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高中生物2024-2025学年同步作业:3.2 激素调节的过程(教师版)-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1页
【高效课堂】高中生物2024-2025学年同步作业:3.2 激素调节的过程(教师版)-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2页
【高效课堂】高中生物2024-2025学年同步作业:3.2 激素调节的过程(教师版)-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3页
【高效课堂】高中生物2024-2025学年同步作业:3.2 激素调节的过程(教师版)-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4页
【高效课堂】高中生物2024-2025学年同步作业:3.2 激素调节的过程(教师版)-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2激素调节的过程一、选择题1.激素调节的特点不包括()A.特异性作用 B.微量和高效C.参与生物催化和调节代谢 D.信息传递作用【答案】C【解析】A、激素只能与特定的靶细胞相结合,具有特异性作用,A正确;B、激素具有微量和高效能生物放大作用,B正确;C、激素无催化作用,具有催化作用的是酶,C错误;D、激素为信息分子,具有信息传递作用,D正确。2.研究发现血糖水平的升高与多种激素有关。用不同激素处理生理状况相同的3组健康小鼠(每种激素在不同组别的剂量相同),分别测定处理前、后血液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如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级别实验处理血糖浓度处理前处理后30min60min90min120min甲胰高血糖素1.001.281.201.101.10乙激素X1.001.011.000.991.01丙胰高血糖素+激素X1.001.501.601.561.50A.本实验中的自变量是不同激素的处理B.处理前测定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C.激素X可升高血糖,同时也可促进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D.可用斐林试剂检测丙组小鼠是否出现尿糖【答案】C【解析】A、由表格中的实验处理可以看出,本实验中的自变量是不同的激素处理,A正确;B、处理前测定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B正确;C、通过表格中的甲组数据可以看出胰高血糖素单独作用能升高血糖,乙组中激素X单独作用,不能升高血糖,丙组中胰高血糖素和激素X共同作用,升高血糖的效果强于甲组,可见激素X的作用是促进胰高血糖素生理作用的发挥,但其本身不能升高血糖水平,C错误;D、检测丙组小鼠是否出现尿糖可用斐林试剂,D正确。3.右图表示某雄性哺乳动物雄激素(睾酮)产生的调节过程,①~⑤表示相关生理活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垂体细胞既含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也含有睾酮受体B.睾酮分泌过程中的负反馈调节有利于保持睾酮含量的稳定C.若长期服用睾酮类兴奋剂,图中的过程①、②、③将减弱D.睾酮的合成和分泌与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密切相关【答案】D【解析】A、激素的作用特点之一是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因为靶器官和靶细胞上有对应激素的受体,分析图中可知,垂体细胞能够接受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睾酮的作用,所以垂体细胞既含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也含有睾酮受体,A正确;B、睾酮分泌过程中,当分泌量过多时,通过负反馈调节来减少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有利于保持睾酮含量的稳定,B正确;C、长期服用睾酮,睾酮含量较高,会通过负反馈调节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所以过程①、②、③将减弱,C正确;D、睾酮的化学本质是脂质,不属于分泌蛋白,合成场所是内质网,与核糖体和高尔基体不相关,D错误。4.下图是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模式图,其中甲~丁表示不同的分泌细胞,①~④表示不同的靶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分泌细胞中最可能是下丘脑细胞的为丁细胞B.若③接收的信息分子可促进肝糖原水解,则丙可能为胰岛A细胞C.若乙细胞分泌的是性激素,则它的受体位于靶细胞②的细胞膜上D.若甲细胞分泌的激素含碘元素,则①②③④都有可能是其靶细胞【答案】C【解析】A、图中丁细胞为神经内分泌细胞,所以最可能是下丘脑细胞的为丁细胞,A正确;B、若③接收的信息分子可促进肝糖原水解,则信息分子为胰高血糖素,所以丙可能为胰岛A细胞,B正确;C、性激素是脂质,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内,它的受体位于靶细胞的细胞内,C错误;D、若甲细胞分泌的激素含碘元素,则该激素为甲状腺激素,可以作用在几乎机体全部细胞上,①②③④都有可能是其靶细胞,D正确。