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肥槽回填技术规程_第1页
基坑肥槽回填技术规程_第2页
基坑肥槽回填技术规程_第3页
基坑肥槽回填技术规程_第4页
基坑肥槽回填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CCSDB42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backfillingof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42/TXXXX—2024前言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基本规定 5材料 5.1一般规定 5.2压实填土 5.3固化土 5.4混凝土 6设计 6.1一般规定 6.2材料选型 6.3性能设计 6.4压实填土配合比设计 6.5固化土配合比设计 6.6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7施工 7.1一般规定 7.2计量与制备 7.3填筑与养护 7.4安全施工与环境保护 8检验与验收 8.1一般规定 8.2原材料质量检验 8.3回填性能检验 8.4施工质量验收 9标准实施及评价 附录A(资料性)击实试验要点 附录B(规范性)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要点 附录C(规范性)流动度试验要点 附录D(规范性)坍落扩展度试验要点 附录E(资料性)湖北省地方标准实施信息及意见反馈表 DB42/TXXXX—2024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煤科工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徐杨青、张峰。本文件实施应用中的疑问,可咨询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系电话邮箱:1012726846@、491940599@可咨询;对本文件的有关修改意见建议请反馈至中煤科工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联系电话邮箱:xyq@zh-geo.1DB42/TXXXX—2024基坑肥槽回填技术规程本文件规定了基坑肥槽回填的基本规定、材料、设计、施工、检验及验收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建筑与市政工程基坑肥槽回填设计、施工、检验及验收,其他工程可参照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4902预拌混凝土GB/T159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75通用硅酸盐水泥GB/T18736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GB/T18046用于水泥、砂浆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5000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T50080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107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5010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19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T50123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50141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4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201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90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50300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618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检测技术管理规范GB5066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870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范GB5100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规范GB55003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GB55008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GB55032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通用规范GB6566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8076混凝土外加剂GB/T8077混凝土外加剂均质性试验方法2DB42/TXXXX—2024JGJ/T10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51轻骨料混凝土技术规程JGJ52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79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120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T283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340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T341泡沫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476建筑工程抗浮技术标准JG/T266泡沫混凝土CJ/T486土壤固化外加剂DB42/T159基坑工程技术规程DB42/24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3术语和定义3.1基坑肥槽grooveofexcavation建(构)筑物基础、地下室外墙与基坑侧壁之间的空间。3.2压实填土compactedfill经过压实或夯实的素土、灰土、砂土或碎石土等。3.3固化土premixedsolidifiedsoil在经过处理的土料或集料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水、固化剂和外加剂拌合均匀,形成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且凝固后能够达到一定强度的混合物。3.4泡沫混凝土foamedconcrete以水泥为主要胶凝材料,并在骨料、外加剂和水等组分共同制成的料浆中引入气泡,经混合搅拌、浇筑成型、养护而成的具有闭孔孔结构的轻质多孔混凝土。3.5自密实混凝土self-compactingconcrete具有高流动性、均匀性和稳定性,浇筑时无需外力振捣,能够在自重作用下流动并充满模板空间的混凝土。3.6压实系数coefficientofcompaction经压实达到的干密度与由击实试验得到的试样的最大干密度的比值。3.7立方体抗压强度unconfinedcompressivestrength立方体试块在无侧限条件下,单位面积抵抗轴向压力的最大值。3.8流动度fluidity3DB42/TXXXX—2024固化土或泡沫混凝土拌合物从内径80mm、净高80mm的圆柱形测试筒中自然塌落静置1min后,测量形成饼状的塌落体最大水平直径,也可称为流动扩展度。