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UI”整体结构与教学重点
解析(±)
抓重点解盲点
一一历史必修in的整体结构与教学重点
一、备课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
赵:参加这次远程研修活动的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来到北京二中,邀请历史组的
老师们一起研讨历史必修Ill备课中的主要问题,同时也会借鉴到不少好的教学经验。
郝:大家好!有机会和山东、海南的同行们一同研讨必修W的主要问题,并分享大家在
教学中获得的经验,我们也很高兴。毫无疑问,在高中的三个必修模块中,必修HI的教学内
容最不容易把握。也可以说,它是最难上的一个模块。
赵:我常常听到大家说“必修01不好上”。从你们自己的教学实践看,它难在哪里呢?
自由发言:(现场发挥)
要点:1、从传统的观点看,其中的不少内容超出“历史课的范围”;
2、有些内容,原来是逐渐被弱化的(如理学),现在为什么被强化?我们自己很难说
清楚;
3、中国当代文化部分,很难和政治课相区别,但“又不能讲成政治课”,的确难为我
们。
4、对于科技史、文学艺术史的定位,似乎很难让老师们上出“历史味,
赵:在准备这一讲之前,我要山东和海南的主持专家专门就老师们关心的问题在当地做
了调查。结果和你们说的差不多,在这里我仅把山东泰山中学高秀泉老师整理的观点呈现几
条:
一、对于知识问题的困惑
1、孔子的“仁”能否体现“以人为本”?
2、荀子“制天命而用之”的命题有没有破坏自然状态的局限性?
3、董仲舒的“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其目的是要人民相信“天人感应”还是限制
君主权力过度膨胀?
4、李贽否认孔孟学说是万世至论,是不是对儒家思想的全盘否定?
5、近代科学,中国远远落后于西方,专制、不民主是其根源?
6、无产阶级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导致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弱化,使今天的中国人权、
民主缺失,这种观点有道理吗?
7、“阶级斗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吗?
8、网络能促进民主的进程吗?
9.教育产业化与科教兴国背道而驰吗?
我只是摘了几条,请你们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看看从中能够提炼出什么问题?
自由讨论:(结合上述条目)
要点:1、教学中的困惑,与追求有效教学直接相关;
2、老师们提出的问题,更多地从学生的理解出发;
3、教学问题被深刻化了,因为历史教学与现实社会生活有了更紧密的联系。
赵:我完全同意大家的见解。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问题反映了不少可以深思的“操作”
性问题。比如,1一4题是一类,这些问题在教学中,只要课堂足够开放,教师对教科书钻
研的到位,学生大致可以提出这些问题。但是,学生提出来后,我们如何有效的解决它们,
显然是个挑战。再有,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其中的关键词,诸如''以人为本”、“局限性”、“全
盘否定”和“限制君主制”等,“现代味道”很浓。暂且不说其中的合理性,我们从中看到
的是•种历史教学倾向,就是“历史教学内容被现代化”了。这种在学术研究领域普遍存在,
我个人是不赞同。古人“做了的”用今天的眼光看,与某种现代观念似乎很一致,但他们是
否真的具备现代意识则是另一回事。在这里不能“偷换概念”。仅从这些关键词看,如果不
恰当的放大,就造成了两个后果:历史教学的非历史化——事实上的政治教育或充当政治宣
传工具;无故地造成了历史教学的难度。第二后果可能在5—9题更明显些。这些问题,不
是不能说,备课时我们思考到这里,但不必都下放给学生。总之,从老师的问题上看,一方
面老师们较强的敬业精神,另一方面则把问题搞难了。历史教学还是要先把基础知识讲明白,
这是老师的本分。
郝:那么,是不是可以把这些问题看成是老师们自我提升呢?
赵:当然是。所以,我们今天请王永平教授专门为老师们解决这样的困惑。其实,我们
从这些困惑中,的确还看到了新课改的成果和我们自身的进步。我们再接着看:
二、对于教学问题困惑
1、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教学一般都侧重科技成就的记忆,如何理解其意义与影响?
2、对书法、绘画,老师们往往都是制作很多的图片,让学生去欣赏,最终还是落脚在
背课本上。如果过度的讲解如何欣赏书法、绘画,可能就会把历史课上成了美术课。如何解
决这一矛盾?
3、对文学知识,老师大多强调对代表人物和代表作的记忆,如果让学生去解读诗歌、
散文、小说,历史课就变成了语文课。又如何解决这一矛盾?
4、中西科技成就、文学艺术成就,各种版本的教材选取的代表人物、代表作不仅相同,
有的老师把所有教材涉及到的都要求学生记住。如何处理这一问题?
这些备课中、教学中的困惑,你们有吗?你们又是怎样看这些问题的呢?
