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教案教学设计_第1页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教案教学设计_第2页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教案教学设计_第3页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教案教学设计_第4页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教案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教案教学设计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单元体例单元主题历史要素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西晋的兴亡、北方各族的内迁、东晋的兴亡、南北朝的政治、江南地区的开发、淝水之战、北魏孝文帝改革、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单元备课说明一、单元课标要求基于《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阐述,本单元讲述的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学生将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和北魏孝文帝改革、人口迁徙和区域开发,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特点及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科技和艺术成就,如祖冲之的数学成就,认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二、单元教材分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长期分裂时期,也是民族大交融的重要时期,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东汉末年的农民起义和军阀割据,结束了秦汉时期大一统的局面。三国鼎立是从分裂割据逐步走向局部统一的过程。司马氏建立的西晋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实现了短暂的统一。八王之乱不仅使西晋衰落,也导致中原人口大量南迁,出现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此后东晋南朝与十六国北朝对峙的局面形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各族不断内迁,各族之间加强了交往交流交融,区域的开发,尤其是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科技文化的显著进步,都为统一局面的重新出现奠定了基础。中国古代史的一个大单元理念是“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在这一大单元理念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从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等多方面,为隋唐盛世的出现创造了条件。三、单元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有限,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学过的知识和理解能力,采取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提供图片、文字等材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思维,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四、单元教学目标1.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的时代特征,认识到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2.了解人口迁徙、江南地区的开发、北魏孝文帝改革等基本史实,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时代特征及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意义。3.知道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在农学、数学、天文历法及文学艺术方面取得的成就,认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三国鼎立设计说明本课主要介绍了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的历史,主要围绕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而展开。这三部分内容之间因果相连,在一些重大战役的作用下,曹操、刘备和孙权的势力逐步崛起,进而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三国鼎立是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的必然结果,它的形成,实现了局部统一,为后来西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体现了历史的延续性,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教学比较容易创设历史情境、问题情境,从而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学习目标1.了解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基本史实,分析曹操在这两次战役中一胜一败的原因,初步了解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2.识读《官渡之战示意图》《赤壁之战示意图》《三国鼎立形势图(262年)》等图片,学习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方法。3.阅读《三国演义》的片段,认识文学作品和真实历史之间的区别。4.认识到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其客观条件,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在于他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重点难点重点:赤壁之战。难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列表归纳法、讲授法等。资源与工具(一)资源1.拓展阅读:《三国志》(书目)。2.影视作品:《中国通史》(纪录片)。(二)工具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2.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情境教师首先播放“桃园三结义”的视频片段,并向学生介绍有关三国时期的历史书籍和电视剧,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知道的三国时期的人物,如曹操、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周瑜等,接着指出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与这些历史人物有关,从而导入本课。二、预习检查1.说说官渡之战发生的时间及结果。2.说说赤壁之战发生的时间及结果。3.说说三国鼎立局面是如何形成的。