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3桂花雨教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16/2F/wKhkGWb0jEqAaIBDAAF08RLcZQQ905.jpg)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3桂花雨教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16/2F/wKhkGWb0jEqAaIBDAAF08RLcZQQ9052.jpg)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3桂花雨教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16/2F/wKhkGWb0jEqAaIBDAAF08RLcZQQ9053.jpg)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3桂花雨教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16/2F/wKhkGWb0jEqAaIBDAAF08RLcZQQ9054.jpg)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3桂花雨教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16/2F/wKhkGWb0jEqAaIBDAAF08RLcZQQ905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3桂花雨
知识与能力
1.会认“梦、杭”2个生字,能读、记词语“姿态、迷
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飘十
里”。
2.会写“懂、兰、梦、婆、糕、饼、浸、缠、茶、捡”
10个生字,能正确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培养自主
识字能力。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词句。
4.能通过自读自悟和与同学交流,理解课文内容,分
清文章的主次,能说出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思念
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突破重难点
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课文中的主
1
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
优美的词句。
突破方法
教师通过播放录音课件、范读,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
文,结合课件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并联系自己的生
活实际,品读词句,感受“摇花乐”和“桂花雨”的
快乐,体会课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滩点边读边想象课文所描写的画面,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
里的桂花”一句中所表达的感情,从“摇花乐”中体
会作者对童年生活、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突破方法
让学生结合课件、图片想象课文所描写的情景,从而
感受作者童年的快乐和对家乡的思念。
教法与学法推荐
2
教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通过
图片、视频等方式营造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同
时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想象课文所描写的情景,
感受作者童年的欢乐,从而体会作者对童年、对故乡
的无比怀念之情;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勾画圈点,并尝
试在自己喜欢的句子边上写批注,从而多角度地训练
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学法
在学习时,学生首先可以借助汉语拼音练习自主识字
读文,并在老师的指导下掌握书写要领,写好汉字;
然后结合课文插图、多媒体课件、品读文中语句来想
象课文所描写的画面,感受作者童年的快乐;再通过
赏析重点词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所表达
的情感。
师生齐准备
教师
1.搜集有关桂花的图片、文字、视频等资料并制作课
3
件。
2.搜集作家琦君的资料。
学自主预习课文,练习自主识字;搜集有关作者和桂
花的资料。
课时巧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教学目标
1.会认“梦、杭”2个生字,能读、记词语“姿态、迷
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飘十
里”。
2.会写“懂、兰、梦、婆、糕、饼、浸、缠、茶、捡”
10个生字,能正确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培养自主
识字能力。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词句。
4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指名说说在儿时曾发生过的有趣的事。
2.课件出示桂花图片,让学生交流课前查找的有关桂
花的资料,说说对桂花的了解。
3.教师谈话:同学们,童年是美好的、幸福的、难忘
的,回忆童年美好的事情更是一种享受。本文的作者
就把童年趣事记录了下来,让我们走进课文,共同感
受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4.板书课题“桂花雨”,学生齐读。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回忆童年趣事来创设
情境,并把桂花的图片展现在学生的眼前,让学生直
观地认识了桂花,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后面的
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
5
二、初读感知
1.教师结合课件配乐范读课文,提醒学生认真听并注
意字音和停顿。
2.学生自学。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圈出生字多读几遍,争取把
句子读通顺o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弄清不懂的词语,
画出不理解的字词,和同位合作互读,互相纠正。
(2)标出自然段序号,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教师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卡片:故乡、糕饼、欣赏、笨笨的、姿
态、梦、糕饼、浸在、缠着、纷纷、杭州、童年。
抽读,齐读,赛读。
(2)指名认读,齐读,正音。
6
“饼”读作bing,是后鼻音;“缠”读作ch仙,是翘舌
音;“浸”读作河,是前鼻音。
(3)学生交流不理解的词语的意思。
笨笨的:课文里指姿态不美,但并没有贬义,在作者
心里反而有憨态可掬的感觉。
浸:课文里指桂花的香气浓郁,向四周弥漫,村子像
被泡在香气里似的。
纷纷:多而杂乱。
童年:儿童时期。
(4)小组推荐学生逐段朗读全文,教师检查是否正确、
流利,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
(5)学生练习朗读课文,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对
于朗读中比较难读的句子,可以让学生齐读,多读几
遍。)
7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精心挑选的配乐和课件,让学
生沉浸于生动的情境中,自主学习生字词,既达到帮
助学生识记生字词、培养语文学习能力的目的,也为
学生感知课文内容打下基础。
三、理清脉络:
1.学生自主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2.学生同桌
合作探讨,说说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3.学生同位间汇报交流,教师引导小结。课文先写了
白己喜欢桂花迷人的香气,接着写了摇桂花的事,最
后写在杭州赏桂花,给母亲带桂花,却时时想起故乡
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
4.学生小组合作,按照课文介绍桂花的几件事尝试给
