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别了,“不列颠尼亚”》《县委书记——焦裕禄》群文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新闻报道的一般特征,把握不同新闻体裁的不同特点。2、体会两篇作品各自的独到之处:赏析《别了,“不列颠尼亚”》写作视角的独特之处,反复品味那些富有意味的细节,掌握在新闻中运用现场景物表情达意与现实场景和背景资料相融合的写法。抓住《县委书记——焦裕禄》中的典型感人事迹,去体悟人物的精神之美。3、体会作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教学过程】新课导入1、回顾旧知初中八年级教材新闻《百万雄师过大江》,高一必修上册人物通讯《喜看稻菽千重浪》《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杨》2、同学们,我们已经有了一定的新闻知识储备,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别了,“不列颠尼亚”》《县委书记——焦裕禄》,学习不同新闻体裁的特点,体会这两篇文章各自的独到之处,感受中国人民改天换地的精神风貌,感知榜样的力量。任务一:了解新闻报道的一般特征,把握不同新闻体裁的不同特点。(一)《别了,“不列颠尼亚”》1、新闻定义: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和正在发生或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具有社会意义的、引起公众兴趣的事实的及时报道。表达方式:新闻一般只客观报道,主要使用记叙的表达方式。有时也适当进行描写以增强具体性和现场感,有特殊的必要时,可发表议论和抒情。分类: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基本特征:①真:内容真实,事实准确。②短:简明扼要,篇幅短小。③快:迅速及时,有时效性。④新:内容新鲜,有价值。⑤强:思想性和指导性强。六要素: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何故(Why)如何(How)新闻的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消息是新闻报道中使用最多的一种文体,具有及时、简明、真实的特征。消息的结构包括标题、电头、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六部分。)①标题:消息的眼睛,要在第一时间传达出消息最重要、最吸引人的信息,力求鲜明、概括、准确、生动。形式:单行标题、多行标题多行标题一般分三种:引题+正题正题+副题引题+正题+副题②新闻电头是说明消息来源的短语。一般用来说明新闻稿件发出的单位、地点和时间,如"新华社北京5月1日电"。电头一般放在正文之前,但有时也可放在稿件的末尾。本报记者、通讯员采写的稿件,一般使用"本报讯"。如果对通讯社稿件做了某些删节,应用"据××社×地×月×日电"。③导语: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一自然段,用简明的文字,概述最核心的信息。提纲挈领,牵引全文,吸引读者。④主体:对导语作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⑤背景:事件发生的背景、环境、与其他方面的联系等,为烘托新闻的主题服务。⑥结尾:结语,是新闻的最后一段或最后一句话,主要阐明新闻所述事实的意义,加深读者对新闻的理解、感受,使其从中得到更多的启示,语言精练,紧扣主题。2、《别了,“不列颠尼亚”》选自《1949-1999新华社优秀新闻作品选集、对外新闻选》。作者署名为周婷、杨兴,实际上是周树春、胥晓婷、杨国强、徐兴堂四人名字各取一部分组成的。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新华社四位记者合写了一篇题为《别了,“不列颠尼亚”》的新闻,出色地记录了英国王储查尔斯和末代港督彭定康乘“不列颠尼亚”号皇家游轮撤离香港的最后历史时刻,这篇新闻曾获第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以及1997年新华社社级好稿。(二)《县委书记——焦裕禄》1、通讯通讯,是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通讯的类型有: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概貌通讯、新闻故事、文艺通讯、主题通讯、旅游通讯。最常见的是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它是应用写作研究的重要文体之一。人物通讯:用来报道特定人物的一种新闻体裁。以写人物的思想和事迹为主的通讯。一般有一个或几个中心人物。人物通讯的关键是抓住人物的特点,揭示出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人物的情怀和思想境界。要求写作中既见事,又见人,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特点:①严格的真实性;②报道的客观性;③较弱的时间性(相对新闻消息而言);④描写的形象性;⑤较浓的议论色彩。人物通讯分类:传记式:能够较完整地概述人物一生的事迹,篇幅较长,内容丰富。特写式:侧重于写人物的一时一事或某一侧面。群像式:报道对象不止一个,而是一个集体中的若干人,或同一时空范围内的几个同类人。2、关于作者穆青,曾任新华通讯社社长、近代新闻记者。冯健,解放前夕主要从事新闻宣传报道工作。