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贸人才梯队建设与储备_第1页
渔贸人才梯队建设与储备_第2页
渔贸人才梯队建设与储备_第3页
渔贸人才梯队建设与储备_第4页
渔贸人才梯队建设与储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1/23渔贸人才梯队建设与储备第一部分渔贸人才队伍现状分析 2第二部分渔贸人才梯队构建需求 3第三部分渔贸人才储备机制设计 6第四部分渔贸人才培养路径规划 9第五部分渔贸人才评价体系构建 12第六部分渔贸人才选拔与任用机制 15第七部分渔贸人才激励与发展措施 17第八部分渔贸人才队伍建设保障措施 21

第一部分渔贸人才队伍现状分析关键词关键要点主题名称:年龄结构失衡

1.渔贸人才队伍中青年人才数量不足,平均年龄偏高。

2.老年渔贸人才即将退休,造成人才断层风险。

3.年轻一代对渔贸行业缺乏兴趣和吸引力,导致人才培养和储备困难。

主题名称:专业素质不足

渔贸人才队伍现状分析

一、总量不足,结构性缺口明显

当前,渔贸行业整体人才供需失衡,人才总量不足,结构性缺口明显。

根据农业农村部统计,截至2022年,全国渔贸从业人员约为200万,仅占全行业从业人员的5%左右。其中,高学历、高技能人才严重缺乏,高级人才占比不足5%,中级人才占比仅为20%左右。

二、知识结构单一,技术水平滞后

大部分渔贸从业人员学历偏低,知识结构单一。据统计,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渔贸从业者不足30%,大多数仅具有高中或以下学历。

此外,渔贸行业技术更新缓慢,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普遍滞后。传统渔贸模式仍占据主流,数字化、智能化程度较低。

三、年龄结构老化,后继乏力

渔贸行业从业人员年龄结构严重老化。据统计,40岁以上从业者占比接近50%,而青年人才占比不足20%。

老龄化问题导致行业创新能力不足,后继乏力。年轻人才缺乏进入行业的机会和平台,难以形成稳定的梯队建设。

四、岗位人才培养滞后,技能培训不足

渔贸行业岗位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技能培训滞后。企业对人才的培养投入不足,从业人员缺乏系统性的职业化培训。

导致从业人员难以掌握现代渔贸技术,无法满足行业发展需求。

五、人才流失严重,行业吸引力不足

渔贸行业人才流失严重,从业人员流向其他行业或转岗。

原因在于渔贸行业薪酬待遇偏低,工作环境相对恶劣,职业发展空间有限。导致行业吸引力不足,难以留住优秀人才。

六、区域发展不均衡,人才分布不均

渔贸行业人才分布不均衡,沿海发达地区人才较为集中,而内陆地区人才短缺严重。

导致区域间渔贸产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制约了行业整体均衡发展。第二部分渔贸人才梯队构建需求关键词关键要点【渔业技术人才需求】

1.掌握农业领域的精深技术,精通渔业生产、加工、储运等全产业链环节。

2.具备较强的实操能力,能够熟练应对渔业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和突发状况。

3.拥有创新思维和研究能力,能够积极参与渔业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

【渔贸管理人才需求】

渔贸人才梯队构建需求

渔贸产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构建完善的人才梯队是确保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以下是对渔贸人才梯队构建需求的详细分析:

1.行业规模扩张与产值提升

近年来,我国渔业产值稳步提升,2021年达到3.64万亿元,同比增长6.5%。渔贸业作为渔业产业链的重要环节,其发展规模与产值也呈上升趋势。根据农业农村部的统计,2021年全国水产品流通总量达到9300万吨,同比增长3.2%,流通总额达2.17万亿元,同比增长12.6%。随着渔贸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增大。

2.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

科技进步正不断推动渔贸产业的转型升级。冷链物流、电子商务、大数据等新技术在渔贸领域的应用,对人才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冷链物流管理需要专业人才掌握食品科学、制冷技术、物流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而电子商务运营需要人才具备互联网营销、数据分析等方面的技能。