3.9坍落扩展度slump-flow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从坍落度筒提起至拌合物停止流动后,测量坍落扩展面最大直径和与最大直径呈垂直方向的直径的平均值。4基本规定4.1箱、筏形基础或地下室、地下管网线敷设施工完毕后,应及时进行基坑(槽)回填。4.2基坑肥槽应进行专项回填设计。基坑肥槽回填设计应结合基坑支护工程,根据其回填部位和用途,分别满足建(构)筑物、地下管网线等地下结构抗倾覆、抗浮、抗渗或地基承载、变形要求,并应规定其设计使用年限。4.3基坑肥槽设计、施工前,应完成下列工作:a)搜集场地岩土工程勘察资料、建(构)筑物地基基础及基坑支护设计资料;b)调查场地内地下工程、周边道路、地下管线、施工用水、施工用电及周边环境等情况;c)查明基坑支护结构使用期内对基坑周边设施工材料、施工设备、运输车辆等荷载要求;d)结合工程情况,了解当地肥槽回填经验和施工条件,对于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尙应了解其他地区相似场地上同类工程的肥槽回填经验和使用情况;e)根据工程要求,确定肥槽回填目的和回填后要求达到的各项技术指标。4.4基坑肥槽回填方案应进行多种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宜按下列步骤进行:a)根据工程特点和使用要求,结合场地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地下结构及基础结构类型、基坑支护形式、施工技术与实施环境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初步选出几种可供考虑的肥槽回填方案;b)对初步选出的各种肥槽回填方案,分别从适用范围、预期效果、耗用材料、施工机械、工期要求和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对比,选择最佳的肥槽回填方案;c)对已选定的肥槽回填方案,宜按基坑支护及地下结构功能要求及该种回填方法在本地区使用的成熟程度,在场地内有代表性的区域进行相应的现场试验或试验性施工,并进行必要的测试,以检验设计参数和回填效果。如试验段效果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应查明原因,修改设计参数或调整肥槽回填方案。4.5当回填部位用作建(构)筑物地基或有抗浮、抗渗、支护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当回填部位用作建(构)筑物地基时,结构荷载应满足GB50007的要求,并满足建(构)筑物承载力、变形及地下室嵌固、抗倾覆的需要;——当回填部位有抗浮要求时,浮力作用应满足JGJ476的要求;——当回填部位有抗渗要求时,防水等级应满足GB50108的要求;——当回填部位有支护要求时,支撑受力条件应满足JGJ120的规定。4.6基坑肥槽回填应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施工前编制肥槽回填专项施工方案,过程中对肥槽回填材料、性能、施工进行质量检验,完工后按照检验批相关要求进行验收。4.7基坑肥槽回填材料的制备、填筑应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4.8基坑肥槽应保存完整的实施记录和相应的试验报告等技术文件。4.9基坑肥槽回填设计、施工、检验与验收宜与基坑工程同步进行并完成。5材料4DB42/TXXXX—20245.1一般规定5.1.1基坑肥槽回填材料分为压实填土、固化土和混凝土。5.1.2基坑肥槽回填材料选型应根据开挖基坑场地地层和地下水体条件、环境条件、建(构)筑物类型、肥槽尺寸和回填功能要求等因素,因地制宜,合理选型。5.1.3基坑肥槽回填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不应采用未经处理的耕土、淤泥及淤泥质土、膨胀土、盐泽土、污染土、建筑垃圾等;——原料土的有机质含量不应大于5%;——材料放射性应符合GB6566的要求。5.2压实填土5.2.1原料土宜选用素土、砂土、碎石土或灰土,也可选用质地坚硬、性能稳定、无腐蚀性和无放射性危害的工业废料。5.2.2采用素土作为原料土时,素土的含水率宜为最优含水率;5.2.3采用砂土作为原料土时,砂土宜采用级配良好的中砂、粗砂;5.2.4采用碎石土作为原料土时,碎石土宜采用级配良好的卵石、碎石、石屑。5.2.5采用灰土等作为原料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土料宜选用粉质黏土,不应含有松软杂质,并应过筛;——石灰宜采用新鲜的消石灰,不应含有未熟化的生石灰块粒;——石灰应满足Ⅲ级以上标准,石灰在使用前10天充分消解。5.3固化土5.3.1原料土应符合下列规定:——宜优先采用现场开挖的土料,也可采用当地的工程弃土、建筑垃圾、尾矿或石屑;——搅拌前应进行筛分,最大粒径不宜大于40mm;——若采用泵送工艺,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径之比不宜大于三分之一。5.3.2固化剂宜采用以硅酸钙、铝酸钙等水硬性材料为主的固化材料,物理指标应满足表1的规定,工艺指标应满足表2的规定。表1固化剂物理指标要求序号项目技术要求测试方法1细度(80μm方孔筛筛余量)CJ/T5262含水量3外观色质均匀,不结块表2固化剂工艺指标要求序号项目技术要求测试方法1初凝时间GB/T13462终凝时间<600min5DB42/TXXXX—20245.3.3外加剂应符合下列规定:——为调整固化土的初凝、终凝、流动性、强度等性能参数而添加的外加剂应满足环保要求;——混凝土商品外加剂应符合GB8076的规定;——土壤固化外加剂应符合CJ/T486及CJJ/T286的规定。5.3.4掺合料应符合下列规定:——粉煤灰应符合GB/T1596的规定;——粒化高炉矿渣粉应符合GB/T18046的规定;——硅灰应符合GB/T18736的规定。5.3.5拌合及养护用水应符合JGJ63中混凝土拌合用水的水质要求。5.4混凝土5.4.1用于基坑肥槽回填的混凝土可选用普通混凝土、泡沫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5.4.2水泥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为宜,符合GB175的规定。采用其他品种水泥时,其性能指标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5.4.3骨料应符合JGJ52以及JGJ51的规定。泡沫混凝土用骨料应符合JGJ/T341的规定,自密实混凝土用骨料应符合JGJ/T283的规定。5.4.4外加剂应符合GB8076和GB50119的规定。泡沫混凝土用泡沫剂应满足发泡要求,符合JG/T266的规定;自密实混凝土用外加剂应符合JGJ/T283的规定。5.4.5掺合料应符合下列规定:——粉煤灰应符合GB/T1596的规定,泡沫混凝土用粉煤灰等级不宜低于Ⅱ级;——粒化高炉矿渣粉应符合GB/T18046的规定,泡沫混凝土用矿渣粉等级不宜低于S95级;——硅灰GB/T18736的规定;——采用其他矿物掺合料时,应通过试验进行验证其性能可满足工程要求后再使用;5.4.6拌合及养护用水应符合JGJ63的规定。6设计6.1一般规定6.1.1基坑肥槽回填设计内容主要包括材料选型、性能设计、配合比设计和施工工艺。6.1.2根据建(构)筑物的不同特征,基坑肥槽回填可分层、分段设计。6.1.3基坑肥槽回填设计应与基坑工程设计统筹考虑,基坑肥槽回填的材料选型及性能要求应能满足基坑逆工况设计要求。6.1.4当基坑肥槽回填区域需严格控制地面沉降时,应符合下列规定:——应根据沉降要求明确填料性质和密实度要求;——应进行分层回填和质量检验;——回填后的肥槽经检验不符合质量要求,应采取地基处理措施。6.1.5当利用基坑肥槽回填体作为建(构)筑物的地基持力层或肥槽回填区域需严格控制地面沉降时,应符合下列规定:——应根据结构类型、填料性能和现场条件明确肥槽回填质量要求;——应进行分层回填和质量检验;——回填后的肥槽经检验不符合质量要求,应采取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法进行加固处理;——回填后的肥槽未经检验或经检验不符合质量要求,不应作为建(构)筑物的地基持力层。6DB42/TXXXX—20246.1.6当地下室置于不透水地层中,地下室外墙外侧宜采用无垂直渗水的防水构造,基坑肥槽回填材料为弱透水材料并达到回填设计性能要求时,结构抗浮设计可考虑其有利影响。