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1.前言............................................................3
1.1选题依据....................................................3
1.2文献综述....................................................4
1.2.1相关概念的概述........................................4
1.2.1.1关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概述.............................4
1.2.1.2关于模式的概述.......................................4
1.2.1.3关于课程模式的概述...................................5
1.2.1.4关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式的概述.........................5
1.2.1.5关于模块普修和项目选修的概述.........................5
1.2.2国内外研究现状.........................................5
1.2.2.1国外研究现状.........................................6
1.2.2.2国内研究现状.........................................7
1.3研究目的和意义...............................................8
2.研究对象与方法...................................................8
2.1研究对象.....................................................8
2.2研究方法.....................................................8
2.2.1文献资料法.............................................8
2.2.2调查访谈法.............................................9
2.2.3教学实验法............................................10
2.2.3.1实验假设............................................10
2.2.3.2实验对象............................................10
2.2.3.3实验时间............................................10
2.2.3.4实验地点............................................10
2.2.3.5实验的实施过程......................................11
2.2.4数理统计法............................................10
2.2.5逻辑分析法............................................11
3.结果与分析......................................................11
3.1晋城一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式的结构...........................11
3.1.1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式设计的理念.............................11
3.1.2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式的目标体系..............................12
3.1.3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式的内容体系..............................14
3.1.4教学的组织实施设计........................................18
3.1.4.1课程组织的形式.....................................19
3.1.4.2教学方法和手段.....................................19
3.1.5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式的学习评价体系..........................19
3.2实验结果与分析..............................................20
3.2.1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式对学生身体素质影响的分析..........20
3.2.2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式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影响分析..........21
3.2.3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式对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影响分析......23
3.2.4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式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分析......22
3.2.5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式对教师的影响分析..................23
4.结论与建议......................................................24
4.1结论........................................................24
4.2建议........................................................27
5.致谢..........................................................28
6.参考文献......................................................29
7.附件..........................................................32
8.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42
9.承诺书......................................................43
1.前言
1.1选题依据
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进行了8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每一次的改革都
推动了基础教育课程的发展,并为下一次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奠定了基础。为什
么我国要多次进行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首先是由于现代社会的进步带来了一些
