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三章代数式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三章代数式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三章代数式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三章代数式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三章代数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三章代数式一、单元学习主题本单元是“数与代数”领域“数与式”主题中的“代数式”.二、单元学习内容分析1.课标分析《标准2022》指出初中阶段数与代数是数学知识体系的基础之一,是学生认知数量关系、探索数学规律、建立数学模型的基石,可以帮助学生从数量的角度清晰准确地认识、理解和表达现实世界.数与代数领域包括“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和“函数”三个主题,是学生理解数学符号,以及感悟用数学符号表达事物的性质、关系和规律的关键内容,是学生初步形成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感悟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的重要载体.“数与式”是代数的基本语言,初中阶段关注用字母表述代数式以及代数式的运算,字母可以像数一样进行运算和推理,通过字母运算和推理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般性.教师应把握数与式的整体性,一方面,通过对负数、有理数和实数的认识,帮助学生进一步感悟数是对数量的抽象,知道绝对值是对数量大小和线段长度的表述,进而体会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的数形结合的意义,会进行实数的运算;另一方面,通过代数式和代数式运算的教学,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通过基于符号的运算和推理,建立符号意识,感悟数学结论的一般性,理解运算方法与运算律的关系,提升运算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数学知识与实际的结合,让学生在实际背景中理解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经历从实际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求解模型、验证反思的过程,形成模型观念;要关注基于代数的逻辑推理;能在比较复杂的情境中,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有逻辑地表达与交流的能力.2.本单元教学内容分析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代数式”,本章包括两个小节:3.1列代数式表示数量关系;3.2代数式的值.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已有的用字母表示数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上展开的,让学生借助现实情境了解代数式,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能分析具体问题中的简单数量关系,并用代数式表示;能根据特定的问题查阅资料,找到所需的公式;会把具体的数代入代数式中进行计算.在教学中,一方面,要注重利用学生熟悉的数的有关知识来学习式的有关知识,理解式的运算与数的运算是一致的,即式的运算是建立在数的运算基础之上的,式的运算更具有一般性,数的运算是式的运算的特殊情形.通过类比教学,体会“数式通性”,在对数与式运算的对比分析中,使学生理解认识事物的过程是由特殊到一般,又由一般到特殊,在不断重复中得到提高的,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另一方面,要让学生体会到数与式的相关概念和运算来源于实际,是实际的需要,看到数与式的运算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所起到的作用,感受由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体会式比数更具一般性的道理.教学中让学生经历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用代数式表示出来的过程,既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又能培养学生列代数式表示数量关系的能力,逐步让学生养成善于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三、单元学情分析本单元内容是人教版教材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代数式,学生在前面已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简单的列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简易方程等知识,初步积累了一定的数学活动的经验,这些是学习本单元的直接基础.要注意的是,在教学中通过举例复习用字母表示数,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复习的基础上有所提高,让学生充分体会字母的含义,逐渐熟悉用式子表示数量关系,理解字母可以像数一样进行运算,为学习整式的加减运算打好基础.同时,要运用类比的数学思想来开展本章的课堂教学,从学生熟悉的数的运算来学习式的运算,可以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不仅能让学生能够深刻地体会到“数式通性”的道理,还能促使学生的学习形成正迁移,从而提升学生的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意识.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创设特定情境,使学生一直处于熟悉的数学氛围之中,会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去探索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探究意识.虽然代数式可以简明地表达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和数量关系,同时又具有一般性,可以给解决问题和计算带来方便,但列代数式解决实际问题仍然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困难,是学生思维突破的一大难关,因此教学中一定要注意类比思想的逐步渗透、抽象能力的逐步培养.四、单元学习目标1.通过现实的问题情境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在探索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抽象能力,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用字母表示数是数量关系的一种抽象化,它更具有一般性,是代数的一个重要特点,提高学生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的能力.3.通过经历由数到式的过程,体会式的运算是建立在数的运算基础之上的,在感悟“数式通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类比意识,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4.通过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来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5.通过经历自主探索、观察发现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自学意识和应用意识.五、单元学习内容及学习方法概览六、单元评价与课后作业建议本单元课后作业整体设计体现以下原则:针对性原则:每课时课后作业严格按照《标准2022》设定针对性的课后作业,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业质量情况.