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登高》课件高一语文课堂(必修上册)_第1页
8.2《登高》课件高一语文课堂(必修上册)_第2页
8.2《登高》课件高一语文课堂(必修上册)_第3页
8.2《登高》课件高一语文课堂(必修上册)_第4页
8.2《登高》课件高一语文课堂(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入登高杜甫拟行路难壹导入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知人论世

杜甫,字子美,河南巩县人,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真实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反映了社会矛盾和民生疾苦,有着深厚的忧国忧民情怀。杜拾遗:曾任左拾遗。(“言国家有遗事,拾而论之”)杜工部:曾任工部员外郎。杜少陵:曾居于少陵西,自号少陵野老。杜草堂:曾流寓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修建茅屋居住。“李杜”(“大李杜”):与李白齐名并称。故也称“老杜”。“诗圣”:被后世尊称;其诗被称为“诗史”。读书和漫游时期35岁之前先天元年712杜甫出生青少年时家庭环境优越,生活安定富足开元六年718七岁,始作诗文14岁开始壮游25岁举进士,不第33岁夏,初遇李白于东都。秋,游梁﹑宋,与李白﹑高适登吹台﹑琴台。34岁,再游齐﹑鲁。秋后至兖州,时李白避归东鲁。公与同游,情好益密。杜诗分期19岁,游晋。20岁,游吴越,24岁,自吴越归东都。26-29岁游齐赵,30岁归东都。困守长安十年时期35-44岁35岁,自齐﹑鲁归长安。从汝阳王琎﹑驸马郑潜耀游40岁,献三大礼赋。玄宗奇之,命待制集贤院36岁,参加科举落第。李林甫操纵,野无遗贤37-39岁,干谒求汲引,不得41岁,召试文章,送隶有司参列选序仕途的失意沉沦和个人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43岁,进封西岳赋,又进雕赋,表中词益哀激。44岁,十月授河西尉,不就。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12月安史之乱现实主义特点已经成为主体,沉郁顿挫的诗风也初步确立。《兵车行》是标志着杜甫现实主义创作起点的杰作。《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是杜甫得官后探家时在奉先所写,可作为长安十年生活经验的总结。其中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的警世之句。杜诗分期45岁,避难途中为贼所得,遂至长安。流亡时期44—48岁46-47岁,身陷长安,后逃奔肃宗行在凤翔,被任为左拾遗。不久,因上疏救房琯获罪,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48岁,关辅大饥,杜甫对政治感到失望,立秋后弃官携家逃难,于年底到达成都。对现实有了更清醒的认识此期流传下来诗歌200多首,大部分是杜诗中的杰作“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诗分期乾元二年759,春,卜居西郭浣花里得严武等相助,于浣花溪建草堂,过上一段难得的安定生活,此后,他曾避乱至梓州、阆州,回到成都后,入严武幕府,以检校工部员外郎衔任节度参谋765年,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依,举家离开成都。生活的最后二年,居无定所。飘泊于岳阳、长沙、衡阳、耒阳之间,时间多在船上度过。这十年是杜甫诗歌艺术成就的最高峰,是他的创作最为成熟的时期。《江畔独步寻花》《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旅夜书怀》《登高》《蜀相》《登岳阳楼》《江南又逢李龟年》770年冬,杜甫死于长沙到岳阳的船上漂泊西南时期48—59岁杜诗分期“君子登高必赋”登高就是登临高处,主要指登山、登楼、登台、登塔等,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登高往往没有什么深刻的文化蕴涵,然而登高在历代诗人的笔下却是一个不老的话题。壹贰登高诗猜猜登上高处会抒发何种感情?表达思念之情表达个人渺小、身世之悲抒发豪情壮志“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王之涣叁自由诵读登高

