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2江苏省徐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2题,每题2分,共4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某年11月24日,我国一所学校的地理老师绘出了透过窗户照在黑板上的阳光移动轨迹。下图为黑板上的光影轨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光影移动过程中,该地()A.旭日东升 B.日上中天 C.落日西沉 D.灯火阑珊2.该校学生当日观察到的太阳视运动轨迹投影最可能是()A. B.C. D.3.此日过后的一个星期,若光影出现在黑板上的相同高度,则出现的时间()A.先推迟后提前 B.先提前后推迟 C.逐渐提前 D.逐渐推迟〖答案〗1.C2.A3.C〖解析〗【1题详析】由光影移动轨迹可知,在光影出现时间内,其位置不断上移,由投影位置关系可知,此时光源位置较低,应向下移动,即太阳高度变小,太阳向下运动,结合〖答案〗,A错,C正确;日上中天为正午时分,太阳高度较大,光影位置较低,与图示情况不一致,B错;灯火阑珊为夜晚,没有阳光,D错。故选C。【2题详析】由材料可知,该日为11月24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处在冬半年,全球除极昼极夜区域外日出方向为东南,日落西南;“我国一所学校”位于北半球,该日正午时,太阳应位于其正南方。结合选项,C项图示意日出正东,日落正西,C错;D图示意日出东北,日落西北,D错;B图示意日出东北,日落西北,且正午时太阳位于北方,B错;A图示意日出东南,日落西南,且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符合题意,A对。故选A。【3题详析】该日为11月24日,此后一个星期,太阳直射点向南运动,北半球昼变短,夜变长。则此日过后的一个星期内,“我国一所学校”日出时间变晚,日落时间变早,太阳视运动轨迹变短。结合第一题分析可知,图示光影出现在临近日落时,则太阳再次达到形成图示光影的太阳高度时间提前,C对,ABD错。故选C。分布在广西莲花山“棋盘滩”由一块块整齐出露水面的坚硬石英砂岩组成,流水顺着岩石节理侵蚀,形成了界线分明的天然“棋盘”。左图为“棋盘滩”景观图,右图为莲花山地质构造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棋盘滩”最可能位于右图中的()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5.推断石英砂岩逐渐演化成“棋盘滩”的地理过程是()A.变质作用-流水侵蚀-水平挤压-节理发育B.变质作用-水平挤压-节理发育-流水侵蚀C.沉积作用-水平挤压-节理发育-流水侵蚀D.沉积作用-流水侵蚀-水平挤压-节理发育〖答案〗4.C5.C〖解析〗【4题详析】读图并结合材料信息“棋盘滩由一块块整齐出露水面的坚硬石英砂岩组成。流水顺着岩石节理侵蚀,形成了界线分明的天然大棋盘”〖提示〗,又结合已学知识可以判断出棋盘滩要求岩层厚度大,成分单一且位于河谷便于流水侵蚀,右图中乙处为向斜山谷,出露岩层厚且均一,符合要求,而其他位置都不能完全符合要求,所以C对,ABD错。故选C。【5题详析】结合材料“棋盘滩由一块块整齐出露水面的坚硬石英砂岩组成。流水顺着岩石节理侵蚀,形成了界线分明的天然大棋盘”,可以判断出棋盘滩首先经沉积作用形成石英砂岩,后由于地壳抬升导致水平挤压,形成许多剪切节理,节理发育后经流水侵蚀形成“棋盘滩”景观图,所以石英砂岩逐渐演化成“棋盘滩”的地理过程是沉积作用,水平挤压,节理发育,流水侵蚀,所以C对,ABD错。故选C。贝加尔湖是世界最深湖泊。入湖河流达300多条,其中色楞格河贡献的水量最多,但仅有安加拉一条河流输出。每年2~3月,贝加尔湖湖面会出现冰层裂痕纵横交错的冰裂景观。左图为贝加尔湖冰裂景观图,右图为贝加尔湖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贝加尔湖冰裂现象的形成原因是()A.气温上升快,湖冰融化较快 B.昼夜温差大,引起湖水膨胀收缩C.湖水流动少,局部增温破裂 D.盛行风力大,吹动浮冰运动碰撞7.与色楞格河相比,安加拉河()A.结冰期短 B.含沙量大 C.径流量小 D.水位季节变化小〖答案〗6.B7.D〖解析〗【6题详析】根据材料可知,贝加尔湖在每年2-3月会出现冰裂景观,此时气温较冬季回升,但并不会使湖冰迅速融化,且湖冰迅速融化并不会出现图示冰裂景观,A错误;湖水的比热容较大且有流动性,在春季气温回升时期不会出现局部增温,C错误;此时湖冰并未大量融化,在大风吹动下不会发生碰撞,D错误;2-3月气温昼夜变化幅度大,在温度变化下湖水热胀冷缩,造成冰面的下降和冰底湖水的涌动,使得贝加尔湖冰冻的湖面出现裂缝,B正确。故选B。【7题详析】安加拉河与色楞格河经度大致相同,但是安加拉河纬度较色楞格河要高,所以结冰期更长,A错误;色楞格河上下游之间地势落差更大,河流流速更快,含沙量更大,安加拉河含沙量更小,B错误;安加拉河受来自北冰洋的湿润气流影响较大,又位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以降水补给为主,且有贝加尔湖泊补给;而色楞格河位于西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又发源于高原,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所以安加拉河径流量较大,C错误;安加拉河位于贝加尔湖的下游,贝加尔湖对安加拉河的水位有调节作用,因此安加拉河径流量更稳定,D正确。故选D。泥石流的形成受地形地貌、岩性构造及降水的控制。