自由发言:(现场小结)
讨论要点:1、这些问题有的涉及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
2、有的涉及对当代历史教育的理解不够。
3、有的问题也与对课标内容的不同理解有关。
赵:确实这样。第一个问题,显然是老师的知识储备问题。当然,还有一个对科技史
的理解问题。第二、三个问题是教学中的常见病,主要问题还是出于对内容的理解。历史是
反映真善美的,从内容上最直观的说,科技反映真,思想反映善,艺术反映美。这个分法不
确切,但是比较好懂。真善美无处不有,也不能够完全分割,不过,为了教学认识上的方便,
我们也可以从这个角度看,起码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挖掘教学内容内涵,从更实际的角度看必
修IH的学习价值。至于,第四点,从做法上我不能理解,为了考试,没有办法嘛。但是,我
不赞同这样做,因为做老师太累,也妨碍学生对历史的真兴趣。
必修山在内容选择上有三个基本特点:内容广泛;联系生活;帮助学生从生活角度看历
史。这是对的。所以在教科书不断修改的过程中,老师们还发现:
1、现在不同版本的教科书,据课程标准和教学中的意见反馈做了不少调整,更多地考
虑地教师教和学生学。比如,2007年修订的各个版本教科书,在知识排序和内容的取舍方
面有“趋同”现象。
2.所以,不需要太关注不同版本教科书的差别。只要能选用恰当的史实把应该表达清
楚的内容说清楚就可以了。因为,无论依据哪种教材,我们都能达到教学的目的。
该合格的教师了解这两点,我想,课是能够上好的。
自由发言:(阐述各自的看法,小结)
二、怎样理解和运用课程标准
赵:有关老师们的困惑,大家有太多的话要说,我们今天不可能解决这么多问题。必
修in共有5讲,今天这•讲我们解决一些结构性、整体性的大问题,具体的问题,交给下面
三讲的主持专家,他们分别是:
・赵亚夫主持:依据课程标准解读必修in的具体思路、明确备课的重、难问题;帮助教
师们梳理备课中的盲点和重点问题。
•齐健主持:本模块思想部分。从单元教学设计到课时教学设计,理出备课思路,重点解
决备课中的重、难点和备课技巧问题;切入一个较完整的实录课,较充分地展示教学设计思
路.展示备课流程、帮助教师把握备课的关键点.
•李惠军主持:本模块科技部分。(内容同上)。
•张汉林主持:本模块文学艺术部分。(内容同上)。
♦各主持集体出场:重点解决教师们在研修中提出的问题。
还有,前面已经提过,我们今天还请来了一位我国知名的中国古代文化史专家,一会儿
将由他为我们做些画龙点睛的解读。
王:我先提一个问题。我们怎样才能做到“理解课标”呢?
赵:我还是想听听你们平时是怎样做的。
自由发言:(只说要点,不展开)
赵:好的。我们先从“课标”的结构入手,看看大家的做法哪些是有效的,哪些是有待
改善的。看屏幕:(PPT4)
历史课程必修in内容结构
内容概要
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进程及其重要内容,共8个专题。(学
什么?)
思想文化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一一在这一过程中,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
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了解中外思想文化发展中的重大事件、重要现象及相关人物,
进一步从思想文化层面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是高中历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为
什么学?)
你们从这里看到了什么?可以找几个关键词来说明吗?
稍加活动:(小互动)
赵:很多老师,认为这样的写法很笼统,没有什么很读的。其实不然。其一,”内容概
要”告诉我们学什么、为什么学,解决的是学习范围和视角问题;其二,在这里“思想、文
化、科学、技术”针对人类社会而言,“发展进程”和“活动”蕴涵的意思需要我们有确切
的理解。否则下面的“学习要点”掌握起来会有问题。比如范围的宽窄和顺序的逻辑关系等。
我们再往下看。
历史课程必修m内容结构
本模块的学习要点:
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2.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3.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4.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5.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6.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7.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
8.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艺术
我们从这些内容中又能够体会些什么?请大家结合自己的困惑和问题,针对“课标”
看看,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是“课标”问题,多大程度上是自己理解有误呢?
自由讨论:(相互对照磨合,知道怎样去“理解课标”。主持人尊重老师们的意见,适当
做些插话,提示讨论的中心问题。)
赵:在这里,“科学技术”的内涵是不同;“文化”的外延不同;对“思想”的陈述角度
也不同。这说明什么呢?其一,“学习要点”的每条内容都各有侧重,侧重的内容是教科书
的编者和教科书的使用者必须掌握的;如此不同的侧重点实际上内在地包含了学习方式的不
同,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不同眉毛胡子一把抓,把所有内容都处理成一个样子。
王:谢谢赵老师的点播,您不说我们还不容易把握的了。我还有个问题,在实际中,常
常看到老师把“课标”的内容一开始就用PPT告诉学生,您怎么看这个现象。
赵:研究“课标”,以“课标”为准绳来上课,是此次课程改革形成的新风尚,我个人
是十分推崇的。不过,这个做法值得商榷。我已在很多场合对此提出质疑。理由一,这个“课
标”内容,即教学的“内容标注”不是写给学生的;理山二,我们研究“课标”的结果需通
过自己的教学行为传导给学生,不必上来就没头没脑地告诉他们“你们应该记什么”或“你
们要帮助我完成什么任务理由三,事实上,摆在那里的“课标”没有用处。你没有吃透
的东西给学生,他们怎么能消化?况且,“课标”不尽人意,拿本来就有问题的内容说事,
会得不偿失。所以,我是确定“课标”的精细化,既要在结构上个宏观把握,也要从具体的
内容陈述中找到教学的落脚点。
王:您能举个例子吗?
赵:好的。比如,刚才大家谈自己的看法和做法时,没有关注到“总体说明”和“学习
要点”的关系。基本上是只关注了“具体内容”。有的研究者,在大胆质疑课标“中国传统
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条时,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是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是
否只存在于思想一个领域?中国古代的科技、文艺和社会习俗等领域的一些内容是否属于传
统文化?中国有传统文化,西方有没有传统文化?”回答这样的问题并不难啊!只要将“总
体说明”和“学习要点”联系起来分析,还是可以看到编者的良苦用心的。其一,编者是把
“社会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作为两个(领域)“发展进程”来处理的;其二,编者强
调思想文化的“多元化”特征,而且这个特征是由点呈现的(即重大事件、现象和人物);
其三,特色是由“相互碰撞和交融”方面呈现出来的。如果你认为“课标”有误或“课标”
本身的确存在不足,我想,问题应该是这里去找在才是!