层次性原则:教师注意将课后作业分层进行,注重知识的层次性和学生的层次性.知识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突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渗透人人学习数学,人人有所获.重视过程与方法,发展数学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生活性原则:本节课的知识来源于生活,应回归于生活,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根据以上建议,本单元课后作业设置为两部分,基础性课后作业和拓展性课后作业.第1课时代数式课时目标1.通过经历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的过程,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感受其中“抽象”的数学思想.2.通过经历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的过程,体会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3.通过经历具体问题情境的解决过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学习重点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正确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学习难点正确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能用式子表示数量关系.课时活动设计情境引入智能机器人的广泛应用是智慧农业的发展趋势之一,教师提问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接触过哪些农业活动,并且多媒体展示智慧农业的现实图片.设计意图:通过展示智慧农业的现实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后面学习代数式的知识打下基础.探究新知问题1:智能机器人的广泛应用是智慧农业的发展趋势之一.某品牌苹果采摘机器人平均每秒可以完成5m2范围内苹果的识别,并自动对成熟的苹果进行采摘,它的一个机械手平均8s可以采摘一个苹果,根据这些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该机器人10s能识别多大范围内的苹果?60s呢?ts呢?(2)该机器人识别nm2范围内的苹果需要多少秒?(3)若该机器人搭载了10个机械手,它与采摘工人同时工作1h,假设工人平均ms可以采摘一个苹果,则机器人可比工人多采摘多少个苹果?解:(1)10×5=50(m2);60×5=300(m2);5tm2.(2)n5s.(3)60×608×10-60×60m=4500-3600m问题2:用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下列问题中的数量或数量关系:(1)一条河的水流速度是2.5km/h,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vkm/h,用式子表示船在这条河中顺水行驶的速度;(2)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a,用式子表示这个正方形的周长l和面积S.解:(1)(v+2.5)km/h.(2)l=4a;S=a2.学生先自主探究,再与小组同学交流.思考:(1)问题1和问题2中所涉及的数量关系;(2)交流如何准确地用式子表示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在学生进行自主活动时,教师深入学生和小组中间,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1)该问题1中包含三个量:工作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它们之间的关系为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问题2中涉及的数量关系为(1)顺水行驶时,船的速度=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水流速度;(2)正方形的周长l=边长×4,面积S=边长×边长.(2)对于问题1中,5×10,5×60表示机器人在两个具体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5t表示机器人在任意时间t内完成的工作量,在含有字母的式子中如果出现乘号,通常将数放在字母前,乘号写作“·”或省略不写.例如,5×t可以写成5·t或5t;相同字母相乘,可以写成幂的形式.例如,a·a写成a2.学生分组活动,选派代表最终作答.教师引导学生归纳:用字母表示数,字母和数一样可以参与运算,可以用式子把数量关系简明地表示出来.归纳:上述两个问题中列出的式子5t,n5,4500-3600m,v+2.5,4a,a2,它们都是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起来的式子,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代数式,例如,5,t都是代数式.注意:这里的运算包括加、减、乘、除、乘方、开方.开方将在以后学习.设计意图:创设学生较为熟悉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理解字母可以像数一样参与运算,为代数式概念的形成作铺垫;同时在用数学符号表示数量关系的过程中,感受其中“抽象”的数学思想.典例精讲例1(1)苹果的原价是p元/kg,现在按九折优惠出售,用代数式表示苹果的售价;(2)一个长方形的长是0.9m,宽是pm,用代数式表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3)某产品前年的产量是n件,去年的产量比前年产量的2倍少10件,用代数式表示去年的产量;(4)一个长方体水池底面的长和宽都是am,高是hm,池内水的体积占水池容积的三分之一,用代数式表示池内水的体积.解:(1)苹果的售价是0.9p元/kg.(2)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0.9pm2.(3)去年的产量是(2n-10)件.(4)由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得这个长方形水池的容积是a·a·hm3,即a2hm3,故池内水的体积为13a2hm3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进行评价,可以适时追问下面的问题:(1)苹果现价比原价降低了多少元?你能再赋予0.9p一个含义吗?(2)前年与去年产量的和是多少?去年的产量比前年多多少?这里的数n一定是正数吗?解:(1)降低了0.1p元,0.9p还可以表示为某种糖果的售价是p元1kg,买了0.9kg花费的钱数.(2)和是(3n-10)件,比前年多(n-10)件,这里的n一定是正整数.例2说出下列代数式的意义:(1)2a+3;(2)2(a+3);(3)cab;(4)x2+2x+8解:(1)2a+3的意义是a的2倍与3的和.(2)2(a+3)的意义是a与3的和的2倍.(3)cab的意义是c除以a,b的积的商(4)x2+2x+8的意义是x的平方,x的2倍,与8的和.在学生对问题回答完毕之后,教师适时提问:你能举例说明前两个代数式所表示的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吗?解:答案不唯一,如小明买了a支铅笔,小华买的铅笔数比小明的2倍还多3支,则2a+3就可以表示小华买的铅笔数;一个长方形的长是a,宽是3,则2(a+3)就可以表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设计意图:通过设计这一系列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进一步熟悉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体会字母的意义;进一步理解字母可以像数一样参与运算,感受其中“抽象”的数学思想;经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巩固训练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A.a乘2与b的和的积表示为a(2+b)B.比m的倒数小5的数表示为1mC.x与y的差的平方表示为x2-y2 D.除以a+4的商是a的数是a(a+4)2.用代数式表示:(1)一打铅笔有12支,n打铅笔有12n支;

