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必考点汇编_第1页
高中生物学必考点汇编_第2页
高中生物学必考点汇编_第3页
高中生物学必考点汇编_第4页
高中生物学必考点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知识的力量Tel

高中生物学必考点汇编

必修课本

1、适应性、应激性、反射、遗传性

应激性反射适应性遗传性

在中枢神经系统的

生物亲代

生物体对外参与下,人和动物

生物体和环境表与子代之

概念界刺激发生体对体内和外界环

现相适合的现象间的相似

的反应境的各种刺激所发

现象

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外界刺激

亲代的遗

(光、温

外界刺激(光、温生物体在一定的传物质复

度、声音、

度、声音、食物、环境条件下发生制后传给

食物、化学

产生原因颜色、语言、文字的有利变异并通子代并在

物质、机械

等)引起,有神经过自然选择是其子代的个

运动、地心

系统的参与形成的根本原因体发育中

引力等)引

表达

植物的各种

子代在形

向性(向光

存在于具有神经系态结构、

性、向地

统的动物体的反应生物体的形态、生理、行

性、向肥

表现形式(如针刺、火烧、结构、生理功能为、习性

性)和动物

遇险、看书、听音和行为习性等各种性

的各种趋性

乐)状与亲体

(趋光性、

相似

趋化性)

表现特点即时反应即时反应稳定特征稳定特征

保持物种

意义有利生物的生存和进化(趋利避害)

稳定

2、生长、发育和生殖

知识的力量Tel

生长:指生物体体积由小到大的现象。结构上是细胞体积增大、数目增

多;代谢上(本质上)是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

发育:是指由受精卵经细胞分裂、组织分化和器官形成,直至发育为性成

熟的个体。其本质是机能的健全和完善。

生殖:产生后代。是生物体成熟后的一种特征,能保证物种的延续。

3、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物质基础:核酸、蛋白质(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结构基

础:细胞等。

4、最基本元素、基本元素、含量最多的元素、大量元素、微量元素、主

要元素、矿质元素、必需矿质元素

最基本元素:C基本元素:C、H、0、N含量最多的元素:0

大量元素:C、H、0、N、P、S、K、Ca、Mg微量元素:Fe、Mn、B、

Zn、Cu、Mo

主在元素:C、H、0、N、P、S

矿质元素:除C、H、O外主要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

必需的矿质元素:N、P、S、K、Ca、Mg、Fe、Mn、B、Zn、Cu、Mo、

CkNi;

5、细胞内结合水和自由水

结合水:与细胞内亲水性物质结合,不能自由流动,是细胞的组成成分。

其多,则抗逆性强(抗旱、抗寒)。

自由水:游离形式存在,自由流动,参与生化反应(光合作用、细胞呼

吸)等。其多,代谢旺盛,抗逆性弱。

6、钠、钾、镁、铁、磷、氮、碘、钙、硫的作用

钠: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钾:维持细胞内液的渗透压,保持心

肌的兴奋性。

铁:构成血红蛋白的成分。镁:叶绿素的成分。

磷:ATP、NADP+(辅酶D)、磷脂、核酸等成分。

氮:蛋白质、核酸等的成分。碘:甲状腺激素的成分

钙:喟,、软骨的重要成分,血中Ca+能维持骨骼肌收缩的机能。

硫:蛋白质的重要组成成分。

7、蛋白质、核酸

蛋白质核酸

元素C、H、0、N(S)C、H、0、N、P

基本单位氨基酸(20种)核甘酸(8种,碱基5种)