下图为我国某省泥石流发生与暴雨相关度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该省暴雨的年内分布往往呈“双峰”现象,“前峰”与“后峰”的主要降雨类型分别是()A.锋面雨、台风雨 B.锋面雨、对流雨C.台风雨、锋面雨 D.对流雨、锋面雨9.该省份最可能是()A.四川省 B.江苏省 C.广东省 D.浙江省10.与“前峰”相比,“后峰”泥石流次数较多的原因可能是()①降雨历时长②降雨强度大③松散物质多④土壤含水高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答案〗8.A9.D10.B〖解析〗【8题详析】读图可知,该地前峰降雨发生在6月份,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应是我国锋面雨带向北推移时期,主要降雨类型为锋面雨;后峰降水发生在8月份,我国台风活动频繁时期,多台风雨;在我国对流雨发生机会比较少,北方夏季午后,可能会出现对流雨,但发生频率机会少,综上所述,A对,BCD错。故选A。【9题详析】由图并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省6月份出现前锋,也即锋面雨带推移到该省,最可能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C错;8月份出现后锋,受台风活动影响,多台风雨,因此主要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四川省位于西部地区,受台风影响较少,A错;根据材料可知该省泥石流多发,因此山地分布较广,而江苏省地形以平原为主,浙江省位于东南丘陵,多山地,泥石流多发。因此,B错,D对。故选D。【10题详析】读图可知,与前锋相比,后锋出现泥石流次数多,结合以上分析及材料信息“泥石流的形成受地形地貌、岩性构造及降水的控制”及所学知识判断,后峰形成泥石流次数多的原因是:台风雨降水特点最可能是降雨强度大,历时短,①错②对;岩性构造特点松散物质多、土壤含水少,③对④错。综上所述,②③对,B对,ACD错。故选B。2022年1月,我国首个百万吨级“CO2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在山东全面建成。该项目从排放源中分离提纯CO2,并将CO2注入地层驱油,增加原油的流动性,便于原油开采,注入的CO2则大部分被永久封存于地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CO2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可促进()A.生产流程简化 B.产品多样化经营 C.生产能耗降低 D.产业一体化发展12.利用CO2注入油田地层驱油可()A.提高石油的品质 B.减少采油产生的污染C.提高石油开采率 D.降低石油开采的成本13.“CO2捕集、利用与封存”产业化发展的意义是()①优化能源消费结构②利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③降低能源消费价格④服务碳中和目标的实现A.①②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11.D12.C13.D〖解析〗【11题详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得,该项目从排放源中分离提纯CO2,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因此可以促进产业一体化的发展,故D正确;生产流程没有简化,故A排除;产品以石化能源为主,故产品没有变化,故B排除;生产耗能因步骤增加而升高,故C排除;因此排除A、B、C,选择D。【12题详析】“该项目从排放源中分离提纯CO2,并将CO2注入地层驱油,增加原油的流动性,便于原油开采”,因此利用该技术,可以将油层中的不利开采的油开采出来,提高石油开采率,故C正确;该技术没办法提升石油品质,故A排除;石油开采中的污染,无法通过此类技术减少,故B排除;难以开采的石油开采成本会因此提高,故D排除;故选择C。【13题详析】“CO2捕集、利用与封存”产业化发展可以提高我国石油开采率,利于保障我国国家能源安全,故②正确;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有利于服务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故④正确;石油为化石能源,故无法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故①排除;能源开采成本上升,因此消费价格影响较小,故③排除;故D正确,因此排除A、B、C,选择D。长白山西坡苔原带内某地年均温-7.4℃,年均风速11.7米/秒,降水丰富但蒸发强烈,地表多为疏松的火山灰及其风化物:植被以多年生小灌木为主,植株矮小,匍匐贴地,根系发达,草本很少。随气候变化,该地苔原带受到草本植物的入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灌木植株贴地生长反映了当地的生境条件是()A.气候寒冷 B.土质疏松 C.蒸发旺盛 D.风力强劲15.该地灌木退化的主要原因是()A.蒸发加大 B.肥力下降 C.降水增多 D.光照增强16.草本植物入侵后,最先成为优势种群的位置是()A.缓坡 B.沟谷 C.陡坡 D.台地〖答案〗14.D15.A16.C〖解析〗【14题详析】植株矮小,匍匐贴地,根系发达,可以减少大风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由此可以说明风力强劲,D正确;气候寒冷叶子较小,为针叶林,减少热量散失,A错误;蒸发旺盛,应为阔叶林,故C错误;土质疏松利于根系生长,树冠高大,B错误。