不良的生活方式,从而危险到了人类的身体健康,更多的人开始关注运动,关注
体育,希望通过体育课程改革满足其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其次是来自素质教育、
终身体育的要求;最后是因为不同时期的课程目标不一样,学校针对体育课程发
展现状的反思推进它不断的进行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课程改革。随着新的基础教
育改革的开展,2001年6月国家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
定》,其中明确了当今我国要“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的任务,同年教育部又制定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
要》),其中确定了本次课程改革的目标,提出了新的课程标准,要求遵循“先实
践,后推广”的思路,在这一背景下,全国许多学校开始进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
并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了不同的课程改革方案,通过不断的实践、总结
和创新,最终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课程模式,为新的课程模式研究奠定了实践基础。
2003年《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的
推出,标志着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进入到了一个关键时期。根据三级课程管
理的要求,学校对实施什么样的课程模式有决策权,可以在符合国家课程标准下,
因地制宜地对现有的课程模式进行适当调整或者重新构建,最终形成一套适合各
地区、学校、学生发展的体育课程模式。《标准》还规定了各学习领域和各水平
阶段的学习目标,同时确定了根据学习目标来选择教学内容的原则。各地、各校
和教师在制定具体的课程实施方案时,可以依据课程的学习目标,从本地,本校
的实际情况出发,选用适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新课程标准还大大增加了选
修教材的比例,使课程内容弹性化、多样化,为各地区、学校和教师与学生创造
性地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从理论上来讲《标准》可以更好地使学校结合
本地区、本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有利于学生进行创造性学
习,也有利于更好的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但是从将近十年的课程改革实际操
作中发现,尽管我国体育课程改革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就,但是多年来的实践经
验也使我们发现了一些急于解决的问题,如:一些学校的教学条件、场地器材以
及教师资源达不到国家的标准,影响了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一大部分学校仍以竞
技体育运动项目作为教学内容,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的体育锻炼造成了负
担;还有一些学校缺失具体的教学实施方案,造成教师教学的负担,“放羊式”
教学仍旧存在等。根据相关文献资料表明,目前国内针对构建高校体育课程模
式的研究较多,
而对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具体地区的实施情况以及体育课程模式的构建研究甚
少,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是课型改革之一,特别是选择什么样的课程模式成为学
校成功开展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首要问题。通过走访调查,了解到晋城一中在2009
年开始体育课改实验,体育与健康课程选择“高一普修+高二项目选修+高三普
修”的课程模式,经过三年的教学实验,这种模式出现了一些弊端,一:体育课
程内容的选择没有遵循递进性原则,导致大部分学生无法形成一定的运动爱好和
专长;二、场地器材、教师资源、项目安排的不合理,导致了体育健康课程改革
达不到预期的目的,三、学校没有制定一套完整的体育与健康新课程实施方案,
从而增加了教师教学的负担,因此设计一套适合本学校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式尤
为重要。
1.2文献综述
1.2.1相关概念的概述
1.2.1.1关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概述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
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
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高中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它具有
鲜明的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是高中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
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⑺根据以上观点,本文
认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在学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纲要指导下,以身体练习为主
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
的,用于指导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活动的育人方案
1.2.1.2关于模式的概述“模式”是由“模型”一词转化而来的。“模型”源于
拉丁文"modulus”,
其本意是“尺度”、“样本”和“标准”。“模式”的英文是“model”,中文可译
成“模型”、“范例”、“模特儿”、“典型”等等。美国学者比尔和哈格雷夫对模式
下的定义是:“模式是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化的形式”。⑵《现代汉语
词典》中对“模式”一词的解释是“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
准样式”。⑶基于以上观点,本文认为“模式”就是一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是一
种再现现实的理论框架和简化结构。
2
1.2.1.3关于课程模式的概述
在课程研究领域对课程模式的理解有不同看法。第一种理解为:课程模式即
课程范式,一些学者提出:“课程模式是典型的、以简约的方式表达的课程范式,
具有与某种特定教育条件相适应的课程结构和课程功能。”⑷第二种理解为:“课
程模式即课程发展模式,在课程发展过程中,根据某种思想和理论,选择和组织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手段以及制定教学评价原则而形成的一种形式系
统。”⑸比较以上对课程模式的理解,分析其利弊,本文更倾向于第二种理解。
1.2.1.4关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式的概述
通过上述对“体育与健康课程”、“课程模式”等概念的阐述与理解,本文将
