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声现象一.选择题(共25小题)1.(2022•鄂州)清晨,一阵闹铃声将你从睡梦中唤醒,提醒你:该起床了!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物体不振动也可以发声 C.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 D.声速等于光速2.(2023•襄阳)小明在球场上踢足球时,听到物理老师在喊他。他判断是物理老师,是依据声音的()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3.(2023•武汉)如图所示,小红同学正在演奏古筝,听众分辨出古筝的声音,是依据声音的()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速度4.(2024•茅箭区校级模拟)如图是我国最早的乐器之一“坝”,吹奏时能发出宫、商、角、微、羽五音,相当于现在的do、re、mi、sol、la。五音是指声音的()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速度5.(2024•武汉)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拨动张紧的橡皮筋,能听到声音,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B.逐渐抽出真空罩内的空气,闹钟的铃声逐渐增强 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编钟,发出声音的响度相同 D.超声波清洗机清洗眼镜,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6.(2023•随州)如图是生活中的两个情境,图1是居民小区噪声监测器,显示环境噪声为55.5分贝。图2是钢琴调音师正在用手机上的一个调音软件播放音叉256、512、1024、2048(Hz)的标准音来校准琴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B.分贝是音调的单位 C.2048Hz的音属于次声波 D.256Hz的音和2048Hz的音比较,256Hz的声音音调更高7.(2023•湖北)下列有关声的实验和应用描述正确的是()A.甲图器材只能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B.乙图实验可以直接得出真空不能传声 C.丙图的隔音墙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丁图用B超检查身体,是利用声可以传递信息8.(2023•仙桃)乘客能够分辨出车载导航语音中某公众人物的声音,是根据声音()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振幅9.(2023•荆州)2023年4月8日晚,首届楚文化节在荆州古城盛大开幕,如图所示。开幕式上,文化节主题歌《荆州荆州》唱响荆州,让人在词曲中感受古今交融的荆楚韵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歌手发出的声音由声带振动产生 B.男女歌手声音的传播速度相同 C.使用扩音器主要是为了改变歌声的音调 D.歌声通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中10.(2022•湖北)如图,盲人用手杖敲击不同的盲道导航地砖辨别不同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砖发声是由地砖振动产生的 B.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108m/s 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块地砖产生声音的音调不同 D.导航地砖主要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11.(2022•襄阳)2022年6月5日,我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时,地面指挥中心顿时掌声雷鸣。“掌声雷鸣”是指声音的()A.音调高 B.响度大 C.音色美 D.传播速度快12.(2024•宜昌二模)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0dB是人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 B.发声体发声的强弱跟发声体振动时的频率有关 C.开启倒车雷达时,利用了超声波回声定位 D.大自然的许多活动,如地震、火山喷发、台风、海啸等,都伴有次声波产生13.(2024•巴东县模拟)下列四幅图中,关于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图甲:能从不同的乐器演奏中分辨出小提琴的声音是因为声音的响度不同 B.图乙:车间的工人佩戴耳罩,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 C.图丙:吹竖笛时,用手按住不同的气孔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D.图丁:街道旁设置的噪声监测仪能减弱噪声14.(2024•荆州一模)李白在《春夜洛城闻笛》中写到“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下列对吹笛中涉及到的声学知识描述正确的是()A.笛声是通过空气传播进入人的耳朵 B.笛子能发声是因为吹笛时声带的振动 C.笛声引起了人们思乡之情,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笛声的音调越高,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越快15.(2024•通山县二模)如图,将一根长约30cm的钢尺紧压在桌面边缘,使钢尺的绝大部分伸出桌面,拨动钢尺的端部,使其振动,然后将钢尺收回一些,再次拨动它,则()A.钢尺振动时能发出声音,不振动也能发出声音 B.钢尺伸出桌面越长,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C.钢尺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D.两次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16.(2024•蕲春县一模)超声波屏下指纹识别是一种新型的手机解锁技术。超声波发射器向屏幕发送信号穿过屏幕,并被手指反射回来。接着,超声波传感器会检测这些反射信号,根据指纹纹路的细微差别来识别人的指纹。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A.超声波是由电流产生,不需要物体振动 B.超声波识别指纹利用了回声定位原理 C.湿手或沾水的手能被识别利用了水能传声 D.手机音量开得再大,人也不能听到超声波17.(2022•宜昌)“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下列关于这首唐诗中蕴含着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乌鸦的啼叫声频率低于20Hz B.霜是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C.月亮落下的参照物是江边的枫树 D.钟声传到客船的速度是340km/h18.