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综合检测题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高中生物 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综合检测题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高中生物 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综合检测题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高中生物 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综合检测题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高中生物 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综合检测题 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才之路】-学年高中生物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综合检测题新人教版必修3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下列说法与事实不符的()A.物质循环是能量流动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物质循环的动力B.生态系统各个生物之间的信息传递是双向进行的C.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必须依赖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D.生态农业利用了能量多级利用的原理,提高了能量在各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物质循环是能量流动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物质循环的动力;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中,信息传递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生态农业利用了物质循环利用、能量多级利用的原理,提高了能量利用率,但没有提高能量传递效率。2.年3月初,云南发生严重火灾,据气象专家介绍:此次火灾的发生与丽江长期持续干燥的天气有关,这也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一种表现。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全球气候变暖的直接原因是排放大量二氧化碳造成的温室效应B.此次森林大火可能导致局部气候的变化C.大火过后森林的恢复过程将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D.本次大火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没有影响[答案]D[解析]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较强,恢复力稳定性比较弱,火灾过后森林的恢复过程将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本次大火过后,将使某些生物失去栖息地,从而影响当地的生物多样性。3.狼依据兔留下的气味进行捕食,兔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捕。这个事实说明()A.生命活动必须依靠信息的传递B.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C.所有生物都有信息传递D.信息传递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答案]B[解析]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上的相邻物种之间存在着“食”与“被食”的关系,相邻物种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故选B。4.下图为自然界碳循环的示意图,图中与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密切相关的标号为()A.②③B.④C.⑥D.⑤⑦[答案]B[解析]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其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5.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对于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起着关键作用。这是通过()A.种群密度有一定规律性的变化而实现的B.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物质循环而实现的C.生态系统内部的反馈机制来实现的D.人工进行的绿化和环境保护来实现的[答案]C[解析]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在受到外来干扰后,能通过自身的调节而维持其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自动调节的能力是通过生态系统内部的反馈机制来实现的。6.上图是我国北方处于平衡状态的某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箭头表示碳传递方向,字母表示碳传递途径。下列各项叙述不正确的是()A.碳从植物体流入动物体的主要形式是有机物B.a途径是通过光合作用实现的,b、d、g途径是通过呼吸作用实现的C.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D.如果图中的字母表示碳元素传递的数量,则夏季a、b、c、e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a=b+c+e[答案]D[解析]据图分析可知:a代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b代表绿色植物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c代表动物同化的有机物,e代表绿色植物流向分解者的有机物。在夏季,植物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除了上述去路外,还应有一部分留在植物体内即未被利用的有机物。故a>b+c+e。7.下列做法不属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是()A.捆扎稻草人驱赶稻田里的鸟类B.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昆虫C.利用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D.播放集群信号录音招引鸟类[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捆扎稻草人驱赶鸟类属于信息传递,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昆虫利用了化学信息传递;播放集群信号录音招引鸟类利用了物理信息传递;利用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不属于信息传递。8.如图食物网中有三种生物分别为A、B、C,假设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要使B获得能量最多,下列正确的是()A.A→B的传递效率为20%,A→C的传递效率为20%B.A→B的传递效率为10%,A→C的传递效率为10%C.A→B的传递效率为20%,A→C的传递效率为10%D.A→B的传递效率为10%,A→C的传递效率为20%[答案]A[解析]要使获得能量最多,A→B的传递效率应最大,A→C的传递效率也要最大,保证A被C摄食的数量相对少些,使B获得最多的能量。9.