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九年级(上)期末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7/02/22/wKhkGWbwvt-AKOFnAAEn7geVXaA110.jpg)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期末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7/02/22/wKhkGWbwvt-AKOFnAAEn7geVXaA1102.jpg)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期末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7/02/22/wKhkGWbwvt-AKOFnAAEn7geVXaA1103.jpg)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期末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7/02/22/wKhkGWbwvt-AKOFnAAEn7geVXaA1104.jpg)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期末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7/02/22/wKhkGWbwvt-AKOFnAAEn7geVXaA110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
1.(2分)下列图示中,有化学变化的是()
A.
干冰升华B.
篝火燃烧
石油的分储D.▼活性炭吸附毒气
2.(2分)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混合的冰水B.清澈的泉水C.清新的空气D.坚硬的大理石
3.(2分)不法分子常用金光闪闪的“金元宝"(铜锌合金)蒙骗人们.下列鉴别
方法错误的是()
A.加盐酸B.测密度C.加硝酸银溶液D.看颜色
4.(2分)下列化学用语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
一种物质的是()
A.NeB.HC.C60D.2Fe
5.(2分)"八月桂花香”这一现象说明()
A.分子很小B.分子分裂成原子
C.分子在不断地运动D.分子之间有间隔
6.(2分)下列所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点燃酒精灯
7.(2分)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A.HgC)2匕Hg+C)2个B.AI+2HCI-AICI3+H2个
MnOo
C.Cu+FeSO4=CuSO4+FeD.2H2O22H2O+O2个
8.(2分)"人造空气〃帮助人类实现了“太空漫步"的梦想,其中含有70%的电、
20%以上的02、还有CO2等.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造空气"比空气中的氮气含量高
B.燃着的蜡烛在“人造空气"中会熄灭
C.“人造空气”若只有02会更有益于人的呼吸
D.可以利用反应2CU+C>2_2CuO,测定"人造空气”中O2的含量
9.(2分)下列示意图分别是实验室氧气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
其中正确的是()
高镒酸钾
带火星的木条
棉花
—-细铁丝
——氧气
10.(2分)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应把混合气体通过()
A.点燃B.少量的水C.澄清的石灰水D.灼热的氧化铜
11.(2分)“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将少量“雪碧"滴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然后再加热,溶液颜色变化是()
A.先变蓝色后变紫色B.先变红色后不变色
C.先变红色后变紫色D.先变无色后变红色
12.(2分)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其微观
示意图如图所示:
—a-、日
行+•38+8
(其中表示碳原子,表示氧原子,“o”表示氢原子)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8〃表示的是单质
B.反应物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3:1
C.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D."3”是一种有毒的气体
13.(2分)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如果将甲、乙、丙分别投入到CuS04溶液
中,一段时间后,甲、丙表面出现红色物质,乙没有明显现象;再将大小相同的
甲、丙分别放到相同的盐酸中,甲、丙均产生气泡,但甲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快
于丙,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丙>乙>甲B.甲>丙>乙C.甲>乙>丙D.丙>甲>乙
14.(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Fe2\Fe3+都属于铁元素,是同一种离子
B.生石灰和氧化钙都含氧元素和钙元素,是指同一种氧化物
c.NO2和N2O4中氮元素的化合价都是+4价,是同一种化合物
D./、两种粒子的电子排布相同,属于同一种元素
15.(2分)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是治疗H7N9亚型禽流感的有效药物之一,帕
拉米韦的化学式是Cl5H28帅。4.下列关于帕拉米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是一种氧化物
B.它由碳、氢、氧、氮四个元素组成
C.该物质1个分子由51个原子构成
D.该物质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
16.(2分)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鉴别的物质鉴别的方法
A冰和干冰室温(20℃)放置,观察是否有
痕渍
B水和双氧水加入二氧化镒,观察是否有气泡
C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观察产生泡沫的多
少
D氯气和二氧化碳用燃着的木条,观察木条是否继续
_____________燃烧
A.AB.BC.CD.D
二、填空题
17.(3分)用化学式填空:
(1)碳酸钠;(2)高镒酸钾;
(3)硫酸铁.
18.(4分)太阳能路灯是利用太阳能进行照明的装置(如图),主要由太阳电池
板、蓄电池、LED路灯灯头、灯珠和微电脑控制器这五大部分组成.
