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广西河池市普通高中毕业班适应性模拟测试 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1页
2024届广西河池市普通高中毕业班适应性模拟测试 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2页
2024届广西河池市普通高中毕业班适应性模拟测试 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3页
2024届广西河池市普通高中毕业班适应性模拟测试 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4页
2024届广西河池市普通高中毕业班适应性模拟测试 历史试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22024届广西河池市普通高中毕业班适应性模拟测试历史试卷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5.本卷主要考查内容:高考范围。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据《史记·晋世家》记载:“文公修政,施惠百姓。赏从亡者及功臣,大者封邑,小者尊爵。”而秦国以军功赐爵受田的做法更是打破了世禄、世业的传统秩序,确认了转移土地归属的合法手续。这反映出当时()A.中央集权体制建立 B.社会阶层的新变化C.官僚政治产生发展 D.世卿世禄制度确立〖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军功成为占有土地的主要依据,大量新兴地主阶级依靠军功的途径走上政治舞台,使社会阶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B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尚未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排除A项;秦朝统一后,郡县制在全国推广,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排除C项;世卿世禄制是选官制度,确立于周代,排除D项。故选B项。2.两汉期间,天子数次出面干预学术,宣帝召开“石渠阁会议”,章帝召开“白虎观经学大会”,以皇帝的名义统一经义。据此可知,当时()A.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B.儒学意识形态化确立C.专制政治的不断强化 D.思想文化政策较宽松〖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两汉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两汉期间,天子以皇帝的名义统一经义。这既是统一经学,提升儒学思想在汉代的法典化与国教化,也表明君主才是学术最后的裁决者,反映出西汉君主专制政治不断强化,故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出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排除A项;根据所学,汉武帝通过实施尊崇儒术等一系列政策,逐步将儒学纳为汉代的统治思想,武帝尊儒是汉代儒学意识形态化的起点,排除B项;两汉政治上的统一要求思想上的统一、材料体现不出思想文化政策的宽松,排除D项。故选C项。3.隋唐以前,我国城市实行严格的坊市制,商业活动只能在市中进行,居民区中不允许从事商业活动。隋及唐初也实行这一制度,然而后来这些限制逐渐被冲破。宋代,不管是繁华的大街还是偏僻的小巷,都设满了店铺,居民和一般街道两旁设店摆摊,商业区延伸到坊内。这一变化反映出()A.社会上奢靡之风盛行 B.工商食官格局打破C.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D.城市设施功能完善〖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由于城市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宋代传统的坊市制在商品经济的猛烈冲击下被冲破,C项正确;材料变化反映出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不能反映社会奢靡之风盛行,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工商食官格局被打破,B项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材料无法得出城市设施功能完善,“完善”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C项。4.明道二年(1033年),欧阳修在《上范司谏书》中写道:“谏官虽卑,与宰相等。坐乎庙堂之上,与天子相可否者,宰相也。立殿陛下前,与天子争是非者,谏官也。宰相尊,行其道;谏官卑,行其言,言行,道亦行也。”由此可见,欧阳修主张()A.士大夫与天子共治天下 B.精简机构提高效率C.削弱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D.推行分权制衡原则〖答案〗A〖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范围为1033年(中国)。据材料可知,欧阳修把谏官放在和宰相并列的地位,行政系统的宰相、监察系统的谏官都可以与天子“相可否”“争是非”,谏官与宰相是直接与天子共治天下,由此可见,欧阳修主张士大夫与天子共治天下,A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到精简机构提高效率,排除B项;材料并不是削弱相权,排除C项;古代皇权至上,君臣共议国政不等于分权制衡,排除D项。故选A项。5.有学者提出:“尽管明清进步思想家与孔孟在如何对待“利”的问题上,观点迥异,但并非完全与传统的儒家的道义论对立。明清进步思想家把价值的天平更多地倾向于功利,他们把国家、民族的‘公利’视为‘义’,从而建立了义利兼顾的根基。”这反映了当时()A.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 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C.重农抑商政策松弛 D.封建社会经济结构强大〖答案〗B〖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古代(中国)。根据材料信息“明清进步思想家把价值的天平更多地倾向于功利,他们把国家、民族的‘公利’视为‘义’,从而建立了义利兼顾的根基”可知,这种以义利兼顾为基础的社会功利主义观点,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结构走向式微、资本主义工商业谋求发展的需要,B项正确,排除D项;材料不能体现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强调他们提出的社会功利主义,更多的是强调“公利”,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故选B项。6.徐继畲的《瀛寰志略》卷九提到米利坚合众国,赞美国“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尤其赞总统华盛顿“气貌雄毅绝伦”,“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这说明作者()A.突破了传统的帝王观 B.唤醒了国人革新政治的意识C.主张扩大与外国交往 D.找到了救亡图存的有效途径〖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徐继畲在《瀛寰志略》中宣扬了美国的民主制度,盛赞总统华盛顿,是对皇权制度的一个挑战,摇撼着中国传统文化至高无上的皇权观念,突破了传统的帝王观,A项正确;徐继畲的《瀛寰志略》没有起到唤醒国人革新政治的意识,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扩大与外国交往,排除C项;《瀛寰志略》系统介绍了当时世界上近80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经济文化等,尤重欧美各国的考察和介绍,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学习以求自强的主张,排除D项。故选A项。7.康有为是戊戌变法运动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他提出了一整套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的主张,并为实现这一主张采取了符合时代和其阶级特点的策略。这体现了康有为()A.得到了统治者支持 B.拥有广泛的社会基础C.建立了严密的组织 D.爱国革新的政治抱负〖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康有为提出了一整套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的主张,并为实现这一主张采取了符合时代和其阶级特点的策略”以及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了他爱国革新的政治抱负,D项正确;根据所学,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反对变法,材料未体现康有为领导戊戌变法得到了统治者的支持,排除A项;戊戌变法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康有为建立了严密的组织,排除C项。