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5.学生代表展示,教师引导补充完善。6.归纳课文主要
内容。
(1)指名朗读课文。
8
(2)学生小组合作,说说课文主要内容。(3)学生代
表展示交流,教师引导小结。课文记叙了作者回忆童
年时代在故乡“摇花乐”和“桂花雨”的情景。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明确的学习要求,让学生自主
思考,理清课文的脉络,感知桂花在文中的纽带作用,
为揭示课文中心思想作铺垫。
四、指导书写
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10个汉字:懂、兰、梦、婆、
糕、饼、浸、缠、茶、捡。
2.让学生齐读,并适当练习组词。
3.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笔画、
笔顺和结构,以及笔画间的连带呼应。
婆:上下结构,上边是“波”,这个字注意不能写得太
长,下方“女”的一横要平正舒展;糕、浸、缠:左
右结构,注意左窄右宽,“缠”右边不是“厘
9
4.指名学生板书,交流笔顺和字形记忆方法。
5.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强调
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
6.组织学生进行书写评价。(如果时间来得及的话,可
以让学生在作业本上多写几遍以加深印象)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学生板书等交流展示活动指导
学生正确书写,既可以及时了解、纠正学生在书写过
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五、课堂小结
1.教师谈话: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许多生字新词,并且
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下节课我们将进一步走近作
者,去体会他对故乡的情感。2.作业:学生在田字格
里练习书写,每个字写四遍;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10
课时教学目标
能通过自读自悟和与同学交流,理解课文内容,体会
作者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作者表达感情的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认读,听写生字词。
2.指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指名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4.教师引导谈话:我们读课文的时候,仿佛身临其境,
好像那香气迷人的桂花和那有着“摇花乐”和“桂花
雨”的快乐童年就在我们眼前一样,作者是用什么样
的方法把这些展现给
我们的呢?他又想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
11
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让学生复习生字词,回顾课文
内容,想象课文中“摇花乐”和“桂花雨”的场景,
自然导入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研读感悟
1.学生合作探究,互相补充完善,教师指名交流展示。
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然后同位合作在课文中找出
有关桂花香气、“摇花乐”和“桂花雨”的语句,并画
下来。
生1: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
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生2: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生3: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
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
12
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师:请同学们分小组读所画的句子,边读边想象语句
所描绘的情景,小组里互相说一说此刻在脑海中出现
的画面,你从画面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1:一个“浸”字,形象地写出了桂花香气的浓郁。
它的香,是无处不在的,沁入了左邻右舍的每一个角
落,沁入了每一个人的肺腑,沁入了人们的生活。作
者以“浸”写花香,化无形为有形,把整个身心融于
桂花香气之中的幸福感受描绘得生动、传神。
生2:作者喜欢桂花的香气,就是爱自己的家乡。作
者在外地想起故乡桂花的香气,就是在思念家乡,怀
念童年生活。
生3:这是动作和语言描写。“抱”“摇”等动作和欢
乐的叫喊表现了“我”摇桂花时的兴奋和快乐。作者
将飘落的桂花看成是香甜的“桂花雨”,言语中充满了
陶醉和欢喜之情。摇呀摇,摇出了欢笑,摇出了童趣,
摇出了童年的美好回忆。
13
生4:作者身在异地他乡,却时时想起故乡童年时的
情景,字里行间流露出桂花给作者童年带来的无限欢
乐。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句子,指名读,齐读。3.教师谈话
引导:多么令人难忘的“摇花乐”,它同样也把快乐带
给了我们。然而,作者不仅仅写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还表达了对家乡的怀念。
4.体会母亲对故乡的怀念。
(1)学生找出描写母亲的相关语句,并与同学交流:
母亲的话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故
乡的桂花,已经成为母亲生活空间里不可或缺的一部
分。桂花是一样的桂花,情感却不是一样的情感,这
里表达了母亲对故乡浓浓的思念。
(2)教师谈话:难忘童年的画面,难忘母亲的话语,
更难忘故乡的桂花,听着母亲的话,“我”不禁又想起
了“摇花乐”,你能通过朗读向同学们表达出“我”的
14
思乡之情吗?
(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5.引导学生概括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学生小组合作探究。
(2)学生代表展示,教师引导小结。
课文记叙了作者回忆童年时代在家乡“摇花乐”和“桂
花雨”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童年、对故乡的无比怀
念之情。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想象画面、赏
析语句,让学生在读中体会作者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从而实现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迁移、升华。
三、拓展练习
1.片断练习:试着用“这里的……再……,也比不
上……”这样的句式说说母亲还可能会说些什么。
15
2.学生小组合作探讨写法,并写出草稿。
3.学生交流评议,互相修改。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片段练习让学生想象母亲的话
语,鼓励学生进行角色转换,从而有效地训练学生的
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课堂小结
教师谈话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优惠申请书格式
- 教师晋级申请书
- 2025年度知识产权保护基金合作合同管理规定及资金使用规范
- 2025年度合同管理部门合同纠纷预防合同
- 写贫困申请书的格式
- 中国奶酪罐行业发展潜力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贷款贴息申请书
- 书面异议申请书
- 发票增版增量申请书
- 2025年度建筑材料研发资助合作协议
- 东风汽车网上测评答案
- 企业员工信息安全意识培训
- 2025-2030年中国智能安防行业发展状况及前景规划研究报告
- 2025届高考化学 二轮复习 专题五 离子共存(含解析)
- 能源管理软件招标模板高效节能
- 2024年临床医师定期考核必考复习题库及答案(150题)
- 2024年中国智能电磁炉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2024-2025学年高一数学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 广东清远人文介绍
- 医疗纠纷处理及防范技巧与案例分析 课件
- 合理使用手机 做自律好少年-合理使用手机主题班会(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