4.230年,谁率领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三、学习任务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播放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并问学生是否知道这首歌,以及这首歌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曲。学生回答:歌名是《滚滚长江东逝水》,这是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教师过渡:《三国演义》作为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可谓家喻户晓。但这部小说毕竟是文学作品,与真实历史之间还是有区别的。今天我们就来一起通过学习本课,了解三国时期的真实历史。【设计意图】创设情境,缩小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四、学习任务二官渡之战教师活动:出示材料,引导学生分析材料反映了东汉末年的什么社会状况。材料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曹操《蒿里行》学生回答:东汉末期,天下分崩离析,军阀割据混战,人民生活困苦。教师提问:在这种社会状况下,人民最渴望的是什么?学生回答:结束战争,过上安定的生活。教师提问:谁顺应这一潮流,结束了北方的战乱局面?学生回答:曹操。教师讲述: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曹操曾担任东汉丞相,后加封魏王,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他为武皇帝,庙号太祖。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92页的内容,分析曹操是如何壮大自己的势力的。学生回答:(1)政治上:把汉献帝从都城洛阳接到许,“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了政治主动权;招揽各种人才。(2)军事上:收编投降的青州黄巾军精锐,壮大了队伍。(3)经济上:实行屯田,组织军队和流亡的民众从事农业生产,解决了大批流民的生计和军粮问题。教师讲述:屯田制是国家强制农民或士兵耕种国有土地,征收一定数额田租的制度。屯田制并非始于曹操。但至曹操推行时,才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制度。推行屯田制,是曹操势力兴起和发展,以至统一北方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提问:曹操采取的这些措施取得了什么效果?学生回答:曹操成为北方一个强大的政治军事集团首领。教师提问:当时北方另一个强大的政治军事集团的首领是谁?学生回答:袁绍。教师讲述:为了吞并对方,曹操和袁绍之间展开了多次战争,其中最著名的是官渡之战。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92页的内容,从时间、地点、交战双方、战术、结果、特点、影响等方面介绍官渡之战。学生回答:200年,曹操和袁绍在官渡进行决战。面对数倍于己的袁军,曹操采取声东击西、避实击虚、打击敌人要害的战术,偷袭袁军的后勤供应营地,烧毁其全部军粮。袁绍军队人心涣散,被迅速歼灭,曹军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官渡之战是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为曹操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教师提问:207年,曹操在北征乌桓回师途中,写下了组诗《步出夏门行》,《龟虽寿》是其中的一首。“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从这首诗中,我们能看出曹操的抱负是什么?学生回答:统一天下。【设计意图】通过逐步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五、学习任务三赤壁之战教师过渡:208年,曹操挥师南下,准备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统一全国。当时南方的割据势力主要有哪些?学生回答:刘备和孙权。教师提问:面对势力强大的曹操,刘备和孙权如何才能不被曹操吞并?学生回答:联合对抗曹操。教师提问:在走向联合的过程中,谁起了重要作用?学生回答:诸葛亮和周瑜。教师提问:说到诸葛亮,大家首先会想到哪一典故?学生回答:三顾茅庐。教师讲述:在三顾茅庐中,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三分天下的局势。在诸葛亮的建议下,孙刘最终走向联合,同曹操在赤壁展开大战。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93、94页的内容,根据前面学习官渡之战的过程,介绍赤壁之战。学生回答:208年,曹操率军与孙刘联军在赤壁大战。当时曹军的兵力有20余万,孙刘联军只有约5万人。周瑜采纳部下黄盖的建议,实施诈降计策和火攻战术。曹军毫无防备,死伤惨重。周瑜随即率领主力攻杀过来,刘备手下的将士也从陆地发动进攻,曹军大溃。孙刘联军乘胜扩大战果,曹操带着败兵北撤。赤壁之战是一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对当时整个局势有关键性的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列表对比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学生活动: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列表对比。战役名称时间交战双方结果影响特点官渡之战200年曹操与袁绍曹操打败袁绍为曹操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以少胜多赤壁之战208年曹军与孙刘联军孙刘联军打败曹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教师提问:为什么势力强大的曹操却在赤壁之战中失败了?学生回答:(1)曹军长途跋涉,兵士疲惫,又多为北方人,不服水土,不习水战,疾病流行。(2)随着势力日益强大,曹操产生了骄傲、自满的情绪。(3)孙刘联军制定了正确的战术。教师提问: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中一胜一败,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学生回答:骄兵必败;团结就是力量;学习、做事要讲究方式方法。【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培养学生辩证地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六、学习任务四魏蜀吴的建立及发展教师提问:赤壁之战后,曹操、刘备和孙权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他们的经营范围是怎样的?学生回答:(1)曹操:转而经营关中,扫平关中的割据势力,完成了北方的统一。(2)刘备:占领荆州南部以后,又向西南发展,占取益州。(3)孙权:把他的统治范围从扬州延伸到交州,不久又把刘备势力排挤出荆州地区。教师提问: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三国鼎立的局面是如何形成的?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第95页的内容,制作表格。学生回答:政权名称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魏220年曹丕洛阳蜀221年刘备成都吴229年孙权建业教师提问: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产生了什么影响?学生回答:改变了天下分崩的局面,实现了局部统一。教师提问:三国鼎立形成后,为了达到统一全国的目的,魏、蜀、吴三国是如何进行治理和开发的?学生回答:(1)魏国: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2)吴国: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3)蜀汉:在丞相诸葛亮的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教师提问: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历史的倒退?