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我要的是葫芦》教案2_第1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我要的是葫芦》教案2_第2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我要的是葫芦》教案2_第3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我要的是葫芦》教案2_第4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我要的是葫芦》教案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我要的是葫芦

1.认识“葫、芦”等11个生字,会写“棵、谢”等8个字,会写“从前、

教细长”等8个词语。(重点)

学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对比朗读,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

标不同语气。(重点)

3.了解种葫芦的人最后没有得到葫芦的原因,初步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

事物之间的联系。(重难点)

a_____n时

学生预习o2

安课

a,,排

教师备课o时

g。第j.7〉第一讲时/加/审①珠J•新

“葫、芦”等11个生字,会写“棵、谢”等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葫芦的样子,体会种葫芦的人对小葫芦的喜

爱之情。

3.学习课文第1、4自然段,思考葫芦的变化,初步体会植物生长过程中枝、

叶、果实等的内在联系。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准备好的葫芦实物,请学生观察后谈话激趣。

导语: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件礼物。看看这是什么?谁能用自

己的话说说这个葫芦的样子?这个葫芦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师板书:葫芦,

指导读好轻声)

2.(课件出示相关葫芦制品、葫芦工艺品图片)认一认,了解葫芦的功用、

葫芦文化。

葫芦一年生草本植物,花白色。果实中间细,两端一般呈圆球形,嫩时做

蔬菜用,长老后硬壳可做器皿。

葫芦文化葫芦本身形态各异,造型优美,给人喜气祥和的美感;葫芦与“福

禄”谐音,因此人们常用葫芦来表示福禄。

“葫芦”前补全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注意“葫芦”要重读。

4.学生质疑:读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谁想要葫芦?这个人为什么要葫芦?他最后得到葫芦了吗?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

1.学生自由读课文,争取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

2.动笔圈一圈本课会认字,再出示带会认字的字词,同桌合作互读,归类识

字。

(1)字音识记:“藤、盯”是后鼻音,“赛”是平舌音。

(2)结构识记:“葫、芦、藤、赛、感”是上下结构;“蜘、盯、怪、慢”

是左右结构。

(3)熟字加偏旁识记:胡+什一葫;咸+心一感;牙+虫一蛇。

(4)对比识记:赛一比赛、赛过;寒一寒冷、寒风。指出“赛过”就是“比

得过”的意思。

(5)同偏旁归类识记:“葫、芦、藤”都是草字头,它们跟植物有关;“怪、

慢”都是竖心旁,跟心里的想法、感受有关。

(6)借助图片识记:出示生活中常见的丝瓜藤、葡萄藤、南瓜藤、西瓜藤

等,识记“藤”字。

3.扩词练习。

4.师生合作串读课文,反馈评价。

三、书写指导,练习提高

1.(课件出示会写字)学生观察字的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交流识记生字

的好方法。

“棵、盯、治、怪”。

(1)出示带生字的词语,读一读。

一样葫芦叮着迨一节奇,译

(2)学生看范字,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熟记字形,归纳出“左窄右宽”的

结构特点。

(3)教师指导书写,学生书空。

“谢、想、言、邻”。

(1)出示带生字的词语,读一读。

花涉以后心里学自亨自语令居

(2)学生看范字,教师指导书写。

4.学生描红,再在田字格中书写。教师投影展示优秀学生作品,学生交流后

练写。

“词语表”中本课词语,同桌互查互纠,将订正后的词语多写几遍。

四、整体感知,梳理因果

(-)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再同桌互读。

2.小组合作,共同探究:课文的线索是什么?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二)学习第1自然段第1至3句。

1.学习第1自然段第1句: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

(1)思考:句子中“一棵葫芦”和课题中的“葫芦”意思一样吗?

(2)学生汇报并说明理由。

2.观察第一幅插图,联系上下文,明白''一棵葫芦”包含葫芦藤、葫芦叶、

葫芦花、小葫芦。

3.感受葫芦的生长顺序。

(1)思考:这棵葫芦长得怎么样呢?

