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建筑工程定额_第1页
第三章-建筑工程定额_第2页
第三章-建筑工程定额_第3页
第三章-建筑工程定额_第4页
第三章-建筑工程定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建筑工程定额知识目标:

了解建筑工程定额的概念了解建筑工程定额分类理解企业定额、基础定额与消耗量定额的区别熟悉企业定额的编制和应用能力目标:

能解释建筑工程定额作用能叙述工人和机械工作时间的分类能用技术测定法编制劳动定额能够编制材料消耗量定额能叙述编制企业定额的方法第一节建筑工程定额概述一、建筑工程定额的概念与作用(一)建筑工程定额的概念1.定额定,就是规定;额,就是额度或限度。定额就是“规定的额度”。广义上讲就是规定在产品生产中人力、物力或资金消耗的标准额度和限度。2.建筑工程定额建筑工程定额就是指在合理的劳动组织和合理使用材料和机械的条件下,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须消耗的资源数量标准。如:浇筑10立方米混凝土带形基础,需消耗材料10.15立方米的混凝土,9.56个工日,400L混凝土搅拌机0.39个台班。(二)建筑工程定额的作用建筑工程定额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是招投标活动中编制招标控制价、投标价的重要依据2.是施工企业组织和管理施工的重要依据3.是施工企业和项目部实行经济责任制的重要依据4.是总结先进生产方法的手段5.是优化工程设计方案的依据第一节建筑工程定额概述二、建筑工程定额的分类

建筑工程定额的种类繁多,根据不同的划分方式有不同的名称,如图3-1所示。第一节建筑工程定额概述建设工程定额分类按生产要素分按定额的用途分按编制单位和执行范围分机械台班定额施工定额预算定额(消耗量定额)概算定额概算指标估算指标全国定额地区定额专业部门定额企业定额补充定额等材料消耗定额劳动定额时间定额产量定额机械时间定额机械产量定额根据专业分建筑工程定额安装工程定额装饰工程定额公路工程定额水利工程定额铁路工程定额图3-1建筑工程定额的分类三、劳动定额(一)劳动定额的概念劳动定额也称人工定额,是指在正常的施工技术组织条件下,为完成一定数量的合格产品或完成一定量的工作所必需的劳动消耗量标准。这个标准是国家和企业对生产工人在单位时间内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的综合要求。它表示建筑安装工人劳动生产率的一个重要指标。(全国统一劳动定额与企业内部劳动定额在水平上具有一定的差别)劳动定额按其表现形式有时间定额和产量定额两种。如图3-2所示。第一节建筑工程定额概述劳动定额表现形式时间定额产量定额以工日为单位,如:工日/m3等。以产量为单位如:m2/工日;m3/工日等。图3-2劳动定额表现形式1.时间定额

时间定额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条件下,某工种、某技术等级的工人小组或个人,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须消耗的工作时间。定额工作时间包括工人的有效工作时间、必需的休息时间和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时间定额以工日为单位,每一个工日按8小时计算。计算方法如下:单位产品时间定额=2.产量定额产量定额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条件下,某工种、某技术等级的工人小组或个人,在单位时间(工日)内完成合格产品的数量。其计算方法如下:单位产品时间定额=第一节建筑工程定额概述确定人工消耗量的必要前提是分析和研究工作时间,工作时间指的是工作班的延续时间。工作时间是8小时/工日。我们通过对工作时间进行分析,明确哪些工时消耗应计入定额。哪些是损失的,从而确定定额的人工工日消耗量。对工作时间消耗的研究,可以分为两个系统进行。即工人工作时间的消耗和工人所使用的机械工作时间的消耗。1.工人工作时间分析工人工作时间分析见图3-3所示。(二)工作时间分析第一节建筑工程定额概述工人工作时间损失时间(非定额时间)必须消耗的时间(定额时间)有效工作时间工人休息时间不可避免中断时间多余和偶然工作时间停工损失时间违反劳动纪律损失时间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基本工作时间辅助工作时间施工本身造成的停工时间非施工本身造成的停工时间图3-3工人工作时间分析工人工作时间分为定额时间和非定额时间两部分,定额时间是为完成某一建筑产品所必需消耗的工作时间。它是由休息时间、有效工作时间及不可避免中断时间三部分组成。非定额时间是非生产必须消耗的时间,是损失的时间。他由多余和偶然的工作时间,停工损失的时间和违反

