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_第1页
安徽省阜阳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_第2页
安徽省阜阳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_第3页
安徽省阜阳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_第4页
安徽省阜阳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3-2024学年安徽省阜阳市部分学校九年级(上)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2分)“公职的取得有赖于公民权利赋予,而非君王之类权势者的任命和恩赐,从而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模式。”这种“新模式”()A.激化了印度国内的社会矛盾 B.有利于两河流域文明的初步统一 C.保证了奴隶参政议政的权利 D.影响了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演进2.(2分)位于阿富汗的希腊式城市遗址阿伊哈努姆古城里有体育场、宫殿、圆形剧场等,还出土了希腊雕塑、大量希腊样式的钱币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手稿等文物。这可能是由于()A.伯里克利改革 B.罗马帝国的扩张 C.亚历山大东征 D.阿拉伯人的传播3.(2分)法兰克历史学家格雷戈里在克洛维去世半个世纪以后开始撰写《法兰克人史》,在书中,他称克洛维是“从‘蛮族’首领到‘圣徒’国王”()A.建立了强大的日耳曼帝国 B.皈依了基督教 C.统治时期版图不断扩张 D.建立了封建等级制度4.(2分)在中世纪的西欧,每一个庄园都有自己的法庭,领主的管家是庭长()A.实行的是封君封臣制度 B.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 C.领主掌握着司法裁判权 D.是领主统治农奴的工具5.(2分)11世纪时,意大利北部的城市博洛尼亚经济发达,过往商旅络绎不绝,一些法律学者聚集于博洛尼亚注释《罗马法典》,讨论交流法学()A.庄园经济高度繁荣 B.商品经济发展促进教育发展 C.城市获得政治特权 D.教育发展得到封建领主支持6.(2分)“《罗马民法大全》中私法(民法)最完备,影响最大()A.是罗马法制建设第一步 B.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C.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D.维护了奴隶制,显示出了强烈的专制主义色彩7.(2分)在文艺复兴中被重拾的古希腊文化,在中世纪时由于宗教的摧残几乎被欧洲人遗忘。阿拉伯人收藏了古希腊的典籍,收买了古希腊的科学手稿,从欧洲古代科学的废墟中保存、继承了这笔宝贵的财富。材料旨在说明()A.古希腊文化对阿拉伯产生深远影响 B.阿拉伯人为文艺复兴兴起奠定基础 C.阿拉伯人创造了独特的阿拉伯文化 D.阿拉伯人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8.(2分)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甘薯等作物被带到了欧洲,成为人民在饥馑之年的救命之粮。到1800年左右()A.推动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B.改变了欧洲人的饮食结构与习惯 C.促进了世界文明的交流 D.加速了世界各地人民之间的联系9.(2分)如表中的内容表明英国君主立宪制()时间事件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1701年英国议会通过《王位继承法》,把王位继承用议会立法固定下来。这部法律进一步限制王权,保证资产阶级的自由和权利。18世纪随着内阁制度的逐步确立,英国的代议制度建立起来。A.是一种较为完善的制度 B.开创了制度新模式 C.经历了不断完善的过程 D.体现君权至上原则10.(2分)美国独立战争前,一部分较激进的思想家认为自由属于天赋人权,英国已经侵犯了北美人民作为人的自由,北美人民有权重订契约,建立一个新的共同体。这反映出()A.北美的民族意识初步觉醒 B.北美资本主义经济有了较快发展 C.人权和自由思想深入人心 D.北美人民一致要求发动独立战争11.(2分)有学者认为,“(近代)法国人民先后信仰过人权理论、立宪制度、共和主义、恐怖统治,并为此流血战斗,以至人们一早起来就会发现世界变了样,革命消化不了他所吞噬的旧世界”。据此可以揭示法国大革命的()A.曲折性 B.重要意义 C.残酷性 D.失败原因12.(2分)据统计,1861年改革后的30年间,俄国农村社会分化加剧,一部分农民成为富农,他们购买了越来越多的土地,采用新式农具,经营资本主义农业。由此可知()A.开启了俄国近代化进程 B.推动了俄国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C.加剧了俄国的贫富分化 D.帮助广大农奴获得了真正的自由13.(2分)19世纪晚期,资本主义经济发生重大的变化,科学技术的新成果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集中的程度越来越高。生产的集中使大量的社会财富日益集中到少数大资本家手中。材料表明()A.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B.重工业逐渐取代了轻纺织工业 C.大机器生产替代手工劳动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4.(2分)如图是1800﹣1890年英国人口结构变化示意图(其中①代表农民、②代表工人、③代表中产阶级)。图片内容体现了这一时期英国()A.垄断组织的产生 B.人口过度膨胀 C.城市化进程加快 D.贫富分化加剧15.(2分)恩格斯认为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列宁把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由此可见,两位著名作家的作品都()A.抨击了沙皇封建专制 B.反映社会的客观现实 C.找寻人类解放的途径 D.完善了近代文学题材二、辨析改错(8分)历史上的重要节点往往是开辟历史新局面,引领时代发展的关键。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16.(2分)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封建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判断:改正:17.(2分)1787年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对后来许多国家的政治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判断:改正:18.(2分)通过大化改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判断:改正:19.