①动笔画出短语:(细长)的葫芦藤

(雪白)的小花(可爱)的小葫芦

②课件突出“雪白”,引导学生说出“雪白”的近义词。思考:还有什么东

西是雪白的?

(2)用“△”标出一连串的动词。(种、长、开、谢、挂。)

(3)学生利用查字典选义项的方式,查一查“谢”字的不同意思。(在课

文里指葫芦花开过了、花谢了的意思,在日常生活中大多表示“谢谢、感谢”。)

4.指导朗读,规范学生语言。

(1)强调动词和“细长、雪白、小”等修饰性词语,读出对葫芦的喜爱之

情。

(2)借助关键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种植经验,尝试有

序表达。

①出示词语:种了、长满了、开出了、花谢以后、挂了。

②引导学生用以上词语说说自己或他人种植瓜果的过程。

(三)学习第1自然段第4至5句,感受种葫芦人对葫芦的喜爱之情。

1.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句子,体会种葫芦人对小葫芦的喜爱、满意之情。

朗读指导:“啊”表示赞叹、赞美,“多么可爱”表现了种葫芦人非常喜爱

刚长出来的小葫芦。朗读时,要表现出他对小葫芦的赞美。

2.关注种葫芦人的行为,抓住关键词“每天、看几次",指导重音朗读,体

会种葫芦人内心对小葫芦的喜爱与渴望。

(四)学习第4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同桌交流。

2.出示蚊虫图片,感受蚯虫的危害。

蚊虫昆虫,又称蜜虫、腻虫。身体卵圆形。常群集于叶片、嫩茎、花蕾、

顶芽等部位,刺吸汁液,使叶片皱缩、卷曲、畸形,严重时引起枝叶枯萎甚至植

株死亡。

3.出示句子,比较发现,感受表达的生动。

'小葫芦变黄了,都落了。

,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都落了。

、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1)学生读后比较哪一句更好。

明确:第三句更好,它写出了葫芦的变化。葫芦不是一下子同时落下来的,

首先是蛇虫变多后,叶子被虫蛀且变黄了,无法输送营养给小葫芦,小葫芦也变

黄了,最后葫芦才一个一个落下。朗读时要把节奏放慢,声音放轻些。

(2)指导重音朗读,抓住“慢慢地、一个一个”,感受蚣虫、叶子、小葫

芦三者之间的联系。

五、课堂回顾,作业设计

L师生共同回顾本课时内容,学生分组交流学习收获。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学案.”,)

小、.不)④怎〜仆]第二^时(,

/।-------------1、.

g凛4O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2.学习课文第2、3自然段,对比插图,联系上下文,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

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的道理。

拿手过盛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玩葫芦游戏,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葫芦藤一一()的葫芦藤(细长、美丽、绿色……)

葫芦花一一()的葫芦花(雪白、美丽、可爱……)

小葫芦——()的小葫芦(可爱、绿色……)

2.出示含会认字、会写字的词语,学生读一读。

3.复习第1、4自然段:学生认真观察课本上的插图,比较发现两幅图有什

么不一样。

过渡:种葫芦的人想栗葫芦,为什么最后却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一个葫芦

也没得到?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个关于葫芦的故事。

二、着眼“葫芦”,探究联系

(一)学习第2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并思考:种葫芦的人看到蜘虫后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怎么

说的?

“怎么想的”。

(课件出示句子)有一天,他看见叶子上爬着一些财虫,心里想,有几个虫

子怕什么!

(1)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这是对种葫芦的人看到蛇虫时的心理描写。这个人眼里只有小葫芦,一心只

想着小葫芦,至于叶子上的虫子,他毫不在意。“有几个虫子怕什么!”突出了

这个人的满不在乎,这也为后文描写小葫芦都掉落埋下了伏笔。

(2)朗读指导:感叹句可以反映出他对蚊虫不屑一顾的态度,要用满不在

乎的语气读。

(3)对比朗读,进一步体会种葫芦人满不在乎的心理。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Y

一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①学生反复朗读,体会两个句子语气的异同。

②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这两个句子意思是相同的。不同的是第一个句子是

感叹句,表达的语气更强烈一些。

“怎么做的”和“怎么说的”。

(课件出示句子)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

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1)请学生观察第一幅插图中人物的神情、动作。思考:“盯”能不能换

成“看”?

