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_第1页
第四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_第2页
第四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_第3页
第四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_第4页
第四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6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中世纪中后期,大商人家族不仅控制了威尼斯、佛罗伦萨等城市的政治、商业和手工业,他们还是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和作家的赞助人。这说明()A.社会各阶层都认可文艺复兴理念B.城市发展决定先进文化兴起C.意大利的世俗权力高于教会权力D.商品经济发展推动文化进步【解析】选D。意大利大商人家族是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和作家的赞助人,助推了文艺复兴的兴起,说明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文化进步,故选D;“社会各阶层都认可”,表述绝对,排除A;城市发展是先进文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排除B;仅从材料,无法判定意大利世俗权力和教会权力的高低状况,排除C。2.(2024·抚州高一检测)15世纪的意大利学者阿尔贝蒂提出“德行战胜命运”,摈弃任何悲观主义和宿命论的思想,颂扬使家庭和城市变得富裕而获得光荣的人的劳动,认为尘世的富裕和繁荣是上帝赞同的象征,人的好运或厄运的根源在于人本身。这一观点()A.追求经济利益否定宗教神学B.突出人的力量重视现世生活C.提倡天赋人权主张民主政治D.提升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解析】选B。据材料“15世纪”“人的好运或厄运的根源在于人本身”可知阿尔贝蒂颂扬人的劳动,强调人的价值,倡导追求现世生活,体现了人文主义的内涵,故选B;材料“尘世的富裕和繁荣是上帝赞同的象征”表明阿尔贝蒂并没有否定上帝,没有否定宗教神学,排除A;提倡天赋人权,主张民主政治的是启蒙运动,开始于17世纪,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材料中阿尔贝蒂的思想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而文艺复兴只针对少数上层知识分子阶层,排除D。【补偿训练】拉斐尔是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从事理想美的事业的代表。他创造了大量的圣母像,在他的作品当中,充分体现了安宁、协调、和谐、对称以及完美和恬静的秩序。其作品()A.构建理性王国 B.挑战教皇权威C.反对宗教信仰 D.宣扬人性自由【解析】选D。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拉斐尔创造了大量的圣母像,在他的作品当中,充分体现了安宁、协调、和谐、对称以及完美和恬静的秩序。其核心是人文主义,故选D;理性王国的构建是在启蒙运动时期,排除A;挑战教皇权威是宗教改革的内容,排除B;据所学文艺复兴相关知识可知,文艺复兴时期基督教仍然控制着人们的思想,排除C。3.(2024·兰州高一检测)“作为新时代的第一位诗人,正是由于他的努力,架设了一座通往近代人的世界文化的桥梁。这就昭示世人,人类文化已经开始走出了中世纪。”该历史人物所处时代的基本特征是()A.反对神学束缚,追求人性解放B.抨击天主教会,追求信仰自由C.否定封建专制,追求民主政治D.反对迷信愚昧,崇尚理性科学【解析】选A。据材料“新时代的第一位诗人”“人类文化已经开始走出了中世纪”可知,材料所述历史人物是但丁,但丁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反对神学束缚,追求人性解放,故选A;“追求信仰自由”不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主要内容,排除B;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否定封建专制,提出天赋人权、平等、自由、法治和权力制衡等主张,排除C;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崇尚理性科学,排除D。【深化点拨】文艺复兴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外衣的原因(1)当时封建神学占统治地位,教会势力庞大,不允许其他思想和学说传播。(2)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无力与封建神学正面冲突,所以借助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之名,行反对封建神学、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之实。4.文艺复兴时期,科学得到了迅速发展。意大利工程师出版了著作《探讨与发明》,其内容涉及弹道学以及火炮的制造和使用。法国医学家帕雷出版了外科学研究著作,这为他赢得了“近代外科学之父”的称号。