故选D项。8.毛泽东评价辛亥革命:第一、辛亥革命发生在中国无产阶级还没有觉醒,还没有形成的时候;第二、全世界无产阶级在巴黎公社失败以后,还没有实际革命行动,只是准备革命的时候;第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革命运动,还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后备军的时候。这一评价意在强调()A.辛亥革命既有成功也有失败 B.辛亥革命推动了社会的变革C.孙中山和辛亥革命密不可分 D.把握好辛亥革命深刻背景〖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材料是毛泽东对辛亥革命的评价,在说明其局限性时也强调不能超越历史发展阶段,因此材料强调的是把握好辛亥革命的深刻背景,D项正确;材料评价意在强调把握好辛亥革命的深刻背景,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国内国际背景,不是其意义,B项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B项;材料评价意在强调把握好辛亥革命的深刻背景,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故选D项。9.1939年5月4日,毛泽东在延安发表《青年运动的方向》一文中指出:“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一定要到工农群众中去,把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九十的工农大众,动员起来,组织起来,和他们结合在一块,和他们变成一体。并且强调判断一个青年是否革命就是看其是否愿意并且实行和工农群众相结合。”据此可知,毛泽东意在()A.丰富统一战线内涵 B.落实“三三制”原则C.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D.增强抗战必胜信心〖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9年(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9年,我国正处于抗战相持阶段,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为了获得最广泛的群众支持,毛泽东号召青年知识分子要和工农群众相结合,C项正确;毛泽东意在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材料没有涉及统一战线,排除A项;“三三制”原则强调的是政权的组成结构,排除B项;毛泽东意在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材料体现不出增强抗战必胜信心,排除D项。故选C项。10.202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23年新一轮机构改革中央层面基本完成,地方层面有序展开。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政策。自贸试验区建设布局进一步完善。出口占国际市场份额保持稳定,实际使用外资结构优化,共建‘一带一路’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更为彰显。”这体现了中国()A.深化拓展全方位外交 B.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C.城市改革的全面展开 D.主导经济全球化进程〖答案〗B〖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2024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从中央到地方、从国有企业改革深化到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壮大政策,再到自贸试验区建设布局进一步完善以路”的国家影响力更为彰显,体现了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不断发展,各方面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B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全方位外交,排除A项;城市改革全面展开是在1984年,排除C项;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但并不是主导者,主导者仍然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排除D项。故选B项。11.11、12世纪被称为中古欧洲“最具活力时期”,是中古社会发展历程中一个“独一无二的支点”。有人把这一时期视作欧洲文明的开端,市场经济的起点。这反映了当时()A.民主政治占主导地位 B.封建社会的发展变革C.资本主义的兴起发展 D.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答案〗B〖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11、12世纪(欧洲)。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1、12世纪的中古欧洲其活力主要表现为城市的兴起和市民阶层的产生,但这些变化没有改变封建社会的实质,主要应视为欧洲封建社会自身的发展和变革,B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11、12世纪以后的中古欧洲处于封建社会,A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且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在西欧城市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级形成了。它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和商人、银行家等等,富裕的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排除C项;15世纪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排除D项。故选B项。12.据统计,从1493年至1600年,葡萄牙在非洲共劫掠走276000公斤黄金。他们抢劫时经常把被劫的船和乘客全部沉入海底,或将被俘的亚非各地居民割掉耳鼻后逐走,肆意扩大恐怖气氛。据此可知,当时葡萄牙()A.广泛推行殖民政策 B.殖民重点以非洲为主C.殖民掠夺残暴反动 D.殖民霸权地位的确立〖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葡萄牙在非洲的殖民掠夺残暴反动,C项正确;材料中涉及的是葡萄牙在亚非地区的殖民掠夺,不能得出广泛推行殖民政策,排除A项;仅凭材料中的信息无法得出殖民侵略以非洲为主,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葡萄牙殖民霸权的确立,排除D项。故选C项。13.阅读如表,据此可知()国家代表作品内容英国莫尔(1478—1535年)《乌托邦)虚构一个岛屿上的理想社会,居民未受基督教启示而能把社会治理得井井有条法国拉伯需(1494—1553年)《巨人传》描写第一代巨人卡冈都亚为酬谢约翰修士,修建了“德廉美修道院”。这是一个没有围墙的修道院,院内没有束缚人的清规戒律,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西班牙塞万提斯(1547—1616年)《堂吉诃德》描写一个绅士,学习剑客,行侠仗义,成为可笑而又可怜的悲剧英雄。故事滑稽而荒唐,使读者笑出眼泪,在眼泪中领悟人生A.文艺复兴在欧洲逐渐扩展 B.信仰自由成为社会共识C.宗教神学统治地位被推翻 D.人的价值受到普遍重视〖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14世纪文艺复兴首先发生在意大利以学习和恢复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为号召,实质上却是创立符合新兴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文化,强调以人为中心,反对禁欲主义,抨击教会腐败和守旧思想,材料中三位作家都来自欧洲不同国家,其作品内容都主张以人为中心,A项正确;宗教改革时期,信仰自由成为社会共识,排除B项;宗教神学地位被推翻夸大了文艺复兴的作用,排除C项;“普遍重视”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14.英国的棉布产量在1796~1830年间增长了15.5倍;煤炭产量1700~1840年增长了12.8倍;生铁产量1740~1850年增长了120多倍,其钢铁产量已占资本主义各国总产量的60%()以上。这可以用来说明英国A.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得以确立 B.工业经济占据了主导地位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D.