形成脱水缩合脱水缩合

是生物的遗传物质,对遗

细胞组成成分,催化、运输、调

功能传、变异和蛋白质合成有决

节、免疫

定作用

关系核酸多样性一蛋白质多样性一生物(性状)多样性

8、纤维素、维生素、淀粉、糖元

纤维素:细胞壁的成分,属于多糖,在植物体内常见。

维生素:动物生长需要,劫物自己不能合成,是由外界摄取的微量有机

物,不是供能物质,是辅酶或辅基的一部分,有水溶性(Vc、VB)、脂

溶性(VD、VA)两大类。

淀粉: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属于多糖。

糖原: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属于多糖。

9、斐林试剂、双缩眼试剂

斐林试剂:O.lg/mLNaOH,0.05g/mLCuSC)4混合后使用,目的是获得

CU(OH)2o

双缩腺试剂:Olg/mLNaOH先使用,O.Olg/mLCuSCM后使用,前者提供

碱性的反应环境。

10、细胞的显微结构、亚显微结构

显微结构:在学光学显微镜下能看到的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

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中央液泡等。

亚显微结构: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细胞结构。包括细胞膜的结构、

多数细胞器及结构、细胞核的结构等。

11、细胞膜、核膜、细胞器膜的成分和联系

细胞膜、核膜包括:磷脂、蛋白质、多糖

细胞器膜:磷脂、蛋白质、多糖很少

内质网膜与细胞膜、核膜、线粒体膜可直接转化,与高尔基体膜通过小泡

间接转化

12、细胞膜结构特点、功能特性

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劫性

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

13、细胞膜内、细胞膜上、细胞外所存在的蛋白质

细胞膜内:呼吸氧化酶(呼吸作用酶)、光合作用酶、溶酶体中的水解

酶、RNA聚合酶、解旋酶、限制酶、血红蛋白等

细胞膜上:糖蛋白、载体、受体

细胞膜外:蛋白质类激素、抗体、消化酶、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激

素、催乳素、淋巴因子等被叫做分泌蛋白。

14、自由扩散、主动运输

自由扩散:物质从浓度高的一侧通过细胞膜向浓度低的一侧转运,如。2、

C02、甘油、乙醇、苯、脂溶性维生素等。

主动运输:物质从低浓度的一侧,通过细胞膜运输到高浓度的一侧,需载

体蛋白质协助,消耗细胞代谢释放的能量(ATP)0如离子、葡萄糖、氨

基酸等。

15、胞吞作用、胞吐作用

胞吞作用:大分子和颗粒性物质附在细胞膜上,膜内陷成小囊,物质被包

围在小囊内,小囊与膜分离形成小泡进入细胞质。

胞吐作用:有些物质(分泌蛋白)在细胞膜内被膜包围形成小泡,小泡膜

与细胞膜融合,并向膜外张开,使内含物排出。

16、哪些情况下膜发生融合现象

胞吞、胞吐、分泌、受精、植物体细胞杂交、动物体细胞融合等。

17、线粒体、叶绿体

完成功能的细胞成

结构特点主要功能分布

有氧呼吸

有与有氧呼吸有关

线粒体的主要场动植物细胞

的酶

双层膜都与能

叶肉细胞、幼

(含光合作用量转换

基粒上有光合色茎皮层细胞、

DNA)的场所有关

叶绿体素,基粒和基质中植物的维管

(真核生C4

有光合作用的酶束鞘细胞、保

物)

卫细胞

18、单层膜、双层膜、无膜结构的细胞器和细胞结构

单层膜:细胞膜、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

双层膜:线粒体、叶绿体、核膜

无膜:中心体、核糖体

19、细胞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

细胞液:一般是指植物细胞液泡中的液体,含色素等物质,因此质壁分离

时用紫色洋葱就是因为细胞液呈紫色。

细胞外液:就人体和动物而言,细胞外的液体(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

淋巴),它们组成人体的内环境;而细胞内的液体就是细胞内液。

20、游离核糖体、内质网上的核糖体的作用

游离核糖体:合成存在于细胞内的蛋白质(如呼吸氧化酶、血红蛋白等)

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分泌到细胞外的蛋白质(如消化酶、蛋白质类激

素、抗体等)

21、染色体、染色质

染色质:细胞核内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主要由DNA和蛋白

质组成,在分裂间期呈丝状。

染色体:在分裂期,染色质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成染色体。

染色体与染色质是细胞中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22、原核细胞、真核细胞

原核细胞真核细胞

细胞大小小(1~10微米)大(10~100微米)

有些无(支原体),成分主要是糖类

植物有,成分主要为纤维

细胞壁和蛋白质结合而成的化合物(肽聚

素和果胶

糖)

细胞器核阳体有线粒体、叶绿体等多种

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

细胞核拟核,有大型环状DNA分子

膜、核仁、染色体

基因结构有编码区和非编码区,编码区是连续有编码区和非编码区,编

的,无外显子和内含子码区是间隔的,不连续的

(含外显子、内含子)

转录在核内,时间在前;