学生活动:小组讨论,自由发言。教师总结:三国鼎立是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的必然结果,也是分裂割据逐步走向统一的过渡阶段。三个政权为了战胜对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恢复和发展生产。因此,三国时期与东汉末年“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悲惨景象相比,既是历史的一个进步,也符合人民渴望社会安定的要求,并为此后走向统一奠定了基础。【设计意图】通过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使其了解统一是大势所趋,从而培养家国情怀;列表进行对比,有利于加强记忆。七、过程性评价《七彩作业》课堂练习。八、课堂小结官渡之战为曹操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而这一局面的形成,实现了三个政权之间暂时的平衡。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结束了东汉末年的分裂割据,实现了局部统一,创造了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符合人民渴望和平、安定的要求,也为之后西晋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九、布置作业1.基础型作业:完成课后活动题,并标明所考查的知识点。2.发展型作业:完成《七彩作业》课时练习。十、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设计说明本课上承三国鼎立,下启南北朝的对峙。以西晋的建立、统一、灭亡为主,辅以北方各族的内迁。在内容的编排上,时间感和空间感都很强。经过前几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对游牧民族有了一定的认识,这有助于理解北方各族的内迁。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指出在民族之间存在矛盾的同时,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结合现实情境,增强学生对“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认同感。学习目标1.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基本线索和重要的事件、人物;知道重大史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和结果,初步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2.了解西晋建立、统一全国等基本史实,探究西晋短暂而亡的原因;知道八王之乱爆发的原因,并分析其影响。3.了解北方各族的内迁,认识到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祖国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重点难点重点:八王之乱。难点:北方各族的内迁。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史料研读法、讲授法等。资源与工具(一)资源1.拓展阅读:《东西晋演义》(书目)。2.影视作品:《中国通史》(纪录片)。(二)工具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2.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情境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从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的历史,分析了三国鼎立的形势,并得出“天下大势,分久必合,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的结论。那么,三国之后是谁统一了全国?二、预习检查1.三国中最先灭亡的是哪个国家?2.司马氏家族取代了哪国政权?3.说说西晋建立的时间、都城、建立者及统一全国的时间。4.八王之乱产生了什么影响?5.说说北方各族内迁的时间及内迁后的主要活动区域。三、学习任务一导入新课教师讲述:有一年闹饥荒,老百姓没有饭吃,到处都有饿死的人。有人把这个情况报告给晋惠帝,晋惠帝却问报告的人:“老百姓没有饭吃,为什么不吃肉粥?”教师提问:通过这则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国家的统治是怎样的?学生回答:皇帝昏庸无能,无力治理国家。教师过渡:这可以从侧面帮助我们了解西晋短暂而亡的历史。【设计意图】以历史故事作为开篇,引起学生的兴趣。四、学习任务二西晋的建立与统一教师讲述:魏国皇帝曹髦在位时,大将军司马昭专权,图谋帝位,曹髦以“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来形容其野心。教师提问:这一典故说明了什么?司马昭有什么野心?最终实现了吗?学生回答:司马昭是三国时期魏国大臣司马懿的儿子,在司马懿死后掌握魏国大权。“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说明司马昭的野心非常明显,已为人所共知。司马昭想统一天下,但是他并没有完成这一目标,他的儿子司马炎统一了全国。教师提问:三国鼎立的局面是如何结束的?学生回答:(1)263年,魏灭蜀。(2)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称帝,改国号为晋,以洛阳为都,史称西晋。司马炎就是晋武帝。(3)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教师强调:同学们请注意,结束三国鼎立局面的不是曹魏,而是司马炎建立的西晋政权。西晋建立于266年,280年统一了全国,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梳理三国建立和灭亡的顺序。学生回答:(1)三国建立:魏、蜀、吴。(2)三国灭亡:蜀、魏、吴。【设计意图】通过讲述历史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联系所学知识,构建整体时序观,落实时空观念这一历史核心素养。五、学习任务三八王之乱与西晋灭亡教师活动:出示材料,引导学生结合教材第99页的内容,分析西晋时期的社会状况。材料一西晋时,世家大族用斗富的方式炫耀自己的财富。大臣石崇和国舅王恺斗富,王恺用麦糖洗锅,石崇就用白蜡当柴烧;王恺用紫色丝绸做成长达40里的步障,石崇就用织锦做出50里更华丽的步障。材料二(晋武)帝既平吴,颇事游宴,怠于政事,掖庭殆将万人。常乘羊车,恣其所之,至便宴寝;宫人竞以竹叶插户,盐汁洒地,以引帝车。而(皇)后父杨骏及弟(杨)珧、(杨)济始用事,交通请谒,势倾内外,时人谓之三杨,旧臣多被疏退。——《资治通鉴·晋纪》材料三针对西晋“唯钱是图”的现状,时人鲁褒作《钱神论》讥讽道:“失之则贫弱,得之则富强。……(钱)无德而尊,无势而热,排金门而入紫闼。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是故忿诤辨讼,非钱不胜;孤弱幽滞,非钱不拔,怨仇嫌恨,非钱不解……”学生回答:统治阶级昏庸腐朽;贵族与大臣道德沦丧,唯利是图,贪图享乐。教师提问:西晋建立过程中得到了世家大族的支持。作为回报,朝廷格外照顾他们的利益,允许他们占有大量土地,还给予很高的官位。但是,他们中的许多人没有治理国家的才干,只知道维护自己家族的权势,在生活上以豪华奢侈为荣,追求享乐。这种状况导致了什么后果?学生回答:为八王之乱的爆发和西晋的短命而亡作了铺垫。教师提问:为了巩固统治,西晋初年,晋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学生回答:大封同姓诸王,并派遣诸王据守州郡重镇。教师提问:他为什么这样做?分封的诸王有哪些权力?产生了什么影响?学生回答:(1)原因:晋武帝认为,魏国削弱所封诸王的势力,导致孤立而亡。(2)权力:手握重兵,掌管民事,势力日益强大。(3)影响:导致了八王之乱的爆发。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99页的内容,根据历史事件的要素,简述八王之乱。学生回答:晋武帝的儿子晋惠帝昏庸无能。