(2022•黄石)如今“耳机一族”比比皆是,但为了保护听力应尽量不在嘈杂环境中使用耳机,因为在嘈杂环境下会不自觉调大音量,这样会改变声音的()A.音速 B.响度 C.音调 D.音色19.(2024•湖北)宋代苏轼在《琴诗》中问道:“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诗中的琴声是由什么振动产生的()A.琴弦 B.匣子 C.指头 D.耳朵20.(2023•宜昌)“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两句千古传诵的名句,被誉为“文外独绝”。下列关于人们听到的蝉叫声和鸟鸣声说法正确的是()A.都是由于人耳鼓膜振动产生的 B.都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C.人们根据响度来辨别蝉叫声和鸟鸣声 D.人离蝉和鸟越近,听到声音的音调越高21.(2023•鄂州)鄂州是全国文明城市,为了不影响他人,市民在公共场所不高声喧哗,说话尽量轻言细语。这里“轻言细语”是指声音的()A.音调低 B.响度小 C.音色美 D.频率低22.(2022•随州)每年高考和中考期间,社会各界都努力为考生创设良好的环境,防止噪声的危害是一项重要工作。下列关于考试期间控制噪声的说法和做法正确的是()A.考场周围可以大声播放音乐,因为音乐不属于噪声 B.考场附近禁止车辆行驶和鸣笛,是从声源处防止噪声的产生 C.关闭门窗可以完全消除噪声,因为固体不能传声 D.干扰的声音不可能完全杜绝,若在考场内听到80dB的噪声应属于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23.(2022•宜昌)2022年元宵晚会我国航天员王亚平在中国空间站用古筝弹奏《茉莉花》,为全国人民送上太空音乐祝福,“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琴弦的长短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B.演奏古筝时通过弦的振动发声 C.用同样的力拨动琴弦,粗弦比细弦发声的响度大 D.拨动同一琴弦的力越大,发声的音调越高24.(2022•恩施州)甲、乙音叉的形状差不多,分别标有“256Hz”、“512Hz”字样,先后用相同的力度敲击它们,甲、乙两音叉相比()A.甲响度小 B.甲音调低 C.乙振幅大 D.乙声速小25.(2024•湖北模拟)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减小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再次拨动钢尺。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和发声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声音是由钢尺振动产生的 B.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 C.第二次振动的频率高,音调高 D.钢尺两次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二.填空题(共5小题)26.(2024•十堰二模)《枫桥夜泊》中有:“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的意思是:姑苏城外那寂寞清净的寒山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客船上的人能够听到的“钟声”,是因为“钟声”通过(选填“空气”或者“水”)传播而来;以行驶的船为参照物,钟是的。27.(2023•浠水县校级二模)小亮演奏两种自制乐器时,发现声音都是由物体产生的;两种乐器的波形图如图甲、乙所示,由图可知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具有相同的,不同的响度和;小亮单独演奏乙时出现图丙所示的波形图,是因为发生了改变。(后三空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28.(2023•湖北模拟)口技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优秀的口技传承人可以惟妙惟肖地模仿各种鸟鸣,甚至战场上的各种特殊的声音。从声音的特性来看,传承人能模仿各种鸟鸣,主要模仿的是声音的;观众听到震耳欲聋的大炮声,是因为大炮声的较大。(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29.(2024•武汉模拟)《梦溪笔谈》中有这样的记载:行军宿营,士兵常用“伏地听声”的方法来判断有无夜袭敌人的马蹄声,其原理是固体传声比空气传声要;在古代冷兵器时代,是通过“击鼓进军”和“鸣金收兵”的方式来传令的,则战斗中的士兵根据听到声音的决定他们的战斗行为的。30.(2023•恩施州)两位同学通过用棉线连接的“土电话”进行对话。此游戏反映声音可通过传播,还说明声可以传递(选填“信息”或“能量”)。
声现象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5小题)1.(2022•鄂州)清晨,一阵闹铃声将你从睡梦中唤醒,提醒你:该起床了!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物体不振动也可以发声 C.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 D.声速等于光速【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3)光在空气中的速度大约3×108m/s,而声音在空气的速度约为340m/s。【解答】解:AB、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物体不振动不能发声,故A正确,B错误;C、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故C错误;D、空气中光的传播速度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传播,都是基础性内容,熟练掌握便可顺利解题。2.(2023•襄阳)小明在球场上踢足球时,听到物理老师在喊他。他判断是物理老师,是依据声音的()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分析】音色是取决于发声体本身的一种特性,可以用于区分或辨别发声体。【解答】解:音色可以区分或辨别发声体,故小明判断是物理老师,是依据声音的音色。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音色与音调和响度的区别,属于基础知识。3.(2023•武汉)如图所示,小红同学正在演奏古筝,听众分辨出古筝的声音,是依据声音的()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速度【分析】声音的特性有三个:音调、响度、音色。音调是声音的高低,响度是人耳处声音的大小,音色是声音的品质和特色。【解答】解:人们能分辨出古筝和琵琶演奏的声音,主要是依据声音的音色不同。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乐音的三要素的知识,属于基础题。4.(2024•茅箭区校级模拟)如图是我国最早的乐器之一“坝”,吹奏时能发出宫、商、角、微、羽五音,相当于现在的do、re、mi、sol、la。五音是指声音的()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速度【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解答】解:中国古乐的五个基本音阶,每个音阶对应的频率是逐渐增大的,因为频率越高,音调越高,由此可知do、re、mi、sol、la五音实际上是指声音的音调。