3.市场竞争加剧与国际化需求

随着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加剧,渔贸企业面临着人才争夺的压力。同时,我国渔业正在逐步走向国际化,对懂外语、熟悉国际渔业贸易规则的人才需求也不断增加。因此,需要培养能够适应复杂市场环境、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梯队。

4.产业链条延伸与融合

渔贸产业链条正在不断延伸,与食品加工、餐饮服务等行业深度融合。这需要人才具备复合型知识结构,既懂渔业技术,又懂食品加工工艺或餐饮管理。同时,产业融合也带来了一系列新业态,如社区团购、盒马鲜生等,对人才的创新能力和适应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人才老龄化与代际更替

目前,渔贸领域存在着人才老龄化的问题。根据统计,50岁以上从业人员占比超过50%。随着老一辈人才的退休,需要尽快培养年轻一代人才,实现人才代际更替,保证产业的持续发展。

基于以上需求,渔贸人才梯队构建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人才引进、培养和激励,扩大渔贸专业人才队伍规模。通过高校招生、社会招聘、人才培养计划等多种途径,引进和培养高素质人才。同时,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2.复合型人才培养

注重培养既懂渔业技术,又懂食品加工、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等相关领域的复合型人才。通过产学合作、岗位培训、技能竞赛等多种方式,提升人才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

3.国际化人才培养

培养精通外语、熟悉国际渔业贸易规则、具有国际视野的国际化人才。通过国际交流、海外培训等途径,提升人才的国际化能力。

4.新兴领域人才培育

重点培育懂互联网营销、数据分析、社区团购等新兴领域的专门人才。通过专业培训、实践锻炼等方式,提升人才的创新能力和适应性,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5.人才梯队建设

建立分层分级的人才梯队,包括专业技术骨干、后备人才、青年人才等。通过明确的培养计划、轮岗交流、导师带徒等机制,促进人才梯队有序成长。第三部分渔贸人才储备机制设计关键词关键要点人才需求分析

1.综合分析渔贸行业发展趋势和产业结构变化,明确对不同层次和类型渔贸人才的具体需求。

2.结合企业运营和发展规划,针对性制定人才梯队建设和储备目标。

3.定期开展人才需求调研,及时把握渔贸行业人力资源动态,调整储备机制。

人才选拔与培养体系

1.建立科学的人才选拔机制,通过公开招聘、校园宣讲、社会引进等方式吸纳符合要求的人才。

2.构建系统的人才培养体系,包括岗位培训、导师带教、学历培训、实践锻炼等多种形式。

3.重视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打造渔贸行业专业化、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队伍。渔贸人才储备机制设计

一、储备机制的原则

1.战略性原则:依据渔贸行业发展战略和人才需求预测,有针对性地储备人才。

2.科学性原则:基于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和选拔标准,公平公正地选拔储备人员。

3.长期性原则:立足于行业长远发展需要,持续开展人才储备工作。

4.专业性原则:储备人员应符合渔贸行业专业技术要求。

5.多样性原则:注重储备不同层级、不同专业、不同背景的人才。

二、储备机制的载体

1.人才库:建立行业人才库,收集和管理储备人员信息,为人才选拔和使用提供基础数据。

2.高校合作:与渔业院校开展合作,联合培养储备人才,提供实习和实践机会。

3.行业培训:开展系统化、针对性的行业培训,提升储备人员的专业技能。

4.轮岗交流:安排储备人员在不同岗位和部门轮岗交流,拓展其视野和能力。

三、储备机制的流程

1.人才需求预测:根据行业发展规划和岗位分析,预测未来人才需求数量和专业结构。

2.储备人员选拔:通过公开选拔、定向培养等方式选拔储备人员。选拔标准包括专业素养、工作能力、发展潜力等。

3.人才培养:为储备人员提供全面系统的专业培训,包括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提升。