6.2材料选型6.2.1基坑肥槽回填材料应根据功能要求、肥槽尺寸、原料来源、地区工程经验综合确定。6.2.2基坑肥槽回填体上作为设计阳台、入口大堂、门廊、道路、景观等建(构)筑物地基时,可采用级配良好的中粗砂、碎石土、固化土或混凝土等材料,并应能满足地基基础设计要求。6.2.3基坑肥槽临地下室结构部位应采用固化土、混凝土等弱透水、密实不透水材料回填,回填材料及其回填质量应能保证地震作用下土对地下室的约束作用,其它部位可采用级配砂石、砂土或灰土。6.2.4大面积基坑肥槽可采用碎、块石或岩石碎屑等压实填土回填。6.2.5深窄基坑肥槽如难以进行机械施工,不宜采用压实填土回填。6.2.6高层建筑结构基础嵌入硬质岩石时,其基坑肥槽不宜采用混凝土回填。6.2.7基坑肥槽回填体顶部应采用黏性土或混凝土等不~弱透水材料进行外包,外包厚度不应少于300mm。6.3性能设计6.3.1应根据基坑肥槽回填工程的应用场景进行性能设计,满足强度(压实度)、工期和回填工艺的要求。6.3.2采用压实填土的肥槽回填工程,压实填土的压实度指标应根据肥槽回填工程需要确定;当对回填体有抗浮、变形控制或承载力要求时,压实系数不应低于0.94。6.3.3压实填土性能指标的试验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压实填土的压实度以压实系数来表示。压实系数宜应采用击实试验确定,击实试验方法参照附录A执行;——当无试验资料时,最大干密度pdmax按式(1)计算,压实系数λc按式(2)计算:pdmax=η............................式中:pdmax――填料的最大干密度(t/m3pw――水的密度(t/m3η――经验系数,粉质黏土取0.96,粉土取0.97;ds――土粒相对密度(比重t/m3op――填料的最优含水率(%);...............................式中:7DB42/TXXXX—2024λc――压实系数;pd――填料的控制干密度(t/m3)。6.3.4采用固化土的肥槽回填工程,其主要性能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固化土的强度指标应根据肥槽回填工程需要确定,流动度应大于160mm;——对于没有特殊要求的肥槽回填工程,固化土28d立方体抗压强度不宜低于0.3MPa,不宜高于8.0MPa;——对于需要二次开挖或拆除的肥槽回填部位,固化土28d立方体抗压强度不宜高于1.0MPa;——当固化土服役环境处于地下水位以下或水位变动区时,固化土28d立方体抗压强度不宜低于0.4MPa;——当回填体用作建(构)筑物地基处理时,其技术指标应符合JGJ79的相关规定,且28d立方体抗压强度不宜低于1.5MPa;——当对回填体有抗渗性要求,并采用固化土作为弱透水材料回填时,其渗透系数不宜大于5×10-7cm/s;当对回填体有防治污染扩散等特殊要求时,渗透系数不宜大于1×10-7cm/s。6.3.5固化土性能指标的试验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固化土的强度以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来测定,其测试方法参照附录B执行;——固化土的和易性以流动度来表示,其测试方法参照附录C执行;——固化土的抗渗性以渗透系数来表示,其测试方法参照GB/T50123中变水头渗透试验方法进行。6.3.6采用混凝土的肥槽回填工程,主要性能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混凝土的强度指标应根据肥槽回填工程需要确定;——对于没有特殊要求的肥槽回填工程,普通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15;——当采用泡沫混凝土回填时,其强度等级不应低于FC1、流动度不应小于400mm;——当采用自密实混凝土回填时,其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15、坍落扩展度不应小于550mm。6.3.7混凝土性能指标的试验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普通混凝土和自密实混凝土的强度以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来确定,其试验方法应符合GB/T50081的规定;——泡沫混凝土的强度以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来确定,其试验方法应符合JGJ/T341的规定;——泡沫混凝土的流动性以流动度来表示,其试验方法应参照附录C执行;——自密实混凝土的填充性以坍落扩展度来表示,其试验方法应按本规程附录D执行。6.4压实填土配合比设计6.4.1灰土的配合比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应根据工程要求和土料性质确定灰土比例,并应拌合均匀;——石灰与土料的体积配合比宜为2:8或3:7;——石灰颗粒不应大于5mm;——土料颗粒不应大于15mm。6.4.2采用碎石土回填时,填料最大粒径不应大于每层铺填厚度的三分之二,且不宜大于100mm。6.4.3采用不同透水性的填料回填时,应分层分层回填,上层宜选用透水性较小的填料。6.4.4采用岩性相差大的填料回填时,软质石料与硬质石料不得混合使用,并应分层或分段填筑。6.5固化土配合比设计6.5.1固化土配合比设计应按下列步骤进行:8DB42/TXXXX—2024a)确定原材料,进行材料复试;b)确定固化剂掺入比;c)计算固化剂掺量;d)计算拌合用水量;e)计算外加剂掺量;f)固化土试配;g)确定施工配合比。6.5.2固化土配合比设计应采用工程实际使用的原材料。试配前应对原材料进行检验,包括土的粒径和有机质含量、固化剂的物理指标和工艺指标、拌合用水的化学指标等。6.5.3固化剂的类型和掺入比应符合下列规定:——固化剂的类型应根据土料的成分、固化土性能要求等因素综合确定,无特殊要求时,可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作为主要固化剂;——固化剂的掺入比宜为7%~25%,设计强度低时取小值,设计强度高时取大值;——固化剂的掺入比基准值可按设计要求执行,当设计未提供时,可根据当地经验并结合设计要求的固化土性能指标综合确定,固化剂掺入比αc按式(3)计算:×100%................................式中:αc――固化剂掺入比(%);mc――固化剂的质量(kgmd――固化土所用土料的干质量(kg)。6.5.4外加剂的类型和掺入比应符合下列规定:——外加剂的使用应通过试验验证,满足设计施工要求,且对地下环境无污染;——外加剂的掺入比可按设计要求执行,当设计未提供时,可根据当地经验取值;——设计固化土有抗渗要求时,可掺入土壤固化外加剂,其种类和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设计固化土拌合物湿密度小于1000kg/m3时,应掺入泡沫剂,其种类和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设计固化土有低吸水率要求时,宜掺入防水剂,其种类和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设计固化土主要以砂土为原料土时,宜掺入适量保水剂,避免离析。6.5.5固化土配合比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固化剂掺量、土料用量、外加剂掺量和拌合用水量应通过配合比试验确定,并应表达为1m³固化土的各种材料的组成质量;——固化剂掺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m0....................................式中:mc――固化剂的质量(kg);9DB42/TXXXX—2024m0――试验用土料的质量(kg),不应少于30kg;①0――试验用土料的含水量(%)。——拌合用水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mw=μm0........................式中:mw――拌合用水的质量(kgμ――固化剂浆液水固比,根据经验确定对于黏性土宜取0.5~0.7,对于砂性土宜取0.45~0.65。——外加剂掺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6)式中:ma――外加剂的质量(kgαa――外加剂掺入比,宜取0.5%~1%。