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 教学设计与反思 17 松鼠_第1页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 教学设计与反思 17 松鼠_第2页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 教学设计与反思 17 松鼠_第3页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 教学设计与反思 17 松鼠_第4页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 教学设计与反思 17 松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习作单元

第17课松鼠

设计依据与构思

《松鼠》是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阅读说明

文。通过本课的学习,一方面让学生了解一些科学知识,唤起学生探索自

然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另一方面也让学生了解说明方法,

体会作者怎样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形象地说明事物,并学习在习作中加以运

用。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动物的外形、特点、习性,从而引导学生关注

动物的生存状态,激发学生关爱动物、保护动物的热情。

本文语言文字比较浅显,松鼠又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小动物,所以在

教学中以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为主,老师的启发、引导为辅。课堂上,以

阅读促进学生思考,通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合作探究,达到共识,进

而完成教学目标。在教学上,要体现利用课文充当范文,为学生提供写作

时仿效的"范本",以此来锻炼学生的写作思维,使他们初步学会一般说

明文的习作思路。

了解课文的说明方法既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教

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发现,培养学生阅读说明性文章的能

力,为培养学生写作说明性文章打好基础。

课时安排:2课时。

教材分析

《松鼠》是一篇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都很强的文艺性说明文(又

称科学小品)。本文侧重于介绍松鼠的外形、特点、习性,采用了比喻、

拟人的手法,语言生动传神,极具文学色彩。课文第1自然段首先从总体

入手,介绍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接着从

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和吃食姿势几个方面具体来写松鼠的外形

特征。第2自然段从松鼠的活动范围、活动时间两个方面着重介绍了松鼠

驯良的特征。第3~4自然段侧重写了松鼠乖巧的特征。最后补充介绍了松

鼠的生育情况,何时换毛以及喜欢洁净的特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默读课文,获取有关松鼠的信息,了解松

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细致的

描写,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培养阅读

说明文的兴趣。

■教学目标

1.学会"驯、矫”等8个生字,读准字音,理解意思;学会"鼠、秀"

等11个会写字,识记字形,规范书写;读写积累"松鼠、乖巧”等词语。

2.默读课文,把从课文中获得的有关松鼠的信息分条写下来。

3.了解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

人文情怀。

4.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

细致的描写,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培养阅读说明文的兴趣。

5.选择一种动物,对它的活动进行观察,仿照课文第4自然段写一段

话。

I教学重、难点

L默读课文,把从课文中获得的有关松鼠的信息分条写下来。

2.了解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3.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

细致的描写,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培养阅读说明文的兴趣。

4.选择一种动物,对它的活动进行观察,仿照课文第4自然段写一段

话。

I课前准备

学生:完成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朗读课文,理解内容,读中感受。

教师:准备课件。

自主学习任务单

一、学习指南

1.课题名称: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7课《松鼠》。【体

裁:说明文】

2.达成目标。

(1)认识本课的8个生字,读准字音,理解意思。

(2)会写11个字,识记字形,规范书写,会读写课文中新出现的词

语。

(3)默读课文,说说从课文中获得哪些有关松鼠的信息?

(4)说说作者运用了哪些方法来介绍松鼠?

(5)在学习中积累了哪些阅读说明文的方法?

3.学习方法建议:自主识字、认真思考、交流讨论。

4.课堂学习形式预告:自读自悟、合作探究、自主体验。

二、学习任务

1.根据拼音写汉字。

松shti(鼠)清xi。(秀)I访g(玲)I6ng(珑)

xi3(歇)凉搭w6(窝)光hu3(滑)捡shi(拾)

x冶(狭)窄m亩n(勉)强shU(梳)理

2.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松鼠的?

答:课文介绍了松鼠的漂亮、乖巧、驯良,松鼠的生育情况,何时换

毛以及喜欢洁净的特点。

3.课文第1自然段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松鼠的外形特点的?

答:课文第1自然段首先从总体入手,介绍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

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接着从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和吃食

姿势几个方面具体来写松鼠的外形特征。

4.课文第2自然段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松鼠驯良的特征的?