(1)太阳电池板的主要材料是硅,硅单质与金刚石结构相似,则构成硅单质的
粒子是(填序号).
①原子②分子③离子
(2)灯柱材料用铝合金而不用钢铁,原因之一是因为铝能空气中氧气反应,表
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蓄电池白天充电时发生的反应为:2PbscU+2H2O=Pb+X+2H2s。4,则X的化
学式为.
(4)为了延长太阳能灯泡的使用寿命,可以在灯泡中充入(填序号)
A.氢气B.氧气C.氨气D.水蒸气.
19.(4分)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H2He
氢氯
1.0084.003
3Li4Be5B6C7N809F10Ne
锂镀硼碳氮氧氟氯
6.9419.01210.8112.0114.0116.0019.0020.18
11Na12Mg13A114Si15P17C118Ar
钠镁铝硅磷X氯氯
22.9924.3126.9828.0930.9732.0635.4539.95
(1)根据周期表规律,表中X是(填符号)
(2)表中氯元素与一种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共有种.
(3)元素M的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OH,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3.941,则M元
素的符号是.
(4)表中某金属与CuS04溶液反应后质量增加,请写出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仅写一个).
20.(5分)刘刚同学在周末与家人一起去吃了一顿纸火锅(如图所示),这种纸
火锅外形精巧漂亮,白色的底衬着火锅食料,干净、醒目;纸火锅在使用时无烟、
无味;不会被火点燃.
(1)纸火锅烧不着的原因是.
(2)固体酒精常用作纸火锅加热的热源,刘刚同学观察到服务员用盖子熄灭固
体酒精,服务员利用的灭火原理是.
(3)刘刚同学还发现,将某品牌的碳酸饮料所放出的气体喷在燃烧着的固体酒
精上,火焰熄灭,该气体可能是,它所具有的性质是,验证该气
体的反应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1.(4分)甲、乙、丙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一种物质为单质,另外
两种物质组成元素相同,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省略).完成下列问
题:
(1)若甲为单质,写出反应丙玲乙的化学方程式属于化合反应的有
(填序号).
(2)若丙为单质,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并写出一个有乙生成的置
换反应•
三、实验题
22.(5分)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2)实验室用KCQ与MnCh混合制取并收集纯净的。2应选用图中的(填
序号)进行组合安装,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实验室制取和收集C02,应选用图中的(填序号)进行组合安装.
(4)实验室用图G可以收集气体.
23.(6分)达州盛产天然气,有"中国气都"之称的美誉.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
烷(CH4),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请你参与:
【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02,不完全燃烧生成co;无水CuSO4
遇水变蓝.
【猜想与假设】:
甲:C02H20;乙:COH20;
丙:NH3co2H2O;T:co2coH2O.
你认为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与假设,将甲烷在一定量的02中燃烧的产物依
次通过下列装置:
(2)实验中观察到A中无水CuSC)4变蓝,B、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红色
粉末变成黑色,由此推断同学猜想成立.
(3)请写出C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的化学方程式:.
【反思与交流】
(1)为避免有毒的C0污染环境,所以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必须满足的条件
是.
(2)D装置后添加一大气球的原因是:
四、计算题
24.(7分)在研究某大理石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的活动中,
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求:(1)反应中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
(2)该大理石样品中所含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过滤掉杂质后烧杯内的物质质量.
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2分)下列图示中,有化学变化的是()
干
冰
A.
篝火燃烧
石油的分储D.活性炭吸附毒气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
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干冰升华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篝火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石油的分储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活性炭吸附毒气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
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2分)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混合的冰水B.清澈的泉水C.清新的空气D.坚硬的大理石
【分析】本题考查利用纯净物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宏观上看只有一
种物质,微观上只有一种分子.
【解答】解:A、混合的冰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A正确;
B、清澈的泉水中含有水和多种可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故B错;
C、清新的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C错;
D、坚硬的大理石中含有碳酸钙、和其它杂质,属于混合物,故D错.
故选A.
【点评】在熟悉概念的基础上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
还要从社会实践中了解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组成.
3.(2分)不法分子常用金光闪闪的“金元宝"(铜锌合金)蒙骗人们.下列鉴别
方法错误的是()
A.加盐酸B.测密度C.加硝酸银溶液D.看颜色
【分析】铜锌合金制成的假金元宝,虽然外观上与黄金无异,但合金中的金属铜
和锌活动性都比黄金强,因此外观相似的两者化学性质相差较大:铜锌合金能与
酸发生置换反应而放出氢气,在空气中灼热会变成黑色等,能与硝酸银溶液发生
置换反应;利用这些性质上的差异可以很方便地区别它们.