(2)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a,b,c,则该长方体的体积为abc;

(3)a个五边形,b个六边形,共有(5a+6b)条边;

(4)小明100m赛跑时用了ts,那么小明跑完100m的平均速度是

100tm/s3.仿照例子,写出下列代数式的含义:例如:x+y表示x与y的和.(1)2(x+y)表示x与y的和的2倍,2x+y表示x的2倍与y的和;

(2)x2+y2表示x与y的平方和,(x+y)2表示x与y的和的平方;

(3)mn2表示m与n的平方的积,(mn)2表示m与n的积的平方.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与教学相一致的题目,不仅可以巩固学生上课所学知识,而且还可以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洁性和一般性.课堂小结1.这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2.举一个生活情境的例子,说明5x的含义.3.请你为代数式6x+3y赋予一个实际意义.设计意图:用字母表示数后,一个代数式不仅可以表示不同实际问题中的数量或数量关系,还可以把数式运算的一致性,式的运算是建立在数的运算基础之上的数学本质很好地表现出来.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反思自己的所学,深化自己的认知,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地将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课堂8分钟.1.教材第71页练习第1,2题,第75页习题3.1第1,2,7题.2.七彩作业.第1课时代数式1.代数式: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起来的式子,叫作代数式,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代数式.2.例题讲评.3.用字母表示数: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教学反思

第2课时列代数式课时目标1.通过经历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的过程,理解列代数式解决实际问题的意义,在感受其中“抽象”数学思想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2.通过经历列代数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的过程,体会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表示数量关系的异同,在代数式规范书写的指导下,进一步理解代数式的简洁性、一般性.3.通过经历把与数量有关的语句用代数式表示出来的过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学习重点把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成代数式.学习难点理解描述数量关系的语句,从中找出数量关系里的运算顺序,并能准确地列出代数式.课时活动设计情境引入某市为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市政府置办了两种规格的公益宣传广告牌.(1)据了解,小广告牌是边长为am的正方形,则它的面积为a2m2.

(2)大广告牌是面积为5m2的长方形,一块大广告牌比一块小广告牌面积大(5-a2)m2.