劳动纪律的时间三部分组成。1.劳动定额编制原则(1)定额水平“平均先进”(2)结构形式“简明适用”(3)编制方法“专群结合”,2.劳动定额的编制方法劳动定额的编制方法主要有技术测定法、统计分析法、经验估算法、比较类推法等。其中技术测定法是我国建筑安装工程收集定额基础资料的基本方法。(三)劳动定额的编制原则及方法(三)劳动定额的编制原则及方法技术测定法:是一种细致的调查研究方法。它是在深入施工现场的条件下,在合理的施工组织的正常的施工条件下,对施工过程各工序工作时间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实地观测,分别测定每一工序的工时消耗,通过测定的资料进行分析计算,并参考以往数据经过科学整理分析以制定定额的一种方法。

技术测定法通常采用的方法有:测时法、写实记录法、工作日写实法等。(1)测时法研究施工过程中各循环组成部分定额工作时间的消耗,即主要研究基本工作时间;(2)写实记录法研究所有性质的工作时间消耗,包括基本工作时间、辅助工作时间、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准备与结束时间、休息时间以及各种损失时间;(3)工作日写实法主要研究工人全部工作时间中各类工时的消耗,分析工时消耗的有效性,进而找出工时损失的原因,并拟定改进的技术、组织措施。某工程人工挖土方,土壤系潮湿的粘性土,按土壤分类属二类土(普通土)。计时观测资料表明,挖1m3需要消耗基本工作时间60min,辅助工作时间、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和休息时间分别占工作延续时间2%、2%、1%、20%;人工幅度差6%。试计算人工挖普通土的时间定额和产量定额。劳动定额编制案例解:设人工挖普通土的工作延续时间为x分钟X=基本工作时间+辅助工作时间+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休息时间=60+2%x+2%x+1%x+20%x求得:X=80分钟=0.167工日(每个工日按8小时计算)则:挖土方1m3的时间定额=X(1+人工幅度差)=0.167×(1+6%)=0.177工日/m3=5.65m3/工日挖土方1m3的产量定额=四、工程量清单计价中常用的定额

在工程量清单计价中我们常用的定额是“企业定额”、“全国统一基础定额”以及“省或地区的消耗量定额”。1.基础定额《全国统一建筑工程基础定额》(土建工程)和《全国统一建筑工程预算工程量计算规则》是建设部组织编写的。是建筑工程其它定额编制的基础。它是完成规定计量单位分项工程计价的人工、材料、施工机械台班消耗量标准,是统一全国建筑工程预算工程量计算规则、项目划分、计量单位的依据;是编制建筑工程地区定额和单位估价表的依据。2.省(或地区)的消耗量定额省(或地区)的消耗量定额是指由省(或地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按照正常施工条件下编制的。3.企业定额

企业定额是指施工企业根据本企业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以及有关工程造价资料制定的,供本企业使用的人工、材料和机械消耗量定额。定额名称异同点全国统一建筑工程基础定额省(或地区)消耗量定额企业定额编制内容相同确定分项工程的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消耗量标准定额水平不同全国社会平均水平本省(或地区)社会平均水平本企业先进水平编制单位不同建设部主管部门各省(或地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施工企业使用范围不同全国省(或地区)本企业定额作用不同作为各省(或地区)编制消耗量定额的依据作为本省(或地区)编制招标控制价依据,或施工企业投标的参考本企业内部管理及投标报价使用四、工程量清单计价中常用的定额表3-1常用定额之间区别在工程计价的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用到当地工程建设主管部门编制的某地某时的“价目表”。价目表亦称“单位估价表”。1.单位估价表的概念单位估价表是以工程定额规定的人工、材料及施工机械消耗量指标为依据,以货币形式表示定额中每一分项工程的单位预算价值的计算表格。2.单位估价表的特点:地区性和时间性。单位估价表示根据现行消耗量(或预算)定额,结合地区的工资标准、材料预算价格、机械台班预算价格编制的,所以又叫某时期某地区单位估价表。3.单位估价表的基价构成单位估价表的内容有两大部分组成:一是消耗量(预算)定额的工、料、机消耗量;二是地区的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预算价格。将上述“三量”和“三价”分别相乘后,得出分项工程的人工费、材料费和施工机械台班使用费。这三种费用之和即为单位估价表的基价。(如下图所示)定额人工消耗量定额材料消耗量定额机械台班消耗量定额人工消耗量×地区工资单价∑(材料消耗量×地区材料价格)∑(机械台班消耗量×地区机械台班价格)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某地某时单位价目表基价某地区消耗量定额第二节基础定额

