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修辞现象探析_第1页
《陋室铭》修辞现象探析_第2页
《陋室铭》修辞现象探析_第3页
《陋室铭》修辞现象探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选入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的《陋室铭》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骈文名篇。这篇文章在描写“陋室”环境、功能的基础上,阐述了“陋室”命名的内涵。为了让读者更全面地理解篇章的主旨,可以从语言文字角度入手,进行文本细读,探析其“平实修辞”手法的运用,真正实现“语言”与“文学”的牵手,体会文学创作中语言修辞的表达效果,进而领悟古人高超的构思行文技巧。关键词:《陋室铭》;倒反;借代;藏词我们通常从形象、环境、情节等方面对文学作品进行剖析,体察文章的主旨。其实,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用语言对所描述对象进行加工的高级表达形式。语言表达中,介于“形象表达”和“直白表达”的中间形式是修辞手法的运用。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谈到:“无论作文或说话,又无论华巧和质拙,总以‘意与言会,言随意遣为极致。在‘言随意遣的时候,有的就是运用语辞,使同所欲传达的情意充分切当一件事,与其说是语辞的修饰,毋宁说是语辞的调整或适用。即使偶有斟酌修改,如往昔所常称道的所谓推敲,实际也还是针对情意调整适用语辞的事,而不是仅仅文字的修饰。”基于此,陈望道将修辞分为“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两大类别,其中“积极修辞”对应“华巧”的表达手段,目的在于使表达的内容形象化、富于情感体验性;“消极修辞”对应“质拙”,目的在于使表达的内容明晰化、富于题旨适切性。因此,将修辞类型概括为“形象修辞”和“平实修辭”更易于为广大读者所接受和理解。在唐代大文学家刘禹锡的名篇《陋室铭》一文中,就恰当使用了“平实修辞”的手法,将“陋室不陋”的题旨表达得准确、得体。一、倒反:题旨的隐含陈望道指出:“说者口头的意思和心里的意思完全相反的,名叫倒反辞。”倒反辞格包含“倒辞”和“反语”。其中,因情深意切或题旨深刻,难以言表,便将内心的意思用“倒反的语词或语言”来表现,无任何嘲讽意味的修辞方式,即为“倒辞”。例如,黛玉听了,睁开眼,起身笑道:“真真你就是我命中的‘天魔星,——请枕这一个!”说着,将自己枕的推给宝玉,又起身将自己的再拿了一个来枕了。这里的“天魔星”是黛玉对宝玉情深意切的娇嗔称呼。同样道理,刘禹锡在开篇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点明《陋室铭》之“陋室”的深刻题旨。“陋室”一词,对应早期的“陋巷”。《论语·雍也》:“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汉语大词典》列为书证并解释为“简陋的巷子”,但同时补充了另一种解释,即“狭小简陋的居室。”清代刘宝楠认为:“颜子陋巷,即《儒行》所云‘一亩之宫,环堵之室。解者以为街巷之巷,非也。”杨逢彬认为:“《论语》时代的文献中,‘陋只有僻陋、愚陋两义,前者形容地,后者形容人。”其实,杨逢彬所言只能说明《论语》时代的“陋”字可以修饰地,也可以修饰人。至于修饰地和修饰人时究竟理解成什么意义,却是因人而异的。如形容地时就不一定要理解成所处位置“僻陋”,理解成设施“简陋”也未尝不可;形容人时也不一定要理解成智商“愚陋”,也可以理解成品质、品行方面崇尚“简陋”或“简朴”。因此,这里的“陋”是地点名词“巷”的修饰语,所以将“陋巷”理解为“僻陋、简陋的居室”更好。清代王念孙在其《广雅疏证》中言:“陋闾,即《论语》所谓笔者认为将‘陋巷,故《广雅》‘闾‘衖同训为居也。”更证实了“陋巷”应释为“狭小僻陋或简陋的居室”。东方朔的《七谏·自悲》:“凌恒山其若陋兮,聊愉娱以忘忧。”王逸注:“陋,小也”。张衡的《东京赋》:“观者狭而谓之陋,帝已讥其泰而弗康。”薛综注:“陋,小也。”综合王逸和薛综的注释,可以明确“陋”的语素义应为“狭小、僻陋、简陋”。“陋室”的“僻陋、简陋”移用到“陋室主人”之“人”的层面,应理解为深层次隐含的意义,包括品质方面的“简朴”和辞令方面的“质朴”。《广雅》:“固,陋也。”《论语·述而》:“奢则不逊,俭则固,与其不逊也宁固。”俭则固,则“固”为“朴本、简朴”之意,君子守“固”即为守住“简朴”的本质精神。《贾子·道术》:“辞令就得谓之雅,反雅谓之陋。”则言辞方面的“陋”之语素义应为“质朴、朴实”,故“陋室”主人往往是品德高尚的“德馨”又不善于“华丽辞章”之人,这才是“文质兼美”的谦谦君子。《韩诗外传(卷五)》:“彼大儒者,虽隐居穷巷陋室,无置锥之地,而王公不能与之争名矣。”“穷巷”与“陋室”连言,穷巷亦为陋室也。“无置锥之地”言陋室之狭小,“王公不能与之争名”谓陋室主人“大儒”在品德和学识方面熠熠生辉,虽王公贵族亦相形见绌。二、借代:题旨的细描借代修辞是古今常用的一种辞格。