王侯,中原凡是讲习六经的都要以孔夫子为标准来判断是非,孔子可说是至高无上的圣人了!
(2024·四川德阳·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各小题。
活水源记
(明)刘基
灵峰之山,其上曰金鸡之峰。其草多竹;其木多枫槠①,多松;其鸟多竹鸡。其状如鸡而小,有文采,善鸣。寺居山中,山四面环之。其前山曰陶山,华阳外史弘景②之所隐居。其东南山曰日铸之峰,欧冶子③之所铸剑也。寺之后,薄崖石有阁曰松风阁,奎上人④居之。
有泉焉,其始出石罅,涓涓然冬温而夏寒。浸为小渠,冬夏不枯,乃溢而西南流,乃伏行沙土中,旁出为四小池,东至山麓,潴⑤为大池,又东注于若耶之溪,又东北入于湖。其初为渠时深不逾尺而澄澈可鉴俯视则崖上松竹花木皆在水底。故秘书卿⑥白野公恒来游,终日坐水旁,名之曰活水源。其中有石蟹,大如钱,有小鲼鱼,色正黑,居石穴中,有水鼠常来食之。其草多水松、菖蒲。有鸟大如鸜鹆,黑色而赤嘴,恒鸣其上,其音如竹鸡而滑。有二脊令⑦,恒从竹中下,立石上,浴饮毕,鸣而去。予早春来时方甚寒,诸水族皆隐不出。至是,悉出。又有虫四五枚,皆大如小指,状如半莲子,终日旋转行水面,日照其背,色若紫水晶,不知其何虫也。
予既爱兹水之清,又爱其出之不穷,而能使群动咸来依,有君子之德焉。上人又曰:“属岁旱时,水所出,能溉田数十亩。"则其泽又能及物,宜乎白野公之深爱之也。
注释:①槠(zhū):常绿乔木。②华阳外史弘景:即南北朝的陶弘景。③欧冶子:春秋时期的铸剑工匠。④奎(kuí)上人:当时的一位僧人。⑤潴(zhū):汇聚。⑥秘书卿:元代秘书监长官,正三品。⑦脊(jǐ)令:鸟名,即鹤钨。
13.文中画线句子,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A.其初为渠/时深不逾尺/而澄澈可鉴/俯视/则崖上松竹花木皆在水底
B.其初为渠时/深不逾尺/而澄澈可鉴/俯视/则崖上松竹花木皆在水底
C.其初为渠/时深不逾尺而澄澈/可鉴俯视/则崖上松竹花木/皆在水底
D.其初为渠时/深不逾尺而澄澈/可鉴俯视/则崖上松竹花木/皆在水底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乃伏行沙土中乃不知有汉
B.浴饮毕,鸣而去吾与汝毕力平险
C.属岁旱时属予作文以记之
D.宜乎白野公之深爱之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15.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游记质朴清新,富有生趣,题为《活水源记》,最大特点就是“活”。不仅山活水活,连草木虫鱼在作者笔下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B.作者开篇从灵峰山入笔,写了山顶金鸡峰上的景色、灵峰寺周围的形势及曾在此居住活动过的名人高士,可见这山风景秀丽,人杰地灵。
C.文章第二段从活水源源头写起,然后写水的特点及名字由来,再写它由小变大和冬夏不枯的生命力,最后写栖息繁衍在这里的各种生物。
D.文末作者用“君子之德"来赞美活水源“泽又能及物”,再以为“活水源"起名的人物收束全文,不仅使文章结构严谨,也更富思想意趣。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予早春来时,方甚寒,诸水族皆隐不出。
(2)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答案】13.B14.D15.C16.(1)我早春来到这里时,天气还很寒冷,各种水族动物都躲藏着不肯出来。
(2)用马鞭赶它,却不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能充分发挥它的才能,这是它鸣叫的原因啊!
【解析】13.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作答时可结合句意和语法结构以及重点字词来分析。
“其初为渠时”在句子里做状语,其后应断开;“深不逾尺"是完整的句子,“而”是连词,在这里表转折,通常它的前面要断开,因此“而"的前面要断开;“俯视”理解为“低头看清流"是动宾结构,其后应断开,而且“则”通常用在句首,引出下文,因此“则"的前面应断开;句意:这条水刚刚汇成小渠的时候,水深不过一尺,清澈可以照见两岸景物;俯视清流,那山崖上的苍松翠竹花草树木都在水底倒映出来。因此断句:其初为渠时/深不逾尺/而澄澈可鉴/俯视/则崖上松竹花木皆在水底;
故选B。
14.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连词,于是,就/副词,竟然,居然;
B.动词,完毕/动词,竭尽,用尽;
C.连词,适逢/动词,同“嘱”,嘱托;
D.两个“之"都是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故选D。
15.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
C.结合第②段“有泉焉,其始出石罅,涓涓然冬温而夏寒”“浸为小渠,冬夏不枯,乃溢而西南流,乃伏行沙土中,旁出为四小池,东至山麓,潴为大池,又东注于若耶之溪,又东北入于湖"可知,第②段先从活水源源头写起,接着写水的特点冬暖夏凉,继而写它由小变大、冬夏不枯的生命力,接着写“其初为渠时深不逾尺而澄澈可鉴俯视则崖上松竹花木皆在水底。故秘书卿白野公恒来游,终日坐水旁,名之曰活水源”,交代了名字的由来;最后“其中有石蟹,大如钱,有小鲼鱼,色正黑,居石穴中,有水鼠常来食之。其草多水松、菖蒲。有鸟大如鸜鹆,黑色而赤嘴,恒鸣其上,其音如竹鸡而滑。有二脊令,恒从竹中下,立石上,浴饮毕,鸣而去。予早春来时方甚寒,诸水族皆隐不出。至是,悉出。又有虫四五枚,皆大如小指,状如半莲子,终日旋转行水面,日照其背,色若紫水晶,不知其何虫也"写的是栖息繁衍在这里的各种生物;因此选项“从活水源源头写起,然后写水的特点及名字由来,再写它由小变大和冬夏不枯的生命力”表述不正确,应是“从活水源源头写起,接着写水的特点,继而写活水源由小变、冬夏不枯的生命力,然后才写名字由来";