“盯”指集中注意力看,突出了那个人对小葫芦的重视程度,表示种葫芦的

人眼里只有小葫芦,比“看”表示的程度更深。

(2)理解“自言自语”的意思,联系生活经验说一说。

(3)朗读句子,同桌互读。

朗读指导:抓住反复的语言“快长啊,快长啊",指导学生读出种葫芦的人

自言自语的语气和热切期盼葫芦快快长大的心情。“快长啊,快长啊”的语调逐

渐上扬。“呢”表示确定,表现出种葫芦的人对葫芦的长势充满期待。

(二)学习第3自然段。

1.同桌之间一人读,一人思考:种葫芦的人的邻居看到了葫芦叶子上的螭虫

时是怎么说的?用横线画出邻居说的话。

2.请学生朗读邻居的话。

朗读指导:从‘'别"和''快”两个字可以看出蜘虫是很厉害的。朗读时,“别

光盯着、快治一治吧”重读,表现出邻居着急的心理。

3.思考:种葫芦的人为什么感到奇怪?他是怎么想的?用波浪线画出他说的

话。(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蜘虫和葫芦真的没有联系吗?

(1)学生自由朗读,体会种葫芦的人的语气。

(2)思考:“叶子上的虫还用治?”的意思是什么?(叶子上的虫不用

治。)

(3)出示下列一组句子,比较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同桌讨论交流。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Y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相同之处:这组句子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不同之处:第一句是反问句,第

二句是陈述句;第一句表达的语气比第二句更强烈。

(4)读了这个人的话,你感受到了什么?怎么读好这个人的话呢?(学生

自由表达、练读)

朗读指导:“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是反问句,意思是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这个反问句语气强烈,表现出种葫芦的人的惊讶,他对邻居的话感到不理解。“我

要的是葫芦”表明种葫芦的人只要葫芦,对其他的都不放在眼里,都不关心。邻

居的催促与种葫芦的人的不以为然形成对比。朗读时,问句语调上扬,一句强过

一句,第三句要一字一词地强调,尤其是“葫芦”二字要重读。

4.指导分角色朗读第3自然段。

5.想象说话,体会种葫芦的人的心理。

(1)课件出示。

①有几个虫子怕什么!他认为。

②叶子上的虫还用治?他想的是O

(2)学生自主交流。

①有几个虫子怕什么!他认为有几个小虫子不要紧。

②叶子上的虫还用治?他想的是虫子生在叶子上,又没有生在葫芦上,他

只要葫芦,又不要叶子,所以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6.组织讨论:他想得对不对?叶子上的虫到底要不要治?

(1)小组讨论,交流想法。

(2)补充资料:葫芦变黄掉落的原因。

叶子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利用光

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这些有机物正是植物生长、发育、繁殖的主

要物质来源和全部能量来源。如果葫芦叶子上生了蜥虫,蝇虫靠刺吸植物体内的

汁液为食,这样就很容易引起植物营养不良。随着叶子的皱缩、卷曲甚至枯萎,

植物的光合作用也受到了影响,植物体内的营养物质进一步减少,小葫芦就可能

由于缺乏营养而变黄掉落。

三、课后拓展,揭示寓意

1.再次出示两幅插图,让学生观察画面并展开想象。

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一个个都掉落了,会想些什么?他又会做些什么呢?

可以说给老师、同学或者家长听一听。

2.思考:读完这则寓言,你有何启发?

(1)要善于听取他人有益的劝告。

(2)事物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要联系地看问题,如果只顾结果,不考虑

其他,有可能到头来什么也得不到。

3.续编《我要的是葫芦》。

“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这又会发生一个什么新的故事呢?