“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式”理解为:为了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依据学校的办
学理念,根据学校的场地资源、师资力量以及学生的实际需要,形成以体育教师
为主体进行的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手段以
及教学评价的一个系统模式。
1.2.1.5关于模块普修和项目选修的概述“模块”一词是外来词,它的英文是
“Module",一般指标准尺寸的建筑部件
和家具部件;另外也可以定义为计算机或计算机程序的模件、组件等,随着社会
的发展,它被应用于各个领域。高中课程标准中使用“模块”这个概念,其定义
为:在相同的时间段内,依据目标的不同层次,完成选项学习内容中的一个特定
段落,教师通过对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开发,形成不同的教学模块,将各种模块组
合起来形成组合式的教学方式。本文提出的模块普修是针对高一学生的身心特点
选择的一种体育课程模式,通过“田径+篮球+体操”和“排球+羽毛球+武术”
两大模块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各项运动项目的知识和技能,为高二高
三选项学习奠定基础。选修是新课改提出的一种课程结构类型,它和必修(普修)
相对应,是指学生可以从指定的科目中选择自己喜欢的科目进行学习。其中,必
修的主动价值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共性,而选修在于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1.2.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1国外研究现状本人在针对体育课程模式的研究过程中精读了多部课程
模式方面的著作,通
过查阅电子期刊和众多网站的相关资料,最后总结分析,认为国外现存的体育课
程模式有以下几种:
(1)活动与竞技体育课程模式活动体育课程模式是传统课程模式的演变,是中
小学阶段最常见的课程模
式。它主要是以身体活动或竞技运动作为课程的核心内容,强调运动技能的学习。
3
教学单元时间较短,中小学阶段通常使用较短的单元,通过活动的多样性以及趣
味性去介绍各种活动的技能,高中和大学阶段则采用较长的单元,强调要掌握和
精通一到两项运动技能。多种活动模式具有多样性、趣味性等特点,符合学生的
需求,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探索、体验体育活动,有助于学生获得多样的技能,
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它在美国,澳大利亚和欧洲有着广泛的市场。在这种模式
中:学生不仅能够学到活动技能方面的内容,还可以了解到有关这项活动的知识
和背景,更容易接受这项运动。该课程模式强调的是通过指导发现和解决问题的
方法让学生探索各种各样的运动(舞蹈、游戏、体操)技巧,以使学生能够掌握运
用创新的方法选择运动的目标。由于学生深入的学习了他们喜欢的体育运动,他
们在课外很有可能也继续参加这项运动,走向社会后仍旧参与这项运动。
(2)健身体育课程模式健身体育教育模式是由汤姆•迈肯兹提出的,它一方面
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现
阶段参加的体育活动,另一方面还重视培养学生终身参加体育活动;它的模式理
念是通过体育活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积极态
度。这种模式简称SPARK模式,S指Sports竞技体育,P指Play玩,A表示Active
积极的,R指Recreation娱乐,K就是Kids孩子们,是一个积极娱乐的模式。这
种模式选择了各式各样有益于健康的体育活动,包括与竞技体育活动有关的内容,
并且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控制的能力,使学生学会自我调节⑹。
(3)体适能教育模式
1996年Con]in和Lindsey提出了体适能教育模式,近年来被西方国家所采
用。它根据构成体适能的因素安排课程内容,如:力量、耐力、柔韧等;所采用
的教学方法为讲解、实验和拟定运动计划等,帮助学生掌握有关体适能的知识和
观念;提供学生活动的空间、让未来的生活成为终身活动的型态。目前与体适能
教育模式相似的是全人健康(WILLNESS)模式,全人健康模式比体适能教育模式更
容易了解,全人健康模式强调持续性,是人终身健康的持续,是一种健康防护的
方法,是体适能教育模式的延伸与发展。
(4)开发运动行为课程模式目前欧洲流行的“新体育”以及澳大利亚流行的
“澳式体育”都是试图通过
改变原有运动项目的规则和条件,降低运动项目的负荷强度和技术难度,从而符
合学生的个体特征与兴趣爱好。改造原有项目开发新项目并不是为翻新花样,而
是为了使运动项目适应学生,吸引学生积极参加,从而最终开发学生的体育行为。
在课程组织方面,促使学生积极参与的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调学校体
育、社会体育、家庭体育的联系,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才能。
(5)体育与参与教育的模式这种模式主要强调学生参与体育实践的理念。要求
学生不仅要积极参与体育
4
课而且还要积极参与课外体育活动,不仅要学会体验体育的乐趣,而且要学会体
验社会和人生的乐趣。这种体验和参与与学校的体育思想要一致,注重学生的身
心完善、社会实践与交际能力的提高。这种模式非常重视学生的参与,并且在教
学过程中重视学生主导地位的发挥。
1.2.2.2国内研究现状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我国启动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
革。一些省市的示范
性高中开始了对分班教学及选项课教学的实验性研究。国内专家学者对实施的状
况也发表了大量的见解。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于素梅教授认为根据学生的爱好和需要,结合学
校的实际情况,从新课程标准规定的限选内容中选定1-2项教学内容,这样既可
以扩大限制性选修的授课时数,又可以保证学生学到一些基本内容,减少教学的
随意性。
湖南师范大学张正中提出构建示范性高中“三修”体育课程模式,它遵循递
进式的原则,即“高一精选内容普修+高二模块选修+高三项目层面的自由选修”,
“三修”模式有利于贯彻新课程标准的五个领域即运动参与、身体健康、心理健
康、社会适应和运动技能的目标。171
顾芬华在《论高中体育选修课制度的建设与实践》中认为建立体育选课制度,
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理念的体现,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它把学习体育课
程的选择权和自主权交给学生,使体育课程的重点真正的实现从“教”为背景研
究“学”转变为“学”为背景研究“教,让学生的体育学习由被动转变为主动,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⑻
天津市汉沽中学的张金生老师认为:“大体育课、选项、分层”教学从重教
到重学,尊重学生的需要,重视学生的情感入手,为学生终身体育和可持续发展
奠定了基础。体育大课指同一年级多个行政班学生分成数个选项班,由多名教师
授课;选项指根据学校体育场地、器材、教师等情况允许学生从自己原有的运动
基础和兴趣出发,在一定范围内自主选择运动项目,通过2-3年的学习,指导学
生形成运动专长和技能;分层指每个专项班根据学生的基础,按水平分成强、中、
弱有针对性的教学。⑼
中原油田教育中心于2000年制定了《体育课程改革实施意见》,其中规定了
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内容等要求。要求学校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每周开