故〖答案〗选D。【15题详析】随气候变化,该地苔原带受到草本植物的入侵,由灌木变为草本,说明土壤中的水分减少,由此可知,随着气候变暖,蒸发量增大,土壤中的水分减少,使该地苔原带受到草本植物的入侵,A正确;降水增多,不会由灌木转变为草本,C错误;肥力下降、光照增强不会改变土壤中水分的变化,BD错误。故〖答案〗选A。【16题详析】随着气候变暖,蒸发量增大,导致草本植物入侵,入侵后优势种群为草本植物,随着气候变暖,蒸发量增大,陡坡的水分减少最快,迅速蔓延,C正确;缓坡、陡坡、台地水分的减少都没有陡坡水分减少的明显,草本不会迅速入侵,ABD错误。故〖答案〗选C。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多年冻土层表层会发生局部融化,地表土层塌陷,积水后形成的湖塘称为热喀斯特湖。左图为热喀斯特湖景观图,右图为青藏高原某热喀斯特湖某年6月降水与水深变化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6月20日的降水并未引起该热喀斯特湖水位增加的原因最可能是()A.降水持续时间较长 B.暖季升温蒸发旺盛C.植被生长耗水增多 D.湖塘蓄满产流外泄18.研究发现该区域近几十年来一些热喀斯特湖消失,其变化过程是()A.水体蓄热—多年冻土融穿—湖水下泄 B.人口增长—农牧业用水多—湖水枯竭C.城市发展—平整建设用地—湖盆填充 D.暖季降水—水土流失严重—湖床淤塞19.热喀斯特湖季节性扩张与退缩会使湖岸带()A.耕地面积增加 B.昼夜温差减小 C.土地沙化加剧 D.冻土融化减慢〖答案〗17.D18.A19.C〖解析〗【17题详析】据右图可知,湖塘水位自6月6日开始增加,到6月13日后水位保持稳定,因此可判断13日后湖塘已经蓄满水,降水汇入后外泄导致水位不再增加,D正确;降水持续时间长会使湖塘水位持续上升,A错误;蒸发量增加和植被耗水量会消耗部分湖水,但影响较小,不是主要因素,B、C错误;故选D。【18题详析】据材料可知,该地位于长江源即青藏高原上。热喀斯特湖形成后,水体向下方冻土提供热量,使冻土层被融穿,湖水下渗导致水量越来越少直至消失,A正确;青藏高原上人口稀少,经济落后,农牧业用水量增加不多,城市建设占地较少,B、C错误;该盆地周围地势起伏不大,且降水量较少,水土流失对湖床影响较小,D错误;故选A。【19题详析】湖水季节性扩张与退缩导致湖岸土壤反复冻融,导致土壤特征变化,土地荒漠化加剧,C正确;青藏高原耕地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湖岸带热量条件差,不适合耕作,适合耕种的土地面积不会增加,故A错误;湖泊扩张时冻土融化加快,湖泊退缩时昼夜温差可能会加大,B、D错误。故选C。新疆乌恰——康苏地区位于天山群山环抱之中,气候干旱,年平均降水量约180mm,年平均蒸发量约2600mm,草地面积较大,但不同类型草地植被覆盖率差异明显。下图为新疆乌恰——康苏地区地形剖面与植被垂直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0.四类草地中植被覆盖率最高的是()A.草地ⅠB.草地Ⅱ C.草地Ⅲ D.草地Ⅳ21.该地甲处附近分布有荒漠,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坡度陡,土壤含水少 B.土层浅薄,土壤颗粒细C.气温高,蒸散发旺盛 D.山地背风坡,降水量少22.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是()A.草地Ⅱ B.草地Ⅳ C.农田区 D.人工防风林〖答案〗20.B21.A22.C〖解析〗【20题详析】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图示区域位于天山西南坡,气候干旱,因此当地植被的生长状况主要取决于水分条件,四类草地位于同一坡向,水分条件的差异取决于坡度、岩层、土壤,草地Ⅱ所在的地区坡度较缓(与),有泉水出露,潜水位高,因此土壤含水量最大,植被覆盖率最高,B对,排除ACD。故选B。【21题详析】由上题可知,当地植被的生长状况主要取决于水分条件。由地形剖面图可知甲地坡度较陡,地表径流速度快,地表水缺乏,地表水下渗少,土壤含水少,导致甲处附近植被的生长状况差,缺少植被覆盖,在干旱的气候条件下,甲附近出现了荒漠化,A对;读图可知,图中甲处海拔较高,气温并不高,C错;结合上题及以上分析(四类草地位于同一坡向,水分条件的差异取决于坡度、岩层、土壤)可知,处于背风坡并不是甲附近分布有荒漠的主要原因,D错;读图可知,甲处的岩石与草地I处的岩石类型一致,因此土壤并不是形成荒漠的主要原因,B错。故选A。【22题详析】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土壤盐渍化是地下水中的盐分随土壤毛细管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盐分累积在土壤表层的过程,故盐渍化程度与地下水位和蒸发有关。该区域整体蒸发旺盛,农田区较其他区域地势低,地下水位高,且灌溉也会进一步加剧地下水位升高,因此农田区的土壤盐渍化程度最严重,C对,排除ABD。故选C。二、非选择题。本部分共3小题,共56分。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玛旁雍错湖面海拔约4500m,流域平均年降水量和蒸发量分别为168.3mm和2197.4mm历史上玛旁错与拉昂错同属一外流湖,第四纪气候变暖,二者被水下堆积物分隔开,两湖北部仅有一季节性水道相连。目前,拉昂错已为咸水湖,被称为“鬼湖”,玛旁雍错仍为淡水湖,被称为“圣潮”。材料二下图为玛旁雍错湖位置示意图。