6.5.6固化土配合比试配、调整与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配合比试验应在配合比计算的基础上采用不同配合比同时进行;——配合比试验应采用搅拌机拌制试样,每次试配搅拌量不宜小于搅拌机额定搅拌量的四分之一;——应采用三种配合比进行试验,其中一种配合比的固化剂掺入比为计算的基准值,另外两种配合比的固化剂宜比基准值分别增加和减少3%~5%;——每种配合比至少应制作三组标准试件,并在20℃±2℃条件下养护至指定龄期;——每种配合比的性能指标均应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若不能满足时,应分析原因并调整配合比后重新试配;——试配试块的抗压强度应不小于设计立方体抗压强度的1.2倍;——配制的固化土拌合物应保持良好的匀质性,不应离析和出现明显泌水。——施工配合比应根据试配结果、性能要求、造价综合确定,并应根据土料的实际含水率等变化对设计配合比进行调整。6.6混凝土配合比设计6.6.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符合JGJ55的规定。6.6.2泡沫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配合比设计应以合理使用材料和节约水泥为原则;——配合比设计应采用同厂家、同产地、同品种、同规格的原材料;——配合比应通过计算和试配确定,试配抗压强度应大于设计抗压强度的1.05倍;——应符合JGJ/T341的规定。6.6.3泡沫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泡沫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宜安所需干密度配制,并应按干密度计算材料用量;DB42/TXXXX—2024——泡沫混凝土设计干密度pd可按下列公式计算:pd=Sa(mc+mm).................................(7)式中:pd――泡沫混凝土设计干密度(kg/m3mc――1m3泡沫混凝土中水泥的质量(kgmm――1m3泡沫混凝土中矿物掺合物的质量(kgSa――泡沫混凝土养护28d后,各基本组成材料的干物料总量与成品中非蒸发物总量所确定的质量系数,普通硅酸盐水泥取1.2。——泡沫混凝土用水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mw=B(mc+mm).................................(8)式中:mw——1m3泡沫混凝土所用水的质量(kgB——水胶比,用水量与胶凝材料质量之比,未掺外加剂时,水胶比可按0.5~0.6选取;掺入外加剂时,水胶比应通过试验确定。——泡沫剂的用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my=Kpf....................式中:mf——1m3泡沫混凝土中泡沫剂的质量(kgmy——形成泡沫液的质量(kgβf泡沫剂稀释倍数;K——富余系数:视泡沫剂质量、制泡时间及泡沫加入到料浆中再混合时的损失等而定,对于稳定性好的泡沫剂,取1.1~1.3;pf——实测泡沫剂的密度(kg/m3测试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GB/T8077的规定;DB42/TXXXX—2024ms——1m3泡沫混凝土中骨料的质量(kgPc——水泥的密度(kg/m3),取3100kg/m3;Pm——掺合料的密度(kg/m3),粉煤灰密度取2600kg/m3;矿渣粉密度取2800kg/m3;Ps——骨料的密度(kg/m3Pw——水的密度(kg/m3),取1000kg/m3。6.6.4泡沫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调整与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以计算的泡沫混凝土配合比为基础,再选取与之相差±10%相邻两个水泥用量,用水量不变,掺合料相应适当增减,分别按三个配合比拌制泡沫混凝土拌合物;测定拌合物的流动度,调整用水量,以达到要求的流动度为止;——按校正后的三个泡沫混凝土配合比进行试配,检验泡沫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度和湿密度,制作100mm×100mm×100mm立方体试块,每种配合比至少制作一组3块;——试块标准养护28d后,测定泡沫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干密度;以泡沫混凝土配制强度和干密度满足设计要求,且具有最小水泥用量的配合比作为选定的配合比。——应对选定的配合比进行质量校正,校正系数应按下列公式计算:Pcc=mc+mm+ms+mf+mw.........................(11)....................................式中:η——校正系数;Pco——按配合比各组成材料计算的湿密度(kg/m2Pcc——泡沫混凝土拌合物的实测湿密度(kg/m2)。——选定配合比中的各项材料用量均应乘以校正系数作为最终的配合比设计值;——使用过程中,应根据材料的变化或泡沫混凝土质量动态信息及时进行调整配合比。6.6.5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应根据肥槽形式、施工工艺以及环境因素进行配合比设计;——宜采用绝对体积法,水胶比宜小于0.45,胶凝材料用量宜控制在400kg/m3~550kg/m3;——可通过添加外加剂的方法来改善浆体的黏聚性和流动性;——应符合JGJ/T283的有关规定。6.6.6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粗骨料的质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13)式中:DB42/TXXXX—2024mg——自密实混凝土中粗骨料的质量(kgpg——粗骨料的密度(kg/m3Vg自密实混凝土中粗骨料的体积(m3),可按表6.4.5选用。表6.4.7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粗骨料的体积填充性指标SF1SF2SF3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粗骨料的体积0.32~0.350.30~0.330.28~0.30——砂浆的体积可按下列公式计算:V=1Vmg...............................(14)式中:Vm——自密实混凝土中砂浆的体积(m3)。——胶凝材料的质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Φs——砂浆中砂的体积分数,可取0.42~0.45;Va——自密实混凝土中引入空气的体积(L),对于非引气型的自密实混凝土,可取10L~20L;pb——自密实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的密度(kg/m3),宜控制在400kg/m3~550kg/m3。pw——自密实混凝土中拌合水的密度(kg/m3),取1000kg/m3;pm——矿物掺合物的密度(kg/m3pc——水泥的密度(kg/m3DB42/TXXXX—2024β——自密实混凝土中矿物掺合物占胶凝材料的质量分数(%);当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矿物掺合物时,可以β1、β2、β3表示,并进行相应计算;根据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耐久性、温升控制等要求,合理选择胶凝材料中水泥、矿物掺合物类型,矿物掺合物占胶凝材料用量的质量分数β不宜小于0.2;mb——自密实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的质量(kgmw——自密实混凝土中用水的质量(kgfce——水泥的28d实测抗压强度(MPa);当水泥28d抗压强度未能进行实测时,可采用水泥强度等级对应值乘以1.1得到的数值作为水泥抗压强度值;fcu.0——混凝土配制强度值(MPa),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的规定进行计算;Y——矿物掺合物的胶凝系数;粉煤灰(β≤0.3)可取0.4、矿渣粉(β≤0.4)可取0.9。