工业资本带来了商业优势〖答案〗D〖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近代英国。根据材料可知,工业革命大大地提高了英国社会生产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发展,英国工业革命以后,英国工业资本的发展带来了商业上的优势,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工业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增强,材料无法体现工业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得以确立,排除A项;仅凭材料中的信息无法得出工业经济占据主导地位,排除B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15.1939年,苏联的对外贸易额从1930年的16.43亿卢布降为2.7亿卢布,同时外资企业逐渐被取消,外国技术人员也纷纷回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苏联又压缩了在战前曾有所增加的与西方的经济联系。这表明当时苏联()A.积极利用西方技术和人才 B.经济模式日益封闭僵化C.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确立 D.排斥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9年(苏联)。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4年,斯大林领导的建设社会主义的体制机制即“苏联模式”,一方面使苏联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另一方面苏联模式排斥市场经济,1939年苏联的对外贸易额下降,同时外资企业逐渐取消,外国技术人员也纷纷回国以及二战后压缩战前与西方的经济联系,这导致苏联经济模式的日益封闭僵化,B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苏联两个五年计划的成功,与积极利用西方技术和人才密不可分,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这一时期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确立,排除C项;材料体现不出苏联排斥西方资本主义文明,排除D项。故选B项。16.下面是1960-1995年美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来源结构变化表(%)。据此可知,美国()年份19601970197619771980198319841985199019931995政府64.656.951.050.547.145.845.145.840.636.335.5产业33340.045.445.949.450.851.650.955.058.959.4大学1.1182.12.12.12.22.12.12.93.13.2A.失去科技大国地位 B.政府干预减少 C.社会结构急剧变化 D.财政压力增加〖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60——1993年(美国)。根据材料可知,1960—1995年间美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的来源中,政府所占比重越来越少,产业和大学占比越来越多,说明政府对科技研究发展的干预越来越少,B项正确;“失去科技大国地位”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社会结构的剧变,排除C项;美国政府减少对研究与发展的资金支持,财政压力有所缓解,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演变脉络环环相连,呈现出姿态万千的治国方略。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辈出,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从孔子所倡导的以德治国再到以商鞅和韩非主张的法治思想,再后来演变为汉武帝所倡导的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同时并重的思想。唐朝以后的统治者吸取了历代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实施“德主刑辅”的治国方针。我们现在所提出的“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的策略就是在古代治国思想基础上加以借鉴和提炼而成的。——摘编自李丹《论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嬗变》材料二在我国古代,“民本”思想在统治机制的调节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历代统治阶级的有识之士都认识到民生联系民心,民心则关乎国运,治政之要在于固本安民。养民、恤民、患民、利民、富民等民生政策在传统的“民本”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为政者因此需要将满足民众生活所需作为第一要务。统治者无论是重民、爱民,还是恤民、保民,作为民都是处于被动地位的。“民本”思想主张“民为邦本”“立君为民”,但“民”居于社会下层,又被称为“庶民”“黎民”“草民”,处于与“君”相对的被统治者地位。——摘编自杨艳秋《“民本”思想在中国古代国家治理中的实践》(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基本特征。(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民本”思想的价值与局限。〖答案〗(1)基本特征:儒家、法家、道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的治国思想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形成一种兼容趋同的走势;中国古代的治国思想体现了多元化、优势互补的特点;王权至上的观念贯穿古代治国思想的始终。(答出三点即可)(2)价值:在国家治理实践上,“民本”思想体现为重视民生。在“民本”思想下,统治者推行有利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维护政治体制的秩序。局限:传统“民本”思想的实质是“治民”,它有历史局限性。一是缺乏制度和法律的保障;二是“民本”思想服务于君主的立场,“民本”思想往往被当作统治的工具,在推行的过程中,实际由“民本”变成了“君本”。〖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从孔子所倡导的以德治国再到以商鞅和韩非主张的法治思想,再后来演变为汉武帝所倡导的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同时并重的思想。”可知儒家、法家、道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材料“唐朝以后的统治者吸取了历代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实施“德主刑辅”的治国方针。”可知中国古代的治国思想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形成一种兼容趋同的走势;由材料“我们现在所提出的“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的策略就是在古代治国思想基础上加以借鉴和提炼而成的。”可知中国古代的治国思想体现了多元化、优势互补的特点;王权至上的观念贯穿古代治国思想的始终。【小问2】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第一问,由材料“历代统治阶级的有识之士都认识到民生联系民心,民心则关乎国运,治政之要在于固本安民。养民、恤民、患民、利民、富民等民生政策在传统的“民本”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可知在国家治理实践上,“民本”思想体现为重视民生;在“民本”思想下,统治者推行有利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维护政治体制的秩序。第二问,可从实质、内容、影响等角度进行作答,局限:传统“民本”思想的实质是“治民”,它有历史局限性。一是缺乏制度和法律的保障;二是“民本”思想服务于君主的立场,“民本”思想往往被当作统治的工具,在推行的过程中,实际由“民本”变成了“君本”。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厘金创行于1853年,最初是地方筹集饷需的方法,实即一种值百抽一的商业税,在全国通行后,不仅课税对象广,税率也极不一致,有的高达20%以上。厘金中的商税完全出自华商而不是外商。根据图表并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知识,针对材料的整体或部分,提出一个观点并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结合图表和史实,论证充分,表述清晰)〖答案〗示例:观点:厘金具有浓厚的封建剥削性质,暴露了清政府残酷的反动统治的本质。