故选:B。【点评】掌握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难度不大。5.(2024•武汉)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拨动张紧的橡皮筋,能听到声音,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B.逐渐抽出真空罩内的空气,闹钟的铃声逐渐增强 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编钟,发出声音的响度相同 D.超声波清洗机清洗眼镜,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3)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与振幅和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4)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解答】解:A、拨动张紧的橡皮筋,能听到声音,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故A正确;B、逐渐抽出真空罩内的空气,闹钟的铃声逐渐增弱,故B错误;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编钟,振幅不同,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故C错误;D、超声波清洗机清洗眼镜,说明声可以传递能量,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知道响度和声音的利用。6.(2023•随州)如图是生活中的两个情境,图1是居民小区噪声监测器,显示环境噪声为55.5分贝。图2是钢琴调音师正在用手机上的一个调音软件播放音叉256、512、1024、2048(Hz)的标准音来校准琴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B.分贝是音调的单位 C.2048Hz的音属于次声波 D.256Hz的音和2048Hz的音比较,256Hz的声音音调更高【分析】(1)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等级,符号用dB表示;(2)响度表示声音的强弱;(3)振动频率低于20Hz的声属于次声波;(4)物体的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解答】解:A.噪声的等级用分贝来划分,故A正确;B.分贝是响度的单位,故B错误;C.次声波的振动频率低于20Hz,2048Hz的音不属于次声波,故C错误;D.256Hz的音和2048Hz的音比较,256Hz的声音频率低,音调更低,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对音调、响度、频率、次声波、分贝的了解,属于基础题。7.(2023•湖北)下列有关声的实验和应用描述正确的是()A.甲图器材只能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B.乙图实验可以直接得出真空不能传声 C.丙图的隔音墙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丁图用B超检查身体,是利用声可以传递信息【分析】(1)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声音的高低叫音调。(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3)减弱噪声的三种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4)声音可以传递信息。【解答】解:A、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一定,改变用力的大小,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敲击尺子,可以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故A错误;B、乙图实验逐渐抽出里面的空气,声音越来越小,通过推理可知:真空不能传声,故B错误;C、丙图的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错误;D、丁图用B超检查身体,是利用声可以传递信息,故D正确。故选:D。【点评】知道声音传播的条件;知道音调和响度的区别;知道减弱噪声的三种基本途径;知道声音可以传递信息。8.(2023•仙桃)乘客能够分辨出车载导航语音中某公众人物的声音,是根据声音()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振幅【分析】音色是声音的本质与特色,它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我们根据音色能辨别物体。【解答】解:不同人的音色不同,因此乘客能够分辨出车载导航语音中某公众人物的声音。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声音的三个特征在生活中的应用,难度不大。9.(2023•荆州)2023年4月8日晚,首届楚文化节在荆州古城盛大开幕,如图所示。开幕式上,文化节主题歌《荆州荆州》唱响荆州,让人在词曲中感受古今交融的荆楚韵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歌手发出的声音由声带振动产生 B.男女歌手声音的传播速度相同 C.使用扩音器主要是为了改变歌声的音调 D.歌声通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中【分析】(1)声音是由发声体的振动产生的。(2)声音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3)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与振幅和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与频率有关。(4)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解答】解:A、歌手发出的声音由声带振动产生,故A正确;B、男女歌手声音的传播速度相同,故B正确;C、使用扩音器主要是为了改变歌声的响度,故C错误;D、歌声通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中,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知道音调和响度的区别。10.(2022•湖北)如图,盲人用手杖敲击不同的盲道导航地砖辨别不同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砖发声是由地砖振动产生的 B.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108m/s 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块地砖产生声音的音调不同 D.