转录和翻译在同一时间和地点

翻译在质内,时间在后

细菌(乳酸菌、硝化细菌、根瘤菌、

酵母菌、青霉菌、动植物

举例圆褐固氮菌、葡萄球菌、黄色短杆菌

细胞等

等)、蓝藻、放线菌

23、细胞周期、分裂间期、分裂期

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

时为止。

分裂间期:从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

分裂期:从这次分裂开始到这次分裂结束。

24、染色体、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四分体

染色体:染色质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由于高度螺旋化而形成的棒状结构。

在细胞分裂间期,一条染色体经复制后形成由两条染色单体构成的染色

体,而染色单体的出现在前期。

同源染色体是指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大小形态一般都相同的两条

染色体,其上可存在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它有联

会、形成四分体、分离等行为。

四分体是指联会的每一对同源染色体都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其中非姐妹染

色单体可发生交叉互换。

25、分裂间期的Gi、S、G2特点

Gi期(DNA合成前期):是RNA和蛋白质合成旺盛时期,为DNA的合

成准备条件。

S期(DNA合成期):是DNA完成复制的时期,也是发生基因突变的时

期。

G2期(DNA合成后期):有活跃的RNA和蛋白质的合成,为纺绳丝的形

成准备条件。

26、赤道板、细胞板

赤道板:分裂中期细胞中央与纺维体的中轴相垂直的平面,类似于地球上

赤道的位置,是一个假想的平面。

细胞板:在植物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的一个主要由纤维素构

成的板状结构,由高尔基体产生,最终形成细胞壁。

27、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

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

分裂间期复制一次复制一次不复制

同源染色体联会、

有同源染色体,四分体(交叉互

染色体行为无同源染色体

但不配对换)、

分离

着丝点一分为

染色体平均后期、着丝点分裂为

同源染色体分离

分配方式二、染色单体分开染色单限分开

染色体数目变化2N—2N2N—NN-2N-N

DNA的含量变

2c—4c—2c2C—4J2c2C—C

发生时间形成体细胞过程形成性细胞过程中

(如精原细胞)(如精子、卵细胞、花粉粒)

28、精子、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区别

精子卵细胞

细胞质分裂方式均等分裂不均等分裂

1个卵细胞,3个极

产生的生殖细胞数量4个

是否变形要否

相同点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29、有丝分裂中、后期;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

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染色体形

态、数目清晰。

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一分为二,染色单体分离,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

染色体组也加倍。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配对的同源染色体的着丝点(四分体)排列在赤道

板两侧。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其上的等位基因也分离),非同

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为二,染色单体分离,染色体数目暂时

加倍,染色体组也加倍。

30、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区别

动物细胞植物细胞

纺锤体的形成不同(前中心体(中心粒)发出星射由细胞两极发出的

期)线形成纺锤体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细胞膜从细胞中央向内凹细胞中央由内向外

细胞质的分裂方式不同

陷,最后把细胞缢裂成两部形成细胞板,最后

(末期)

分把细胞分成两部分

31、具复制能力的物质或结构

DNA(质粒)、染色体、线粒体、叶绿体、中心体、有些病毒的RNA

32、解离、漂洗、染色的药液的作用

解离:用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1:1)配制而成,

3~5min,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漂洗:用清水洗lOmin,洗掉盐酸和酒精,防止染不上色(因为碱性染料

和酸性物质要反应)。

染色:用质量浓度为().01g/mL~0.02g/mL的龙胆紫溶液(醋酸洋红液),

3~5min,对染色体(染色质)进行染色。

33、细胞增殖、分化、癌变、衰老

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的重要生命特征,由其产生体细胞,补充衰老死亡的

细胞;由它产生性细胞,经受精作用产生子代。它是生物体生长、发育、

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细胞分化:在个体发育中,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

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伴随整个生命进程,在胚

胎时期达到最大限度。

细胞的癌变:在致癌因子作用下,细胞不受有机体控制、连续进行分裂的

恶性增殖细胞。细胞的畸形分化与癌细胞的产生有直接关系。癌变的原因

是原癌基因被激活(即发生了基因突变)。

细胞衰老:是一种正常的生命现象,其有五个特征:(1)水分减少,体

积变小,代谢减弱。(2)酶的活性降低。(3)色素积累。(4)呼吸减

慢、核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5)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