(1)从气候和地貌变化角度,简述玛旁雍错和拉昂错由合到分的演变过程。(2)分析目前玛旁雍错仍为淡水湖的原因。(3)有专家建议修建水利工程控制玛旁雍错的盐度,对此你是否赞同?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答案〗(1)①第四纪时地球气候变暖,冰川消融加快,冰川融水携带大量砾石等堆积物在湖区堆积,使湖区中间地势抬高,加之蒸发量大,湖泊面积缩小,湖床中部冰碛物、洪积物等露出水面,使得两湖由合到分。(2)①湖泊面积较大,储存淡水量较多;②支流多,汇水面积大,淡水汇入多,对盐分起稀释作用;③有季节性水道连接拉昂错湖,起排盐作用;④盐分累积时间有限。(3)不同意。理由:①工程建设成本高,建设难度大,技术要求高;②青藏高原生态脆弱,工程建设易造成生态破坏,干扰动物栖息,使得生物多样性减少。同意。理由:①维持玛旁雍错淡水湖现状,为当地带来淡水资源,利于农牧民生产生活;②维持当地地理环境的稳定;③维持该湖在宗教徒心目中的“圣湖”地位。〖解析〗【小问1详析】由所学知识并结合设问要求“从气候和地貌变化角度”来看: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第四纪山地冰川消融加快,冰川消融带来的大量洪积物和冰碛物在湖泊中部堆积;全球气候变暖,蒸发加剧,湖泊水位下降,堆积物出露;中部湖床抬升,湖泊分化开形成拉昂错与玛旁雍错湖。【小问2详析】结合所学知识,目前玛旁雍错仍为淡水湖的原因主要从“来水多,去水少,有排盐通道”思考,读图可知:玛旁雍错湖面积较大,储存淡水量较多;周围河流汇入多,且这些河流支流多,流域面积广,淡水汇入多,对盐分起稀释作用;玛旁雍错湖北部有一季节性水道与拉昂错湖相连,主要起排盐作用;盐分累积时间有限,因此,玛旁雍错仍为淡水湖。【小问3详析】根据前面分析可知,玛旁雍错蒸发量大,湖水盐度会逐渐变高。同意通过工程措施保持盐度稳定的理由主要是从淡水湖的优点思考:青藏高原的湖泊众多,但大部分湖泊是咸水湖。维持玛旁雍错淡水湖现状,可为当地农牧民提供淡水资源,利于农牧民生产生活用水;同时利于维持当地地理环境的稳定性,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持淡水湖,可以维持该湖在宗教徒心目中的“圣湖”地位。不同意通过工程措施保持盐度稳定主要是从工程难度、生态环境脆弱思考:青藏高原,高寒缺氧,冻土广布,工程建设成本高,建设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同时,青藏高原生态脆弱,工程建设易造成植被破坏(工程建设易造成生态破坏),干扰动物栖息,使得生物多样性减少。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光伏发电是推动能源生产低碳转型的重要途径。我国光伏装机总量快速增长。但由于光伏发电的自身特点,部分地区出现“弃光”现象,西部地区该现象相对严重。压缩空气储能是一种利用压缩空气来储能的技术,现已成为储能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并用以缓解电力需求与供给不匹配的问题。材料二下图为2020年中国光伏装机总量空间格局示意图,其中集中式太阳能电站多数是建设在地面上的中大型光伏电站,分布式太阳能电站主要是与各种建筑物相结合的光伏发电系统。(1)简述与西部地区相比,东部地区光伏装机量的特点并分析其产生原因。(2)分析西部地区出现“弃光”现象的主要原因。(3)说明发展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的作用。〖答案〗(1)特点:装机总量大体相当;分布式和集中式均有分布,且分布式占比高。原因: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土地资源有限,更适合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2)光伏发电存在间歇性(不稳定)特征,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发电高峰时,电网接纳能力不足);电力供给和需求分布不平衡,区域(西北)新能源装机大,用电需求较少;电网输电能力有限。(3)降低了光伏发电间歇性(不稳定)对电网的不利影响;压缩空气受地理条件限制小,成本低,可推广;缓解电力供需矛盾,保证国家能源安全。〖解析〗【小问1详析】东部地区光伏装机量的特点:根据图中信息可知,2020年东西部装机总量大体相当;分布式和集中式均有分布,且分布式占比高。东部地区光伏装机量的特点产生原因: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东部由于经济发达,城市密集,土地资源有限,更适合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小问2详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光伏发电是利用太阳能发电,太阳辐射受天气等影响,存在间歇性(不稳定)特征,会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发电高峰时,电网接纳能力不足);电力供给和需求分布不平衡,区域(西北)新能源装机大,西部地区经济落后,用电需求较少,电力供给和需求分布不平衡;电网的跨区域输电能力有限。所以西部地区出现“弃光”现象。