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考试】内经(二)_第1页
【执业医师考试】内经(二)_第2页
【执业医师考试】内经(二)_第3页
【执业医师考试】内经(二)_第4页
【执业医师考试】内经(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典----内经(二)

要点二“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揆度以为常也。”

【原文】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

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

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藏,气归

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饮入于胃,游溢

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

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藏阴阳,揆度以为常

也。

【导学】本段讨论了谷食和水饮在人体的转输过程,指出了

诊气口决死生的原理,提出了“四时五脏阴阳”整体观,强调

了人与自然息息相应的整体性。

L谷食的转输过程

文中突出了经脉在精气输布过程中的作用及肝、脾、肺的重

要作用,尤其肺朝百脉的理论,突出了肺在水谷精微输布中

的重要作用。

2.水饮的转输过程

在水液代谢过程中,肺之宣降、脾之运化转输、肾之气化作

用是关键。同时,水液代谢还要与四时阴阳变化及五脏功能

特性相适应。

3.“四时五脏阴阳”整体观

人与自然息息相应,自然界四时寒暑迁移,人体五脏阴阳会

随之发生相应变化。因此,本段原文提出了“合于四时五藏

阴阳,揆度以为常也”的整体医学观念,即结合四时五脏阴

阳的变化,综合分析水谷精气的生成输布和代谢是诊治水液

代谢障碍所致疾病的基本原则。人与自然阴阳相应的整体观

成为中医学分析和认识人体生命规律的基本方法。

4.诊寸口脉的重要性

文中“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指出了诊寸口脉

的重要性,与《素问•五脏别论》“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

五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

变见于气口”的精神相一致,可互参。

细目五素问•太阴阳明论

要点一“脾病而四肢不用”的机理及临床意义

【原文】帝曰:脾病而四支不用,何也?岐伯曰:四支皆禀

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

胃行其津液,四支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

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

【导学】本段论述了脾病而四肢不用的道理。该理论可指导

临床运用健运脾胃的方法治疗四肢痿废不用的病证。例如

“治痿独取阳明’'(《素问•痿论》)的治则,即是在此基础

上提出的又一重要观点。

要点二“脾者土也,治中央……不得独主于时也。”

【原文】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藏,各十八日寄

治,不得独主于时也”。

【导学】本句提出了“脾不主时”的观点。“脾不主时”,但却

无时不主,四时皆有脾气,指一年四时中各脏腑都与脾有

关,即四季末的后十八天均由脾所主,只是不单独主某一

时。旨在强调,脾脏属土,为万物之母、五脏之本。人体脏

腑、经脉、形体、官窍在各时令中,都不能离开脾胃化生的

水谷精气的滋养。脾胃精气充盛,则五脏安和;脾胃受损,

则五脏不安。因此,临证时,应正确处理脾胃与其他脏腑的

关系。

《内经》中关于脾与时令的关系还有一重要观点,即“脾主

长夏”(见《素问・藏气法时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素

问•金匮真言论》等篇)。两种观点的角度不同,但其基本

精神相一致,均在强调脾与时令的关系,强调脾对维持全身

脏腑功能活动以及生命健康的重要性。两个观点同样重要,

当相互参见。

细目六灵枢•本神

要点一由心“任物,到智“处物”的思维过程

【原文】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

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

谓之智。

【导学】本段指出了人的认知思维形成的过程。文中对人身

之神的作用,人的认知思维过程的描述极为精致。由任物到

处物的过程,包含了由感觉一知觉一记忆一比较一分析一综

合一判断的由感性到理性、由刺激到反应、由认识事物到正

确处理事物的意识思维过程。该理论对临床诊治心理疾病,

以及中医心理学研究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要点二“生之来谓之精……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

【原文】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

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

【导学】本段强调了精神魂魄四者并存并用。精神魂魄,并

存并用。张介宾对此有精辟阐述,指出:“精对神而言,则

神为阳而精为阴;魄对魂而言,则魂为阳而魄为阴。故魂则

随神往来,魄则并精出入。”可见,精神魂魄四者并存并

用,才能称之为形神俱备的健康生命体。

细目七素问•生气通天论

要点一:“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

【原文】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

【导学】本句论述了阴阳互根互制的关系。阴精和阳气的作

用分别是“藏精”和“卫外阴藏精于内,不断地为阳气的功

能活动提供物质基础;阳主卫外,固护并推动阴精的气化,

此与“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素问・阴

阳应象大论》)相观点一致。阴阳互用才能保持阴阳协调,

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王冰注)。若阴阳互根互用关系

失调,就会出现阴损及阳、阳损及阴的病变,甚者阴阳两虚

或离决。本句对指导中医病机分析及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指导

意义。

细目八素问•举痛论

要点:“余知百病生于气……思则气结。

【原文】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

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灵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