答:第2自然段从松鼠的活动范围一一^树上(不侵犯人类)、活动时

间——夜晚(不骚扰人类)两个方面着重介绍了其性格特征——驯良。

5课文第3~4自然段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松鼠乖巧的特征的?

答:从"有人触动大树"时的反应来表现它的警觉;从蹦跳的动作来

表现它的轻快;从储备食物过冬来表现它的聪明;列举了松鼠搭窝的经过,

从选址、建造、居住及窝口特点等方面来表现它的聪明、勤快,进一步突

出了它的乖巧。

三、困惑与建议

预设:松鼠的食物只有棒子吗?

教学流程及分析

第1课时

■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谜语:尖尖的嘴巴像老鼠,一身茸毛尾巴粗。爱在森林里

边住,爱吃松子爱上树。(谜底:松鼠)

2.课件出示松鼠外形、活动、进食、搭窝、休息等多张图片,学生互

相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有关松鼠的资料。

根据生活环境不同,松鼠科分为树松鼠、地松鼠和石松鼠等。全世界

近35属212种,中国有11属24种,其中岩松鼠和侧纹岩松鼠2种是中

国特有动物。

松鼠是典型的树栖小动物,身体细长,被柔软的密长毛反衬得特别小。

松鼠多数栖息在寒温带的针叶林及针阔叶混交林区,尤其在山坡或河谷两

岸的树林中最多。松鼠喜欢单独在树林中居住,有的也在树上搭窝。

松鼠主要以榛子、橡子、栗子、胡桃等坚果为食,也喜欢吃松子,常

到针叶林中寻找松子吃,也吃松树的嫩枝叶、树皮、菌类、昆虫、小鸟等。

有储藏食物的习性。松鼠的繁殖能力较强,寿命8~10年。

3.谈话揭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法国著名博物学家布封的一篇文

章《松鼠》。(板书课题)

4.质疑课题: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根据学生提出的具体问题,教师整理如下。

(1)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松鼠的?

(2)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松鼠介绍清楚的?

设计思想借助谜语和图片引发学生对松鼠的兴趣;交流收集的资料,激发学

生阅读文本的兴趣,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

■流程二:互相交流,了解作者

1.小组交流自己课前搜集到的与作者有关的资料。小组长记录并整理

小组同学的发言。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

3.教师评议并小结。

布封(1707—1788),十八世纪法国博物学家、作家。布丰从小受教会

教育,爱好自然科学。1739年起担任皇家花园(植物园)主任。他用毕

生精力经营皇家花园,并用40年时间写成36卷巨册的《自然史》。布封

是人文主义思想的继承者和宣传者,在他的作品中惯常用人性化的笔触描

摹动物。他写的《松鼠》被选入小学五年级上册部编人教版课本。

设计思想通过交流,了解了作者的写作风格,拉近了学生与作者的距离,

激发了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

■流程三:初读感知,学习字词,理清层次。

1.学生以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要求:尽量连词成句地读,不要一个

字一个字地读,不要回读。

2.检查学生初读情况

(1)指名多个学生认读生字,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准确的字音。

(2)课件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驯良矫健歇凉树杈苔辞狭窄勉强锥形

指导学生读准翘舌音"杈、锥";读好前鼻音"薛、勉";读好后鼻

音"枉、榜"。

(3)学习多音字。

①松鼠在秋天拾榛子,塞到老树空心的缝隙里,塞得满满的,留到冬

天吃。

塞:s^i(堵塞、塞满、塞进)

sai(塞外、要塞、塞翁失马)

se(阻塞、闭塞、茅塞顿开)

②松鼠在秋天拾榛子,塞到老树空心的缝隙里,塞得满满的,留到冬

天吃。

缝:feng(缝补、缝连、裁缝)

feng(裂缝、缝隙、天衣无缝)

(4)理解词语

①乖巧:合人心意,讨人喜欢;机灵,巧妙。

②驯良:和顺善良。

③橡栗:橡树的果实,外表皮有一层硬壳,圆形,呈棕红色,内仁如

栗子,可食用。

④矫健:强壮有力。

⑤玲珑:精巧细致。

⑥蛰伏:动物冬眠,潜伏起来不食不动。

⑦警觉:对危险或情况变化的敏锐感觉。

⑧苔辞:苔辞植物的一纲,属于这一纲的植物,根、茎、叶的区别不

明显,绿色,生长在阴湿的地方。

3.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1)学生自由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2)小组交流,小组长记录并整理小组同学的意见。