【小问3详析】根据上题分析,光伏发电是利用太阳能发电,太阳辐射受天气等影响,存在间歇性(不稳定)特征,会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发展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可降低光伏发电间歇性(不稳定)对电网的不利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压缩空气受地理条件限制小,成本低,可推广;根据材料一可知,“压缩空气储能是一种利用压缩空气来储能的技术,现已成为储能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并用以缓解电力需求与供给不匹配导致的问题”,保证国家能源安全。2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梯田是山区质量较高的耕地,是人们长期改造自然、适应自然的结果。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山区耕地出现大量撂荒梯田。撂荒梯田是指连续2年以上未种植任何作物任其荒芜的梯田。下图示意我国不同区域梯田面积占全国梯田总面积的百分比及梯田撂荒原因。(1)指出南方地区有大面积梯田分布的自然条件。(2)从城镇化角度,分析山区梯田撂荒的原因。(3)从产业融合发展的角度,提出减缓梯田撂荒的措施。〖答案〗(1)丘陵山区面积较大;水热条件好,多暴雨。(2)进城务工收入高,城镇教育水平高,大量农业人口迁往城镇,导致农业劳动人口减少;人员进城镇后,与原耕地距离远,耕种成本增加;农村人口减少,生态恢复,野生动物增加,加剧破坏梯田和农作物,加速梯田撂荒。(3)维持现有梯田正常生产,保障耕地安全,为工业和服务业发展提供所需农产品;工业为梯田农业提供小型机械(化肥、农药等),减少梯田生产对劳动人口数量的依赖;工业对农产品深度加工,提升农业附加值;第三产业以梯田农业文化为基础,发展旅游业,增加收入;第三产业为梯田农业发展,提供电商、物流等生产性服务。〖解析〗【小问1详析】梯田是山区质量较高的耕地,是人们长期改造自然、适应自然的结果。南方地区以低山丘陵为主,适合发展梯田;南方地区多数地区是亚热带,属于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且多暴雨,降水多。【小问2详析】城镇化原因是进城务工收入高,城镇教育水平高,因此吸引大量农业人口迁往城镇,导致农业劳动人口减少;农业人口进城镇后,与原耕地距离远,交通花费时间较长,导致耕种成本增加;农业人口进城导致农村人口减少,农业活动减少,农田生态恢复,野生动物增加,进而加剧破坏梯田和农作物,加速梯田撂荒。【小问3详析】从产业融合发展的角度分析,减缓梯田撂荒可以首先维持现有梯田正常生产,保障耕地安全,维持现有梯田规模,为工业和服务业发展提供所需农产品;促进工业为梯田农业提供小型机械(化肥、农药等),提高机械化水平,减少梯田生产对劳动人口数量的依赖,提高生产效率;延长生产链,工业对农产品深度加工,提升农业附加值;发展第三产业,发展旅游业,以梯田农业文化为基础,发展旅游业,增加收入;出台扶持政策,第三产业为梯田农业发展,提供电商、物流等生产性服务。

江苏省徐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2题,每题2分,共4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某年11月24日,我国一所学校的地理老师绘出了透过窗户照在黑板上的阳光移动轨迹。下图为黑板上的光影轨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光影移动过程中,该地()A.旭日东升 B.日上中天 C.落日西沉 D.灯火阑珊2.该校学生当日观察到的太阳视运动轨迹投影最可能是()A. B.C. D.3.此日过后的一个星期,若光影出现在黑板上的相同高度,则出现的时间()A.先推迟后提前 B.先提前后推迟 C.逐渐提前 D.逐渐推迟〖答案〗1.C2.A3.C〖解析〗【1题详析】由光影移动轨迹可知,在光影出现时间内,其位置不断上移,由投影位置关系可知,此时光源位置较低,应向下移动,即太阳高度变小,太阳向下运动,结合〖答案〗,A错,C正确;日上中天为正午时分,太阳高度较大,光影位置较低,与图示情况不一致,B错;灯火阑珊为夜晚,没有阳光,D错。故选C。【2题详析】由材料可知,该日为11月24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处在冬半年,全球除极昼极夜区域外日出方向为东南,日落西南;“我国一所学校”位于北半球,该日正午时,太阳应位于其正南方。结合选项,C项图示意日出正东,日落正西,C错;D图示意日出东北,日落西北,D错;B图示意日出东北,日落西北,且正午时太阳位于北方,B错;A图示意日出东南,日落西南,且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符合题意,A对。故选A。【3题详析】该日为11月24日,此后一个星期,太阳直射点向南运动,北半球昼变短,夜变长。则此日过后的一个星期内,“我国一所学校”日出时间变晚,日落时间变早,太阳视运动轨迹变短。结合第一题分析可知,图示光影出现在临近日落时,则太阳再次达到形成图示光影的太阳高度时间提前,C对,ABD错。故选C。分布在广西莲花山“棋盘滩”由一块块整齐出露水面的坚硬石英砂岩组成,流水顺着岩石节理侵蚀,形成了界线分明的天然“棋盘”。左图为“棋盘滩”景观图,右图为莲花山地质构造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棋盘滩”最可能位于右图中的()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5.推断石英砂岩逐渐演化成“棋盘滩”的地理过程是()A.变质作用-流水侵蚀-水平挤压-节理发育B.变质作用-水平挤压-节理发育-流水侵蚀C.沉积作用-水平挤压-节理发育-流水侵蚀D.沉积作用-流水侵蚀-水平挤压-节理发育〖答案〗4.C5.C〖解析〗【4题详析】读图并结合材料信息“棋盘滩由一块块整齐出露水面的坚硬石英砂岩组成。