5.某研究人员以小鼠为材料进行了与甲状腺相关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切除小鼠垂体,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机体产热减少B.给切除垂体的幼年小鼠注射垂体提取液后,其耗氧量会增加C.给成年小鼠注射甲状腺激素后,其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会增强D.给切除垂体的小鼠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其代谢可恢复正常【答案】D【解析】A、若切除垂体,则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减少,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产热减少,A正确;B、给切除垂体的幼年小鼠注射垂体提取液后,该提取液中含有促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故小鼠的耗氧量会增加,B正确;C、甲状腺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故给成年小鼠注射甲状腺激素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会增加,C正确;D、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的靶器官是垂体,故切除垂体后,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不能让代谢恢复正常,D错误。6.下图表示正常成年人血液中化学物质X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X代表血糖,则a、b、c、d点的血糖浓度应在3.9~6.1mmol/L范围间B.若X代表抗利尿激素,则a→b段出现的原因可能是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C.若X代表促甲状腺激素,则b→c段的变化只与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有关D.若X代表甲状腺激素,则c→d段的变化与甲状腺激素合成与失活速率有关【答案】C【解析】A、正常人血糖浓度保持在3.9mmol/L~6.1mmol/L范围内,如果X是血糖,则a、b、c、d点的血糖浓度应在3.9~6.1mmol/L范围间,A正确;B、如果X是抗利尿激素,a→b时段表示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抗利尿激素是因为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B正确;C、如果X代表促甲状腺激素,其变化和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都有关,C错误;D、若X为甲状腺激素,因为激素作用后被灭活,c→d段的变化与甲状腺激素合成与失活速率有关,D正确。7.下列关于人体内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胰岛素在胰岛B细胞中合成,胰高血糖素在胰岛A细胞中合成B.胰岛素是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胰高血糖素不是唯一升高血糖的激素C.胰岛素激活胰岛素受体后,葡萄糖通过胰岛素受体进入细胞内D.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高血糖素分泌过多均可能导致糖尿病的发生【答案】C【解析】A、胰岛B细胞能分泌胰岛素,胰岛A细胞能分泌胰高血糖素,A正确;B、降血糖激素只有胰岛素一种,升血糖激素有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B正确;C、胰岛素与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后,葡萄糖通过载体蛋白的协助进入细胞内,C错误;D、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高血糖素分泌过多,都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可能导致糖尿病的发生,D正确。8.受到惊吓刺激时,人体短时间内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出现应激反应。下图表示人体肾上腺髓质细胞内酪氨酸(非必需氨基酸)合成肾上腺素的简化过程。下列与肾上腺素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必须摄食富含酪氨酸食物,机体才能合成肾上腺素B.肾上腺素是一种生物大分子,合成后须经过加工才有生物活性C.肾上腺素的分泌受到下丘脑、垂体的分级调控D.机体血糖含量降低时,肾上腺髓质细胞内肾上腺素的合成过程会增强【答案】D【解析】A、酪氨酸为非必需氨基酸,人体内自己可以合成,所以不摄食富含酪氨酸食物,机体也能合成肾上腺素,A错误;B、根据图示中结构简式可知,肾上腺素不是生物大分子,B错误;C、根据题意可知,肾上腺素可由酪氨酸经多步反应合成,不受下丘脑、垂体的分级调控,C错误;D、肾上腺素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机体血糖含量降低时,肾上腺髓质细胞内肾上腺素的合成过程会增强,D正确。