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9—2010学年初中课内文言文复习资料
九年级下册
1、《与朱元思书》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山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
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莺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
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一、词语解释
1、风烟俱净:烟雾都消散尽净。风烟,指烟雾。2、共色:同样的颜色。3、从流飘荡:(船)
随着江流飘荡。从,顺,随。4、缥碧:青白色。5、直视无碍: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
毫无障碍。这是形容江水非常清澈。6、甚箭:即“甚于箭”,比箭还快。7、奔:(马一般)飞奔。
8、寒树:阴森森的树。寒: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凉之意。形容树密而绿。9、负势竞上:(高山)凭
依(高峻的)形势,争着向上。负:凭依。竞:争着10、轩邈:意思是这些高山都在争着往高处
和向远处伸展。轩,高。邈,远。11、泠(ling)泠作响:泠泠地发出声响。泠泠,拟声词,形容
水声清越。12、好鸟相鸣:好鸟,美丽的鸟;相鸣,互相和鸣。13、嘤(ylng)嘤成韵:鸣声嘤
嘤,和谐动听。嘤嘤,鸟鸣声。韵,和谐的声音。14、千转:长久不断地叫。“千”与下文的“百”
都表示很多。转,通“唯”,鸟叫声。(zhudn)15、莺(yuan)飞戾(11)天:莺飞到天上。这
里比喻哪些为名为利极力攀高的人。莺,老鹰。戾,至。16、望峰息心: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
就会不再想望功名利禄。息:使……平息17、经纶世务者:治理社会的事务。经纶,筹划,治理。
18、窥谷忘反: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反:通“返”,返回。窥:看19、横
柯上蔽:横斜的树木在上面遮蔽着。柯,树木的枝干。蔽:遮蔽20、在昼犹昏:在白天,也像黄
昏时那样阴暗。21、疏条交映: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疏条:稀疏的小枝。交:相互。22、日:
太阳,阳光
二、通假字
1、蝉则千转不穷。转:通“唯”。鸟叫声2、窥谷忘反。反:通“返”。返回
3、有时见日。见:通“现”。现出
三、句子翻译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译文:烟雾都消散尽净,天和山都呈现相同的颜色。
2、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译文:(我乘着船)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漂漂荡荡。
3、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译文:那急流比箭还快,迅猛的波浪有如飞奔的马。
4、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译文:那山凭依着高峻的地势,奋力向上耸,仿佛在竞相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5、雪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译文:那些为名利极力攀高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功名利禄的心。
6、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译文:那那些忙于治理社会事务的人,看到这些优美山谷,也会流连忘返。
7、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译文:稀疏枝条交相掩映,有时也偶尔现出阳光来。
四、内容理解
1、写登舟纵目总体感受的:(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从流漂荡,任意东
西),概括赞叹富春江景的:(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写富春江水清澈的:(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写江流气势磅礴的:(急湍甚箭,猛浪苦奔),写听觉感受的:(泉水激石,
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句中表
现作者对自由的渴望;从“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
无绝”句中表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歌颂;从“莺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
窥谷忘反。”句中表现作者对山水风光的热爱,对功名利禄的鄙视,对官场的厌恶。
2、结构:
第一段是文章的总起,概括描写了自富阳至桐庐一路上的奇山异水。
第二段从静态和动态、正面和侧面,运用比喻和夸张描写了富春江的异水。(水色、水清、
水深、水急都突出了“异”的特点)
第三段描写了富春江夹岸的奇山(紧扣山高、树多、景美的特征),作者从视觉、听觉感受
的角度来写,并抒发了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3、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
2、《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
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了,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
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
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
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
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皴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