他在位时,八个宗室亲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八王之乱”。教师提问:八王之乱给西晋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学生活动:小组讨论,自由发言。学生回答:(1)给北方社会造成巨大灾难,洛阳米价飞涨,人民饱受痛苦;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纷纷逃离,其中逃往南方的人口数以十万计,出现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2)严重削弱了西晋的国力,成为西晋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教师活动:出示材料,引导学生结合教材第100页的内容,思考西晋是如何统治内迁各族的。材料四匈奴左贤王刘宣曾说:“晋为无道,奴隶御我……”学生回答:西晋对内迁各族实行暴政。教师提问:西晋朝廷向内迁各族收取重税,征兵派役,甚至掠卖各族民众为奴婢。这些措施导致了什么后果?学生回答:激起了内迁各族的强烈反抗,一些首领乘机起兵。教师提问:八王之乱给社会造成巨大灾难,人民饱受痛苦,西晋从此衰落。不久,西晋被内迁的匈奴人所灭。为什么西晋的统治如此短暂?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学生回答:(1)原因:统治集团腐朽不堪,奢侈之风盛行,在位皇帝(晋惠帝)昏庸无能;统治集团发生内乱,八王之乱使西晋走向衰落;民族矛盾激化,内迁各族受到欺压,乘机起兵反抗,灭亡西晋。(2)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教材及材料,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关键历史信息的能力,从而加深对八王之乱的理解;史料的介入,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有助于学生感知历史,感悟重难知识,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历史核心素养。六、学习任务四北方各族的内迁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00页的内容,概括北方各族的生活方式。学生回答:他们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教师提问: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各族不断内迁。你知道他们内迁的路线吗?学生回答:(1)原来生活在西北地区的氐人和羌人,由西向东迁入关中地区。(2)分布在漠北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匈奴人和羯人,由北向南迁到汾河流域一带。(3)鲜卑人有一部分迁到辽河流域南部,另一部分迁到河套、河西走廊及河湟一带。教师提问:这一状况造成了什么结果?学生回答:西晋时,关中人口有100多万,其中内迁各族占据一半。迁到汾河流域的匈奴人多达数万户,超过迁居当地的西北各族人口之和。【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寻找答案,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以及建构知识框架的能力。七、过程性评价《七彩作业》课堂练习。八、课堂小结西晋实行分封制,希望借此维护司马氏家族的统治,却导致了藩王拥兵割据,失去了维系统一的重心。西晋对内迁各族横征暴敛,激起内迁各族人民的反抗,最终导致西晋为匈奴所灭。历史警示我们:统治者应居安思危,吸取历史教训。九、布置作业1.基础型作业:完成课后活动题,并标明所考查的知识点。2.发展型作业:完成《七彩作业》课时练习。十、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开发设计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政权分立时间最长的时期。从总体看,连年战乱给社会生产造成了巨大破坏。相比北方的动乱,南方相对安定,随着北方人口、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的移入,江南地区得到大力开发。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应通过绘制示意图等方式,帮助学生梳理东晋、南朝政权的更替,使其理解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以及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学习目标1.识读《东晋形势图(382年)》,了解东晋、南朝政权的更替,提高读图、识图能力。2.知道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及表现。3.认识到人民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和平、安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重点难点重难点: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史料研读法、讲授法等。资源与工具(一)资源1.拓展阅读:《文物三国两晋南北朝史》(书目)。2.影视作品:《中国通史》(纪录片)。(二)工具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2.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情境教师首先出示南京六朝博物馆大厅悬挂的条幅图片及博物馆展出文物的图片,接着讲述“六朝”的历史。这个博物馆里展出的青瓷器、陶俑、建筑构件、石刻、书画等大量珍贵文物及大型排水设施遗迹,反映了这一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巨大变化,并提问什么原因促成了这种变化,引发学生思考。二、预习检查1.说说东晋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2.什么是“王与马,共天下”?3.说说南朝的起止时间及名称由来。4.说说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三、学习任务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利用多媒体播放诗朗诵《忆江南》的视频。教师过渡:白居易的这首《忆江南》,把江南地区的美景描写得淋漓尽致。如今的江南比北方发达,但在古代,江南一开始是落后于北方的,江南地区是怎样发展起来的?什么原因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8课《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开发》,去探寻那一段历史。【设计意图】将历史与语文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发学生的思考。四、学习任务二东晋的兴亡教师讲述:西晋的统治阶级腐败不堪,晋惠帝在位时爆发八王之乱,西晋统治者对内迁各族采取高压政策,最终激起内迁各族人民的强烈反抗。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第二年,东晋建立。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02页的内容,思考东晋是如何建立的。学生回答:317年,镇守长江下游的皇族司马睿重建晋王朝,以建康为都城,史称东晋。教师讲述:司马睿和王导交往密切,他能当上皇帝,得益于以王导为首的世家大族的拥戴。司马睿政治上依靠王导,军事上依靠王导的堂兄王敦。王氏其他子弟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重用。司马睿举行即位大典时,居然邀请王导共坐御床,时人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教师提问:这表明东晋政权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皇族和士族共同治理天下。教师讲述:东晋建立后,皇室及世家大族只想偏安江南,然而爱国将士却以北伐中原、恢复失土为己任。东晋初期,南北政权对峙。