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部编版) 板块5 第16单元 第52讲 中西方官员选拔与管理_第1页
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部编版) 板块5 第16单元 第52讲 中西方官员选拔与管理_第2页
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部编版) 板块5 第16单元 第52讲 中西方官员选拔与管理_第3页
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部编版) 板块5 第16单元 第52讲 中西方官员选拔与管理_第4页
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部编版) 板块5 第16单元 第52讲 中西方官员选拔与管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2讲中西方官员选拔与管理主题概览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治理的必要前提。1.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和管理: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主要经历了西周至春秋的世官制、战国至秦时期的军功爵制、汉朝的察举制、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至明清时期的科举制,每个时期都有相应的监察和考核制度。从本质上讲,选官制度、监察制度、考核制度都是服务皇权的。2.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从民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制度都是在参考西方文官制度的基础上制定的。党管干部原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制度的根本。3.西方的文官制度:西方文官制度的产生顺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英国最先建立,西方各国纷纷效仿。文官制度具有公开考试、择优录用、政治中立、职务常任等特点,对政府管理产生了重要影响。知识点一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时期官吏选拔官吏考核监察西周至春秋战国世官制、荐举和功劳制——秦朝“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上计制御史大夫西汉察举制上计制十三州刺史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考核法规巡视监察制度隋唐科举制每年考核,年终汇报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两宋科举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严格的考核标准承唐制设御史台,地方划分路作为监察区;台谏合一元朝部分保留蒙古传统方式,1313年恢复了科举制—中央设御史台,地方设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明清明清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与殿试三级明朝考核有考满和考察;清朝采取考课制度监察机构主要有都察院和六科1.阐释·核心概念[上计制度]产生于战国的一种会计报告的呈送和审理方式,也是我国古代皇帝考核地方官吏政绩的方法。战国时期“七雄”均实行此制,秦始皇在战国基础上继承并发展,汉代的“上计制度”较完善,是当时中央控制地方经济收支的重要经济制度。2.思考·情境问题至南北朝,有识者对士族政治以及九品中正制多有批评。君主为了改变门阀势盛、威权下移的局面,开始起用寒庶典掌机要。标准由出身门第变为以文化考试为主,考试逐渐居于选官制度的中心环节。——摘编自《阎步克自选集》根据材料指出南北朝时期选官制度出现的新变化。答案开始起用庶族;标准逐渐以文化考试为主。知识点二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1.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时期背景变革结果和意义戊戌变法(1)新的时代条件冲击科举制度(2)西学的传播和洋务运动的开展(1)加设经济特科,选拔经时济变之才(2)废八股,改试策论,以时务策命题失败,所有考试悉照旧制清末新政清政府实行新政:改学堂、废科举(1)学堂选官制度:①标志:1904年初,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②方式:考试定等级,奖励出身,授以官职或得以升学(2)留学毕业生选官制度:考试分等,赐予出身,分配官职1905年后,学堂选官、留学毕业生选官成为清政府官员选拔的主要方式2.民国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1)南京临时政府的官员选拔制度: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进一步奠定了近代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对日后民国文官制度的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2)北洋政府的文官考试制度:考试和甄别①考试:1913年初颁布了《文官考试法草案》等法案,这是文官考试制度建立的标志。(女子不得参加文官考试)。②甄别:对在任文官考查,是旧人事制度向现代文官制度转变的一个重要措施,用意在于保持行政的连续性与稳定性。(3)南京国民政府的公务员制度①建立:1929年,国民政府制定《公务员任用条例》,1933年颁布《公务员任用法》。②特点:以北洋政府时期的文官制度为基础,继承、吸收了中国传统考试监察制度和西方文官制度的精华。③选任:由考试院负责,选拔依据为《考试法》等。(允许女子参加考试,具有更强的开放性和平等性)。④弊端:实施过程中漏洞百出,任用亲信、拉帮结派现象始终无法禁绝。