阐述: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很快占领中国的经济重心江南地区,这使清政府的税收大幅度下降,为了镇压农民起义,清政府需要大量的银两,厘金制度应运而生。厘金本来是为镇压农民起义而筹集饷需的税收,但是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被镇压后,厘金不仅没有废除,反而一直维持着近2000万两的水平,远远高于田赋和关税,成为中国人民身上的一个沉重负担。而且这一制度仅针对华商,严重阻碍了土货市场的流通,有利于外国洋货的侵入。这进一步激化了国内阶级矛盾,使清政府维护统治的成本进一步提高,最后的结果必然是清政府的垮台。由此可见,厘金税收反映了清政府残酷的统治本质,随着厘金税收的不断上涨也加速了清政府垮台的步伐。〖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探究结论论证题。时空是近代的中国。首先,阅读材料,拟定论题。根据材料“在全国通行后,不仅课税对象广,税率也极不一致,有的高达20%以上。厘金中的商税完全出自华商而不是外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论题是厘金具有浓厚的封建剥削性质,暴露了清政府残酷的反动统治的本质。其次,依据材料信息,结合中国近代的相关史实进行说明。根据材料“厘金创行于1853年,最初是地方筹集饷需的方法,实即一种值百抽一的商业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很快占领中国的经济重心江南地区,这使清政府的税收大幅度下降,为了镇压农民起义,清政府需要大量的银两,厘金制度应运而生;根据材料“在全国通行后,不仅课税对象广,税率也极不一致,有的高达20%以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厘金本来是为镇压农民起义而筹集饷需的税收,但是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被镇压后,厘金不仅没有废除,反而一直维持着近2000万两的水平,远远高于田赋和关税,成为中国人民身上的一个沉重负担;根据材料“厘金中的商税完全出自华商而不是外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而且这一制度仅针对华商,严重阻碍了土货市场的流通,有利于外国洋货的侵入。这进一步激化了国内阶级矛盾,使清政府维护统治的成本进一步提高,最后的结果必然是清政府的垮台。最后,总结归纳,完成表述。由此可见,厘金税收反映了清政府残酷的统治本质,随着厘金税收的不断上涨也加速了清政府垮台的步伐。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2015年3月8日,中共中央在全国两会期间与广西代表团代表座读时指出路”战略规划对广西的定位是发挥广西与东盟国家陆海相连的独特优势,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和珠江一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21世纪海上丝纲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广西最大的优势是沿边、靠海,是陆海相连的交通枢纽。早在汉武帝时,广西合浦新开辟了通往印度、斯里兰卡的航线,成为走向东南亚、南亚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近年来,广西坚持江海陆空并进,重点编织港口网、高速公路网、铁路网、航空网和通信光纤网“五张网”,积极建设面向东盟的港口联盟、陆路通道和航空枢纽,面向东盟的互联互通大通道初步形成。材料二广西与东盟国家建设大通道的过程,也是跨国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的过程。中国和东盟国家有着19亿人口,族群复杂,宗教文化多样,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随着产业对接与产能合作的日益深入,源自复杂社会差异和宗教文化差异诱发的摩擦也会日益频繁,如何管控好摩擦,推动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落地生根,也是广西建设面向东盟国际大通道的重要任务。近年来,广西搭建了与东盟国家的众多人文交流平台,举办了中国—东盟博览会文化展、中国—东盟出版博览会、中国—东盟国际少儿文化艺术节等系列活动,缔结了43对友好城市,形成了广西国际友好城市交流大会、中越青年大联欢、广西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等一系列交流机制与平台。——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赵可金《广西可将路”有机衔接〉(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广西对接“一带一路”的条件。(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为广西与东盟国家建设大通道提出合理化建议。〖答案〗(1)条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良港众多;西汉时期广西就成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之一、有着深厚的历史传统;享有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优势;交通网络便捷。(答出三点即可)(2)建议:互相尊重社会、宗教文化差异;积极搭建更多的人文交流平台,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大力推进教育、文化、旅游、科技等领域与东盟的合作。〖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当代(中国)。根据材料“中共中央在全国两会期间与广西代表团代表座读时指出路”战略规划对广西的定位是发挥广西与东盟国家陆海相连的独特优势,”可知地理位置优越,良港众多;由材料“早在汉武帝时,广西合浦新开辟了通往印度、斯里兰卡的航线,成为走向东南亚、南亚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可知西汉时期广西就成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之一、有着深厚的历史传统;由材料“近年来,广西坚持江海陆空并进,重点编织港口网、高速公路网、铁路网、航空网和通信光纤网“五张网”,积极建设面向东盟的港口联盟、陆路通道和航空枢纽,面向东盟的互联互通大通道初步形成。”可知交通网络便捷。【小问2】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当代(中国)。由材料“中国和东盟国家有着 19 亿人口,族群复杂,宗教文化多样,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随着产业对接与产能合作的日益深入,源自复杂社会差异和宗教文化差异诱发的摩擦也会日益频繁,如何管控好摩擦,推动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落地生根,也是广西建设面向东盟国际大通道的重要任务。”可知互相尊重社会、宗教文化差异;由材料“广西搭建了与东盟国家的众多人文交流平台,举办了中国—东盟博览会文化展、中国—东盟出版博览会、中国—东盟国际少儿文化艺术节等系列活动,”可知积极搭建更多的人文交流平台,在交流中互相学习;由材料“广西国际友好城市交流大会、中越青年大联欢、广西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 .”可知大力推进教育、文化、旅游、科技等领域与东盟的合作。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世纪80年代,德国成为第一个建立现代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当时工业生产的社会化和规模化,形成数量庞大的无产者阶层,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高涨,他们强烈要求政府实施保护劳工的政策。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对工人阶级实行“胡萝卜加大棒”的“怀柔”政策,一方面通过《镇压社会党企图危害治安的法令》,意图扑灭在德国蓬勃兴起的社会主义运动;另一方面采纳新历史学派关于劳资合作和社会改良的主张,通过构建社会保险立法包括社会救济、孤寡救济、劳资合作等在内的一系列社会政策措施。1881-1889年间,德国制定了《疾病保险法》《工伤保险法》和《老年与残疾保险法》,1923年和1927年,德国又先后制定了《帝国矿工保险法》《职业介绍和失业保险法》,基本形成完整的社会保险制度体系。——摘编自汪连新、杨建海《社会保障制度理念历程与启示》材料二1929年美国爆发经济大危机,严重的失业使千万个家庭陷入饥饿与贫困之中,老年人亦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储蓄,社会矛盾非常尖锐。在这种背景下,罗斯福总统推行了扭转危机和缓和矛盾的“罗斯福新政”,美国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正是“罗斯福新政”的重要组成部分。