鼓励学生合理地发挥想象,大胆编故事、讲故事。

四、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1.课后搜集其他寓言故事,读一读,与同学分享。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学案・”,)

施节役时

相互联系

可爱《近另一些螃虫

我要的是葫芦(变黄||不治

小葫芦变黄

全都落了《长满蜡虫

在第一课时,我引导学生探究葫芦所代表的不同意思,帮助学生理解葫芦的

生长过程;通过学习“细长的葫芦藤”等短语,积累语言,初步感受课文把内容

写得清楚、具体的方法。在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时,通过对比句子,让学生体会

用词的准确性,理解小葫芦逐步变化、逐步掉落的过程。

读图也是阅读能力的培养,通过图文结合地研读,学生可学会更加有理有据

地进行表达。在教学中,我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用实物“葫芦”让学生

感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我还利用课文形象的插图,让学生观察、说

话,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观察、听说能力;再联系课文内容,让学生自然地明

白事物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

14我要的是葫芦

文本分析:

本文讲的是一个人种葫芦,叶子上长了蛇虫却置之不理,大家的好心劝告他

也不听,后来叶子上的蛇虫越来越多,结果小葫芦都落光了的故事。这个故事告

诉我们:事物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要联系地看问题。如果只顾结果,不考虑其

他,有可能到头来什么也得不到。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共有4个自

然段,以葫芦的生长变化为线索,讲述了一个可笑但令人深思的故事。课文语言

朴实,用词准确。课文的两幅插图形成鲜明的对比:图一描绘了葫芦长势良好,

种葫芦人的欣喜之态;图二描绘了葫芦叶子飘落,小葫芦掉落,种葫芦人的惊讶

之态。二年级学生已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审美情趣。他们能够在教师的帮助

下,简单概括一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大致把握课文的情感基调,因此课堂上可结

合课文插图,让学生理解故事的过程。但学生可能对同一个意思能够有不同的表

达方式且句中情感也不同的理解能力还稍有欠缺,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在学生的

交流和朗读中加以点拨。

教学目标:

“葫、芦”等11个生字,会写“棵、谢”等8个字,会写“从前、细长”

等8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对比朗读,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

的不同语气。

3.了解种葫芦的人最后没有得到葫芦的原因,初步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

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L体会反问句、感叹句的表达特点。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课时安排:2课时

••・图••・

课时目标

“葫、芦”等11个生字,会写“棵、盯、治、怪”4个左窄右宽的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葫芦的样子,体会种葫芦的人对小葫芦的喜

爱之情。

3.学习课文第1、4自然段,思考葫芦的变化,初步体会植物生长过程中枝、

叶、果实等的内在联系。

要点把握

1.识记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感叹句,体会感叹句的特点。

3.结合课文插图感受葫芦的变化,懂得葫芦的枝、叶、果实等的内在联系。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课前准备好的葫芦实物,谈话激趣。

导语: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件礼物。看看这是什么?谁认识?

(生答)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葫芦的样子?这个葫芦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

象?(生自由发言,师板书:葫芦,指导读好轻声)

2.课件出示相关葫芦制品、葫芦工艺品图片,认一认,了解葫芦的功用、葫

芦文化。

过渡:葫芦不仅好看,还能制作成许多精美的工艺品,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吧!

葫芦葫芦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互生,心脏形,花白色。果实中间细,

两端一般呈圆球形,嫩时做蔬菜用,长老后硬壳可做器皿。

葫芦文化葫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众多的吉祥含义。葫芦本身形态各异,

造型优美,给人喜气祥和的美感;葫芦与“福禄”谐音,因此人们常用葫芦来表

示福禄。枝叶繁茂、多果的藤蔓与多籽的葫芦还有着“子孙万代、繁茂吉祥”的

美好寓意。

“葫芦”前补全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注意“葫芦”要重读。

过渡:同学们,刚才我们认识了葫芦,了解了葫芦文化。接下来,我们要学

习一个与葫芦有关的故事一一《我要的是葫芦》。

4.引导学生质疑:读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谁想要葫芦?这个人为什么要葫芦?他最后得到葫芦了吗?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