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
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炸然若神人;余则瀛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縻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
《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
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
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
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
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一、词语解释
1、序:赠序,一种文体,与“序言”有别。2、嗜学:爱好学习。3、无从:没有办法。4、致,
取得,这里指买到。5、假借:借。假,借。6、弗之怠:不懈怠,不放松。7、逾约:超过约定
的期限。8、加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要行冠行,表赤进入成年。9、硕师:大师。指学问渊博的人。10、
游:交往,外出学。11、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先达,有
德行学问的前辈。12、德隆望尊:道德高尚,名望很大。多用于称年长而名位高的人。13、填:塞
满,弃满。14、降(jidng):减,减退。15、辞色:言辞和神色。这里指温和和言语、态度。16、援
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援,引述,质,询问。17、请:询问,请教。18、叱咄:大声斥责。
19、至:周到。20、复:回答21、负箧曳屣:背着书箱,拖着鞋子。22、穷冬:隆冬,深冬。
23、舍:(sh。)居室。24、支:肢体,现在写作“肢25、媵人:女婢,侍女。26、沃灌:洗濯。
27、逆旅:旅馆。28、再:两次。29、被(pi):穿。现在写作“披二30、缨:系在脖子上的帽带。
31、腰:这里是“腰上系着”的意思。32、容臭:香囊。臭(xiti),本义是气味,这里指香料。33、
惮然:光彩鲜明的样子。34、^袍:以乱麻为絮的袍子。古代贫穷的人穿的。瀛(yun),乱麻。35、
慕艳:艳羡,十分羡慕。36、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指
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比不上别人。奉,供养。37、太学:古代设于京城的最高学府。
38、县官:朝廷。39、糜稍:公家按时供给的粮食。40、裘葛:泛指四时衣服。裘,冬衣。葛,夏
衣。41、司业:古代学官名。42、天质:天然资质。43、卑:低下。44、君则:马生的字。45、流
辈:同辈。46、京师:泛指国都,这里指朝廷。47、乡人:同乡的人。48、谒:拜见。49、长书:
古代上公候的书信。书,信。50、贽:古代初次拜见尊长时所送的礼物。51、夷:平和。52、亲:
父母。
二、本文中的两个通假字:
(1)>四支僵劲不能动通“肢”肢体(2)、同舍生皆被绮绣通“披”,穿着
三、句子翻译
1、每假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译文:经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亲手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期归还。
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译文: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也因此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书。
3、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译文:我站在旁边侍候着,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向他请教;
4、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译文:所以我虽然愚笨,但终于能够有所收获。
5、以中有中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译文: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感到衣食的享受比不上其他的人。
6,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译文:我求学时的勤奋和艰苦大概就是这样。
7、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译文:如果他们的学业还有不精通,品德还有没养成的,那么不是天资低下,而是用心不像我那样
专一罢了,哪里是别人的过失呢?
四、阅读理解:
1、本文内容:宋濂用自己当年艰苦求学的经历勉励马生刻苦读书。
2、本文的写作方法主要运用了对比,对比的作用:表明昔日读书条件艰难,能业精德成。今日读书
条件优越,但是,也不精德不成,突出了用心不专。
3、作者成人后求师的艰难:叩问之难;旅途之艰;生活之苦;
4、本文的主旨句是什么?(通过主旨句的表述,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得出结论:说明学业,道德上是否有所成就,主要取决于主观上是否努力。
5、本文是写给马生的为什么用大量的文字写自己求学的事?
作者现身说法(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马生勤奋学习),增强作品感染力和教育作用。
6、认为读书苦,几乎是所有中学生的同感,宋濂之苦,闻所未闻;诸生之福,过之不及。当你深
谙了宋濂之苦及宋濂之累时,你对读书之苦想必会有新的认识。结合课文,说一说你的认识。
现在的中学生,认为“读书苦,”几乎成了口头禅。深谙了宋濂之苦与累后,我认为我们所谓的
苦,简直是微不足道的。宋濂借书,抄书,而我们的书应有尽有,却不曾用心读过;宋濂百里之外
求师,行深山巨谷中,还常“遇其叱咄”,而我们坐在明亮温暖的教室里,却不一定‘'有所闻";宋
濂受冻馁之苦,而我们却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还用心不专。这么优越的条件,却不知珍惜,又何
苦之有?