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社会保障法》,第一次使用了社会保障法的概念,标志着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确立,也标志着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由社会保险制度朝着综合性的社会保障制度跨了一大步。美国1935年的《社会保障法》是一部以老年保险、失业保障和未成年人保障为核心内容的综合性社会保障法律,第一次在一部法中规定了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救济等社会保障的内容。——摘编自杜长宇《中西方社会保障理念的历史演进及差异分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国社会保险制度实施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意义。〖答案〗(1)原因:德国统一;资本主义发展;工人运动高涨;俾斯麦的大力推动。(答出三点即可)(2)特点:以立法的形式建立;由政府主导;关注弱势群体。(答出两点即可)意义:有利于缓解经济危机带来的社会矛盾,发挥了刺激经济复苏的重要作用;政府出面来构建国民的社会保障,保证了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得到长足的发展。〖解析〗【小问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德国。原因:根据材料“19世纪80年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德国统一;根据材料“当时工业生产的社会化和规模化,形成数量庞大的无产者阶层,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高涨,他们强烈要求政府实施保护劳工的政策”可知,资本主义发展;工人运动高涨;根据材料“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对工人阶级实行‘胡萝卜加大棒’的‘怀柔’政策,一方面通过《镇压社会党企图危害治安的法令》,意图扑灭在德国蓬勃兴起的社会主义运动;另一方面采纳新历史学派关于劳资合作和社会改良的主张,通过构建社会保险立法包括社会救济、孤寡救济、劳资合作等在内的一系列社会政策措施”可知,俾斯麦的大力推动。【小问2】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特点:根据材料“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社会保障法》,第一次使用了社会保障法的概念,标志着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确立,也标志着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由社会保险制度朝着综合性的社会保障制度跨了一大步”可知,以立法的形式建立;根据材料“美国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正是‘罗斯福新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知,由政府主导;根据材料“美国1935年的《社会保障法》是一部以老年保险、失业保障和未成年人保障为核心内容的综合性社会保障法律”可知,关注弱势群体。意义:根据材料“1929年美国爆发经济大危机,严重的失业使千万个家庭陷入饥饿与贫困之中,老年人亦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储蓄,社会矛盾非常尖锐。在这种背景下,罗斯福总统推行了扭转危机和缓和矛盾的‘罗斯福新政’,美国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正是‘罗斯福新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有利于缓解经济危机带来的社会矛盾,发挥了刺激经济复苏的重要作用;根据材料“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社会保障法》,第一次使用了社会保障法的概念,标志着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确立,也标志着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由社会保险制度朝着综合性的社会保障制度跨了一大步。美国1935年的《社会保障法》是一部以老年保险、失业保障和未成年人保障为核心内容的综合性社会保障法律,第一次在一部法中规定了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救济等社会保障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政府出面来构建国民的社会保障,保证了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得到长足的发展。2024届广西河池市普通高中毕业班适应性模拟测试历史试卷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5.本卷主要考查内容:高考范围。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据《史记·晋世家》记载:“文公修政,施惠百姓。赏从亡者及功臣,大者封邑,小者尊爵。”而秦国以军功赐爵受田的做法更是打破了世禄、世业的传统秩序,确认了转移土地归属的合法手续。这反映出当时()A.中央集权体制建立 B.社会阶层的新变化C.官僚政治产生发展 D.世卿世禄制度确立〖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军功成为占有土地的主要依据,大量新兴地主阶级依靠军功的途径走上政治舞台,使社会阶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B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尚未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排除A项;秦朝统一后,郡县制在全国推广,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排除C项;世卿世禄制是选官制度,确立于周代,排除D项。故选B项。2.两汉期间,天子数次出面干预学术,宣帝召开“石渠阁会议”,章帝召开“白虎观经学大会”,以皇帝的名义统一经义。据此可知,当时()A.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B.儒学意识形态化确立C.专制政治的不断强化 D.思想文化政策较宽松〖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两汉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两汉期间,天子以皇帝的名义统一经义。这既是统一经学,提升儒学思想在汉代的法典化与国教化,也表明君主才是学术最后的裁决者,反映出西汉君主专制政治不断强化,故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出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排除A项;根据所学,汉武帝通过实施尊崇儒术等一系列政策,逐步将儒学纳为汉代的统治思想,武帝尊儒是汉代儒学意识形态化的起点,排除B项;两汉政治上的统一要求思想上的统一、材料体现不出思想文化政策的宽松,排除D项。故选C项。3.隋唐以前,我国城市实行严格的坊市制,商业活动只能在市中进行,居民区中不允许从事商业活动。隋及唐初也实行这一制度,然而后来这些限制逐渐被冲破。宋代,不管是繁华的大街还是偏僻的小巷,都设满了店铺,居民和一般街道两旁设店摆摊,商业区延伸到坊内。这一变化反映出()A.社会上奢靡之风盛行 B.工商食官格局打破C.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D.城市设施功能完善〖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由于城市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宋代传统的坊市制在商品经济的猛烈冲击下被冲破,C项正确;材料变化反映出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不能反映社会奢靡之风盛行,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工商食官格局被打破,B项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材料无法得出城市设施功能完善,“完善”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C项。4.明道二年(1033年),欧阳修在《上范司谏书》中写道:“谏官虽卑,与宰相等。坐乎庙堂之上,与天子相可否者,宰相也。立殿陛下前,与天子争是非者,谏官也。宰相尊,行其道;谏官卑,行其言,言行,道亦行也。”由此可见,欧阳修主张()A.士大夫与天子共治天下 B.精简机构提高效率C.削弱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D.推行分权制衡原则〖答案〗A〖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范围为1033年(中国)。