郝:单就“传统文化”和“主流思想”而言,课标“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
条下面的4个具体内容标准是站得住的。
赵:是的,起码它可以自圆其说。第(1)条说的是儒家形成的背景;第(2)条的重点
讲它在何时、为什么能够成为正统思想;第(3)条是突出它的发展期,着重说它变化在哪
里;第(4)条凸显了它的又一个变化期,这个时期充满了矛盾,但依然承认它是在“发展”。
从学习的特色上说,则主要是由具体的人物贯穿的。你们看,其线索以及学习方式视角,都
是站得住的,而且在其中还蕴涵了新的史学研究观点。总之,对于“课标”的解读,忌讳孤
立地去看“模块”,更不要一头就扎到“专题”内容中。
王:有些地方在培训时,将“模块"和''模块”做适当的整合,老师们反映这样做的好
处除了应对考试外,对“内容标准”的把握也可以更清楚一些。
赵:熟悉“模块”与“模块”的横纵关系,虽然需要老师们花费一些时间,这没有什么
难度。为了节省大多数老师的时间,教研部门可以承担这部分工作。这类工作的价值,在于
整体地看历史,''先整体,再分解”,从教学的效率和效益上讲,都是必要的。这就是所谓的
“长时段”备课。
郝:在日常的备课活动中,我们必须关注“长时段”备课吗?
赵:我想,最好有这个环节。有以下理山:其一,现在的教学“模块”是按照政治史、
经济史和思想文化史设计。这样,“模块”内的“专题”内容必须照顾到“模块”所设定的
范围,所以一个历史学习“主题”往往被分解在不同的“模块”中。如:
辛亥革命(主题)
必修I:
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必修II:
(1)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2)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
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3)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
中的地位和作用。
必修in:
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显然,教师如果没有“整体意识”,就会造成教学上的盲动,其结果是:一、为了避免
各“模块”之间内容的重复,使教学内容过于单薄,甚至缺少基本的逻辑线索;二、为了使
本“模块”的内容上富有层次而内容严谨,要么将后面的内容提前,讲了前边不顾后边,要
么就是使教学来回重复。
王:但是,在我们看来,这些内容的确是不可分割的。比如,讲辛亥革命,怎么能够不
知道三民主义呢?
赵:的确如此。不过,这里必须明确两个问题:第•,“模块”设计的前提是初中历史
教学有了较为理想的学习基础。
王:这一点就不实际。如今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很不理想,是众所周知的事。
赵:不错。但是,国家课程本身就带有“理想”色彩,否则它就不具备规范性和标注性。
至于实际中没有做好,是另•回事,“课标”不受它牵就。另外,中国太大,只有一个国家
标注,其中表述的“基础性”也是相对的。
王:您说的第二个问题是什么?
赵:高中课程没有必要重复初中的内容。尽管现在的“模块”设计还存在不少问题。但
还是可以做的。比如,第一,着眼“行为动词”。上述例子中“简述”和“了解”后面的“认
识”,不仅是内容不一样,更重要的是所探讨问题的深度也不一样。其实,它所涉及的学习
方式也应该不一样。第二,着眼“教学目标”的提炼。我个人认为,在高中应该允许老师在
一定程度上超越“课程标准”。从政治史的角度看辛亥革命,着重一个“变”字。过去,我
们习惯说“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怎么就深入人心了,我们则讲得不深
不透、半生不熟,所谓的革命“意义”是背出来的,是死概念。现在可以从社会史方面下功
夫,理解“意义”的视角有很多。同样,从思想文化史的角度看辛亥革命,需要细致解剖“三
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在我看“民权主义”才是三民主义的核心内容,“民权主义”
就是“民主主义”。这是先进文化,可以多阐释,在政治模块中仅作为“革命”条件是展不
开的。所以,必修in中的该内容强调一个“辩”字,没有这个字,就没有意思了。“辨别”
和“辩论”都可以。总之,是理解课程标准中所说的“民主革命”内涵。
郝:“长时段”的内容和意义我们了解了,与其相对的就是“短时段”备课了吧。
赵:中间还可以分个“中时段”,即“备专题”或“备单元”。我们不分这么清楚,都一
并放到“短时段”里。“短时段”要解决的问题十分具体。就专题而言,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专题的落脚点。如“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立脚点是“演变”,而不是“综
述”。
2.分析精选内容的意图。比如,“模块”学习的特征,是以点带面,而非面面俱到。
如果我们不能掌握这些特点,就会过度备课。至于,落实到具体每个课时,就是我们
通常说的“短时段”备课。如果我们把前面说的两种备课方式做得周全的话,应该说到这一
层次的备课是很容易的,不需要太长时间。
王:必修III的一个特点是内容太杂,而且不少内容太专业,老师们处理起来很棘手,该
怎样解决呢?
赵:依我看,要抓重点,“抓大放小”。至于怎样做到这一点,老生常谈的话是让老师自
己去多读书,多增加专业修养,这一点不错。问题是,我哪有那么多时间读书,又到哪里找
书?所以,通过完善的研修制度,是最务实和便利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今天,我请来了首都
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的王永平教授,请他就专题一做个简明扼要的说明,你们有什么问题可以
直接问他。请王教授上来。(赵亚夫下,王永平上)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以下内容不再展现PPT)
郝:宋明理学和心学是这个必修模块中老师们最头疼的内容,您是中国古代文化史的专
家,请您就这部分内容为我们的老师做个解释好吗?
