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第2课时分层练习 2024-2025学年高二地理同步课堂(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1页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第2课时分层练习 2024-2025学年高二地理同步课堂(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2页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第2课时分层练习 2024-2025学年高二地理同步课堂(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3页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第2课时分层练习 2024-2025学年高二地理同步课堂(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4页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第2课时分层练习 2024-2025学年高二地理同步课堂(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答案第=page44页,共=sectionpages55页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二节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第2课时)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基础达标】一、选择题组读某区域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沿X、Y、Z的自然景观依次是(

)A.阔叶林、森林草原、荒漠 B.硬叶林、草原、荒漠C.落叶林、草原、荒漠 D.雨林、草原、荒漠2.引起X、Y、Z三地自然景观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从西向东降水减少 B.从西向东降水增多C.从西向东气温升高 D.从西向东海拔增加图是川西北高原东侧岷山地区某地地貌垂直剖面,有多年冻土层的地区处于3800米到4200米之间,覆盖在多年冻土层上面的是季节性冻土。季节性冻土融化后,产生含水的泥土向低处运动形成冻融土流。针阔叶混交林分布在3000米以下的河谷地带。完成下面小题。3.山地暗棕壤是发育于针叶林地带的土壤,其广泛分布的海拔是(

)A.3000米以下 B.4200米以上C.3000米至3800米之间 D.3800米至4200米之间4.图中断陷谷地,谷底较宽阔平坦,多分布有长、宽各20~30厘米颗粒大的角砾石,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流水沉积作用 B.冻融土流的侵蚀作用C.流水侵蚀作用 D.冻融土流的堆积作用自然植被与地理环境关系密切,是地理环境的一面镜子。下图为我国某山区自然保护区植被类型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5.图示山地为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即(

)A.亚热带和暖温带分界线 B.干旱区与半干旱区分界线C.草原与森林草原分界线 D.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分界线6.该自然保护区海拔最高处分布垫状植被,说明山顶的生境条件为(

)①海拔较高,风力强劲②冬季漫长,无霜期短③降水少,积雪冰川多④气候寒冷,土壤贫瘠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高寒草甸是在湿润、半湿润环境条件下形成的植被类型。近年来受气候变暖的影响,青藏高原三江源区高寒草甸生长范围变化明显。早期固过度放牧,三江源高寒草甸退化严重。后来,随着封育及控制放牧等措施的实施,草甸植被显著恢复,且长期禁牧封育区草甸生产能力低于适度放牧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影响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分布上限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 B.水分 C.光照 D.风力8.近年来受气候变暖的影响,三江源区高寒草甸(

)A.面积缩小 B.上限降低,下限升高 C.面积扩大 D.上限降低,下限降低9.相对周边适度放牧区,长期禁牧区草甸生产能力弱,是因为长期禁牧区(

)A.地温较低 B.气温较低 C.气候较干 D.光照较弱大理苍山位于云南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南北绵延48.5千米,东西宽13~20.5千米,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东西坡气温降水差异显著,山顶终年积雪,云雾缭绕。图为我国大理苍山植被垂直带谱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0.苍山夏秋多雨多云雾,冬春少雨多冰雪,气候呈现明显的干湿季特点,湿季多雨多云雾主要受(

)A.东南季风影响 B.西南季风影响 C.西北季风影响 D.东北季风影响11.大理苍山2000米以下天然植被西坡较东坡差异明显的主要原因是(

)A.西坡气温较高,干旱少雨 B.西坡耕地面积大,人类活动频繁C.西坡受低温冻害影响严重 D.西坡地势较陡,土壤含水量较少12.推测苍山东西两侧自然带景观、物种内部组成差异最小的自然带是(