这表明当时()A.科学革命促进了欧洲思想解放B.战争极大地推动了科学的发展C.欧洲科学家摆脱了神学的束缚D.科技创新与现实需要密切相关【解析】选D。据材料可知,材料中的科学家的著作内容涉及了弹道学、火炮和外科学,这表明这一时期的科技同军事作战和行医治病等现实需求相关,故选D;材料表明文艺复兴时期科学的进步,并没有体现科学革命促进思想解放,排除A;帕雷的著作与战争关联度并不大,所以不能体现“战争极大地推动了科学的发展”,排除B;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科学家尚未摆脱神学的束缚,排除C。5.“因信称义”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核心思想,该思想主张灵魂的得救不能靠向教会购买赎罪券,也无须教士作为中介,只能靠自己虔诚的信仰。该思想的提出()A.加强了教会的宗教权威B.动摇了民众的宗教信仰C.冲击了教会的思想专制D.实现了教徒的思想自由【解析】选C。据材料“该思想主张灵魂的得救不能靠向教会购买赎罪券,也无须教士作为中介,只能靠自己虔诚的信仰”可知,该主张强调“因信称义”,主张人人可以直接和上帝对话,这打击了教会的宗教权威和思想专制,故选C;该思想冲击了教会的宗教权威,排除A;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斗争的矛头指向的是教会,并非民众,不会动摇民众的宗教信仰,排除B;马丁·路德改革主张宗教信仰自由,并不是实现了教徒的思想自由,排除D。6.(2024·滨州高一检测)宗教改革时期,路德翻译的德文版《圣经》面世,这部《圣经》为人民提供了对抗天主教会的思想武器,从另一种意义上说,他翻译的《圣经》使用的是德国语言,这种统一的语言成为联系德意志各邦的重要纽带。材料反映了路德所译德文版《圣经》()A.推动了大众教育的普及B.打击了罗马教廷的统治C.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形成D.加强了欧洲各国的王权【解析】选C。据材料可知,路德用德语翻译的《圣经》不仅成为德意志人民反抗天主教会的武器,而且成为德意志各邦联系的纽带,这意味着路德翻译的德文版《圣经》成为德意志人民共同的民族语言,有助于德意志地区民族国家的形成,故选C;A中的“普及”表述绝对,排除;B片面解读材料,排除;路德翻译的德文版《圣经》主要影响是在德意志,而非整个欧洲,D表述绝对,排除。7.(2024·西安高一检测)马丁·路德坚称,普通人与任何贵族或国王一样自由,并且在影响灵魂的事务上不服从任何主人。但他又同时主张,人性中无法克服的罪行使世俗王权成为必要,所有基督徒都应该服从他们。这些主张()A.冲击了封建君主的至上权威B.否定了神权至上的思想C.体现了平等与教随国定原则D.推动了文艺复兴的兴起【解析】选C。据材料“普通人与任何贵族或国王一样自由”可知,马丁·路德强调平等;据材料“人性中无法克服的罪行使世俗王权成为必要,所有基督徒都应该服从他们”可知,马丁·路德又主张尊崇王权,教权应该服从王权,体现了教随国定的原则,故选C;启蒙运动冲击了封建君主的权威,排除A;这些主张没有否定神权至上,排除B;文艺复兴的兴起早于宗教改革,排除D。8.(2024·贵州适应性测试)18世纪,从地球本身寻找长度单位逐渐成为法国科学界的共识。1791年,法国国民公会决定依据子午线的四分之一制定标准长度单位,以符合理性原则的十进制代替其他进制。此后经科学家们的测量和论证,法兰西科学院最终将基本长度单位命名为“米”。这一做法()A.基于革命斗争形势的变化B.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C.体现法国知识分子的愿望D.源于工业革命的扩展【解析】选B。据材料“以符合理性原则的十进制代替其他进制”并结合所学可知,18世纪,法国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启蒙运动强调理性和科学,“从地球本身寻找长度单位”体现了科学方式,而“符合理性原则”体现了法国制定标准长度单位这一行为深受理性原则影响,反映了法国这一行为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故选B。【补偿训练】牛顿的成就证明通过观察、实验和理论综合可以获得正确的知识,神圣的天体可以被正确地统一到力学的规则下,《圣经》不是人们获得知识的唯一源泉。这说明牛顿力学()A.标志着人文主义的兴起B.促进了民众思想的解放C.否定了天主教的作用D.加速了宗教改革的发展【解析】选B。据材料可知,牛顿的成就使人们认识到理性的分析和推理才是获得知识的正确道路,为启蒙运动的兴起奠定基础,促进了民众思想的解放,故选B。9.1687年,牛顿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解答了哥白尼革命所提出的各种天文学问题。这个关于自然的数学体系是那样的明澈和有条理,以至于守旧分子们丧失了抵挡的勇气和能力。牛顿之后,反对哥白尼体系的做法成了一种顽固与愚钝的象征。这说明()A.理性主义推动了政治变革B.知识权威取代了信仰权威C.科学革命促进了思想解放D.技术革新改变了生产方式【解析】选C。牛顿建立的关于自然的数学体系使反对哥白尼体系的做法成了一种顽固与愚钝的象征,说明科学革命促进了思想解放,故选C;材料没有体现政治变革,排除A;近代科学革命确实使人类更加崇尚知识,崇尚真理,但是“取代了”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科学革命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工业革命,但属于理论层面,而不是技术层面,排除D。