《全国统一建筑工程基础定额》是按照正常的施工条件,当时大多数建筑企业的施工机械装备程度,合理的施工工期、施工工艺、劳动组织为基础编制的,反映了社会平均消耗水平。它主要有人工工日消耗量定额、材料消耗量定额和施工机械台班消耗量定额三大部分组成。

人工工日数消耗量的确定,可有两种方法。一是以现行的全国建筑安装工程统一劳动定额为基础计算确定;二是参考现行定额及实际调查资料,利用技术观测法计算确定。1.以劳动定额为基础计算人工消耗量:人工消耗量=基本用工+超运距用工+人工幅度差+辅助用工一、人工工日消耗量的确定(1)基本用工:是指完成某一合格分项工程所必须消耗的技术工种的用工。例如为完成墙体工程中的砌砖、调运砂浆、运砖等所需要的工日数量。基本用工按技术工种相应劳动定额的工时定额计算。其计算式为:相应工序基本用工数量=∑(某工序工程量×相应工序的时间定额)(2)超运距用工:基础定额的运距,超过劳动定额规定的运距的用工。超运距用工=∑(超运距运输材料数量×相应超运距的时间定额)超运距=基础定额取定的运距-劳动定额取定的运距(3)辅助用工:是指技术工种劳动定额内部内不包括但基础定额(或消耗量定额)又必须考虑的工时。例如:筛沙子、淋灰等的用工。其计算式为辅助用工=∑(某工序工程数量×相应的时间定额)(4)人工幅度差:是指劳动定额作业时间之外,在基础定额应考虑的在正常施工条件下所发生的各种工时损耗。一、人工工日消耗量的确定人工幅度差的内容包括:①各工种间的工序搭接及交叉作业相互配合所发生的停歇用工;②施工机械在单位工程之间及临时水、电线路移动所造成的停工;③质量检查和隐蔽工程验收工作的影响;班组操作地点转移用工;④工序交接时对前一工序不可避免的修正用工;⑤施工中不可避免的其他零星用工等。人工幅度差的计算一般采用乘系数的方法,即:人工幅度差=(基本用工+辅助用工+超运距用工)×人工幅度差系数式中:人工幅度差系数—一般土建工程为8%~10%。某工程砖砌基础10m3,其厚度的比例为:一砖厚占50%,一砖半占30%,二砖占20%。依据劳动定额,人工幅度差系数按10%。计算确定人工消耗数量。(1)基本用工量:相应工序基本用工数量=∑(某工序工程量×相应工序的时间定额)查得:劳动定额§

4-1-1;§4-1-2和§4-1-3,砌筑一砖、一砖半、二砖基础的技术工种用工量分别为0.89工日/m3;0.869工日/m3;0.8339工日/m3。则基本用工量=10m3×50%×0.89工日/m3+10m3×30%×0.86工日/m3+10m3×20%×0.833工日/m3=8.696(工日)(2)超运距用工量:首先计算需要运输材料数量;其次确定运输材料的运输距离,最后根据劳动定额计算超运距用工。超运距用工=∑(超运距运输材料数量×相应超运距的时间定额)超运距=基础定额取定的运距-劳动定额取定的运距计算得:超运距用工=1.796工日(计算过程略)编制案例

(3)辅助用工量:依据劳动定额,筛沙子和淋石灰膏的相应时间定额分别为0.196工日/m3、0.5工日/m3。辅助用工=∑(某工序工程数量×相应的时间定额)筛砂子用工量=2.58m3(砂子数量)×0.196工日/m3=0.506(工日)淋石灰膏用工量=0.16m3×(石灰膏数量)0.5工日/m3=0.08(工日)辅助用工量=0.506(工日)+0.08(工日)=0.586工日(4)人工幅度差:人工幅度差=(基本用工+辅助用工+超运距用工)×人工幅度差系数=(8.696+1.796+0.585)×10%=1.108定额人工消耗量=基本用工+超运距用工+人工幅度差+辅助用工=8.696+1.796+0.585+1.108=12.185(工日)