故选C。
16.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翻译时应注意如下重点字词的意思:
(1)予:我。方:正,正是。甚寒:很寒冷。甚:很。诸水族:各种水族动物。皆:都。隐:躲藏。
(2)策:马鞭,这里用作动词,用马鞭驱赶。之:代词,指千里马。以:按照。不以其道:不按照正确的方法。其:代词,指千里马。道:方法。食:同“饲”,喂。尽其材:竭尽才能,充分发挥它的才能。材:才能,才干。
【点睛】参考译文:
会稽的灵峰山,它的最高峰叫金鸡峰。那里的草,多是翠绿的竹子;那里的树多是枫树、槠树,还有许多松树;那里的鸟多是竹鸡,竹鸡的形状很像鸡,可是比鸡小,身上披着美丽的羽毛,鸣叫的声音非常动听。灵峰寺就在灵峰山中,四面被山环抱着。寺院对面的山叫“陶山”,曾经是华阳外史陶弘景隐居的地方。寺院东南的山叫“日铸峰”,曾是欧冶子铸造宝剑的地方。寺院的后边迫近山崖的地方有一小阁楼,名叫“松风阁”,奎上人就住在那里。
这里有一道泉水,泉水从山石的缝隙流出涓涓细流,冬季温暖而夏日清凉。泉水渐渐地汇成一条小水渠,一年四季永不枯涸,渠水涨满了于是就向西南流去,遇到有沙土的地方就在沙土底下暗暗流过,从沙土旁流出来就形成了四个小水池,往东流到山脚下。就汇聚成一个大水池,再往东流就注入了若耶溪,再向东北注入镜湖。这条水刚刚汇成小渠的时候,水深不过一尺,清澈可以照见两岸景物;俯视清流,那山崖上的苍松翠竹花草树木都在水底倒映出来。所以秘书卿白野公常常到这里来游赏,一天到晚坐在流水旁边,还给流水取个名字叫“活水源”。流水中有石蟹,如铜钱一样大小,还有小鲫鱼,颜色是正黑色,居住在石穴中,有水耗子经常来吃小鲫鱼。水中的草多是水松、菖蒲。有一种鸟就像鹦鹤那么大,黑色的羽毛,嘴是红的,常常在水边叫个不停,那声音就像竹鸡,可比竹鸡叫声还要婉转流利。有两只脊令,常常从翠竹上飞下来,立在山石上,洗完澡,饮足水,就鸣叫着飞走了。我初春来的时候正当特别冷的天气,这些水中的生物都还蛰伏着没有出来。到这时候,全都出来活动了。还有四五个小虫子,全如小指头那么大,形状如同半个莲子,整天在水面上转着圈浮游,日光照在它们的脊背上,颜色就像是紫色的水晶石,也不知道那是什么虫子。
我既喜爱这条溪水的清澈澄明,又喜欢它源头永不枯竭,而能让这么多小生物都来依附它,很有点像君子所具有的高尚品德。奎上人又说:“每逢遇到大旱的年景,泉水所经过的地方,能灌溉数十亩良田。"那么,是它的恩泽又能惠及到众人了。白野公深深地爱上了这“活水源”是很有道理的呀。
(2024·四川雅安·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
苏武①
单于②欲因此时降武。律③谓武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拥众数万,马畜弥山④,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何以汝为见!”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乃幽⑤武,置大窖⑥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⑦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⑧上无人处。
久之,单于使陵⑨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子卿壹听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呼,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节选自《史记·苏武传》,有删改)
【注释】①[苏武]字子卿,西汉大臣,出使匈奴,因部下副中郎将张胜参与匈奴内部事务,受牵连,被扣留,十九年后方获释回汉。②[单于]匈奴首领。③[律]卫律,西汉官员,后投降匈奴。④[弥山]满山。⑥[幽]囚禁。⑥[窖]地穴。⑦[旃毛]毡毛。⑧[北海]今贝加尔湖。⑨[陵]李陵,西汉将领,兵败后无奈投降匈奴。
17.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
18.“泣下沾襟”意思是眼泪落下,浸湿了衣襟。李陵为什么要哭泣?请结合文意简答。
【答案】17.当天空下起雪时,苏武躺在雪地上,用牙齿咬碎雪块,与毛毯上的毛一起咽下。18.李陵哭泣是因为他被苏武的忠诚和坚定的气节所感动。他看到了苏武在面对生死抉择时仍然坚守自己的信仰和原则,这让他深感敬佩和自责。李陵认为自己无法与苏武相提并论,因此流下了感动的泪水,衣襟也被泪水浸湿了。
【解析】17.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重点词有:
雨,动词,落下,降下;啮,咬,嚼;旃毛,毡毛。
18.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的理解。
文中李陵对苏武说:“子卿壹听陵言……”,苏武坚决表示:“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苏武这番宁死不降的坚定话语,充分展现了他对汉朝的忠诚和坚贞不屈的气节。
苏武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仍坚守信念,毫不屈服。而李陵“不顾恩义,畔主背亲”,内心感到无比愧疚和自责,与苏武的忠贞形成了鲜明对比。这种强烈的反差深深触动了李陵,他意识到苏武的高尚品质,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惭愧,从而“泣下沾襟"。
【点睛】参考译文:
单于想趁这个时候使苏武投降。卫律对苏武说:“苏君,我卫律以前背叛汉朝归附匈奴,拥有数万部众,马和牲畜满山,如此富贵!苏君今日投降,明日也会这样。白白地把身体给野草做肥料,谁又能知道呢!”苏武骂卫律道:“你做人家的臣子,不顾及恩德义理,背叛君主、背弃亲人,我为什么要见你!"
