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年天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
化学
化学和物理合场考试,合计用时120分钟。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为第1页至第3页,第n卷为第
4页至第8页。试卷满分100分。
答卷前,请你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点校、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
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
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你考试顺利!
第I卷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的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的信息点。
2.本卷共15题,共30分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C12N14016Na23C135.5Mn55Fe56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
题意)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粮食酿酒
B.石蜡熔化
C.酒精挥发
D.湿衣晾干
2.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A.0.03%B.0.94%C.21%D.78%
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洁净的空气
B.水泥砂浆
C.液氮
D.汽水
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检查气密性
60-
501
C.一一》读取液体体积
而1一
30-
5.氯酸钾(KCICh)是实验室制取氧气常用药品。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A.+2B.+3C.+4D.+5
6.了解溶液的酸碱性,对于生产、生活以及人类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某同学用pH试纸测定了生活中一些物
质的pH如下表,其中显碱性的是
物质醋酱油食盐水炉具清洁剂
PH25712
A.醋
B.酱油
C.食盐水
D.炉具清洁剂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B.室内着火,应立即打开门窗,让风吹灭火焰
C.亚硝酸钠是一种工业用盐,对人体有害,不能用于烹调
D.家用煤气中掺入微量难闻性气体,利于发现煤气泄漏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B.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C.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9.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一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蔗糖放入水中溶解一一蔗糖分子分解了
C.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一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
D.水壶中的水烧开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
10.现将20gA和足量B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16gC和UgD,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
A.20:11B.20:7C.5:4D.16:11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1-2个符合题
意。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多选不得分;有2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只选一个且符合题意得1分,
若选2个有一个不符合题意则不得分)
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都是单质
B.铁制品表面铁锈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锈蚀
C.浓硫酸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发生变化
12.如图所示,滴管中吸入某种液体,平底烧瓶中盛有另一种物质,挤压滴管滴入液体,一段时间后气球明显鼓起。
下列选项符合题意的是
选项滴管内物质平底烧瓶内物质
A稀盐酸锌粒
B水氧化钙
C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气体
D碳酸钠溶液稀硫酸
A.AB.B
C.CD.D
13.下列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A.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观察现象
B.除去氯化钙溶液中混有的氢氧化钙,加入过量稀盐酸
C.检验木炭粉中是否含有氧化铜,取少量样品滴加稀硫酸,观察现象
D.从饱和石灰水中得到氢氧化钙固体,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
14.如图所示转化关系中的反应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反应。下列选项中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间能通过一步反应实
现图示转化关系的是
甲一►乙
甘一叵]
选项甲乙丙T
ACuOCuSO4FeSO4FeCh
BCO2Na2CO3H2OO2
CO2MgOH2O2H2O
DHC1BaChBaSO4H2SO4
A.AB.BC.CD.D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量相等的氧化铁和四氧化三铁中,氧元素的质量比为80:87
B.碳酸钠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22.3g,其中含氧元素4.8g,则该混合物中氯元素的质量为7.1g
C.某氮的氧化物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12,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N2O5
D.某过氧化氢溶液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7,向38g该溶液中加入1g二氧化镒,充分反应后,生成2g
氧气
2020年天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
化学
第n卷
注意事项:
1.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本卷共U题,共70分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C12N14016Mg24C135.5Ca40Cu64Zn65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
16.化学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现有①石墨②淀粉③硝酸钾④氯化钠⑤硫酸铜⑥碳酸氢钠,选择适当的
物质填空(填序号)
(1)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2)俗称小苏打的是;
(3)可作干电池电极的是;
(4)大米中富含的糖类物质是;
(5)可配制生理盐水的是;
(6)可用于配制波尔多液的是o
17.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水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水(填“属于”或“不属于")六大基本营养素之一。
(2)二氧化氯(C1O2)是一种消毒剂,不仅能对饮用水消毒,而且可以有效灭杀病毒。将CL通入NaCICh溶液中
即可制得CIO?和一种生活中常见的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12+2NaCK)2=2X+2CK)2,其中X的化学式为
(3)为区分软水和硬水,将等量的肥皂水分别滴加到盛有等量软水、硬水的试管中,振荡,试管中产生较多泡沫
的为o生活上常用一.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4)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示意图,试管(填“a”或"b”)中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试管a、
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18.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
(1)构成氢气的粒子是(填“氢分子”或“氢原子”)。
(2)根据图示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硫属于金属元素
B硫原子中的质子数为16
C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g
(3)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①图中粒子共表示种元素(填数字)
②A为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与氯原子的化学性质最相似的是(填序号)。
(4)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氧原子
汞原子
根据图示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
19.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O
(2)氧化铜与氢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_____________o
(3)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o
20.溶液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得到溶液的是(填序号)。
A硝酸钾B植物油C面粉
(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填序号)。
A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C溶液一定是无色的,且溶剂一定是水
(3)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溶
甲
解
度
g
50
0ti匕温度七
①ti℃时,甲、乙两种物质溶解度(填“相等”或“不相等”)。
②t2℃时,甲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填最简比)。
③现有tl七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将这三种溶液分别升温到t2℃,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
是(填序号)。
A甲>乙>丙B甲=乙<丙C甲=乙>丙
(4)用固体氯化钠和蒸镭水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go若用
已配好的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3%
的氯化钠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______go