)A.云南松林带 B.常绿阔叶林 C.杜鹃灌丛带 D.亚高山草甸带【能力提升】二、综合题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下图示意新疆地形、轮廓、自然带和季节性牧场图。材料二目前新疆的许多地方仍然存在着大规模、远距离的游牧(季节性转场)现象,即随着季节的变换,牧民们在盆地和山地间的不同海拔高度上,相应地变换着牧场。(1)甲山峰北坡下半部分布着山地针叶林带、山地草原带、温带荒漠带和高山草甸带等四个自然带。请根据自然带垂直地域分异的规律,按图中①--②→③→④顺序,依次写出各自然带的名称,并分析①自然带的形成原因。(2)与南坡相比,甲山北坡雪线低,解释其原因。(3)分析牧羊人随着季节变化的转场规律。1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林冠截留是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能力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研究表明:单从林冠截留率来看,常绿针叶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混交林。西南地区森林类型丰富,不同海拔、不同坡向森林面积和类型都存在差异。图为西南林区某地阳坡和阴坡森林面积占比及单位面积林冠层截留量对比图。(1)描述西南地区林冠层截留量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规律,并简析形成该规律的影响因素。(2)比较阳坡和阴坡林冠层截留总量大小,并简要分析原因。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秦岭南北的温度、气候、地形均呈现差异性变化,因而秦岭-淮河一线成为了中国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线。右图示意秦岭及其附近植被类型分布情况,虚线表示植被类型分界线。材料二:秦岭自然保护区群是秦岭山脉的典型代表和生物多样性的精华所在,已建的自然保护区群森林总面积1374.95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85%。材料三:从秦岭第二高峰鳌山(海拔3475米)沿山脊徒步至第一高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的户外徒步线路——鳌太线,以山水形胜而出名。但其积雪多、难度大、危险性高,对户外爱好者提出挑战,尤其以一段称为“石海”的路段最难,基本上是在碎石上攀爬。下图为“石海”景观示意图。(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甲地的植被类型,并分析秦岭的山脊两侧呈现“南草北树”的景观差异的原因。(2)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的建立,会使区域内水环境发生哪些变化?(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岭石海的形成过程。参考答案【基础达标】1.B2.A【解析】1.据澳大利亚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可知,X为地中海气候,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Y为热带草原气候,自然带为热带草原带,Z为热带沙漠气候,自然带为热带荒漠带。所以沿X、Y、Z的自然景观依次是硬叶林、草原、荒漠,B正确,ACD错误。故选B。2.据上题分析可知,XYZ距离海洋越来越远,水分减少,植被依次为森林、草原和荒漠,因此引起X、Y、Z三地自然景观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从西向东降水减少,A正确,B错误。在该地区这种植被类型的变化与气温、海拔关系不大,CD错误。故选A。【点睛】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分为地带性规律和非地带性现象,地带性规律分为水平地带性分异规律和山地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水平地带性分异规律分为从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和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前者主导因素是热量,后者主导因素是水分。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是水热组合的变化。非地带性现象的影响因素较多,主要有纬度、大气环流、地形、洋流等。3.C4.D【解析】3.据材料可知,针阔叶混交林分布在3000米以下的河谷地带,根据山地的垂直分异规律可知,针阔叶混交林之上为针叶林带,3800米-4200米之间为多年冻土层,而山地暗棕壤是发育于针叶林地带的土壤,因此该土壤应分布在3000米至3800米之间,C正确,ABD错误。故选C。4.据图可知,断陷谷地位于3800米-4200米之间,读图可知,其地形是波状起伏的高原,盖在多年冻土层上面的是季节性冻土。