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可胁迫,报告了单于。单于就把苏武囚禁起来,放在大地穴里面,断绝供应,不给他喝的、吃的。天下雪,苏武卧着嚼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过了几天也没有死。匈奴认为他是神,就把苏武迁移到北海边没有人的地方。
过了很久,单于派李陵到北海,为苏武安排了酒宴和歌舞。李陵趁机对苏武说:“子卿您听一听我的话……”苏武说:“我料想自己已经是死去很久了!您一定要逼迫我投降,那就请结束今天的欢乐,让我死在您面前!"李陵见他极其真诚,长叹道:“唉,义士!我李陵和卫律的罪过简直大到通天了!”于是流泪浸湿了衣襟,和苏武诀别离去。
(2024·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天下旱、蝗。帝加惠:令诸侯毋入贡,弛山泽①,减诸服御狗马,损②郎吏员,发仓庾③以振贫民。
孝文帝从代来,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辄弛以利民。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民十家之产,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上常衣绨④衣,所幸慎夫人,令衣不得曳地,帏帐不得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
(选自《史记》,有删改)
注释:①弛山泽:解除民众开发山林湖泊的禁令。弛,解除。②损:减少。③庾(yǔ):露天的谷仓。④绨(tì):一种粗厚光滑的丝织品。
19.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加点词语方法提示解释(填写文字)
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关联教材止增笑耳。(蒲松龄《狼》)(1)增:
常恐羞之使用词典选择义项①害怕,恐惧;②恐吓,威吓;③恐怕,担心。(2)恐:
20.用“/”给下面句子划出三处停顿。
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
21.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2.“天下旱,蝗”,孝文帝是如何“加惠”的?(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23.选文中的孝文帝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案】19.增加恐怕,担心20.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21.孝文帝曾经想要建造一座高台,召来工匠一计算,造价要值上百金。22.令诸侯毋入贡,弛山泽,减诸服御狗马,损郎吏员,发仓庾以振贫民。23.示例:体恤百姓,以身作则,提倡节俭。
【解析】19.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字词。
(1)根据关联教材法,“止增笑耳"的意思是只给人增加笑料罢了。增,增加。据此可知,“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的“增"理解为增加,“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句意:宫室、园林、狗马、服饰、车驾等,什么都没有增加。
(2)根据查阅词典法,确定选③,“常恐羞之"译为时常担心有辱于先帝。恐:恐怕,担心。
20.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句意“不准用金银铜锡等金属做装饰,不修高大的墓冢,就是要节省,不要烦扰百姓。
“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是两个并列的禁令,它们针对修建陵墓的要求进行了规定,故在“饰”和“坟"后断句;“欲为省”“毋烦民"则是对这两个禁令目的的说明,故在“省”后断句;可断句为: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
21.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
重点词语:尝,曾经;欲,想要;作,建造;计,计算;直,通“值”,价值。
22.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
结合“天下旱、蝗。帝加惠:令诸侯毋入贡,弛山泽,减诸服御狗马,损郎吏员。发仓庾以振贫民”可知,天下大旱,遭受蝗灾。孝文帝施予恩惠:让诸侯不要向朝廷进献财物土产,解除禁止民众开发山林湖泊的法令,减少供朝廷使用的服饰、车驾和狗马等玩乐之物,裁减朝廷官员的人数,打开谷仓救济贫苦的百姓。故“天下早,蝗”,孝文帝“加惠”的内容用原文语句回答是“令诸侯毋入贡,弛山泽,减诸服御狗马,损郎吏员。发仓庾以振贫民"。
23.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
结合“天下旱、蝗。帝加惠:令诸侯毋入贡,弛山泽,减诸服御狗马,损郎吏员。发仓庾以振贫民”可知,面对天下百姓遭遇大旱和蝗灾,孝文帝下发政令施予恩惠,可见他是一个体恤百姓的君王;
结合“孝文帝从代来,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辄弛以利民"建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欲为省,毋烦民”可知,孝文帝在位二十三年,宫室、园林、狗马、服饰、车驾等,什么都没有增加;但凡有对百姓不便的事情,就予以废止,以便利民众;建造他的陵墓霸陵,一律用瓦器,不准用金银铜锡等金属做装饰,不修高大的墓冢;就是要节省,不要烦扰百姓。可见他是一个提倡俭朴,勤俭为民,凡事为百姓着想的人,凡不利于民的事都废止;
