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新高考一轮复习-第4章-第1讲-细胞的增殖-导学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2/02/1A/wKhkGWb1rLeAV1cXAAJ6N8ug988634.jpg)
![2022届新高考一轮复习-第4章-第1讲-细胞的增殖-导学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2/02/1A/wKhkGWb1rLeAV1cXAAJ6N8ug9886342.jpg)
![2022届新高考一轮复习-第4章-第1讲-细胞的增殖-导学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2/02/1A/wKhkGWb1rLeAV1cXAAJ6N8ug9886343.jpg)
![2022届新高考一轮复习-第4章-第1讲-细胞的增殖-导学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2/02/1A/wKhkGWb1rLeAV1cXAAJ6N8ug9886344.jpg)
![2022届新高考一轮复习-第4章-第1讲-细胞的增殖-导学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2/02/1A/wKhkGWb1rLeAV1cXAAJ6N8ug988634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讲细胞的增殖知识点教学突破策略学习技巧点拨1.模拟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探讨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应用多媒体课件、视频演示使教学更加形象、深刻,便于学生理解与掌握要将抽象的语言与实验相结合,有助于更好理解为什么细胞不能无限长大2.简述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让学生自主学习该局部知识,主动构建新知识,教师最后适时点拨、拓展通过比拟来理解增殖的周期性及细胞生长3.观察动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各时期图像并概述其过程通过教材中的图片让学生对细胞中所发生的现象有更形象的认识,引发学生思考,加深理解自己动手绘制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图像4.制作洋葱根尖临时装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装片并比拟各时期特点实验室现场教学并让学生自己制作临时装片,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理解实验步骤并严格按实验流程展开实验一、细胞不能无限长大1.多细胞生物体体积的增大,即生物体的生长,既靠①增大细胞体积,还要靠②增加细胞的数量。2.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1)细胞的③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外表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就越④。(2)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一般来说,细胞核中的⑤不会随细胞体积的扩大而增加。如果细胞太大,细胞核的“负担〞就会过重。二、细胞增殖的意义和细胞分裂的方式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的重要生命特征,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根底,包括⑥和⑦整个连续的过程,其增殖方式是细胞分裂,通过细胞分裂,可以将复制的⑧,⑨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三、有丝分裂1.细胞周期⑩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和。2.有丝分裂的过程及特点(以高等植物为例)(1)间期:细胞分裂间期的主要特点是完成的复制和有关的合成。(2)分裂期:分裂期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四个时期。a.前期:染色质,变成染色体,逐渐解体,逐渐消失,出现纺锤体。b.中期:纺锤体清晰可见,着丝粒排列在上,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c.后期:着丝粒分裂,分开,形成两条子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d.末期:染色体到达两极后,变成,出现新的,出现细胞板,逐渐形成。四、动物细胞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比拟1.相同点:主要表现在分裂过程及时期,细胞核内染色体的变化规律相同。2.不同点:主要表现在前期和末期。前期:动物细胞在前期由发出星射线形成。末期:动物细胞在分裂末期不形成,而是从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子细胞。五、无丝分裂无丝分裂的过程是先延长,从核的中部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核;接着,整个细胞从中部缢裂成两局部,形成两个子细胞。其特点是没有出现和染色体的变化。1.以下有关细胞生命活动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细胞的体积越大,物质运输效率就越低B.无丝分裂是原核细胞特有的增殖方式C.动物细胞分裂末期形成细胞板D.细胞进行一次有丝分裂,DNA复制两次2.细胞有丝分裂完成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的物质是〔〕A.线粒体DNAB.细胞核DNAC.核糖体RNA D.叶绿体DNA3.以下关于有丝分裂的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A.