输功能降低。

34、细胞全能性的强弱

受精卵〉有性生殖细胞(精子、卵细胞、花粉粒等)〉体细胞(植物组织培

养所用的体细胞一般选分裂能力较强的细胞)。一般来说,细胞分化程度

越高,分裂的能力越低,全能性越弱。高度分化的细胞往往不在发生分裂

增殖,如神经细胞、肌肉细胞、红细胞等。

35、酶、激素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化学本质是蛋

白质或RNAO

激素:是生物体的一定部位或内分泌器官分泌的,在生物体内含量极

少,但对生物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具有重要调节作用,化学本质是

蛋白质或脂质等。

能合成激素的细胞一定能合成酶,而能合成酶的细胞不一定能合成激

素。

36、太阳能、脂肪、糖类、ATP

太阳能:根本能源、最终能源脂肪:储备能源物质

糖类:主要能源物质ATP:直接能源物质

37、ATP、ADP、RNA关系

ATP水解形成ADP产生的能量可直接用于各项生命活劫;ADP从光

合作用、细胞呼吸或其他高能化合物中获得能量形成ATP;ADP再水

解形成的AMP(由一分子核糖、一分子腺喋吟、一分子磷酸形成)是

组成RNA的基本单位(腺喋吟核糖核甘酸)。

38、四种色素的吸收光谱及作用

叶绿素a:呈蓝绿色。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橙光,吸收、传递和转化光

能(少数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分子具有转化光能的作用)

叶绿素b:呈黄绿色,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橙光、吸收和传递光能

叶黄素:呈黄色,主要吸收蓝紫光,吸收和传递光能

胡萝卜素:呈橙黄色,主要吸收蓝紫光,吸收和传递光能

39、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中二氧化硅、碳酸钙、丙酮、层析液

的作用

二氧化硅:为了研磨充分

碳酸钙:防止在研磨过程中叶绿体中的色素受到破坏

丙酮:溶解色素、提取色素

层析液:使叶绿体中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过程中分离开来

40、光反应、暗反应的区别和联系

光反应暗反应

场所叶绿体内囊状结构薄膜上叶绿体基质

条件需色素和光(有些需酶)需多种酶、ATP、NADPH

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稳定的化

能量变化光能-电能一活跃的化学能

学能

产物

。2、ATP、NADPH葡萄糖、出0、(C5)

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Pi、NADP+,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

联系

ATP、NADPH

41、光能利用率、光合作用效率

光能利用率: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有

机物中所含的能量,与接受的太阳能的比例。提高的措施有:延长光

合作用时间、增加光合作用面积(合理密植)、光照强弱的控制、二氧化

碳的供应、必需矿质元素的供应。

光合作用效率: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中所含有的

能量,与光合作用中吸收的光能的比例。提高的措施有:光照强弱的

控制、二氧化碳的供应、必需矿质元素的供应。

42、吸胀作用、渗透作用

吸胀作用:在未形成中央大液泡之前植物细胞的吸水,主要靠细胞的

蛋白质、淀粉和纤维素等亲水性物质吸收水分(干燥的种子、根尖分

生区细胞)。

渗透作用:水分子透过半透膜,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的扩散

(成熟的植物细胞)。

其发生具二个条件:一是半透膜、二是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物质

的量浓度)。

43、原生质层、原生质体

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以及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不包括

细胞核和液泡内的细胞液),在植物细胞渗透吸水过程中,其可看成

一层选择透过性膜。

原生质体:植物细胞去掉细胞壁后剩下的结构,只在细胞工程中使用

此概念。

44、半透膜、选择透过性膜

选择透过性膜是由生命物质构成,其上还有载体,除具有半透膜的功

能外,还能主动地、有选择地吸收物质(水分子可以自由的通过,细

胞要选择吸收的小分子和离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

(如蔗糖分子)和大分子都不能通过)。

45、合理灌溉、合理施肥

合理灌溉:就是指根据植物的需水规律适时、适量、少水高效的灌溉

(原因是不同的植物需水量不同;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期,

需水量也不同)