建国后,历任新华通讯社开封分社、江西分社记者,新华社中南总分社、湖北分社记者、编委。周原,新华社高级记者,1944年参加八路军,1945年,周原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调入新华社任记者、高级记者、国内部机动采访室主任。(三)通讯与消息区别通讯和消息同属于新闻类别,共同以真实性为基础,注重时效性;但两者又有明显的不同。(1)从时效性看:消息要求更高,比通讯来得更快;通讯的时效性往往不及消息。通讯发稿件较慢,因其对材料的要求比较严格,要求更详细、深刻、生动、典型,且记者有一个采集、选择和认识的过程。通讯强调报道的完整性,有时还必须等新闻事件有一个较充分的展示过程或等事物发展有一个阶段性成果时,采写通讯的时机方成熟。(2)从内容上看:消息内容广泛,但只是高度概括的报道,不追求细节;通讯报道的是有影响、有特点的人和事,需要搜集材料,选择更典型的事例,全面深入地报道事物的来龙去脉,反映事物的本质,并容许细节描写。(3)从篇幅上看:消息一般篇幅较短,通讯一般篇幅较长。消息篇幅比较短,多为百字或数百字,内容简明扼要,文字干净利落;通讯篇幅稍长一点,发稿时间也稍缓一些,但仍然要求尽可能地短、快。(4)从表达方式上看:消息多用叙述,语言简洁明快;通讯虽也以叙述为主,但可以灵活运用描写、议论、抒情,并可使用比喻、拟人、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提高语言的表现力。(5)从语言上看:消息的写作主体采用第三人称叙事,即以局外人的姿态出现,让“他”“他们”以及被报道主人公的名称、身份运行在字里行间,极少让“我”出现在报道之中;通讯则不然,出于详尽、深入的需要,第一、二、三人称各显所长,“我”“你”“他”在描写、议论、叙述、抒情中各取所需。消息较少有议论、描写,极少有抒情;通讯常常融描写、议论、抒情于一体。通讯通常借助文学手法表现主题,通讯包括报告文学,和一般意义上的文学作品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其具有真实性。任务二:体会两篇作品各自的独到之处。赏析《别了,“不列颠尼亚”》写作视角的独特之处,反复品味那些富有意味的细节,掌握在新闻中运用现场景物表情达意与现实场景和背景资料相融合的写法。抓住《县委书记——焦裕禄》中的典型感人事迹,去体悟人物的精神之美。(一)《别了,“不列颠尼亚”》1、按照新闻的基本构成划分课文层次。【预设】标题:《别了,“不列颠尼亚”》导语:(第1段)香港末任港督乘“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主体:(第2—10段)叙述了中央关于香港政权交接的一系列仪式背景:港督府变迁(4)、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港岛(7)、英国对香港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8)结语:(第11段)叙述英国对香港管治的开始与结束2、香港回归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世界各大媒体聚焦这一时刻,从不同的视角报道这一重大事件。在众多报道中,《别了,“不列颠尼亚”》可谓别具一格,曾在第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荣获一等奖,并成为入选高中教材的唯一一篇。那么,这篇报道究竟有什么独特之处?【预设】(1)独特的角度和巧妙的标题作者没有写交接仪式的现场多么庄严,也没有写欢庆回归的人们多么激动,而是选择了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撤离香港这样一个角度,新颖且具有象征意义。如此,告别的就不仅仅是人,而是150余年的英国殖民统治,中国崛起的自豪感和幸福感油然而生。别了,“不列颠尼亚”,一个倒装,一个借代,以强调的句式、具有标志性和象征意味的具体事物,宣告了英国统治的结束,既有对侵略者的嘲讽,又有民族自豪感蕴含其中。(2)现场与历史的交织,事实与情感的辉映。这则消息第1段导语简明交代新闻事实,即英国长达150多年的统治已经终结、接下来的10段主体部分基本上采用的是现实场景与历史材料穿插安排、互相印证的结构;在记述事实的同时,还通过一些词句渗透作者的情感。(段落现实场景历史材料表达情感的语句)①2-4段:现实场景:4时30分,港督府告别仪式(第一次降旗),表明港督将永远成为历史。历史材料:港督府建成时间,其后的扩建、发展表达情感的语句:“蒙蒙细雨”“日落余音”“最后一次”“成为历史的陈迹”②5-7段:现实场景:晚6时15分至7时45分,添马舰东面广场告别仪式(第二次降旗),象征英国长达150多年的管治结束。历史材料:156年前,英国士兵占领港岛,升起英国国旗,英国管治开始。表达情感的语句:“雨越下越大”“降下了米字旗”③8-9段现实场景:子夜时分,最庄严的政权交接仪式,米字旗落下,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历史材料:英国对香港殖民统治长达一个半世纪。表达情感的语句:“最为世人瞩目”“冉冉升起”“从此恢复”④10-11段现实场景:0时40分,查尔斯王子及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离岗。历史材料:米字旗插上港岛的时间,英国管治香港的精确时间,大英帝国从海上来。表达情感的语句:“很快消失”“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补充】现实与历史交织的手法有何作用?(插入背景资料的作用)①补充新闻事实,丰富了新闻的内容。(内容)②形成今昔对比,不仅使现实场景有画面感,还使人感受到深厚的历史内涵,从而产生历史纵深感。