据材料可知,欧阳修把谏官放在和宰相并列的地位,行政系统的宰相、监察系统的谏官都可以与天子“相可否”“争是非”,谏官与宰相是直接与天子共治天下,由此可见,欧阳修主张士大夫与天子共治天下,A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到精简机构提高效率,排除B项;材料并不是削弱相权,排除C项;古代皇权至上,君臣共议国政不等于分权制衡,排除D项。故选A项。5.有学者提出:“尽管明清进步思想家与孔孟在如何对待“利”的问题上,观点迥异,但并非完全与传统的儒家的道义论对立。明清进步思想家把价值的天平更多地倾向于功利,他们把国家、民族的‘公利’视为‘义’,从而建立了义利兼顾的根基。”这反映了当时()A.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 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C.重农抑商政策松弛 D.封建社会经济结构强大〖答案〗B〖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古代(中国)。根据材料信息“明清进步思想家把价值的天平更多地倾向于功利,他们把国家、民族的‘公利’视为‘义’,从而建立了义利兼顾的根基”可知,这种以义利兼顾为基础的社会功利主义观点,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结构走向式微、资本主义工商业谋求发展的需要,B项正确,排除D项;材料不能体现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强调他们提出的社会功利主义,更多的是强调“公利”,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故选B项。6.徐继畲的《瀛寰志略》卷九提到米利坚合众国,赞美国“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尤其赞总统华盛顿“气貌雄毅绝伦”,“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这说明作者()A.突破了传统的帝王观 B.唤醒了国人革新政治的意识C.主张扩大与外国交往 D.找到了救亡图存的有效途径〖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徐继畲在《瀛寰志略》中宣扬了美国的民主制度,盛赞总统华盛顿,是对皇权制度的一个挑战,摇撼着中国传统文化至高无上的皇权观念,突破了传统的帝王观,A项正确;徐继畲的《瀛寰志略》没有起到唤醒国人革新政治的意识,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扩大与外国交往,排除C项;《瀛寰志略》系统介绍了当时世界上近80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经济文化等,尤重欧美各国的考察和介绍,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学习以求自强的主张,排除D项。故选A项。7.康有为是戊戌变法运动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他提出了一整套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的主张,并为实现这一主张采取了符合时代和其阶级特点的策略。这体现了康有为()A.得到了统治者支持 B.拥有广泛的社会基础C.建立了严密的组织 D.爱国革新的政治抱负〖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康有为提出了一整套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的主张,并为实现这一主张采取了符合时代和其阶级特点的策略”以及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了他爱国革新的政治抱负,D项正确;根据所学,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反对变法,材料未体现康有为领导戊戌变法得到了统治者的支持,排除A项;戊戌变法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康有为建立了严密的组织,排除C项。故选D项。8.毛泽东评价辛亥革命:第一、辛亥革命发生在中国无产阶级还没有觉醒,还没有形成的时候;第二、全世界无产阶级在巴黎公社失败以后,还没有实际革命行动,只是准备革命的时候;第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革命运动,还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后备军的时候。这一评价意在强调()A.辛亥革命既有成功也有失败 B.辛亥革命推动了社会的变革C.孙中山和辛亥革命密不可分 D.把握好辛亥革命深刻背景〖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材料是毛泽东对辛亥革命的评价,在说明其局限性时也强调不能超越历史发展阶段,因此材料强调的是把握好辛亥革命的深刻背景,D项正确;材料评价意在强调把握好辛亥革命的深刻背景,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国内国际背景,不是其意义,B项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B项;材料评价意在强调把握好辛亥革命的深刻背景,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故选D项。9.1939年5月4日,毛泽东在延安发表《青年运动的方向》一文中指出:“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一定要到工农群众中去,把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九十的工农大众,动员起来,组织起来,和他们结合在一块,和他们变成一体。并且强调判断一个青年是否革命就是看其是否愿意并且实行和工农群众相结合。”据此可知,毛泽东意在()A.丰富统一战线内涵 B.落实“三三制”原则C.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D.增强抗战必胜信心〖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9年(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9年,我国正处于抗战相持阶段,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为了获得最广泛的群众支持,毛泽东号召青年知识分子要和工农群众相结合,C项正确;毛泽东意在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材料没有涉及统一战线,排除A项;“三三制”原则强调的是政权的组成结构,排除B项;毛泽东意在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材料体现不出增强抗战必胜信心,排除D项。故选C项。10.202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23年新一轮机构改革中央层面基本完成,地方层面有序展开。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政策。自贸试验区建设布局进一步完善。出口占国际市场份额保持稳定,实际使用外资结构优化,共建‘一带一路’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更为彰显。”这体现了中国()A.深化拓展全方位外交 B.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C.城市改革的全面展开 D.主导经济全球化进程〖答案〗B〖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2024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从中央到地方、从国有企业改革深化到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壮大政策,再到自贸试验区建设布局进一步完善以路”的国家影响力更为彰显,体现了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不断发展,各方面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B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全方位外交,排除A项;城市改革全面展开是在1984年,排除C项;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但并不是主导者,主导者仍然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排除D项。故选B项。11.11、12世纪被称为中古欧洲“最具活力时期”,是中古社会发展历程中一个“独一无二的支点”。有人把这一时期视作欧洲文明的开端,市场经济的起点。这反映了当时()A.民主政治占主导地位 B.封建社会的发展变革C.资本主义的兴起发展 D.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答案〗B〖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11、12世纪(欧洲)。