【补偿训练】有学者说:“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用科学的规律和语言,圆满地解释了天体的运动,从太阳系和茫茫太空中排除了上帝的干预,即星体依靠本身的动量,按照自身的运动规律在那里,不息地运动。”该学者的这一言论旨在强调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A.推动了人们对世界认识的改变B.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基础C.拉开了近现代实验科学的序幕D.动摇了宗教上帝创世说的根基【解析】选A。据材料“从太阳系和茫茫太空中排除了上帝的干预,即星体依靠本身的动量,按照自身的运动规律在那里”,可知万有引力定律打破了人们对基督教会的迷信,推动了人们对宇宙的客观认识,故选A;相对论和量子论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基础,排除B;伽利略拉开了近现代实验科学的序幕,排除C;达尔文的进化论动摇了宗教上帝创世说的根基,排除D。10.(2024·北京高一检测)1776年,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书中说:“一国国民每年的劳动,本来就是供给他们每年消费的一切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的源泉。”亚当•斯密认为()A.财富的创造要靠消费B.劳动是财富的源泉C.劳动就是生产必需品D.劳动是国民的权利【解析】选B。据材料“国民每年的劳动……是供给他们每年消费的一切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的源泉”并结合所学可知,亚当·斯密认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和衡量价值的尺度,故选B;材料本意是劳动是消费品的源泉,财富的创造靠劳动而非消费,排除A;材料除了提及劳动生产必需品,还提及生产便利品,排除C;材料未提及国民的劳动权,排除D。【补偿训练】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提出:“君主如果‘不但不能使人民生活幸福,反而(对人民)加以践踏和摧残,那么人民服从君主的基础就立即丧失掉了’”,这时人民就将恢复自己的天赋自由。由此可知,孟德斯鸠()A.反对君主专制 B.倡导民主共和C.提倡三权分立 D.主张自由竞争【解析】选A。据材料“君主如果‘不但不能使人民生活幸福,反而(对人民)加以践踏和摧残,那么人民服从君主的基础就立即丧失掉了’”可知,其旨在限制君主的权力,反对君主专制,故选A;孟德斯鸠倡导三权分立,而非明确倡导民主共和,排除B;孟德斯鸠强调三权分立,即分权制衡,但是材料强调的是人民和君主的关系,和三权分立无关,排除C;自由竞争不是孟德斯鸠的观点,排除D。11.(2024·锦州高一检测)有一场重要的思想文化运动在世界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时的思想家对于他们所栖身的世界展开了广泛深刻的批判:现存的宗教组织、政治体制、社会结构、经济制度、司法体系、教育模式等均受到了质疑。这场运动()A.倡导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B.形成重视经验和事实的思维方式C.痛斥教廷兜售赎罪券的行为D.强调判断是非的标准是人的理性【解析】选D。据材料“对于他们所栖身的世界展开了广泛深刻的批判”结合所学可知,这场思想文化运动涉及的领域较为广泛,应该是启蒙运动,其思想核心是理性,故选D;据所学可知,倡导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是文艺复兴,其主要批判的是封建神学,排除A;据所学可知,科学革命形成了重视经验和事实的思维方式,其领域主要是自然科学方面,排除B;马丁·路德痛斥教廷兜售赎罪券的行为,其主导的主要是宗教改革,排除C。12.1654年9月,英国议会要求限制“护国主”克伦威尔的权力。对此,克伦威尔采取直接威胁的方式,并胁迫所有议员在维护现有政体的宣誓书上签名,否则他会将其赶出议会。材料可用于说明,近代英国()A.民主政治的曲折B.议会权力的高度集中C.军事独裁的传统D.君主专制制度的瓦解【解析】选A。据材料分析可知,英国议会要求限制克伦威尔的权力,克伦威尔胁迫所有议员维护他的军事独裁,说明英国的民主政治受到冲击,近代英国民主政治的曲折,故选A;据材料分析可知,克伦威尔的权力很大,议会权力受其制约,没有高度集中,排除B;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克伦威尔是军事独裁的个例,不能证明英国历史上有军事独裁的传统,排除C;结合所学可知,1649年处死国王查理一世,标志君主专制制度的瓦解,排除D。13.(2024·黄冈高一检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期,“人人心中逐步形成一种想法,那就是:议会执掌无所不包的权力,这是合乎法律的,而且是必须的。”另一方面,有一个贤明善良的君主仍被认为是人民的幸福。英国人民这种矛盾的心理()A.是实行君主立宪不容忽视的因素B.造成了政治革命后政局长期不稳C.是导致资产阶级革命曲折的根源D.导致议会与国王的权力界限不明【解析】选A。