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化教程(活页版)》 课件 模块四 人才培养_第1页
《吴文化教程(活页版)》 课件 模块四 人才培养_第2页
《吴文化教程(活页版)》 课件 模块四 人才培养_第3页
《吴文化教程(活页版)》 课件 模块四 人才培养_第4页
《吴文化教程(活页版)》 课件 模块四 人才培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模块四

人才培养学习目标1.了解吴地教育的发展概况;2.通过状元制度的讲解,制作科举考试思维图;3.从状元和院士代表的生平故事中感受人格魅力,学习其求知向上的人生态度。目录壹吴地传统教育贰吴地府学叁吴地“状元之乡”肆吴地院士多吴地传统教育壹一、隋唐之前吴地教育的兴起早在春秋时期,言偃远赴鲁国向孔子求学,首开东南向学之风。春秋时期的吴地教育01这一时期吴地以大族家庭教育为主的私家教育也较为兴盛,一些世大族家学发达、教育严格,因而人才辈出。三国时期的吴地教育02作为六朝都城,建康成为吴地的经济文化中心,教育事业也得到了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吴地教育03二、唐宋时期吴地教育的兴盛隋代设立科举制度,唐代继承并加以发展,从而吸收了更多出身下层的知识分子参加政治活动,巩固政治。自唐以后,吴地的社会风气由原先的尚武转换为尚文重教,最迟到宋代,吴地文化的基本风貌和主要特征已经完全为崇尚文化所取代。三、明朝时期吴地教育的繁盛明代初年,统治者十分重视学校教育,明太祖朱元璋在元至正二十五(1365年)就设立了国子学,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为国子监,并亲自管理南京国子监。清代地方学校还有社学和义学。因政府提倡义学开始在全国广为设置。吴地府学贰二、府学代表01苏州府学02常州府学03南京府学04镇江府学南京著名书院茅山书院明道书院钟山书院吴地“状元之乡”叁科举制度的发展沿革隋唐时期,科举制度肇创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在唐太宗、高宗年间,科举制度不断完善,已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考试和选拔制度宋元明清,科考制度完善宋代的科举制度基本上沿用唐代,但结合了当时的实际情况,在前代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科举制度到了明、清两代已相当完备。清末时,科考制度废止晚清时期科举制度的废除,打破了中国传统的教育价值取向,逐步确立了新的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吴地科考发展概述吴地院士多肆一、吴地两院院士概述

吴地的两院院士在科学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两院院士”01“两院院士”是我国在科学和工程技术方面设立的最高学术称号,具有崇高的荣誉和学术上的权威性,代表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吴地两院院士选介吴地两院院士数量之多、影响之大,全国闻名。囿于篇幅,我们仅选取其中数位做一简介,以窥全貌。1、世界建筑大师贝聿铭2.“中国居里夫人”吴健雄3.“核弹之父”王淦昌4.“863计划”首席倡议人王大珩5.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春秋时期,言偃赴鲁国向孔子求学,首开东南向学之风。学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