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1、12世纪的中古欧洲其活力主要表现为城市的兴起和市民阶层的产生,但这些变化没有改变封建社会的实质,主要应视为欧洲封建社会自身的发展和变革,B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11、12世纪以后的中古欧洲处于封建社会,A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且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在西欧城市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级形成了。它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和商人、银行家等等,富裕的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排除C项;15世纪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排除D项。故选B项。12.据统计,从1493年至1600年,葡萄牙在非洲共劫掠走276000公斤黄金。他们抢劫时经常把被劫的船和乘客全部沉入海底,或将被俘的亚非各地居民割掉耳鼻后逐走,肆意扩大恐怖气氛。据此可知,当时葡萄牙()A.广泛推行殖民政策 B.殖民重点以非洲为主C.殖民掠夺残暴反动 D.殖民霸权地位的确立〖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葡萄牙在非洲的殖民掠夺残暴反动,C项正确;材料中涉及的是葡萄牙在亚非地区的殖民掠夺,不能得出广泛推行殖民政策,排除A项;仅凭材料中的信息无法得出殖民侵略以非洲为主,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葡萄牙殖民霸权的确立,排除D项。故选C项。13.阅读如表,据此可知()国家代表作品内容英国莫尔(1478—1535年)《乌托邦)虚构一个岛屿上的理想社会,居民未受基督教启示而能把社会治理得井井有条法国拉伯需(1494—1553年)《巨人传》描写第一代巨人卡冈都亚为酬谢约翰修士,修建了“德廉美修道院”。这是一个没有围墙的修道院,院内没有束缚人的清规戒律,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西班牙塞万提斯(1547—1616年)《堂吉诃德》描写一个绅士,学习剑客,行侠仗义,成为可笑而又可怜的悲剧英雄。故事滑稽而荒唐,使读者笑出眼泪,在眼泪中领悟人生A.文艺复兴在欧洲逐渐扩展 B.信仰自由成为社会共识C.宗教神学统治地位被推翻 D.人的价值受到普遍重视〖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14世纪文艺复兴首先发生在意大利以学习和恢复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为号召,实质上却是创立符合新兴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文化,强调以人为中心,反对禁欲主义,抨击教会腐败和守旧思想,材料中三位作家都来自欧洲不同国家,其作品内容都主张以人为中心,A项正确;宗教改革时期,信仰自由成为社会共识,排除B项;宗教神学地位被推翻夸大了文艺复兴的作用,排除C项;“普遍重视”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14.英国的棉布产量在1796~1830年间增长了15.5倍;煤炭产量1700~1840年增长了12.8倍;生铁产量1740~1850年增长了120多倍,其钢铁产量已占资本主义各国总产量的60%()以上。这可以用来说明英国A.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得以确立 B.工业经济占据了主导地位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D.工业资本带来了商业优势〖答案〗D〖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近代英国。根据材料可知,工业革命大大地提高了英国社会生产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发展,英国工业革命以后,英国工业资本的发展带来了商业上的优势,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工业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增强,材料无法体现工业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得以确立,排除A项;仅凭材料中的信息无法得出工业经济占据主导地位,排除B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15.1939年,苏联的对外贸易额从1930年的16.43亿卢布降为2.7亿卢布,同时外资企业逐渐被取消,外国技术人员也纷纷回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苏联又压缩了在战前曾有所增加的与西方的经济联系。这表明当时苏联()A.积极利用西方技术和人才 B.经济模式日益封闭僵化C.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确立 D.排斥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9年(苏联)。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4年,斯大林领导的建设社会主义的体制机制即“苏联模式”,一方面使苏联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另一方面苏联模式排斥市场经济,1939年苏联的对外贸易额下降,同时外资企业逐渐取消,外国技术人员也纷纷回国以及二战后压缩战前与西方的经济联系,这导致苏联经济模式的日益封闭僵化,B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苏联两个五年计划的成功,与积极利用西方技术和人才密不可分,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这一时期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确立,排除C项;材料体现不出苏联排斥西方资本主义文明,排除D项。故选B项。16.下面是1960-1995年美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来源结构变化表(%)。据此可知,美国()年份19601970197619771980198319841985199019931995政府64.656.951.050.547.145.845.145.840.636.335.5产业33340.045.445.949.450.851.650.955.058.959.4大学1.1182.12.12.12.22.12.12.93.13.2A.失去科技大国地位 B.政府干预减少 C.社会结构急剧变化 D.财政压力增加〖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60——1993年(美国)。根据材料可知,1960—1995年间美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的来源中,政府所占比重越来越少,产业和大学占比越来越多,说明政府对科技研究发展的干预越来越少,B项正确;“失去科技大国地位”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社会结构的剧变,排除C项;美国政府减少对研究与发展的资金支持,财政压力有所缓解,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演变脉络环环相连,呈现出姿态万千的治国方略。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辈出,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从孔子所倡导的以德治国再到以商鞅和韩非主张的法治思想,再后来演变为汉武帝所倡导的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同时并重的思想。唐朝以后的统治者吸取了历代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实施“德主刑辅”的治国方针。我们现在所提出的“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的策略就是在古代治国思想基础上加以借鉴和提炼而成的。——摘编自李丹《论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嬗变》材料二在我国古代,“民本”思想在统治机制的调节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历代统治阶级的有识之士都认识到民生联系民心,民心则关乎国运,治政之要在于固本安民。养民、恤民、患民、利民、富民等民生政策在传统的“民本”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为政者因此需要将满足民众生活所需作为第一要务。统治者无论是重民、爱民,还是恤民、保民,作为民都是处于被动地位的。