下图中的甲、乙、丙分别表示一个食物链中不同营养级间能量的最高传递效率,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生产者eq\o(→,\s\up15(甲))初级消费者eq\o(→,\s\up15(乙))次级消费者eq\o(→,\s\up15(丙))三级消费者A.甲=丙+乙 B.甲<乙<丙C.甲=乙=丙 D.甲>乙>丙[答案]C[解析]食物链中不同营养级间的能量最高传递效率是相等的。10.下图为一个生态系统示意图,有关选项正确的是()A.从生态学观点看,图中各种生物共同构成生态系统B.图中仅有5条食物链C.细菌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D.细菌在食物链中占据了若干个营养级[答案]C[解析]细菌属于分解者,不属于食物链的环节,因此不能算是营养级。图中的食物链只有一条,所有生物组成生物群落而不是生态系统。1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是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整体B.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空间范围C.一片草地是最小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D.生态系统种类众多,可以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答案]C[解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由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整体。它具有一定的空间范围,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但最小的生态系统不是一片草地,如一个生态瓶也是一个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种类众多,可以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两大类。生态瓶、农田就是人工生态系统。12.关于生态成分中的生物部分的不正确叙述是()A.生产者属自养型真核生物B.消费者是异养型生物C.分解者不仅限于腐生细菌和真菌D.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者紧密联系[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概念及三者关系,此外,还涉及细胞结构、代谢类型等知识;解题时要依据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概念逐一分析哪一选项不正确。生产者包括植物和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细菌(如硝化细菌等),其中细菌是原核生物。13.在微山湖中,生长着各种水草、芦苇、藻类等植物,还生活着鱼、虾等动物,还有好氧的细菌等微生物,它们共同构成一个()A.生态系统 B.生物群落C.种群 D.物种[答案]A[解析]物种是指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种群是由同种生物构成的;生物群落是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在解决此类问题时,应该注意问题中的主体是否包含无机环境。14.下列各项能量流动中不属于人们生产研究目的的一项是()A.在牧场上,最好使能量多流向牛、羊等牲畜B.在农业上,最好使能量多储存在农作物、蔬菜中C.在养鱼中,最好使能量更多地流向鱼中D.在森林中,最好使能量储存在动物中[答案]D[解析]人们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目的,是调整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最大限度地流向人类或对人类有益的部分。如A、B、C项都是符合上述原理,而D项,在森林中使能量储存在动物中对人是不利的。15.某种甲虫以土壤中的落叶为主要食物,假如没有这些甲虫,落叶层将严重堆积,最终导致落叶林生长不良。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这种甲虫与落叶林之间为捕食关系B.这种甲虫属于次级消费者C.这种甲虫对落叶林的物质循环有促进作用D.这种甲虫在能量金字塔中位于底部[答案]C[解析]某种甲虫以土壤中的落叶为主要食物,说明甲虫是分解者,故A、B、D均错误。16.下面关于生态系统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B.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C.并非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D.信息传递的作用与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一样,把生态系统各组分联系成一个整体,并且有调节系统稳定性的作用[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的作用,这三者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而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信息传递的作用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一样,把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联系成一个整体,并且具有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17.下列信息的传递中,与其他3种不属于同一类型的是()A.小囊虫在发现榆、松寄生植物后,会发出聚积信息素,召唤同类来共同取食B.榆树通过分泌一种化学物质,与栎树产生相互拮抗的现象C.雄蚊能根据雌蚊飞行时所发出的低频声波而找到雌蚊D.群居动物通过群体气味与其他群体相区别[答案]C[解析]小囊虫在发现榆、松寄生植物后,会发出聚积信息素,召唤同类来共同取食,聚积信息素属于化学信息。榆树通过分泌一种化学物质,与栎树产生相互拮抗的现象,这种化学物质也属于化学信息。群居动物通过群体气味与其他群体相区别,气味属于化学信息。雄蚊能根据雌蚊飞行时所发出的低频声波而找到雌蚊,声波属于物理信息。18.白桦树被害虫咬伤后,通过释放一种气体,使周围45米以内的金合欢树都能接到信号,在5~10分钟内大量产生单宁酸。该信息传递属于()A.物理信息 B.化学信息C.行为信息 D.生物信息[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可知,白桦树通过释放一种气体进行种间信息传递,故属于化学信息。19.如图为某地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为有效防治蝗灾,应在a点之前及时控制种群密度B.a~b段,该种群的增长率与种群密度之间呈正相关C.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性别比例可防止c点出现D.控制种群数量在d~e水平,有利于维持该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答案]B[解析]从东亚飞蝗的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看,O点到b点所对应的时间段,种群的增长大致呈“S”型,a点的数量大约在环境容纳量的一半,此时蝗虫种群有最快的增长速率,故防治时间应在a点之前,A项对;a~b段种群增长率一直是下降的,故与逐渐上升以至稳定的种群密度变化不呈正相关关系,B项错;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性别比例后,蝗虫种群内的雌雄比例失调,导致种群内出生率下降,可防止种群增长至c点,C项对;把东亚飞蝗的种群数量控制在较低水平,能使被啃食的植物等生产者减少,使生态系统内的物种组成和数目受影响较小,有利于维持该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D项对。20.