设两节体育课(一节基础体育课一节特长体育课),学校可以根据现有的教学条
件、体育师资的专项特长以及学生的体育兴趣开设若干个运动项目,让学生自己
选择。这种课程模式被称之为“基础+特长二
还有许多专家对“一主多选”课程模式进行了研究,认为“一主多选”是以
教师组织下的集体学习与学生自我指导,主动学习相结合的一种课程模式。它是
5
在教师指导下顺利完成大纲和教材规定的主修内容的基础上,学生自行选择项目
进行练习的一种课程模式。它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也能最大程度上发挥学生在
课堂上的积极主动性,这种体育课模式不但让学生学会了知识和技术,而且学会
了学习与合作。
综上所述,国内目前针对普通高中体育课程模式的探讨主要包括“一主多
选”、“基础+选修”、“大课-小班-选项”以及“大课-选项-分层”模式,这
些模式的共同特征就是更多地考虑学生选择课程的权利,增加课程内容的选择
性,使课程内容弹性化、多样化,有利于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也有利于发挥教
师的主导性作用。
1.3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文根据晋城一中已有的教学资源,提出了一套符合本学校实际的个性化课
程模式,通过教学实验研究探讨它的可行性,总结它在教学中的成功经验,为晋
城市相关部门进一步发展完善体育与健康课程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我市其他学
校如何在新课标指导下推进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深化、构建有学校特色的体育
与健康课程模式提供成功的可以借鉴的经验。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文以山西省晋城一中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块普修+项目选修”模式为研
究对象,以高一高三两个年级(各4个班)480名学生以及9名体育教师作为调
查对象。
2.2研究方法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综合运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资料法、教学实验法、调查
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
2.2.1文献资料法
根据论文研究的目的、内容的要求,搜集和阅读与本研究相关的有关学校
体育工作的政府性文件30多份,查阅国内外有关课程设置和体育与健康课程等
6
方面的论著50多本,在数字图书馆、网络期刊进行了大量的文献资料的查阅与
收集,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归纳,为晋城市高中构建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式奠定理
论基础。
2.2.2调查访谈法
2.2.2.1问卷调查法问卷的效度检验:根据本论文研究的目的,遵循问卷设计的
基本原则,本文
共设计了两份问卷(学生问卷和教师问卷)对晋城一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式实施
情况进行调查。为了保证问卷设计的有效性,本文采用判断的方法来确定问卷的
效度,并通过逻辑分析法对问卷设计的问题进行逻辑有效性分析,问卷内容是通
过访谈,由专家对调查问卷进行评价,再根据他们的意见进行修改和必要的补充。
问卷经过逻辑效度检验后,说明问卷有较高的效度(表1)。
表1问卷效度评定结果
瓶百
87i6
问卷的信度检验:问卷收回后,对其信度进行检验。检验方法为重测检验,
采用小范围再测法,即在问卷收回两周后,对学生问卷在调查样本范围内发放
40份进行第二次调查,重测信度系数为0.875,说明问卷有较高的可靠性,符合
本研究的要求。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首先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晋城一中高一和高三参加
教学实验的学生随堂发放问卷480份,实验前回收问卷480份,回收率100%,
有效问卷452份,有效率94.2%;实验后回收问卷480份,回收率100幅有效问
卷468份,有效率97.5%,以此收集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对待体育课的态度以
及参与课外体育锻炼频率的资料。其次通过问卷的形式随堂对参加教学实验的学
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本文选用王极盛教授编制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发放问
卷480份,回收问卷48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473份,有效率98.5虬最
后在实验后向参与教学实验的9名教师发放问卷,回收有效问卷9份,有效率为
100%,以此来收集教师对新课程模式的态度以及教学效果的评价等。
2.222专家访谈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以走访、电话和邮件的形式对体育与健
康课程改革方面
的专家、学者,对论文的框架结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等问题向他们进行咨询,
了解他们对本研究的看法以及建议,认真听取他们的建议和意见,并且对本文提
出的体育与健康模式进行多次修改后得到了他们的认可。
7
2.2.3教学实验法
选定晋城一中高一高三年级各4个班,其中随机抽签确定实验组与对照组
(各2个班),实验开始之前,对实验对象的身体素质、心理健康状况和上学期
的体育成绩进行基础水平的测评和摸底,确保实验对象的各项指标处于同一水
平,增强实验的准确性;实验开始后,实验班按照“模块普修+项目选修”的课
程模式进行,对照班按照学校现有的体育课程模式进行,实验时间确定为一个学
期。实验时各年级的体育课仍有原教师担任,同时为了保证实验的有效性,本人
参与了高三年级的体育教学,另一方面各班在教学内容、教学实数上均保持一致,
实验结束后,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健康状况和体育成绩进行
比较,得出结论。
2.2.3.1实验假设
(1)达到晋城一中体育场地设施、体育器材以及教师资源分配的最优化,提高
教学质量。
(2)通过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式可以有效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提
高学生的体育锻炼参与度。
(3)通过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式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促进学生的身体
素质、心理健康以及运动技能的提高。
2.2.3.2实验对象
选定晋城一中高一高三年级(各4个班)480名学生为实验对象,其中随机
分为两组,实验组每个年级2个班,对照组每个年级2个班。
2.2.3.3实验时间
2011年9月-----2012年1月。
2.2.3.4实验地点
晋城一中田径场
2.2.3.5实验的实施过程
(1)实验前测
开始实验前,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身体素质的水平测试,测试内容包
括50米、800米(女)、1000米(男)和立定跳远三项;其次通过中国中学生
心理健康量表和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待体育课的兴趣态度
以及参与体育锻炼的频率等进行调查。通过表(2-4)可以看出,实验前实验组