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存在的时间比染色质长B.分裂间期物质合成旺盛,但细胞适度长大后可能导致细胞运输物质的效率有所下降C.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的平均分配,对生物遗传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D.低温可作用于有丝分裂前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4.在高倍镜下观察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植物细胞,都能看到的结构是〔〕A.染色体、细胞壁、纺锤体B.细胞壁、细胞膜、核膜C.染色体、赤道板、细胞壁D.染色体、纺锤体、赤道板5.以下图是蛙的红细胞无丝分裂过程,和有丝分裂相比,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没有DNA和染色体的复制B.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C.分裂过程中细胞核缢裂成两个细胞核,因此子细胞中染色体减少一半D.无丝分裂只发生在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中,有丝分裂只发生在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中知识点一:有丝分裂过程解读(以植物细胞为例)1.细胞分裂的过程中,如何确定细胞中的染色体的数目?如何识别染色单体?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之间有怎样的关系?2.请在下表中相应位置填上正确的植物细胞(2n)有丝分裂的时期。工程最适宜观察染色体核膜、核仁的消失和重建“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体→染色质〞染色体数目为4n染色体与核DNA比为1∶2高尔基体代谢活泼时期①②③④⑤⑥3.请从纺锤体的形成方式、细胞数目的加倍方式等方面比拟说明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的不同。完成下表:纺锤体的形成不同(前期)细胞质分裂方式不同(末期)植物细胞①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②形成细胞壁动物细胞中心粒发出③形成纺锤体细胞膜向内凹陷使细胞④知识总结学习细胞的有丝分裂,应以各时期染色体行为变化为核心。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染色体行为变化直接影响着核DNA分子及染色单体数目,有染色单体存在时,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数=1∶2∶2,无染色单体时那么为1∶0∶1;另一方面,染色体行为变化反映了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此特点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判断细胞分裂所在时期。同时在学习过程中,除理解掌握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在前期、末期有明显的区别外,还应注意二者分裂图像在外框上的区别。一般而言,植物细胞画成方形,动物细胞画成圆形。例1:以下图表示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与核DNA相对含量的变化曲线。请据曲线答复:(1)实线ABCDEF表示的变化,虚线abcde表示的变化。(2)表示有丝分裂后期的线段:实线是段,虚线是段。(3)染色单体在段形成,开始观察到染色单体是段,染色单体消失在段。(用实线中的字母作答)
(4)假设要观察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最好在段。(用实线中的字母作答)
(5)纺锤体的形成和消失分别发生在段、段;核仁的重建发生在段。(用实线中的字母作答)
技巧归纳解此题的关键是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染色体和核DNA数目变化情况,理解有丝分裂的意义,具备识图作答的能力。分裂间期完成核DNA的复制、染色体的复制,核DNA数目由2n→4n,但染色体数目到分裂后期才暂时加倍,由2n→4n,末期子细胞中核DNA、染色体数目都恢复到2n,其中,前期、中期染色体含姐妹染色单体。知识点二: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解读1.为什么解离时只取根尖的2~3mm?显微镜观察时如何区分分生区细胞?装片制作的操作步骤是怎样的?2.解离的目的是什么?解离后为什么要漂洗?制片时进行压片的目的是什么?3.为什么在显微镜的视野中观察不到一个细胞分裂的动态变化?4.观察时,大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的原因是什么?假设细胞分裂周期的时间、视野中某时期细胞数目和细胞总数,如何计算某时期的时间?知识总结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理解掌握该实验内容:一是熟知实验原理,从而加深对“染色体〞的理解;二是制作装片步骤的严格性,碱性染料本身并不呈碱性,龙胆紫和醋酸洋红的pH呈酸性;三是理解细胞的死亡性,不能观察到一个细胞连续分裂的动态变化;四是实验后,假设要初步估计细胞周期中各时期的长短,需要明确实验过程中诸如取材时间、根尖培养温度、解离时间长短、计数的细胞是否属于分生区细胞、细胞周期各时期区分是否准确等影响因素;五是要复习掌握初中学过的植物根尖的组成及细胞特点的相关内容。例2:以下是一份“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报告〞的局部内容,请答复:(一)解离:剪取洋葱根尖5cm,放入盛有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混合液(体积比为1∶1)的玻璃皿中,在室温下解离3~5min。(二)染色:把根尖放在盛有0.01g/mL龙胆紫溶液的玻璃皿中染色3~5min。