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干部制度和公务员制度干部制度演变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在中共中央及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统一领导、统一管理下的分类管理的干部制度改革开放后:干部制度进入改革和进一步完善阶段成果逐步实现了干部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现代化;中共十八大以来,干部队伍建设更加规范化、制度化,严格依法依规办事根本原则中国共产党管理干部原则公务员制度过程1993年,公务员制度开始推行;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标志着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内容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以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采用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趋势全方位推进和改善;考试录用的规模和范围在不断扩大意义公务员政治、文化素质的不断提升,为国家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增添了活力1.思考·情境问题就留学选官而言,许多留学生,在中西对比之下,他们感悟振兴中华的最大障碍是列强的侵略和清政府的专制腐败统治,因而走上立志推翻清王朝的斗争,不再以功名利禄为目的。从此意义上讲,清末选官制度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培养了掘墓者。——摘编自张靖《晚清选官制度变革研究》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选官制度变革对清王朝的影响。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晚清选官制度变革为清王朝培养了人才,但是也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2.思考·情境问题将来中华民国宪法,必要设独立机关,专掌考选权。大小官吏必须考试,定了他的资格,无论那官吏是由选举的抑或由委任的,必须合格之人,方得有效。——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1906年)材料中这段话的核心意思是什么?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考试权必须独立,设立单独机关;官员的选拔必须经过考试。3.警示·易错易混中国干部VS国家公务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我国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干部的范围更广一些。公务员都是干部,干部不一定都是公务员,还包括事业单位的干部、企业干部等。知识点三西方的文官制度1.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1)传统官制的弊端。“恩赐官职制”、个人徇私、“政党分肥制”等造成腐败泛滥,还严重影响政府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降低了行政效率。(2)工业革命的推动。工业革命后,国家管理职能急剧扩展,亟须建立能迅速处理日常事务的职业官僚体系。(3)教育发展的影响。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人们要求平等参与政府工作的愿望日益强烈。2.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1)英国文官制度建立时间目的或原因内容18世纪初防止国王通过任命官员干预议会活动规定除了大臣以外,其他官员不得当选为下院议员19世纪初保证政府工作不受政党更替的影响政务官,随内阁共进退事务官,即文官,负责具体事务,不受党派影响,长期任职1855年政府机构混乱,官员昏庸无能,导致克里米亚战争中英军伤亡惨重建立不受党派干涉的文官委员会,对被推荐的候选人进行考试1870年进一步完善文官制度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2)文官制度的扩展①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建立了文官制度。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德国和日本等国的文官制度也最终建立起来。3.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和影响(1)特点①公开考试,择优录用。凡是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公民,都可以参加文官考试,成绩优异者得到录用。②政治中立和工作隐名。文官要严格保持中立,必须忠实执行政策。③职务常任和论功晋升。文官只要没有严重过错,便可任职到退休。同时,文官根据工作成绩得到晋升或惩罚。(2)影响①积极性:规范了政府行政部门事务官的选用和管理,实现了政治和管理的分离,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促进了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②局限性容易滋生官僚习气和僵化现象。文官人数急剧膨胀,大大增加了国家财政负担;文官的层次越来越多,出现争权夺利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的工作效率。1.图解·关键知识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确立的原因2.挖掘·教材知识《关于建立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规定:“通过建立适当的考试系统,选拔能干的人才从事公共服务。”这样规定有什么目的?