7、课外积累。古人刻苦求学的事迹。
东周时代,苏秦读书欲睡锥刺骨。西汉,孙敬昼夜苦读,以绳系头悬屋梁。西汉,匡衡勤
学无烛凿壁偷光读书。晋朝,车胤(yin)囊萤读书。晋,孙康家贫,映雪读书。
(古人苦学的做法不必要后人效仿,但他们刻苦学习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要从他们的事迹中
获取勤奋学习,立志上进的动力。)
3、《出师表》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
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
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
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日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
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
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
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
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
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又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
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驾钝,攘除奸凶,兴
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
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
允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以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不知所言。
一、词语解释
1、崩殂:指帝王之死。殂,死亡。2、疲弊:困苦穷乏。3、秋:时候。4、殊遇:特别的知遇。
多指帝王的恩宠、信任。5、开张:开扩,扩张。6、圣听:圣明的听闻。7、光:发扬光大。8、恢
弘:发扬,扩大。9、妄自菲薄:随意看轻自己。妄,随意。菲薄,轻视。10、引喻失义:称引譬喻
不合道理。引喻,称引比喻。11、忠谏:忠心规劝。12、宫中:皇宫内。这里指皇帝的宫禁中的侍
臣。13、府中:指丞相府所属官吏,也就是政府中的一般官员。14、陟罚臧否:赏罚褒贬。陟(zhi)
罚,指升降官吏。陟,提升,提拔。臧否,评论人物的好坏。臧(zdng),好。否(pi),恶.15、宜:
应该。16、异同:不同,不一致。17、作奸犯科:为非作歹,触犯法律。科,律条。18有司:官吏。
19、昭:彰明,显扬。20、平明:平正明察。21、偏私:袒护私情,不公正。22、内:指宫中。
23、夕卜:指府中。24、良实:忠良信实。25、志虑:精神,思想。26、忠纯:忠诚纯正。27、简拔:
选拔,选择。28、咨:商议,询问。29、:裨补。增加补益。裨(bi),弥补,补助。30、阙漏:缺失
遗漏。阙,“缺31、性行:本性与行为。32、淑均:善良公正。均,公平,平均。33、晓畅:
谙熟,精通。24、能:有能力。25、行(hdng)行伍,军队。26、得所:指得到安居之地或合适的位
置。27、小人:人格卑鄙的人。28、倾颓:衰亡,衰败。29、贞良:忠良,忠正诚信。30、死节:
为保全节操而死。31、躬:亲自,自身。32、卑鄙:低微鄙陋。33、枉屈:指屈尊就卑。34、由是:
因此。35、驱驰:比喻奔走效力。36、后值倾覆:后来遇到兵败。37有:相当于“又”。38、夙夜:
朝夕,日夜。夙,早。39、忧叹:忧愁叹息。40、不效:没有效果。41、不毛:不生植物。毛,草
42、庶竭号钝,攘除奸凶:愿意竭尽自己的力量,扫除奸诈凶恶的敌人。庶,表示期望。号钝,自
谦的话,比喻才力低下。驾,劣马。攘除,驱除,铲除。43、斟酌:反复考虑,择善而定。44、损
益:增减,兴革。45、慢:怠慢,懈怠。46、以彰其咎:来暴露他们的过失。彰,表明,显扬。
47、咨源善道:询问(治国的)好方法。48、雅言:正言,正确的言论。49、涕零:落泪。零,下
雨,比喻如雨一般落下。
二、通假字
(1)裨补阙漏:“阙”通“缺”缺点(2)尔来二十有一年矣:“有”通“又”表余数
三、句子翻译
1、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译:现在天下分裂成三个国家。蜀汉人力缺乏,物力短缺,这实在是危急存亡的时候啊。
2、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
译文:不应该随便看轻自己,说一些不恰当的话,以致堵塞人们忠言劝谏的道路啊!
3、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译文: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兴旺发达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倾覆
衰败的原因。
4、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译文:我本来是一介平民,在南阳亲自种田。
5、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译文:只希望在乱世里姑且保全性命,并不想在诸侯中做官扬名。
6、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又一年矣。
译文:后来遇到挫折,在军事上失败的时候接受重任,在危难紧迫的关头奉命出使,从那时到
现在二十一年了。
7、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译文:自从接受任命以来,我日夜忧虑叹息,担心不能将先帝的托付的事情办好,有损先帝的圣明。
四、问题分析:
1、诸葛亮在文中向刘禅提出了哪些建议?(1)广开言路。(2)严明赏罚。(3)亲贤远佞。
2、提出这三条建议的目的是什么?
作者希望蜀国能够有一个清明的政局,成了“北定中原”强大稳定的后方。
3、第5自然段作者把“先汉兴隆”与“后汉倾颓”作对比,说明了“能否亲贤远佞”关系到国家的
兴亡。
4、第6自然段作者自述身世的目的何在?