(三)漂洗:将根尖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10min。(四)制片:将根尖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用镊子把根尖弄碎,盖上载玻片,用拇指轻轻按压载玻片……(1)请改正实验操作中的3处错误:。(2)有些因素会影响细胞周期各时期的长短,使实验过程产生一些误差。以下对整个实验结果可能产生影响的有。①取材时间②根尖培养温度③解离时间长短④载玻片厚度⑤计数的细胞是否属于分生区细胞⑥细胞周期各时期区分是否准确技巧归纳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并记忆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临时装片的制作原理和步骤,认识到取材时间等对视野中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目的影响。制片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解离→漂洗的先后顺序,掌握使根尖细胞别离、分散开的方法。观察时要找到正方形的分生区细胞,注意根据染色体的状态判断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拓展一: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有三个去向(1)持续分裂,始终处于细胞周期中,保持连续分裂状态,如局部造血干细胞、根尖分生区细胞等。(2)暂不分裂,仍具有分裂能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继续分裂,如T细胞、B细胞等。(3)永不分裂,失去分裂能力,分化为其他组织器官,如神经细胞、叶肉细胞等。拓展二:高考还会这样考(1)DNA合成阻断法中,最终得到的细胞中核DNA数∶染色体(质)数=。(2)经过DNA合成阻断法和秋水仙素阻断法处理的同种生物的同种细胞再一次进入细胞分裂间期的时间哪个更长呢?提示:经过DNA合成阻断法作用的细胞。因为经过DNA合成阻断法作用的细胞是从DNA复制间期到下一次分裂的间期;而经过秋水仙素阻断法作用的细胞是从细胞分裂的前期到下一次分裂的间期。1.以下图1表示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所用的时间,图2表示连续分裂的细胞相邻的两个细胞周期图。以下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①一个细胞周期是指乙→乙的全过程②在高等植物细胞内,两组中心粒之间发射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发生在甲→乙过程③c、d两段都要消耗ATP④b段的主要变化是DNA散乱分布于纺锤体中央及有关蛋白质的合成A.①④B.②③C.①③D.③④2.在一个细胞周期中,可能发生在同一时期的变化是〔〕A.DNA复制和中心粒复制B.染色体加倍和染色单体形成C.细胞板出现和纺锤体出现D.着丝粒分裂和细胞板出现3.在低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没有直接参与活动的细胞器有〔〕A.高尔基体和核糖体B.高尔基体和中心体C.叶绿体和液泡D.中心体和核糖体4.右图为细胞周期中局部细胞核的变化示意图,此过程〔〕A.发生在细胞分裂期的末期,核膜再度合成B.发生在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染色质复制C.发生在细胞分裂期的前期,核膜逐渐解体D.发生在细胞分裂期的中期,染色质螺旋变粗5.人体某种癌细胞核DNA含量为2n,体外培养的癌细胞能不断增殖并保持遗传稳定性,对培养液中细胞的核DNA含量情况进行测定,发现核DNA含量有2n、2n~4n及4n三种类型。以下推测正确的选项是〔〕A.处于有丝分裂间期的细胞核DNA含量都为2nB.核DNA含量为2n~4n的细胞都处于分裂期C.核DNA含量为4n的细胞都处于分裂后期D.假设抑制DNA复制,核DNA含量为4n的细胞所占比例减少6.如图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某个时期,请据图答复:(1)该图所处的时期是有丝分裂期。(2)此细胞有条染色体、条染色单体、个DNA分子。(3)它在进入分裂期之前的间期细胞中有条染色体、条染色单体、个DNA分子。(4)在其刚形成的子细胞中有条染色体、条染色单体、个DNA分子。1.以下图是有丝分裂过程示意图,DNA的复制、染色体数目加倍、纺锤体消失、中心体复制依次发生在〔〕A.③⑤④③B.①⑤⑤③C.③③④⑤D.②③④⑤2.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分子数目相同而染色体数目不同的时期是〔〕A.间期和前期B.前期和中期C.前期和后期D.间期和中期3.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需要进行复制的结构是〔〕A.着丝粒和细胞板B.染色质和中心体C.纺锤体和核仁D.染色质和纺锤体4.鉴别一个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最可靠的方法是检查它〔〕A.DNA的自我复制B.自身蛋白质的合成C.细胞质分成两局部的方式D.是否出现星射线5.如图为低倍镜下观察到的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图像,假设直接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镜,并调节细准焦螺旋进行观察,那么能够清晰地看到〔〕A.视野中出现更多分裂间期的细胞B.细胞1中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C.2号细胞的染色体逐渐移向两极D.两极发出的纺锤丝与着丝粒相连6.以下图甲为某生物细胞分裂的模式图,图乙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图丙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的数量关系。以下相关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甲图中染色体与核DNA数目之比为1∶1B.