4.跟踪管理:建立储备人员跟踪管理制度,及时了解其思想动态、工作表现和能力发展。

5.使用与退出:根据实际需要,将储备人员使用到重要岗位或项目中,或根据相关条件退出储备体系。

四、储备机制的评价

1.储备率:储备人员数量与行业人才需求数量的比值。

2.储备人员能力:储备人员专业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水平。

3.储备人员使用率:储备人员被使用到重要岗位或项目的比例。

4.人才储备机制运行效率:储备机制各环节的运作效率和有效性。

五、储备机制的数据支持

1.人才需求数据:行业发展规划、岗位分析、同行业数据对比等。

2.储备人员数据:人才库信息、选拔考试成绩、培养培训记录、工作表现评估等。

3.人才使用数据:储备人员使用岗位、项目参与情况等。

4.人才储备机制运行数据:选拔人数、培训频次、轮岗次数等。

六、储备机制的实践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建立了水产人才储备库,储备全国优秀水产科技人才。

*与国内外知名大学联合培养水产博士和硕士研究生。

*开展水产行业高层次培训,提升储备人员的专业和管理能力。

(2)大连海洋大学

*与沿海渔业企业合作建立校企合作平台,为企业储备管理和技术人才。

*设立水产行业定向培养硕士研究生项目,培养具有行业实践能力的储备人员。

*开展行业技能培训,提升储备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

(3)青岛海洋渔业职业技术学院

*建立了行业人才储备平台,储备渔业生产技术和管理人才。

*与渔业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为企业定向培养储备人才。

*开展渔业行业技能大赛,选拔和培养优秀储备人员。第四部分渔贸人才培养路径规划关键词关键要点高校教育培养

1.加强渔业大学和综合性大学的渔类科学、海洋渔业等相关专业建设,完善课程体系,注重实践教学和应用性人才培养。

2.探索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与渔业企业、行业协会联合培养高素质渔贸人才,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和职业适应性。

3.加强产学研合作,开展重大渔业技术攻关项目,为渔贸人才培养提供科研实践基地,促进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

职业教育培养

1.完善职业学校渔业技术、渔业管理等相关专业设置,更新教学内容,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培养面向渔业经营管理、水产品加工等岗位的技术人才。

2.加强职业教育与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提供学生实践机会,提升职业技能和专业素养。

3.推行渔业职业资格认证制度,为渔贸人才提供职业晋升通道,促进人才队伍专业化发展。

企业培训提升

1.建立企业培训体系,制定针对不同岗位和业务需求的培训计划,提升员工渔业技术、营销管理等方面的专业能力。

2.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机制,开展技术攻关、课题研究,促进渔贸人才的深造和提升。

3.探索建立渔业行业协会培训平台,提供行业交流、技术分享和人才培养的机会,提升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渔贸人才培养路径规划

一、人才梯队建设与储备的必要性

随着渔业贸易的快速发展,对渔贸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建立渔贸人才梯队并进行储备,对于促进渔业经济发展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渔贸人才培养路径

渔贸人才培养路径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初级阶段

*招生和选拔:从高中毕业生或相关专业在校生中选拔具有良好学习基础和综合素质的学员。

*基础课程学习:学习渔业概论、渔业经济、渔业政策、渔业市场等基础理论知识。

*实习实践:在渔业企业、贸易公司等单位进行实习实践,了解渔贸行业实际运作。

2.中级阶段

*高级课程学习:学习国际渔业贸易、渔产品加工技术、渔业物流与仓储等中级专业知识。

*项目实践:参与渔贸项目的实地考察、方案设计和实施,积累项目管理经验。

*资格认证:取得渔业经济管理师、国际渔业贸易师等行业资格认证。

3.高级阶段

*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培养:攻读渔业经济、国际贸易等相关专业的硕士或博士学位,提升理论和研究水平。