9.下面是科学家为揭开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以狗为实验动物进行研究的结果,对该实验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实验组实验操作实验结果A切除胰腺出现糖尿B结扎胰管,胰腺大部分萎缩,胰岛细胞活着不出现糖尿C切除胰腺,注射胰岛提取液不出现糖尿A.由A、C实验可知:胰岛提取液可防止糖尿的出现B.由A、B实验可知:胰腺由内分泌部和外分泌部组成C.由B、C实验可知:胰岛提取液是由胰岛细胞分泌的D.该研究证明:糖尿病的发病可能与胰岛细胞的分泌物有关【答案】B【解析】A、A和C实验是一组对照实验,变量为是否注射了胰岛提取液,注射的狗不出现糖尿,不注射的狗出现糖尿,说明胰岛提取液可防止糖尿的出现,A正确;B、A和B实验也能形成对照,变量是有无胰岛素,A组切除了胰腺,胰岛随着被切除,出现了糖尿,B组结扎了胰管,胰腺萎缩,不能产生胰液,但胰岛细胞活着,没有出现糖尿,说明胰岛细胞的存在可以防止糖尿的产生,B错误;C、综合分析BC实验、胰岛提取液中含胰岛素,由胰岛分泌,C正确;D、B和C实验中动物的体内都有胰岛素,动物都不出现糖尿,而A切除了胰腺即没有胰岛素,出现了糖尿,说明了糖尿病的发病可能与胰岛细胞的分泌物有关,D正确。10.下图表示了光暗信号通过视网膜→松果体途径对雄性动物生殖的调控。分析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光暗信号调节褪黑素分泌的过程,属于神经调节B.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后,直接与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则去甲肾上腺素属于一种激素C.光暗信号可以周期性引起褪黑素的分泌,进而影响该动物的生殖周期D.HPG轴发挥调节作用,体现了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答案】B【解析】A、在光暗信号的刺激下,视网膜产生的神经冲动通过有关的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再通过传出神经传到松果体,进而引起褪黑素的分泌,可见该过程属于神经调节,A正确;B、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后,通过扩散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因此去甲肾上腺素属于一种神经递质,B错误;C、光暗信号的刺激,通过神经调节引起褪黑素的分泌,褪黑素通过影响HPG轴发挥调节作用,影响雄性激素的分泌,进而影响该动物的生殖周期,C正确;D、HPG轴发挥调节作用的过程是: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运输到垂体,促使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随血液运输到睾丸,促使睾丸增加雄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当血液中雄性激素的含量过高时,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作用增强,使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的相应激素减少,可见,HPG轴发挥调节作用,体现了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D正确。11.为验证动物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将经等量适宜浓度的放射性碘洛液处理后的生理状况一致的成年狗随机分为甲、乙、丙三组,假如放射性碘均被细胞所利用,四天后给甲组狗注射一定量的生理盐水,给乙组狗注射等量的促甲状腺激素,给丙组狗注射等量的甲状腺激素,且给三组狗正常饲喂食物,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这三组狗的甲状腺中放射性碘的含量。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上述实验中甲组为对照组,乙组和丙组为实验组B.含放射性碘的甲状腺激素会通过体液运输至组织细胞C.实验中,乙组狗的甲状腺中放射性碘含量的变化趋势比丙组狗慢D.与甲组狗相比、丙组狗的甲状腺中放射性碘的含量下降得更慢【答案】C【解析】A、根据实验中甲组狗注射一定量的生理盐水,乙组狗注射等量的促甲状腺激素,丙组狗注射等量的甲状腺激素可知,甲组设置为对照组,乙组和丙组设置为实验组,A正确;B、给三组狗注射等量的放射性碘溶液,碘会用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含放射性碘的甲状腺激素会通过体液运输至组织细胞,B正确;C、由于甲组狗为对照组,乙组狗被注射等量的促甲状腺激素后,会促进其不含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因此,乙组狗的甲状腺中放射性碘的含量下降较快;丙组狗被注射甲状腺激素后,会反馈抑制下丘脑及垂体的活动,使得不含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减少,故丙组狗的甲状腺中放射性碘的含量下降较慢,C错误;D、由于甲组狗为对照组,乙组狗被注射等量的促甲状腺激素后,会促进其不含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因此,乙组狗的甲状腺中放射性碘的含量下降较快,丙组狗被注射甲状腺激素后,会反馈抑制下丘脑及垂体的活动,使得不含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减少,故丙组狗的甲状腺中放射性碘的含量下降更慢,D正确。