和对照组学生的身体素质、对待体育课的兴趣和体育锻炼频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说明两个组学生的基础水平相同。
表2实验前男生身体素质的比较
8
项目实验组对照组FTP
50米7.43±0.397.41±0.390.0180.247>0.05
1000米258.65±17.94257.33±17.620.1510.596>0.05
立定跳远2.27±0.182.27+0.191.189-0.239>0.05
表3实验前女生身体素质的比较
项目实验组对照组FTP
50米8.73±0.448.71±0.430.0030.252>0.05
800米255.73±24.38255.96±23.740.249-0.073>0.05
立定跳远1.70±0.171.71±0.180.000-0.753>0.05
表4实验前学生体育兴趣和锻炼习惯的比较
组别课堂参与率课外锻炼参与率(%)对待体育课的态度(%)
(%)从不参加一周1次以上喜欢不喜欢
实验组88.4%42.7%57.3%42.6%57.4%
对照组86.7%41.8%58.2%42.4%57.6%
对待体育课的态度有四个选项(不感兴趣、一般、比较感兴趣和非常感兴趣),
为了方便统计,本人将其概括为喜欢(比较感兴趣和非常感兴趣)、不喜欢(不
感兴趣、一般)。
(2)实验后测
实验结束后,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身体素质重测,测试内容与实验前测试内
容相同,其次通过问卷的形式调查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待体育课的兴趣态度、
参加体育锻炼的频率以及通过问卷调查教师对新的课程模式应用的评价等。测试
完毕后,将所有数据进行整理,通过SPSS13.0对其进行分析处理。
(3)实验控制
在选定实验对象的方面,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法,把参加教学实验的班级分成
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进行教学实验,使两个自然班的情况基本相同,增加实验的
信度。实验过程中,各年级的任课教师没有变化;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教学时间上
完全相同,高一均为16周32个学时,高三16周16个学时;教学内容也按照山
西省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体育与健康教材》的规定内容上课,但是在选择课程
模式方面对照组主要采用传统的课程模式即高一普修、高二项目选修、高三普修;
实验组则采用新的课程模式,高一通过模块进行普修,高二、高三项目选修。实
验前的前测有学校的体育教师进行测试,实验后测与体育课的期中考试同时进
行。
(4)教学的实验实施1)教学内
容
9
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按照山西省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体育与健康教材》的大
纲要求选择教学内容,每个单元的运动项目内容是相同的,但是实验组是按照新
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式进行教学,也就是说它的教学内容更为全面,而对照组按
照常规的课程模式实施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面相对单调,高一主要选择了篮球、
田径、体操为教学内容,高二教学内容与实验组相同,高三则选择太极拳一项运
动项目。实验组的具体课程内容如下:
表5晋城一中体育课教学内容表
教材具体内容选择
高一高二高三
田径跑、跳跃、投掷
篮球篮球运球、传球、投传球、抢球、三步上基本技战术
篮篮、基本技战术
体操(健身操)技巧、轻器械基本动作、自编操、
广播体操
排球发球、垫球发球、传球、扣球、
基本技战术
羽毛球发球、击高球、击低发球、击高球、击低基本技战术
球球、基本技战术
足球运球、颠球、传球抢
球
武术基本功、五步拳少年拳、武术操太极拳、散打
理论课体育与健康知识体育与健康知识体育与健康知识
2)组织教法----------------------------------------------------------------
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把参加这次教学实验的班级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组
织教法方面,实验组按照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式构建的组织教学,教师根据专
业特点,固定某个专业的授课,等一个模块单元结束时(一个单元为8个学时),
学生班级不变,教师发生改变;对照组则按常规的课程模式组织教学,一个学期
的课程均为一个体育教师担任。在教学方法方面,实验组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而对照组则采用常规的教学方法。
2.2.4数理统计法
运用有关的统计学原理,对调查问卷所获得的相关数据和资料通过
SPSS13.0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
10
2.2.5逻辑分析法
对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结果所涉及的因素指标以及实验前后所得的数据运用
归纳、对比等逻辑学方法进行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晋城一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式的结构
3.1.1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式设计的理念
一个完整的体育课程模式应该包括五个方面:课程的指导思想、课程的目标、
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学习评价。一定的课程基本结构是形成一定的课程模
式的基础,一定的课程模式则是一定的课程基本结构所转换的组织形式。先进的
教育发展理念是其他四部分完整构建的前提条件。1101
对于一所具体学校来讲,要想改变其原有的的课程模式,建立一套适合本学
校的课程模式,首先要明确学校的教学理念,也就是教学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这
里的“理念”不是指照搬《纲要》和《标准》中提出的理念,而是以这些理念为
依据,提出符合本校实际的并且具有个性化特征的新理念。
1999年6月《中共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
指出:学校教育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育与健康课程更要贯彻“健
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因此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理念需要把运动本身和人的健康
发展联系在一起。新课标在高中阶段提出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理念为:一、坚
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确保课程目标、课程设计、教学内容和课程组织
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等方面,能真正体现出“健康第一”的要求,以促进学生身
体健康水平、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这一理念强调高中体育与健
康课程要以学生的健康为目标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二、激发运动兴趣,培