【解答】解:A、放入盐酸中,锌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有气体放出者为假,可
以区别真伪;
B、测定密度,铜锌合金密度小于黄金,测定密度时会发现二者密度不同,密度
小者为假,可以区别真伪;
C、放入硝酸银中,铜锌排在银的前面,能置换出硝酸银中的银,表面有一层银
白色物质者为假,可以区别真伪;
D、观察颜色,由于二者的颜色基本一致,所以难于比较为真假.
故选:D.
【点评】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金(Au)的活动性最弱,通常情况下很难与其它物
质发生反应,"真金不怕火炼"就是说其活动性很弱.
4.(2分)下列化学用语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
一种物质的是()
A.NeB.HC.C60D.2Fe
【分析】根据化学式与元素符号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金属、大多数固体非金属
等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它们的元素符号,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
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
【解答】解:元素符号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化学式能
表示一种物质,当元素符号又是化学式时,就同时具备了上述三层意义.
A.Ne是稀有气体元素,可表示氟元素,表示一个就原子,还能表示氮气这一纯
净物,故选项符合题意.
B.H属于气态非金属元素,可表示氢元素,表示一个氢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
物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该符号是C60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该符号可表示2个铁原子,不是元素符号,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一般有三层含义(宏观:
表示一种元素、一种单质,微观:表示一个原子)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5.(2分)"八月桂花香”这一现象说明()
A.分子很小B.分子分裂成原子
C.分子在不断地运动D.分子之间有间隔
【分析】从分子的基本性质入手,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它的体积很小,
分子在不断运动,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当我们嗅到香味,主要是因为分子运动.
【解答】解:A、花香四溢不能证明分子具有一定质量,不能说明分子很小,此
说法错误.
B、花香四溢是香味分子的一种性质,不能说明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此说法错
误.
C、花香四溢的现象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花的香味分子运动到空气中,进入人
们的鼻孔,使人感觉到了香味,说明分子的不断运动.此项正确.
D、能嗅到花香是分子运动的结果,和分子间的间隔没有太大关系,此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是嗅到什么的气味,都是说明分子不断运动这条性质的.
6.(2分)下列所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点燃酒精灯
【分析】A、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过滤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使用天平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并且氯化钠不能直接放在托盘天平中称
量,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
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图
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
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7.(2分)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A.HgC)2二Hg+C)2个B.AI+2HCI-AICI3+H2个
MnO9
C.Cu+FeSO4=CuSO4+FeD.2H2O22H2O+O2个
【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
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个和J的标注是否正确.
【解答】解:A、该化学方程式氧化汞的化学式书写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
为2HgO△2Hg+C>2个.
B、该化学方程式配平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2AI+6HCI-2AICI3+3H2个.
C、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弱,不能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故选项错误.
D、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
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
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
8.(2分)“人造空气”帮助人类实现了“太空漫步”的梦想,其中含有70%的4、
20%以上的02、还有C02等.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造空气"比空气中的氮气含量高
B.燃着的蜡烛在“人造空气"中会熄灭
C.“人造空气”若只有02会更有益于人的呼吸
D.可以利用反应2CU+C)2-2CuO,测定"人造空气”中O2的含量
【分析】根据“人造空气”的成分、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判断
【解答】解:A、由“人造空气”的成分可知,"人造空气〃中氮气的含量比空气中
的氮气含量低.故A错;
B、由于“人造空气”中有20%以上的。2,燃着的蜡烛在“人造空气”中会继续燃烧,
故B错;
C、"人造空气"若只含有。2,不利于人的呼吸,因为如果让动物呼吸纯氧会引起
中毒,人类也同样,故C错;
A
D、可以利用反应2CU+O22CUO,测定"人造空气”中02的含量,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
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9.(2分)下列示意图分别是实验室氧气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
其中正确的是()
【分析】A、用高镒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
B、用排空气法收集时,收集气体的导管,要深入集气瓶底部,尽可能的排出瓶
内空气;
C、氧气的验满方法是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来验满,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在瓶
口能复燃,则证明该瓶氧气已经收集满了;
D、做细铁丝燃烧实验时,应在集气瓶底部装少量水或沙.