“民本”思想主张“民为邦本”“立君为民”,但“民”居于社会下层,又被称为“庶民”“黎民”“草民”,处于与“君”相对的被统治者地位。——摘编自杨艳秋《“民本”思想在中国古代国家治理中的实践》(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基本特征。(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民本”思想的价值与局限。〖答案〗(1)基本特征:儒家、法家、道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的治国思想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形成一种兼容趋同的走势;中国古代的治国思想体现了多元化、优势互补的特点;王权至上的观念贯穿古代治国思想的始终。(答出三点即可)(2)价值:在国家治理实践上,“民本”思想体现为重视民生。在“民本”思想下,统治者推行有利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维护政治体制的秩序。局限:传统“民本”思想的实质是“治民”,它有历史局限性。一是缺乏制度和法律的保障;二是“民本”思想服务于君主的立场,“民本”思想往往被当作统治的工具,在推行的过程中,实际由“民本”变成了“君本”。〖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从孔子所倡导的以德治国再到以商鞅和韩非主张的法治思想,再后来演变为汉武帝所倡导的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同时并重的思想。”可知儒家、法家、道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材料“唐朝以后的统治者吸取了历代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实施“德主刑辅”的治国方针。”可知中国古代的治国思想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形成一种兼容趋同的走势;由材料“我们现在所提出的“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的策略就是在古代治国思想基础上加以借鉴和提炼而成的。”可知中国古代的治国思想体现了多元化、优势互补的特点;王权至上的观念贯穿古代治国思想的始终。【小问2】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第一问,由材料“历代统治阶级的有识之士都认识到民生联系民心,民心则关乎国运,治政之要在于固本安民。养民、恤民、患民、利民、富民等民生政策在传统的“民本”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可知在国家治理实践上,“民本”思想体现为重视民生;在“民本”思想下,统治者推行有利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维护政治体制的秩序。第二问,可从实质、内容、影响等角度进行作答,局限:传统“民本”思想的实质是“治民”,它有历史局限性。一是缺乏制度和法律的保障;二是“民本”思想服务于君主的立场,“民本”思想往往被当作统治的工具,在推行的过程中,实际由“民本”变成了“君本”。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厘金创行于1853年,最初是地方筹集饷需的方法,实即一种值百抽一的商业税,在全国通行后,不仅课税对象广,税率也极不一致,有的高达20%以上。厘金中的商税完全出自华商而不是外商。根据图表并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知识,针对材料的整体或部分,提出一个观点并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结合图表和史实,论证充分,表述清晰)〖答案〗示例:观点:厘金具有浓厚的封建剥削性质,暴露了清政府残酷的反动统治的本质。阐述: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很快占领中国的经济重心江南地区,这使清政府的税收大幅度下降,为了镇压农民起义,清政府需要大量的银两,厘金制度应运而生。厘金本来是为镇压农民起义而筹集饷需的税收,但是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被镇压后,厘金不仅没有废除,反而一直维持着近2000万两的水平,远远高于田赋和关税,成为中国人民身上的一个沉重负担。而且这一制度仅针对华商,严重阻碍了土货市场的流通,有利于外国洋货的侵入。这进一步激化了国内阶级矛盾,使清政府维护统治的成本进一步提高,最后的结果必然是清政府的垮台。由此可见,厘金税收反映了清政府残酷的统治本质,随着厘金税收的不断上涨也加速了清政府垮台的步伐。〖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探究结论论证题。时空是近代的中国。首先,阅读材料,拟定论题。根据材料“在全国通行后,不仅课税对象广,税率也极不一致,有的高达20%以上。厘金中的商税完全出自华商而不是外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论题是厘金具有浓厚的封建剥削性质,暴露了清政府残酷的反动统治的本质。其次,依据材料信息,结合中国近代的相关史实进行说明。根据材料“厘金创行于1853年,最初是地方筹集饷需的方法,实即一种值百抽一的商业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很快占领中国的经济重心江南地区,这使清政府的税收大幅度下降,为了镇压农民起义,清政府需要大量的银两,厘金制度应运而生;根据材料“在全国通行后,不仅课税对象广,税率也极不一致,有的高达20%以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厘金本来是为镇压农民起义而筹集饷需的税收,但是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被镇压后,厘金不仅没有废除,反而一直维持着近2000万两的水平,远远高于田赋和关税,成为中国人民身上的一个沉重负担;根据材料“厘金中的商税完全出自华商而不是外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而且这一制度仅针对华商,严重阻碍了土货市场的流通,有利于外国洋货的侵入。这进一步激化了国内阶级矛盾,使清政府维护统治的成本进一步提高,最后的结果必然是清政府的垮台。最后,总结归纳,完成表述。由此可见,厘金税收反映了清政府残酷的统治本质,随着厘金税收的不断上涨也加速了清政府垮台的步伐。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2015年3月8日,中共中央在全国两会期间与广西代表团代表座读时指出路”战略规划对广西的定位是发挥广西与东盟国家陆海相连的独特优势,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和珠江一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21世纪海上丝纲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广西最大的优势是沿边、靠海,是陆海相连的交通枢纽。早在汉武帝时,广西合浦新开辟了通往印度、斯里兰卡的航线,成为走向东南亚、南亚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近年来,广西坚持江海陆空并进,重点编织港口网、高速公路网、铁路网、航空网和通信光纤网“五张网”,积极建设面向东盟的港口联盟、陆路通道和航空枢纽,面向东盟的互联互通大通道初步形成。材料二广西与东盟国家建设大通道的过程,也是跨国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的过程。中国和东盟国家有着19亿人口,族群复杂,宗教文化多样,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随着产业对接与产能合作的日益深入,源自复杂社会差异和宗教文化差异诱发的摩擦也会日益频繁,如何管控好摩擦,推动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落地生根,也是广西建设面向东盟国际大通道的重要任务。近年来,广西搭建了与东盟国家的众多人文交流平台,举办了中国—东盟博览会文化展、中国—东盟出版博览会、中国—东盟国际少儿文化艺术节等系列活动,缔结了43对友好城市,形成了广西国际友好城市交流大会、中越青年大联欢、广西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等一系列交流机制与平台。——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赵可金《广西可将路”有机衔接〉(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广西对接“一带一路”的条件。(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为广西与东盟国家建设大通道提出合理化建议。〖答案〗(1)条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良港众多;西汉时期广西就成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之一、有着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