作者自叙本志,说明自己低微的身份,淡泊的生活,无意于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为的是突出
先帝的知遇之恩,而出师伐魏,“北定中原”,正是为了完成先帝未竟的事业以报答先帝。
5、第7自然段最能体现诸葛亮忠心的句子是“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6、出师的目的是:“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7、文中的两个典故是:“三顾草庐”“白帝城托孤”
8、本文的思想感情?
蕴含着作者对先帝感恩图报之情,表达其竭力效忠刘备父子的心愿。
九年级上册
4、《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
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
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
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
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向为
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关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
识贫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一:重点字词
1:故不为苟得也;苟得:苟且取得。意思是只为求利益,不择手段。2: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是,
指示代词,指某种办法。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非独:不单,不仅。是:这。4:蹴尔而与之:蹴,
践踏。5:不屑:认为不值得。这里是不愿意接受的意思。6: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丰厚
的俸禄。辩:同“辨”。7:于我何加焉:于:对。何:什么。力口:好处。8: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
我:感激我。得,同“德”,动词。9:向为身死而不受:向:原先,从前。10:是亦不可以己乎:是:
这种行为。已:止。这里是“止而不为”的意思。11:此之谓失其本心:谓:叫做,称为。本心:本
来的思想,即“义”。
二:翻译句子
1:故患有所不辟也:(所以(遇到)灾祸也不躲避呀。)
2: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通过某种办法就可以得到生存,但有人不用。)
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不仅仅有道德的人有这种精神)
4:呼尔而与之:(轻蔑地)呼喝着给他(吃)。)
5: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
6:于我何加焉:(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7: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所认识的穷困贫苦的人)
8:乡为身死而不受:原先为了义宁愿身死而不受(一箪食,一豆羹)。
9:是亦不可以已乎:这种做法不也是可以停止了吗?.
10:此之谓失其本心:这就叫做丧失了他的仁义之心
三、阅读理解:
1、本文中心论点——舍生取义
2、”凡可以求生的手段都可以使用,但是有人不用。"避患的手段都可以使用,但是有人不用。”
的原因是什么?因为他们〃所欲的""所恶的"是"有甚于生者义”和〃有甚于死者不义
3、孟子认为在舍生取义这一点上人们的态度怎样?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4、第一段是正面论证,论述了舍生取义是人的本心。第二段是反面论证,论述了见利忘义是丧失本
心。
5:保持本心和丧失本心指:舍生取义和见利忘义。
6:本文所用的论证方法:①、比喻论证。例如:以鱼和熊掌比喻生与义的作用是论证中心论点:舍
生取义。行道之人弗受,乞人不屑的事例比喻守义不辱。②、对比论证。例如:鱼和熊掌对比,生
与死对比,一箪食,一豆羹与万钟对比,乡(通"向"从前之意)和今对比。③、举例论证。例如:一
箪食,一豆羹;行道之人弗受,乞人不屑论证以嗟来之食为羞。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从反面论证丧失
其心。
7:①读完本文,你想到了哪句与本文观点一致的诗句?并写出诗的题目与作者。
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陈毅《梅岭三章》:取义成仁今日事,人
间遍种自由花。
②读完本文,你想到了我国历史上哪个舍生取义的英雄人物,并用简洁的话改进其事迹。
如:文天祥宁死不降元;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5、《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
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士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龊,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
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
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
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一:重点字词
【且】:况且【惩】:苦于【塞】:阻塞【室】:家人【谋】:商量【杂然】:纷纷
【许】:赞同【如…何?】:把…怎么样?【焉】:哪里【箕畚】:用箕和土筐运土石
【激1】:换牙【易】:交换【反】:通“返"返回【甚】:太,过分【惠】:通“慧”,聪明)
【固】:顽固【彻】:通【毛】:草【虽】:即使【穷匮】:穷尽【苦】:担心(还担心挖不平它吗)
【亡】:通“无”,没有(河曲智叟无话可答)【已】:停止(害怕他不停地挖下去
【感】:被…感动【厝】:放置【陇断】:高大的山(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二:翻译句子
1:惩山北之塞:(苦于山的北面交通阻塞)
2:聚室而谋:(召集家人商量说)
3:杂然相许:(大家纷纷表示赞同)
4:且焉置土石?(况且把挖来的泥土和石块放到哪里去呢?)