(3)大广告牌的长为bm,则宽为

5bm(4)若计划制作大广告牌20个,小广告牌10个,已知大广告牌x元/个,小广告牌y元/个,则一共需要多少钱?解:(4)由题意可知,制作20个大广告牌的费用是20x元,制作10个小广告牌的费用是10y元,因此一共需要(20x+10y)元.设计意图:通过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树立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为列代数式解决实际问题作好铺垫;在列代数式的同时,初步感受可以用代数式把数量或数量关系简明地表达出来,更具有一般性.探究新知问题:如何用代数式表示a,b两数的和与差的积?学生先进行自主探究,再在小组内进行经验交流.教师在学生活动中可以适时地进行指导.解:a,b两数的和为a+b;a,b两数的差为a-b;它们的积为(a+b)(a-b).教师归纳:这种把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用含有数、字母和运算符号的式子表示出来的过程,就叫作列代数式.关键环节:1.抓住关键词;2.理清运算顺序.特别指出:a,b两数的差,a与b的差,都指“a-b”.设计意图:设置这道思考题,目的在于让学生结合描述数量关系的语句,从中找到列代数式的关键词,准确地列出代数式,是列代数式的一次很好体验.通过这道题的解决,让学生体会列代数式的方法,感受从文字语言中抽象出符号语言的过程.典例精讲例1用代数式表示:(1)购买2个单价为a元的面包和3瓶单价为b元的饮料所需的钱数;(2)把a元钱存入银行,存期3年,年利率为2.75%,到期时的利息是多少元?(3)某商品的进价为x元,先按进价的1.1倍标价,后又降价80元出售,现在的售价是多少元?分析:(1)总钱数=2个面包的总价+3瓶饮料的总价;(2)利息=本金×年利率×存期;(3)现在的售价=原来的标价-降价数.解:(1)购买2个单价为a元的面包和3瓶单价为b元的饮料所需的钱数为(2a+3b)元.(2)根据题意,得a×2.75%×3=8.25%a,因此到期时的利息为8.25%a元.(3)现在的售价为(1.1x-80)元.学生先独立列式,然后再小组交流,在小组交流完毕后由学生代表板演展示,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巡视指导.最后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进行适时点评,同时引导学生通过列代数式,逐步地规范列代数式的书写要求.归纳:①数与字母相乘或字母与字母相乘,可省略乘号;②数与字母相乘,数通常写在字母的前面;③数与数相乘,必须写乘号,不能省略;④式子中出现除法运算时,一般按分数形式来写;⑤在实际问题中,如果代数式是和或差的形式,要把整个式子括起来,再写单位;⑥带分数与字母相乘时,带分数要化成假分数.例2甲、乙两地之间公路全长240km,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行驶速度为vkm/h.(1)汽车从甲地到乙地需要行驶多少小时?(2)如果汽车的行驶速度增加3km/h,那么汽车从甲地到乙地需要行驶多少小时?汽车加快速度后可以早到多少小时?分析:本题包含路程、速度和时间三个量,它们之间具有关系:时间=路程速度.另外,早到的时间=原来需要行驶的时间-加快速度后需要行驶的时间解:(1)汽车从甲地到乙地需要行驶240vh(2)如果汽车的行驶速度增加3km/h,那么汽车从甲地到乙地需要行驶240v+3h.汽车加快速度后可以早到240学生先独立列式,然后再组内交流,学生代表板演展示,教师巡视指导.例3(1)观察下列各式:x,2x2,3x3,4x4,…,按此规律,第n个式子是nxn;

(2)测得一种树苗的高度与树苗生长的年数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树苗原高100cm):年数高度/cm1100+52100+103100+154100+20…………前四年的变化与年数有什么关系?假设以后各年树苗高度的变化与年数保持上述关系,用式子表示生长了n年的树苗的高度;(3)礼堂第1排有20个座位,后面每排都比前一排多一个座位.用式子表示第n排的座位数.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合作讨论,学生小组代表尝试解答.解:(2)当年数是1时,树苗高度(单位:cm)是100+5×1;当年数是2时,树苗高度(单位:cm)是100+5×2;当年数是3时,树苗高度(单位:cm)是100+5×3;当年数是4时,树苗高度(单位:cm)是100+5×4;……所以数量关系是树苗高度=100+5×年数;当年数是n时,树苗高度(单位:cm)是100+5×n=100+5n.(3)排数1,则座位数=20;排数2,则座位数=20+1;排数3,则座位数=20+2;……排数n,则座位数=20+(n-1).在此教学环节中,教师应关注:(1)学生能否通过观察和分析,从中发现规律;(2)学生得出规律的不同方法;(3)学生能否将发现的规律用含有字母n的式子表示出来.教师归纳:用式子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可以从特殊值入手,借助自然数列分析,由特殊到一般,由个体到整体地观察、分析问题,发现规律,并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一般的结论,这体现了由特殊(具体)到一般(抽象)的认识规律.设计意图:通过设计这一系列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进一步体验用代数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的过程,加深对符号语言的感悟,增强符号语言和文字语言的相互转化意识.巩固训练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C)A.代数式x2+y2的意义是x,y的平方和B.代数式5(x+y)的意义是5与x+y的积C.x的5倍与y的和的一半,用代数式表示为5x+12D.x的一半与y的差,用代数式表示为12x-2.某社区计划用a天完成建筑面积为1000平方米的居民住房节能改造任务,若实际比计划提前b天完成改造任务,则代数式1000a-b表示的实际意义为3.设字母x表示甲数,字母y表示乙数,用代数式表示:(1)甲数的3倍与乙数的2倍的和;(2)甲数与乙数的5倍的差的一半.解:(1)3x+2y.(2)12(x-5y)4.如图,两摞规格相同的数学课本整齐地叠放在课桌上.(1)每本书的高度为0.5cm,课桌的高度为85cm;