流水顺着岩石节理侵蚀,形成了界线分明的天然大棋盘”〖提示〗,又结合已学知识可以判断出棋盘滩要求岩层厚度大,成分单一且位于河谷便于流水侵蚀,右图中乙处为向斜山谷,出露岩层厚且均一,符合要求,而其他位置都不能完全符合要求,所以C对,ABD错。故选C。【5题详析】结合材料“棋盘滩由一块块整齐出露水面的坚硬石英砂岩组成。流水顺着岩石节理侵蚀,形成了界线分明的天然大棋盘”,可以判断出棋盘滩首先经沉积作用形成石英砂岩,后由于地壳抬升导致水平挤压,形成许多剪切节理,节理发育后经流水侵蚀形成“棋盘滩”景观图,所以石英砂岩逐渐演化成“棋盘滩”的地理过程是沉积作用,水平挤压,节理发育,流水侵蚀,所以C对,ABD错。故选C。贝加尔湖是世界最深湖泊。入湖河流达300多条,其中色楞格河贡献的水量最多,但仅有安加拉一条河流输出。每年2~3月,贝加尔湖湖面会出现冰层裂痕纵横交错的冰裂景观。左图为贝加尔湖冰裂景观图,右图为贝加尔湖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贝加尔湖冰裂现象的形成原因是()A.气温上升快,湖冰融化较快 B.昼夜温差大,引起湖水膨胀收缩C.湖水流动少,局部增温破裂 D.盛行风力大,吹动浮冰运动碰撞7.与色楞格河相比,安加拉河()A.结冰期短 B.含沙量大 C.径流量小 D.水位季节变化小〖答案〗6.B7.D〖解析〗【6题详析】根据材料可知,贝加尔湖在每年2-3月会出现冰裂景观,此时气温较冬季回升,但并不会使湖冰迅速融化,且湖冰迅速融化并不会出现图示冰裂景观,A错误;湖水的比热容较大且有流动性,在春季气温回升时期不会出现局部增温,C错误;此时湖冰并未大量融化,在大风吹动下不会发生碰撞,D错误;2-3月气温昼夜变化幅度大,在温度变化下湖水热胀冷缩,造成冰面的下降和冰底湖水的涌动,使得贝加尔湖冰冻的湖面出现裂缝,B正确。故选B。【7题详析】安加拉河与色楞格河经度大致相同,但是安加拉河纬度较色楞格河要高,所以结冰期更长,A错误;色楞格河上下游之间地势落差更大,河流流速更快,含沙量更大,安加拉河含沙量更小,B错误;安加拉河受来自北冰洋的湿润气流影响较大,又位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以降水补给为主,且有贝加尔湖泊补给;而色楞格河位于西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又发源于高原,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所以安加拉河径流量较大,C错误;安加拉河位于贝加尔湖的下游,贝加尔湖对安加拉河的水位有调节作用,因此安加拉河径流量更稳定,D正确。故选D。泥石流的形成受地形地貌、岩性构造及降水的控制。下图为我国某省泥石流发生与暴雨相关度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该省暴雨的年内分布往往呈“双峰”现象,“前峰”与“后峰”的主要降雨类型分别是()A.锋面雨、台风雨 B.锋面雨、对流雨C.台风雨、锋面雨 D.对流雨、锋面雨9.该省份最可能是()A.四川省 B.江苏省 C.广东省 D.浙江省10.与“前峰”相比,“后峰”泥石流次数较多的原因可能是()①降雨历时长②降雨强度大③松散物质多④土壤含水高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答案〗8.A9.D10.B〖解析〗【8题详析】读图可知,该地前峰降雨发生在6月份,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应是我国锋面雨带向北推移时期,主要降雨类型为锋面雨;后峰降水发生在8月份,我国台风活动频繁时期,多台风雨;在我国对流雨发生机会比较少,北方夏季午后,可能会出现对流雨,但发生频率机会少,综上所述,A对,BCD错。故选A。【9题详析】由图并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省6月份出现前锋,也即锋面雨带推移到该省,最可能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C错;8月份出现后锋,受台风活动影响,多台风雨,因此主要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四川省位于西部地区,受台风影响较少,A错;根据材料可知该省泥石流多发,因此山地分布较广,而江苏省地形以平原为主,浙江省位于东南丘陵,多山地,泥石流多发。因此,B错,D对。故选D。【10题详析】读图可知,与前锋相比,后锋出现泥石流次数多,结合以上分析及材料信息“泥石流的形成受地形地貌、岩性构造及降水的控制”及所学知识判断,后峰形成泥石流次数多的原因是:台风雨降水特点最可能是降雨强度大,历时短,①错②对;岩性构造特点松散物质多、土壤含水少,③对④错。综上所述,②③对,B对,ACD错。故选B。2022年1月,我国首个百万吨级“CO2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在山东全面建成。该项目从排放源中分离提纯CO2,并将CO2注入地层驱油,增加原油的流动性,便于原油开采,注入的CO2则大部分被永久封存于地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CO2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可促进()A.生产流程简化 B.产品多样化经营 C.生产能耗降低 D.产业一体化发展12.利用CO2注入油田地层驱油可()A.提高石油的品质 B.减少采油产生的污染C.提高石油开采率 D.降低石油开采的成本13.“CO2捕集、利用与封存”产业化发展的意义是()①优化能源消费结构②利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③降低能源消费价格④服务碳中和目标的实现A.