*高级管理研修:参加渔贸企业高级管理研修班,提升管理能力和领导力。

*国际交流与合作:与海外渔业行业机构和专家开展交流与合作,开阔国际视野。

三、渔贸人才培养策略

1.加强产学合作

与渔业企业、贸易公司建立产学合作关系,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提供实习和实训平台。

2.创新教学模式

采用案例教学、模拟实训、项目实践等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引进来自渔业行业和学术界的资深专家,打造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为人才培养提供专业保障。

4.完善职业培训体系

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培训体系,为渔贸企业员工提供技能提升和知识更新的机会。

5.提供职业发展通道

为渔贸人才提供明确的职业发展路径和晋升通道,激发人才成长动力。

四、数据佐证

*根据农业农村部统计,2021年我国渔业贸易总额超过1700亿美元,同比增长12.6%。

*2022年,我国渔业经济管理师考证人数突破10万人,创历史新高。

*2023年,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开展了渔贸企业高级管理研修班,有来自全国各地的50多名渔贸企业高管参加。

五、结论

渔贸人才培养路径规划是实现渔业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通过构建完善的人才梯队建设与储备体系,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的渔贸人才,为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第五部分渔贸人才评价体系构建关键词关键要点【渔贸人才评价体系构建】

1.建立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明确渔贸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专业能力、实践经验、创新能力、职业道德等方面,并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和权重。

2.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结合绩效考核、专业测试、业绩考察、同行评议、社会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提高评价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3.注重渔贸人才的发展潜力:评价体系应考察渔贸人才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其职业发展和提升提供方向。

【渔贸人才分级分类管理】

渔贸人才评价体系构建

一、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渔业资源管理:管理技能、渔业政策法规、资源调查与监测、渔业生态保护

*渔业生产经营:捕捞作业技术、养殖技术、渔船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

*渔业科学研究:渔业资源学、渔业海洋学、水产养殖学、渔业工程学、渔业经济学

*渔业公共服务:渔业执法、渔业检验检疫、渔业推广、渔业信息咨询

*渔贸产业发展:渔产品加工、渔产品流通、渔产品贸易、渔业产业规划、渔业投融资

二、评价标准制定

*知识水平:专业知识体系的掌握程度,包括理论知识、行业知识、实际经验等。

*技能能力:渔贸相关技能的熟练程度,包括捕捞作业、养殖技术、渔船管理、市场营销等。

*职业道德:职业操守、诚信度、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表现。

*创新能力:创造性思维、提出新想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领导能力:管理、协调、沟通、激励他人的能力。

*团队合作能力:与他人协作、共同完成任务的能力。

*学习能力:主动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能力。

三、评价方法选择

1.定量评价

*量表评估:采用等级评分量表,对人才的知识、技能、能力等进行量化评估。

*业绩考核:根据绩效指标考核人才的工作业绩,包括完成任务情况、质量和效率等。

*问卷调查:通过问卷收集专家、同行或领导的意见,对人才的综合表现进行评价。

2.定性评价

*专家评审: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人才的专业能力、发展潜力等进行综合评审。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人才处理实际问题或完成具体任务的案例,评估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

*行为观察:通过观察人才在工作中或其他场合的表现,评价其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处事风格等。

四、评价流程构建

1.准备阶段: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制定评价计划。

2.实施阶段:收集人才信息,开展评价活动,包括量表评估、绩效考核、问卷调查、专家评审、案例分析、行为观察等。

3.分析阶段:整理评价数据,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形成评价报告。

4.反馈阶段:将评价结果反馈给人才本人、单位和主管部门,提出改进建议。

5.复核阶段:对评价结果进行复核,确保评价的公正性、客观性和准确性。

五、评价体系更新完善

渔贸人才评价体系应随着行业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变化而不断更新完善。定期评估体系的有效性,收集反馈意见,根据行业实际情况调整评价指标、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和评价流程,确保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实用性。第六部分渔贸人才选拔与任用机制关键词关键要点渔贸人才选拔机制