——用水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mw=mb(mwmb) ——矿物掺合物的质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mm=mb.β 式中:mm——自密实混凝土中矿物掺合物的质量(kg)。——水泥的质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mc=mbmm..................................(20)式中:mc——自密实混凝土中水泥的质量(kg)。——外加剂的质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ma=mb.α式中6.6.6-9)ma——自密实混凝土中外加剂的质量(kgα——外加剂占胶凝材料总量的质量分数(%)。6.6.7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调整与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试配应采用工程实际使用的原材料,每盘混凝土的最小搅拌量不宜小于25L;——应先进行试拌,根据试拌结果提出混凝土强度试验用的基准配合比;DB42/TXXXX—2024——混凝土强度试验时至少应采用三个不同的配合比。当采用不同的配合比时,其中一个应为基准配合比,另外两个配合比的水胶比宜较基准配合比分别增加和减少0.02;用水量与基准配合比相同,砂的体积分数可分别增加或减少1%;——混凝土强度试验时每种配合比至少应制作一组试件,标准养护到28d或设计要求的龄期时试压,也可同时多制作几组试件,按JGJ/T15早期推定混凝土强度,用于配合比调整,但最终应满足标准养护28d设计规定龄期的强度要求;——应根据试配结果对基准配合比进行调整,调整与确定应按JGJ55的规定执行,确定的配合比即为设计配合比。7施工7.1一般规定7.1.1基坑肥槽回填工程应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并在施工前编制专项施工方案。7.1.2基坑肥槽回填专项施工方案应包括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技术参数、安全技术措施、应急预案等,并根据现场条件确定材料堆场、施工机械、施工场地及运输路线,绘制回填施工平面布置图。7.1.3基坑肥槽回填施工方法应根据周边环境、支护类型、填料性质、施工条件综合确定。7.1.4压实填土的回填施工可采用人工或机械夯实方式,对大面积基坑肥槽可采用机械碾压方式。7.1.5固化土和混凝土的回填施工可采用泵送或溜槽方式。7.1.6基坑肥槽回填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回填前,应排除积水、清除虚土和建筑垃圾,压实填土应按设计要求选料,分层填筑压实,对称进行,且压实系数应满足设计要求;——应先低处后高处,对称、均衡地逐层回填,肥槽较深的回填应控制降落高度;——深浅两基坑(槽)相连时,应先回填深基坑,填至浅基坑相同的标高时,再与浅基坑一起回——分段回填施工时,交接处应填成阶梯形,梯形的高宽比宜为1:2,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宜小干——回填应与基础结构及基坑换撑施工工况保持一致,以回填作为基坑换撑的,应根据地下结构层数、设计工况分阶段进行回填,基坑设置混凝土或钢换撑带的,换撑带底部应采取保证回填密实的措施;——当基础外墙有防水要求时,应在外墙防水施工验收合格后方可回填,防水层外侧宜设置保护层;——回填体表面应略高于地面,整平,并利于排水。——回填后,应保持原有的测量控制桩点和沉降观测桩点,并继续进行观测直至确认沉降趋于稳定为止。7.1.7冬季(高寒)期间基坑肥槽回填施工时,还应符合下列规定:——肥槽回填前应疏干积水、清除冰雪及冻结的土层,回填应及时压实(振捣);——肥槽回填应按横断面全宽分层填筑,填料松铺厚度应较常温填筑减薄20%~30%;——采用固化土、泡沫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回填作业时,入模温度不宜低于5℃;——每层浇筑完成后,不得向直接浇水养护,应采用保温材料和塑料薄膜进行保温、保湿养护。7.1.8夏季(高温)期间基坑肥槽回填施工时,还应符合下列规定:——采用固化土、泡沫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回填作业时,入模温度不宜大于35℃;DB42/TXXXX—2024——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入模温度宜控制在30℃之下,且宜避开高温时段进行混凝土浇筑;——每层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对回填体表面覆盖塑料薄膜或土工布并洒水进行保湿养护。7.1.9雨季期间肥槽回填施工时,还应符合下列规定:——应集中力量,分段施工,工序紧凑;——应尽量选择无雨时回填;——下雨前要及时压完已填土层,并将表面压平后形成一定坡度。7.2计量与制备7.2.1固化土和混凝土原材料宜采用电子计量设备,计量系统施工前应进行标定,设备精度应符合GB/T10171的规定。7.2.2以固化土作为填料时,其计量与制备应符合下列规定:——固化土原材料的计量允许质量偏差应符合表4的规定;——固化土的拌合可采用现场拌合和搅拌站集中拌合,现场拌合应根据施工场地和工期选择拌合设备,拌合设备的生产——能力和设备性能应满足连续的填筑要求;——混合料应使用专门拌合设备搅拌,拌合设备应符合GB/T9142的规定;——原料土搅拌前应预处理,清除原料土中混入的异物,如木片、金属物、塑料等;——固化土的拌合应分两步完成,先将水喝固化剂等混合拌合成浆液,然后将浆液和土拌合;——拌合时间应充分,每盘固化土拌合时间不应少于2min,确保各组分混合均匀;——冬季拌合应采取防冻措施,有限采用加热水的方法提高拌合物的温度,拌合用水的温度不应表4原材料的计量允许质量偏差表材料计量允许质量偏差(%)原料土±3固化剂、水、掺合剂±2外加剂±17.2.3以泡沫混凝土作为填料时,其计量与制备应符合下列规定:——投料顺序宜先投入细骨料、水泥、粉煤灰及其他掺合料,搅拌1min后再投入三分之二的用水量搅拌1min以上,然后加入剩余水量和外加剂搅拌5min以上;——泡沫混凝土料浆应充分搅匀,不应有粉体料硬块;——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时,料浆搅拌时间不得少于10min;——泡沫剂按生产厂家推荐的最大稀释倍数配成溶液制泡,稀释好的泡沫剂应充分搅拌、混合均匀且其发泡倍数宜为15~30倍;——在物理发泡中,泡沫混凝土料浆与泡沫混合时,应在混合搅拌机中进行,搅拌时间宜为3min~5min;——在物理发泡中,连续上料宜采用双桶式搅拌机,上料与出料时差不应小于2min,搅拌机转速不应小于90r/min;——化学发泡用搅拌机其转速不应小于120r/min,搅拌时间宜大于1min,但不应大于3min。7.2.4以自密实混凝土作为填料时,计量与制备应符合下列规定:——密实混凝土原材料的计量允许质量偏差应符合表5的规定;DB42/TXXXX—2024——自密实混凝土宜采用集中搅拌方式生产,生产过程应符合GB/T14902的规定;——自密实混凝土在搅拌机中的搅拌时间不应少于60s,并应比非自密实混凝土适当延长;——高温施工时,应对原材料采取温度控制措施,水泥和掺合剂最高入机温度不宜超过60℃、骨料不宜超过30℃,拌合水不宜超过25℃;——冬期施工时,宜对拌合水、骨料进行加热,但拌合水温度不宜超过60℃、骨料水泥、外加剂、掺合料不得直接加热;——泵送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所用的轻粗骨料在使用前,宜采用浸水、洒水或加压预湿等措施进行预湿处理;——自密实混凝土运输过程中,搅拌运输车的滚筒应保持匀速转动,速度应控制在3~5r/min,并严禁向车内加水。