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这一理念说明了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
择上,都要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护了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促进
学生积极主动的参加体育锻炼。三、突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
的教学理念。这一理念强调体育与健康课程要满足学生的需要,重视学生的主体
性。四、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这一理念强调
体育与健康课程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根据差异性确定学生的学习目标和评
价方法等,使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益。
II
从晋城一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开展的现状来看,随着年级的增高,喜欢上体育
课的学生在减少,虽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喜欢上体育课,但是又不喜欢现有的体
育课模式。本文通过与该校的教师座谈了解到,想改变这一状况首先要改变其现
存的教学理念,要围绕“素质教育”、“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思想,寻找
一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理念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合体育与健康课程发展的新理念。
根据《标准》的规定,总结以上基本理念,再根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从
适应社会需要,素质教育要求和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首先除了要重视学
生的运动知识和运动技能外,还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方面,让学
生通过对体育课程的学习,激发他们的运动兴趣,培养其终身体育意识;在体育
课程学习的过程中,促进同学之间的感情,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意识;在获取体
育与健康知识的同时,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综上所述本文提出的构建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式的理念为:“以人为本、注重
差异、发展个性、着眼未来”,培养学生形成稳定的运动爱好和专长,逐步养成
终身锻炼的习惯。
3.1.2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式的目标体系
课程模式总是为达到特定的目标而设计的,课程目标是构建课程模式中的核
心因素,决定着模式的操作序列、师生活动的的比例及评价标准。U"传统的体
育课程目标仅仅强调学生的身体健康、“三基教学”和思想品德的教育;而新《标
准》制定的课程目标从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学科设置的特
点出发彻底改变了这种现状,强调要建立多元化的、既有适用于大多数学生的基
本目标,又有适用部分学有所长和有余力学生的发展目标,主张建立以学生身体
发展、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的三维健康观。
中小学体育课程目标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学生
的学习与活动来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最终使学生能够实现“健康”的目标;其
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通过三维健康观来考虑课程结构,它又分为课程目标、领
域目标、水平目标三个递进的层次,其中最突出的特点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改变了
传统的按运动项目划分课程内容的办法,构建了根据体育的功能划分学习领域,
学习领域目标根据课程目标又划分了五个领域(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社会适应)。高中体育课程目标包括:第一,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
将提高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加深对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的理解;第二,学会
体育学习及其评价,增强体育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第三,形成运动爱好和专长,
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第四,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人际交往技能和
团队意识;第五,具有健康素养,塑造健康体魄,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
社会责任感,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充满活力的人生态度。1121
12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五个学习领域目标是课程总目标的具体体现,它由两条主
线构成的,一条是以运动为主线,包括运动参与和运动技能,它是实现健康目标
的手段和载体;另一条是以健康为主线,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
它集中体现了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价值取向,它们从本质上共同反映了课程目标
的完整结构。因此,课程模式的目标构建应着眼于整个课程设计,按照“健康第
一”的理念,先把课程目标和学校的客观条件、学生实际结合起来,再根据教学
经验对目标进行选择和整合,最终把课程目标转化为有利于操作的学习目标。并
以此作为根据对课程的内容、实施以及评价等做出整体设计,最终形成符合本校
实际的个性化实施方案。为了实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本文以《标准》
为指导,根据晋城一中的实际情况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设计了一中体育课程
目标实质结构图(图1),它是由学习领域的五个板块组成分别通过这5个板块
阐述每个年级需要达到的领域目标,这样教师就可以根据教材合理的安排教学计
划。
高一:积极高一:了解高一:通过高一:正确在体育运动
中能写同伴
主动的参与运动项目的体育锻炼发理解体育运
基础知识,展体能。动与自尊自建立和谐的
体育运动,__.---
养成良好的打好运动基回一回二:信的关系,人际关系,
体育锻炼习础。高二在体育锻炼关注身心发具有良好的
惯。高二高三:基本中形成关注展高二高三合作精神和
高三:掌握掌握一两项自己身体健学会通过体体育道德。
科学的方法的运动技能康的意识和育运动调节
参与体育锻在此基础上行为,增加情绪,形成
炼。形成自己的一些健康营坚强的意志
兴趣爱好。养知识。品质。
\_________7\_________7\_________7\/\?