5: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
6:甚矣,汝之不惠:(你太不聪明了)
7: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不能改变的地步,还不如寡妇和弱小的孩子。)
三:阅读理解
(-)用原文回答:
①愚公移山的原因是: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②移山的目的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③愚公移山面对的困难是: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④愚公移山解决方法是: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⑤愚公是怎样开始工作: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⑥文段中表现愚公移山深得人心的一处典型细节是: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龊,跳往助
之。
⑦愚公自信能移山的理由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或:“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
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⑧愚公移山的最终结果是: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⑨《愚公移山》中智叟自作聪明劝愚公改变主意的句子是: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
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理解回答
1:文章中两个人物的名字,以“愚公”和“智叟”对举,有何含义?
愚公表面“愚不可及”,实质是“大智若愚”,他有远大的抱负,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
力量是无穷尽的;而智叟不智,他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断定人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实为“鼠目
寸光”。
2:本文写作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对比和衬托
3:出自本文的成语:愚公移山
4:在你所熟知的古代寓言、神话故事中,还有哪些与《愚公移山》的意义相同?请写出故事的题
目,不少于2个。示例: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
6、《马说》(唐)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之手,骈死
于槽杨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
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
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一、重点词语
1、千里马:日行千里的马,本文指人才;2、伯乐:擅长相马之人,本文指识别人才的人。
3、而:虚词,表转折,但是4、故:因此;5、辱:辱没;6、称:著称;7、之:结构助词,
的;8、以:凭借9、(食)马者:通“饲”,喂10、或:有时11、才美:才能;12、见:表现在
外面,“见”通“现”13、常:普通的;14、等:等同,一样;15、安:怎么16、其:代“千里
马”
17、策之:用鞭子打;18、道:方法,正确的方法。19、材:通“才”,才能20、鸣:鸣叫;
21、通:通晓22、执策:拿着马鞭子;23、临:面对
二、重点句子
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译文: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是经常有的,可伯乐却不经常有。
2、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杨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译文:所以即使有了名马,也只是辱没在马夫的手里,(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人们)
不把(它)称为千里马。
3、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译文:能够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够吃下一石粮食,
4,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译文: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把它当作普通的马来喂养。
5、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
也?
译文:(所以)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是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特长也就不
能显现出来,想要跟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可能,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6、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译文:驱使它,不按照正确的(驱使千里马的)方法,喂养它不能竭尽他的才能,它叫,却不能通
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走到千里马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
7、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译文: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不认识千里马吧!
三、原文回答:
1、表明千里马与伯乐依赖关系的句子: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千里马的才能被埋没的原因是什么?①伯乐不常有。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③食不饱,
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3、描写千里马可悲命运的句子及作用: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杨之间。作用:从反面论述了
中心论点。
4,表明食马者无知的句子: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5、食马者无知所造成的恶果的句子及作用: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再次从反面论证论点,揭示被埋没的原因。
6、写食马者的愚妄(平庸浅薄)的句子: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7、怀才不遇的人常慨叹的两句话是:千里马常用,而伯乐不常有。
8、对食马者进行强烈讽刺是哪一句?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四、内容理解:
1、本文中心句:(中心论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本文写法:托物寓意(借伯乐和千里马为喻,对统治者不能识人才,埋没人才,表达了强烈的愤
慨)
3、本文段意:
一段:伯乐对于千里马的决定作用。
二段: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的无知。
三段:总结全文,写食马者的愚妄。
4、〃其真不知马也”的作用:与开头呼应,点明全文主旨。
5、这篇文章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千里马比喻有才之士;食马者
比喻不识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浅薄愚妄的统治者。
7、《秋水》(庄子)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径流之大,两唉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
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重点字词
1: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时:按时至:到达灌:注入
2:径流之大,两淡渚崖之间,不辩牛马。旗:水边渚:水中的小块陆地辩:通“辨”,分辨
3: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于是焉:在这个时候欣然:高兴的样子
4: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面:面向端:尽头
5: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旋:旋转,掉转面目:面孔
6: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闻:听说,知道莫己若:没有人能比得上自己
7: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
闻:听说闻2:学识轻:轻视少:认为。。。少
8: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穷:穷尽
9: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长:长久,永远方:道大方之家:得大道的人
二:翻译句子:
1: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认为天下盛美的东西全部都在自己身上
2: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
于是乎河伯才改变了他原来沾沾自喜的神态,对着海神仰首感叹说
3: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如今我亲眼看到了你是这样无边无际难以穷尽的样子,我要不是因为来到你的门前,真可就危险了。
三、阅读理解:
1:本文出现的成语:望洋兴叹、贻笑大方、大方之家
2.河伯为什么会洋洋自得,欣然自喜?