(效果)③在今昔的沧桑巨变中,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仪式本身的现实意义——对香港回归的喜悦与自豪感。(主题)【小结】四个特定的现实场景构成这篇报道的主要内容,反复被提及的时间真实而细致地再现了香港回归祖国怀抱这一历史时刻;而现实场景中着重描述国旗的升与降,则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因为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与标志。在记述的同时,作者又巧妙融入相关的历史背景材料,历史与现实像一个个特写镜头,既形成对比,又让人产生强烈的历史纵深感。同时,在对事实的记述中,我们能明显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态度。比如从开始时的“蒙蒙细雨”,到第二次降旗时的“雨越下越大”,这雨似乎是英国人伤心的泪水,而对中国人来说却恰似幸福的甘霖,别具深意。又如“日落余音”“日落仪式”等词语的使用,让读者深刻地感受到所谓“日不落帝国”已经成为“过去式”。(3)简短的报道文字不乏入微的细节描写。一般来说,消息报道以清楚记述事实为主,不太关注细节,这篇报道则在细节处理上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①作为末任港督的彭定康,当他即将告别港督庭院时,是“面色凝重”地“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这几个细节连缀在一起,把英国对香港管治的末日之感刻画得淋漓尽致。②又如“不列颠尼亚”号游轮与大厦上巨幅紫荆花图案所构成的“日落仪式”的背景,这是作者的独特发现,一经纱笔点染,便给读者的心理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从而深刻地烙印在人们的脑海中。再如“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这样细致的描述,更让读者感受到祖国的尊严和民族的骄傲,百年前的耻辱,在中国改革开放的今天,终于得以洗雪。(4)恰到好处地运用对比手法。港督府建筑历史与现实的对比,156年前英国升旗与今日降旗的对比,英国米字旗与中国五星红旗前后易帜的对比。这些对比内容各异,但无一例外地都在昭示:英国的统治已经不再,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在自己的领土上行使我们自己的主权。特别是全文最后一句“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大海这一诗意的背景,通过一“来”一“去”的对比,中国人民喜悦之情跃然纸上。恰到好处地运用对比手法,体现了高超的语言表达艺术。(二)《县委书记——焦裕禄》《县委书记——焦裕禄》属于以写人物的思想和事迹为主的人物通讯,人物通讯的关键是抓住人物的特点,揭示出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人物的情怀和思想境界。要求写作中既见事,又见人,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本文特别注意选取典型材料,通过典型材料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和品格。阅读全文,对照小标题,看看作者使用了哪些具体事例,这些事例具有怎样的典型意义(展现了人物什么样的精神之美)?1、尝试归纳文中焦裕禄的具体事迹导语(1-7):到兰考上任的背景及下乡情况概述。第一节(8-16):带领县委班子深入一线调查研究。第二节(17-27):兰考遭遇洪灾后,带领兰考人民全力救灾。第三节(28-36):身患肝癌,仍心系人民,不顾自身。第四节(37-62):在病中依旧关心兰考县的人民。第五节(63-71):焦裕禄的精神永远流传,向榜样看齐。2、这些事例具有怎样的典型意义(展现了人物什么样的精神之美)?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亲临一线,身先士卒当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共产党员要出现在群众面前——心系群众,忘我工作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热爱群众,无私奉献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没有死,他还活着——他没有死,他还活着小结:这几个小标题是按照焦裕禄同志的事迹和品质,按照时间为线索进行安排,每一节中都有一个核心的主题,每个标题都是焦裕禄品质的一个侧面,而加起来则形成了一个立体的焦裕禄。3、文章是如何展现焦裕禄这一美好形象的?(小结)【预设】①以小标题讲述故事,通过典型事件展现刻画人物形象。带领县委班子深入一线进行细致的调查研究,制订改造兰考的方案。通过这一具体事件体现了他亲临一线,身先士卒的精神品质,赞扬了焦裕禄求实细致的工作作风。②通过细节描写(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展现刻画人物形象。“活着我没有治好风沙,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通过这一语言描写,展现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品质,赞扬了焦裕禄不忘初心的革命情怀。③通过他人侧面描写。“我们的好书记,你是活活地为俺兰考人民,硬给累死的.....”赞扬了焦裕禄一心为民的崇高品德。④引用焦裕禄原话正面展现刻画。