耗,思则气结。

【导学】本段提出了“百病生于气”的观点。“百病生于气''的

观点,认为多种疾病的发生都是由于各种内外致病因素使气

机失调所致。此观点对临床诊治情志疾病、重视调理脏腑气

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细目九素问•至真要大论

要点“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

于热。”

【原文】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

有B,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热督瘦,皆属于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诸厥固泄,皆属于下。诸痿喘

皆属于上。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诸痉项

,皆属于湿。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胀腹大,皆属于

o诸躁狂越,皆属于火;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病有

,鼓之如鼓,皆属于热。诸病的肿,疼酸惊骇,皆属于

冷O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诸病水液,澄澈清

,皆属于寒。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导学】本段论述了病机的概念,以及掌握病机的重要性,

提出了病机十九条,阐明了审察病机的原则与方法。

1.病机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病机,病之机要,即疾病变化的关键。因此,掌握病机对于

指导临床诊治疾病至关重要。

2.提出了病机十九条

兹将文中病机十九条按五脏、上下、六淫归类并分析如

下。

(1)五脏病机:①诸风掉眩,皆属于肝②诸寒收引,皆

属于肾③诸气膻郁,皆属于肺④诸湿肿满,皆属于脾⑤诸

痛痒疮,皆属于心

(2)上下病机:①诸痿喘呕,皆属于上②诸厥固泄,皆属

于下:厥逆之证与肾相关。

(3)六淫病机:①诸热督瘤,皆属于火②诸禁鼓栗,如

丧神守,皆属于火③诸逆冲上,皆属于火④诸躁狂越,皆

属于火⑤诸病的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⑥诸胀腹大,皆

属于热⑦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⑧诸转反戾,水

液浑浊,皆属于热⑨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⑩诸

暴强直,皆属于风⑥诸颈项强,皆属于湿⑫诸病水液,澄

澈清冷,皆属于寒。

3.审察病机的原则与方法

(1)谨守病机,各司其属:谨慎分析病机,抓住病机的关

键,根据病位、病性进行病机归属与分类。

(2)有者求之,无者求之:有此症应当探究其机理,无彼

症也应探求其原因。

(3)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对于邪气盛的,要分析为什么

会邪气偏盛;对于正气不足的,也应深入分析正气不足涉及

的脏腑,还应分析正气与邪气的辨证关系。

(4)审察病机,无失气宜:审察病机时,要与自然气候变

化相结合。

4.病机十九条的启示

启不有三:

一是利用相同的病机分析不同的症状,如属火的病机条文,

虽病状表现不同,但机理相同,因而临床治疗应“异病同

治”。

二是取相似的症状推求不同的病机。如“诸风掉眩,皆属于

肝”“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转反戾,水液混浊,皆属于

热”等条文中,均有筋脉拘急、抽搐的症状表现,但病机却

不同,因而临床治疗应“同病异治

三是以六淫五脏上下部位为纲,把错综复杂的病证进行分析

归类,体现了审因论治,治病求本的辨证思想。

要点二“逆者正治,从者反治……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

因。

【原文】逆者正治,从者反治,从少从多,观其事也。帝

日:反治何谓?岐伯曰: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

通因通用。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其始则同,其终则

异;可使破积,可使溃坚,可使气和,可使必已。

【导学】本段论述了正治法和反治法。

1.正治法

正治法,又称逆治法。指逆疾病征象而治的方法,所用药物

的药性与病性相反。适合于病邪轻浅、表里证候一致、病情

单纯无假象的疾病,所谓“微者逆之”。运用时应把握“适事

为故“、中病即止的原则。

2.反治法

反治法,又称从治法。指顺从疾病假象而治,所用药物的药

性与疾病假象相一致。适合于病邪较重、病情复杂并出现假

象的疾病,所谓“甚者从之”。反治法所用药物的药性与疾病

的病机本质是相反的,因此,仍然是针对疾病本质而治的治

法。运用时要把握疾病本质及药量多少,即“必伏其所主,

而先其所因”“从多从少,观其事也”。

细目十灵枢•百病始生

要点“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参以虚实,大

病乃成。”

【原文】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

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

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两实相逢,众人肉坚。其中

于虚邪也,因于天时,与其身形,参以虚实,大病乃成。

【导学】本段指出了外感病发病机理,强调了人体正气在发

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1.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

意为风雨寒热等外邪,不遇到机体正气虚弱,是不能单独侵

犯人体使人生病的。本句强调了人体正气强弱是发病与否的

关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