图1晋城一中课程目标实质结构图
13
如图1所示,本文构建的晋城一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可以归纳为:一、
以“健康第一”为导向,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
应五方面根据水平五的要求设置学习目标。二、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和发展
学生的体育兴趣与运动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三、发展学生个性,
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健康的发展,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和健身能力。
3.1.3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式的内容体系
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是新课程模式建构的基础,它的确定是基于一种或几种
教育思想上建构的,而不是由组织者随意凭空想象的,课程内容体系的构成和属
性反映了对学生体育教育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是在坚持体育教育的基本原则并结
合现代教育先进思想的基础上建立的。[⑶新《标准》指出:“要把有目的、有计
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校外(社会、野外)活动、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课
程,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同时,新《标准》只是明确
了多元化的课程目标,具体采取什么样的课程内容并没有明确规定,充分体现出
了课程内容的灵活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我们可以结合本
地、本校实际情况,选用适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本着“一纲多本”的原则,
根据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选择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科学性和可接受性相结合
的要求和原则,选择体育课程内容。
按照我国体育课程演变的历史来看,课程内容的构建都是由教育行政部门和
教育专家来制定的,对于学校、教师来讲只是执行者,并没有正真参与到课程内
容的构建中。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推出,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需要由国家、学校
以及教师共同努力来完成,首先以国家和地方的规定为依据,其次把学校作为构
建内容的主题,最后是教师需要提出构建课程内容的方案。本文根据这三者分步
到位的特点,以体育教师从单纯的课程标准执行者向课程内容的设计者转变作为
前提条件来设计课程内容。
在体育课内容选择上面,根据体育学科的特点,(体育教学内容包括了很多
运动项目,运动项目之间没有严密的逻辑关系和先后顺序,所以没有理由说先学
哪个运动项目是科学的,每个项目之间是一种相互替换的并列关系,)新课程标
准中列了六个系列供教师们选择,其中包括球类、体操、田径、冰雪、民族民间、
新兴项目,除了田径是必修之外,其他系列、包括每个系列中的具体项目都是可
以根据具体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师资力量、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的。晋城
一中作为晋城市的重点高中,学校体育资源通过最近几年的不断完善和改造,已
经基本上满足学生的教学及训练要求。具体情况如下:体育场地设施:拥有400
米塑胶田径场1块,室外足球场1块,室外塑胶篮球场6块,排球场4块,多功
能综合体育馆1个,乒乓球桌12张,羽毛球场4块;体育器材也很完善,符合
14
国家重点学校的体育设施标准;师资力量:学校共有9名体育教师,其中有高级
教师1名,中级教师5名,全部为本科学历,涵盖的体育运动专项有健美操、篮
球、田径、排球、足球、羽毛球6个项目。由此可见,晋城一中体育资源现
状符合新课改对学校场地设施及教师的要
求,除了大纲上要求的游泳、冰上运动由于场地设施条件不具备,其余五个系列
运动项目都可以在课程内容设置中被采用。本文在构建晋城一中体育与健康课程
的内容时遵循递进性原则,高一主要打基础,选用“模块”的课程方式,一方面
便于学生全面的了解运动项目,另一方面“模块”的课程方式可以吸引学生的学
习兴趣,利于更好地为以后的体育学习打好基础;高二高三要培养学生稳定的兴
趣和专长,所以选用“项目选修”的课程模式,通过一到两年的学习,使学生可
以掌握1—2项运动技能,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运动兴趣和爱好。在课程内容
的选择上面遵循由基础性向专长性、广泛性向集中性、由多向少转变的原则。通
过问卷对学校目前已开展的运动项目进行学生喜爱程度调查(图12),调查表明:
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以篮球、羽毛球、排球、乒乓球和健身操为主;其次结合学
校的场地设施及师资条件,构建了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式。具体设置的内容如
下:高一“模块普修”+高二高三”项目选修”模式,根据晋城一中的教学实际
情况,篮球、排球、羽毛球都有着较好的学生基础,田径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必