12.人体甲状腺分泌和调节示意图如下,其中TRH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SH表示促甲状腺激素,“+”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寒冷信号能直接刺激垂体分泌更多的TSHB.下丘脑通过释放TRH直接调控甲状腺分泌T3和T4C.甲状腺分泌的T4直接作用于垂体而抑制TSH的释放D.长期缺碘会影响T3、T4、TSH和TRH的分泌【答案】D【解析】A、由图示可知,寒冷信号能直接刺激下丘脑分泌更多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A错误;B、下丘脑通过释放TRH作用于垂体,间接调控甲状腺分泌T3和T4,B错误;C、由图示可知,甲状腺分泌的T4经过脱碘作用转化为T3后才能作用于垂体,抑制TSH的释放,C错误;D、T3和T4均含碘,长期缺碘不利于二者的合成,体内T3和T4的含量减少会影响TSH和TRH的合成,D正确。13.某兴趣小组欲利用健康且生理状况相同的小鼠若干只、胰岛素溶液、葡萄糖溶液、生理盐水、注射器等,验证胰岛素具有降血糖的生理作用。小鼠被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给甲组小鼠注射适量的胰岛素溶液,给乙组小鼠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甲组为实验组,乙组为对照组,若以血糖浓度为检测指标,则实验前不需要测定两组小鼠的血糖浓度,注射后测定一次小鼠的血糖浓度即可B.为了保证实验的严谨性,给甲组小鼠注射的胰岛素溶液应用生理盐水配制C.甲组小鼠若出现活动减少、昏迷等症状,并在补充葡萄糖后恢复正常,即可说明胰岛素具有降血糖的作用D.正常情况下,乙组小鼠在注射生理盐水前后的血糖浓度或活动状况变化不大【答案】A【解析】A、分析题意可知,实验目的是验证胰岛素具有降血糖的作用,给甲组小鼠注射胰岛素溶液,给乙组小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则甲组为实验组,乙组为对照组。若以血糖浓度为检测指标,为了比较注射胰岛素前后小鼠血糖浓度的大小,实验前需测定小鼠血糖浓度,注射后也要测定血糖浓度,A错误;B、乙组为对照组,注射的是生理盐水,为了保证实验的严谨性,实验组(甲组)所用胰岛素溶液也应用生理盐水配制,B正确;C、甲组为实验组,若注射胰岛素溶液后小鼠表现出活动减少、昏迷等低血糖症状,再注射葡萄糖溶液后恢复正常,则可说明胰岛素具有降血糖的作用,C正确;D、乙组为对照组,正常情况下,乙组小鼠在注射生理盐水前后,其血糖浓度或活动状况应变化不大,D正确。14.葡萄糖转运载体(GLUT)有多个成员,其中对胰岛素敏感的是GLUT4,其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GLUT1~3几乎分布于全身所有组织细胞,它们的生理功能不受胰岛素的影响,其生理意义在于维持细胞对葡萄糖的基础转运量。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图中体现了蛋白质具有运输功能和信息传递的作用B.GLUT4运输到细胞膜上,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点C.GLUT1~3转运的葡萄糖,可保证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能量需要D.当胰岛素与蛋白M结合之后,可以提高细胞对葡萄糖的转运能力【答案】B【解析】A、图中葡萄糖可以借助葡萄糖转运载体进入细胞体现了蛋白质具有运输功能,胰岛素与蛋白M结合可进行信号转导,体现了蛋白质具有信息传递的作用,A正确;B、据图分析,GLUT4运输到细胞膜上,会发生含GLUT4的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B错误;C、CLUT1~3几乎分布于全身所有组织细胞,它们的生理功能不受胰岛素的影响,其生理意义在于维持细胞对葡萄糖的基础转运量,可保证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能量需要,C正确;D、胰岛素与蛋白M(胰岛素受体)结合后,激活蛋白M,经过细胞内信号转导,引起含GLUT4的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从而提高了细胞对葡萄糖的转运能力,D正确。二、非选择题15.囊泡在细胞内主要是指由磷脂分子(两层分子)有序组成的密闭双分子层的球形或椭球形结构。细胞质不同部位间的物质转移主要通过囊泡进行,如图1中的各种小球形结构。图1和图2分别表示两种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模式图,A、B、C、D表示细胞内的四种细胞器,a、b表示大分子物质通过细胞膜的两种特殊方式,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字母所标注的细胞器名称:[B]_____;[C]____;[D]____。