合理施肥:就是指根据植物的需肥规律适时、适量、少肥高效的施肥

(原因是不同的植物对各种必需矿质元素的需要量不同;同一种植物

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期,对各种必需矿质元素的需要量也不同)。

46、水分、无机盐的运输、利用

水分的运输、利用:根吸收的水分,通过根、茎、叶中的导管,运输

到植株的地上部分。其中只有1%~5%参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等生命

活动(其余经蒸腾作用由气孔散失)。

无机盐的运输、利用:随水分经根茎、叶中的导管运输到植物体的各

个器官,进入植物体后有些能反复利用(如P、K、Mg)、有些只能

利用一次(如Fe、Ca)o

47、完全营养液、缺X元素的完全营养液

完全营养液:含有植物生长所必需的矿质元素的培养液

缺X元素的完全营养液:缺乏某种植物生长所必需的矿质元素的培养

通过用这两种营养液培养植物的对比,可确认某种元素是否是植物生

长所必需的矿质元素,这种方法叫溶液培养法。用完全营养液培养植

物叫全素培养。用缺X元素的完全营养液培养植物叫缺素培养。

48、必需矿质元素、非必需矿质元素

必需矿质元素:除去某一种矿质元素后,植物的生长发育不正常了,而补

充这种矿质元素后,植物的生长发育又恢复正常的状态,这样的矿质元素

是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

非必需矿质元素:除去这种矿质元素后,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没有任何

影响。

49、影响水分、无机盐吸收、影响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因素

影响水分吸收的因素:外界溶液的浓度、蒸腾作用的强弱等。

影响无机盐的吸收的因素:内因:遗传因素(决定细胞膜上载体的数

量、种类,从而影响对离子的选择性吸收)、外因:温度、PH及土壤

的通气状况(02量)(主要是影响呼吸作用导致供能差异从而影响离

子的吸收)、土壤溶液中该离子浓度等。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光照强度、二氧化碳的浓度、温度、矿质元素

等。

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温度、氧气的浓度、二氧化碳的浓度、含水量

等。

51、水分吸收原理、矿质元素吸收原理

水分吸收原理:吸胀作用(因含有亲水性物质)、渗透作用(具有半

透膜,膜两侧溶液具浓度差)

矿质元素吸收原理:主动运输

52、糖类、脂肪、蛋白质代谢终产物、消化终产物

代谢终产物(氧化分解产物):糖类一C02、H20;脂肪一C02、

H20;蛋白质一C02、氏0、尿素

消化终产物:糖类(淀粉)一葡萄糖;脂肪一甘油、脂肪酸;蛋白

质一氨基酸

53、三在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

(1)糖类、脂质、蛋白质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2)糖类、脂质、蛋白质之间的转化是有条件的(糖类供应充足才可

以大量转化为脂肪)

(3)糖类、脂质、蛋白质之间还相互制约的(糖类、脂肪摄入不足

时,体内的蛋白质的分解增加,反之,则分解减少)。

54、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

非必需氨基酸:在人和动物体内能够合成的氨基酸,一般可在酶的作

用下(如谷丙转氨酶)经氨基转换作用合成。

必需氨基酸:在人和动物体内不能够合成,必须来自食物的氨基酸

(苯丙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缴氨酸、甲硫氨

酸、赖氨酸)。

56、糖类、脂肪、蛋白质利用的先后顺序

正常情况下,主要是由糖类氧化分解供能;当糖类代谢障碍,供能不

足时,才由脂肪和蛋白质氧化分解供能;当糖类和脂肪摄入量都不足

时(或长期饥饿时),体内蛋白质的分解会增加,反之,则分解减

少。

57、肌糖原、肝糖原

肌糖原:血糖进入骨骼肌可合成肌糖元,肌糖原不能水解产生葡萄

糖,只能无氧分解形成乳酸,乳酸随血液进入肝脏转变成丙酮酸,再

由丙酮酸氧化分解供能,也可形成新的肝糖元或葡萄糖,还有少量乳

酸随血液到肾脏,随尿排出。

肝糖原:血糖进入肝脏后可合成肝糖原,肝糖原水解可形成葡萄糖。

58、正常血糖、高血糖、糖尿病、低血糖早期症状、低血糖晚期症状

正常血糖:80~120mg/dL

高血糖:空腹时血糖超过130mg/dL

糖尿病:血糖含量长期高于160~180mg/dL,并表现出病症

低血糖早期症状:血糖含量小于50~60mg/dL

低血糖晚期症状:血糖含量小于45mg/dL

59、动物性食物、植物性食物

动物性食物中的蛋白质,所含的氨基酸种类比较齐全,比例更接近人

体需要,所以营养价值较高。

植物性食物中的蛋白质,缺少人体的某些必需的氨基酸(玉米缺色氨

酸;稻谷缺赖氨酸),因此,要合理地选择和搭配食物。

60、组织水肿的原因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渗透压降低、肾脏

有病(急性肾小球肾炎)、过敏反应(花粉过敏)、静脉回流受阻、

淋巴回流受阻等

61、有氧呼吸、无氧呼吸

有氧呼吸无氧呼吸

场所细胞质基质、线粒体细胞质基质

产物二氧化碳和水酒精、二氧化碳或乳酸

2870kj/mol(1161kj在196.65kj/mol(61.08写在

能量

ATP中)ATP中)