因为他看到“泾流之大,两禊渚崖之间,不辩牛马”,自以为“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3.后来河伯又为什么“望洋兴叹”了呢?
因为他到了北海,见到大海的宽阔,知道了自己的渺小。
4.在海神面前,河伯是如何自责的?
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J
5.从这篇短文中,你认识到了什么道理?个人的见识是有限的,大小都是相对的,告诫人们不要。
骄傲自满,否则会贻笑大方。
八年级下册
8、《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日: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
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曰,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
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
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
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
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一、重点字词翻译
1、邹忌讽齐王纳谏:讽:用委婉的语言劝说。谏:臣对君、下级对上级直言规劝2、修八尺有余:
长。这里指身高。3、形貌映丽:光彩美丽4、朝服衣冠朝:早晨。服:穿戴5、窥镜而自视:察
看。6、不若君之美也:比不上。7、孰视之:仔细8、私我也偏爱。9、臣诚知:的确,实在。
10、今齐地方千里:土地方圆。11、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左右:侍从。莫:没有谁。12、王之蔽甚
矣:受蒙蔽。13、面刺寡人:当面指责。14、能谤讥于市朝谤讥:指责,讽刺。谤,指责。讥:讽
刺。市朝:指公共场合。15、门庭若市;:指宫廷。16、时时而间进:有时候或有人进言。时时:
有时候。间:偶尔。17、期年之后:满一年。18、战胜于朝廷:修明内政,不必用兵就可以战胜其
他国家。
二、重点句子翻译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译文:我同城北徐公相比哪个更美丽?
2、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译文:第二天,徐公来了,仔细地看徐公,自认为不如徐公美丽。
3、臣之美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译文: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对我有所求,都认为我比徐公美。
4、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译文: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出我的过失的人,授给上等奖赏;
5、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译文:能在公共场所指责我的人,传到我的耳中来的,授给下等奖赏。
6、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译文:旨令刚下达,大臣们都来朝廷进谏,宫门口和院子里就像集市一样,几个月之后,常常断续
有人来进言规劝,满一年后,即使有人想进言,也没有什么可进谏了。
三、内容理解。
1、邹忌以什么事联想到国家政事的?
一件家庭小事,即:邹忌向他的妻、妾、客提出自己与徐公谁美的问题。
2、邹忌是如何看待妻、妾、客对自己的评价?
他认为妻是“私我”、妾是“畏我”、客是“有求我”,故不可信。可见他有自知之明。
3、邹忌是如何“讽”齐王的?
邹忌在“讽”齐王时,很讲技巧,先以“闺房小事”谈自己的体会,然后以类比的方式委婉进谏。
4、讽谏的结果如何?
齐王接受了谏言,并发布政令,广开言路,悬赏纳谏,始而“门庭若市”,继而“时时而间进”,最
后“无可进者”,终于“战胜于朝廷”。
5、邹忌成功的说服齐王,他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他的劝说方式,即委婉劝说,它的优点就在于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到启发、明白道理,从而
乐于接受。今天的人际交往仍值得借鉴这种做法。
9、《细柳营》司马迁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
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
鼓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日:“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
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芝
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
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日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
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
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一、重点字词翻译
1、入边:侵入边境。边:边界。2、军霸上:驻军。3、上自劳军。:慰问。犒劳。4、已而之细柳军:
军营。5、天子先驱至:先行的卫队。6、天子且至!:将要7、军中闻将军令:听从。8,天子之诏:
皇帝发布的命令。9、居无何:过了不久。10、上乃使使持节使:使者,使臣。节:符节,古代使
用来做凭证的东西。11、传言开壁:营垒。12、将军约:规定。13、天子为动:感动。14、改容式
车:在车上俯身扶着车前的横木,表示尊敬。式:车前的横木。15、使人称谢:告知。16、曩者霸
上:先前。
二、重点句子翻译
1、军士吏被甲,锐兵刃,毂弓弩,持满
军士官吏身披铠甲,拿着锋利的刀,拉开弓弩,拉得满满的。
2、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天子的先头卫队到了,不能进入军营。,
3、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军队中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天子的诏令。
4、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穿戴铠甲头盔的军人不行跪拜之礼,请求用军礼拜见。
5、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
皇帝派人告诉说:皇帝尊敬地慰劳将军。”
三、内容理解
1、.本文重点写细柳军,为什么还写霸上、棘门军?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写霸上、棘门军是为了对比衬托细柳军军容肃整、军纪严明和周亚夫的治军有方、恪尽职守的“真
将军”风范。
2、.简析人物形象。
周亚夫:治军有方、恪尽职守、刚正不阿、是堪当重任的大将军。
汉文帝:勤于政事、目光敏锐、宽宏大度、能明辨是非。重视人才的治国皇帝。
3、.皇上为什么称周亚夫为“真将军”?