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用考试的办法,选拔不受党派影响的人才。3.警示·易错易混西方文官制度与科举制西方文官制度与中国古代科举制有一定的渊源,二者具有相似性,比如它们都是选拔官员的制度,也逐渐建立了一整套的程序;它们都是工具性制度,具备考试的形式。但二者又大相径庭,如科举制度从属于中国古代封建统治阶级,从属于皇权,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从属性;而西方文官制度从属于资产阶级,具有一定的政治中立性。此外,科举制与西方文官制度在管理方面也有不同的倾向,二者最终的结局也大不相同。主题一中国官员的选拔和管理视角1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方式材料——摘编自朱斌《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流变》思考材料反映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演变历程的认识,对此认识提出修改建议,并说明理由。(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修改建议:补充九品中正制理由: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上承两汉察举制,下启隋唐科举制,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九品中正制创立之初,评议人物的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有利于选拔人才和加强中央集权。但随着门阀士族势力的发展,才德标准逐渐被忽视,中正选人只看家世,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九品中正制成为维护和巩固门阀统治的重要工具。视角2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材料公务员制度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从适应计划经济体制到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就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取而代之的是民主、法制、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观念。这种观念上的更新反映在政府人事管理领域就是迫切要求改革传统的不合时宜的人事制度……从1984年下半年,中央决定加强干部人事立法,主要经历了调研准备、试点运行、推行实施、健全完善四个阶段。在这一背景之下,在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干部人事改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1993年10月1日正式实施《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摘编自中国网《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10年历程》思考根据材料,运用唯物史观阐述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推行的必要性。结合所学,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制度的根本原则。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必要性:改革开放及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民主、法制、公开、平等、竞争、择优观念更新的需要;改革传统不合时宜的人事制度实施干部人事立法的需要。根本原则:中国共产党管理干部原则。深化拓展1.历史解释——中国古代官员考核制度的特点考核内容较全面既考察显性的经济和社会指标,也注重对官吏道德才能的评判考核对象合理分类不仅中央朝廷的官吏要接受考核,而且对地方官和京官采用了不同的考核体系考核机构专业化唐代出现最早的专门考核机构——吏部考功司,宋代设审官院、考课院和监司负责不同类别官吏的考核,明代由吏部尚书和御史台都御史会同有关部门行使京察和外察之职考核过程注重公开公正宋代对京官的考核叫磨勘,意为检查复核,以防止申报不实或奖惩升降不妥2.家国情怀——中国当代公务员制度的特点法定范围中国公务员不仅包含中央一级的政府官员,还包括地方各级政府的官员,其范围比西方国家的公务员范围更广选用标准中国明确提出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这一标准贯穿公务员的考试、录用、管理等各个环节政治立场坚持中国共产党管理干部的原则,不搞“政治中立”,公务员必须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决捍卫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官员分类中国公务员没有“政务官”与“事务官”的划分,不搞“两官分途”,各级各类公务员根据需要可以相互转任服务对象做人民公仆,为人民办事,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这是中国公务员最根本的行为准则主题二西方的文官制度视角英国文官制度的运行材料根据宪法,大臣是负责制订政策,文官负责执行,但实际情形并非如此,他们之间的关系“既复杂又微妙,是随不同的人和情况而变化的。”文官职位的长久性与大臣职位的暂时性形成了对照,当两者发生意见不一致时,那不是暂时任职的两方势均力敌的斗争,而是一个暂时大臣和部门长期积累的经验与政策之间的不对等的较量。大臣频繁调动导致其专业知识的匮乏,如安东尼·克罗斯兰九年中先后担任过六个不同部门的大臣,从专业知识方面来说,几乎没有取得什么进步……“因此对自己承担的责任有准备的……大臣是非常罕见的”。部门规模的扩大不可避免地使行政人员有权决定哪些问题要请示大臣,哪些问题不用大臣过问就能解决。——摘编自李治国《传承与变革之间——当代英国文官制度发展路径前瞻》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文官制度运行的特点及目的。