据材料“议会执掌无所不包的权力……有一个贤明善良的君主”可知,英国人一方面期待议会主权的建立,另一方面又希望有一个贤明善良的君主,这种因素最终导致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故选A;据所学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较为成功,稳定了社会秩序,排除B;据所学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曲折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排除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议会拥有立法权和财政权,国王拥有行政权,二者权力界限明晰,排除D。14.(2024·厦门高一检测)下表体现了1485—1689年英国下院议员构成及人数年份郡代表(2骑士)自治城市代表1485年/2191603年903721689年92421据图表可推知,当时英国()A.阶级矛盾逐步缓和B.封建贵族阶层趋于消亡C.政党政治基本形成D.资产阶级力量逐渐增强【解析】选D。据材料可知,1485—1689年英国下院议员中,自治城市代表数量越来越多,说明资产阶级力量逐渐增强,故选D;材料不涉及英国阶级矛盾,得不出“缓和”的结论,排除A;“趋于消亡”说法错误,“光荣革命”是资产阶级、新贵族和旧贵族的妥协,封建贵族阶层仍然存在,排除B;此时英国的两党指辉格党、托利党,代表不同阶级利益,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15.英吉利共和国成立(1649年)后,克伦威尔的版画像被大量发行。他骑着高头大马、身披铠甲的骑士形象是对查理一世画像的刻意模仿。这反映了()A.克伦威尔阴谋夺取政权建立专制王朝B.个人崇拜利于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C.共和国试图通过树立权威以巩固统治D.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具有历史必然性【解析】选C。本题材料的主旨是在英国革命过程中,共和国政府极力宣传军事领袖个人形象,甚至出现将克伦威尔封建帝王化的倾向,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更好地巩固统治,维护共和秩序,故选C;克伦威尔不存在建立专制王朝的企图,他是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排除A;共和国政府这种个人崇拜的做法,事实上不利于民众对共和政体的认同,不利于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排除B;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只是英国革命进程中的曲折,不具有历史必然性,排除D。16.下表为英国对北美殖民地采取的部分措施时间立法内容1764年《食糖法案》对美洲进口的糖施加禁止性关税;对美洲的船只进行更严格的监管以抑制走私1765年《印花税法案》要求报纸、法律文书、执照、保险单等印刷品上贴税票1766年《宣示法案》帝国议会“在所有情况下”都拥有制定法律约束殖民地的权力1773年《茶税法案》授予英国东印度公司向美洲输入茶叶的垄断经营权,打击美洲商人上述法案()A.客观上助推了北美的独立运动B.强化了英国对北美的统治C.密切了英国与殖民地经济联系D.刺激了北美资本主义发展【解析】选A。据图表“英国对北美殖民地采取的部分措施”可知,英国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对殖民地的控制,激化了殖民地与英国的矛盾,客观上推动了北美独立运动,故选A;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的控制,激发了北美的反抗和独立意识,推动英国殖民统治走向瓦解,“强化了英国对北美的统治”与史实不符,排除B;据图表“《宣示法案》”可知,英国不仅加强了对北美的经济掠夺,也加紧了政治控制,“密切了英国与殖民地经济联系”没有完整反映题目主旨,排除C;英国加强对北美殖民地的控制,阻碍了而非刺激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排除D。【补偿训练】英法七年战争(1756—1763年)结束后,英国夺取了法属加拿大,因而它在北美的领土大大扩张,保卫辽阔的帝国疆域也需要巨额费用。在这种情况下英国统治当局决定把税的负担转嫁到殖民地居民身上。这一措施()A.使工业革命提上日程B.确立英国海上霸主地位C.引发北美殖民地反抗D.导致法国从此一蹶不振【解析】选C。据材料“在这种情况下英国统治当局决定把税的负担转嫁到殖民地居民身上”可知英国在北美加大税收,引起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最终爆发了独立战争,故选C;材料反映的是北美独立战争的背景,不是工业革命发生于英国的背景,排除A;英国成为了“海上霸主”与材料无关,排除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国并未从此一蹶不振,法国通过工业革命逐渐发展壮大起来,排除D。17.(2024·惠州高一检测)随着对外战争的胜利,拿破仑在被他征服的地区赶跑贵族,废除封建等级特权和封建义务,取消行会和废除关卡,打击教会势力,推行《民法典》。这表明拿破仑的对外战争()A.传播了革命原则B.巩固了法国革命成果C.侵犯了他国主权D.摧毁了欧洲封建制度【解析】选A。