“活着我没有治好风沙,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通过这一语言描写,展现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品质,赞扬了焦裕禄不忘初心的革命情怀。⑤文章灵活运用描写、议论、抒情,通过作者包含深情、赞美的话语展现了焦裕禄这一榜样形象。任务三:体会作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这是两篇分别诞生于改革开放新时期和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新闻作品。《别了,“不列颠尼亚”》是消息,报道香港历经沧桑之后回归祖国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反映了中国人民对维护国家主权、民族尊严和领土完整的不懈追求;《县委书记的榜祥--焦裕禄》是通讯,记述一位“党的好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光荣事迹,展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苦历程和中国共产党人改天换地的伟大信念。体会两篇作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1、回顾背景①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面对英国船坚炮利,中国战败。清政府在《南京条约》中被迫割让香港岛。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同志与时任英国首相的撒切尔夫人进行了多次交涉,最终在1984年的《中英联合声明》中达成协议,英国于1997年7月1日将香港主权归还中国。1997年7月1日零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这是中华民族的大事,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②河南省兰考县位于黄河故道、饱受风沙、内涝和盐碱“三害”困扰。1962年底,焦裕禄出任兰考县县委书记。当时正是兰考“三害”严重时期,全县35万人民面临着生存考验。为解决兰考的灾害问题,焦裕禄鞠躬尽瘁,积劳成疾,身患肝病仍跑遍全县120个村庄,带领全县群众封沙、治水、改造盐碱地,取得明显成效。他身染重病,疼痛时便用硬物顶住肝部坚持工作,直至被县委强行送进医院。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因肝癌病逝,终年42岁。2、体会两篇作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1)读完《别了,“不列颠尼亚”》,你有什么体会?观看香港回顾的相关视频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洗刷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迈出了祖国完全统一的重要步伐,香港回归是彪炳中华民族史册的千秋功业。今天的我们,更应该秉承先辈遗志,为维护国家主权、民族尊严和领土完整而不懈奋斗!(2)读完《县委书记的榜祥——焦裕禄》一文,尝试总结焦裕禄精神的内涵以及谈谈对你的启示。【预设】焦裕禄精神内涵: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①服务群众的公仆情怀”他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探寻治理“三害”的方法,在顶风冒雪的访贫问苦中,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班安全教案详案:放学路上
- 中班语言诗歌教案10篇
- 生产主管品质培训课件
- 中班游戏详案教案:动手做游戏乐
- 肺脓肿治疗要点及护理
- 1.2.1 昼夜更替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 皮肤科红皮病课件
- 电梯制动器培训
- 2023年山东省潍坊市高考地理一模试卷
- 湖北商贸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设计与推广》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关于健康的课件图片
- 2024年度上海市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题库与答案
- 适合全院护士讲课
- 2024年医学高级职称-全科医学(医学高级)考试近5年真题集锦(频考类试题)带答案
- 2024年全国半导体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智能硬件装调员赛项)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书(模板)
- 急救理论知识试题库(附参考答案)
- 批判与创意思考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高中语文《荷塘月色》教学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 2024-2030年中国蓝宝石材料市场经营形势与应用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 2024年秋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口语交际 用多大的声音 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