东晋朝廷多次北伐,在祖逖等人的努力下,曾收复黄河以南的部分地区。教师提问:东晋为何最终未能恢复中原?学生回答:东晋朝廷对北伐将领心存疑虑,多方掣肘;有的统帅北伐动机不纯,利用北伐发展自己的势力,这些内耗最终导致东晋未能恢复中原。教师提问:东晋曾与北方政权多次交战,抵御了来自北方的军事威胁,东晋时期的社会状况如何?学生回答:统治局面相对稳定,社会经济有所发展。教师提问:东晋又是如何灭亡的?学生回答:东晋末年,政权落入武将手中。420年,东晋灭亡。【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材内容,提高自主探究的能力,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五、学习任务三南朝的政治教师过渡:在淝水之战中,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走向衰亡,北方各族纷纷脱离了前秦的统治,先后建立了10余个小国。420年,刘裕废除晋安帝,建立刘宋,我国历史从此进入南北朝时期。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04页的内容,思考南朝相继经历了哪几个朝代,都城在哪里。学生回答:南方政权更迭频繁,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朝代。这些朝代都在建康定都,历史上统称为“南朝”。教师提问:南朝疆域最广的朝代是哪个王朝?学生回答:宋。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04页的内容,讲述南朝宋的发展状况。学生回答:宋武帝、宋文帝在位的30余年里,轻徭薄赋,江南民殷国富,社会比较安定。教师提问:在南北实力对比中,南朝后期为什么会处于明显劣势?学生回答:南朝时,镇守地方的贵族和将领势力很大。梁武帝统治后期,由于放纵皇室成员和官僚大地主盘剥平民百姓,政治日益败坏,导致大规模叛乱长时间无法平息,建康失守。江东最富庶的地区遭到烧杀抢掠,千里绝烟,人迹罕见。【设计意图】以教材为材料,培养学生从史料中提取关键历史信息的能力,以及归纳概括的能力。六、学习任务四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师过渡:南朝时期,由于江南地区战乱较少,社会相对安定,因此社会经济有了较大发展。教师提问: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哪里?学生回答:黄河流域。教师活动:出示材料,引导学生思考这首词中的“江南”指的是哪里,以及这一地区是何时得到开发的。材料一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唐]白居易《忆江南》学生回答:“江南”是一个地域名称,广义是指长江以南的地区;狭义是指长江下游南岸,以太湖为中心,包括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和安徽东南部。这一地区是在东晋后期得到开发的。教师活动:出示材料,引导学生思考《史记》与《宋书》中对江南地区的描述有什么不同。材料二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史记·货殖列传》材料三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卷五十四“史臣曰”学生回答:《史记》中的江南地区尚未开发,地广人稀,生产水平落后,商业不发达。《宋书》描述了江南地区开发后的景象,物产丰富,粮食产量高,手工业发达。教师活动:出示材料,引导学生分析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材料四大规模的战乱多发生在北方并且持续时间很长,使得北方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则相对稳定,雨量充沛,土壤肥沃,使得南方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南北经济的发展趋向平衡。材料五由于北方战乱不断,大量人口逃至南方,补充了南方的劳动力。同时,中原人士带来北方精耕细作的技术,推广牛耕,加快了耕田的速度。南北方劳动人民相互学习、辛勤劳动,既促进了民族交融,也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材料六东晋南朝重视水利,历代皆有修建。南方的水田普遍得到开发,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江南地区的开发为中华文明在隋唐时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学生回答:(1)北方人大规模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劳动力,也带去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2)江南地区社会相对安定。(3)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4)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的共同努力。(5)统治者的重视和政策支持。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04、105页的内容,归纳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表现。学生回答:(1)农业:①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并兴修了很多水利工程。②农业生产技术有了很大改进,包括推广和改进犁耕,实行精耕细作,以及推广选种、育种、田间管理和施用粪肥等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③种桑养蚕、培植果树、种植药材等,实行多种经营。(2)手工业:江南地区的手工业有了快速进步,在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发展。(3)商业: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交流和城市的繁荣。南朝时的建康,人口众多,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教师补充: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为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教师提问:江南地区的开发给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带来了什么启示?学生回答:(1)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根本。(2)政治清明、社会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3)经济发展需要相应的政策作保障,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4)加强区域间的经济合作与交流。(5)注意开发与环保相结合,黄河流域开发较早,却失去领先地位,生态环境恶化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等。【设计意图】江南地区的开发是本课的重难点,通过阅读史料,培养学生从史料中提取关键历史信息的能力,理解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史料的介入,增加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有助于学生感知历史,感悟重难点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历史核心素养。七、过程性评价《七彩作业》课堂练习。八、课堂小结北方地区自西晋灭亡之后,相继建立起许多割据政权,这种政治局面一方面造成了农业经济的萧条和衰落,另一方面使大批北方人南下,为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劳动力,也带去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极大地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南方地区在东晋南朝时期,战乱较少,社会稳定,统治者大都注重发展农业,积极兴修水利,推广先进生产技术,改变了江南农业“火耕水耨”的原始耕作方式,转而进入精耕细作阶段。