(2分)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使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判断:改正: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20.(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但丁《神曲》记述作者梦游地狱、炼狱和天堂的故事,表达了作者的爱憎与立场拉斐尔《美丽的女园丁》以圆润流畅的线条把圣母、耶稣和圣约翰的优美形象和谐地组合起来,创造出充满人间气息的世界达•芬奇《最后的晚餐》以《圣经》中耶稣与十二门徒共进最后一次晚餐为题材,画中的人物刻画得精细入微,惟妙惟肖(1)根据材料一、概括表中作品的共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文艺作品诞生的背景。材料二在早期工业社会的诸多批评者中,社会主义者的声音最为响亮,也最有影响力。社会主义者致力于减轻由资本主义和工业化所带来的社会经济问题——巨大的财富差异。因此痛心于这种经济上的不平等——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美】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2)根据材料二、指出社会主义者批评早期工业社会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无产阶级早期斗争的表现。(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21.(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5﹣18世纪,欧洲的殖民扩张是“以最残酷的暴力方式进行赤裸裸的劫掠”,这一时期,拉美则被西班牙和葡萄牙所征服,而亚洲则仅有若干沿海据点被占领——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近代史•上卷》(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5﹣18世纪欧洲殖民扩张的特点及影响。材料二:在法国革命的激励和英国的支持下,拉丁美洲各地的共和运动风起云涌,其领袖人物是西蒙•玻利瓦尔。……1826年,也必须是一个不拥有西印度群岛的西班牙。”当时巴西已脱离葡萄牙独立,这是拿破仑战争的又一结果。——摘编自《企鹅欧洲史•竞逐权力:1815﹣1914》(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中“共和运动”是哪一重大事件?归纳促成“运动风起云涌”的因素。四、活动与探究(12分)2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材料世界货币上的历史名人(部分)货币上的名人设计为货币图案的理由A.克伦威尔B.他是英国生物学家、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1859年出版《物种起源》这一划时代的著作,创立了生物进化论学说,奠定了现代生物学的基石。C.彼得一世D.他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宅地法》,废除了奴隶制,使北方获得了胜利,维护了国家统一、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BD两处货币上的历史人物的名字。(2)结合所学知识,从AC中任选一位历史人物,指出该国将其设计为货币图案的理由。(3)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从货币图案的设计中发现的规律。

2023-2024学年安徽省阜阳市部分学校九年级(上)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2分)“公职的取得有赖于公民权利赋予,而非君王之类权势者的任命和恩赐,从而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模式。”这种“新模式”()A.激化了印度国内的社会矛盾 B.有利于两河流域文明的初步统一 C.保证了奴隶参政议政的权利 D.影响了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演进【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雅典民主政治,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根据“公民权利”“集体管理”可知,“新模式”是雅典的直接民主政治,影响了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演进;题干材料与印度,排除AB项,排除C项。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雅典民主政治,考查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以及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2分)位于阿富汗的希腊式城市遗址阿伊哈努姆古城里有体育场、宫殿、圆形剧场等,还出土了希腊雕塑、大量希腊样式的钱币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手稿等文物。这可能是由于()A.伯里克利改革 B.罗马帝国的扩张 C.亚历山大东征 D.阿拉伯人的传播【分析】本题考查亚历山大东征,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阿富汗位于亚洲中西部,阿伊哈努姆古城是希腊式城市遗址、大量希腊样式的钱币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手稿等文物。公元前4世纪、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故C正确,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希腊和罗马分属不同国家,排除B,但在阿富汗的希腊式城市遗址以及遗址中出土的大量希腊文物与阿拉伯人无关。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亚历山大东征,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知道题干材料反映的是亚历山大东征。3.(2分)法兰克历史学家格雷戈里在克洛维去世半个世纪以后开始撰写《法兰克人史》,在书中,他称克洛维是“从‘蛮族’首领到‘圣徒’国王”()A.建立了强大的日耳曼帝国 B.皈依了基督教 C.统治时期版图不断扩张 D.建立了封建等级制度【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克洛维王朝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了许多大小不同的王国,其中最为强大的是481年建立在高卢地区的法兰克王国,是当时很有远见和才干的国王,克洛维皈依了基督教。在他的带动下。从“蛮族”首领到“圣徒”国王。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与识记克洛维王朝的相关史实。4.(2分)在中世纪的西欧,每一个庄园都有自己的法庭,领主的管家是庭长()A.