即:砌砖基础10m3的人工工日消耗量为12.185综合工日。编制案例二、材料消耗量的确定建筑材料是建筑安装企业进行生产活动完成建筑产品的物质条件。建筑工程的原材料(包括半成品、成品等)品种繁多、耗用量大。在一般工民建工程中,材料消耗占工程成本60%~70%。(一)材料消耗定额的概念材料消耗定额是指在合理和节约使用材料的前提下,生产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需消耗的建筑材料(半成品、成品、燃料、水、电)的数量标准。根据材料消耗工艺要求分为非周转性材料和周转性材料。(二)材料净用量和损耗量的确定非周转性材料是一次性消耗并直接构成工程实体的材料。它包括:净用量和材料损耗量。其关系如下:

材料消耗量=材料的净用量+材料损耗量材料的净用量是指直接构成工程实体的材料用量材料的损耗量是指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施工工艺性废料和施工操作损耗。材料的损耗一般以损耗率表示,材料的损耗率由两种不同定义,由此材料消耗量计算有两个不同的公式:(1)材料损耗率=材料损耗量÷材料消耗量×100%则:材料消耗量=材料净用量÷(1-材料损耗率)(2)材料损耗率=材料损耗量÷材料净用量×100%则:材料消耗量=材料净用量×(1+材料损耗率)(三)非周转性材料消耗定额的制定1.现场观察法2.试验室实验法3.统计分析法4.理论计算法二、材料消耗量的确定表3-2墙厚砖数墙厚砖数1/23/411.52墙厚/m0.1150.180.240.3650.49砖净用量(块)=砖消耗量=砂浆消耗量(m3)=每1m3砖砌体材料消耗量的计算

(标准粘土砖规格240×115×53)案例:计算一砖半外墙每1m3砌体中砖和砂浆的消耗量。砖和砂浆的损耗率皆为1%。砖消耗量==527(块)

=0.239(m3)每100m2块料面层块料用量(块)=

砂浆消耗量=一般砌块用量计算:每1m3砌块净用量(块)=(四)周转性材料消耗定额的制定周转性材料是指在施工程中不是一次消耗完,而是多次使用、逐渐消耗、不断补充的周转工具性材料。对逐渐消耗的那部分应采用分次分摊的办法计入材料消耗量,进行回收。例如模板、脚手架、挡土板等均属周转性材料。即:周转性材料在材料消耗定额中,以摊销量表示。

二、材料消耗量的确定

现以现浇钢筋混凝土模板为例,介绍周转性材料摊销量计算。1.材料一次使用量是指为完成定额单位合格产品,周转性材料在不重复使用条件下一次性用量,通常根据选定的结构设计图纸进行计算。一次使用量=(每10m3混凝土和模板接触面积×每1m2接触面积模板用量)/(1-模板制作、安装损耗率)2.材料周转次数是指周转性材料从第一次使用起,可以重复使用的次数。一般采用现场观察法或统计分析法来测定周转次数,或查相关手册。3.材料补损量是指周转使用一次后由于损坏需补充的数量,也就是第二次和以后各次周转中为了修补难于避免的损耗所需要的材料消耗,通常用补损率来表示。材料补损率=(平均每次损耗量)/(一次使用量)×100%4.材料周转使用量是指周转材料在周转使用和补损条件下,每周转使用一次平均所需材料数量。周转使用量=[一次使用量+一次使用量×(周转次数-1)×补损率]/周转次数5.材料回收量是指在一定周转次数下,每周转使用一次平均可以回收材料数量。回收量=[一次使用量-一次使用量×补损率]/周转次数=[一次使用量×(1-补损率)]/周转次数6.材料摊销量周转性材料在重复使用条件下,应分摊到每一计量单位结构构件的材料消耗量。即:周转性材料的定额消耗量(实际上是摊销量)。摊销量=周转使用量-回收量