导航地砖主要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分析】(1)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2)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3)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块地砖,振幅不同,所以响度也不同;(4)声音能传递信息。【解答】解:A、地砖发声是由地砖振动产生的声音,故A正确;B、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约为340m/s,故B错误;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块地砖,振幅不同,所以响度也不同,故C错误;D、导航地砖主要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产生的本质、声音的速度、响度和振幅的关系以及声音能传递信息。属于概念题。11.(2022•襄阳)2022年6月5日,我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时,地面指挥中心顿时掌声雷鸣。“掌声雷鸣”是指声音的()A.音调高 B.响度大 C.音色美 D.传播速度快【分析】(1)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2)响度: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它跟发声体的振幅、距离有关,距离一定时,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3)音色:发声体的声音品质,由发声体本身的特征决定,是区别声音的重要标志。【解答】解:“掌声雷鸣”是指人耳感觉到的声音很大,即声音的响度大。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特征,难度不大。12.(2024•宜昌二模)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0dB是人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 B.发声体发声的强弱跟发声体振动时的频率有关 C.开启倒车雷达时,利用了超声波回声定位 D.大自然的许多活动,如地震、火山喷发、台风、海啸等,都伴有次声波产生【分析】(1)0dB是人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2)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与振幅和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3)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4)地震、海啸、台风、火山喷发会产生次声波。【解答】解:A、0dB是人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故A正确;B、发声体发声的强弱跟发声体振动时的振幅有关,故B错误;C、开启倒车雷达时,利用了超声波回声定位,故C正确;D、大自然的许多活动,如地震、火山喷发、台风、海啸等,都伴有次声波产生,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超声波的特点及应用;知道响度、音调;知道次声波的来源。13.(2024•巴东县模拟)下列四幅图中,关于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图甲:能从不同的乐器演奏中分辨出小提琴的声音是因为声音的响度不同 B.图乙:车间的工人佩戴耳罩,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 C.图丙:吹竖笛时,用手按住不同的气孔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D.图丁:街道旁设置的噪声监测仪能减弱噪声【分析】(1)音调: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响度: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它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音色:发声体的声音品质,由发声体本身的特征决定,是区别声音的重要标志;(2)防治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解答】解:A.能分辨出小提琴的声音是因为声音的音色,故A错误;B.车间的工人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B错误;C.吹竖笛时,用手按住不同的气孔改变了笛子里的空气柱,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故C正确;D.噪声监测仪只能监测噪声,不能减弱噪声,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特征以及噪声的防治,难度不大。14.(2024•荆州一模)李白在《春夜洛城闻笛》中写到“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下列对吹笛中涉及到的声学知识描述正确的是()A.笛声是通过空气传播进入人的耳朵 B.笛子能发声是因为吹笛时声带的振动 C.笛声引起了人们思乡之情,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笛声的音调越高,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越快【分析】(1)声音产生的原因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说,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真空不能传声;声音的传播速度还与介质的温度有关。(3)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解答】解:A.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笛声通过空气传入诗人的耳朵,故A正确;B.笛子能发声是因为吹笛时笛子内空气柱的振动,与声带无关,故B错误;C.笛声引起了人们思乡之情,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C错误;D.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种类和温度有关,与声音的音调、响度、音色无关,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声音的利用,以及声音的传播速度等。属于基础性习题,掌握基础知识很重要。15.(2024•通山县二模)如图,将一根长约30cm的钢尺紧压在桌面边缘,使钢尺的绝大部分伸出桌面,拨动钢尺的端部,使其振动,然后将钢尺收回一些,再次拨动它,则()A.钢尺振动时能发出声音,不振动也能发出声音 B.钢尺伸出桌面越长,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C.钢尺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D.