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七言律诗的一般停顿规律:2∕2∕1∕12∕2∕2∕1元·范德玑《诗格》“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春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永。”《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开头承接转折结尾首联颔联颈联尾联起承转合起承转合元·范德玑《诗格》“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春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永。”开头承接转折结尾阅读律诗应关注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之间的起承转合。首联以登高眼前所见之近景为起,颔联承接以阔大之远景,并由空间联想到时间,颈联由景物转入人事,尾联在人事感慨上收结。起承转合(一)诗人为何登高?(二)诗人登高所见?(三)诗人登高所感?思考探究(一)诗人为何登高?思考探究(二)诗人登高所见?思考探究“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1.首联写了哪些意象?2.这些意象有怎样的特点?给人怎样的感受?风、天、猿啸、渚、沙、鸟(二)诗人登高所见?思考探究“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凛冽身寒心寒辽阔渺小孤独悲凉凄哀“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二)诗人登高所见?“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冷色调清冷凄凉“晴空一鹤排云上”?徘徊哀伤孤寂思考探究(二)诗人登高所见?思考探究“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对仗工整用字妥帖音韵铿锵(二)诗人登高所见?思考探究“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1.与首联相比,颔联意境雄浑、气势磅礴,诗人是如何呈现这种大意境的?(1)“无边”有无边无际之意,“不尽”有无穷无尽之感。诗人用“无边”形容落木,用“不尽”形容长江,使万千之景融汇笔端,登高所见尽收眼底。(2)“萧萧”写草木摇落的声音,“滚滚”写长江奔涌的气势。落木而言“萧萧”,如闻秋风萧瑟,木落山空;长江而言“滚滚”,如闻涛涛水声,滚滚之势。(3)落木萧萧,诗人描写的意境越是扩大,诗人就越感到渺小;长江滚滚,诗人描写的长江越是无穷,人生就越是短暂。(二)诗人登高所见?“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1.将“无边落木萧萧下”中的“落木”换成“落叶”好不好?为什么?思考探究(二)诗人登高所见?思考探究“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林庚《说木叶》“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树干,而且还会带来“木”所暗示的颜色性。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木”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舒朗的清秋的气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的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木叶”的形象所以如此生动的缘故。(二)诗人登高所见?思考探究“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光流逝(二)诗人登高所见?思考探究《杜诗七言律解意》“荆卿《易水歌》,神彩全在‘风’字,此作亦尔。起手二字,是其得力处,惟风急故猿啸哀绝,鸟飞却回,落木为之萧萧,长江为之滚滚,此传神法。”朗读首联和颔联,思考诗人选择“风”作为第一个意象有何艺术效果?(二)诗人登高所见?思考探究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风”这一意象串联起首联和颔联。“天高”“猿啸哀”“渚清”“鸟飞回”“落木萧萧”“长江滚滚”等意境的产生都因“风急”。秋风迅疾故能吹散浮云,使天空辽阔高远;因“风急”,猿啼更显哀绝;又因天空无云,江渚愈加清澈空旷;因“风急”,故飞鸟徘徊不定,落木为之萧萧,长江为之滚滚。(三)诗人登高所感?思考探究罗大经《鹤林玉露》中所言“十四字之间含八意”指哪“八意”?(同桌合作)“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八意:八悲、八难(三)诗人登高所感?思考探究“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罗大经《鹤林玉露》“万里,地辽远也;秋,时之凄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齿暮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

黄永武:“分作数层,层层入里,造成层波叠澜的境界。”(三)诗人登高所感?思考探究“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秋”,点出了季节的凄惨,但家乡悲秋又远不及在异乡悲秋,作客异乡的悲秋,又远不及久羁他乡,思归不得者的悲秋。若是年少气盛,志在四方,那么他的悲秋,又远不及百年齿落,垂老漂泊者的悲秋。若是身体健康,步履轻快,那么他的悲秋,又远不及身老多病,终年漂泊的悲秋。那年老体衰,终年漂泊者的悲秋,又远不及登台远眺,满身萧然的悲秋。况垂老漂泊的人,登台远眺,又远不及孑然一身、形影相吊者的悲秋。诗中用意不断累积,层层深入,直至感情完全饱和,到最终的喷涌而出,令人惊叹不已。(三)诗人登高所感?思考探究“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尾联中呈现了一位怎样的诗人形象?(同桌相互交流)诗句行为心理肖像神态“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三)诗人登高所感?“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既指自己生活多艰,又指国家多难这首诗表面上看写的是杜甫个人的漂泊,那么诗人的“忧国之愁”是如何体现的?诗人描写的雄浑苍凉的秋景其实是国家动乱的暗示。“秋”既是自然之秋,是人生之秋,亦是国家命运之秋。而诗人漂泊异乡、年老多病的愁苦,也与国家多难的背景密不可分。思考探究肆品味诗情哪个字最能体现全诗的情感基调?并划分层次内容。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写景抒情

《登高》一诗,阅罢尤觉“悲愁”铺天盖地,无一景不如此,无一语不如此,顿觉无处遁逃之感!

——王国维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宋代罗大经曾说此联含有八层意思,试就此联作一番品析。8悲万里悲秋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离乡万里逢秋寂寥人生迟暮地之远也时之惨也羁旅之愁也客居他乡久旅也漂泊日久常作客迟暮也衰疾也抱病衰残倍思亲也孤苦无依无亲朋也登高凭栏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分析“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中还有哪些“悲”?艰难:国运:国家动乱,民不聊生自身命运:漂泊在外,生活艰难,年事已高,壮志难酬想为国尽力而不能,想借酒浇愁而不得。——郁结不能排遣,悲上加悲。本联“艰难苦恨”四字连用,突出诗人内心的痛苦和郁闷程度之深,悲秋之情,愁苦之绪,绵延不绝。忧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