实行的是封君封臣制度 B.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 C.领主掌握着司法裁判权 D.是领主统治农奴的工具【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西欧的封建庄园以及庄园法庭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根据材料“每一个庄园都有自己的法庭,领主的管家是庭长”并结合所学可知,庄园中设有法庭,C项正确,排除A,排除B,排除D。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西欧的封建庄园以及庄园法庭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5.(2分)11世纪时,意大利北部的城市博洛尼亚经济发达,过往商旅络绎不绝,一些法律学者聚集于博洛尼亚注释《罗马法典》,讨论交流法学()A.庄园经济高度繁荣 B.商品经济发展促进教育发展 C.城市获得政治特权 D.教育发展得到封建领主支持【分析】本题考查了大学的兴起,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解答】材料反映了中世纪欧洲大学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说明中世纪商品经济发展促进教育发展;庄园经济高度繁荣,题干内容没有涉及,商业纠纷时有发生,讨论交流法学,排除AC项,与题干信息“过往商旅络绎不绝,一些法律学者聚集于博洛尼亚注释《罗马法典》,逐渐形成了世界上第一所大学﹣﹣博洛尼亚大学”没有联系。故选:B。【点评】本题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6.(2分)“《罗马民法大全》中私法(民法)最完备,影响最大()A.是罗马法制建设第一步 B.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C.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D.维护了奴隶制,显示出了强烈的专制主义色彩【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罗马民法大全》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答】根据题干“《罗马民法大全》……近代欧洲各资产阶级国家的立法大多受罗马法的深刻影响。”可知,这表明《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第一步;《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维护了奴隶制,排除D项。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罗马民法大全》的相关史实。7.(2分)在文艺复兴中被重拾的古希腊文化,在中世纪时由于宗教的摧残几乎被欧洲人遗忘。阿拉伯人收藏了古希腊的典籍,收买了古希腊的科学手稿,从欧洲古代科学的废墟中保存、继承了这笔宝贵的财富。材料旨在说明()A.古希腊文化对阿拉伯产生深远影响 B.阿拉伯人为文艺复兴兴起奠定基础 C.阿拉伯人创造了独特的阿拉伯文化 D.阿拉伯人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阿拉伯文化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根据材料可知,这些信息表明阿拉伯人保存了古代文明成果,B项正确,排除A项、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无关。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阿拉伯文化等知识。8.(2分)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甘薯等作物被带到了欧洲,成为人民在饥馑之年的救命之粮。到1800年左右()A.推动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B.改变了欧洲人的饮食结构与习惯 C.促进了世界文明的交流 D.加速了世界各地人民之间的联系【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意义,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材料说明新航路开辟后,改变了欧洲人的饮食结构与习惯;材料没有涉及新航路开辟后推动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容;材料说明的是新航路开辟后,改变了欧洲人的饮食结构和习惯。排除CD项。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新航路开辟的历史意义。9.(2分)如表中的内容表明英国君主立宪制()时间事件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1701年英国议会通过《王位继承法》,把王位继承用议会立法固定下来。这部法律进一步限制王权,保证资产阶级的自由和权利。18世纪随着内阁制度的逐步确立,英国的代议制度建立起来。A.是一种较为完善的制度 B.开创了制度新模式 C.经历了不断完善的过程 D.体现君权至上原则【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不断完善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由表格中的内容可知,英国从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到18世纪,这是君主立宪制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表格是君主立宪制的不断完善的过程,排除A项,排除B项,并不体现君权至上。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不断完善等知识。10.(2分)美国独立战争前,一部分较激进的思想家认为自由属于天赋人权,英国已经侵犯了北美人民作为人的自由,北美人民有权重订契约,建立一个新的共同体。这反映出()A.北美的民族意识初步觉醒 B.北美资本主义经济有了较快发展 C.人权和自由思想深入人心 D.北美人民一致要求发动独立战争【分析】本题考查了美国独立战争,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解答】根据材料“美国独立战争前,一部分较激进的思想家认为自由属于天赋人权,表明英国与北美签订的社会契约已失去效力,建立一个新的共同体”可知,A项正确,排除B项,排除C项;排除D项。故选:A。【点评】本题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11.(2分)有学者认为,“(近代)法国人民先后信仰过人权理论、立宪制度、共和主义、恐怖统治,并为此流血战斗,以至人们一早起来就会发现世界变了样,革命消化不了他所吞噬的旧世界”。据此可以揭示法国大革命的()A.曲折性 B.重要意义 C.残酷性 D.失败原因【分析】本题考查法国大革命的相关知识,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解答】由材料“法国人民先后信仰过人权理论、立宪制度、恐怖统治,付出极大代价”可知,政局一直动荡不安,执政者变换频繁。