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同化的有机物的量占该生态系统有机物总量的比例,则这四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最可能的是()[答案]A[解析]图中甲同化的有机物的量占85%,乙占7%,丙占6%,丁占2%,由此推知甲为第一营养级,乙、丙为第二营养级,丁为第三营养级。21.下表是对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几个种群(存在着营养关系)的能量调查结果:种群甲乙丙丁戊能量(107kg·m2.5013.309.800.28220.00下图①~④是根据该表数据做出的一些分析,其中与表中数据不相符合的是()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答案]A[解析]从表格中看出乙与丙为同一营养级(其能量不符合10%~20%的传递效率),故其食物链为:,能量金字塔如图②所示。图③中两曲线为捕食关系,而从食物链中看出乙与丙不是捕食关系,而具有竞争关系(二者有共同的食物——戊)。当除去甲与丁后,乙、丙大量繁殖,竞争加剧。可能有一个种群在竞争中被淘汰,如图④,综上所述,不能与表中数据符合的是①③。22.下图中的圆分别表示:a——生产者、b——分解者、c——原核生物、d——蓝藻、e——腐生细菌。能正确表示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是()[答案]A[解析]蓝藻属于原核生物,代谢类型为自养型,从生态系统成分看,属于生产者。腐生细菌属于原核生物,代谢类型为异养型,从生态系统成分看,属于分解者。2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A.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平衡B.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和数量保持不变C.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长时间保持不变D.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答案]D[解析]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称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4.为观察不同水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设计并制作了小生态瓶,其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的特殊性表现在()A.不输入能量 B.应封闭而不开放C.缺少分解者 D.不进行物质循环[答案]B[解析]衡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该生态系统在一定时间内能否保持自身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生态系统要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则必须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等成分,能进行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来源是阳光,都要输入太阳能。故制作的小生态瓶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的特殊性表现在密闭而不开放,避免外界其他因素的干扰。25.森林枯枝落叶层中可发现多种生物,其中属于初级消费者的是()A.白蚁 B.蚯蚓C.蜘蛛 D.蛇[答案]A[解析]蜘蛛、蛇都是捕食昆虫生活,肯定不是初级消费者;白蚁是啃食木材,由其体内的鞭毛虫分解消化纤维素,再吸收利用,通过这样一种特殊的共生关系,来维持白蚁的生存,故白蚁属于初级消费者。蚯蚓是以土壤中的落叶烂根为食,经其初步消化分解为简单的有机质后进入土壤。一般把蚯蚓归入分解者。因此,本题答案为A。26.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生态瓶中只有一条食物链,共含有三个营养级。若每个营养级每日每小时的耗氧量如下图中曲线所示,则曲线a、b、c所反映的营养级依次是()A.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B.第三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一营养级C.第三营养级、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D.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第一营养级[答案]A[解析]注意图中为耗氧量,植物夜间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白天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释放氧气,即白天耗氧量为负值,确定a为生产者。27.假设如下图所示食物网中水稻固定的太阳能为N,能量传递效率为10%,则人类获得的能量()A.等于10-2N B.少于10-2NC.少于10-1N D.多于10-1N[答案]C[解析]由题中食物网可找出三条食物链:①水稻→人;②水稻→奶牛→人;③水稻→鸭子→人。由能量传递效率分别计算三条食物链中人获得能量理论上最大为:10-1N、10-2N、10-2N。那么通过三条食物链人所获得的能量值应在10-2N~10-1N之间。28.下图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部分图解,①代表一定的能量值。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向的,原因是每个营养级均有部分能量随呼吸作用散失B.生产者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固定在含碳有机物中C.次级消费者无捕食者,因此同化的能量较多D.图中①代表初级消费者的尸体、残落物、粪便等中的能量[答案]B[解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向的,原因是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的顺序是不可逆转的,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各营养级通过呼吸作用产生的热能散失了,因此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应包含在由生产者指向分解者的箭头中。29.以下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应用或实例中,属于化学信息传递作用的是()①当蜜蜂散失时,雌蜂(蜂王)能分泌一种“聚集激素”,最后把所有的蜜蜂聚集在它的周围②蜜蜂采花酿蜜,当少数蜜蜂发现蜜源后,就能很快把几里路外的蜂群都引来采集花蜜,到蜜囊装满仍返回原地,而不迷失方向,就是因为蜜蜂分泌的“追踪激素”③当个别兵蚁发现敌害时,立即向体外释放一种“告警激素”向同伴告警,从而保护种群④养鸡时在保证营养供应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控制光照时间提高鸡的产蛋率⑤用一定频率的声波、磁场、光辐射处理谷物、蔬菜作物及树木等的种子,可提高其发芽率,获得高产⑥利用装有性激素的诱捕器来捕获害虫,预测、预报短期害虫发生的时间和范围,以预防害虫大面积发生A.①②③⑥ B.①②④⑥C.①④⑤⑥ D.①②③④[答案]A[解析]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动物通过特殊行为在同种或异种之间传递信息,这种行为特征称为行为信息。例如,蜜蜂的圆形舞和“8”字摆尾舞等。生物在生命活动中产生的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叫做化学信息,包括酶、维生素、生长素、抗生素、性外激素和促熟激素等。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这些通过物理过程来传递的信息,称为物理信息,④和⑤属于物理信息;其余的①②③⑥30.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简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B.