消耗1mol葡萄糖产生的

6mol2mol或Omol

CO2

产生lmolCO2消耗的葡

l/6moll/2mol

萄糖

联系从葡萄糖到丙酮酸阶段相同

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合成ATP

为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为体内其他化合物合成

意义

提供原料

62、能量供应、能量利用

能量供应:光合作用光反应、细胞呼吸(磷酸肌酸转移)形成ATP

能量利用:ATP水解释放能量用于细胞分裂、吸收矿质元素、肌肉收

缩等生命活动。

63、同化作用、异化作用

同化作用(合成代谢):是指生物体把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的营养物质

转变为自身的组成物质,并且储存能量的过程。

异化作用(分解代谢):是指生物体能够把自身的一部分组成物质加

以分解,释放出其中的能量,并且把分解产生的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

程。

在新陈代谢中,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是同时进行的。

64、物质代谢、能量代谢

物质代谢:是指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的交换和生物体内物质的

转变过程。

能量代谢:是指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能量的交换和生物体内能量的

转变过程。

能量代谢总是伴随着物质代谢的进行而进行的,但能量不有循环利

用。

65、自养型、异养型

自养型:以可见光或体外环境中无机物的氧化释放的化学能为能量来源、

以环境中的二氧化碳为碳源来合成有机物,并且储存能量,这样的同化类

型叫做自养型。(绿色植物、硝化细菌、固氮蓝藻)

异养型:只能将外界环境中现成的有机物作为能量和碳的来源,将这些有

机物摄入体内,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并且储存能量,这样的同化类型

叫做异养型。(动物、营腐生生活的真菌如酵母菌、青霉菌等、大多数种

类的细菌如根瘤菌、圆褐固氮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黄色短杆菌、谷氨酸

棒状杆菌、乳酸菌等。)

66、光能自养型、化能自养型

光能自养型(光合作用):以光为能量来源、以环境中的二氧化碳为碳源

来合成有机物,并且储存能量。这种同化作用类型即为光能自养型。(绿

色植物、蓝藻)

化能自养型:利用体外环境中的某些无机物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以环境

中的二氧化碳为碳源来合成有机物,并且储存能量,这种合成作用叫化能

自养,这种同化类型即为化能自养型。(硝化细菌)

67、需氧型、厌氧型、兼性厌氧型

需氧型:在异化作用过程中,必须不断地从外界环境中摄取氧来氧化分解

体内的有机物,释放出其中的能量,以便维持自身的各项生命活动的进

行,这种异化作用类型叫做需氧型。(如:绿色植物、绝大多数动物和微

生物)

厌氧型:只有在无氧的条件下,才能将体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从中获得

维持自身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这种异化作用类型叫做厌氧型。(如:蛔

虫、破伤风杆菌、甲烷细菌)

兼性厌氧型:在有氧的条件下,将糖类物质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

条件下,将糖类分解成二氧化碳和酒精。(酵母菌)

68、向性运动、感性运动、趋性

向性运动:植物体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向光性、

向水性、向肥性、向地性等)

感性运动:植物体受到不定向的刺激而引起的反应(合欢、含羞草叶片的

闭合和张开)。

趋性:是动物对环境因素刺激最简单的定向反应(昆虫和鱼类的趋光性、

臭虫的趋热性、寄生昆虫的趋化性)

三者都属于应激性,都是对环境变化产生的适宜反应,是适应环境的不同

方式。其根本原因是由遗传性决定的。

69、茎的背地性、根的向地性原理

受重力的作用,植物水平放置时,近地侧生长素分布多,远地侧生长素分

布少。由于根和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产生了不同的生长效应。根的

近地侧生长素分布多,则抑制其生长;远地侧生长素分布少,则促进生

长,结果表现出根的向地性。而茎近地侧生长素分布得多,生长快;远地

侧生长素少,则生长慢,结果表现出茎的背地性。

70、生长素生理作用两重性的体现或运用

顶端优势;根的向地性;促进发芽、抑制发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

疏果

71、生长素的运输、主动运输

极性运输:是一种运输方向,只能从植物形态学的上端向下端运输(即从

茎的顶端向下运输或从根尖向上运输)