季节性冻土融化后,产生含水的泥土向低处运动形成冻融土流,冻融土流的堆积作用形成谷地当中的角砾石,所以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冻融土流的堆积作用。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在高山地区,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差异很大,从而形成了垂直气候带,植被、土壤与自然景观也相应地呈现出垂直分布的规律。(1)山地垂直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更替规律与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有些相似。(2)同一自然带,随着纬度的增加,其分布的海拔高度降低;山麓的自然带基本上与当地水平自然带相一致。(3)影响山体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有山体所在纬度──相同高度的山体,纬度愈低愈复杂,纬度愈高愈简单;山体海拔──纬度相当的山体,海拔愈高愈复杂(有极限),海拔愈低愈简单;山顶、山麓之间相对高度——相对高度大则复杂,相对高度小则简单。5.A6.B【解析】5.图中自然保护区最南部分布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部海拔高的地带和北部分布温带落叶阔叶林,由此判断其为秦岭山脉的一部分,秦岭为我国亚热带和暖温带分界线,A正确。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分界线植被一般为草原或荒漠草原,不会出现阔叶林,B错误。若是草原与森林草原分界线,其基带应有一侧为草原,C错误。若是第一和第二级阶梯分界线,其中一侧靠近青藏高原,基带应有高原高山植被,不会出现阔叶林,D错误。故选A。6.该自然保护区海拔最高处分布耐旱、耐贫瘠且较为低矮的垫状植物,说明这里气候寒冷、风力较大、无霜期短,①②正确。虽然山顶海拔较高,降水较少,但图中未显示有积雪冰川的存在,③错误。因山顶海拔较高,气候寒冷,土壤贫瘠,不利于高大植物的生长,④正确。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影响植被的因素主要包括:热量、光照、降水、地形、水源、土壤、风力、人类活动。7.A8.C9.A【分析】7.根据材料可知,高寒草甸适宜生长在湿润和半湿润环境条件下,而青藏高原的高寒草甸区环境湿润,由于海拔高,热量相对不足,限制了高寒草甸的分布上限,故热量条件是限制因素,也是主导因素,A正确;水分、光照和风力等因素影响在此成为次要因素,B、C、D错误。故选A。8.热量条件是影响三江源高寒草甸生长的主导因素。受气候变暖影响,三江源地区热量条件改善,高寒草向区的生长上限提高,而下限变化不大(三江源区低海拔处水热条件较好,原本就是草甸区),BD错误;在全球变暖影响下,高山草甸上限升高,高寒草甸区生长的整体范围增大,面积扩大,C正确,A错误。故选C。9.相比于适度放牧区,长期禁牧区的枯草积累较多,对地面遮荫明显,地温较低,草甸生长速度较慢,生产能力较弱,A正确;在小尺度范围比较,长期禁牧区和适度放牧区的气温、降水、光照等条件差异是比较小的,B、C、D错误。故选A。【点睛】青藏高原上广泛分布着由适低温的中生多年生草本植物组成的高寒草甸,它宛如绿色的地毯连片展布在中东部的缓切割高原上。嵩草草甸分布最广,以嵩草属植物占优势,它植株低矮,密集丛生,具有地面芽、赖短根茎行营养繁殖等特点,能适应生长期短、融冻作用频繁及低温寒冷等不利条件,是适应大陆性高原寒旱化生态环境的独特类型。10.B11.A12.C【解析】10.读材料可知,云南大理苍山地处我国西南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东西坡气温降水差异显著。读图,西坡常绿阔叶林生长茂盛,说明西坡为迎风坡降水丰富,故湿季多雨多云雾主要受西南季风影响,B正确,A错误;干季受东北季风影响,冬春少雨多冰雪,CD错误。故选B。11.读图可知,大理苍山2000米以下的天然植被:西坡为亚热带河谷灌丛,东坡为半湿润常绿阔叶林,相同海拔高度处自然植被差异较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坡是典型的干热河谷,较同海拔处气温高,降水少,A正确;天然植被的类型与人类活动,B错误;干季受东北季风影响,东坡为迎风坡,影响更大,C错误;材料中没有坡度信息,D错误。故选A。12.苍山地处亚热带季风区,山脉东西两侧受季风影响,自然带出现明显差异,但在山顶部位因山体面积缩小,东西两侧自然条件差异减小,因而东西两侧自然带景观和物种内部差异不大,读图可知,山顶东西两侧主要自然带为杜鹃灌丛带,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大理苍山位于云南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山顶终年积雪,云雾缭绕,全年干湿季明显,年平均温度15.5℃,降水量在1000~2000mm。【能力提升】13.(1)①温带荒漠带、②山地草原带、③山地针叶林带、④高山草甸带。甲山峰山麓地带位于温带大陆内部(远离海洋),再加上高大山地的阻挡,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植被稀疏,形成温带荒漠带。