因而,江南地区能够很快成为新的农业经济区,同时手工业、商业也得到迅速发展,使南北经济的发展趋向平衡。九、布置作业1.基础型作业:完成课后活动题,并标明所考查的知识点。2.发展型作业:完成《七彩作业》课时练习。十、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设计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民族交融时期。西晋末年,战乱频繁,中原人口剧减,北方各族加快了内迁速度。北方各族政权在彼此征战中,原有的民族格局被打乱,民族间的差异逐渐缩小。较晚内迁的鲜卑族,建立北魏政权,以国家政权力量推行汉化措施,大大促进了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各民族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形成了民族交融的高潮,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也使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图片,并提供相关史料,帮助学生形成感性认识,从而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学习目标1.识读《淝水之战示意图》,了解淝水之战发生的时间、地点、交战双方、结果及影响。2.了解北魏统一北方的时间、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及影响等基本史实。3.通过北魏陶俑、敦煌莫高窟壁画等,理解北方各族交融的表现及历史意义。4.认识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重点难点重点:北魏孝文帝改革、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难点: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史料研读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等。资源与工具(一)资源1.拓展阅读:《文物三国两晋南北朝史》(书目)。2.影视作品:《中国通史》(纪录片)。(二)工具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2.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情境教师首先播放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然后提问这56个民族中是否有历史上曾出现的匈奴、鲜卑、羯、氐、羌。二、预习检查1.说说淝水之战发生的时间、地点、交战双方、结果及影响。2.说说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有哪些。3.简述北朝更替的过程。4.说说魏晋以来北方地区民族交融的表现。三、学习任务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出示北朝民歌《敕勒歌》,并讲述这是北朝时期,居住在北方的敕勒人的民歌,也在鲜卑族中传唱。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鲜卑族在我国历史上最早建立了哪一政权吗?你想了解鲜卑族杰出政治家——孝文帝推行的改革吗?今天让我们来学习第19课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一起了解北朝的历史。【设计意图】利用民歌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吸引学生的兴趣,进而激发学生的探知欲。四、学习任务二淝水之战教师活动:出示材料。材料一丞相王猛说:“晋朝虽然僻处江南,却是华夏正统,目前上下安和。臣死后,希望陛下千万不可图谋伐晋。鲜卑、羌等归降贵族终怀二心,迟早要成为祸害,应该逐渐铲除他们。”材料二四方基本平安,只剩下南方的东晋还在抗拒王命。我要亲自统率大军出征,一举荡平江南地区。以我百万大军,把马鞭扔在长江中,就可以阻断长江水流,征服东晋如同疾风扫秋叶一样。教师提问:根据材料一可知,王猛曾在十六国中的哪一政权担任丞相?该政权是谁建立的?学生回答:(1)政权:前秦。(2)民族:氐人苻氏。教师提问:材料二应该是谁说的话?“四方基本平安”具体指的是什么?学生回答:前秦皇帝苻坚。前秦统一了北方。教师提问:根据材料二,这位统治者听从丞相王猛的劝告了吗?为了讨伐东晋,他发动了什么战役?学生回答:没有。淝水之战。教师提问:淝水之战前,苻坚踌躇满志,拥兵约90万,而东晋仅派兵8万迎战,这样的兵力对比,应该是一边倒的胜利,但前秦却战败了,没能统一全国,这是为什么?学生活动:小组讨论,自由发言。教师总结:(1)前秦方面:①军队军心不齐,内部矛盾重重。②苻坚骄傲轻敌,指挥不当。③军队劳师远征,战线过长,力量分散。(2)东晋方面:①将领指挥得当。②军队将士在保卫江南、恢复中原的思想影响下,士气高昂。③民间也组织了军事力量对抗前秦。④有淝水天险,占尽地利,准备充分。教师提问:淝水之战产生了什么影响?学生回答:战后,前秦很快瓦解灭亡,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局面。教师提问:淝水之战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学生回答:前秦军队内部矛盾重重,是导致其失败的重要因素,由此可见,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不是兵力的多寡,而是人心的向背、战术的得当与否等。教师提问:我们还学过哪些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学生回答: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材料、自主阅读教材,培养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提高学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五、学习任务三北魏孝文帝改革教师过渡:淝水之战后,前秦很快瓦解灭亡,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局面。哪个政权结束了北方的这一混乱局面?学生回答: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政权。教师讲述:鲜卑是我国北方古老的游牧民族,拓跋部是鲜卑族的一支。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09页的内容,思考北魏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学生回答:4世纪后期,鲜卑拓跋部迅速崛起,建立北魏。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教师提问:统一北方后,北魏面临的问题是什么?学生回答:当时,北方各族人民长期杂居。内迁各族在生产、生活和习俗上,与汉人已无明显区别。拓跋部因内迁较晚,仍保持鲜卑习俗,要治理好广大的北方地区困难重重。教师讲述:北魏建立后,定都平城,后来孝文帝把都城迁到了洛阳。教师活动:出示材料,引导学生分析孝文帝迁都的原因。材料一《悲平城诗》:“悲平城,驱马入云中,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材料二当时流行的歌谣这样唱道:“纥于山头(今山西大同市)冻死雀,何不飞去生处乐!”学生活动:小组讨论,自由发言。教师总结:(1)政治上,平城保守势力强大,改革会受阻。(2)经济上,平城经济落后,粮食供应困难。(3)军事上,受北方强敌柔然的袭扰,很不安全。(4)地理上,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北魏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5)民族关系上,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北魏学习和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6)文化上,洛阳是历代帝王建功立业的地方,汉文化积淀深厚。教师过渡:迁都洛阳推动了改革的到来。