这表明法国民主政治的进程充满曲折;材料主旨在于强调法国大革命的曲折性,排除B项,体现不出法国大革命的残酷性;法国大革命是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要搞清楚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后民主共和斗争的历程特征,还要搞清楚它产生的影响。12.(2分)据统计,1861年改革后的30年间,俄国农村社会分化加剧,一部分农民成为富农,他们购买了越来越多的土地,采用新式农具,经营资本主义农业。由此可知()A.开启了俄国近代化进程 B.推动了俄国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C.加剧了俄国的贫富分化 D.帮助广大农奴获得了真正的自由【分析】本题考查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根据“1861年改革”“经营资本主义农业”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从所学知识可知,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从所学知识可知,排除C项,1861年废除农奴制法令规定,可以改变身份。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但必须出钱赎买。农奴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排除D项。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3.(2分)19世纪晚期,资本主义经济发生重大的变化,科学技术的新成果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集中的程度越来越高。生产的集中使大量的社会财富日益集中到少数大资本家手中。材料表明()A.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B.重工业逐渐取代了轻纺织工业 C.大机器生产替代手工劳动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分析】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难度不大,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解答】A.据题干“生产的规模越来越大,集中的程度越来越高,材料表明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工业化强国,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符合题意。B.材料没有体现重工业的发展,不能反映重工业逐渐取代了轻纺织工业。C.大机器生产替代手工劳动是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发生在19世纪上半期。D.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不符合题干内容,排除。故选:A。【点评】记忆第二次工业革命背景、时间、主要成就、影响,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答。14.(2分)如图是1800﹣1890年英国人口结构变化示意图(其中①代表农民、②代表工人、③代表中产阶级)。图片内容体现了这一时期英国()A.垄断组织的产生 B.人口过度膨胀 C.城市化进程加快 D.贫富分化加剧【分析】本题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根据材料图示可知,从图中可得到英国社会发展信息有城市人口快速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材料中所述措施的原因是由于工业革命的影响和城市化;从所学知识可知,排除A项,人口过度膨胀在图示中没有体现;从所学知识可知,排除D项。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5.(2分)恩格斯认为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列宁把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由此可见,两位著名作家的作品都()A.抨击了沙皇封建专制 B.反映社会的客观现实 C.找寻人类解放的途径 D.完善了近代文学题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的历史地位的相关史实。【解答】19世纪法国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展现了19世纪上半期法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堪称“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批评现实主义文学巨匠,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复活》,展现了俄国剧烈的社会变动;列宁把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两位著名作家的作品都反映社会的客观现实。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的相关史实。二、辨析改错(8分)历史上的重要节点往往是开辟历史新局面,引领时代发展的关键。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16.(2分)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封建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判断:×改正:“封建主义化”改为“资本主义化”【分析】本题考查了资产阶级萌芽,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开始改变了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将“封建主义化”改为“资本主义化”。故答案为:×;“封建主义化”改为“资本主义化”。【点评】本题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17.(2分)1787年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对后来许多国家的政治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判断:√改正:√【分析】本题考查1787年美国宪法,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1787年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对后来许多国家的政治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1787年美国宪法也有许多不足之处。