王:好的,我先从宋明理学的关系谈起。
1、宋明理学与心学的关系
宋明理学从广义上来讲包括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从狭义上来讲,专指程朱理学。
2、程朱理学
程朱理学以北宋时期的二程(程颍、程颐兄弟)和南宋时期的朱熹为代表,主张“理”
是万物的本原,强调格物致知。
“二程”哲学体系的核心是“理”,即“天理”。程颍说:“吾学虽有所受,天理二字却
是自家体贴出来。”(《二程外书》卷十二)他们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先天地而
存在的。“理”不仅存在于自然界,而且也是人类社会的最高原则。拿二程的话来说就是'‘天
下只有一个理”。(《二程遗书》卷十八)他们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认为一
切伦理道德都是“天理”。“人伦者,天理也”,“父子君臣,天下之大理。”所以,他们提出
了“灭私欲,则天理明”(《二程遗书》卷二十四)。宣扬“饿死事小,失节事极大”(《二程
遗书》卷二十二下)。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二程”的思想而又有所发展。他也认为“理”是万
物的本源,他说“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朱子语类》卷一)伦理纲常是“理”
的表现,是人性的最高境界,他认为人性本来与“天理”是一致的,具有仁、义、礼、智等
美德,他说:“天之生此人,无不与之仁义礼智之理,亦何尝有不善•"(《朱文公文集》卷七
十四《玉山讲义》)但却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所以主张以天理来克制人欲,以道心来主宰
人心,强调“去人欲,存天理”。(《朱文公文集》卷三十七《与刘共父书》)
二程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认为“物皆有理”,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
到其中的“理”。朱熹更认为,“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
这些理论理解起来非常不容易,可以先从一些成语和普通道理来入手讲解。如让学生解
释成语“天理良心”(天理:天性。指人的天性和善心)、“天理人情”(指人的天性和人之常
情)、“天理难(不)容”(天理:天道)、“天理昭彰(然、昭)”(天能主持公道,惩恶扬善,
报应分明)中的“天理”是什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还有没有天
理?”“你还讲不讲理?”等,这里所说的“理”又是什么?天理就是指天道,就是为人们
所普遍所认可的•些真、善、美的规则、准则。理学家们只不过是把“天理”进•步抬高到
人伦道德准则的地步。
既然是这样,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来理解“存天理,火人欲"?假如我们把“人欲”
看作是贪欲私欲以及一切坏的想法,那么这句话又有何不可!
同样的道理,如何引导学生理解“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我们不要听到这句话,就
联想到束缚妇女的封建贞节观念,我们可以把“节”理解为“气节”、“品格”,那么当你面
对着到底是舍生取义,还是失节、变节享受荣华富贵?你就会得出正确的选择。如文天祥。
3、心学
陆王心学以宋代的陆九渊(象山)和明代的王守仁(阳明)为代表,认为“心”是万物
的本原,“心”即是“理”,强调内心的修养。
陆九渊是南宋理学中对后世影响仅次于朱熹的学者。他发挥了“天即理即心”的观点,
提出“心即理也”的命题,认为“心”是天地万物的本源。他说:“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
今曰宙。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象山全集》卷二十二《杂说》),认为天地万物
都在心中。所以他的学说被称为“心学。”他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
到天理。也即“存心、去欲、力行”。
王阳明继承和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他提出“心外无物”的命题,
认为人心是一切事物的本源,他说“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所在便是物”。(《王文成公全
书》卷一《传习录》上)他还提出“心外无理”的命题,他认为伦理纲常是人心中所固有的
“良知”,所以要认识伦理纲常之“理”即所谓的“致良知”。他认为“良知”是存在于人心
中的“天理”,是人所固有的善性,但“良知”往往被私欲所侵蚀,所以要努力加强道德修
养,去掉人欲,恢复良知的本性。所以他颇有感触地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他还
提倡“知行合一”,说知和行都产生于心,用良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
4、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不同
1176年鹅湖之会(江西上饶鹅湖寺)。
朱熹把伦理纲常说成是客观存在的天理,陆九渊则认为是人人所固有的“本心”。朱熹
认为道德修养要做“格物致知”的功夫,包括读圣贤书。陆九渊认为“此心此理,我固有之”,
只须存心养性就可恢复“本心二朱说陆的学问为“易简功夫”,陆说朱的学问是“支离事业”。
(中间自由插话)
郭:我的老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李贽否认孔孟学说是‘万世之至论’,是不是对儒家
思想的全盘否定?"您怎么看?
王: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李贽的思想被公认为是具有“离经叛道”的意义,但是不是就
意味着他对儒家思想的全盘否定呢?我认为还不能就轻易地这么说。
首先,李贽师从于泰州学派王艮之子王裳。而王艮又是王阳明的学生。所以李贽自称是
王守仁的后学,受王守仁的思想影响较深。但他又揭露了王学的矛盾.,并把王学的“良知”
说变成了“私心”说。
其次,李贽是以反道学的面目而出现的。明代中后期,政治腐败,奸佞当道。道学家为
了抬高自己,把孔子奉为“扶天纲,立地纪”的神圣。李贽不愿与他们同流合污,因而提出
这种论断。
其实李贽还是非常推崇孔子的,他的真正批判对象还是那些假借孔子学说欺世盗名的假
道学先生。
郝:我再提个问题;李贽的“秉赋之自然”是不是中国最早的“自由平等”主张?