教师活动:出示材料,并引导学生结合教材第109页的内容,归纳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材料三(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魏书》材料四如下表。鲜卑姓汉姓鲜卑姓汉姓拓跋元贺兰贺丘穆陵穆独孤刘步六孤陆贺楼楼材料五(499年,魏孝文帝自邺城返回洛阳)又引见王公卿士,责留京之官曰:“昨望见妇女之服,仍为夹领小袖。我徂东山,虽不三年,既离寒暑,卿等何为而违前诏?”——《魏书》学生活动:分析材料,概括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学生回答:(1)迁都:494年迁都洛阳。(2)语言:规定官员在朝廷上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3)服饰:以汉服代替鲜卑服。(4)姓氏:改鲜卑姓为汉姓。(5)婚姻: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通婚。教师提问:孝文帝的这些改革措施产生了什么影响?学生回答:改善和巩固了鲜卑拓跋部与汉人的关系,促进了民族交融。教师总结: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对之前民族交融成果的总结,同时又促进了这一交融进程的迅速发展。【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材料,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关键历史信息和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六、学习任务四北朝政权更替教师讲述:北魏在中原建立政权后,在北方设立了六个军镇,以抵御北方柔然的南下。北魏后期,来自北方的威胁大大减轻,军镇的作用减小,地位降低。六镇军人对此十分不满,导致兵变,战火蔓延到今河北、山东、陕西、甘肃地区。教师提问:这一事件造成了什么后果?学生回答:在六镇兵变的打击下,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两部分。教师提问:东魏和西魏后来又分别被哪一政权取代了?学生回答:(1)东魏后被齐取代,史称北齐。(2)西魏后被周取代,史称北周。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10页的内容,思考北周是如何发展壮大的。学生回答:北周在人力、物力等方面不及北齐,为了强国需要,北周统治者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还竭力促成鲜卑人与汉人的交融,因此国力渐渐强大。教师提问:577年,北周灭掉北齐,北方重归统一。这一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学生回答:为隋朝统一全国打下基础。教师提问:根据刚才学过的知识,你们能绘制北朝政权更替示意图吗?学生回答:【设计意图】通过教师讲解和问题引导,使学生了解北朝政权的更替,理解隋朝的统一是历史的必然,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通过绘制示意图,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七、学习任务五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教师过渡: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10、111页的内容,思考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各族大交融的原因。学生回答:内迁各族人民与汉族人民错居杂处,相互影响,相互学习;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推动;等等。教师提问:北方地区民族交融的表现有哪些?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10、111页的内容,概括作答。学生回答:(1)生产方式:内迁各族人民向汉族人民学习农业技艺,生产方式逐渐由原来的畜牧业转变为农业。(2)生活习俗: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还接受他们的食物、服装、用具等。(3)政治制度:十六国北朝政权的统治者,大多采取与汉族士人合作的政策,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4)思想文化:西晋时期,内迁各族大多使用汉语;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汉语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北方民族的乐器、歌舞等受到汉族人民的喜爱。(5)心理:随着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汇,各族相互认同感日益加强,以往的“胡”“汉”观念逐渐淡薄。教师提问:魏晋以来,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有什么意义?学生回答:为中华民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设计意图】提高学生合作探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其了解历史学习的一项基本原则是史由证来,论从史出;使学生了解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八、过程性评价《七彩作业》课堂练习。九、课堂小结本节课学生主要学习了四部分内容:淝水之战、北魏孝文帝改革、北朝政权更替、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国家分裂时期。西晋灭亡后,南方先后经历东晋和南朝时期,北方先后经历十六国和北朝时期。随着北方各族的不断内迁,民族之间的交融不断加强,汉族人民与内迁各族人民共同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十、布置作业1.基础型作业:完成课后活动题,并标明所考查的知识点。2.发展型作业:完成《七彩作业》课时练习。十一、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设计说明本课主要介绍了两部分内容,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成就和文化成就。科技成就方面主要讲述了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科学家祖冲之计算圆周率;文化成就方面主要讲述了书法、绘画和雕塑的成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科技、文化与历史发展的进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了解历史背景和进程的基础上,理解科技、文化与社会变迁的关系,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意识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学习目标1.了解《齐民要术》的作者、内容及地位,科学家祖冲之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等基本史实。2.赏析《锺繇楷书<宣示表>》、王羲之《兰亭集序》、《张猛龙碑》、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观赏《云冈石窟第20窟的造像》《龙门石窟宾阳中洞的造像》,感受其文化魅力。3.接受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美的熏陶,培养欣赏美和鉴赏美的能力。重点难点重点: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科学家祖冲之。难点:科学家祖冲之。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等。资源与工具(一)资源1.拓展阅读:《魏晋南北朝科技史》(书目)。2.影视作品:《中国通史》(纪录片)。(二)工具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2.