【解答】解:A、用高镒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图,故A正确;
B、收集气体的导管,要深入集气瓶底部,图中导气管太短,故B错误;
C、氧气的验满方法是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来验满,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在瓶
口能复燃,则证明该瓶氧气已经收集满了,此图已经深入到集气瓶内,故C错误
确;
D、验证氧气的性质,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时,为防止热的溅落物炸裂瓶底,瓶
底应放一些水或沙子,图中操作错误,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各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了解正确的实验操作是解题的
关键.
10.(2分)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应把混合气体通过()
A.点燃B.少量的水C.澄清的石灰水D.灼热的氧化铜
【分析】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
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A、一氧化碳能燃烧,点燃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
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生成碳酸,但溶解量不大,不能全部除去杂质,不符合除
杂原则,故选项错误.
C、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一氧化碳不与石灰水反应,
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一氧化碳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
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C.
【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
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
解题的关键.
1L(2分)“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将少量“雪碧"滴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然后再加热,溶液颜色变化是()
A.先变蓝色后变紫色B.先变红色后不变色
C.先变红色后变紫色D.先变无色后变红色
【分析】根据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碳酸加热易分解
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将少量“雪碧"滴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再加热,碳酸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溶液颜色
由红色变为紫色;故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是先变红后变紫.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紫色石蕊溶液的性质并能灵
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2分)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其微观
不意图如图所不
行+•屿、日“+8
(其中“•”表示碳原子,O表小氧原子,"o"表示氢原子)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8"表示的是单质
B.反应物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3:1
C.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D."8"是一种有毒的气体
【分析】A、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判断物质的类型;
B、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的特点.判断反应的类型;
C、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及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反应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
D、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
【解答】解: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O
|ajiHQ,CO+H2.
A、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8"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表示单质,故
A正确;
B、由方程式可知,反应物碳原子和水分子的个数比为1:1,故B错误;
C、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由一种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
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C正确;
D、"3"是一氧化碳,是一种有毒的气体,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化石燃料的种类,煤的利用,属于基础的知识,难度不
大.根据已有的知识即可解答.
13.(2分)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如果将甲、乙、丙分别投入到CuS04溶液
中,一段时间后,甲、丙表面出现红色物质,乙没有明显现象;再将大小相同的
甲、丙分别放到相同的盐酸中,甲、丙均产生气泡,但甲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快
于丙,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丙>乙>甲B.甲>丙>乙C.甲>乙>丙D.丙>甲>乙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位置越靠前,反
应的越剧烈;位置在前的金属能把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
分析金属的活动性.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将甲、乙、丙分别投入到CuS0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
甲、丙表面出现红色物质,乙没有明显现象,说明甲、丙在铜前,乙在铜后;再
将大小相同的甲、丙分别放到相同的盐酸中,甲、丙均产生气泡,但甲产生气泡
的速度明显快于丙,说明了甲在丙的前面.由以上分析可知,甲、乙、丙三种金
属的活动性顺序是甲>丙>乙.所以,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活动性顺
序的意义进行.
14.(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Fe2\Fe3+都属于铁元素,是同一种离子
B.生石灰和氧化钙都含氧元素和钙元素,是指同一种氧化物
C.Nth和N2O4中氮元素的化合价都是+4价,是同一种化合物
@L8
D./、两种粒子的电子排布相同,属于同一种元素
【分析】A、根据Fe2:Fe3+三种粒子都为铁元素的不同微粒解答;
B、根据氧化钙的俗称为生石灰解答;
C、根据Nth和N2O4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解答;
D、根据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解答.
【解答】解:
A、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Fe,、Fe》都属于铁元素,由于
他们的所带电荷不同,故不是同一种离子,错误;
B、氧化钙的俗称为生石灰,它们都含氧元素和钙元素,是指同一种氧化物,故
正确;
C、N02和中氮元素的化合价都是+4价,它们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不是
同一种化合物,故错误;
D、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一两种粒子
的电子排布相同,核内质子数不同,不属于同种元素,故错误.
答案:B
【点评】了解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
电子构成,其中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了解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可以正
确解答.
