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品种(系)抗茎基腐病鉴定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_第1页
《小麦品种(系)抗茎基腐病鉴定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_第2页
《小麦品种(系)抗茎基腐病鉴定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_第3页
《小麦品种(系)抗茎基腐病鉴定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_第4页
《小麦品种(系)抗茎基腐病鉴定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20DB32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IDB32/TXXXX—XXXX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提出。本文件由江苏省农作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伟、陈怀谷、杨学明、邓渊钰、孙海燕、曹淑琳、张昕、林玲。2DB32/TXXXX—XXXX小麦品种(系)抗茎基腐病鉴定技术规程本文件规定了小麦品种(系)抗茎基腐病鉴定的病原物接种体制备、抗性鉴定圃设置、接种方法、病情分级和抗性评价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小麦品种(系)对茎基腐病抗性的鉴定和评价。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404.1-2008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接种体通过人工制备能够侵染寄主并引起相应病害的病原体。3.2抗性评价根据采用的技术标准判别寄主植物对特定病害反应程度和抵抗水平的定性描述。4病原物接种体制备4.1接种菌株的分离从发病小麦茎基部典型病斑上以常规组织分离法分离茎基腐病原物。分离物经单孢分离纯化、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认为假禾谷镰孢(Fusariumpseudograminearum)后,经致病性测定,筛选强致病力菌株转至PDA培养基斜面,保存于4℃冰箱。4.2孢子液制备将假禾谷镰孢强致病力菌株从冰箱取出活化,转接于装有6%绿豆汤培养液的三角瓶中,在25℃3DB32/TXXXX—XXXX和200rpm下震荡培养3d后进行镜检,确认大量产生分生孢子后,配制孢子液。在显微镜下用血球计数板测定培养液中分生孢子的浓度,用无菌水将其稀释至1.0×105个·mL-1。若暂时不用,可将孢子液置于4℃冰箱中临时保存5d~6d。4.3接种体制备将小米粒按50g/瓶分装至250mL三角瓶中灭菌,灭菌后每瓶加10mL上述孢子液,用无菌棒搅拌均匀后,于25℃下静置培养7d~10d,直至菌丝充分生长并将小米粒粘结成块。用玻璃棒将粘结成块的小米粒捣散,倒于托盘上并进一步捏碎,用纱布覆盖,置于阴凉通风处1d,期间数次翻动以使小米粒干燥程度一致。将接种病原菌的小米粒过筛以去除粘结的菌丝块,然后将小米粒与蛭石按1∶3的重量比混匀,制成接种体。接种体可装入保鲜袋中置于4℃冰箱中短期保存(不超过7d)。5抗性鉴定圃设置5.1鉴定圃选址鉴定圃设置在小麦茎基腐病适发区,选择具备良好的自然发病环境和灌溉条件、地势平坦、土壤肥力中等偏上、地力均匀的地块。5.2鉴定对照品种选择感病对照品种矮抗58。5.3种植管理播种时间、土壤肥力水平和耕作管理与当地大田生产一致。同一重复内鉴定材料播种、施肥、灌溉等农事操作必须在同一天完成。鉴定圃内不施用任何杀菌剂。鉴定小麦种子符合GB4404.1-2008标准,每份鉴定材料种植2次重复,每重复每份材料(50粒种子)种植1行,每50份鉴定材料设1组感病对照品种材料。5.4接种方法4DB32/TXXXX—XXXX接种前按以下要求整地:鉴定圃内开播种行,行长100cm,深10cm,行距25cm。将每品种(系)待鉴定的50粒小麦种子均匀撒入行内,用经10目过筛的细土颗粒覆盖种子,覆盖厚度约为0.5cm。再将10g接种体均匀撒入每个行内,用每行同侧的土壤将接种体覆盖。6病情调查6.1调查方法于小麦灌浆后期进行1次调查,每行调查50个单茎。6.2病情分级田间病情调查重点部位为小麦基部茎秆,其严重度分级及对应的症状如表1:表1人工病圃鉴定小麦茎基腐病严重度级别划分及症状描述严重度分级症状描述0无可见发病症状1茎基部轻微变褐,但第一茎节无症状2地上部第一茎节变褐色3地上部第二茎节变褐色4地上部超过第二茎节变褐色,但未出现白穗5地上部超过第二茎节变褐色,产生白穗,或因发病未抽穗或整株死亡6.3病情指数计算病情指数计算公式:其中,DI为病情指数,i为病级数(0~nXi为i级的单元数,Si为i级严重度的代表值,Smax为严重度最高级值,∑为累加符号,从0级(无病单位)开始累加。7抗性评价7.1抗性评价当鉴定圃内的感病对照材料(矮抗58)达到中感或感病时,则该批次抗茎基腐病鉴定视为有效,见表2:表2人工病圃鉴定小麦对茎基腐病抗性评价5DB32/TXXXX—XXXX抗性评价病情指数免疫(I)0抗病(R)0<DI≤20中抗(MR)20<DI≤40中感(MS)40<DI≤60感病(S)DI>607.2重复鉴定同一品种重复鉴定两年,每年设计2次重复。当年的抗性鉴定结果以该鉴定材料2次重复鉴定中病情指数较高的为准。根据两年抗性鉴定结果对鉴定材料进行抗病性评价,抗性评价以最高病情指数对应的抗性程度为准。8鉴定记载表格小麦抗茎基腐病鉴定结果记载表格见附录B6DB32/TXXXX—XXXX小麦茎基腐病菌的基本信息A.1病原菌小麦茎基腐病(FusariumCrownRot)是一种由多种镰孢菌引起的土传病害,在江苏省采集的表现茎基腐病症状的小麦病株上能分离到假禾谷镰孢(Fusariumpseudograminearum)、禾谷镰孢(F.graminearum)和亚洲镰孢(F.asiaticum)三种镰孢菌,但其中的优势菌为假禾谷镰孢。假禾谷镰孢(F.pseudograminearum)是1999年从禾谷镰孢(F.graminearum)中独立出来的一个新种。在不同的培养条件下,假禾谷镰孢形成的菌落边缘整齐或波浪状,颜色通常为红色、深红色、红褐色或白色,无气味或微甜味。该菌在SNA上的菌丝宽度为1.5μm~9μm,分生孢子类型单一,通常呈镰刀形至棒状,有时略呈圆柱形,中间最宽,两端均匀收缩和弯曲,具有明显的弧形顶端和明显的基部足细胞。2012年,河南省首次报道假禾谷镰孢引起小麦茎基腐病,此后该病害在黄淮海麦区迅速扩展、暴发成灾。小麦茎基腐病在江苏省连云港、徐州、宿迁等旱茬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