两次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分析】(1)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2)拨动伸出桌边的钢尺,伸出桌边的钢尺振动发声,伸出桌边的钢尺越长,钢尺越难振动,振动频率越小,音调越低;(3)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没有介质;(4)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解答】解: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出的,不振动不能发出声音,故A不正确;B.钢尺伸出桌面越长,频率越小,而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小,音调越小,故B正确;C.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没有介质,故钢尺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C不正确;D.每个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两次是同一个钢尺,其音色相同,故D不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声音的产生、响度和音调的影响因素,属于基础题。16.(2024•蕲春县一模)超声波屏下指纹识别是一种新型的手机解锁技术。超声波发射器向屏幕发送信号穿过屏幕,并被手指反射回来。接着,超声波传感器会检测这些反射信号,根据指纹纹路的细微差别来识别人的指纹。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A.超声波是由电流产生,不需要物体振动 B.超声波识别指纹利用了回声定位原理 C.湿手或沾水的手能被识别利用了水能传声 D.手机音量开得再大,人也不能听到超声波【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超声波识别指纹利用了回声定位原理。超声波的频率高于20000Hz,人耳不能听到超声波。【解答】解:A.超声波也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B.超声波识别指纹利用了回声定位原理,通过发送和接收超声波信号来捕捉和识别指纹的细微特征,故B正确;C.在超声波屏下指纹识别技术中,当手指湿润或沾水时,超声波信号可以通过水传播并被手指反射回来。这是因为水是一种能够传播声波(包括超声波)的介质,故C正确;D.超声波的频率高于20000Hz,人耳不能听到超声波,故D正确。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就超声波的认识,属于基础知识。17.(2022•宜昌)“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下列关于这首唐诗中蕴含着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乌鸦的啼叫声频率低于20Hz B.霜是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C.月亮落下的参照物是江边的枫树 D.钟声传到客船的速度是340km/h【分析】(1)人的听觉范围为20Hz~20000Hz,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次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超声波;(2)分析物态变化首先要知道物态变化的定义,然后看物质由什么状态变为了什么状态,从而得出结论;(3)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需要先选取一个标准做为参照物,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变化,物体就是运动的;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物体就是静止的;(4)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解答】解:A、人们能听到乌鸦的啼叫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故A错误;B、霜是固态的,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凝华现象,故B错误;C、月亮落下时与江边的枫树有位置的变化,所以月亮落下的参照物是江边的枫树,故C正确;D、钟声传到客船的速度是340m/s,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通过古诗句考查同学们对声音的传播、参照物的选择、物态变化等知识,是一道综合题,但难度不大。18.(2022•黄石)如今“耳机一族”比比皆是,但为了保护听力应尽量不在嘈杂环境中使用耳机,因为在嘈杂环境下会不自觉调大音量,这样会改变声音的()A.音速 B.响度 C.音调 D.音色【分析】响度与声音的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解答】解:在嘈杂的环境中增大耳机音量,这是增加了声音的响度,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有关声音的知识,属于基础题。19.(2024•湖北)宋代苏轼在《琴诗》中问道:“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诗中的琴声是由什么振动产生的()A.琴弦 B.匣子 C.指头 D.耳朵【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解答】解:这个问题实质上是探究声音的产生的。声音是靠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当物体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故选:A。【点评】此题将古诗与物理知识相结合,体现了学科的整合性,是一道好题。20.(2023•宜昌)“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两句千古传诵的名句,被誉为“文外独绝”。下列关于人们听到的蝉叫声和鸟鸣声说法正确的是()A.都是由于人耳鼓膜振动产生的 B.都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C.人们根据响度来辨别蝉叫声和鸟鸣声 D.人离蝉和鸟越近,听到声音的音调越高【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3)声音有三个特性:包括音调、响度、音色。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本身决定的,可以用来区分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4)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响度指声音的强弱,与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解答】解:A、蝉叫声是由蝉的鸣膜振动发声,鸟类的发声器管叫鸣管,故A错误;B、人们听到的蝉叫声和鸟鸣声都是通过空气传播的,故B正确;C、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我们是根据音色不同来辨别蝉叫声和鸟鸣声,故C错误;D、人离蝉和鸟越近,听到声音的响度越大,而不是听到声音的音调越高,声音的音调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无关,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传播条件、声音的特性,是一道声学综合题。