(2)当课本的数量为x本时,请写出叠放在桌面上的一摞与(1)中相同的数学课本高出地面的高度(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解:(2)因为x本书的高度为0.5xcm,课桌的高度为85cm,所以高出地面的高度为(85+0.5x)cm.设计意图:通过巩固训练,巩固课堂所学知识,让学生感受用代数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的过程,体会符号语言的简洁性和一般性;通过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小结1.这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2.列代数式应注意哪些要求?3.在列代数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你学到了哪些数学方法?获得了哪些活动经验?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小结,使学生梳理本节课的所学内容,在知识层面、思维层面、方法层面等进行积累、沉淀和提高.课堂8分钟.1.教材第73页练习第1,2,3题,第75页习题3.1第3,6,8题.2.七彩作业.第2课时列代数式1.列代数式:把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用含有数、字母和运算符号的式子表示出来的过程,就叫作列代数式.2.列代数式的书写要求.3.列代数式表示数量关系: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教学反思

第3课时用代数式表示成反比例关系的量课时目标1.通过经历分析实际问题中具有反比例关系的过程,理解反比例关系的概念,感受反比例关系存在的现实意义.2.通过分析和列式表示实际问题中反比例关系的过程,体会用字母、符号语言表示反比例关系的简洁性、一般性,进而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3.通过经历解决具有反比例关系的实际问题的过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学习重点理解反比例关系的概念,并能够判断具体事例中的数量关系是否是反比例关系.学习难点准确地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能够用含有字母、符号的式子表达出来,进行数学研究.课时活动设计回顾导入问题:(1)回顾第1课时的问题1:某品牌苹果采摘机器人平均每秒可以完成5m2范围内的苹果的识别,并自动对成熟的苹果进行采摘,那么该机器人ts能识别多大范围内的苹果?(2)一条地下管线由某工程队单独铺设,每天可以铺设100m的长度,那么该工程队铺设x天可以完成的工作量是多少?学生先独立列式,然后小组内交流探讨,最后由学生代表板演展示,教师巡视指导.解:(1)该机器人ts能识别5tm2范围内的苹果;(2)该工程队铺设x天可以完成的工作量是100xm.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评价,并适时地进行提问:(1)该机器人能识别的范围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是多少?它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吗?(2)该工程队可以完成的工作量与铺设天数的比值是多少?这个值变化吗?(3)在上述两个问题情境中,你能获得什么样的认识?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机器人能识别的范围与所用时间是成正比例的量,它们成正比例关系;同样的,对于工程问题,当工作效率保持不变,工作量与工作时间是成正比例的量,它们成正比例关系.设计意图:通过在课堂上对问题1的深入研究,说明现实生活中存在正比例关系的两个量是普遍的,提高学生的数学认知能力,为下面学生学习具有反比例关系的两个量作铺垫.探究新知问题:北京是全球首个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举办过冬季奥运会的城市.在冬季奥运会前,某赛场计划造雪260000m3.解答下列问题:(1)根据每天造雪量,计算所需的造雪天数,填写下表.每天造雪量/m3500052006500…造雪天数…(2)每天造雪量和造雪天数这两个量是怎样变化的?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让学生先独立思考、解答,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学生尝试进行解答,教师进行巡视指导.教师引导学生思考:(1)此问题包含几个量?这些量之间的数量关系是什么?(2)通过计算、观察、分析,造雪天数随着每天造雪量的变化进行着怎样的变化?学生探究活动:发现此问题包含三个量:造雪总量、每天造雪量和造雪天数,它们之间的关系为造雪天数=造雪总量每天造雪量,于是当每天造雪量为5000m3时,造雪天数为2600005000=52,当每天造雪量为5200m3时,造雪天数为2600005200=50;当每天造雪量为6500m3时,造雪天数为2600006500=40.因此另外发现:造雪天数随着每天造雪量的变大而变小,而且造雪天数与每天造雪量的乘积一定,总是260000.例如,5000×52=5200×50=6500×40=260000.教师归纳:1.像这样,两个相关联的量,一个量变化,另一个量也随着变化,且这两个量的乘积一定,这两个量就叫作成反比例的量,它们之间的关系叫作反比例关系.2.用符号语言描述:若x和y表示两个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积(k是一个确定的值,且k≠0),反比例关系可以用xy=k或y=kx来表示,其中k叫作比例系数设计意图:通过计算、观察、分析、提炼,引导学生发现两个具有反比例关系的量的变化情况,让学生在感受具体数据的变化趋势中,体会用字母、符号等表示数量关系的简洁、一般,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典例精讲例如图,四个圆柱形容器内部的底面积分别为10cm2,20cm2,30cm2,60cm2.分别往这四个容器中注入300cm3的水.(1)四个容器中水的高度分别是多少厘米?(2)分别用x(单位:cm2)和y(单位:cm)表示容器内部的底面积与水的高度,用式子表示y与x的关系,y与x成什么比例关系?分析:题中涉及圆柱的体积、底面积和高三个量,它们之间具有关系: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高=圆柱的体积底面积解:(1)四个容器中水的高度分别为30010=30(cm),30020=15(cm),30030=10(cm),(2)xy=300或y=300x,y与x成反比例关系设计意图:设置此题,意在加深学生对反比例关系的概念的理解,让学生灵活运用代数式表示数量关系.