1.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争取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

2.动笔圈一圈本课生字,同桌合作互读,归类识字。

(1)字音识记:“藤、盯”是后鼻音,“赛”是平舌音。

(2)结构识记:“葫、芦、藤、赛、感”是上下结构;“螃、盯、怪、慢”

是左右结构。

(3)熟字加偏旁:胡+Hf葫;咸+心感;牙+虫蜘。

(4)对比识记:赛——比赛、赛过;寒一一寒冷、寒风。指出“赛过”就

是“比得过”的意思。

(5)同偏旁归类识记:“葫、芦、藤”都是草字头,它们跟植物有关;“怪、

慢”都是竖心旁,跟心里的想法、感受有关。

(6)借助图片识记:出示生活中常见的丝瓜藤、葡萄藤、南瓜藤、西瓜藤

等,识记“藤”字。

3.扩词练习。

藤:(葫芦藤〕।(丝瓜藤)谢:(谢谢)(感谢)

芦:(葫芦)(芦苇)盯:(盯住)(盯人)

赛:(比赛)(赛跑)感:(感动)(感情)

怪:(奇怪)(古怪)慢:(减慢)(快慢)

4.教师和学生合作串读课文,相机正音,反馈评价。

三、书写指导,练习提高

“棵、盯、治、怪”。

出示带生字的词语,读一读。

一棵葫芦盯着治一治奇怪

2.学生看范字,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熟记字形,归纳出“左窄右宽”的结构

特点。

3.教师指导书写,学生书空。

【盯】左窄右宽,左高右低。“目”横间距均匀;“丁”字横拉长,竖钩

收笔靠近竖中线。

【棵】左窄右宽,左高右低。“果”的撇、捺要舒展。

【治】左窄右宽,左低右高,第四笔撇折的折点在田字格中心的左侧。

【怪】左窄右宽,左高右低。右上部“又”横撇、捺要舒展,右下部“土”

的最后一横不要超出横撇、捺的宽度。

4.学生描红,再在田字格中书写。教师投影反馈学生作品,学生相互交流。

四、再读课文,梳理因果

(一)学习第1自然段第1至3句。

1.学习第1自然段第1句: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

思考:句子中“一棵葫芦”和课题中的“葫芦”意思一样吗?

2.观察第一幅插图,联系上下文,明白“一棵葫芦”包含:葫芦藤、葫芦叶、

葫芦花、小葫芦。

3.感受葫芦的生长顺序。

(1)思考:这棵葫芦长得怎么样呢?

①动笔画出短语:(细长)的葫芦藤(雪白)的小花(可爱)的小葫芦

②课件突出“雪白”,引导学生说出“雪白”的近义词。(洁白)思考:还

有什么东西是雪白的?(雪白的棉花、雪白的云朵。)

(2)用标出一连串的动词。(种、长、开、谢、挂。)

(3)学生利用查字典选义项的方式,查一查“谢”字的不同意思。(在课

文里指葫芦花开过了、花谢了的意思,在日常生活中大多表示“谢谢、感谢”。)

(教师相机板书:种了葫芦;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小花;挂了小葫芦。)

4.指导朗读,规范学生语言。

(1)朗读时,要强调动词和“细长、雪白、小”等修饰性词语•,用喜爱的

语气读出对葫芦的喜爱之情。

(2)借助以下关键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自己的种植经验,

尝试有序表达。

①出示词语:种了、长满了、开出了、花谢以后、挂了。

②引导学生用以上词语说说自己或他人种植瓜果的过程。

(二)学习第1自然段第4至5句,感受种葫芦人对葫芦的喜爱之情。

1.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句子,体会种葫芦人对小葫芦的喜爱、满意之情。

指导:“啊”表示赞叹、赞美,“多么可爱”表现了种葫芦人非常喜爱刚长

出来的小葫芦。朗读时,要表现出他对小葫芦的赞美之情。(教师可以出示课前

准备的小葫芦,引发学生对葫芦的喜爱之情)