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特点:文官与大臣相互配合、相互制衡;稳定与流动相结合;文官体系独立性很强。目的:保证英国政府运行的稳定和政策的延续性,不受内阁变动影响。深化拓展唯物史观——西方文官制度的进步性及局限性(1)进步性平等精神通过公开考试的方式,平等竞争,择优录用,使官员选用更加制度化、公开透明,减少了暗箱操作和徇私舞弊现象统治基础进一步扩大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基础,能够最大限度地为资产阶级统治网罗人才工作效率文官在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他们广泛参与国家经济和社会事务管理工作,极大地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政治成熟文官服务于资产阶级政府,可以保护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不受政治纷争伤害巩固统治实现了资本主义制度下政治和管理的分离,在保证资本主义国家性质不变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提高了国家治理水平,有利于巩固资本主义统治(2)局限性根本目的作为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目的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无法避免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带来的弊端诸多待改进之处妇女长期没有同男子一样平等的待遇;高级文官长期被名校毕业生垄断,能进入这些学校的学生多非富即贵,平民出身者难以进入高级文官行列影响工作效率随着政府管理职能的增加,文官人数激增,出现机构臃肿重叠、层级繁杂的现象,不仅耗费了大量经费,加重政府财政负担,而且造成众多部门利益冲突,影响了工作效率(2023·湖北卷,5)科举及第人数是衡量区域社会流动、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等程度的重要指标。下图为明代湖北进士及湖北籍人物著作分布情况。由此可见()A.人文环境与人才选拔相互影响B.交通条件制约人才分布的格局C.政区等级与文教水平保持一致D.文化成就与人口升降密切相关答案A1.学术情境——九品中正制(2023·济宁模拟)梁朝史学家沈约说九品中正制是“盖以论人才优劣,非谓世胄高卑”。南朝时期,在中正的评议中,所重视的只是魏晋间远祖的名位,中正的品第反成无足轻重的例行公事。据此可知,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度()A.成为选官的最主要制度B.选官的标准发生根本性变化C.因为士族势力没落而调整D.为科举制的开创奠定了基础答案C解析材料中南朝时期对九品中正制度的评价和选官标准的调整,是这一时期庶族地主兴起、士族走向没落在选官制度调整中的表现,C正确;材料未对选官制度进行比较,因此无法得出九品中正制是主要选官制度,排除A;魏晋之间的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其选官标准未发生根本变化,排除B;材料内容反映的是九品中正制的变化,其不能构成科举考试的基础,排除D。2.学习情境——唐代平民入仕高级官员方式的变化(2023·齐齐哈尔模拟)下图是唐前期和唐后期平民入仕高级官员方式的变化,据此可以体现出唐代()A.社会阶层流动性日益增强B.高级官员大部分来自平民C.贵族的特权呈现强化态势D.科举成为入仕的主要方式答案A解析由材料可以看出,唐代平民阶层的高级官员由科举出身的比例从前期的12.11%上升到后期的39.71%,这个数据变化体现的是越来越多的平民通过科举成为高级官员,科举制下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A项正确。3.生活情境——近代选官制度变革与传统知识分子的职业选择(2024·淄博模拟)下表记录了无锡4位乡村秀才的科举之路与废科举后的境遇。据此可知()丁鹏振16岁负笈入城,19岁中县试;废科举之年肄业于南菁书院,时同窗多留学日本,其因家庭因素遂在小学任教员、校长以及乡议会议长等职蒋标少时研求数理化等新学。后风气渐开,以算学、汽学两科中生员。废科举前任高小算学教习、小学校长,后任荣巷女学教员。入民国,以经商为主俞霖23岁中生员,后设馆授徒为业;1905年肄业于南菁高等学堂,归乡设改良私塾。入民国,任乡董、县立实业学校教员俞家振21岁中生员,1907年肄业于江湾蚕桑学校、苏州法政学堂,任无锡自治筹备参议员。入民国,任县议事会议员、省立育蚕试验分所所长、县公署第四科科长等职A.学制改革利于完善教学内容B.制度变革增加就业机会C.革命思潮推动了教育的进步D.社会变迁影响职业选择答案D解析从晚清到民国时期,受西学、政治制度和选官制度变革、实业救国思想等影响,传统知识分子的职业选择发生了变化,D项正确;学制改革利于完善教学内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制度变革对就业机会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革命思潮对教育发展的影响,排除C项。4.社会情境——英美的文官制度(2023·南通模拟)英美的文官制度在建立后都经历了一些改革。美国于1923年对文官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改革,首次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文官的职位分类制度。英国在1968年根据《富尔顿报告》进行了大规模改革,旨在解决等级过于森严、雇员不易提升、专家过少、文官缺乏训练等问题。这些改革()A.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需要B.对民选政府形成了有效制约C.解决了权力分立与制衡带来的弊端D.冲击了资产阶级的政党政治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官制度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一种行政管理制度,对其进行改革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需要,A项正确;材料没有英美文官制度改革对民选政府形成有效制约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英美文官制度改革解决了权力分立与制衡带来的弊端,排除C项;D项表述与材料及史实均不相符,排除。