由选定的混凝土梁模板设计图纸计算得知,每10m3基础梁与模板的接触面积为66m2,每10m2接触面积需板材0.81m3,制作损耗率4%,周转次数为7次,每次补损率13%,试计算混凝土模板摊销量。解:(1)一次使用量=(每10m3混凝土和模板接触面积×每1m2接触面积模板用量)/(1-模板制作、安装损耗率)=[0.81×(66/10)/(1-0.04)=5.57m3(2)材料周转次数=7次(3)材料补损率=(平均每次损耗量)/(一次使用量)×100%=13%周转使用量=[一次使用量+一次使用量×(周转次数-1)×补损率]/周转次数=5.57+5.57×(7-1)×0.13=1.42m3(4)回收量=[一次使用量×(1-补损率)]/周转次数=5.57×(1-13%)÷7=0.69m3(5)摊销量=周转使用量-回收量=1.42m3-0.69m3=0.73m3综上所述每10m3钢筋混凝土基础梁所需模板的摊销量为0.73m3。案例:三、施工机械台班消耗量确定(一)机械台班消耗定额概念:机械台班定额,是指在正常的施工、合理的劳动组织和合理使用机械的条件下,生产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须的一定品种、规格的施工机械作业时间消耗标准。它以台时或台班为单位,每一台班按8个小时计。1.机械台班消耗定额的表现形式和相互关系机械台班定额有时间定额和产量定额,他们是互为倒数的关系。2.机械台班人工配合定额由于机械必须有工人小组配合,机械台班的人工配合定额是指机械台班配合用工部分。即机械台班劳动定额。其表现形式:机械台班配合工人小组的人工时间定额和完成合格产品数量。机械台班人工配合产量定额=即:机械台班人工配合时间定额=(二)机械台班消耗定额编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1.确定正常的施工条件拟定机械工作正常条件,主要是拟定工作地点的合理组织和合理的工人编制。工作地点的合理组织,就是对施工地点机械和材料的放置位置和工人从事操作的场所,作出科学合理的平面布置和空间安排。合理的工人编制,就是根据施工机械的性能和设计能力,工人的专业分工和劳动工效,合理确定操纵的工人和直接参加机械化施工过程的工人编制人数。2.确定机械1小时纯工作正常生产率机械的1h工作时间是指机械的有效工作时间。机械1h纯工作正常生产率,就是在正常施工组织条件下,具有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技术工人操纵机械1h的生产率。根据机械工作特点的不同,确定机械1小时纯工作正常生产率的方法也不同。(1)对于循环动作机械:首先根据现场观察资料和机械说明书确定机械一次循环的正常使用时间=∑(循环各组成部分正常延续时间)-交叠时间三、施工机械台班消耗量确定3.确定施工机械的正常利用系数机械的正常利用系数就是在工作班的延续时间内,机械纯工作时间所占的比例。机械正常利用系数=4.计算机械台班定额施工机械台班产量定额=机械1h纯工作正常生产率×工作班的延续时间×机械的正常利用系数施工机械台班时间定额=1/产量定额2)对于连续动作机械:连动机械1小时纯工作正常生产率=工作时间内生产产品数量÷工作时间(h)工作时间内生产产品数量和工作时间,需要通过多次现场观察和机械说明书来去的数据。三、施工机械台班消耗量确定最后确定机械1h纯工作正常生产率=一次循环产量×循环次数(三)机械台班消耗定额应用机械台班定额《全国建筑安装工程统一劳动定额》中,是一个单机作业的定额定员人数(台班工日)完成的台班产量和时间定额来表示的。其表现形式如下:例如混凝土楼板梁、连系梁、悬臂梁、过梁安装机械台班消耗定额如表3.3所示。三、施工机械台班消耗量确定表3-3楼板梁、连系梁、悬臂梁、过梁安装(每1台班的劳动定额)工作内容:包括15m以内构件移位、邦扎起吊、对正中心线、安装校正垫好的等。项目施工方法楼板梁在(t以内)连系梁、悬臂梁、过梁在(t以内)序号246123高度安装层以内三履带式一轮胎式二塔式三六

塔式四七---五编号676677678679680681

某六层砖混结构办公楼,施工组织设计采用塔式起重机安装楼板梁,每根梁尺寸为6.0m×0.7m×0.3m。试计算吊装楼板梁的机械时间定额、人工时间定额和台班产量定额(工人配合)。台班产量定额=52(根/台班)机械时间定额=1/52=0.019(台班/根)人工时间定额=13/52=0.25(工日/根)台班产量定额(工人配合)=1/0.25=4(根/工日)(四)机械台班消耗量的确定机械台班消耗量一般按照《全国建筑安装工程统一劳动定额》中的机械台班量,并根据实际考虑一定的幅度差进行计算。则案例:解:每根楼板自重:6×0.7×0.3×2.5=3.15(t)由表3-3查定额为第三节企业定额一、企业定额的概念及其作用(一)企业定额的概念企业定额是施工企业根据本企业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而编制的人工、材料和施工机械台班等的消耗标准。它由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施工机械台时(班)使用定额三部分组成。企业定额是企业直接用于建筑工程投标报价和施工管理的一种由企业自己编制的定额。(二)企业定额的作用1.企业定额是施工企业编制施工预算的依据;2.企业定额是施工企业编制项目管理规划或施工组织设计的依据;3.企业定额是施工企业内部经济核算的依据;4.企业定额是施工企业组织和指挥生产,签发任务单,进行限额领料的依据。5.企业定额是施工企业投标报价的依据企业定额的编制原则1.定额水平“符合本企业实际2.简明适用的原则3.独立自主的原则4.注意保密的原则第三节企业定额1.已完工程的统计资料、施工日志、施工组织设计、工程结算资料等。2.现行的设计规范、施工及验收规范、操作规程等。3.有关的试验、技术测定、统计分析资料。4.现行的企业定额、全国统一建筑工程基础定额以及地区消耗量定额。5.通用的标准图集、定型设计图纸,已完工程的或有代表性的设计图纸和图集。6.国家和地方规定的其他编制依据。(一)企业定额编制依据(二)企业定额编制方法