主动运输:是一种运输方式,即由顶芽向下运输时为主动运输,不断地积

累在侧芽部位,从而造成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其生长。

72、生长素、生长激素

生长素:是由植物体的一定部位产生的(叶原基、嫩叶、发育着的种

子),并运输到作用部位(生长旺盛的部位),对植物的生命活动(新陈

代谢、生长发育)产生显著调节作用(主要促进植物的生长)的微量有机

物。

生长激素:是由动物体的内分泌腺(垂体)产生的,并经血液循环运输到

作用部位,对动物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具有重要调节作用(促进生

长,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的微量有机物。

73、体液调节、激素调节、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是指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二氧化碳)通过体液的传送,对

人和动物体的生理活动所进行的调节。若其中的化学物质是激素,则可称

为激素调节;若非激素(如co?、H+、组织胺等),则只能称为体液调

节。其特点是:缓慢、广泛、时间长。

神经调节: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完成对人和动物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过程。其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特点是:迅速、准确、局部、时间短

74、神经调节、激素调节实例

机体受到伤害性刺激而缩回:神经调节

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体液调节

(水平衡调节:神经调节、激素调节)

血糖平衡调节:(1)神经一激素调节(2)激素调节

体温调节:神经调节、神经一激素调节

以上三种生命活动的调节都可以表述为:神经一激素调节或者神经一体液

调节

75、下丘脑、垂体

下丘脑:不仅能传导兴奋,而且能分泌激素。这些激素的功能是促进垂体

中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它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能产生促甲状腺

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抗利尿激素等。

垂体:具有调节、管理其他某些内分泌腺的作用,能产生生长激素、促甲

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催乳素等。

76、协同作用、拮抗作用

协同作用:是指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都发挥作用,从而达到增强效应

的结果。(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甲状腺激

素、肾上腺素)

拮抗作用:是指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的作用。(胰岛素、胰

高血糖素;胰岛素、肾上腺素)

77、反射、反射弧、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

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和动物体对体内和外界环境的各种刺

激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

反射弧:是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传导途径,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它是

由感受器(即感觉神经末梢部分)、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

应器(即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组成。

条件反射:动物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通过训练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

非条件反射:动物生下来就有的,通过遗传而获得的先天性反射一。

78、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

胰岛素:调节糖类代谢,降低血糖含量,促进血糖合成糖元,抑制肝糖元

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含量降低。(是唯一降低血

糖的激素)

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元的分解,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升高

血糖。

肾上腺素:促进肝糖元分解为葡萄糖;增加产热。

79.无关刺激、条件刺激、非条件刺激

例如:给狗食物,狗流唾液。这是一个非条件反射,食物是非条件刺激。

例如:摇铃,狗流唾液。这是一个条件反射。其建立的过程是:给狗食

物,同时摇铃,反复多次后,只摇铃,狗也分泌唾液。在条件反射建立之

前,铃声是无关刺激;条件反射建立后,铃声是条件刺激。

80.传入神经、传出神经

传入神经:将兴奋从感受器传到神经中枢的是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将兴奋从神经中枢传到效应器的是传出神经

8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在神经细胞间传递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双向传导

在神经细胞间传递:通过突触传递,由电信号到化学信号再到电信号,单

向传递。

82.中枢神经、神经中枢

中枢神经:脑、脊髓

神经中枢:高级中枢:大脑皮层,低级中枢:脊髓和脑干。每一个反射弧

都有一个神经中枢。

83.运动性失语症、听觉性失语症

运动性失语症:大脑皮层中央前回之前(S区)受损,病人能看懂文字和听

懂话,但不会讲话。

听觉性失语症:大脑皮层颠上回后部(H区)受损,病人会讲话会书写,

也能看懂文字,但听不懂话。

84.中央前回顶部、中央前回底部

中央前回顶部:控制下肢运动

中央前回底部:控制头部器官的运动

85.影响对幼仔的照顾行为、影响性行为的激素

影响对幼仔的照顾行为:垂体分泌催乳素

影响性行为的激素:性腺分泌的性激素(主要),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

86.先天性行为、后天性行为

先天性行为:趋性、非条件反射、本能

后天性行为:印随、模仿、条件反射

87.无性生殖:不经过生殖细胞的两两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出新个体的

生殖方式。(分裂生殖、出芽生殖、抱子生殖、营养生殖:可保持亲本的

遗传性状)

有性生殖:由亲本产生有性生殖细胞(配子),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

合,成为合子,再由合子发育成为新个体。有性生殖细胞不经受精直接发

育为新个体也属于有性生殖。

88.受精作用、双受精

受精作用:精子与卵细胞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双受精:绿色开花植物的花粉粒中两个精子进入胚囊后,一个精子与卵细