①②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11.D12.C13.D〖解析〗【11题详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得,该项目从排放源中分离提纯CO2,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因此可以促进产业一体化的发展,故D正确;生产流程没有简化,故A排除;产品以石化能源为主,故产品没有变化,故B排除;生产耗能因步骤增加而升高,故C排除;因此排除A、B、C,选择D。【12题详析】“该项目从排放源中分离提纯CO2,并将CO2注入地层驱油,增加原油的流动性,便于原油开采”,因此利用该技术,可以将油层中的不利开采的油开采出来,提高石油开采率,故C正确;该技术没办法提升石油品质,故A排除;石油开采中的污染,无法通过此类技术减少,故B排除;难以开采的石油开采成本会因此提高,故D排除;故选择C。【13题详析】“CO2捕集、利用与封存”产业化发展可以提高我国石油开采率,利于保障我国国家能源安全,故②正确;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有利于服务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故④正确;石油为化石能源,故无法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故①排除;能源开采成本上升,因此消费价格影响较小,故③排除;故D正确,因此排除A、B、C,选择D。长白山西坡苔原带内某地年均温-7.4℃,年均风速11.7米/秒,降水丰富但蒸发强烈,地表多为疏松的火山灰及其风化物:植被以多年生小灌木为主,植株矮小,匍匐贴地,根系发达,草本很少。随气候变化,该地苔原带受到草本植物的入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灌木植株贴地生长反映了当地的生境条件是()A.气候寒冷 B.土质疏松 C.蒸发旺盛 D.风力强劲15.该地灌木退化的主要原因是()A.蒸发加大 B.肥力下降 C.降水增多 D.光照增强16.草本植物入侵后,最先成为优势种群的位置是()A.缓坡 B.沟谷 C.陡坡 D.台地〖答案〗14.D15.A16.C〖解析〗【14题详析】植株矮小,匍匐贴地,根系发达,可以减少大风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由此可以说明风力强劲,D正确;气候寒冷叶子较小,为针叶林,减少热量散失,A错误;蒸发旺盛,应为阔叶林,故C错误;土质疏松利于根系生长,树冠高大,B错误。故〖答案〗选D。【15题详析】随气候变化,该地苔原带受到草本植物的入侵,由灌木变为草本,说明土壤中的水分减少,由此可知,随着气候变暖,蒸发量增大,土壤中的水分减少,使该地苔原带受到草本植物的入侵,A正确;降水增多,不会由灌木转变为草本,C错误;肥力下降、光照增强不会改变土壤中水分的变化,BD错误。故〖答案〗选A。【16题详析】随着气候变暖,蒸发量增大,导致草本植物入侵,入侵后优势种群为草本植物,随着气候变暖,蒸发量增大,陡坡的水分减少最快,迅速蔓延,C正确;缓坡、陡坡、台地水分的减少都没有陡坡水分减少的明显,草本不会迅速入侵,ABD错误。故〖答案〗选C。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多年冻土层表层会发生局部融化,地表土层塌陷,积水后形成的湖塘称为热喀斯特湖。左图为热喀斯特湖景观图,右图为青藏高原某热喀斯特湖某年6月降水与水深变化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6月20日的降水并未引起该热喀斯特湖水位增加的原因最可能是()A.降水持续时间较长 B.暖季升温蒸发旺盛C.植被生长耗水增多 D.湖塘蓄满产流外泄18.研究发现该区域近几十年来一些热喀斯特湖消失,其变化过程是()A.水体蓄热—多年冻土融穿—湖水下泄 B.人口增长—农牧业用水多—湖水枯竭C.城市发展—平整建设用地—湖盆填充 D.暖季降水—水土流失严重—湖床淤塞19.热喀斯特湖季节性扩张与退缩会使湖岸带()A.耕地面积增加 B.昼夜温差减小 C.土地沙化加剧 D.冻土融化减慢〖答案〗17.D18.A19.C〖解析〗【17题详析】据右图可知,湖塘水位自6月6日开始增加,到6月13日后水位保持稳定,因此可判断13日后湖塘已经蓄满水,降水汇入后外泄导致水位不再增加,D正确;降水持续时间长会使湖塘水位持续上升,A错误;蒸发量增加和植被耗水量会消耗部分湖水,但影响较小,不是主要因素,B、C错误;故选D。【18题详析】据材料可知,该地位于长江源即青藏高原上。热喀斯特湖形成后,水体向下方冻土提供热量,使冻土层被融穿,湖水下渗导致水量越来越少直至消失,A正确;青藏高原上人口稀少,经济落后,农牧业用水量增加不多,城市建设占地较少,B、C错误;该盆地周围地势起伏不大,且降水量较少,水土流失对湖床影响较小,D错误;故选A。【19题详析】湖水季节性扩张与退缩导致湖岸土壤反复冻融,导致土壤特征变化,土地荒漠化加剧,C正确;青藏高原耕地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湖岸带热量条件差,不适合耕作,适合耕种的土地面积不会增加,故A错误;湖泊扩张时冻土融化加快,湖泊退缩时昼夜温差可能会加大,B、D错误。故选C。新疆乌恰——康苏地区位于天山群山环抱之中,气候干旱,年平均降水量约180mm,年平均蒸发量约2600mm,草地面积较大,但不同类型草地植被覆盖率差异明显。下图为新疆乌恰——康苏地区地形剖面与植被垂直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0.