王:李贽的思想中有一些抨击传统观念,强调个性发展、追求平等意识。比如他反对“男
尊女卑”现象,追求平等、个性。但是具体到这句话,是否含有“自由平等”的意思在里面,
这就要首先看看李贽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得这句话。这句话来自于李资《道古录》卷上:
吾故曰:“虽大圣人不能无势利之心则知势利之心,亦吾人秉赋之自然矣.
他是在抨击封建正统思想,积极肯定“人性”与“人欲”的正当性时说的这番话。这句话的
意思是讲人的私心(势利之心)是自然而然就有的,连所谓的“大圣人”也不能例外。所以
单纯就这句话来说,还看不出有这样的微言大意。
郭:那么,李贽、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的思想,是对儒家思想的发展还是破坏?
王: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地讲是对儒家思想的发展还是破坏。首先要搞清楚的是他们所反
映和代表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文化发展潮流。我认为他们的思想反映了明末清初思想解放
的潮流,具有早期启蒙思潮的意义。具体到每一位思想家来说,他们的思想特点又各有不同。
李贽的思想具有强烈的“离经叛道”意义,他大胆地向正统思想(理学)发出挑战,揭
露和批判了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教的虚伪性,强调个性的发展。著有《焚书》《藏
书》等。对儒家思想的冲击最大。
黄宗羲抨击了君主专制制度,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人民为主”。认为君主专制是
天下之大害,提倡“法治”,改革君主专制,强调衡量治理天下成功的标准应当是看广大百
姓快乐与否。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新思想命题。他批判了汉儒和宋儒所倡导的“君
为臣纲”的思想,与先秦儒家的民木思想一脉相承。代表作是《明夷待访录》。
顾炎武和倡导经世致用。他和黄宗羲一样也激烈反对君主专制,主张限制君权,提出亡
国与亡天下的区别,认为,保卫一家一姓的国家,是君主及其大臣的事,而保卫天下是所有
人的事,这段话后来被后人提炼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鼓励人民关心国家大事。但是,
顾炎武的思想主要特色却是经世致用。他批判道学脱离实际的学风,提倡走出门户,到实践
中求真知。他重视对社会实际的了解,关注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强调经世致用。他驳斥了
轻视工商业的传统思想,指出工商业和农业一样,都是“民生之本”,应该受到保护。他和
王夫之主张文人应该多研究一些有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反对空谈。他批评理学而倡导经
学,为清代朴学的形成开启了先河。作表作是《天下郡国利病书》。
王夫之对传统的程朱理学进行反思。批判理学宣扬的“天命论”和“生知论”,建立了
超越前人的唯物主义体系。王夫之认为“天下惟器”,即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发展变化
的。同时,他的思想中还包含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他认为一切事物都可以通过考察研究认
识,一切事物的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却是相对的。王夫之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启示了近代
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对宋明理学在学术上和理论上进行了深入的批判和
总结。
生活在明清之际的这些思想家,他们继承了晚明进步的思想传统,反对民族压迫和封建
专制主义,重视手工业、商业,构筑起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这些主张在一定意义
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构成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洪流,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
步性。
(中间自由插话)
郝:在您看,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脉络是什么样的呢?
王:可以归纳为,先秦儒家(孔、孟、荀)f汉代儒学独尊(董仲舒)f宋明理学(程
朱理学、陆王心学)一早期启蒙思潮
郝:我再进一步问一个问题。孔子主张“敬鬼神而远之”,这是否与文艺复兴时期“不
以神为中心”具有同样的“人文主义”精神。
王:这句话是出自于《论语•雍也》:“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
之,可谓知矣。'”“知”同“智”。
意思是说:樊迟问孔子怎样才算是智,孔子说:“专心致力于(提倡)老百姓应该遵从
的道德,尊敬鬼神但要远离它,就可以说是智了。”孔子在面对现实,以回答现实的社会问
题、人生问题为中心,这是孔子思想的一个突出特点。他的主张,否定了宗法传统的神权观
念,他不迷信鬼神,自然也不主张以卜筮向鬼神问吉凶。所以,孔子是力求以实事求是的态
度否定鬼神作用的。孔子虽然承认天命鬼神观,视天为万物的主宰,认为天命主宰着人的生
死,决定着社会的治乱。但同时他又对鬼神采取存疑的态度,认为天命就蕴含在自然事物的
运行之中。又记载:“子不语怪、力、乱、神”,并且说“未知生,焉知死”,这些都说明,
孔子关注的是现实的社会人生问题,并将解决问题的希望寄托于人,而不是神。从这一意义
上来说是与文艺复兴时期主张“以主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思想具有同样的“人文主义”
精神。
在西文中,“人文精神”一词应该是humanism,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
义。狭义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心思想为:一,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
价值,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二,张扬人的理性,反对神学对理性的贬低;三,主张灵肉
和谐、立足于尘世生活的超越性精神追求,反对神学的灵肉对立、用天国生活否定尘世生活。
广义则指欧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
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郭:那么,孔子的“仁”能否体现“以人为本”?
王:是的。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的思想,以致后来有人把孔子的思想概括为“仁学”。
在《论语》一书中,“仁”字的出现达109次之多,说明“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居于十
分重要的地位。
《论语•颜渊篇》:“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
哉?”颜渊日:“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
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
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割。”曰:“其言也制,斯谓之仁己乎?”子曰:
“为之难,言之得无朝乎?”