该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C.能量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并进入系统,可以热能形式输出D.甲、乙和分解者所贮存的能量之和是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答案]D[解析]根据题中简图可知,甲能够固定太阳能,为生产者,乙从甲获取能量,为消费者,A正确;该生态系统需要从外界获得能量,同时能量也可以扩散到外界,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B正确;能量通过光合作用进入生态系统,经过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后有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C正确;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甲固定的太阳能总量,D不正确。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二、非选择题(共55分)31.(9分)请据图回答几个有关生态系统的问题:(1)图1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________(填字母)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2)图2的食物链中,②/①的比值代表________(生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③和④分别属于________和________(生物)的同化量的一部分。(3)图2的食物链中,草为兔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狼能够依据兔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兔同样也可以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去躲避猎捕,这说明了信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常情况下,草、兔、狼的数量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这是通过____________调节机制来实现的。[答案](1)A(2)兔→狼草兔(3)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负反馈32.(9分)低碳经济是以“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为核心的新型经济。请依据碳循环模式图分析低碳经济的生态学原理。(1)地球上最活跃的碳循环主要以________形式发生于________碳库和________碳库之间。(2)现代工业出现之前大气圈碳库长期处于稳态,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现代工业生产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4)人类要给正在“发烧”的地球“退烧”,除了发展低碳经济外,还应积极采取________等措施。[答案](1)CO2大气圈生物(2)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从大气中吸收碳(CO2)的速率与通过动植物的呼吸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将碳(CO2)释放到大气中的速率大体相等(3)化学燃料的燃烧使大气中的CO2的浓度增大(4)植树造林[解析]本题考查物质循环中的碳循环。碳主要以CO2形式在生物群落与大气中的碳库中循环。现代工业生产中,由于化学燃料的大量燃烧导致温室效应。现代工业出现之前,生产者、消费者的呼吸作用和分解者分解有机物释放出来的CO2与生产者吸收的CO2能够达到一种动态平衡。缓解温室效应的措施主要有:开发新能源,大量植树造林等。33.(9分)下图是处于平衡状态的简单淡水生态系统的部分成分,请回答:(1)此生态系统中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2)此生态系统中属于第三营养级的动物是________,淡水虾与小鱼的关系是________,大鱼与小鱼的关系是________。(3)若所有水鸟迁徙到别处,则短时间内大鱼数目________,水藻数目________,淡水虾数目________。(4)若此生态系统中的水绵大量减少,随之会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A.水藻大量增多 B.小鱼的数目增多C.水鸟的数目减少 D.甲壳类的数目增加(5)此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总和,在生态学上称为__________。(6)生态系统的4种成分中,图中未体现的两种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答案](1)3(2)水鸟、小鱼、淡水虾竞争捕食(3)增多减少减少(4)A(5)群落(6)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34.(9分)某生物实习小组的三位同学为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用河水、水生植物、植食性小鱼、泥沙、广口瓶、凡士林等材料分别制作了三个生态瓶,如图:请你分析这三个生态瓶,回答下列问题。(1)以上三个生态瓶只有一个是合理的,为________瓶,另外两个生态瓶出现错误的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甲、乙、丙三个生态瓶中的小鱼存活时间最短的是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加入泥沙的目的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某同学欲探究生物个体数量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系,该如何设计实验?写出实验思路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甲乙瓶未密封,丙瓶未置于散射光下(2)丙丙中生产者不能提供O2,并且会与小鱼争夺O2,造成小鱼因缺氧而死亡(3)①为生产者提供无机物②提供分解者(4)设置如甲瓶所示的广口瓶4个,分别向里面放入小鱼2条、4条、6条、8条,其余条件与甲瓶相同,然后观察各瓶中小鱼的存活时间。35.(9分)(·长春模拟)如图1是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图中数值的单位为kcal(m2·a)。图2是某岛屿居民与该岛上的植物、兔、鼠、鼬和鹰构成的食物网,某个时期,当地居民大量捕杀鼬,导致岛上鼠种群爆发,随后由鼠疫杆菌引起的鼠疫通过跳蚤使人感染。请回答问题:(1)图1中第二营养级的能量流入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约为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2)图1数据反映出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没有演替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判断依据是能量输入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能量输出。(3)图2所示食物网中,植物中的能量能通过________条食物链传递给鹰;鹰所处的营养级是________;兔和人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鼠疫杆菌与人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4)通常情况下,鼬对鼠种群数量的影响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寄生在鼠身上的跳蚤对鼠种群数量的影响;大量捕杀鼬会导致鼠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