据材料信息可知,拿破仑在被征服的地区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义务,推行《民法典》,这传播了法国大革命的革命原则,故选A;材料反映的是拿破仑的行为对欧洲大陆的影响,“巩固了法国革命成果”是对法国自身的影响,排除B;材料反映拿破仑战争的积极影响,“侵犯了他国主权”是消极影响,排除C;“摧毁”一词过于绝对,排除D。18.(2024·承德高一检测)1808年,拿破仑明确把天主教教义和“忠于皇帝、忠于保护人民幸福的君主政体、忠于捍卫法国和由其宪法宣布的全部自由的拿破仑王朝”的法规,作为帝国大学所属的全部学校的教学内容。这一措施旨在()A.捍卫宗教神学的政治地位B.否定法国大革命的成果C.促进法国高等教育的发展D.维护拿破仑的独裁统治【解析】选D。据题干可知,拿破仑把天主教教义和忠于拿破仑王朝的法规作为“全部学校”的教学内容,目的在于加强对思想的控制,以维护其独裁统治,故选D;题干中的措施旨在维护独裁统治,而不是捍卫宗教神学的政治地位,排除A;这些措施并不是否定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巩固大革命的成果,排除B;由题干可知,拿破仑的措施在于加强思想控制,而不是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排除C。【补偿训练】托克维尔曾写道,这场革命的效果就是摧毁若干世纪以来绝对统治欧洲大部分人民的、通常被称为旧制度的那些政治制度,代之以更一致、更简单、以人人地位平等为基础的社会政治秩序。据此可知,“这场革命”()A.推翻了军事独裁统治B.建立了平等的社会秩序C.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D.打击了欧洲的封建统治【解析】选D。据材料“摧毁若干世纪以来绝对统治欧洲……秩序”可知,“这场革命”为法国大革命,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故选D;1799年,拿破仑发动军事政变,建立军事独裁统治,排除A;法国大革命促进了平等、自由和民主思想的传播,但是没有建立平等的社会秩序,排除B;“摧毁若干世纪……制度”强调打击欧洲的封建统治,而非建立君主立宪制度,排除C。19.(2024·安庆高一检测)1871年,日本明治政府开始实施断发、易服、改历等维新活动,太政官颁布《散发脱刀令》,接着明治政府将明治天皇西式发型、军服姿态的照片下赐至全国以推动断发。这体现出日本明治维新的特点是()A.自上而下有序推进B.突出天皇专制作用C.生活习俗全盘西化D.强制民众参与维新【解析】选A。据材料“政府开始实施断发、易服、改历等维新活动”“下赐至全国以推动断发”,可知是政府的改革带动了民间的改革,改革具有自上而下的特征,故选A;日本明治维新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排除B;材料仅体现出了生活中的一些方面,“全盘西化”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材料反映了在政府的带动下,自上而下进行了维新活动,并不能理解为强制性,排除D。20.联邦制国家由各个联邦成员组成,各成员单位先于联邦国家存在。19世纪晚期,美德两国虽同为联邦制国家,但地方政府的地位却有很大的区别。这主要是由于两国()A.国家宪法规定的不同B.杰出人物的追求不同C.联邦政府权力的差异D.国家建立路径的差异【解析】选D。由材料“美德两国虽同为联邦制国家,但地方政府的地位却有很大的区别”可知美德两国的联邦制有明显的不同,在美国独立战争之后的邦联体制下,地方权力要明显高于中央,因此1787年美国宪法以法律形式规定了美国的联邦制,但地方有较大的自主权,德意志的联邦制是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建立的,两者建国路径差异导致地方政府地位不同,故选D;两者国家宪法规定的都是联邦制国家,排除A;杰出人物的追求不是造成美德两国差异的主要原因,排除B;联邦政府权力的差异是表现,材料强调的是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排除C。【补偿训练】1871年后,在德意志帝国出现了一种奇怪现象:存在一个民选的帝国议会,帝国政府却不对帝国议会负责,甚至可以在联邦议会同意下解散代表民意的帝国议会。这一现象()A.源于俾斯麦强力推行的铁血政策B.说明资产阶级民主违背国情C.源于德意志各地区发展的不平衡D.表明德国专制主义色彩明显【解析】选D。据题干内容中“帝国政府却不对帝国议会负责”“(帝国政府)可以在联邦议会同意下解散代表民意的帝国议会”说明德国的专制主义色彩比较浓厚,故选D;据所学可知,德国民主政治不发达的根本原因是其国内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排除A;据题干内容中“(德意志帝国)存在一个民选的帝国议会”说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符合德国历史发展潮流,排除B;据所学可知,德意志帝国内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阻碍了德国的统一,与其专制主义色彩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排除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大题,共40分)21.(14分)启蒙运动旨在反对封建统治和教会禁锢,解放人们的思想,对欧美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起了先导作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启蒙运动,十八世纪西方资产阶级继文艺复兴之后所进行的第二次反对教会神权和封建专制的文化运动,追求政治和学术思想上的自由,提倡科学技术,把理性推崇为思想和行为的基础。