表5原材料的计量允许质量偏差表材料每盘计量允许质量偏差(%)累计计量允许质量偏差(%)胶凝材料、掺合剂±2±1骨料±3±2水、外加剂±1±17.3填筑与养护7.3.1以素土作为填料时,基坑肥槽填筑与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在转角、空间狭小等机械压实不能作业的区域,可采用人工压实的方法;——对有排水沟、电缆沟挡土墙等结构的区域进行回填时,可用小型机具或人工分层夯实;——当使用碾压机械压实回填时,应先静压后振动或先轻后重,并控制行驶速度,平碾和振动碾不宜超过2km/h,羊角碾不宜超过3km/h;——当使用机械回填膨胀土时,应根据膨胀土自由膨胀率大小选用工作质量适宜的碾压机具,虚铺厚度宜小于300mm,土块应击碎至粒径小于50mm;——回填面积较大的区域,应采取分层、分块(段)回填压实的方法,各块(段)交界面应设置成斜坡形,每次碾压,机具应从两侧向中央进行,辗迹应重叠0.5m~1m,填土施工时的分层厚度及压实遍数应符合表6的规定,上、下层交界面应错开,错开距离不应小于1m;——在承台地下室外墙与基坑侧壁间隙回填土前,应排除积水,清除虚土和建筑垃圾,填土应按设计要求选料,分层夯实、对称进行;——施工中应防止出现翻浆或弹簧土现象,特别是雨期施工时,应经常检验回填土的含水量,集中力量分段回填碾压,还应加强临时排水设施,回填面应保持一定的流水坡度,避免积水;——对于局部翻浆或弹簧土可以采取挖除换填或翻松晾晒等方法处理;——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区域施工时,应设置盲沟疏干地下水。表6基坑回填施工时的分层厚度及压实遍数DB42/TXXXX—20247.3.2以灰土作为填料时,基坑肥槽填筑与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回填土应分层铺摊,每层虚铺土厚度不超过300mm,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平;——回填土采用打夯机夯实,每层至少夯打四边。打夯时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纵横交叉。严禁采用浇水使土下沉的“水夯”法。墙角、穿墙管、外墙有插筋等不宜机械夯实的地方,采用人工夯实,人工打夯时落高控制在200mm~250mm;——回填土每层填土夯实后,应取样检测回填土的密实度;——回填土全部填完成后,应进行表面标高找平;——施工时应有防水、防雨措施,遇雨时及时覆盖作业面,雨后及时将水泡的回填土挖出重填。7.3.3以砂土作为填料时,基坑肥槽填筑与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回填前应通过现场试验段确定虚铺厚度和振捣方法;——宜采用振动碾,施工时应分层铺设,分层密实,虚铺厚度可用样桩控制,符合表7要求;——砂石级配良好,粗细颗粒分配均匀,压实后不得有砂窝及梅花现象;——回填中,安排专职试验员应分步取样,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下步的回填。表7级配砂铺设厚度及施工要求振捣方法每层虚铺厚度(mm)施工说明平振法200~2501.用平板式振捣器往复振捣,往复次数以简易测定密实度合格为准;2.振捣器移动时,每行应搭接三分之一,以防漏震。插振法振捣器插入深度1.用插入式振捣器;2.插入间距可根据机械振幅大小决定;3.不应插至下卧黏性土层;4.插入振捣完毕所留的空洞应用砂填实;5.应有控制地注水和排水。夯实法150~2001.用木夯或机械夯;2.木夯重40kg,落距400mm~500mm;3.一夯压半夯,全面夯实。碾压法150~3506t~10t压路机往复碾压,碾压次数以达到要求密实度为准。7.3.4以碎石土作为填料时,基坑肥槽填筑与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浸水部位的肥槽,应采用稳定性好、不易膨胀崩解的石料填筑;——回填应分层填筑压实,分层填筑压实厚度不宜大于300mm;——压实机械宜选用自重不小于18t的振动压路机。7.3.5以固化土作为填料时,基坑肥槽填筑与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固化土宜采用分层进行浇筑,每层浇筑的厚度应通过核算,首次浇筑厚度不宜超过0.5m,每次浇筑厚度不宜大于2m,相邻片区浇筑高差不宜大于1m;——在浇筑深浅不一的部位时,应先分层浇筑深基坑,填至浅基坑相同标高时,再与浅基坑一起分层浇筑,以保持浇筑的整体性;DB42/TXXXX—2024——固化土可采用泵送或溜槽方式;采用泵送施工时,出料不应直接冲击地下室外墙和支护结构,且固化土搅拌至浇筑完成的时间不宜超过3h;——固化土塌落度小于150mm,浇筑后要进行过振捣;——填筑体顶层浇筑完后,应对填筑体表面覆盖塑料薄膜或土工布进行保湿养护,养护时间不小——当因养护不当、粘土含量过大、坍落度控制不准及外部环境造成水分流失,造成固化土表面出现干缩裂缝时,在浇筑完3d后注入抗压强度不小于0.8MPa的固化剂浆液。7.3.6以泡沫混凝土作为填料时,基坑肥槽填筑与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采用泵送施工时,出料不得直接冲击地下室外墙和支护结构;——浇筑高度大于3m时,泡沫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泡沫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大于泡沫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同一施工段的泡沫混凝土宜连续浇筑;分层浇筑时,应在底层泡沫混凝土终凝之前将上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成;——采用单条浇注管浇注时,应沿浇注区长轴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浇注;采用多条浇注管浇注时,则可并排从一端开始浇注,或采用对角的浇注方式;——浇注过程中浇注口流值的监测频率与湿密度保持一致;进行扫平表面时,出料口离浇注面的最大高差不应大于0.5m;——泡沫混凝土的运输及养护要求应符合JGJ/T341的规定。7.3.7以自密实混凝土作为填料时,基坑肥槽填筑与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自密实混凝土泵送和浇筑过程应保持连续性;——为使自密实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不出现离析现象,应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间距,浇筑点间的水平间距不宜大于10m;垂直自由下落的距离不宜大于5m,宜采用导管法浇筑;——当场地狭窄或浇注口很小时,可以用小桶向浇注口倾倒自密实填土,但应保证施工组织连贯、紧凑,浇注口间距不宜大于2m;——大体积自密实混凝土采用整体分层连续浇筑或推移式连续浇筑时,应缩短间歇时间,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浇筑次层混凝土,同时应减少分层浇筑的次数;——自密实混凝土浇筑最大水平流动距离应根据施工部位具体要求确定,且不宜超过7m。布料点应根据填土自密实性能确定,并通过试验确定混凝土布料点的间距;——自密实混凝土宜避开高温时段浇筑。当水分蒸发速率过快时,应在施工作业面采取挡风、遮阳等措施。7.4安全施工与环境保护7.4.1应对基坑肥槽回填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7.4.2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做好临边防护措施,防止边坡坍塌,避免高空落物至肥槽内,保护作业人员的安全。7.4.3施工拌合现场应规范设置监测点位,扬尘监测设备可靠,确保各项环保监控数据达标;机械设备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施工噪声时,应符合国家规定的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7.4.4基坑肥槽回填机械或机具不得碰撞结构以及防水保护层,建(构)筑物结构顶板50cm范围内以及管线周围采用人工使用小型机具作业。7.4.5基坑肥槽回填采用机械碾压时,应控制好碾压荷载及距离,避免超载破坏地下结构。7.4.6应严格按照施工方案中的平面布置和材料运输路线施工,当调整平面布置和运输路线时,应分析其对基坑的安全影响。7.4.7应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明确事故隐患排查管理职责,定期组织实施排查,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DB42/TXXXX—20248检验与验收8.1一般规定8.1.1基坑肥槽回填时,应对回填施工质量进行检验。