乙图中D→E的变化原因是着丝点分裂C.丙图所处时期与甲图细胞相同D.乙图中B→C导致染色单体出现7.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处于分裂间期和中期的细胞数目大致相等B.视野中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相等C.观察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可清晰地看到赤道板和染色体D.细胞是独立分裂的,因此可选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8.以下图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运动,图中曲线A表示染色体的着丝点与纺锤体相应极之间的平均距离。请推断图中曲线B代表〔〕A.分裂中期染色体之间的距离B.分裂中期中心粒之间的距离C.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形成的两条染色体与两极之间的距离D.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形成的两条染色体间的距离9.图1、2表示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某时期模式图,图3表示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的变化,图4表示不同时期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关系。以下有关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图1细胞中共有4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图2细胞中共有0条姐妹染色单体B.图4中a可对应图3中的BC段;图4中c可对应图3中的AB段C.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题图4中d所示的情况D.图1细胞处于图3中BC段;完成图3中CD段变化的细胞分裂时期是后期10.以下图是具有4条染色体的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图,请据图分析答复:(1)C图所示细胞处于细胞分裂的期,理由:①染色体含且排列散乱;②形成,消失,核膜尚未消失。(2)细胞中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相同的是图,其表示的细胞在染色体结构上的共同特点是:均无。(3)染色体数目开始加倍的是图,原因是。(4)图代表的分裂时期能反映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显著区别。(5)假设组成染色体的蛋白质中含有放射性元素,那么A、B、C、D四图代表的细胞放射性强度相同吗?。11.利用一定方法使细胞群体处于细胞周期的同一阶段,称为细胞周期同步化。以下是能够实现动物细胞周期同步化的三种方法。答复以下问题:(1)DNA合成阻断法:在细胞处于对数生长期的培养液中添加适量的DNA合成可逆抑制剂,处于________期的细胞不受影响而继续细胞周期的运转,最终细胞会停滞在细胞周期的_________期,以到达细胞周期同步化的目的。(2)秋水仙素阻断法:在细胞处于对数生长期的培养液中添加适量的秋水仙素,秋水仙素能够抑制___________________,使细胞周期被阻断,即可实现细胞周期同步化。经秋水仙素处理的细胞_______(填“会〞或“不会〞)被阻断在间期。(3)血清饥饿法:培养液中缺少血清可以使细胞周期停滞在间期,以实现细胞周期同步化。分裂间期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12.请设计实验探究三氯化铝对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细胞分裂情况可用细胞分裂指数来衡量,即分裂期细胞数与所观察的细胞总数的比值)(1)实验材料:市售优质无污染洋葱,1.0g/L的AlCl3溶液,解离液,甲紫染液,蒸馏水,镊子,烧杯,培养皿,显微镜等。(2)实验步骤:①将两个洋葱分别放入盛有水的洁净培养皿A、B中,在室温下培养发根,每天换水一次。约38~48h后洋葱萌生新根。②。③培养相同时间后,各取A、B培养皿中洋葱根尖数个,经过(步骤)制成临时装片。④观察A、B培养皿中的根尖分生区各1000个细胞,分别计算分裂指数。(3)实验预期结果与结论:①A培养皿中洋葱根尖的分裂指数明显大于B,说明AlCl3对细胞分裂有作用;②A培养皿中洋葱根尖的分裂指数和B相差不大,说明AlCl3对细胞分裂没有影响;③A培养皿中洋葱根尖的分裂指数明显小于B,说明AlCl3对细胞分裂有作用。(4)根据你的预期结果,请在本实验的根底上再提出一个值得探究的课题,课题的名称是。知识体系梳理①细胞生长②细胞分裂③外表积④低⑤DNA⑥物质准备⑦细胞分裂⑧遗传物质⑨平均⑩连续分裂分裂完成分裂间期分裂期DNA分子蛋白质高度螺旋化核仁核膜赤道板姐妹染色单体染色质核膜、核仁细胞壁中心体纺锤体细胞板细胞中央细胞核纺锤丝根底学习交流1.【解析】细胞的体积越大,其相对外表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就越低,A项正确;无丝分裂属于真核细胞的增殖方式,B项错误;动物细胞分裂末期不形成细胞板,C项错误;细胞进行一次有丝分裂,DNA复制一次,D项错误。【答案】A2.【解析】细胞有丝分裂完成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的物质是细胞核中的DNA,细胞质中的物质是随机分配的。【答案】B3.【解析】细胞周期中的大局部时间处于分裂间期,故染色质存在的时间比染色体长,A项错误;分裂间期主要进行了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细胞体积有所增大,而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与外表积/体积的值呈正相关,即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外表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越低,B项正确;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体平均移向细胞两极,保证了亲子代染色体数目的稳定,对生物遗传的稳定性有重要意义,C项正确;低温能抑制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不能平均分配到细胞两极,使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D项正确。