《论语••阳货》:子张向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
FI:“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而如何实行仁,孔子主张克制自己,恢复“礼治”,即
“克己复礼为仁”;主张推己及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
施与人”。“爱人”作为“仁”的重要精神内涵具有广泛的适用性,由“爱人”所推导出的
一系列思想都深刻体现出孔子对一般社会民众的关注,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实现人际之间
共同和谐发展的关切,这种以博大宽厚的胸怀来爱护民众的精神,是“仁”的一种表现方式,
即孔子的民本思想。在几千年后的今天,孔子的这一思想仍具有普遍的现实性和永恒的价值。
针对当时社会动荡的现实,孔子希望恢复社会秩序,于是他提出“克己复礼”,希望人们克
服自己的私利和欲望,恢复社会秩序。
郝:荀子“制天命而用之”的命题有没有破坏自然状态的局限性?
王:关键是如何看待对荀子这句话的理解。过去我们将这句话概括成是“人定胜天”思
想,在今天我们又强调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相处,似乎荀子的这句话就有问题了。要理解
这句话,我们先看看它的原文。据《荀子•天论》: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
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与其怀着崇敬对天思慕,不如像畜养万物那样将天驯服;与其顺从
“天意”而对天进行颂扬,不如掌握自然规律(天命),用来为人类造福;与其盼望天时等
待上天的恩赐,不如适应季节来驾驭它;与其任凭万物自然增长,不如发挥人的能力来促使
万物的生长化育。……放弃人的主观努力,一味只是对天崇拜而无所作为,就失去了万物可
以为人所利用的特性,也就是“失万物之情”。
这是荀子的主要观点之一,他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但人可以用
主观努力去认识它,顺应它,运用它,以趋吉避凶。
荀子认为星坠、木鸣、日月亏蚀、风雨不调、怪星出现、四时代谢等自然现象,是不以
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有规律可循的,“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荀子还提出“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论》)的主张。他认为天没有能力来决定人们的贫、
病、祸、凶,这些完全是由人们自己决定的。他指出人如果掌握了自然规律,就可以做到“天
地官(管)而万物役”,就能够使天地万物为人服务。
郝:黄老思想中的“养生”与当下个人道德发展是不是一种愚民政策?
王:不是。首先,黄老思想中的“养生”与个人道德发展不是一个意思。黄老思想中的
“养生”是指通过达到长生避害的一些手段。
“养生”一词,原出《管子》,是保养生命以达到长寿的意思。
老子,《道德经》中有不少“养生”的观点,对中国传统医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来
中医著名经典《黄帝内经》所论的养生之道。多是对老子学说的发挥,所以称“黄老之学
《道德经》涉及养生主要有:
一、顺乎自然,祛病延年。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认为,
自然界是人类生命源泉,人要维持生命活动,必须顺乎自然,适应自然变化规律。
二、少私寡欲,怡淡为上。老子要求少私念,去贪心,知足常乐。认为追逐荣利,嗜欲
无穷,是招灾惹祸之源,伤身损寿之根。
三、静气致柔,以静为正。老子认为柔和之气是人体最富生机之气,就像出生婴儿生机
盎然,朝气蓬勃,是有利于人体的真元之气。被后世医家称为元气,指导着养生理论,演化
成以柔克刚,以静制动的道家气功基础。
郭:董仲舒“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其目的是要人民相信“天人感应”还是限制
君主权力过度膨胀?
王:先看看这句话的出处。这句话出自于《春秋繁露•玉杯》:
春秋之法,以人随君,以君随天。……故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春秋之大义也。
所谓“屈民而伸君”就是说臣民要绝对服从于君主,也就是“君为臣纲”。所谓“屈君
而伸天”就是说君主要绝对服从“天”的意志,如果君主有错误,“天”就会以“阴阳灾异”
来给予儆戒、惩罚。
这反映了董仲舒的“君权神授”理论。在这个理论中既包含有要人们相信“天人感应”
的思想,也包含了限制君主权力过度膨胀的思想在内。
《春秋繁露•为人者天》:“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君命
顺,则民有顺命:君命逆,则民有逆命。”
郝:您能否对上述重点问题做个梳理吗?
王:好的。
1、理学的儿种称谓
理学,亦称“新儒学”,又称“道学”或“宋学”。为什么称“理学”呢?因为“理”是
理学家们的哲学核心观念,他们认为“理”是产生世界万事万物的本源,而伦理道德、三纲
五常等等都是“理”的表现。为什么又称“新儒学”呢?因为理学是以儒学为核心,同时又
吸收和融合了佛、道思想,而加以改造的种新式的儒学。为什么称“道学”?因为宋代理
学家们以继承发扬尧、舜、禹、汤、文、武、周、孔、孟的道统为己任,并宣称他们的学术
思想是以“明道”为目标的;称“宋学”,是因为清代乾嘉年间,考据学大兴,清儒们推崇
汉儒,攻击宋代理学家解经空疏弊病,于是以“汉学”与“宋学”对称。
2、理学兴起的原因
首先,理学的兴起与宋代政治特点密切相关。唐后期到五代卜国时期的长期分裂和混乱,
使传统伦理道德规范遭到极大破坏,纲常松弛,道德式微,显然不利于大一统政治的稳定和
巩固,因此,宋代统治者•开始就倡导尊儒读经,宋代的儒学复兴便由此而形成。理学的产
生,出于儒家学家革除时弊,拯救文化,整顿人心,重树人伦与儒家价值,重建儒学道德形
上学的主观努力。理学适应了唐末以来重建伦理纲常的需要。
其次,理学的兴起与宋代经济、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宋代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在
此基础上,科学文化的进步尤其引人注目。哲学本来就以自然科学的发展为基础,理学对自
然及社会规律的思考,正是宋代科学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最后,理学的兴起与思想史自身进程密切相关。理学是儒、释、道三教长期论争和融合