15.(2分)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是治疗H7N9亚型禽流感的有效药物之一,帕
拉米韦的化学式是Cl5H28帅。4.下列关于帕拉米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是一种氧化物
B.它由碳、氢、氧、氮四个元素组成
C.该物质1个分子由51个原子构成
D.该物质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
【分析】A.根据氧化物的概念来分析;
B.根据元素的规定来分析;
C.根据物质的分子结构来分析;
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X原子个数之比,进行
分析.
【解答】解: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而帕拉米韦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
故错误;
B.元素是个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错误;
C.由帕拉米韦的化学式可知,1个帕拉米韦分子中含有15个碳原子、28个氢原
子、4个氧原子和4个氮原子,则Cl5H28均。4的一个分子中共有15+28+4+4=51
个原子,故正确;
D.该物质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14X4):(16X4)=7:8,故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
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6.(2分)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鉴别的物质鉴别的方法
A冰和干冰室温(20℃)放置,观察是否有
痕渍
B水和双氧水加入二氧化镒,观察是否有气泡
C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观察产生泡沫的多
少
D氨气和二氧化碳用燃着的木条,观察木条是否继续
______________燃烧
A.AB.BC.CD.D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差异进行鉴别,冰在室温时能变为液态的水,干冰升华
变为二氧化碳气体;.
【解答】解:A、冰在室温时能变为液态的水,干冰升华变为二氧化碳气体,无
液体残留,采用室温放置的方法可以鉴别,故方法正确;
B、取样品,加入二氧化镒,有气泡产生的是过氧化氢溶液,没有明显现象的是
水,能鉴别,故方法正确;
C、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
水,加入肥皂水,若产生泡沫较多,则是软水,若产生泡沫较少,则是硬水,故
方法正确;
D、氨气和二氧化碳都不能支持燃烧,无法鉴别,故选项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鉴别,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被鉴别物质的性
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
二、填空题
17.(3分)用化学式填空:
(1)碳酸钠Na2c。3;(2)高镒酸钾KMnC)4;
(3)硫酸铁Fez(SO4)3.
【分析】化学式是元素符号和小数字组成的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在化合物中正
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正价在前,负价在后.
【解答】解:(1)碳酸钠中,钠元素显+1价,碳酸根显-2价,所以碳酸钠的化
学式为Na2co3,故填:Na2co3;
(2)高镒酸钾的化学式为KMnO*故填:KMnO4;
(3)硫酸铁中,铁元素显+3价,硫酸根显-2价,所以硫酸铁的化学式为Fe2
(SO4)3;故填:Fe2(SO4)3.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式的书写方法,难度较小.
18.(4分)太阳能路灯是利用太阳能进行照明的装置(如图),主要由太阳电池
板、蓄电池、LED路灯灯头、灯珠和微电脑控制器这五大部分组成.
(1)太阳电池板的主要材料是硅,硅单质与金刚石结构相似,则构成硅单质的
粒子是①(填序号).
①原子②分子③离子
(2)灯柱材料用铝合金而不用钢铁,原因之一是因为铝能空气中氧气反应,表
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4AI+3C)2=2Al2C)3.
(3)蓄电池白天充电时发生的反应为:2Pbsc)4+2H2O=Pb+X+2H2s。4,则X的化
学式为PbCh.
(4)为了延长太阳能灯泡的使用寿命,可以在灯泡中充入C(填序号)
A.氢气B.氧气C.氢气D.水蒸气.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金刚石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根据质量守恒
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原子的个数不变;根据物质的组成材料进行,
物质的化学性质分析解答.
【解答】解:(1)金刚石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硅是由硅原子直接构成的;
故答案为:①;
(2)灯柱材料用铝合金而不用钢铁,原因之一是铝能跟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
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故答案为:4AI+3O2=2AI2O3;
(3)2PbSCU+2H2O—Pb+X+2H2so4,反应前含有2个Pb原子,2个S原子,4个
H原子,10个0原子,反应后含有1个Pb原子,4个H原子,2个S原子,8
个O原子,故X中含有1个Pb原子,2个O原子,故其化学式为PbCh;
故答案为:PbO2.
(4)灯泡中充入以延长使用寿命,说明该气体具有稳定性,所以应为氨气;故
填: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构成的知识及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完成此题,可
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9.(4分)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H2He
氢氯
1.0084.003
3Li4Be5B6C7N809F10Ne
锂镀硼碳氮氧氟
6.9419.01210.8112.0114.0116.0019.0020.1S
11Na12Mg13A114Si15P17C118Ar
钠镁铝武磷X氯
22.9924.3126.9828.0930.9732.0635.4539.95
(1)根据周期表规律,表中X是16(填符号)
(2)表中氯元素与一种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共有种.