2.关注种葫芦人的行为,抓住关键词“每天、看几次",指导重音朗读,体

会种葫芦人内心对小葫芦的喜爱与渴望。

(三)学习第4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同桌交流。

2.出示蚊虫图片,感受蚯虫的危害。

蜥虫昆虫,又称蜜虫、腻虫。身体卵圆形。常群集于叶片、嫩茎、花蕾、

顶芽等部位,刺吸汁液,使叶片皱缩、卷曲、畸形,严重时引起枝叶枯萎甚至植

株死亡。

3.出示句子,比较发现,感受表达的生动。

小葫芦变黄了,都落了。

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都落了。

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1)学生读一读,哪一句要好一些?为什么?

明确:第三句更好,它写出了葫芦的变化。葫芦不是一下子同时落下来的,

首先是蛇虫变多后,叶子被虫蛀且变黄了,然后无法输送营养给小葫芦,小葫芦

也变黄了,最后葫芦才是一个一个落下的。朗读时要把节奏放慢,声音放轻些。

(2)指导重音朗读,抓住“慢慢地、一个一个”,感受蚊虫、叶子、小葫

芦三者之间的联系。

(四)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课时目标

1.复习11个生字,会写“谢、想、言、邻”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学习课文第2、3自然段,对比插图,联系上下文,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

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的道理。

要点把握

1.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2.了解种葫芦的人最后没有得到葫芦的原因,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

之间的联系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玩葫芦游戏。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葫芦藤一一()的葫芦藤(细长、美丽、绿色……)

葫芦花一一()的葫芦花(雪白、美丽、可爱……)

小葫芦一一()的小葫芦(可爱、绿色……)

2.课件出示词语,学生读一读。

谢了螃虫盯着赛过奇怪感到邻居慢慢地治一治

自言自语

3.复习第1、4自然段。

学生认真观察课本上的插图,比较发现两幅图有什么不一样。

(1)人的表情不一样:一个是面带微笑,一个是满脸惊讶。

(2)葫芦的叶子不一样:一个是绿绿的叶子,一个是枯黄的叶子,有的还

有小孔。

(3)葫芦不一样:一个是绿油油的,挂在藤上,一个是黄黄的,落在地上。

过渡:种葫芦的人想要葫芦,为什么最后却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一个葫芦

也没得到?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个关于葫芦的故事。

二、着眼“葫芦”,探究联系

(一)学习第2自然段。

过渡:葫芦在成长的过程中长出了几个蜘虫,种葫芦的那个人看到蛟虫后是

怎么想的、怎么做的、怎么说的?

“怎么想的”。

预设:有一天,他看见叶子上爬着一些蚯虫,心里想,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1)自由读读这句话,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明确:这是对种葫芦的人看到蜘虫时的心理描写。这个人眼里只有小葫芦,

一心只想着小葫芦,至于叶子上的虫子他毫不在意。“有几个虫子怕什么!”突

出了这个人的满不在乎,这也为后文描写小葫芦都掉落埋下了伏笔。

(2)指导朗读句子:感叹句可以反映出他对蛟虫不屑一顾的态度,要用满

不在乎的语气去读。

(3)对比朗读,进一步体会种葫芦人满不在乎的心理。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①学生反复朗读,体会两个句子语气的异同。

②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这两个句子意思是相同的。不同的是第一个句子是

感叹句,表达的语气更强烈一些。

“怎么做的”和“怎么说的”。

预设: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

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1)出示图片,请学生观察插图中人物的神情、动作。思考:“盯”能不

能换成“看”?