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另一个精子与两个极核结合成为受精极核,这种受精

方式叫做双受精。

90.极核、极体

相似之处是:染色体数都是N。不同的是:极核存在于高等植物的胚囊中

央,两个极核受精后形成的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极体是动物的一个卵原

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的同时,所形成的三个较小的细胞。极体形

成后不久,就在动物体内逐渐退化消失。

91.姐妹染色单体、非姐妹染色单体

姐妹染色单体:一条染色体经复制后形成两条染色单体,由同一个着丝点

连接着。

非姐妹染色单体: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配对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中的

四个染色单体,未连接在同一着丝点上的染色单体,可发生交叉互换。

92.交叉互换、易位

交叉互换: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发生交叉互换。(发生在同

源染色体之间)

易位:染色体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发生在非同源染色

体之间。

93.被子植物的个体发育、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

个体发育:从受精卵分裂开始直到发育成性成熟的个体的过程。

被子植物的个体发育:包括种子形成和萌发,植株的生长和发育。

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包括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

94.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

双子叶植物:种子中有二片肥厚的子叶,其种子的构造:种皮、胚

单子叶植物:种子中有一片子叶,其种子的构造:种皮、胚、胚乳

95.营养生长、生殖生长

营养生长:根、茎、叶的生长(包括根、茎顶端分生组织的活动,使茎不

断长高,根不断伸长,茎、根的形成层活动,使茎不断长粗)。

生殖生长:花、果实、种子的生长。花芽的形成,标志着生殖生长的开

始。

一年生、二年生植物,长出生殖器官以后,营养生长就逐渐减慢甚至停

止。对于多年生植物来说,当达到开花年龄以后,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仍

然生长。

96.植物个体发育各时期的营养来源

种子形成时:由受精卵分裂产生的基细胞发育来的胚柄,可从周围环境中

吸收并运输营养物质,供球状胚体发育,同时还能产生一些激素类物质,

促进胚体的发育。

种子萌发时:有胚乳种子(如水稻、小麦、玉米),种子萌发时所需营养

来源于胚乳;无胚乳的种子(花生、芹菜),种子萌发时所需营养来源于

子叶。

幼苗形成后:当种子萌发成幼苗后,植物将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从而

获得有机营养,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水、矿质离子等无机营养。

100.渗透压、溶液浓度

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两者呈正相关,溶液浓度越高,相应的渗透压就越

高。

101.细胞外液渗透压、细胞内液渗透压

前者主要由钠盐维持,后者主要由钾盐维持。

102.基因、基因组、基因库、染色体组

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中

碱基(脱氧核甘酸)排列顺序就代表遗传信息。

染色体组:细胞中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

是都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变异的全部遗传信息,这样的一

组非同源染色体,叫一个染色体组。

基因组:是建立在染色体组概念基础上,一个二倍体生物的生殖细胞中,

由于一个染色体组携带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变异的全部信息,因此染色体

组又可以成为基因组(人以及有异型的性染色体的生物,基因组(单倍体

基因组)应为常染色体的一半加二条性染色体,如人为24条)。

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这个种群的基因库。

种群中的个体可代代死亡,但基因库却在代代相传中保持和发展。

103.基因与DNA、染色体、脱氧核昔酸、遗传信息、蛋白质、性状的关

基因与DNA: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

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每个DNA上有很多个基因。

基因与染色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基因与脱氧核甘酸:基因由许多个脱氧核甘酸构成,不同基因的脱氧核普

酸排列顺序不同。

基因与遗传信息:基因中脱氧核甘酸排列顺序就代表遗传信息。

基因与蛋白质:基因通过转录和翻译合成蛋白质。

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合成来控制生物性状,有两种情

况: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

104.DNA、RNA

DNARNA

空间结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双链)单链结构

碱基A、T、G、CA、U、G、C

五碳糖脱氧核糖核犍

mRNA:转录遗传信息,翻译

的模板。

功能贮存、传递和表达遗传信息tRNA:运输特定氨基酸。(61

种)

rRNA:核糖体的组成成分

105.遗传信息、遗传密码

遗传信息:基因中(DNA中)脱氧核甘酸排列顺序就代表遗传信息。

遗传密码:信使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叫做一个

密码子(64种),决定氨基酸的有61种;遗传密码可看做信使RNA上的

碱基序列。

106.DNA复制、转录、逆转录、RNA复制、翻译的比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