的结果。中国思想史在唐代中后期形成一个重要转折,韩愈倡儒学道统,辟佛、道,打破了
三教并盛的局面。宋代儒学为了与统治建设相适应,儒学道统自然成为其承续的对象。理学
也是北宋初期思想解放的产物。北宋学者大胆抛弃汉唐学者师古泥古的学风,敢于疑经改经,
相互辩论,相互启发,独立思考,大胆立论,讲注义理,为理学的产生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
的思想环境。
3、程朱理学
理学的创立者主要有北宋时期的周敦颐、张载、邵雍、二程(程颍、程颐)等人,合称
“北宋五子,
周敦颐是湖南道州濂溪人,后人称为濂溪先生.他提出了关于宇宙万物起源的学说,认
为宇宙的本源是太极,太极动和静产生阴阳,由阴阳而立天地。他的《太极图说》,明显带
有儒、道糅合的特色。认为“自无极而太极”,“太极本无极也”。他的思想已具有理学的雏
型。他宣扬儒家的道统论,并开始使用理学的基本范畴“理二他在《易通》中提出:性与
命依理而行,太极即理。他还提出了“主静”的修养方法。“主静"即‘'无欲",实际上就是
要人们安分守己,放弃任何反抗。
对理学产生起突出作用的是二程兄弟,他们是理学的奠基者。他们少年时代同受业于周
敦颐,因是洛阳人,人称其学为“洛学”。二程哲学体系的核心是“理”,即“天理”。程颍
说:“吾学虽有所受,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二程外书》卷十二)二程的“理”即
“天理”,是周敦颐的“太极”说的继承和发展。他们认为“理”是先于万事万物而存在的,
“理”不仅是自然界的,也是人类社会的最高原则,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是“理的
体现,每一事物都产生于“理”,“天下只有一个理”(《二程遗书》卷十八)。他把一切伦理
道德都说成是“天理”,提出“灭私欲,则天理明”(《二程遗书》卷二十四)。宣扬“饿死事
小,失节事极大”(《二程遗书》卷二十二下)。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以继承二程“洛学”为己任,广泛吸收了周敦颐、张载、邵
雍等北宋理学家的思想养分,成为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学说构建起一个规模庞杂而又不失
缜密精致的思想体系。他死后不久,地位开始日渐上升,最终成为配享孔庙的“孔门十哲”
之一,而其在历代儒者中的地位及实际影响仅次于孔子和孟子。其思想学说从元代开始成为
中国的官方哲学,不仅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而且还远播海外,如李朝时期的
朝鲜、德川时代的II本,“朱子学”在政治领域和思想文化领域都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产
生相当大的影响。
朱熹的哲学思想主张有:
(1)理气论:朱熹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理”和“气”两方面构成的,气是构成一
切事物的材料•,理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现实世界中,理、气不能分离,但从本原上说,
理先于气而存在,这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2)心性论:其基本观点是:“心有体用”、“心统性情”,并且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
才能说明朱熹心性论的基本特征。朱熹的“心统性情”理论,认为性是心之体,情是心之用,
心是包括体用的总体。朱熹又提出了“道心”、“人心”的范畴,认为道心即“天理”,恶
的人心就是“人欲”。
(3)认识论:朱熹对“格物”的解释,认为一是“即物”即接触事物,二是“穷理”
即研究物理,三是“至极”即穷理至其极;对“致知”的解释,朱熹认为是“推极吾之知识,
欲其所知无不尽也”,即扩展、充广知识,致知是格物的目的和结果。与认识论相关的,在
知行观上,朱熹提出了“知先行后”的观点,认为知的目的在行,即实地践履,若想践履,
必须先知,不过朱熹也强调知和行不能偏废,“知行学相须”。
(4)功夫论:在修养功夫方面,朱熹主张“主敬涵养”,而人们学习和道德修养的目
的,朱熹认为就在于“存天理,去人欲”,这•结论一方面有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意味,但
另一方面,在伦理学上则有用理性原则来作为社会普遍道德法则的意义。总的来说,程朱理
学所强调的“格物致知”,并不是要求科学真理,而是明德之善,主要是道德层面的。
《四书章句集注》是朱熹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所作的注,又简
称为《四书集注》。朱熹用毕生精力撰写和反复修改《四书集注》,前后凡40年。《四书
集注》充分反映了朱熹的“道统”学,它发挥了儒家学说,论述了道、理、性、命、心、诚、
格物、致知、仁义礼智等哲学范畴,并加以阐释发挥,提出了以理为最高范畴的哲学体系。
书中还特别重视认识方法、修养方法和道德实践等。《四书集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由于它的刊行,《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始被称为“四书”,与“五经”
一起成为封建社会最重要的经典著作。朱熹的学术思想在日本、朝鲜曾一度十分盛行,被称
为“朱子学”,在东南亚和欧美也受到重视,足见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影响。
以朱熹理学为核心内容的儒家思想于16世纪传入欧洲之后,正合了欧洲复兴“理性主
义”的历史符节,从而作为助力推动了欧洲进入了“哲学时代”或“理性时代”。此后法国
的启蒙运动和18世纪的唯物主义以及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建,朱熹的理学都起到了导索和酵
母的作用,以至于融贯于欧洲哲学尤其是德国古典哲学之中。我们今天充分挖掘和认识朱熹
哲学的这种世界历史作用,对于中国社会在今天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凝
聚民族精神、复兴民族文化,豪迈地走向21世纪,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思想意义。
4、陆王心学
(1)陆九渊与“心学”
陆九渊是与朱熹同时代的人,他曾同朱熹辩论过“无极”、“太极”等问题,针对朱熹
等人的“理”在人心之外、“即物”才可“穷理”的理论,他倡言“心即理”,认为心是万