巩固训练1.某社区计划用a天完成建筑面积为1000平方米的居民住房节能改造任务,则每天完成的改造任务p=

1000a,则每天完成的改造任务p与天数a之间成反比例关系(填“反比例关系”或“正比例关系”)2.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关系,并说明理由.(1)煤的数量一定,使用天数与每天的平均用煤量;(2)全班的人数一定,按各组人数相等的要求分组,组数与每组的人数;(3)圆柱体积一定,圆柱的底面积与高;(4)在一块菜地上种的黄瓜与西红柿的面积;(5)书的总册数一定,按各包册数相等的规定包装书,包数与每包的册数.解:(1)成反比例关系,因为每天的平均用煤量×使用天数=煤的数量(一定).(2)成反比例关系,因为每组的人数×组数=全班的人数(一定).(3)成反比例关系,因为圆柱的底面积×高=圆柱体积(一定).(4)不成反比例关系,因为黄瓜的面积+西红柿的面积=一块菜地的面积(一定),但不是积一定.(5)成反比例关系,因为每包的册数×包数=书的总册数(一定).3.矩形的面积为36cm2,长为xcm,宽为ycm.(1)写出y与x这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式,并指出这两个量满足什么关系;(2)当长是8cm时,宽是多少?(3)当宽为4cm时,长是多少?解:(1)xy=36,x与y成反比例关系.(2)当长x=8cm时,宽y=4.5cm.(3)当宽y=4cm时,长x=9cm.设计意图:设置这些题目,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科学分析出每种问题情境中的数量关系,促进学生对反比例关系的概念和两个量是否符合反比例关系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

课堂小结1.这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2.你能举出一些成反比例关系的例子吗?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小结,使学生梳理本节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课堂8分钟.1.教材第75页练习第1,2,3题,第75页习题3.1第4,5,9题.2.七彩作业.第3课时用代数式表示成反比例关系的量1.反比例关系:两个相关联的量,一个量变化,另一个量也随着变化,且这两个量的乘积一定,这两个量就叫作成反比例的量,它们之间的关系叫作反比例关系.2.用符号语言描述:xy=k或y=kx(k是定值,且k≠0)教学反思