企业定额的编制方法,目前全国尚无统一规定,企业可根据需要自己组织编制。归纳起来,企业定额有两种编制方法:一是消耗量法。即企业定额由劳动消耗定额、材料消耗定额和机械台班消耗定额三部分组成。二是单价法。即由劳动消耗定额、材料消耗定额和机械台班消耗定额,分别乘以相应单价并汇总成单位总价,称之为“企业定额单价表”。企业不论选用哪种方法编制定额,首先要确定的是人、材、机消耗量。其方法可参考基础定额人、材、机消耗量的计算。但须注意的是要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测算的资料。(一)企业定额的主要内容1.总说明和分册、章节说明总说明包括说明定额的编制依据、适用范围、工程质量要求,各项定额的有关规定及说明,以及编制施工预算和投标报价的若干说明。分册、章节说明主要说明本册、章节的工作内容、施工方法、有关规定及说明,工程量计算规则等内容。2.定额项目表定额项目表,有完成本定额子目的工作内容、定额表、附注组成。它是定额的核心部分和主要内容。某企业定额项目表示例,如表3-4所示。3.附录及加工表附录一般放在定额分册说明之后,包括有名词解释、图示及有关参考资料。例如,材料消耗计算附表,砂浆、混凝土配合比表等。加工表是指在执行某定额项目时,在相应的定额基础上需要增加工日的数量表。三、企业定额的内容及应用表3-4干粘石单位:10m2

工作内容:包括清扫、打底、弹线、嵌条、筛洗石渣、配色、抹光、起线、粘石凳。编号项目人工水泥砂子石渣107胶甲基硅醇钠综合技工普工kgS203墙面、墙裙9232460S204混凝土墙面不打底干粘石53104600.26S2054946604.250.40S206柱方柱9634060S207圆柱9232460附注:墙面、墙裙、方柱按分格编制,若不分格,综合时间定额乘以0.85系数。要正确使用定额,首先要熟悉定额的编制总说明、章节说明及附注等有关文字说明部分,以便了解定额项目的工作内容、有关规定及说明、工程量计算规则、施工操作方法等。企业定额可直接套用,但有时需要换算后再套用。1.直接套用定额当设计要求与施工定额表的工作内容完全一致时,可直接套用定额。案例:某工程砖外墙干粘石(分格),按照企业定额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得,其工程量为2200m2,试用企业定额分析该工程的人工和材料用量。由表3-4查得编号S203,该项目与定额做法完全一致,可以直接套用定额。得工料用量:综合工日2200/10×2.62=576.4工日水泥用量=2200/10×92=20240kg砂子用量=2200/10×324=71280kg石子用量=2200/10×60=13200kg。(二)企业定额的应用2.换算后套用当设计要求与企业定额表的工作内容不完全相符时,可按附注、加工表的有关说明和规定换算定额后再套用。案例:仍是上题,如果其干粘石是不分格的,则需要根据附注(附注:墙面、墙裙、方柱按分格编制,若不分格,综合时间定额乘以0.85系数)说明,换算后套用。由S203换算得该工程工料用量:综合工日2200/10×2.62×0.85=489.94工日水泥用量=2200/10×92=20240kg砂子用量=2200/10×324=71280kg石子用量=2200/10×60=13200kg。(二)企业定额的应用4.2.3招标控制价应根据下列依据编制:1本规范;2国家或省级、行业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计价定额和计价办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