(3)元素M的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OH,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3.941,则M元
素的符号是Li.
(4)表中某金属与CuS04溶液反应后质量增加,请写出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仅写一个)Mg+CuSC)4-MgSCU+Cu.
【分析】(1)元素周期表中,随原子序数的递增;
(2)根据化合物的形成过程来分析;
(3)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解
答;
(4)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解答.
【解答】解:(1)在元素周期表中,根据同一周期元素原子序数的依次递增的规
律,故X介于质子数为15和17之间,为:16;
(2)在化学变化中,金属元素易失去最外层的电子而形成阳离子,可以与氯离
子结合成化合物,如氯化锂、氯化被、氯化钠、氯化镁和氯化铝共五种;故填:
五;
(3)元素M的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OH,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3.941,则M
元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3.941-1-16=6.941,是锂元素,故填:Li;
(4)表中金属镁的活动性大于铜,24份镁参加反应,可以置换出64份铜,反
应后质量增加,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CuSO4=MgSO4+Cu.
答案:)()五;()
(116;2(3)Li;4Mg+CuSO4=MgSO4+Cu.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元素周期表中,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同一周期元素最
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与质子数与核电荷数的关系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20.(5分)刘刚同学在周末与家人一起去吃了一顿纸火锅(如图所示),这种纸
火锅外形精巧漂亮,白色的底衬着火锅食料,干净、醒目;纸火锅在使用时无烟、
无味;不会被火点燃.
(1)纸火锅烧不着的原因是温度达不到纸的着火点.
(2)固体酒精常用作纸火锅加热的热源,刘刚同学观察到服务员用盖子熄灭固
体酒精,服务员利用的灭火原理是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3)刘刚同学还发现,将某品牌的碳酸饮料所放出的气体喷在燃烧着的固体酒
精上,火焰熄灭,该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它所具有的性质是不能燃烧,
也不支持燃烧,验证该气体的反应原理是CO2+Ca(OH)2-CaCO3j+H2O(用
化学方程式表示)
【分析】(1)燃烧的条件是:(1)物质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3)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根据灭火的原理判断;
(3)根据碳酸饮料中有二氧化碳,以及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的特点分析.
【解答】解:(1)纸张属于可燃物,与空气充分接触,纸张的着火点不能改变;
纸张没有燃烧的原因是纸火锅里的汤汽化时吸热,使温度达不到纸的着火点.故
填:温度达不到纸的着火点;
(2)根据灭火原理:破坏燃烧的一个条件使燃烧停止,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灭
火的原理:①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
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可知用盖子熄灭固体酒精,利用的灭火原理是:使可
燃物与空气隔绝.故答案为: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3)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喷在了燃烧着的固体酒
精上,火焰熄灭.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是:CO2+Ca(OH)2=CaCO3x|z+H2O,故答案为: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
支持燃烧;CO2+Ca(OH)2=CaCO3sJ/+H2O.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及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分
析解题的能力.
21.(4分)甲、乙、丙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一种物质为单质,另外
两种物质组成元素相同,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省略).完成下列问
题:
(1)若甲为单质,写出反应丙好乙的化学方程式2CO+O2商暨2c02或
CO2+C£*2CO属于化合反应的有①②③(填序号).
(2)若丙为单质,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2H2+。2^^2小0,并写出一
个有乙生成的置换反应K+CuO.温H2O+C11
乙——_►丙
-।③।—
【分析】可由三种物质的三角转化关系入手,利用三种物质的限定条件:其中一
种物质为单质,另外两种物质组成元素相同,可初步判断甲、乙、丙三种物质的
转化可能为常见的碳三角或氧三角关系,即C、CO、C02或。2、H2o>H2O2的三
角关系.