第1课时求代数式的值课时目标1.通过经历体现数量关系的游戏情境和实际问题,理解列代数式和求代数式的值的的内在意义,感受其中的符号意识.2.通过经历求代数式的值的过程,体会代数式内在的运算规律,规范学生的运算程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3.经历规律性的代数式的值的求解过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学习重点会求代数式的值,并通过求代数式的值,体会代数式是由计算程序反映的一种数量关系.学习难点能够准确地把数值代入代数式代替字母进行计算,初步感受两个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推动符号意识的深化认识.课时活动设计情境引入“扑克牌游戏”:课前先给每一个小组发十张扑克牌,按如下规则进行:1.请第一位同学任意抽取一张扑克牌传给第二位同学;2.第二位同学把这个数乘以2传给第三位同学;3.第三位同学把听到的数加上1后传给第四位同学;4.第四位同学负责记录,并判断结果的正误.规定:红色花形代表正数;黑色花形代表负数;大小王代表0.学生活动:让学生们先了解游戏规则,按要求开展游戏,小组四人合作交流完成这个游戏,并记录相关数据,最后找学生展示小组最后结果.设计意图:通过设置这个扑克牌游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游戏入手,激发学生们的积极参与度,主动思考,人人参与,在展现以学生为主体的优质课堂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代数式就是一个计算程序(是由数字、字母、符号等共同参与的运算关系式),初步感受按照给定的运算计算出的结果就是代数式的值.探究新知问题:为了开展体育活动,学校要购置一批排球,每班5个,学校另外留20个.(1)若记全校的班级数是n,则学校总共需要购置多少个排球?(2)如果班级数是15,则学校需要购置的排球总数是多少?(3)如果班级数是20,则学校需要购置的排球总数又是多少?学生先独立思考、解答,再组内交流讨论,教师进行巡视指导.解:(1)(5n+20)个.(2)用15代替字母n,则5n+20=5×15+20=95.(3)用20代替字母n,则5n+20=5×20+20=120.教师总结:一般地,用数值代替代数式中的字母,按照代数式中的运算关系计算得出的结果,叫作代数式的值.特别指出:当字母取不同的数值时,代数式的值一般也不同.设计意图:设置这道题目,让学生再次感受列代数式的过程,体会用代数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的一般性,解决第(2)(3)问时,通过对字母n不同的赋值,引出代数式的值的概念,体会代数式的值是有所不同的.典例精讲例1根据下列x,y的值,分别求代数式2x+3y的值:(1)x=15,y=12;(2)x=1,y=12解:(1)当x=15,y=12时,2x+3y=2×15+3×12=66.(2)当x=1,y=12时,2x+3y=2×1+3×12=学生独立完成代数式的值的求解过程,然后小组交流,教师引导学生逐步规范求代数式的值的解题步骤.归纳:求代数式的值的步骤:(1)写出条件:当……时;(2)抄写代数式;(3)代入数值;(4)计算得出结果.例2帮一位同学进行纠错,辨析错误,指出错因,并给出正确答案.当a=-8,b=-4时,求代数式a2-(b-1)的值.解:当a=-8,b=-4时,a2-(b-1)=-82-(-4-1)=-64-(-5)=-64+5=-59.解:错在“代入”这一步,原因是负数的乘方要加括号,即(-8)2,正确解答如下:当a=-8,b=-4时,a2-(b-1)=(-8)2-(-4-1)=64-(-5)=64+5=69.教师适时归纳总结:(1)代入时,要“对号入座”,避免代错字母,其他符号不变;(2)代入负数或分数时,必须添上括号.例3填写下表,并观察下列两个代数式的值的变化情况:n123456785n+6n2(1)随着n的值逐渐变大,两个代数式的值如何变化?(2)估计一下,哪个代数式的值先超过100?解:经计算,填表如下.n123456785n+61116212631364146n21491625364964(1)随着n的值逐渐变大,两个代数式的值也随之增大;(2)预计代数式n2的值先超过100,因为n2的增幅较大.设计意图:设置这一系列题目,意在规范学生求代数式的值这种题型的书写格式,在巩固代数式的值的概念的基础上,需要学生严谨地进行数式的运算,理解代数式内部的运算关系,培养学生规范、认真、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同时在求代数式的值的过程中,能根据数值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推断代数式所反映的规律,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合情推理能力.巩固训练1.当a=2,b=1,c=3时,代数式c-(c-a)(c-b)的值是(A)A.1B.2C.3D.42.计算求值:(1)当x=-3时,多项式x2-2x+1=16,-x2+2x-1=-16;

(2)当a=-2,b=-1时,1-|b-a|=0.