因为周亚夫治军严整、军纪严明、刚直不阿、恪尽职守、不阿谀奉承、不趋炎附势。
4、从文中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亚夫将军治军严格?
①军队训练有素,穿盔戴甲,兵器锋利,弓箭拉开。②军门管理严格,即使天子也不得长驱直入,
必须下车行走。
5军中都尉执行周亚夫的“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的命令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军队,特别是战争时期的军队,号令应该统一,纪律应该严明,不是军队统帅的命令,都
不能听从,这样才能打胜仗。
6、从“真将军”周亚夫的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带兵以严出名,严格训练方能出成效。
10、《桃花源记》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
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
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髯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
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
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一、重点字词翻译
1、缘溪行:沿着,顺着。2、夹岸数百步,:两岸。夹,在两旁。3、落英缤纷:落花。缤
纷:繁多而纷乱的样子。4、复前行再。5、欲穷其林:走到……尽头6、仿佛若有
光: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7、才通人:仅。8、土地平旷:平坦开阔。9、
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10、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11、阡陌交通阡陌:田间小路。交通:交错相通12、便要还家:通"邀”,邀请。
13、悉如外人:全,都14、咸来问讯:全,都。15、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黄发:指老人。垂
髻:指小孩。16、怡然自乐:喜悦的样子。17、乃不知有汉:竟然。18、为具言所闻:详细。
19、咸来问讯:打听消息。20、皆叹惋:感叹惊讶。惋,惊讶,惊奇。21、各复延至其家:
邀请。22、来此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23、便扶向路:扶:沿,顺着。向:从前,旧的。24、处
处志之:做标记。25、太守即遣人随其:派。26、欣然规往:计划。27、未果:实现。28、
寻病终:不久
【成语】
[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变得开阔明亮的样子。也比喻对某个道理长期思索不解而后突然明白。
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
[无人问津]比喻无人探问价格或情况。津,渡口。
[怡然自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世外桃源]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一、重点句子翻译。
1、渔人甚异之。
译文:渔人对此感到非常惊异。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译文:只见那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和桑园竹林之类。
3、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译文: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相互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
4、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译文:村里面来来往往的行人和耕种劳作的人,男女的衣着装束,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5、黄发垂髯,并怡然自乐。
译文: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6、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译文:人们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款待他)。
7、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译文:村里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
8、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译文:他们自己说,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再也没有从这里出去,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
9、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文: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10、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译文:这个渔人一一地为他们详细地介绍了自己所听到的事,(他们听了)都很惊叹。
11、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译文: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请渔人到他们家中,都拿出酒菜饭食来款待他。
12、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译文: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桃花源外边的人说啊。”
三、内容理解。
(-)用原文语句回答:
1.描写桃花林美丽景色的语句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语句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描写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语句是:便邀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
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4.表现桃花源中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
犬相闻。
5.表现人民生活恬适的句子:往来种作;黄发垂髯并怡然自乐。
6.表明桃花源中人来桃花源原因的句子:先世避秦时乱。
(二)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1.为什么村人说“不足为外人道也”?
对渔人存有戒心,怕外人知道后破坏他们和平安定的生活。
2.作者为什么要写“寻向所志,不复得路”?
表明桃花源是一个似有实无的虚幻世界,并不存在。也表达了作者的痛惜之情。
3.作者为什么要写刘子骥寻访桃花源“未果”?
表明桃花源可望而不可即,给桃花源增添奇异色彩;也表明桃花源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
隐含了作者无力改变社会现实的无奈。
4.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追求的是怎样的生活?)
环境优美,人民安定幸福,民风淳朴;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自食
其力,安居乐业,和平安宁的理想社会。
5.作者为什么要虚构一个与现实对立的美好世界?