结合“上常衣绨衣,所幸慎夫人,令衣不得曳地,帏帐不得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可知,孝文帝平时穿的是质地粗厚的丝织衣服,对所宠爱的慎夫人,也不准她穿长得拖地的衣服,所用的帏帐不准绣彩色花纹,以此来表示俭朴,为天下人做出榜样,可见他是一个生活俭朴,以身作则的人。
【点睛】参考译文:
天下大旱,遭受蝗灾。孝文帝施予恩惠:让诸侯不要向朝廷进献财物土产,解除禁止民众开发山林湖泊的法令,减少供朝廷使用的服饰、车驾和狗马等玩乐之物,裁减朝廷官员的人数,打开谷仓救济贫苦的百姓。
孝文帝从代国来(到京城),在位二十三年,宫室、园林、狗马、服饰、车驾等,什么都没有增加。但凡有对百姓不便的事情,就予以废止,以便利民众。文帝曾打算建造一座露(高)台,召来工匠计算,造价要值上百斤黄金。文帝说:“百斤黄金相当于十户中等人家的产业,我继承了先帝留下来的宫室,时常担心有辱于先帝,还建造露台干什么呢?”文帝平时穿的是质地粗厚的丝织衣服,对所宠爱的慎夫人,也不准她穿长得拖地的衣服,所用的帏帐不准绣彩色花纹,以此来表示俭朴,为天下人做出榜样。(文帝规定)建造他的陵墓霸陵,一律用瓦器,不准用金银铜锡等金属做装饰,不修高大的墓冢;就是要节省,不要烦扰百姓。
(2024·吉林长春·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课外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草木之种类极杂,而别其大较有三,木本、藤本、草本是也。木本坚而难萎,其岁较长者,根深故也。藤本之为根略浅,故弱而待扶,其岁犹以年纪。草本之根愈浅,故经霜辄坏,为寿止能及岁。是根也者,万物短长之数也,欲丰其得,先固其根,吾于老农老圃之事,而得养生处事之方焉。人能虑后计长事事求为木本则见雨露不喜而睹霜雪不惊。其为身也挺然独立,至于斧斤之来,则天数也,岂灵椿古柏之所能避哉?如其植德①不力而务为苟且,则是藤本其身,止可因人成事,人立而我立,人仆而我亦仆矣。至于木槿②其生,不为明日计者,彼且不知根为何物,遑计③入土之浅深,藏荄④之厚薄哉!是即草木之流亚也。噫!世岂乏草木之行,而反木其天年,藤其后裔者哉?此造物偶然之失,非天地处人待物之常也。
(选自李渔《闲情偶寄》,有改动)
[注]①植德:树德,培养道德。②木槿:落叶灌木。其花朝开暮敛。③遑计:哪里顾得上考虑。④萎(gāi):草根。
2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木本坚而难萎,其岁较长者,根深故也。
25.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限断三处)
人能虑后计长事事求为木本则见雨露不喜而睹霜雪不惊。
26.本文是如何从草木写到人,告诉我们人生道理的?
【答案】24.木本类的植物具有坚韧并且不易枯萎的特性,它们的生长时间长,这是因为它们的根扎得比较深。25.人能虑后计长/事事求为木本/则见雨露不喜/而睹霜雪不惊。26.开篇通过“坚而难痿”“弱而待扶"经霜辄坏”“深"略浅”“愈浅"等词,十分准确而又形象地概括了木本、藤本、草本各自不同的生长特点,并从中得出了“是根也者,万物短长之数也,欲丰其得,先固其根”的结论。接着以“吾于老农老圃之事,而得养生处事之方焉"一句,自然地过渡到对养生处世之方的探讨,借言草木来谈论人生:要象木本那样扎根深土“挺然独立”;不学藤本的为根浅薄,毫无定见,“因人成事";更不学木槿的“不知根为何物”,得过且过,“不为明日计"。
【解析】24.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重点词语:
坚:坚韧。萎:枯萎。故:原因。
25.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文言文断句必须在理解整个句子的基础上进行,另外还要注意不能把一个词划开。
句意为:人能够考虑未来而作长远打算,做什么事情像本木一样把跟深扎,那么就会看到雨露不感到高兴,看到霜雪不感到惊讶。
“人能虑后计长”一句意思完整,“事事求为木本"前省略主语,应在其前面断开,“则”前面一般要断开,“见雨露不喜"和“睹霜雪不惊”是对称的句子,之间要断开,“而"通常在前面断开,
正确的断句为:人能虑后计长/事事求为木本/则见雨露不喜/而睹霜雪不惊。
26.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及主旨的把握。
从文章开篇“草木之种类极杂,而别其大较有三,木本、藤本、草本是也。木本坚而难萎,其岁较长者,根深故也。藤本之为根略浅,故弱而待扶,其岁犹以年纪。草本之根愈浅,故经霜辄坏,为寿止能及岁”一句可知,这部分分类描述了木本、藤本、草本的特点,从“坚而难痿"弱而待扶”、“经霜辄坏";“深”“略浅"愈浅”等词可以看出木本、藤本、草本有着各自不同的生长特点,从“根深故也"藤本之为根略浅”“草本之根愈浅"等词句可知,木本、藤本、草本寿命和生长特性不同的原因是根的深度不同,因此开篇通过对草木的不同分类进行描述,强调了根的深度对植物寿命和生长特性的影响,从而得出了“是根也者,万物短长之数也,欲丰其得,先固其根”的结论。
“吾于老农老圃之事,而得养生处事之方焉"一句写自己从农民和花农种植植物身上得到了养生处事的方法,前面写木本、藤本、草本的特点,这里写自己得到的感悟,这就自然而然过渡到对养生处世之方的探讨。下文“人能虑后计长事事求为木本则见雨露不喜而睹霜雪不惊”一句写人为人处世的方式,而这个为人处世的方式,是从上文木本、藤本、草本的寿命和生长特性得出来的。由此可知,这里是用“吾于老农老圃之事,而得养生处事之方焉"一句,自然地过渡到对养生处世之方的探讨,借言草木来谈论人生。从“其为身也挺然独立,至于斧斤之来,则天数也,岂灵椿古柏之所能避哉?如其植德不力而务为苟且,则是藤本其身,止可因人成事,人立而我立,人仆而我亦仆矣。至于木槿其生,不为明日计者,彼且不知根为何物,遑计入土之浅深,藏荄之厚薄哉!”这句话中的“其为身也挺然独立"如其植德不力而务为苟且,则是藤本其身,止可因人成事”“至于木槿其生,不为明日计者,彼且不知根为何物,遑计入土之浅深,藏荄之厚薄哉!"等词句可知,文章告诉我们:要象木本那样扎根深土“挺然独立”;不学藤本的为根浅薄,毫无定见,“因人成事";更不学木槿的“不知根为何物”,得过且过,“不为明日计"。