修内容,而体操可以培养学生的纪律性、团结互助和勇敢进取的品质,武术可以
作为民族民间的一项运动项目来发展和发扬,因此高一在模块选择和整合方面选
用:第一学期为“田径+篮球+体操”,第二学期为“排球+羽毛球+武术”;另外
在高二高三开设篮球、排球、羽毛球、足球、健身操和武术6项选修项目,学生
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自身条件一个学期进行一次选修,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
运动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运动专长。
图2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比较
根据课程理念、目标体系以及课程内容的确定可以初步构建出晋城一中体育
15
与健康课程模式的框架图,另外对课程内容及教学情况做了详细说明(表6-7)。
表6晋城一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式内容构建表
F~“模块晋修”+“项目选修”
模式主题~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形成自主健康的生活态度
1、运动参与:运用科学的方法参与体育运动2、运动技能:获得运动基础知识、
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3、身体健康:全面发展体能改善健康状况4、心理健康:
课程目标通过体育锻炼培养积极的自我价值感,通过体育锻炼调节情绪,形成坚强的意
志品质5、社会适应:建立和谐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合作精神、体育道德以
及社会责任感
课程结构高一“模块普修”,高二高三“项目选修”的递进式结构高一模块为:第一学
期“田径+篮球+体操”第二学期“排球+羽毛球+武术”:
课程内容高二高三由篮球、排球、羽毛球、足球、健身操和武术6个项目组成
表7晋城一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结构表
情况基本情况授课地点
结构内课时学分教师
高一田径10—12魏晓军田径场
(上)篮球6—82孟飞篮球场
体操6—8车玲玲体育馆
高一排球6—8排球场
(下)羽毛球6—82羽毛球场
武术6—8田径场
高
健康教育专题40.4任课教师穿
中
(必修)插实施
体
高二篮球(选修)302牛耘篮球场
育
(±)
与健身操(选修)302崔慧敏体育馆
健排球(选修)302马志魁排球场
康高二武术(选修)302田径场
课(下)足球(选修)302足球场
程
羽毛球(选修)302羽毛球场
健康教育专题20.3任课教师穿
(必修)插实施
篮球(选修)162范春俊篮球场
(上)
武术(选修)162薛广辉田径场
羽毛球(选修)162张建国羽毛球场
16
健康教育专题20.3任课教师穿
(必修)插实施
注:
1、本校特色项目为篮球、排球、羽毛球,武术为学校发展民间运动的项目
2、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要求3年内完成11个学分,其中体育10个学分,健
康教育专题系列1个学分。体育课程安排到高三第一学期,相当于高中三年每个
学期为2学分,高一高二一个学期为32课时,每周安排2节体育课,高三由于
高考,文化课的压力,体育课每周减少为1节,另外每天集体安排活动课时间。
3.1.4教学的组织实施设计
教学组织的灵活实施是新课程模式构建的保障,当课程模式的各个要素都准
备好了,要实施构建的课程模式时,就必须把教学过程中的各个要素有机的结合
起来。想要达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学工作必须以一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存在。
所谓的教学组织形式就是指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教学各要素在一定的教学理
念的指导下结合起来开展活动的结构形式。教学组织形式是关于教学活动怎样组
织、教学的时间、空间如何有效加以控制、利用以达到教学效果最佳的问题。闻
3.1.4.1课程组织的形式体育课程的组织实施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与体育课
程教学的形式,课程组
织形式的改革是对传统体育授课制度的挑战。我们的体育课通常分为三个环节
(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以往的体育课教师组织教学也只是贯彻一
些体育课堂常规,通过对教学的分组(两组一次轮换,三组两次轮换以及先分组
后合组),队伍的调动和场地器材的布置等进行教学,45分钟的课程主要围绕班
级授课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村镇电力产权划分方案
- 村镇店铺装修方案
- Polygalacin-D3-生命科学试剂-MCE
- 村部公厕改造方案
- 村落房屋改造方案
- 村组公路施工方案
- 村级绩效考核方案
- 村牌设计制作方案
- 2024年企业知识产权贯标辅导合同
- 村庄规划竞赛课程设计
- 万历十五年读书分享
- 拆除防尘施工方案
- JGT377-2012 混凝土防冻泵送剂
- 工作交接单-(附件三)
- 人教版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3-测试卷附答案-
-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科学试题
- 幼儿园中小学消防安全知识教育班会
- 银行副行长转正申请工作总结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应用题-方案问题
- 98S205 消防增压稳压设备选用与安装(隔膜式气压罐)
- 改善人因绩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