以相互之间有一定关联的“借体”事物来代替“本体”事物,从而突出本体事物的主体特征。在《陋室铭》中,作者用借体的性质特点来描写本体事物,进而对本体事物进行描摹。“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即以“素琴”代指“朴隐之道”,以“金经”代指“文化典籍”。下面,从语言文字角度剖析其形成借代的内部关联。素琴:素,质朴无饰。《老子》:“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淮南子·本经训》:“其心愉而不伪,其事素而不饰。”高诱注:“素,朴也。”朴实无饰之琴常为隐者所蓄,是“大隐”的化身。《晋书·隐逸传·陶潜》:“[陶潜]性不能音,而蓄素琴一张,弦徽不具。”因此,这里用“素琴”代指“至朴至隐”之道。金经:原指《金刚经》或《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泛指佛道经籍或儒、释、道文化典籍。清代张楷修的《安庆府志·卷三十·艺文志》辑录刘世济《分经台》诗一首,附题解说明:“梁昭明太子分《金刚经》于此”,整首诗为:“青山空记法华名,崖上高台鸟迹平。萧寺已随花雨散,《金经》不断石云生。隔溪小径闻樵语,入坞闲村见客行。洗尽苔碑寻往字,文心千古忆昭明。”可见,《金经》即《金刚经》,这里以部分代整体,泛指佛教经籍。《汉语大词典》释“金经”为“佛道经籍”,所举书证为唐代陈子昂的《酬田逸人游岩见寻不遇》一诗:“石髓空盈握,金经秘不闻。”唐代杨衡《宿陟岵寺云律师院》诗:“玉炉扬翠烟,金经开缥帙。”故“金经”的指代范围进一步扩大,可以兼指佛家、道家典籍。在此基础上,综合考量前文语境“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后文语境“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可以看出陋室主人日常交往的都是学识渊博的“鸿儒”,并没有无学问的“白丁”。他也推却了“丝竹乱耳”的宴饮和“案牍劳形”的公务,这几句烘托出陋室主人潜心研究学问,研读儒家经典的状态。因此文中的“金經”完全可以再次扩展,代指儒、释、道三家之文化典籍。那么“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就可以理解为“隐居于陋室的主人,熏习中华优秀典籍文化”。刘禹锡通过“素琴”“金经”这两处借代辞格的运用,细致地描写了陋室的功能,揭示了文章的主旨。三、藏词:题旨的凸显蒋绍愚认为:“在古代的书面语中,有一类词是通过‘藏词的修辞方式造成的。典型的如‘而立是指三十岁,‘而立在字面上与‘三十毫无关系,为什么能用来表示‘三十呢?这是因为《论语》说‘三十而立,后来的文人就用‘而立表示‘三十……这些词都是割裂上古诗文的文句,用前两个字代替后两个字(或一个字),或用后两个字代替前两个字而成的,修辞学上叫‘割裂式的代称,或者叫‘歇后和‘藏头。”具体到《陋室铭》一文中,刘禹锡先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的类比,凸显出陋室即为“诸葛庐、子云亭”的同类事物。然后运用藏词修辞中的“藏头”格,以一句“孔子云:‘何陋之有”殿尾,卒章显志,“陋室不陋”。“何陋之有”语出自《论语·子罕》,该则全文为:“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本文只用“何陋之有”藏头,兼含“君子居之”的意思。《陋室铭》中将居于陋室的两位君子具体化为诸葛亮和扬雄,他们所居之“诸葛庐”和“子云亭”分别有着怎样的意蕴内涵呢?“诸葛庐”据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记载:“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每自比于管仲、乐毅”说明诸葛亮是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精通兵法。“躬耕陇亩”说明诸葛亮有着一段隐居经历,隐居于南阳草庐,后得到刘备的重用。“诸葛庐”因诸葛亮大隐于此而“不陋”。“子云亭”子云是西汉扬雄的字。华学诚载:“扬雄(公元前53年至公元18年),字子云,蜀郡成都人,西汉末有名的哲学家、文学家、语言学家。班固《汉书》有《扬雄传》。”从中可以看出,扬雄堪称西汉有名的研治典籍并且撰著《方言》的儒学大师。故而“子云亭”也因扬雄这位大儒居于此而“不陋”。正因为如此,“何陋之有”这句不仅运用“藏词”的修辞手法隐含了“君子居之,陋室不陋!”同时也运用“反问”修辞,加强语气,强烈凸显了文章的主旨。通过以上关于《陋室铭》的“平实修辞”现象的分析,使我们一改以往只从文学角度提炼篇章主旨的做法,另辟蹊径,以语法修辞为抓手,观察蕴含在倒反、借代和藏词等辞格背后的深层次含义,进而诠释文章题旨。其中,倒反修辞有利于达成题旨隐含的婉约美;借代修辞有利于对“事物”进行全方位描写;藏词修辞有助于凸显刻画题旨内涵的重点特征。总之,透过修辞现象体会文学作品的篇章主旨,是进行文本细读的有效方法之一。参考文献:[1]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