【点睛】参考译文:
草木的种类非常繁多,但如果我们要对其进行分类,那么大致可以将其分为三大类:木本、藤本和草本。木本类的植物具有坚韧并且不易枯萎的特性,它们的生长时间长,这是因为它们的根扎得比较深。藤本植物的根相对较浅,因此它们较为柔弱并且需要扶持来生长,藤本植物的生长时间通常以年为单位来计算。草本植物的根更浅,因此它们更容易因风霜而受损,草本的寿命通常截止到一年。根关乎到万物生长年限长短的命运。想要让这些草木长得丰茂,就要稳固它的根部。我从有经验的农民和花农种植植树的方式上得到了养生处事的方法。人能够考虑未来而作长远打算,做什么事情像本木一样把跟深扎,那么就会看到雨露不感到高兴,看到霜雪不感到惊讶。它的身姿傲然挺立、笔直而坚定,至于有遭到刀斧的砍伐,那就是天数了。难道是灵椿古柏所能避免的吗?如果它不尽力培养自己的品德而只顾眼前,得过且过,那么就是藤木本身,也只能依靠他人的力量来完成事情,别人站着我也站着,别人倒下我也倒下。木槿花朝开暮敛,它生长时不考虑明天的事情,它尚且不知道根是何物,哪里顾得到考虑根入土是深是浅、根藏的是厚是薄呢。这是和草木一类的啊。唉!世上难道缺乏本来是草木一类却没有草木的寿命的藤本的后代吗?这是造物者偶然发生的过失,不是天地间待人接物的常态。
(2024·内蒙古包头·中考真题)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孟春之月: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鸿雁来。是月也,以立春。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禁止伐木,毋覆窠,毋杀孩虫。
仲春之月:始雨水,桃李华,苍庚鸣。日夜分,雷乃发声,始电。蛰虫咸动,启户始出。是月也,毋作大事,以妨农之事。毋竭川泽,毋焚山林。是月也,祀不用牺牲,用圭璧。
季春之月:虹始见,萍始生。天子布德行惠,命有司发仓廪①、赐贫穷;开府库,出币帛,周天下;勉诸侯,聘名士,礼贤者。命司空曰:“时雨将降,修利堤防,道达沟渎②,开通道路,毋有障塞。”是月之末,择吉日,大合乐③。
(摘自《礼记·月令》《吕氏春秋·仲春》,有改动)
【注释】①仓廪:储藏谷米的仓库。②渎:小水沟,小水渠。③合乐:许多乐器合奏。
27.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蛰虫咸动(2)祀不用牺牲
28.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天子布德行惠,命有司发仓廪,赐贫穷。
29.读完本文,围绕“古人的智慧"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27.(1)都
(2)祭神用的牲畜28.天子广布德令,实行恩惠,命令有关官员打开储藏谷米的仓廪,把粮食赐给贫穷的人。29.古人的智慧,不仅体现在对自然规律的把握和农业生产的精细化管理,还体现在生态环保、信仰精神以及人文关怀等方面。这些智慧至今仍具有启示意义,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传承。
【解析】27.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1)句意:各种冬眠的虫子就都开始活动了。咸:都。
(2)句意:祭祀不需要用牲畜作为祭品。牺牲:祭神用的牲畜。
28.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
本句重点词语:布:广布。行:实行。有司:有关官员。发:打开。
29.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理解。
结合“孟春之月: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鸿雁来”“仲春之月:始雨水,桃李华,苍庚鸣。日夜分,雷乃发声,始电。蛰虫咸动,启户始出"季春之月:虹始见,萍始生”可知,古人他们根据自然界的变化,如季节的更迭、动植物的行为等,总结出了“孟春"仲春”“季春"的物候规律。这种对自然规律的观察和认识,体现了古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智慧。
结合“禁止伐木,毋覆窠,毋杀孩虫”“毋竭川泽,毋焚山林"时雨将降,修利堤防,道达沟渎,开通道路,毋有障塞”可知,古人根据物候规律,安排了相应的农业生产活动,如“禁止伐木,毋覆窠,毋杀孩虫”,保护生态环境,以确保农作物的生长。这种生态环保意识,在古代农耕社会中显得尤为重要。
结合“是月也,祀不用牺牲,用圭璧”可知,古人通过祭祀活动,祈求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他们在重要的节气中举行祭祀仪式,表达了对农业生产的重视,以及对天地神灵的敬畏。这种信仰和精神寄托,也是古人智慧的一部分。
结合“命有司发仓廪、赐贫穷”,以及“勉诸侯,聘名士,礼贤者”,体现了他们对社会公平、教育培养和人才引进的重视。这种治国理念,无疑展现了古人的智慧与远见。
【点睛】参考译文:
孟春之月(正月):东风带来温暖,使大地解冻,冬眠的动物开始苏醒振动身体,鱼儿也游到冰面上来透气,大雁从南方飞回北方。这个月,以立春为标志。立春这一天,天子会亲自率领三公九卿、诸侯和大夫们,到城东郊外去迎接春天的到来。同时,天子还会在元日(正月初一)向上天祈求五谷丰登。此时,禁止砍伐树木,不要捣毁鸟巢,也不要杀害幼小的虫类。