故答案为:判断:√;改正:√。【点评】本题考查1787年美国宪法,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1787年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对后来许多国家的政治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18.(2分)通过大化改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判断:错误。改正:“大化改新”改为“明治维新”。【分析】本题考查日本明治维新,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通过明治维新,实现了富国强兵。因此错误。故答案为:错误。“大化改新”改为“明治维新”。【点评】本题考查日本明治维新,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9.(2分)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使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判断:错误。改正:“第一次工业革命”改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分析】本题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因此错误。故答案为:错误。“第一次工业革命”改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点评】本题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20.(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但丁《神曲》记述作者梦游地狱、炼狱和天堂的故事,表达了作者的爱憎与立场拉斐尔《美丽的女园丁》以圆润流畅的线条把圣母、耶稣和圣约翰的优美形象和谐地组合起来,创造出充满人间气息的世界达•芬奇《最后的晚餐》以《圣经》中耶稣与十二门徒共进最后一次晚餐为题材,画中的人物刻画得精细入微,惟妙惟肖(1)根据材料一、概括表中作品的共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文艺作品诞生的背景。材料二在早期工业社会的诸多批评者中,社会主义者的声音最为响亮,也最有影响力。社会主义者致力于减轻由资本主义和工业化所带来的社会经济问题——巨大的财富差异。因此痛心于这种经济上的不平等——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美】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2)根据材料二、指出社会主义者批评早期工业社会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无产阶级早期斗争的表现。(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艺复兴、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一国际与巴黎公社的相关知识。解题关键在于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材料的正确解读。【解答】(1)共同点:根据材料一《神曲》“表达了作者的爱憎与立场”、《美丽的女园丁》“创造出充满人间气息的世界”,惟妙惟肖”等信息,这些作品都以宗教为题材。背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突破封建神学的束缚。(2)原因:根据材料二“社会主义者致力于减轻由资本主义和工业化所带来的社会经济问题巨大的财富差异。因此痛心于这种经济上的不平等。”可知,贫富分化明显,无产阶级早期斗争的表现主要包括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织工起义、建立第一国际。(3)启示:根据材料涉及的文艺复兴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相关史实,先进的思想推动社会的进步。故答案为:(1)共同点:以宗教为题材;体现人文主义精神;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突破封建神学的束缚。(2)原因:早期工业社会存在剥削制度,贫富分化明显、法国里昂工人起义;马克思;成立第一国际。(答出任意2点即可)(3)启示:先进思想推动社会进步。(言之成理即可)【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分析材料的能力。理解和识记文艺复兴、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一国际与巴黎公社的相关史实。21.(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5﹣18世纪,欧洲的殖民扩张是“以最残酷的暴力方式进行赤裸裸的劫掠”,这一时期,拉美则被西班牙和葡萄牙所征服,而亚洲则仅有若干沿海据点被占领——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近代史•上卷》(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5﹣18世纪欧洲殖民扩张的特点及影响。材料二:在法国革命的激励和英国的支持下,拉丁美洲各地的共和运动风起云涌,其领袖人物是西蒙•玻利瓦尔。……1826年,也必须是一个不拥有西印度群岛的西班牙。”当时巴西已脱离葡萄牙独立,这是拿破仑战争的又一结果。——摘编自《企鹅欧洲史•竞逐权力:1815﹣1914》(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中“共和运动”是哪一重大事件?归纳促成“运动风起云涌”的因素。【分析】本题以材料为载体,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涉及的知识点有英国的殖民扩张、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和南美的解放等。【解答】(1)根据材料一“以最残酷的暴力方式进行赤裸裸的劫掠”可知,以直接的暴力掠夺为主、法的殖民地,而亚洲则仅有若干沿海据点被占领”可知。根据材料一“‘以最残酷的暴力方式进行赤裸裸的劫掠’、法的殖民地,而亚洲则仅有若干沿海据点被占领,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有利于欧洲资本原始积累。(2)根据材料二“在法国革命的激励和英国的支持下,拉J美洲各地的共和运动风起云涌,“共和运动”是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法国大革命加速了启蒙思想的传播,也必须是一个不拥有西印度群岛的西班牙,这是拿破仑战争的又一结果,拿破仑战争削弱了西班牙;根据材料二“英国外交大臣阐述了英国支持玻利瓦尔的理由”可知。故答案为:(1)特点: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