“启蒙”一词,意为启迪,在启蒙运动中引申为用近代哲学和文艺的文化知识的光辉照亮被教会和贵族专制的迷信与欺骗所造成的愚昧落后的社会,恢复理性的权威。启蒙运动不仅在文化部门展开,同时也涉及经济、政治、法律、科学、哲学乃至社会制度和社会风尚等各个方面。——摘编自朱光潜《西学门径》材料二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规定:为防止政府滥用权力,出现暴政,宪法在中央政府设立了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部门。这三个部门平等而又独立,并规定立法权属于国会,行政权属于总统,司法权属于各级联邦法院。宪法又规定了三个部门相互制衡的许多条款,以防止可能出现国会专制、总统专制或法院专制。当时,许多国家都处在专制君主的统治之下,人民的权利任意受到侵犯。——摘编自杨鹏飞、李家莉《欧亚文明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世纪启蒙运动的中心,并简析启蒙运动产生的背景。(9分)答案:(1)中心:法国。(1分)背景:①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近代科学的发展;②人们思想的解放;③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④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专制王权和教会的思想束缚。(8分)【解析】第(1)题第一问中心,据所学可知是法国。第二问背景,主要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分析。(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1787年宪法是如何防止专制的。(5分)答案:(2)防止专制:①在政府内部依照分权制衡原则实行三权分立制度,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分别由国会、法院、总统掌握,相互制约;②在国家政治体制上实行联邦制原则,联邦政府拥有最高权力,各州拥有自治权。(5分)【解析】第(2)题据材料二“宪法在中央政府设立了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部门……宪法又规定了三个部门相互制衡的许多条款,以防止可能出现国会专制”并结合所学分析。22.(12分)(2024·抚州高一检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民族主义是近代欧洲历史上的一种现象。中世纪大多数人认为自己首先是基督教徒,其次是某一地区如勃艮第或康沃尔的居民,最后才是法兰西人或英吉利人。三个方面的发展逐渐更改了忠诚的这一尺度。一个发展是各种方言的兴起和这些方言在文学表达方面的运用。另一发展是若干国家教会脱离了天主教会。最后一个发展是西欧的一些王朝建立并巩固了几个性质相同的、独立的大国——英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和丹麦。这些发展为民族主义的兴起打下了基础。——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法国资产阶级高举全民族利益的旗帜,在反封建斗争中,以及在反法同盟的入侵面前激发了千百万人民强烈的爱国热情。新生的法兰西民族击败了反法同盟长期的连续的进攻,保卫了祖国,同时,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彻底埋葬了旧的“王朝国家”,建立了近代“民族国家”。因此,法国大革命把民族主义的表达推向了高潮。——摘编自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从启蒙运动到拿破仑时代》(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推动欧洲民族国家形成的因素。(8分)答案:(1)民族语言的兴起;天主教会势力的削弱(或宗教改革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势力);专制王权国家兴起;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8分)【解析】第(1)题据材料“一个发展是各种方言的兴起和这些方言在文学表达方面的运用”“另一发展是若干国家教会脱离了天主教会”“西欧的一些王朝建立并巩固了几个性质相同的、独立的大国”并结合所学分析。(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民族国家形成的角度,简述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战争的影响。(4分)答案:(2)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推动了欧洲各“王朝国家”到近代“民族国家”的转变;提高了国家在人民意识中的地位。(4分,每点2分,任答两点得4分)【解析】第(2)题据材料二“高举全民族利益的旗帜”“激发了千百万人民强烈的爱国热情”“彻底埋葬了旧的‘王朝国家’,建立了近代‘民族国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