3.(1)当x=-3时,求x2-3x+5的值;(2)当a=0.5,b=-2时,求a2-解:(1)当x=-3时,x2-3x+5=(-3)2-3×(-3)+5=9+9+5=23.(2)当a=0.5,b=-2时,a2-b3ab=0.54.今年植树节时,某校有305名同学参加了植树活动,其中有25的同学每人植树a棵,其余同学每人植树2棵(1)用代数式表示他们共植树的棵数;(2)如果a=3,那么他们共植树多少棵?(3)如果a=4,那么他们共植树又是多少棵呢?解:(1)他们共植树25×305×a+1-25×305×2=(122a(2)当a=3时,他们共植树122a+366=122×3+366=732(棵).(3)当a=4时,他们共植树122a+366=122×4+366=854(棵).设计意图:通过巩固训练,巩固学生课堂所学知识,让学生明确求代数式的值的规范步骤,养成认真、严谨、规范、科学的解题作风,在解题中感受代数式中字母不同的赋值对代数式的值的影响,体会代数式的一般性.课堂小结1.这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2.求代数式的值时应注意什么?3.不同的赋值,会对代数式的值产生影响吗?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小结,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所学知识,在明确本节课的知识的基础上,养成总结归纳、巩固提升的好习惯.课堂8分钟.1.教材第80页练习第1,2题,第82页习题3.2第1,2,3,4题.2.七彩作业.第1课时求代数式的值1.代数式的值:一般地,用数值代替代数式中的字母,按照代数式中的运算关系计算得出的结果,叫作代数式的值.2.当字母取不同的数值时,代数式的值一般也不同.教学反思

第2课时利用公式列关系式并求值课时目标1.通过经历列代数式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列代数式和求代数式的值的实际意义,感受其中的抽象思维和符号意识.2.通过结合对已有知识的认知和实际问题求解的经历,体会实际问题中同类事物中的数量关系可以以公式的形式进行描述,感受用数字、字母、符号等表示的代数式的简洁性、一般性,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3.通过分析和利用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学生的阅读理解、总结归纳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重点会利用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求出代数式的值.学习难点能够准确地把握实际问题中同类事物中固有的数量关系,并利用其解决实际问题.课时活动设计情境引入问题:李明同学到文具商店为学校美术组的20名同学购买铅笔和橡皮,已知铅笔每支m元,橡皮每块n元,若给每名同学买3支铅笔和2块橡皮,(1)用代数式表示李明同学一共需付款元;

(2)若m=3,n=1.5时,求这次李明购买铅笔和橡皮共需付款多少元?让学生先独立解答,再小组交流,最后由学生给出上述答案,教师巡视课堂,适时给以学生指导.学生思考和教师指导的方向:(1)这个问题中所涉及的量有哪些?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2)如何求解这个问题?(利用求代数式的值来解决)解:(1)20(3m+2n).(2)当m=3,n=1.5时,20(3m+2n)=20×(3×3+2×1.5)=240(元).设计意图:通过解决生活情境中的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积极参与度,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列代数式以及求代数式的值的简洁性和一般性,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和应用意识.探究新知问题: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全长100千米,某人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走m千米,用代数式表示:(1)此人从甲地到乙地需要走

100m小时(2)如果每小时多走5千米,此人从甲地到乙地需要走

100m+5小时;则此人从甲地到乙地少用

100m(3)若m=20,则此人加速后,从甲地到乙地少用几小时?解:(3)当m=20时,100m-100m+5=10020-100答:此人加速后,从甲地到乙地少用1小时.学生先独立思考、解答,然后小组合作讨论,最后由学生代表板演展示,教师巡视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适时进行追问:(1)这是一道什么问题,其中涉及到哪几个量?它们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2)知道了路程和速度,怎样通过公式来求得时间?(3)如果此人每小时多走5千米,如何用代数式来表示此人从甲地到乙地少用的小时数?师生共同分析归纳:在行程问题中,用s表示路程,v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就可以得到路程公式s=vt,它表示了路程、速度、时间这三个量之间的关系.知道v、t的值,就可以利用公式求出s的值.本题中已知甲地到乙地的路程为100千米,此人的速度为m千米/小时,则时间=路程速度,就可以求出此人从甲地到乙地需要走多少小时了设计意图:在解决有关实际问题时,不仅经常用到这些问题本身所固有的公式进行计算,还考查了公式的变形应用,需要同学们灵活地利用公式进行解答.典例精讲例1如图,某学校操场最内侧的跑道由两段直道和两段半圆形的弯道组成,其中直道的长为a,半圆形弯道的直径为b.(1)用代数式表示这条跑道的周长;(2)当a=67.3m,b=52.6m时,求这条跑道的周长(π取3.14,结果取整数).分析:跑道的周长是两段直道和两段弯道的长度和,由圆的周长公式可以求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