仲春之月(二月):开始有雨水降落,桃花李花竞相开放,黄鹂鸟也开始鸣叫。这一天昼夜平分,雷声开始响起,天空中出现闪电。冬眠的动物全部苏醒,打开洞穴的门开始外出活动。这个月里,不要兴办大型事务,以免妨碍农事活动。同时,不要使河川干涸,也不要焚烧山林。这个月里,祭祀时不用牺牲(指宰杀的牲畜),而是用玉器(圭璧)作为祭品。
季春之月(三月):彩虹开始出现,浮萍开始生长。天子会颁布德政,施行恩惠,命令有关官员打开粮仓,救济贫穷的百姓;开放府库,拿出钱币布帛,周济天下;勉励各诸侯国,聘请有才能的人,礼遇贤德之士。天子还会命令司空说:“即将迎来雨季,要抓紧修缮加固堤防,疏通清理水沟渠道,确保道路畅通无阻,不要有任何障碍。"到了这个月的末尾,选择一个吉祥的日子,举行盛大的音乐合奏会。
(2024·贵州·中考真题)訾汝道①
《元史》
訾汝道,德州齐河人。…母高氏治家严,汝道承顺甚恭。母尝寝疾,昼夜不去侧。一日,母屏人授以金珠若干曰:“汝素孝,室无私蓄,我一旦不讳,此物非汝有矣,可善藏之,毋令他兄弟知也。”汝道泣拜曰:“吾父母起艰难,成家业,今田宅牛羊已多,汝道恨无以报大恩,尚敢受此,以重不孝之罪乎!"竟辞之……
性尤友爱,二弟将析居②,汝道悉以美田庐让之;二弟早世,抚诸孤如己子。乡人刘显等贫无以为生,汝道割己田各畀③之,使食其租终身。里中尝大疫,有食瓜得汗而愈者,汝道即多市瓜及携米,历户馈之。或曰:“疠气能染人,勿入也。”不听,益周行问所苦,然卒无恙。……尝出麦粟贷人,至秋,蝗食稼,人无以偿,汝道聚其券焚之……
【注释】①选自《元史·列传第八十四》,有删节。訾zī,姓。②析居:分家。③畀bì:给予。
30.选文除了訾汝道,还提到的人物有()
A.家人与乡邻B.同窗与恩师C.友人与商贩D.官员与郎中
31.《元史》中的部分列传分为“良吏"孝友”“隐逸"等类别。选文被列入了“孝友”一类,请结合选文分析原因。
32.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一致的一项是()
A.汝素孝,室无私蓄___天下缟素(《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
B.汝道恨无以报大恩___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诸葛亮《出师表》)
C.使食其租终身___食之不能尽其材(韩愈《马说》)
D.多市瓜及携米___百里奚举于市(《三章》)
【答案】30.A31.①訾汝道对母亲十分孝敬。母亲生病的时候,能够昼夜伺候在床边;母亲给他财物,訾汝道不接受,并感到自己没有能够报答父母恩德感到遗憾。
②訾汝道对弟弟、乡里邻居等十分友善。把那些肥沃的田地和宽敞的房屋全部分给了弟弟,并在弟弟去世后抚养其子女;帮助贫穷无以为生的乡人刘显;家乡遭受瘟疫时,买瓜、带上粮食分给乡邻;家乡遭受蝗灾时,免除了接的债务,可见他的友善。32.B
【解析】30.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结合“母屏人授以金珠若干"、“二弟早世,抚诸孤如己子”、“乡人刘显等贫无以为生"、“里中尝大疫”等可知,选文除了訾汝道,还提到的人物有母亲、弟弟与乡里人。
故选A。
31.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
结合“汝道承顺甚恭"可知,訾汝道对家人遵奉顺从十分恭敬。结合“汝道泣拜曰:‘吾父母起艰难,成家业,今田宅牛羊已多,汝道恨无以报大恩,尚敢受此,以重不孝之罪乎!’”可知,訾汝道体会到父母成就家业的不容易,体现出孝心。结合“汝道悉以美田庐让之;二弟早世,抚诸孤如己子"可知,訾汝道把那些肥沃的田地和宽敞的房屋全部分给了弟弟,并在弟弟去世后抚养其子女,可见他的友善。结合“里中尝大疫,有食瓜得汗而愈者,汝道即多市瓜及携米,历户馈之”,可知,瘟疫蔓延时,訾汝道买了很多瓜,带上粮食,一户户亲自送去。结合“乡人刘显等贫无以为生,汝道割己田各畀之,使食其租终身"、“至秋,蝗食稼,人无以偿,汝道聚其券焚之”,可知,訾汝道帮助乡人刘显,并把欠自己麦粟租债的账簿、债券焚毁,可见他的友善。
3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副词,向来/名词,白色的丝织品;
B.都有“遗憾"的意思;
C.动词,靠着吃饭,赖以为生/动词,同“饲”,喂养;
D.动词,买/名词,市场,集市;
故选B。
【点睛】参考译文:
訾汝道,是德州齐河县的。……他的母亲高氏治理家庭很严格,訾汝道对家人遵奉顺从十分恭敬。母亲曾经病了,他昼夜伺候在床边。一天,母亲让人回避然后拿出若干金银珠宝说:“你向来孝顺,家里又没什么积蓄,我一旦去世了,这些东西你要好好收藏,别让其他的兄弟知道。"訾汝道哭着说:“我的父母起家很艰难,成就了现在的家业,现在田地房屋牛羊已经很多,我十分遗憾不能报答父母的恩德,怎么敢接受这些东西,让我背负不孝顺的罪名!”最后,拒绝接受金铢……
訾汝道对人友爱,两个弟弟将要分家,訾汝道把那些肥沃的田地和宽敞的房屋全部分给了弟弟;后来,两个弟弟相继离世,訾汝道接过了抚育和教导弟弟子女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乡里有个叫刘显的人,因为贫老无依,陷入生活困境。訾汝道知道后就把自己的田地割给他一份,让他有了一份固定的田租收入。有一年,当地瘟疫蔓延,人们传说吃一种能使人发汗的瓜病就好了,訾汝道买了很多瓜,带上粮食,一户户亲自送去。有的人说:“瘟疫会传染人,不要去。"訾汝道不听从,更加到周围询问老百姓的疾苦,然而最终没有得病。……曾经拿出粮食的种子借给他人,到了秋天,又发生了蝗灾,人们没有能力偿还,訾汝道把这些欠自己麦粟租债的人叫来,把账簿、债券丢进了火里一焚了之……
(2024·江西·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为学者如山阴王雪湖①之画梅焉,斯②可矣。雪湖画梅,闭门端坐,内求诸己,久之能出梅之神情风韵于五指间。曾画一株在倪中丞③厅壁,期年之后,墨气尚浮,游蜂飞蝶往来采食,华蕊皆尽。若是其神也!