1.科学用人标准:明确渔贸人才选拔标准,涵盖专业知识、工作经验、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等方面,并根据不同职位要求进行细化。

2.多元化选拔途径:采用多种选拔途径,包括公开招聘、内部选拔、社会猎头和定向培养等方式,拓宽人才来源渠道。

3.公平公正的选拔程序:建立公开、透明的选拔程序,通过笔试、面试、考察等方式对候选人进行多维度评估,确保选拔过程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渔贸人才任用机制

1.科学合理的任用方式:根据渔贸行业特点和人才实际情况,采用竞争上岗、委任制、聘任制等任用方式,注重人才的匹配度和发展潜力。

2.动态的岗位管理:建立动态的岗位管理体系,根据渔贸产业发展需求和人才结构变化,及时调整岗位设置和用人需求,促进人才的合理配置和优化。

3.规范的考核评价制度:建立科学规范的考核评价制度,对渔贸人才进行定期考核和评估,根据考核结果进行晋升、降职、辞退等任用调整,激发人才活力。渔贸人才选拔与任用机制

选拔原则

*公开、公平、公正

*德才兼备、任人唯贤

*坚持渔政监督管理、渔产品检验检疫、渔业发展等工作需要,注重专业性、实用性

*注重从一线业务骨干和优秀青年中选拔储备人才

选拔途径

1.公开招聘

*通过公开招聘平台发布招聘信息

*设置科学合理的选拔条件

*采取笔试、面试、体检等环节进行综合考察

2.内部选拔

*通过绩效考核、工作业绩等对内部员工进行评估

*对表现突出、德才兼备的员工优先考虑,采取竞争上岗等方式选拔任用

任用机制

1.任期制

*实行一定任期,如3-5年

*任期结束后,根据绩效考核结果进行续聘或调整

2.岗位竞聘

*定期组织岗位竞聘,采取演讲、答辩等方式进行竞争

*根据竞聘结果和综合考察,择优录用

3.交流轮岗

*安排不同岗位人才进行交流轮岗

*促进人才跨领域学习,拓宽视野和能力

4.培训提升

*定期组织人才培训,提升其专业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鼓励人才攻读学历学位,支持人才的成长发展

储备机制

1.人才库建立

*建立渔贸人才库,汇集优秀人才信息

*定期更新人才库,确保人才信息准确、及时

2.定期考察

*定期对人才库人才进行考察,包括专业能力、工作业绩、思想作风等方面

*根据考察结果,遴选出重点培养对象

3.重点培养

*为重点培养对象制定培养计划,提供导师指导、岗位锻炼等措施

*重视实践锻炼,安排参与重点项目、调研活动等,提升实战能力

4.定期评估

*定期对重点培养对象进行评估,包括业务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

*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培养计划和措施,优化人才储备质量

通过完善渔贸人才选拔与任用机制,以及建立科学的储备体系,可以有效提升渔贸领域人才队伍素质,为渔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第七部分渔贸人才激励与发展措施关键词关键要点绩效考核与薪酬激励

1.建立科学合理的渔贸人才绩效考核体系,对人才的业绩、能力、贡献度等进行全面考核,形成量化、客观、透明的考核结果。

2.完善薪酬激励机制,根据考核结果实行市场化、差异化的薪酬分配模式,充分调动渔贸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实施绩效与薪酬挂钩,考核优秀的渔贸人才给予适当的薪酬奖励和职务晋升,建立正向积极的人才激励氛围。

人才培养与培训

1.定期开展渔贸专业知识、技能和管理水平的培训,帮助渔贸人才更新知识,提升技能,适应行业发展趋势。

2.鼓励渔贸人才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考察和研讨会,拓宽视野,汲取先进经验,提升专业素养。

3.建立师徒制或导师制,为新入职的渔贸人才提供一对一的指导和帮扶,加速其成长和发展。

职业发展规划与通道

1.为渔贸人才制定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规划其职业生涯路径和发展目标,为其提供学习、培训、晋升等机会。