21.(2023•鄂州)鄂州是全国文明城市,为了不影响他人,市民在公共场所不高声喧哗,说话尽量轻言细语。这里“轻言细语”是指声音的()A.音调低 B.响度小 C.音色美 D.频率低【分析】响度指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它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解答】解:轻言细语是指声音的响度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响度,属于基础题。22.(2022•随州)每年高考和中考期间,社会各界都努力为考生创设良好的环境,防止噪声的危害是一项重要工作。下列关于考试期间控制噪声的说法和做法正确的是()A.考场周围可以大声播放音乐,因为音乐不属于噪声 B.考场附近禁止车辆行驶和鸣笛,是从声源处防止噪声的产生 C.关闭门窗可以完全消除噪声,因为固体不能传声 D.干扰的声音不可能完全杜绝,若在考场内听到80dB的噪声应属于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分析】(1)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休息、学习的声音都是噪声;(2)有效防治噪声的途径有三条:①在声源处;②在传播过程中;③在人耳处;(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4)声音的强弱等级用分贝来表示。0dB是人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30﹣40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70dB会干扰生活、影响工作;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的影响;超过150dB的噪声环境,会使双耳完全失去听力。【解答】解:A、考场周围可以大声播放音乐,音乐会影响学生的考试,属于噪声,故A错误;B、考试期间学校周围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故B正确;C、关闭门窗不能完全消除噪声,因为固体能传声,故C错误;D、30dB~40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噪声的控制、噪声、固体可以传播声音、声音的大小,属于基础题。23.(2022•宜昌)2022年元宵晚会我国航天员王亚平在中国空间站用古筝弹奏《茉莉花》,为全国人民送上太空音乐祝福,“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琴弦的长短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B.演奏古筝时通过弦的振动发声 C.用同样的力拨动琴弦,粗弦比细弦发声的响度大 D.拨动同一琴弦的力越大,发声的音调越高【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当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2)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音色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响度指声音的大小,声音越大,响度越大;声音越小,响度越小;(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真空不能传声。【解答】解:A、琴弦的长短不同,振动快慢不同,发声的振动频率不同,音调不同,故A错误;B、演奏古筝时靠的是弦的振动而发声的,故B正确;C、琴弦响度大小与振幅有关,与琴弦的粗细无关,故C错误;D、拨动琴弦的力越大,琴弦的振动幅度越大,发声的响度越大,故D错误。故选:B。【点评】这道题考查了声学基本知识,难点是声音特性的区分,掌握音调、响度的影响因素是解题关键。24.(2022•恩施州)甲、乙音叉的形状差不多,分别标有“256Hz”、“512Hz”字样,先后用相同的力度敲击它们,甲、乙两音叉相比()A.甲响度小 B.甲音调低 C.乙振幅大 D.乙声速小【分析】频率是1s物体振动的次数,相同时间内振动越快,频率越大。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解答】解: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甲、乙两音叉相比甲音调低;由于用相同的力度敲击它们,它们发声的响度大小相同,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评】掌握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音调跟频率有关;响度跟振幅有关;音色跟材料和结构有关。25.(2024•湖北模拟)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减小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再次拨动钢尺。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和发声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声音是由钢尺振动产生的 B.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 C.第二次振动的频率高,音调高 D.钢尺两次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声音以一种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3)拨动伸出桌边的钢尺,伸出桌边的钢尺振动发声,伸出桌边的钢尺越长,钢尺越难振动,振动频率越小,音调越低。【解答】解:A、声音是由钢尺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B、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故B正确;CD、第二次减小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再次拨动钢尺,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响度相同,故C正确,D错误。故选:D。【点评】掌握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以及三个特性的影响因素。并且能用实验探究音调、响度的影响因素。二.填空题(共5小题)26.(2024•十堰二模)《枫桥夜泊》中有:“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的意思是:姑苏城外那寂寞清净的寒山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客船上的人能够听到的“钟声”,是因为“钟声”通过空气(选填“空气”或者“水”)传播而来;以行驶的船为参照物,钟是运动的。【分析】(1)声音传播需要介质;(2)物体的运动与静止取决于参照物。【解答】解:客船上的人能够听到的“钟声”,是因为“钟声”通过空气传播来的;钟和船空间位置发生了变化,以行驶的船为参照物,钟是运动的。故答案为:空气;运动。【点评】本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