(3)教师评议并小结:本文侧重于介绍松鼠的外貌、性格和行动。

介绍松鼠是一种漂亮、乖巧、驯良的小动物。最后补充介绍了松鼠的生育

情况,何时换毛及喜欢洁净的特点。

设计思想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交流识字、解词、梳理课文内容,调动学生学

习的积极性。

I流程四:指导书写生字

1.课件出示会写字。

鼠秀玲珑歇窝滑拾狭勉梳

2.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字型,观察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让学生试说

笔画笔顺。(重点指导:"鼠、秀、窝",上下结构,上下基本同宽;"玲、

珑、滑、拾、狭、梳”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3.认真试写,提醒学生写字姿势及握笔姿势。

4.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写字作品,师生共同评价。学生相互交

流借鉴,争当"小小书法家"。

5.指导学生对间架结构掌握不好的字进行练习,对笔画不正确的字进

行修改。

设计思想对生字的笔画和间架结构进行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I流程五: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学习,掌握了字音,学习了本课生字,理解了词语含

义,并掌握了识字、理解词语的方法。另外,读完这篇课文,我们了解了

松鼠的特点,真切地感受到松鼠的乖巧、驯良等特点。

设计思想巩固所学知识,使学生对学过的文章加深印象。

教学流程及分析

第二课时

■流程一:谈话过渡,导入新课

L指名分自然段合作读课文,说说通过学习松鼠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

印象。

2.小结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默读了解到《松鼠》是法国

作家、博物学家布封写的一篇科学小品文。这篇课文作者就是从外形、活

动、吃食、搭窝这四个方面介绍了松鼠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的特点。这

节课我们继续阅读探究这篇课文,了解作者是怎样利用语言文字把松鼠活

灵活现地展示在读者面前的。

设计思想新旧结合导入学习,为学生提供了探究学习的方向。

■流程二:再读课文,整体把握

1默读课文,把从课文中获得的信息分条写下来。

2.小组交流,小组长进行整理。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1)外形。

①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

②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

③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

(2)驯良。

①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像飞鸟一样住在树顶上,

满树林里跑,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

②它们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奔跑、玩

耍、吃东西。

(3)乖巧。

①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

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

②它们的爪子是那样锐利,动作是那样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

忽儿就爬上去了。

③松鼠在秋天拾榛子,塞到老树空心的缝隙里,塞得满满的,留到冬

天吃。

④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

⑤这样,它们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

(4)生育和换毛。

①松鼠通常一胎生三四个。

②小松鼠的毛是灰褐色的,过了冬就换毛,新换的毛比脱落的毛颜色

深些。

4.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5.问题交流:"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

在课文中起什么作用?(总述)这样的句子叫什么句子?(中心句)从这

个句子你了解到什么?(本文第一句话总结概括了松鼠的特点美丽、乖巧、

驯良惹人喜爰,是文章的中心句。下面的内容就是围绕松鼠的美丽、乖巧、

驯良来进行描述的)

6.小组同学选择组内同学普遍感兴趣的一个方面互相交流,深入探究。

设计思想让学生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阅

读和探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良好的阅读习惯。

I流程三:再读课文,深入品味

1.品味课文第1自然段。

(1)默读课文第1自然段,了解作者是用什么方法介绍松鼠的,在

自己感触最深的地方做上标记。

(2)小组交流,小组长记录并整理小组同学的发言。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小结:拟人、打比方——生动、

形象、具体。

①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清秀"

一词极少用来形容动物,多用来形容少男少女,现在拿来形容松鼠的面容,

加上"闪闪有光”的眼睛,说明松鼠的形象非常惹人喜爱)

②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它们

的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把松鼠

的尾巴比作"帽缨",细致生动,让人感受到松鼠尾巴的美丽)