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广大人民的愿望;对美好生活向往,对黑暗社会批判。
11、《岳阳楼记》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
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
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以洞庭一湖。衔
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
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
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
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霭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
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
商旅不行,橘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
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
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上下天光,一碧万
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
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
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
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
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
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
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
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一、重点字词翻译
1、谪守巴陵郡:谪,降职或远调。2、
越明年:到了第二年。越,及,至IJ。3、
政通人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4、百
废具兴:各种该办而未办的事都兴办起
来。具:都,全。兴:兴办。5、增其旧
制:扩大它旧有的规模。6、属,同
“嘱”,嘱托。7、胜状:胜景,好景色。
8、汤汤:水流大而急。9、横无际涯:
宽阔无边。涯,边。10、朝晖夕阴:早
晚阴晴变化。晖,日光。11、大观:雄
伟壮丽的景象。12、前人之述备矣:前
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备,完全,详
尽。13、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14、南极潇汀: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
极:尽,直到尽头。15、迁客:谪迁的
人,指降职远调的人。16、骚人:诗人。
源于屈原的《离骚》。17、览物之情,
得无异乎: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
怎能不有所不同呢?18、霭雨:连绵的
雨。19、霏霏:雨或雪繁密的样子。20、
开:放晴。21、排空:冲向天空。22、
日星隐耀:太阳和星星隐藏了光辉。23、
山岳潜形:山岳隐没了形迹。24、橘段
楫摧:桅倒下,桨折断。25、薄暮冥冥:
傍晚天色昏暗。薄,迫近。26、去国怀
乡,忧谗畏讥:离开国都,怀念家乡,
担心谗言,惧怕讥讽。27、景:日光。
28、波澜不惊:没有惊涛骇浪。29、上
下天光,一碧万顷:上下天色湖光相接,
一片碧绿,广阔无边。万顷,极言其广。
30、翔集:时而翔,时而停歇。集,群
鸟停息在树上。31、锦鳞游泳:指美丽
的鱼。32、岸芷汀兰:岸上的小草,小
洲上的兰花。33、郁郁:形容香气很浓。
34、长烟一空:大片烟雾完全消散。一,
全。35、浮光跃金:浮动的光闪着金色。
36、静影沉璧:静静的月影像沉下的玉
璧。37、渔歌互答:渔夫的歌声一唱一
和。38、何极:哪有穷尽。39、宠辱
偕忘:荣耀和屈辱一并忘了。偕,一起。
40、把酒临风:端酒对着风,就是在清
风吹拂中端起酒来喝。把,持,执。41、
求:探求。42、仁人:品德高尚的人。
二、重点语句翻译
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政事顺利,
百姓和乐,许多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
2、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把唐代名
家和今人的诗赋刻在岳阳楼上)
3、属予作文以记之。(嘱咐我写一篇文
章来记载这件事)
4、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
涯(连接着远方的山脉,吞噬着长江的流
水,浩浩荡荡,无边无际)
5、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或早或晚的
阴晴变化无穷无尽)
6、前人之述备矣。(前人的记叙很详尽
T)
7、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既然这样,
那么北面直通巫峡,南面直达潇湘.
8、上下天光,一碧万顷(上下天色湖
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
9、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大片烟雾完
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
10、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胸
怀开阔,精神愉快,一切荣辱得失都被
置之度外,(于是)在春风吹拂中举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大学生国防科技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200题)
- 提供网球场设施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 停车场运营考核制度
- 文化艺术机构中层干部选拔方案
- 体操训练凳产业规划专项研究报告
- 假牙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
- 射频识别RFID阅读器产业规划专项研究报告
- 传统零售业销售提成方案调整
- 水库水情监测与预警系统实施方案
- 智能制造合作合同范例
- GB/T 2059-2017铜及铜合金带材
- 学生处处长竞聘演讲竞职演讲
- GB/T 15425-2014商品条码128条码
- GB/T 14258-2003信息技术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条码符号印制质量的检验
- GB/T 12970.2-2009电工软铜绞线第2部分:软铜绞线
- GB/T 10685-2007羊毛纤维直径试验方法投影显微镜法
- 工会绩效考核指标
- 4、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课件
- 海绵城市大数据一体化管控平台建设综合解决方案
- 停车场土方开挖施工方案
- (完整word版)管理经济学案例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