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情境教师首先讲述圆周率是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通常用π表示,接着指出每年的3月14日是国际圆周率日,并询问学生是否知道把3月14日定为国际圆周率日的原因,以及谁最早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从而导入本课。二、预习检查1.说说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的地位。2.世界上最早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字的是谁?3.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是哪部书法作品?4.被后人誉为“书圣”的是谁?5.顾恺之的代表作有哪些?6.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最著名的石窟是哪两个?三、学习任务一导入新课教师讲述:1967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把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山”;1964年,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将该台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祖冲之星”。祖冲之有哪些突出的贡献?他生活的时代还有哪些重要的科技和文化成就?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第20课——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设计意图】以现代人对祖冲之的纪念作为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四、学习任务二贾思勰和《齐民要术》教师过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分裂割据状态。这一时期也是北方民族大交融和江南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取得了突出成就,其中有些成就在世界上处于领先水平。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13页的内容,找出《齐民要术》的作者、地位、主要内容及贾思勰的主张。学生回答:(1)作者:北朝的贾思勰。(2)地位: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3)主要内容: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4)贾思勰的主张: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要因地制宜,不误农时;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还提出了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重要思想。教师活动:出示材料,引导学生分析贾思勰强调农业生产要顺应天时地利的原因。材料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齐民要术·种谷》学生活动:小组合作探究,自由发言。教师总结: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教导人民要根据天时和土壤的条件来进行农业生产。他很注意天时、地利与农作物的关系,提到顺(应)天时(时令),量(估量)地利(土地情况),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凭主观)反道(违反客观规律),劳而无获。他认为只有根据天时和土壤条件来进行生产,才能获得好收成。教师提问:贾思勰为什么能够写成《齐民要术》?从主观条件(个人经历、素质等)和客观条件(社会环境等)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学生回答:(1)主观条件:刻苦钻研大量古代农业文献和农谚,整理古书中记载的农业知识,从民间歌谣谚语中汲取农民的生产经验,并进行艰苦、广泛的实地考察。(2)客观条件:北魏统一北方后,孝文帝的改革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加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这才有了总结北方劳动人民生产经验的必要。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14页的内容,思考《齐民要术》的价值及影响。学生回答:(1)价值:这部农业科学技术著作,凸显了我国古代科学家以民生为本的务实精神,反映出当时农业生产技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2)影响: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教师提问:《齐民要术》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有何借鉴意义?学生回答: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不误农时;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实行多种经营;等等。【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将我国古代农业的发展与现代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五、学习任务三科学家祖冲之教师过渡:祖冲之是南朝宋齐之间的杰出科学家。他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14页的内容,归纳祖冲之在数学领域的贡献。学生回答:(1)圆周率:祖冲之运用刘徽的方法,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即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2)《缀术》:祖冲之在数学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收集在他与其子合著的数学名著《缀术》一书中。教师提问:除了数学,祖冲之还在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学生回答:(1)天文历法:通过天文观测,对历法进行精细的推算,所测算的一年时间,与现代天文学测算的结果相比较,相差不到50秒;创制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后来由朝廷正式颁行。(2)机械制造:制造出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等。【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归纳祖冲之的成就,提高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六、学习任务四灿烂的文化1.书法教师讲述:汉朝造纸术的发明,为书法发展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提供了物质条件。东汉以后,书法逐渐成为供人们欣赏的艺术。教师提问:请同学们结合我们学过的知识想一想,我国古代文字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学生回答: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15页的内容,归纳从东汉至西晋时期,我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学生回答:(1)东汉以后:书法逐渐成为供人们欣赏的艺术。(2)曹魏时期:锺繇和胡昭是曹魏时的书法名家,他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