四类草地中植被覆盖率最高的是()A.草地ⅠB.草地Ⅱ C.草地Ⅲ D.草地Ⅳ21.该地甲处附近分布有荒漠,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坡度陡,土壤含水少 B.土层浅薄,土壤颗粒细C.气温高,蒸散发旺盛 D.山地背风坡,降水量少22.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是()A.草地Ⅱ B.草地Ⅳ C.农田区 D.人工防风林〖答案〗20.B21.A22.C〖解析〗【20题详析】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图示区域位于天山西南坡,气候干旱,因此当地植被的生长状况主要取决于水分条件,四类草地位于同一坡向,水分条件的差异取决于坡度、岩层、土壤,草地Ⅱ所在的地区坡度较缓(与),有泉水出露,潜水位高,因此土壤含水量最大,植被覆盖率最高,B对,排除ACD。故选B。【21题详析】由上题可知,当地植被的生长状况主要取决于水分条件。由地形剖面图可知甲地坡度较陡,地表径流速度快,地表水缺乏,地表水下渗少,土壤含水少,导致甲处附近植被的生长状况差,缺少植被覆盖,在干旱的气候条件下,甲附近出现了荒漠化,A对;读图可知,图中甲处海拔较高,气温并不高,C错;结合上题及以上分析(四类草地位于同一坡向,水分条件的差异取决于坡度、岩层、土壤)可知,处于背风坡并不是甲附近分布有荒漠的主要原因,D错;读图可知,甲处的岩石与草地I处的岩石类型一致,因此土壤并不是形成荒漠的主要原因,B错。故选A。【22题详析】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土壤盐渍化是地下水中的盐分随土壤毛细管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盐分累积在土壤表层的过程,故盐渍化程度与地下水位和蒸发有关。该区域整体蒸发旺盛,农田区较其他区域地势低,地下水位高,且灌溉也会进一步加剧地下水位升高,因此农田区的土壤盐渍化程度最严重,C对,排除ABD。故选C。二、非选择题。本部分共3小题,共56分。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玛旁雍错湖面海拔约4500m,流域平均年降水量和蒸发量分别为168.3mm和2197.4mm历史上玛旁错与拉昂错同属一外流湖,第四纪气候变暖,二者被水下堆积物分隔开,两湖北部仅有一季节性水道相连。目前,拉昂错已为咸水湖,被称为“鬼湖”,玛旁雍错仍为淡水湖,被称为“圣潮”。材料二下图为玛旁雍错湖位置示意图。(1)从气候和地貌变化角度,简述玛旁雍错和拉昂错由合到分的演变过程。(2)分析目前玛旁雍错仍为淡水湖的原因。(3)有专家建议修建水利工程控制玛旁雍错的盐度,对此你是否赞同?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答案〗(1)①第四纪时地球气候变暖,冰川消融加快,冰川融水携带大量砾石等堆积物在湖区堆积,使湖区中间地势抬高,加之蒸发量大,湖泊面积缩小,湖床中部冰碛物、洪积物等露出水面,使得两湖由合到分。(2)①湖泊面积较大,储存淡水量较多;②支流多,汇水面积大,淡水汇入多,对盐分起稀释作用;③有季节性水道连接拉昂错湖,起排盐作用;④盐分累积时间有限。(3)不同意。理由:①工程建设成本高,建设难度大,技术要求高;②青藏高原生态脆弱,工程建设易造成生态破坏,干扰动物栖息,使得生物多样性减少。同意。理由:①维持玛旁雍错淡水湖现状,为当地带来淡水资源,利于农牧民生产生活;②维持当地地理环境的稳定;③维持该湖在宗教徒心目中的“圣湖”地位。〖解析〗【小问1详析】由所学知识并结合设问要求“从气候和地貌变化角度”来看: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第四纪山地冰川消融加快,冰川消融带来的大量洪积物和冰碛物在湖泊中部堆积;全球气候变暖,蒸发加剧,湖泊水位下降,堆积物出露;中部湖床抬升,湖泊分化开形成拉昂错与玛旁雍错湖。【小问2详析】结合所学知识,目前玛旁雍错仍为淡水湖的原因主要从“来水多,去水少,有排盐通道”思考,读图可知:玛旁雍错湖面积较大,储存淡水量较多;周围河流汇入多,且这些河流支流多,流域面积广,淡水汇入多,对盐分起稀释作用;玛旁雍错湖北部有一季节性水道与拉昂错湖相连,主要起排盐作用;盐分累积时间有限,因此,玛旁雍错仍为淡水湖。【小问3详析】根据前面分析可知,玛旁雍错蒸发量大,湖水盐度会逐渐变高。同意通过工程措施保持盐度稳定的理由主要是从淡水湖的优点思考:青藏高原的湖泊众多,但大部分湖泊是咸水湖。维持玛旁雍错淡水湖现状,可为当地农牧民提供淡水资源,利于农牧民生产生活用水;同时利于维持当地地理环境的稳定性,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持淡水湖,可以维持该湖在宗教徒心目中的“圣湖”地位。不同意通过工程措施保持盐度稳定主要是从工程难度、生态环境脆弱思考:青藏高原,高寒缺氧,冻土广布,工程建设成本高,建设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同时,青藏高原生态脆弱,工程建设易造成植被破坏(工程建设易造成生态破坏),干扰动物栖息,使得生物多样性减少。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光伏发电是推动能源生产低碳转型的重要途径。我国光伏装机总量快速增长。但由于光伏发电的自身特点,部分地区出现“弃光”现象,西部地区该现象相对严重。压缩空气储能是一种利用压缩空气来储能的技术,现已成为储能技术领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