8.1.2基坑肥槽回填材料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回填材料使用前,应分别取样抽检、试验、测定,抽检频率和检验项目应满足现行有关规范的规定,不合格的材料不应在工程中使用;——回填所采用的材料、检测仪器等应具有产品合格证或者检定合格证、进场复验报告,施工过程应有施工记录,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回填材料检验的原始记录与图件,应保持完整,并按要求整理归档。8.1.3基坑肥槽回填质量检验可根据施工工序,按工作量、施工段等划分为若干检验批,检验批应符合下列规定:——检验批的质量验收主要包括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进行检验验收;——主控项目的检验应全部合格;——一般项目的合格率应达到80%及以上,且有指标要求的项目其不合格点的最大偏差值不得大于规定允许偏差值的1.5倍;——应具有完整的施工质量检查记录。8.2原材料质量检验8.2.1原材料进场时,应按规定批次验收其品种、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以及型式检验报告、出厂检验报告或合格证等质量证明文件,对外加剂产品尚应具有使用说明书。8.2.2基坑肥槽回填原材料进场时应进行检验,检验样品应随机抽取。8.2.3压实填土的原材料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原料土为素土时,其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8的规定;——原料土为灰土时,其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9的规定;——原料土为砂土时,其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10的规定;——原料土为碎石土时,其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11的规定;——原料土应按每5000m3为一个检验批,当不足上述数量时,按一批进行检验。表8素土填料质量检验标准项次检查项目允许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单位数值主控项目含水量(与最优含水量比较)%烘干法最大干密度设计值击实试验一般项目土料有机质含量%灼烧减量法土颗粒粒径mm筛析法DB42/TXXXX—2024表9灰土填料质量检验标准项次检查项目允许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单位数值主控项目配合比设计值检查拌合时的体积比含水量(与最优含水量比较)%烘干法一般项目土料有机质含量%灼烧减量法石灰粒径mm筛析法土颗粒粒径mm筛析法表10砂土填料质量检验标准项次检查项目允许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单位数值主控项目配合比设计值检查拌合时的体积比或质量比相对密实度设计值轻型动力触探法一般项目砂土料有机质含量%灼烧减量法砂土料含泥量%水洗法砂土料粒径mm筛析法表11碎石土填料质量检验标准项次检查项目允许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单位数值主控项目配合比设计值检查拌合时的体积比或质量比体密度设计值附加质量法一般项目碎石土有机质含量%灼烧减量法碎石土含泥量%水洗法碎石土粒径mm≤100筛析法8.2.4固化土的原材料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固化土的原材料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12的规定。——固化剂应按每500t为一个检验批,原料土应按每5000m3为一个检验批,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等矿物掺合料应按每200t为一个检验批,硅灰应按每30t为一个检验批,外加剂应按50t为一个检验批,当不足上述数量时,按一批进行检验;——拌合用水拌合用水采用饮用水时可不检验。若采用其他水源,同一水源不应少于一个检验批。DB42/TXXXX—2024表12固化土原材料质量检验标准项次检查项目允许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单位数值主控项目固化剂细度(80μm方孔筛筛余量)%筛析法含水率%烘干法初凝时间min贯入阻力法终凝时间min≤600贯入阻力法一般项目原料土有机质含量%灼烧减量法颗粒粒径mm筛析法掺合料粉煤灰设计值GB/T1596粒化高炉矿渣粉设计值GB/T18046硅灰设计值GB/T27690外加剂混凝土商品外加剂设计值GB8076土壤固化外加剂设计值CJJ/T286拌合用水设计值JGJ638.2.5普通混凝土的原材料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胶凝材料、外加剂的检验项目与批次应符合GB/T14902的规定;——轻骨料、砂的检验项目与批次应分别符合GB/T17431.1和GB/T14684的规定;——粗、细骨料的检验项目与批次应符合JGJ52的规定;——混凝土用水的检验项目与批次应符合JGJ63的规定;——其他原材料的检验项目和批次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执行。8.2.6泡沫混凝土的原材料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泡沫混凝土原材料的检验项目应符合JGJ/T341的规定;——散装水泥应按每500t为一个检验批,袋装水泥应按每200t为一个检验批,骨料应按每400m3或600t为一个检验批,掺合料应按每200t为一个检验批,外加剂应按每50t为一个检验批,泡沫剂应按每1t为一个检验批;——不同批次或非连续供应的泡沫混凝土原材料,在不足一个检验批情况下,应按同品种和同等级材料每批次检验一次;——当采用饮用水作为混凝土用水时,可不检验;当采用中水、搅拌站清洗水或施工现场循环水等其他水源时,应对其成分进行检验,且不应少于一个检验批。8.2.7自密实混凝土的原材料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胶凝材料、外加剂的检验项目与批次应符合B/T14902的规定;——粗、细骨料的检验项目与批次应符合JGJ52的规定,其中人工砂检验项目还应包括亚甲蓝(MB)值;——其他原材料的检验项目和批次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执行。8.3回填性能检验8.3.1压实填土回填性能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DB42/TXXXX—2024——压实填土回填性能检验标准应符合表13的规定。——当同一配合比连续填筑时,分层压实系数应按每层每1000m2测3个点;——顶面标高、表面平整度和分层厚度应每20m测1个点或每200m2测3个点。表13压实填土回填性能检验标准项次检查项目允许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单位数值主控项目分层压实系数不小于设计值环刀法、灌水法、灌砂法一般项目顶面标高mm水准仪表面平整度mm用2m靠尺分层厚度mm水准仪或抽样检查8.3.2固化土回填性能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固化土回填性能检验标准应符合表14的规定。——当同一配合比连续填筑时,流动度和抗压强度应按每400m3为一个检验批,当不足上述数量时,按一批进行检验,一个检验批制取至少一组试件;——固化土应进行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用于检测固化土强度的试件采用立方体试块,尺寸为70.7mm×70.7mm×70.7mm;——顶面标高和填筑厚度应每20m测1个点或每200m2测3个点。表14固化土回填性能检验标准项次检查项目允许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单位数值主控项目抗压强度不小于设计值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流动度不小于设计值抽样检验报告一般项目湿密度不小于设计值抽样检验报告顶面标高mm水准仪填筑厚度mm卷尺8.3.3普通混凝土回填性能检验应符合GB50204的规定。