(2)北坡位于于阴坡,蒸发弱;大西洋湿润气流的迎风坡,降雪多。(3)新疆山地垂直差异显著,草类资源的空间分布随温度的垂直变化而变化。春季山地阳坡带升温快,草类生长快形成春季牧场;夏季转场至高海拔的高山草地形成夏季牧场;秋季随着温度下降,牧畜再次回到山地阳坡,形成秋季牧场;冬季,向阳一侧的盆地、谷地荒漠草原温度相对更高,形成冬季牧场。【分析】本题以新疆地形、轮廓、自然带和季节性牧场图为背景,设置3小题,涉及自然带、雪线及山地牧场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及地理实践力的学科素养。【详解】(1)读图可知,图中甲山峰所在的山脉是天山山脉。北坡山麓地带属于温带干旱大陆性气候地区,故①是温带荒漠带,随着山体海拔高度上升,降水逐渐增多,依次出现②山地草原带、③山地针叶林带、④高山草甸带。该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距海遥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加上山地的阻挡作用,使得该地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植被稀疏,所以山麓地带形成温带荒漠带。(2)山地雪线主要受降水、温度及坡度的影响。甲山为天山,位于北回归线以北,终年正午太阳在南,北坡为阴坡,气温低,蒸发弱,积雪不易融化;北坡还是大西洋湿润气流的迎风坡,冬季降雪多,故雪线更低;南坡为阳坡、背风坡,雪线更高。(3)新疆山地垂直差异显著,牧民随草场资源进行季节性转场。读图可知,春秋牧场均位于山地阳坡,是因为春季山地阳坡升温快,草类生长快,牧民在此放牧形成春季牧场;夏季转场到山地海拔在2000米~3000米的高山草地,这里气候凉爽,水草丰美,形成夏季牧场;随着温度下降,夏季结束牧民再次转场至山地阳坡,这里的草场经一段时间的休整再次变得茂盛,成为秋季牧场;冬季,盆地谷地荒漠草原地带,由于地形相对封闭,位于山地向阳一侧,温度相对更高,地面没有厚雪覆盖,牲畜能觅食牧草,成为牲畜越冬的冬季牧场。14.(1)变化规律:海拔1500米以下,随海拔的升高林冠层截留量逐渐增加,海拔1500米附近林冠层截留量达到最多:海拔1500米以上,随海拔升高林冠层截留量则迅速减少。因素:林冠层截留量随降雨量增加而增加(林冠层截留量与降雨量呈正相关):森林面积越大,林冠层截留量越大:森林类型不同,叶面积大小不同,林冠层截留量也不同(或常绿林的林冠截留量大于落叶林和混交林)。(2)比较:阳坡林冠层截留总量比阴坡大。原因:西南地区的降水多由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在山地南坡形成,南坡处于山地迎风坡,降水量更多:南坡是山地阳坡,水热条件好,植被更茂密,森林面积更大,林冠层截留量更大。【分析】本题以西南林区某地阳坡和阴坡森林面积占比及单位面积林冠层截留量对比图为背景,涉及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植被的影响因素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详解】(1)根据图中信息,林冠层截留量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海拔较低的区间内,截留量随海拔升高而增加;而在海拔较高的区间内,截留量则随海拔升高而减少。在海拔1500米以下,随海拔的升高林冠层截留量逐渐增加,且海拔1500米附近林冠层截留量达到最多,而海拔1500米以上,随海拔升高林冠层截留量则迅速减少。通常情况下,随着海拔的增加,降水量也会增加,这有利于林冠层截留量的增加,由于林冠层截留量与降雨量呈正相关,所以林冠层截留量随降雨量增加而增加;森林面积越大,林冠层的结构和密度也会发生变化,这会直接影响截留量,一般导致林冠层截留量越大;不同海拔高度植被类型不同,林冠层的结构和密度不同,这会影响截留量,如森林类型不同,叶面积大小不同,林冠层截留量也不同(或常绿林的林冠截留量大于落叶林和混交林)。(2)根据图中信息,阳坡林冠层截留总量比阴坡大。这是由于西南地区的降水多由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在山地南坡形成,南坡处于山地迎风坡,降水量更多,而南坡是山地阳坡,水热条件好,植被更茂密,森林面积更大,林冠层截留量更大。15.(1)植被类型;(温带)落叶阔叶林。原因;①在山脊南侧,由于是阳坡,光照足,气温高,蒸发量大,导致土壤水分条件差,因此形成草地;②而在北坡,由于是阴坡,光照少,气温低,蒸发量小,土壤水分条件好,形成森林。(2)自然保护区群的建立,使得植被覆盖率增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上升,①增加了地表水的下渗,②调节了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河流季节变化减小(水位季节变化减小),③植物的蒸腾作用使空气中水汽含量增加。(3)①山上植被覆盖度较低,岩石裸露;②裸露岩石存在裂隙,在(寒冻)风化作用下,水分冻结膨胀,岩石破裂形成大片巨石角砾(或者因温度变化,组成岩石的矿物不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