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世官制、察举制和科举制。在世官制占统治地位的历史阶段,官职任定被限定于贵族范围内。察举制度创立之后,选官一般经现任官吏察访,然后向政府举荐予以任用。科举制则是通过考试选官,择优录用。——摘编自黄留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述略》[材料解读]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可分为三个阶段,选官范围、选官方式、评选标准发生了重大变化。[命题方向]概括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变化的趋势,并简析这些变化的积极作用。课时精练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2023·青岛二模)湖北睡虎地秦墓竹简中记载:吏有五善,一曰忠信敬上,二曰清廉毋谤,三曰举事审当,四曰喜为善行,五曰恭敬多让。五者毕至,必有大赏。由此可知当时()A.朝廷重视官员的道德修养B.继承了为政以德的文化传统C.选官走向法律化和制度化D.官员有着官德上的自我省察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秦朝法令要求官吏必须宽厚仁爱、亲民行善,这表明朝廷重视官员的道德修养,A项正确;秦朝主张严刑峻法,B项不符合秦朝统治策略,排除;材料强调朝廷重视官员的道德修养,未涉及选官,未体现官员在官德上的自我省察,排除C、D项。2.(2023·济南二模)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前的刺史,源于丞相史,不仅监察地方,还监察地方监御史。其后随着汉代中枢权力的变化,逐渐由御史大夫节制。这反映出()A.刺史权力逐渐减弱B.中央与地方矛盾逐步缓和C.对地方监督的强化D.国家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其后随着汉代中枢权力的变化,逐渐由御史大夫节制”可知,汉代刺史最大的变化在于归御史大夫节制,没有涉及权力的变化,排除A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中央与地方矛盾一直存在,“缓和”说法错误,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刺史逐步脱离与丞相的关系,归御史大夫管辖,未涉及地方监督的强化,排除C项。3.(2023·保定模拟)为选拔人才补充官吏,隋朝统治者多次下诏要求地方举荐人才。598年设“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609年又设“学业该通、才艺优洽;膂力骁壮、超绝等伦;在官勤慎、堪理政事;立性正直,不避强御”四科举人。隋朝由二科到四科的变化()A.恢复了汉朝的察举制 B.是科举制建立的标志C.顺应了社会发展需要 D.表明品德素养被轻视答案C解析材料中隋朝由设二科举人到设四科举人,科目划分更加细化,且要求也更明确、具体,这些做法适应了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C项正确;材料虽然涉及地方举荐人才,但隋朝并没有恢复汉朝的察举制,排除A项;科举制建立的标志是607年隋炀帝设立进士科,排除B项;根据“立性正直,不避强御”可知隋朝时人才的选拔仍然强调品德的重要性,排除D项。4.(2024·邯郸模拟)宋代涉及官员晋升的环节包括考课、磨勘、改官、荐举、叙迁、差遣及除授等。而每项规制又有相应的一套流程,如考课的内容包括履历出身、业绩、过失、请假等事项,以及所在机构长官批写的评语意见等。这说明宋代()A.官员职务晋升机会不多B.官员升迁须经基层历练C.官员管理制度较为严密D.中央集权得到空前加强答案C5.(2023·揭阳模拟)明宣德(1426-1435年)后,各省直乡试按定额录取,会试分南、北、中卷按比例录取。根据南、北、中卷地区录取比例为55%、35%和10%的规定可知,北卷、中卷地区比洪武、永乐间的实际录取比例提高了近一倍,南卷地区录取比例下降了21%。这一调整主要是为了()A.巩固政治统治的基础 B.完善考试选官的程序C.增加封建官僚的数量 D.削弱江南士人的特权答案A解析各省乡试按定额录取,会试分区按比例录取,保证各地均有一定比例的士人进入官僚队伍,借此增强各区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进而巩固政治统治的基础,A项正确;题干未涉及考试程序的变化,排除B项;录取比例变化未必会增加录取总额,封建官僚数量未必会增加,排除C项;江南士人凭借考试成绩入仕,并非特权,排除D项。6.(2022·深圳模拟)下表所示是乾隆元年(1736年)至乾隆六十年(1795年)间386名监察御史出身情况的统计。这反映出当时()出身进士举人监生荫生博学鸿词副榜数量(人)339431111比例(%)87.811.00.30.30.30.3A.科举制是御史选拔唯一途径B.监察效能得到了明显提升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强化D.统治者重视监察队伍建设答案D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可知,监察官员主要由科举正途出身的人员构成,这说明统治者重视监察官员的素养,即重视监察队伍建设,D项正确;A项中“唯一”表述过于绝对,排除;材料体现不出监察效能的提升,排除B项;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空前强化,排除C项。7.(2023·衡阳模拟)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重新设计官制,逐渐以“公务员”代替“官吏”,并颁布了《公务员任用条例》《公务员考绩法》《公务员恤金条例》《公务员恤金条例施行细则》等法规。由此可见,南京国民政府时期()A.退休公务员颇受敬重 B.文官制度已初具体系C.公务员素质得到提高 D.