明确:“盯”指集中注意力看,突出了那个人对小葫芦的重视程度,表示种

葫芦的人眼里只有小葫芦。比“看”表示的程度更深。

(2)理解“自言自语”的意思,联系生活经验说一说。

指导:抓住反复的语言“快长啊,快长啊!”,指导学生读出种葫芦的人自

言自语的语气和热切期盼葫芦快快长大的心情。“快长啊,快长啊!”在语调上

可以逐渐上扬。“呢”表示确定,表现出种葫芦的人对葫芦的长势充满期待。

(二)学习第3自然段。

过渡:种葫芦的人的邻居看到了葫芦叶子上的蜘虫时是怎么说的?用横线画

出邻居说的话。

1.请学生朗读邻居的话。

朗读指导:从“别"和''快”两个字可以看出蛇虫是很厉害的。朗读时,“别

光盯着、快治一治吧”重读,表现出邻居着急的心理。

2.思考:种葫芦的人为什么感到奇怪?他是怎么想的?用波浪线画出他说的

话。(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

(1)学生自由朗读,体会种葫芦的人的语气。

(2)思考:“叶子上的虫还用治?”的意思是什么?(叶子上的虫不用

治。)

(3)出示下列一组句子,比较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同桌讨论交流。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明确:相同之处:这一组句子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

不同之处:第一句是反问句,第二句是陈述句;第一句所表达的语气比第二

句更为强烈。

(4)读了这个人的话,你感受到了什么?怎么读好这个人的话呢?(学生

自由表达、练读)

明确:“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是反问句,意思是叶子上的虫不用治。这个

反问句语气强烈,表现出种葫芦的人的惊讶,他对邻居的话感到不理解。“我要

的是葫芦”表明种葫芦的人只要葫芦,对其他的都不放在眼里,都不关心。邻居

的催促与种葫芦的人的不以为然形成对比。朗读时,问句语调上扬,一句强过一

句,第三句要一字一词地强调,尤其是“葫芦”二字要重读。

3.指导分角色朗读第3自然段。

4.想象说话,体会这个人的心理活动。

(1)课件出示。

①有几个虫子怕什么!他认为:-

②叶子上的虫还用治?他想的是:o

(2)学生自主交流。

①有几个虫子怕什么!他认为有几个小虫子不要紧。

②叶子上的虫还用治?他想的是虫子生在叶子上,又没有生在葫芦上,他只

要葫芦,又不要叶子,所以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5.组织讨论:他想得对不对?叶子上的虫到底要不要治?

(1)小组讨论,交流想法。

示例:他的想法不对,叶子上的虫子不治,就会越来越多,这样叶子就会被

虫子吃光,葫芦就吸收不到营养,会慢慢掉落。

(2)补充资料:葫芦变黄掉落的原因。

叶子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利用光

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这些有机物正是植物生长、发育、繁殖的主

栗物质来源和全部能量来源。如果葫芦叶子上生了虾虫,虾虫靠刺吸植物体内的

汁液为食,这样就很容易引起植物营养不良。随着叶子的皱缩、卷曲甚至枯萎,

植物的光合作用也受到了影响,植物体内的营养物质进一步减少,小葫芦就可能

由于缺乏营养而变黄掉落。

三、观察示范,书写指导

1.书写指导。

引导学生观察,教师范写。

【想】上长下短。“木”末笔捺要变成点,“目”框内第二横写在横中线上;

“心”要略扁,第二笔是卧钩。

【谢】“身”居中,较瘦长,下面的撇右端不出头,“寸”的横笔写在横

中线上面,竖钩的竖段写长些。

【言】第一个长横与中间两个短横是等距的。

【邻]“令”的捺改为点;”适当写得大一些,使得左右匀称。

2.学生自行练习并组词。

3.听写词语。

从前细长雪白谢了盯着邻居奇怪治一治自言自语

四、课后拓展,揭示寓意

1.再次出示两幅插图,让学生观察画面并展开想象。

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一个个都掉落了,会想些什么?他又会做些什么呢?

可以说给老师、同学或者家长听一听。

2.思考:学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

小结:事物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要联系地看问题,如果只顾结果,不考虑

其他,有可能到头来什么也得不到。

3.续编《我要的是葫芦》。

“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这又会发生一个什么新的故事呢?

鼓励学生发挥合理的想象,大胆编故事、讲故事。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1.课后搜集其他寓言故事,读一读,与同学分享。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板书设计

豌)可爱<相互联系近书一些螃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