(2)a表示的大分子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称为____,这种方式与主动运输的区别是____。(3)囊泡是一种细胞结构,但由于其结构不固定,因而不能称之为细胞器。图1所示细胞中能产生囊泡的结构是____;图2所示细胞中属于囊泡的是____。(4)囊泡能将物质准确运输到目的位置并“卸货”,是由于囊泡膜表面有特殊的“识别代码”,能识别相应受体。这种“识别代码”的化学本质是____。(5)糖尿病的产生原因除了可能是胰岛素合成过程(环节)有问题或者胰岛素作用的靶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外,还有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答案】(1)核糖体内质网溶酶体(2)胞吐不需要载体,主要运输对象是大分子物质(3)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转运小泡、穿梭小泡、分泌小泡、内吞泡(4)蛋白质(糖蛋白)(5)胰岛素合成后囊泡运输出现障碍或者不能准确释放到目的位置【解析】分析图1:A为高尔基体,C为内质网,D为溶酶体。分析图2:A为高尔基体,B为核糖体,C为内质网。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需经内质网加工,经囊泡转移到高尔基体上进一步加工为成熟的蛋白质,再形成囊泡转移与细胞膜结合分泌到膜外,膜外的物质经细胞膜形成囊泡转移到细胞内;从图中可知属于囊泡的有转运小泡、穿梭小泡、分泌小泡、内吞泡等;细胞间的相互识别主要是依赖于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16.碳酸饮料受到很多年轻人的喜爱,但由于含糖量过高,长期大量喝碳酸饮料还会增加患Ⅱ型糖尿病的风险。碳酸饮料能使人产生甜味感的原因如图一所示。Ⅱ型糖尿病人常表现为身体消瘦,其主要原因是糖代谢障碍,需要将部分脂肪、氨基酸等非糖物质转化为糖类供能。PEPCKI是参与人体内由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的糖异生途径的一种关键性酶,其作用机理如图二所示。(1)图一中气味分子与味细胞膜上的X受体结合,引起味细胞_____(填“兴奋”或“抑制”),细胞内Ca2+浓度升高会激活味细胞膜上特异的蛋白质TRPMS,引起膜电位变化,继而释放Y,则膜蛋白TRPMS的功能最可能是_____。(2)喝了碳酸饮料后可能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位于_____的渗透压感受器,通过相关神经传至_____的渴觉中枢,使人产生了渴觉。因此,喝碳酸饮料没有喝白开水解渴。(3)糖异生途径存在_____调节机制,若抑制PEPCKI乙酰化,血糖浓度会_____(填“升高”或“下降”)。(4)胰岛素是目前为止唯一能降血糖的激素。从1889年到1920年的几十年里,科学家进行了几百次实验,试图直接通过研磨胰腺提取胰岛素,但总是失败,其失败的原因是_____。【答案】(1)兴奋作为Ca2+受体蛋白(或识别Ca2+)(2)下丘脑大脑皮层(3)(负)反馈升高(4)因为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胰腺中含有胰蛋白酶(或消化酶),直接提取胰岛素,胰蛋白酶会水解胰岛素,导致提取失效【解析】机体内血糖平衡调节过程如下: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血糖会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引起胰岛素的合成并释放,同时也会引起下丘脑的某区域的兴奋发出神经支配胰岛B细胞的活动,使胰岛B细胞合成并释放胰岛素,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贮存,从而使血糖下降;当血糖下降时,血糖会直接刺激胰岛A细胞引起胰高血糖素的合成和释放,同时也会引起下丘脑的另一区域的兴奋发出神经支配胰岛A细胞的活动,使胰高血糖素合成并分泌,胰高血糖素通过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从而使血糖上升,并且下丘脑在这种情况下也会发出神经支配肾上腺的活动,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强,肾上腺素也能促进血糖上升。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1.体内水少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饮水);2.体内水多→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少→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17.研究发现大多数Ⅱ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肠促胰素不足表现出肠促胰素效应减退,肠促胰素以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为主要代表,具有调节血糖的功效,基于GLP-1的治疗成为糖尿病干预研究的新思路。请回答下列问题:(1)胰岛素由______________细胞产生,它通过促进_____________(至少写两种作用)从而降低血糖。据图1分析,“肠促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