法治建设的成就突出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颁布了一系列关于官员选拔制度的法规,重新设计官制,说明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文官制度已初具体系,B项正确;材料描述官员选拔制度,没有关于公务员退休的信息,排除A项;根据材料无法判定公务员素质是否得到提高,排除C项;公务员选拔制度法规的制定,无法全面反映法治建设,排除D项。8.(2023·长沙模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采用的是各级党委分级管理干部的体制,即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各级党委负责管理本地区的干部;1955年末,党中央决定,建立中央及各级党委组织部统一管理下的分部分级管理干部体制。这一变化()A.是为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需要B.反映了我国干部管理体制的成熟C.有利于培养综合型全面型干部D.推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答案A解析随着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经济建设的到来,干部数量迅速增加,大部分干部正向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党委集中统一管理干部的体制在运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带来的弊端开始突显出来。因此,现行管理干部的体制必须加以改变,A项正确;“成熟”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培养综合型全面型干部”是新时代对干部提出的要求,排除C项;国民经济的恢复是在1949-1952年,这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9.(2023·丹东三模)有学者把英国大臣与文官关系比喻成“丈夫与妻子的关系”。大臣像丈夫,虽然由他们作出决定,但由于缺乏足够的信息、技术和经验,使他们在一些具体事务面前无能为力。这时,像家庭主妇一样,文官参与决策并处理具体事务就顺理成章。据材料可知()A.文官群体逐渐成为权力中心B.英国君主立宪制走向成熟C.文官群体对大臣形成了制衡D.大臣和文官党派利益一致答案C解析据材料可以看出,大臣“像丈夫”,掌握决定权,但缺乏足够的信息、技术和经验,因此需要文官来处理具体事务,说明两者之间形成了一定的制约关系,C项正确;英国的国家权力中心仍是议会,排除A项;仅从大臣和文官的关系,无法得出君主立宪制的状况,排除B项;“利益一致”,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10.(2023·永州一模)下表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英国政府文官数量统计表。据下表可知,英国政府文官数量的变化()年份1891190119111914192219391943文官数量79241116413172352280900317721387400710600A.适应了政府职能的扩大B.缓和了社会的阶级矛盾C.扩大了执政党的阶级基础D.强化了政府对经济的主导答案A解析据题干可知,这一时期的英国文官数量增多。结合所学可知,工业革命以来,为了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英国政府需要增加许多专业性的文官来更好地治理国家,因此扩大了文官数量,A项正确;文官数量的增加有利于英国政府治理能力的提高,与阶级矛盾、扩大阶级基础无关,排除B、C项;二战后英国强化了政府对经济的主导,排除D项。11.(2023·泰安三模)美国从1883年确立文官制度的《彭德尔顿法》开始,逐渐形成的文官制度的传统是“提倡一个人应该有一种明确被认可的、并可供出售的一技之长,以期在施展其才能时获得优厚的报酬”。据此可知,美国文官制度()A.强调专才的特殊地位 B.忽视了官员道德品质C.提高了政府行政效能 D.促进了人才自由流动答案A解析美国文官制度强调具有“一技之长”的专才有特殊地位,可以获得“优厚的报酬”,A项正确;强调专才的优厚待遇未必就会忽视官员道德品质,两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排除B项;材料只涉及了专才可以获得优厚的报酬,未体现文官制度提高了政府行政效能、促进人才自由流动,排除C、D项。12.(2023·海南二模)西方国家不同政党代表资产阶级不同集团和派别的利益,其所制定的政策必然带有明显的政治倾向。公务员们必然从其自身利益和实践需要去理解和执行政治决策,或消极怠工,或积极拥护。这说明西方的文官制度()A.破坏了政府工作的稳定性B.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政治中立C.有助于政治和管理的分离D.易造成政府工作效率的低下答案B解析公务员在执行政策时,不可能完全做到不偏不倚,这说明西方文官制度中的政治中立原则是不可能真正实现的,B项正确;西方的文官制度维持了代议制下政党轮流执政的特点,又保证了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排除A项;“有助于政治和管理的分离”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提到,排除C项;西方的文官制度能够吸收大批高素质的人才进入政府管理队伍,有利于官员管理的法治化和专业化,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共26分)13.(2023·岳阳模拟)(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我国传统的干部人事制度创立于民主革命时期。新中国建立后,随着国情的发展变化,干部老龄化、文化素质较低、不利于专门化管理等问题逐渐显露。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政府需要担任更多的服务角色,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当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建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