2.建立清晰的职业发展通道,明确各级岗位的任职资格和晋升条件,为渔贸人才提供明确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3.鼓励渔贸人才横向交流和轮岗,拓宽视野,提高综合能力,促进人才队伍的梯次成长。

政策扶持与优惠措施

1.出台渔贸人才相关政策,对符合条件的渔贸人才给予生活补贴、住房补贴、子女教育补贴等政策支持。

2.鼓励企业对渔贸人才进行定向招聘和人才引进,给予相关税收优惠和财政补助。

3.建立渔贸人才专项基金,用于人才培养、引进、奖励和特殊支持,保障渔贸人才的待遇和发展空间。

社会认可与荣誉表彰

1.定期表彰优秀渔贸人才,授予荣誉称号、颁发奖章或奖金,提升渔贸人才的社会地位和职业荣誉感。

2.加强与行业协会、学术机构的合作,为渔贸人才提供展示才华、交流经验和提升影响力的平台。

3.鼓励渔贸人才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承担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渔贸人才形象。

渔贸人才引进与交流

1.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渔贸人才,拓宽人才来源渠道,补充高层次、紧缺型人才。

2.加强与相关高校的合作,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培养专业对口、高质量的渔贸人才。

3.促进渔贸人才国内外交流合作,学习先进管理理念和技术,建立全球化的渔贸人才网络。渔贸人才激励与发展措施

一、薪酬福利激励

*实施绩效工资制,将工资待遇与工作业绩挂钩。

*根据不同岗位和职级,设置合理的薪酬水平,确保渔贸人才具有市场竞争力。

*提供五险一金、带薪休假、福利补贴等福利待遇,提升人才归属感和稳定性。

二、职业发展路径规划

*建立清晰的渔贸人才职业发展通道,明确不同岗位的任职资格、晋升条件和发展方向。

*提供针对性的人才培养计划,支持人才在专业技术、经营管理、市场开拓等方面提升能力。

*实行轮岗制度,拓宽人才视野,促进多岗位锻炼和能力提升。

三、表彰奖励机制

*对在渔贸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表彰和奖励,提升人才荣誉感和归属感。

*设立优秀人才奖、科技成果奖、突出贡献奖等,激励人才创新创造和攻坚克难。

四、教育培训支持

*提供在职学习和进修机会,支持人才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与高校、研究机构合作,开展联合培养、技术攻关等项目,促进产学研结合。

*鼓励人才参与行业会议、论坛和考察交流,开阔视野,学习先进经验。

五、福利保障措施

*为渔贸人才提供人身安全保障,完善工作环境和设备设施。

*建立健全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才身心健康和职业安全。

六、精神激励措施

*营造尊重人才、重视人才的企业文化氛围。

*表扬和肯定人才的贡献和付出,树立人才榜样。

*定期开展人才座谈会、经验交流会,搭建人才沟通交流平台。

七、人才储备与培养

*加强渔贸专业人才的招生培养,与高校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培养高素质渔贸人才后备军。

*通过社会招聘、校企合作和内部培养等多种渠道,储备和培养渔贸人才。

*建立渔贸人才数据库,加强人才信息管理,为渔贸人才的招聘、培训和发展提供支撑。

八、其他配套措施

*完善人才服务平台,提供就业指导、职业咨询、培训信息等服务。

*建立渔贸人才交流协会,搭建人才交流合作平台,促进行业人才共享。

*积极参与行业协会和国际组织,拓展人才交流和合作渠道。

通过上述激励与发展措施,可以吸引、留住和培养优秀的渔贸人才,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梯次培养的渔贸人才队伍,为渔业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第八部分渔贸人才队伍建设保障措施关键词关键要点【人才选拔机制改革】

1.建立公平公正的选拔机制,打破身份、地域等限制,通过公开招聘、社会人才引进等方式选拔优秀人才。

2.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力度,重点引进水产养殖、渔业捕捞、渔业加工等领域的专家、教授和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

3.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