【答案】A4.【解析】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纺锤体已经形成,核膜、核仁已经消失。赤道板仅表示位置,细胞内无此结构。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膜、细胞壁并未消失。【答案】A5.【解析】此题考查无丝分裂的过程和特点。由于无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遗传特性与亲代细胞一样,所以在分裂开始时也有DNA和染色体的复制,只是分裂过程中没有染色体和纺锤丝的出现,无丝分裂、有丝分裂都属于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方式。【答案】B重点难点探究知识点一:1.可以根据着丝点的数量来确定染色体的数量,有多少个着丝点,就有多少条染色体。当在分裂过程中存在染色单体时,染色体的形态类似于一个“X〞形,这样的1条染色体有2条染色单体。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之间关系的规律:当存在染色单体时,DNA分子数与染色单体数相同,当没有染色单体时,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相同(注意转换为比例关系)。染色单体会出现“0〞(没有)的情况。2.①中期;②前期和末期;③前期和末期;④后期;⑤间期(G2期)、前期、中期;⑥末期。3.①细胞两极②细胞板③星射线④缢裂例1.【解析】(1)随着复制的进行,DNA含量不断增加,至复制结束时,DNA含量加倍;染色体数量的变化那么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加倍)、末期(染色体均分到两个细胞核中而减半)。(2)后期的主要特点是染色体数目加倍,实线为DE段、虚线为cd段。(3)染色单体通过染色体复制后形成,即AB段;在分裂前期(BC段)随着染色质的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此时可观察到染色单体;染色单体的消失发生在后期(DE)。(4)观察染色体的最正确时期是中期(CD段)。(5)纺锤体的形成和消失分别发生在BC段(前期)和EF段(末期),核仁的重建发生在EF段(末期)。【答案】(1)核DNA染色体(2)DEcd(3)ABBCDE(4)CD(5)BCEFEF知识点二:1.在根尖的2~3mm处有分生区;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处于分裂状态。装片制作的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2.解离的目的是使组织细胞相互别离开;漂洗的目的是洗去多余的解离液,防止解离过度和影响染色;压片的目的是使细胞相互分散开,防止细胞重叠。3.解离时,解离液杀死了细胞,各分裂期细胞停留在死亡时所处的时期。4.间期在细胞周期中所占的时间最长,分裂期的时间很短,所以视野中的细胞大多数处于间期。计算某时期的时间公式如下:某时期的时间=细胞周期的时间×eq\f(某时期的细胞数,计数细胞总数)例2.【解析】(1)根尖分生区被位于根尖尖端的根冠包围着,应剪取的根尖大约为“2~3mm〞;此实验的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解离后先漂洗洗去解离液,利于染色;盖上盖玻片后,需再加一片载玻片,然后轻轻挤压,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而不重叠,便于观察。(2)①取材时间、②根尖培养温度、③解离时间长短、⑤计数的细胞是否属于分生区细胞、⑥细胞周期各时期区分是否准确等都是影响细胞周期各时期长短的因素。【答案】(1)将“5cm〞改成“2~3mm〞;实验操作步骤应改为先漂洗后染色;将“盖上载玻片〞改成“盖上盖玻片后,再加一片载玻片〞(2)①②③⑤⑥全新视角拓展拓展二:〔1〕1∶1根底智能检测1.【解析】高等植物细胞内不存在中心体;c、d两段分别表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c段要消耗ATP用于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d段消耗ATP用于染色体的移动等;b段是分裂期,在分裂期的前期,散乱排列的是染色体,不存在DNA散乱分布于纺锤体中央。【答案】C2.【解析】此题主要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间期主要完成DNA分子的复制与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中心粒的复制也发生在此时期;染色体加倍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后期,细胞板的出现发生在末期,纺锤体和染色单体出现在前期,着丝粒分裂发生在后期。【答案】A3.【解析】低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有中心体的复制与分配,核糖体参与合成有丝分裂有关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壁的形成,叶绿体和液泡没有参与有丝分裂,因此选C。【答案】C4.【解析】据图分析,该细胞的特点是出现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而且是散乱分布在细胞中,核膜逐渐解体,核仁已消失,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答案】C技能拓展训练5.