②吾友龙仲房闻雪湖有《梅谱》,游湖涉越④而求之,至则雪湖死已久矣。
……
③仲房丧志归家,岁云⑤暮矣。闷坐中庭,值庭梅初放,雪月交映,梅影在地,幽特构崛⑥,清古简傲,横斜倒侧之态宛然如画。坐卧其下,忽跃起大呼,伸纸振笔,一挥数轴,曰:“得之矣!”于是仲房之梅遂冠江右,尝谓予曰:“吾学画梅二十年矣,向者贸贸⑦焉远而求之雪湖……愈远愈失⑧,不知雪湖之《梅谱》,近在庭树间也!"
(选自《江西古文精华丛书》)
[注]①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王雪湖:明末清初画家。②斯:连词,乃。③中丞:官名。④游湖涉越:游历湖州,跋涉到越州。⑤云:语助词,无义。⑥幽特构崛:姿态优雅而结构奇崛,指梅的形态。⑦贸贸:轻率貌。⑧愈远愈失:越是向远处追求就越是迷失了追求目标。
33.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尽()(2)岁()(3)尝()
34.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期年之后,墨气尚浮。
(2)若是其神也!
35.本文借龙仲房学画梅花的故事论学,启示后人。请你把得到的启示概括为一句话,赠送给求学道路上的同学以共勉。
【答案】33.完,没有了年曾,曾经34.(1)满一年之后,墨的味道还在。
(2)像这样太神奇了!35.示例一:实践出真知。
示例二:观察、反思是学习的重要方法。
示例三:求人不如求己。
【分析】33.本题考查文言文词语的意思。
(1)句意是:画里梅的花蕊都被吃光了。尽:完,没有了;
(2)句意是:已是年末了。岁:年;
(3)句意是:(他)曾经对我说。尝:曾,曾经。
34.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我们在的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到省略句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
(1)期年:满一年。尚:尚且,还。浮:现;
(2)若:像。是:这。神:神奇。此句为倒装句,正确语序为“其神也若是!”
35.本题考查阅读启发。
结合第①段“雪湖画梅,闭门端坐,内求诸己,久之能出梅之神情风韵于五指间”,第③段“吾学画梅二十年矣,向者贸贸焉远而求之雪湖……愈远愈失”可知,王雪湖画梅,关上门端正地坐着,向自己的内心寻求,时间长了就能从手中画出梅花的神态风韵。龙仲房曾经为了学会画梅花,冒失地跑到很远的地方去王雪湖那里寻找真谛,越是远处寻求就越是迷失了追求目标。可见真谛往往需要由自己领悟,而不能从他人处获得,寻求真谛应当从自身的内心探求,即求人不如求己;
结合第③段“值庭梅初放,雪月交映,梅影在地,幽特构崛,清古简傲,横斜倒侧之态宛然如画。坐卧其下,忽跃起大呼,伸纸振笔,一挥数轴"可知,仲房画梅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于梅花初开的时节,在庭院里观察到了白雪朗月互相辉映,梅花姿态幽雅而结构奇崛的倒影和那清新古朴而简练孤傲的神韵,由此可知,细致的观察和实践才能真正获得真谛,仅靠学习别人的理论是不够的,即实践出真知,细致的观察才能得其本质;
结合第③段“尝谓予曰:‘吾学画梅二十年矣,向者贸贸焉远而求之雪湖……愈远愈失,不知雪湖之《梅谱》,近在庭树间也’”可知,此事之后,仲房对自己学习画梅的经历进行了反思,并认识到自己过去冒失地到很远的地方去王雪湖那里寻找真谛,才发现越是远处寻求就越是迷失了追求目标,而没有意识到《梅谱》就近在庭院中的梅树之间,可见仲房善于对自己的经历进行反思和总结,这也是我们应当从他身上学习的,即学习的过程要学会总结和反思。
【点睛】参考译文:
做学问的人能像山阴的王雪湖画梅花,那才可以。王雪湖画梅,关上门端正地坐着,向自己的内心寻求,时间长了就能从手中画出梅花的神态风韵。他曾在倪中丞厅堂的墙壁上画了一株梅花,满一年过后,墨上的生气还浮在上面,游来的蜜蜂飞来的蝴蝶来来往往到上面采食,结果画里梅的花蕊都被吃光了。他画的梅花神奇到这地步!