8.3.4泡沫混凝土回填性能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泡沫混凝土回填性能检验标准应符合表15的规定。——当同一配合比连续填筑时,干密度和抗压强度应按每400m3为一个检验批,当不足上述数量时,按一批进行检验,一个检验批制取至少一组试件;——顶面标高和填筑厚度应每20m测1个点或每200m2测3个点。DB42/TXXXX—2024表15泡沫混凝土回填性能检验标准项次检查项目允许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单位数值主控项目抗压强度不小于设计值JG/T266干密度Kg/m3一般项目顶面标高mm水准仪填筑厚度mm卷尺8.3.5自密实混凝土回填性能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自密实混凝土回填性能检验标准应符合表16的规定。——当同一配合比连续填筑时,干密度和抗压强度应按每100m3为一个检验批,当不足上述数量时,按一批进行检验,一个检验批制取至少一组试件;——顶面标高和填筑厚度应每20m测1个点或每200m2测3个点。表16自密实混凝土回填性能检验标准项次检查项目允许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单位数值主控项目抗压强度不小于设计值JGJ/T283坍落扩展度不小于设计值一般项目顶面标高mm水准仪填筑厚度mm卷尺8.3.6固化土和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检验应在应在拌合地点和回填地点分别进行,若采用现场拌合可只进行一次检验。8.3.7固化土和混凝土首次采用的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检验。原材料的检测报告和试配检验报告、凝结时间、拌合物流动度应符合设计要求。8.3.8固化土和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可采用留置同条件试块进行抗压强度试验,也可现场取芯进行强度试验。8.3.9当利用基坑肥槽回填体作为建(构)筑物的地基持力层时,回填体的承载力必须达到设计要求。压实填土地基承载力可通过现场静荷载试验确定,每段回填体不应少于3点。8.4施工质量验收8.4.1基坑肥槽回填工程的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原材料、拌合物、回填体应按相应质量标准进行检验,具有完整的检验资料;——应按本规程的规定进行质量控制,各工序完毕后应进行自检,形成验收文件。8.4.2当基坑肥槽回填工程质量验收不合格时,应进行缺陷修补或返工,并重新进行质量检验与验收。8.4.3基坑肥槽回填工程质量验收应在施工单位自检评定合格的基础上按规定程序进行。8.4.4基坑肥槽回填工程质量验收除满足本规程的规定外,应符合GB50300和GB50202的规定。DB42/TXXXX—20249标准实施及评价9.1结合我省建筑与市政工程基坑肥槽回填设计、施工、检验及验收实际,认真做好标准实施准备,包括标准实施的方案准备、组织准备、知识准备、手段准备和物质条件准备等。9.2制定标准实施方案,明确适用对象和场景、提供实施必备条件和保障(组织、制度、资金、人员等)、推荐方法路径,确定资源要素配置、关键环节和控制点,提出标准实施中的注意事项。9.3针对我省开展建筑与市政工程基坑肥槽回填工作的单位进行标准宣贯和培训,结合标准要求,落实责任制,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9.4标准实施主要在企业工作站日常工作中开展。9.5标准实施的检查主要是检查标准实施方案的落实情况,需要逐条检查标准实施内容的落实,并记录未实施内容的理由或原因。标准实施检查也要检查标准实施的支持手段和物质条件的落实情况。做好标准实施验证记录,畅通标准实施信息采集的方式方法和反馈渠道,定期整理并处理收集到的意见建议。9.6对标准实施评价的基本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等。9.7在标准实施一定时间后,对照标准实施方案,开展标准实施效果评价分析,总结实施经验成效梳理存在的薄弱环节,标准实施的评价主要是评价标准实施的效果,主要从规范秩序、提高效率、行社会责任等方面进行有益性评价,同时还要评价标准实施带来的问题,以便为未来改进提供参考。9.8适时向标准归口管理单位反馈情况,提出标准推广、修改、补充、完善或者废止等意见建议。9.9标准实施信息及意见反馈表相关示例见附录E。DB42/TXXXX—2024击实试验要点A.1总体要求A.1.1本方法用于测试压实填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量。A.1.2本试验分轻型击实和重型击实。轻型击实试验的单位体积击实功约为592.2kJ/m3,重型击实试验的单位体积功约为2684.9kJ/m3。A.2试验仪器仪器应符合下列要求:——击实仪应符合GB/T22541的规定;——击实仪的击锤应配导筒,击锤与导筒间应有足够的间隙使锤能自由下落。电动操作的击锤必须有控制落距的跟踪装置和锤击点按一定角度均匀分布的装置;——试样推出器宜用螺旋式千斤顶或液压式千斤顶,如无此类装置,也可用刮刀和修土刀从击实筒中取出试样;——天平:称量200g,分度值0.0lg;——台秤:称量10kg,分度值lg;——标准筛:孔径为20mm、5mm;——其他:烘箱、喷水设备、辗土设备、盛土器、修土刀和保湿设备。A.3试样制备A.3.1试样制备可分为干法制备和湿法制备两种方法。A.3.2干法制备应按下列步骤进行:a)用四点分法取一定量的代表性风干试样,其中小筒所需土样约为20kg,大筒所需土样约为50kg,放在橡皮板上用木辗辗散,也可用辗土器辗散;b)轻型按要求过5mm或20mm筛,重型过20mm筛,将筛下土样拌匀,并测定土样的风干含水率;根据土的塑限预估的最优含水率,并制备不少于5个不同含水率的一组试样,相邻2个试样含水率的差值宜为2%;c)将一定量土样平铺于不吸水的盛土盘内,其中小型击实筒所需击实土样约为2.5kg,大型击实筒所取土样约为5.0kg,按预定含水率用喷水设备往土样上均匀喷洒所需加水量,拌匀并装入塑料袋内或密封于盛土器内静置备用。静置时间分别为:高液限黏土不得少于24h,低液限黏土可酌情缩短,但不应少于12h。A.3.3湿法制备应取天然含水率的代表性土样,其中小型击实筒所需土样约为20kg,大型击实筒所需土样约为50kg。辗散,按要求过筛,将筛下土样拌匀,并测定试样的含水率。分别风干或加水到所要求的含水率,应使制备好的试样水分均匀分布。A.4试验步骤试验步骤应符合下列规定:a)将击实仪平稳置千刚性基础上,击实筒内壁和底板涂一薄层润滑油,连接好击实筒与底板,安装好护筒。检查仪器各部件及配套设备的性能是否正常,并做好记录;b)从制备好的一份试样中称取一定量土料,分3层或5层倒入击实筒内并将土面整平,分层击实。DB42/TXXXX—2024手工击实时,应保证使击锤自由铅直下落,锤击点必须均匀分布于土面上;机械击实时,可将定数器拨到所需的击数处,击数可按表A.1确定,按动电钮进行击实。击实后的每层试样高度应大致相等,两层交接面的土面应创毛。击实完成后,超出击实筒顶的试样高度应小于6mm;c)用修土刀沿护筒内壁削挖后,扭动并取下护筒,测出超高,应取多个测值平均,准确至0.1mm。沿击实筒顶细心修平试样,拆除底板。试样底面超出筒外时,应修平。擦净筒外壁,称量,准d)用推土器从击实筒内推出试样,从试样中心处取2个一定量的土料,细粒土为15g~30g,含粗粒土为50g~100g。平行测定土的含水率,称量准确至0.0lg,两个含水率的最大允许差值应为±1%;e)应按本实验步骤对其他含水率的试样进行击实,不宜重复使用土样。表A.1击实仪主要技术指标试验方法锤底直锤质量(kg)落高层数每层击数击实数护筒高备注筒高容积轻型2.53053947.42103.9重型4.545742947.4942103.95A.5试样含水率击实后各试样的含水率应按下式计算:A.6试样干密度击实后各试样的干密度应按下式计算,计算至0.0lg/cm3:A.7实验结果?以干密度为纵坐标,含水率为横坐标,绘制干密度与含水率的关系曲线。曲线上峰值点的纵、横坐标分别代表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曲线不能给出峰值点时,应进行补点试验。DB42/TXXXX—2024(规范性)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要点本方法用于测试固化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