③它们的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

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赋

予了松鼠人的智慧)

2.品味课文第2自然段。

(1)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了解作者是用什么方法介绍松鼠的,在

自己感触最深的地方做上标记。

(2)小组交流,小组长记录并整理小组同学的发言。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小结:打比方——生动、形象、

具体。

①方法指导: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像飞鸟一样住

在树顶上,满树林里跑,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把松鼠比作飞鸟,形象

地表现了松鼠行动敏捷的特点)

②句子赏析:"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像飞鸟一样

住在树顶上,满树林里跑,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把这句话中的"经常"

一词去掉行不行,为什么?(不行,"经常”的意思是说常常,而不是一

直都在高处活动)你从中感受到什么?(感受到作者实事求是的态度;感

受到作者观察仔细,用词准确)

3.品味课文第3自然段。

(1)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了解作者是用什么方法介绍松鼠的,在

自己感触最深的地方做上标记。

(2)小组交流,小组长记录并整理小组同学的发言。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小结:举例子、作比较。

①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

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举例子,通过

"只要……就……”这一句式来表现松鼠灵敏的反应;通过动词"跑""躲"

"逃"来表现松鼠动作的敏捷。通过"十分警觉”表现出它的"乖巧")

②它们的爪子是那样锐利,动作是那样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

忽儿就爬上去了。(举例子,作者用"那样……那样……”的句式写出了松

鼠爪子锐利,动作敏捷。表现出它的“乖巧")

③松鼠在秋天拾榛子,塞到老树空心的缝隙里,塞得满满的,留到冬

天吃。(举例子,介绍松鼠储存过冬食物的方法,动词"塞""留"赋予

了松鼠人的智慧,它的乖巧不言而喻)

4.品味课文第4自然段。

(1)默读课文第4自然段,看作者是怎样介绍松鼠搭窝过程,在自

己感触最深的地方做上标记。

(2)小组交流,小组长记录并整理小组同学的发言。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小结:举例子、作比较。

①按顺序介绍。

a.用了一组表示先后顺序的词:先……再……然后……

b.指名学生用小松鼠语气,向大家介绍搭窝的过程。师生评议,感受

松鼠搭窝的顺序。

②用词准确。

a.准确描写松鼠搭窝时的动作:搬、放、编扎、挤、踏。

b.读一读课文中描写松鼠搭窝的过程,注意读好这些动词,体会作者

用词的准确。

5.品味课文第5自然段。

(1)默读课文第5自然段,了解作者介绍了松鼠的什么。

(2)小组交流,小组长记录并整理小组同学的发言。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小结:举例子、作比较。

①自由读课文第5自然段,看作者用什么方法介绍松鼠,在原文中标

注出来。

②小组交流,互相补充。

③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小结:松鼠通常一胎生三四个;过了

冬就换毛。

6.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全文。

设计思想课堂上,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研究性阅读、创造性阅读等走进

文本与文本对话。交流中教师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用激励性评价语

鼓励学生发表富有个性的见解。

I流程四:课堂小结

《松鼠》这篇课文是一篇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都较强的文艺性说

明文(又称科学小品)。它以准确性说明为前提,以形象化描写为手段,

在说明角度、表达方法、语言风格等方面都有独到的特点。从说明的角度

来看,本文侧重于介绍松鼠的外貌、性格和行动,突出了松鼠的美丽、乖

巧、驯良,讨人喜欢,表达了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从表达的方法来看,

本文主要是采用拟人和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从语言风

格上来看,本文的语言生动传神,极具文学色彩。

■流程五:拓展交流

L读一读,演一演:鼓励学生扮成小松鼠,用第一人称的方法,创造

性地介绍自己最可爰的一面。

2.拓展练笔。

(1)提出要求:同学们一定很喜欢小动物,请同学们课后选择一种

自己最熟悉的小动物留心观察,特别要注意它们的生活习性,仿照课文的

写法写一段话表现小动物某方面的特点。

(2)写法指导。

①可以按照自己观察的顺序组织材料。

②写动物的生活习性时,可以从它们的活动、吃、玩耍、睡觉等方面

来写。

③选择合适的说明方法,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