我的好友龙仲房听说王雪湖有一本《梅谱》,于是游历湖州,跋涉到越州去寻求它,到那儿才发现王雪湖已死了很长时间了。
……
龙仲房垂头丧气失意回家,已是年末了。他一个人烦闷地坐在庭院中间,刚好到了庭院里的梅花初开的时节,白雪朗月互相辉映,梅花的倒影在地上,姿态幽雅而结构奇崛,那神情风韵清新古朴而简练孤傲,横斜倒插偏侧的姿态就好像画的画一样。龙仲房躺坐在梅花的下面,突然跳起来大喊,伸手拿纸操笔,一笔就画了好几幅,嘴里还说:“得到了画梅的真谛了。"这以后龙仲房画梅在江右就位居第一了,他曾经对我说:“我学画梅二十年了,过去冒失地到很远的地方去王雪湖那里寻找真谛……越是远处寻求就越是迷失了追求目标,却不知王雪湖的《梅谱》就近在庭院中的梅树之间呀!”
(2024·湖南长沙·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郭守敬①
①(守敬)生有异操,不为嬉戏事。中统三年,文谦荐守敬习水利,巧思绝人。世祖召见,授提举②诸路河渠。先是,古渠在中兴者,兵乱以来,废坏淤浅③。守敬更立闸堰④,皆复其旧。
②初,秉忠以《大明历》自辽、金承用二百余年,议欲修正而卒。十三年,江左既平,帝思用其言,遂以守敬与王恂率南北日官,分掌测验推步于下。十七年,新历告成。十九年,恂卒。时历虽颁。然其推步之式与夫立成之数,尚皆未有定稿。守敬于是比次⑤篇类,整齐分抄⑥。
③二十八年,守敬因陈水利十有一事。帝览奏喜曰当速行之。于是复置都水监,俾守敬领之。三十年,帝还自上都,过积水潭。见舳舻敝⑦水。大悦,名曰通惠河,赐守敬钞万二千五百贯。
(选自《元史·郭守敬》,有删减)
【注释】①郭守敬:元朝杰出科学家。②提举:管辖。③淤浅:堵塞。④闸堰:闸门堤坝。⑤比次;按顺序排列。⑥分抄(miǎo):分类细致。⑦敝:同“蔽”,遮蔽的意思。
36.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词的理解或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荐”有“进献"祭祀”“推举"等义项,“文谦荐守敬习水利”中的“荐"应为“进献”之意。
B.“新历告成"中的“成”与成语“百炼成钢"中的“成”意思相同。
C.“守敬因陈水利十有一事"中的“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D.“于是复置都水监”中的“置"和“乃取一葫芦置于地”(《卖油翁》欧阳修)中的“置"意思相同。
3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帝览奏/喜曰/当速行之
B.帝览奏喜/曰当/速行之
C.帝览/奏喜曰/当速行之
D.帝览奏/喜曰当/速行之
38.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横线语句的大意。
生有异操,不为嬉戏事。
39.班上开展“古代科学家大推荐”的活动,郭守敬在被推荐之列。请你依据上文,概括郭守敬的主要贡献。
【答案】36.C37.A38.(郭守敬)他的志趣从小就跟别人不同,不喜欢耍玩游戏。39.(1)他修复古渠,表现他是一个精通水利的科学家。
(2)他和王恂制定新历法,表现他是一个精通天文历法的科学家。
【解析】36.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A.“文谦荐守敬习水利"的意思是:张文谦向朝廷推荐郭守敬,说他是位擅长水利工程的人才。“荐”应为“推举"之意,并非是“进献”之意。
B.“新历告成"的意思是:新的历法终于编纂完成。“成”意思是“完成";“百炼成钢”的意思是:比喻久经锻炼,变得非常坚强。“成"意思是“变成”;两个“成"意思不相同。
D.“于是复置都水监”的意思是:于是又重新设立了都水监机构。“置"意思是“设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的意思是:于是取出一个葫芦放置在地上。“置”意思是“放置";两个“置”意思不相同。
故选C。
37.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
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结合语法,然后断句。一般来说,主谓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应该有停顿。
句意:皇帝看了奏章,高兴地说,应该赶快就办。可知,“帝览奏"是一个完整的主谓句,“喜曰”是皇帝说话的表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黑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自立袋充填旋盖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食品加工厂通风机房卫生施工方案
- 2024-2030年中国送变电站工程市场供需形势分析及项目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轻烧镁行业产量预测及发展可行性分析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轨道交通行业发展现状规划分析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超细纤维助剂行业产能预测及发展风险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超声波洁牙机尖头行业现状动态与需求趋势展望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视听周边设备及配件行业前景分析及投资运作模式研究报告版
- 2024-2030年中国装配式住宅行业经营模式及发展规划分析报告版
-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要拿我当一挺机关枪使用
- 北京颂歌原版五线谱钢琴谱正谱乐谱
- 病史采集和临床检查方法
- PSUR模板仅供参考
- 火力发电企业作业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参考)
- 民法典合同编之保证合同实务解读PPT
-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PPT幻灯片课件(PPT 24页)
-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某厂酸洗硫酸烟雾治理设施设计
- 名牌包包网红主播电商直播带货话术脚本
- 高考语文作文素材人物速递——苏炳添课件18张
- 蛋鸡养殖场管理制度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