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专升本)-一、议论文知识-1、季氏将伐颛臾[单选题]1.“既来之,则安之”这句古语出自()。A.《论语》B.《庄子》C.《孟子》D.《左传》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点(江南博哥)赞(0)既来者,[单选题]2.《季氏将伐颛臾》本文中,孔子用“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为论据来驳斥冉有推卸责任的行为,这种论证方法属于()。A.对比论证B.类比论证C.归纳论证D.演绎论证正确答案:D[单选题]5.《季氏将伐颛臾》选自()。A.《论语》B.《孟子》C.《庄子》D.《荀子》正确答案:A[单选题]6.《季氏将伐颛臾》本文中,孔子用“危而不持,颠而不扶”批驳冉有,所用的修辞手法是()。A.排比B.比喻C.比拟D.夸张正确答案:B[单选题]7.下列议论文中,属于驳论的是()。A.《寡人之于国也》B.《论快乐》C.《季氏将伐颛臾》D.《论毅力》正确答案:C[单选题]8.“陈力就列,不能者止”作为论据,其性质属于()。A.历史事实B.现实事例C.名人名言D.比喻正确答案:C[单选题]9.《季氏将伐颛臾》所体现出的孔子的政治主张是()。A.治国以法、为政以德B.无为而治、顺其自然C.隆礼重法、为政以德D.治国以礼、为政以德正确答案:D[单选题]10.下列《季氏将伐颛臾》本文所运用的论据中,属于历史材料的是()。A.且在邦域之中矣B.先王以为东蒙主C.是社稷之臣也D.虎兕出于柙正确答案:B[单选题]11.成语“祸起萧墙”出自()。A.《论语》B.《孟子》C.《左传》D.《战国策》正确答案:A[单选题]12.《季氏将伐颛臾》中用“危而不持,颠而不扶”说理,其论证方法属于()。A.在某些方面相反或对立的不同事物之间的比较B.在某些方面相同或相近的不同事物之间的比较C.由个别到一般D.由一般到个别正确答案:B[问答题]1.阅读《季氏将伐颛臾》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问题: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1)解释这段文字中画横线字的含义。无乃:是:过:以为:是:(2)在这段文字中,孔子的观点是什么?(3)在这段文字中,孔子运用了哪些种类的论据举例说明。(4)在这段文字中,孔子运用了哪些论据论证论点?(5)在这段文字中,孔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6)选出这段文字中所运用的反诘句。正确答案:无参考解析:(1)无乃:岂不,恐怕。是:复指前置宾语“尔”。过:责备。以为:把……作为。是:指示代词:这。(2)孔子的观点是:季氏攻伐颛臾是错误的。(3)运用了事实论据中的历史材料,如“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事实论据中的现实材料,如“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4)孔子反对伐颛臾的理论依据是:治国以礼。具体论据有三:第一,从历史看,“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即颛臾是先王任命的东蒙山的主祭者,伐先王所封属臣,非礼。第二,从地理位置看,“且在邦域之中矣”,即颛臾在鲁国境内,对鲁国构不成任何威胁,没有理由伐。第三,从等级制与现实表现看,“是社稷之臣也”,颛臾是安分守己的附属国,伐之非礼。(5)属于演绎论证法。如“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暗含大前提:伐先王所封国非礼;小前提:颛臾为先王所封国;结论:伐先王所封颛臾非礼。“且在邦域之中矣”,暗含大前提:伐邦域中之国非礼;小前提:颛臾为邦域中之国;结论:伐颛臾非礼。“是社稷之臣也”,暗含大前提:伐社稷之臣非礼;小前提:颛臾是社稷之臣;结论:伐社稷之臣颛臾非礼。(6)“无乃尔是过与?…‘何以伐为?”[问答题]2.阅读《季氏将伐颛臾》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问题: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1)将“陈力就列,不能者止”译成现代汉语,并说明孔子引用这两句话作为论据的性质,所表达的观点,所运用的论证方法。(2)将“危而不持,颠而不扶,焉用彼相矣”译成现代汉语,并说明孔子用这两句话作为论据的性质,所表达的观点,所运用的论证方法。(3)将“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译成现代汉语,并说明这两句话的双重喻义。(4)本段选文运用了哪些修辞并举例说明其作用。正确答案:无参考解析:(1)“如果能够施展自己的才能,就接受任职;如果不行,就该辞职让位。”理论论据中的名人名言;批评冉有、子路的失职,驳斥了冉有推卸责任的说法;引名人名言说理属于由一般到个别的演绎论证,大前提: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小前提:你们在职位上却没有尽职;结论:应尽职劝阻,不能陈力尽责,即失职,该辞职让位。(2)“盲人站立不稳,不去扶持;将要摔倒了,又不去搀扶,那么又何必要用搀扶盲人的护理人呢?”事实论据中的比喻材料;批评冉有、子路的失职,驳斥了冉有推卸责任的说法;由个别到个别的类比法:以不能搀扶盲人的相类比不能辅佐季氏的臣,同为失职。(3)“老虎犀牛从笼子里跑了出来,龟甲美玉在匣子里被毁坏。”双重喻义:先说单句表层喻义,将季氏比作虎兕,虎兕出于柙,喻季氏出兵侵略;将颛臾比作龟玉,龟玉毁于椟中,喻颛臾无辜受难。再说两句整体深层喻义,将冉有、季路比作守柙护椟之人,说明无论季氏出兵侵略,还是颛臾无辜被毁,冉有、季路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4)引用:“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作用:引名人名言增强说服力。比喻:危而不持,颠而不扶;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作用: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反诘:“焉用彼相矣?是谁之过与?”作用:强调对方身在其位,不能陈力尽职。[问答题]3.阅读《季氏将伐颛臾》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问题: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1)将“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译成现代汉语,并说明孔子这句话所表达的观点。(2)将“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译成现代汉语,并说明孔子这句话所表达的观点。(3)将“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译成现代汉语,并说明孔子这句话所表达的观点。(4)这段文字表达了什么观点?(5)这段文字在论证方法上有何特色?正确答案:无参考解析:(1)“君子最痛恨那种心里想得到嘴上却不说‘想要得到它’,却一定为了得到它寻找借口的人。”驳斥冉有为攻打颛臾寻找借口。(2)“远方之人还不归服,便再完善文德教化来使他们归顺。已经使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居下来。”孔子表达的观点是: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数控超精密磨床项目合作计划书
- 咖啡品质鉴定师笔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湖北黄冈黄州区专项招聘中学教师笔试考试试题【答案】
- 2024年滁州凤阳县惠政路幼儿园招聘真题
- 2025秋统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 西藏民族大学附属医院招聘笔试真题2024
- 初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文献综述
- Unit 5 What does he do(第2课时)Part A Lets learn 教案人教pep英语六年级上册
- 2025年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启元学校招聘教师考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江西省乡村振兴局下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笔试试题【答案】
- 工作汇报技巧培训课件
- 煤矿水土保持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护理用药安全与管理61176课件
- 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及运行成本分析
- 机电设备技术服务合同
- 超声科岗前培训课件
- 车间主任考核表 -
- 金融昌典当有限责任公司财务会计制度
- 教师交流工作总结
- 篮球比赛组织章程范本
-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