【解析】癌细胞的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核DNA含量为2n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G1期,核DNA含量为2n~4n的细胞正在进行DNA复制,处于有丝分裂S期,核DNA含量为4n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G2期和前、中、后期,假设抑制DNA复制,核DNA含量为4n的细胞所占比例会减少。【答案】D6.【解析】根据题图可以判断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细胞内遗传物质变化的特点表现为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故原来的细胞染色体数目和DNA的数目均为4个,知道这个其他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答案】(1)后(2)808(3)40或84或8(4)404知能通关检测1.【解析】①是有丝分裂中期,②是有丝分裂前期,③是细胞分裂间期,④是有丝分裂末期,⑤是有丝分裂后期。DNA的复制发生在分裂间期,染色体数目的加倍发生在后期,纺锤体消失发生在末期,中心体复制发生在分裂间期。选A。【答案】A2.【解析】间期和前期DNA分子数目不同,染色体数相同;前期与中期,DNA和染色体数目均相同;前期和后期,由于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因此二者DNA分子数目相同而染色体数目不同;间期和中期DNA分子数目不同,染色体数目相同。【答案】C3.【解析】细胞分裂间期,动物细胞的染色质和中心体要进行复制。【答案】B4.【解析】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一是形成纺锤体的方式;二是细胞分裂成两局部的方式。动物细胞分裂成两局部的方式是细胞膜中部向内凹陷,最后缢裂成两局部;而植物细胞是出现细胞板,并由中央向四周扩展形成细胞壁。因为低等植物细胞也有中心体,所以观察细胞质分成两局部的方式是最可靠的鉴定方式。【答案】C5.【解析】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视野变小,看到的细胞数目会减少,A项错误;物镜转换后,视野的中央并未改变,1号细胞位于视野的右上角,换成高倍镜后,细胞1很可能不在视野中,另外,细胞1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观察细胞内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最好是在有丝分裂的中期,B项错误;装片中的细胞在解离过程中已经被杀死,因此不能观察到细胞分裂的连续过程,C项错误;洋葱属于高等植物,细胞分裂前期,纺锤丝由两极发出并与着丝点相连,D项正确。【答案】D6.【解析】甲图中每条染色体中无染色单体,所以染色体与核DNA数目之比为1∶1,A项正确;乙图中D→E的变化导致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由两个变为一个,原因是着丝点分裂,B项正确;丙图所处的时期是有丝分裂的前期或中期,但甲图中的细胞处于分裂后期,C项错误;乙图中B→C表示DNA的复制(或染色体复制),导致染色单体出现,D项正确。【答案】C7.【解析】分裂间期占细胞周期的时间长,所以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数目远多于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数目,A项错误;有丝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粒的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其他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都与体细胞中相同,因此视野中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相等,B项正确;赤道板不是真实存在的结构,因此无法观察到,C项错误;经过解离步骤后,细胞已经死亡,因此无法观察到细胞分裂的动态过程,D项错误。【答案】B8.【解析】在有丝分裂后期,随着染色体的运动,着丝点与纺锤体相应极之间的平均距离越来越小,从图中可以判断出分裂后期开始为10min时,随着分裂后期的开始,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两条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各自向细胞两极移动,在此过程中,分开的两条染色体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与图中曲线B相吻合。【答案】D9.【解析】图1细胞中共有4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图2细胞中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因此不含姐妹染色单体,A项正确。图4中a表示每条染色体含有1个DNA,不能对应图3中的BC段,图4中c表示每条染色体含有1个DNA,不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输送机械合作协议书
- 2025年通讯检测仪器合作协议书
- 2025年代理买卖合同简单版(三篇)
- 2025年买楼定金合同(2篇)
- 2025年产品销售的协议(2篇)
- 2025年个人授权的合同委托(2篇)
- 2025年中班幼儿习惯培养总结模版(二篇)
- 2025年交通事故合同纠纷案例分析(2篇)
- 2025年二年级下册班主任班级工作总结(4篇)
- 2025年人二手车买卖合同(2篇)
- 鲜切水果行业分析
- 《中国探月工程》课件
-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测试题文本版(附答案)
- 第7章-无人机法律法规
- 药剂科基本药物处方用药状况点评工作表
- 初中音乐听课笔记20篇
- 央国企信创化与数字化转型规划实施
- 拆迁征收代理服务投标方案
- 完形疗法概述
- SL631-637-2012-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
- 商标基础知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