【解答】解:(1)若甲为单质,甲可以是木炭,则乙是二氧化碳,丙是一氧化碳,
甲木炭和充足的氧气反应生成乙二氧化碳,乙二氧化碳和木炭在高温的条件下生
成丙一氧化碳,甲木炭和不足的氧气反应生成丙一氧化碳,
甲可以是氧气,乙可以是一氧化碳,丙可以是二氧化碳,甲不足的氧气和木炭反
应生成乙一氧化碳,乙一氧化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丙二氧化碳,木炭和甲充足的氧
气反应生成丙二氧化碳,推出的各种物质均满足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合理,因
此丙玲乙的反应可以是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或二氧化
碳和木炭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2CO+O2苣堡=2CO2或
C02+C工^2C0;该反应关系都属于化合反应;故填:2CO+O2苣螫=2CO2或
古洱
CO2+C-向1皿一2c0;①②③;
(2)若丙为单质,丙可以是氧气,甲是过氧化氢,乙就是水,过氧化氢在二氧
化镒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推出的各
种物质均满足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合理,所以反应③是氧气生成水的反应,可
以是氢气和氧气点燃产生水,反应的方程式为:2H2+02苣螫=2七0;有水生成
的置换反应可以是氢气和氧化铜反应产生水和铜,反应的方程式为:
11
H2+CUOH20+CU;故答案为:2H2+O2点燃2H2。;H2+CuO^1™H20+Cu.
【点评】熟记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要根据学过的知识进行有依据性的猜测,
然后验证猜想的合理性即可,要熟记常见的碳三角和氧三角关系.
三、实验题
22.(5分)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2)实验室用KCI03与MnC)2混合制取并收集纯净的Cb应选用图中的ACDH
(填序号)进行组合安装,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KCIO3吧22KCI+3O2个.
(3)实验室制取和收集C02,应选用图中的ABEF(填序号)进行组合安装.
(4)实验室用图G可以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进行分析;
(2)根据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氧气的
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排水法收集的氧气纯净,氯酸钾在二氧化镒的催化
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进行分析;
(3)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二氧
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溶于水进行分析;
(4)根据图G收集气体的方法是向下排空气法进行分析.
【解答】解:(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可知,B是长颈漏斗;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氧气的密度
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排水法收集的氧气纯净,所以制取并收集纯净的。2应
选用图中的ACDH进行组合安装,氯酸钾在二氧化镒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
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CIO3丝^2KCI+3C>2个;
A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二氧化碳
的密度比空气大,溶于水,所以应选用图中的ABEF进行组合安装;
(4)图G收集气体的方法是向下排空气法,所以实验室用图G可以收集密度比
空气小的气体.
故答案为:(1)长颈漏斗;
MnO
(2)ACDH,2KCIC)3^=^92KCI+3O2个;
A
(3)ABEF;
(4)密度比空气小的.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探究,发生装置依据反
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
23.(6分)达州盛产天然气,有“中国气都”之称的美誉.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
烷(CHQ,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请你参与:
【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02,不完全燃烧生成CO;无水CuSO4
遇水变蓝.
【猜想与假设】:
甲:C02H20;乙:coH2O;
丙:NH3CO2H2O;T:co2coH2O.
你认为丙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与假设,将甲烷在一定量的02中燃烧的产物依
次通过下列装置:
(1)A、B装置的顺序能否颠倒?(填"能"或"否")否
(2)实验中观察到A中无水CuSCU变蓝,B、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红色
粉末变成黑色,由此推断丁同学猜想成立.
(3)请写出C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的化学方程式:
古洱
Fe2O3+3CO向2Fe+3c。2.
【反思与交流】
(I)为避免有毒的co污染环境,所以含碳元素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烹饪工艺学(第2版) 课件 单元4 分解与切割工艺
- 二零二五年度门卫服务与社区物业管理信息化合同
- 《时尚北京》杂志2024年第11期
- 《贸易术语讲解》课件
- (高清版)DB37∕T 3004-2017 金银花无纺布容器嫩枝扦插育苗技术规程
- 《项目仓储系统规》课件
- 《公司兼并与收购》课件
- 二零二五年度冷链物流仓储承包经营协议3篇
- 2025至2031年中国悬挂式记录电极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印刷机墙板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NB/T 11526-2024煤矿微震监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 2025年福建长汀金龙稀土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年济南护理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验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版)含答案解析
- 四川省绵阳市2025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无听力原文及音频)
- 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监测历史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八省适应性 历史试卷(西北卷)
- Python金融数据挖掘与分析实战课程教案教学教案
- 《企业偿债能力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建议:以S地产公司为例》9500字(论文)
- 2025年上半年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事业单位招聘68人(湖北武汉)重点基础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云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地方政府专项发债项目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