物的本原,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提出“发明本心”、“求其放心”的“简
易”、“直捷”主张。成为与朱熹一派理学相持对立的・家,被称为“心学”。和格物致知
不同的是,他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和大多数中国思想家一
样,陆九渊的心学很大程度上也是道德层面的。他认为人生天地间,与天地并为三极。他以
如何“堂堂地做个人”为前提,提出了“本心说”,主张“先立乎其大者”。例如,他认为
发明本心是正心立志的根本途径。什么是“木心”?陆九渊提出“心”有三个概念:即心(人
脑)、心之所为(心理)和本心(一种心理形式)。“本心”即“仁义之心”。仁义即人道。
人与天、地并为三极,天道、地道、人道都是宇宙万物本质性法则。仁义之心就是作为社会
存在的与天道、地道合一的社会伦理道德(人道)在人心中的反映,又是人之为人的根本,
所以陆九渊称之为人之“本心”。“本心”是与天道、地道合一的人道在人心中的反映。人
如果能保有本心,便能大做一个人。人如何才能保有本心?“发明本心”中的“发明”,即
“发而明之”,意即“启发、开扩”。人的“至大、至刚、至直、至平、至公”的本心,虽
是客观存在的,但对于一个具体的人来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要贵学、尽心。若有
放失,一定要反而求之。只有如此,才能保有本心。
(2)王阳明把“理学”发展为“心学”
明初,为了强化思想统治,朱元璋和明成祖大力提倡程朱理学。从此,程朱理学成为官
方统治思想。明中叶,明朝的封建统治出现了严重的政治危机,王阳明认为程朱理学崇尚空
谈,不务实际,遂创立心学,以克服人们心中的“私欲”,挽救封建社会的政治危机。心学
蔚然形成一代学术思潮。
王阳明“心学”的主要思想内容:
①“心即理”。王阳明继承了陆九渊的心学传统,并在陆九渊的基础上进一步批判了朱
熹的理学。“心即理”本来是陆九渊的命题,王阳明对此作了发挥。王阳明批评朱熹的修养
方法是去心外求理、求外事外物之合天理与至善。王阳明认为“至善是心之本体”,“心即
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王阳明认为,“心外无物”、“心
外无理”、“心外无善”;“心”是第一性的,“物”是第二性的;“理”是封建道德,存
在于心,是人头脑中固有的,他这样说是强调社会上的伦理规范之基础在于人心之至善。主
张通过“内心反省”克服“私欲”,以“致良知”,用封建伦理道德去规范自己的行为,就
可巩固封建统治。王阳明的“心即理”的命题主要是为其修养论服务的。
②“致良知”。致良知说是对陆九渊“心即理”思想的发展。朱熹认为《大学》之“格
物致知”是要求学子通过认识外物最终明了人心之“全体大用”。王阳明认为“格物”之“格”
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知”是
人心本有的,不是认识了外物才有的。这个知是“良知”。在经典与良知的关系上,王阳明
突出良知的重要性,认为经典为良知服务,看经书的目的是为了致良知。把儒家经典的权威
性附属于吾心,也就是从属于良知。这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不盲从旧权威的思想解放精神。王
阳明从经学的角度批评并改造朱学,以更具主体思维能动性的良知范畴和“致良知”说扬弃
并发展了传统的程朱道统论,使良知说成为左右当时思想界逾百年的学术思潮,并对后世产
生了重大影响。
③“知行合一”。朱熹主张知先行后、行重知轻。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虽然继续
了朱子重行的传统,但是批判了朱子割裂知行。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乃是由心即理立基,批
评朱熹也是指出他根本上是析心与理为二。“知行合一”的含意是说知行是一件事的两个方
面。知是心之本体的良知;良知充塞流行、发而为客观具体的行动或事物,就是行。由这个
认识出发,如果知而不行那只是不知。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行本是紧密相联的,
因此有知行合i之说。在当时社会上、在理学发展中的确有知而不行的情况存在。王阳明的
知行合一对时弊有纠偏的意义。
王阳明的''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都是要强调道德的自觉和主宰性。
理学与心学的联系和比较:程朱理学向心学的演变说明理学已走向极端。朱熹的观点是
要人们接受封建道德观念(存天理,灭人欲),王阳明则主张,封建道德存在于人们心中,
只要恢复就可以了。相对于宋代以来的朱子学,阳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柳州工学院《临床生物化学检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标准电动机购销合同范本一
- 2024事业单位编制人员正式劳动合同范本编制人员录用规范6篇
- 2024版儿童服装行业人才培养合作协议3篇
- 2024年医疗援助出国合同2篇
- 2024年标准无子离婚合同书示例版B版
- 2024年度宠物用品采购及销售合同3篇
- 全国青岛版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专题青春岁月纪念册第9课二、《视频的特效处理》教学实录
- 2024年度营业员岗位员工手册与行为规范合同3篇
- 2024年塑料袋环保认证与推广服务合同3篇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招聘人员真题
- 2024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 软件测试汇报
- 吉林省长春市第一〇八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 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市政管线(道)数字化施工组”赛项考试题库
- 初中《孙中山诞辰纪念日》主题班会
- 5.5 跨学科实践:制作望远镜教学设计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2024)
- 屠呦呦课件教学课件
- 阿斯伯格综合症自测题汇博教育员工自测题含答案
- 天津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 2024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试卷一)客观题试卷及解答参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