21.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1)如图台灯中,铜质插头是利用了金属铜的性(土真“导电”或“导热”)。灯管后面的反光片为铝箔。铝
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
①一二一L二②
①铁螺丝钉
②铝箔反光片
③铜质插头
(2)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中记载了我国古代炼铁方法。现代工业利用高炉炼铁,其主要反应原理是一氧
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
(3)某锌粉含有铜、镁中的一种杂质,取该样品6.5g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氢气0.21g,该锌粉中含有的杂
质是0另取一定量该样品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将滤渣洗净,滴入稀
硫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填化学式)。
五、实验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
22.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o
(2)用加热高镒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停止加热时,应
__________(填序号)。
①先熄灭酒精灯,再把导管移出水面
②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3)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用的装置为(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3.某固体粉末可能含有氯化镁、硫酸钠、硝酸钠、硫酸铜和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某化学实验小
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白色沉淀C是(填化学式)。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o
(3)原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填化学式),一定不含的物质是(填化学式)。
24.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
(1)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
(2)煤燃烧时排放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
形成o为减少环境污染,我国已大力推广使用脱硫煤。
(3)为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科学家采取新技术,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转化为重要的化工
原料乙烯(C2H4)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
(4)乙醇可作燃料。现有一定量乙醇与一定量氧气混合于密闭容器内,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16.2g水,同时得到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25.2g,参加反应的乙醇的质量为g,混合物中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质量
比为(填最简比)。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分)
25.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硝酸铁(NH4NO3)是一种常见的氮肥。计算
(1)硝酸镁由___________种元素组成(填数字);
(2)硝酸镁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填最简比);
(3)若硝酸铁中含有2.8g氮元素,则该硝酸铁的质量为go
26.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25g该样品(杂质不参加反应也不溶于水),加入盛有146g稀盐酸
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气体全部逸出,反应后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162.2g。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至0.1%)。
2020年天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
化学
化学和物理合场考试,合计用时120分钟。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为第1页至第3页,第n卷为第
4页至第8页。试卷满分100分。
答卷前,请你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点校、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
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
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你考试顺利!
第I卷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的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的信息点。
2.本卷共15题,共30分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C12N14016Na23C135.5Mn55Fe56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
题意)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粮食酿酒
B.石蜡熔化
C.酒精挥发
D.湿衣晾干
【答案】A
【详解】A、粮食酿酒过程中生成了酒精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选项A正确;
B、石蜡熔化,只是石蜡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B不正确;
C、酒精挥发,酒精分子没有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C不正确;
D、湿衣晾干,只是水分子运动扩散到空气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D不正确。故选A。
2.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A.0.03%B.0.94%C.21%D.78%
【答案】C
【详解】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
质0.03%;故选:Co
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洁净的空气
B.水泥砂浆
C.液氮
D.汽水
【答案】C
【详解】A、洁净的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等多种物质组成,是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B、水泥砂浆是由多种物质组成,是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C、液氮即液态氮气,是一种物质,是纯净物,符合题意;
D、汽水由水和溶于水多种物质组成,是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答案】A
【详解】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
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稀释浓硫酸要把浓硫酸沿容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不能把水倒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图中视线未与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Ao
5.氯酸钾(KC1O3)是实验室制取氧气常用药品。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A.+2B.+3C.+4D.+5
【答案】D
【分析】
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详解】氯酸钾的化学式为KCICh,氯酸钾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钾元素的化合价为+1,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x,(+l)+x+(-2)x3=0,九=+5,则氯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故选D。
6.了解溶液的酸碱性,对于生产、生活以及人类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某同学用pH试纸测定了生活中一些物
质的pH如下表,其中显碱性的是
物质醋酱油食盐水炉具清洁剂
PH25712
A.醋
B.酱油
C.食盐水
D.炉具清洁剂
【答案】D
【详解】A、醋酸溶液的pH小于7,溶液呈酸性,选项错误;
B、酱油溶液的pH小于7,溶液呈酸性,选项错误;
C、食盐水溶液的pH等于7,溶液呈中性,选项错误;
D、炉具清洁剂溶液的pH大于7,溶液呈碱性,选项正确。
故选D。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B.室内着火,应立即打开门窗,让风吹灭火焰
C.亚硝酸钠是一种工业用盐,对人体有害,不能用于烹调
D.家用煤气中掺入微量难闻性气体,利于发现煤气泄漏
【答案】B
【分析】
灭火原理是清除可燃物、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隔绝氧气。
【详解】A、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锅盖盖灭是通过隔绝氧气来灭火,故A正确;
B、室内着火,不能立即打开门窗,打开门窗空气会进入,火焰会燃烧更旺,故B不正确;
C、亚硝酸钠是一种工业用盐,对人体有害,不能用于烹调,故C正确;
D、家用煤气中掺入微量难闻性气体,可以闻见气味,则利于发现煤气泄漏,故D正确。故选B。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B.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C.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答案】C
【详解】A.红磷在空气中能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此选项错误;
B.木炭燃烧后生成无色气体,此选项错误;
C.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此选项正确;
D.加热到发红的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此选项错误。
故选C。
9.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蔗糖放入水中溶解一一蔗糖分子分解了
C.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一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
D.水壶中的水烧开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
【答案】B
【详解】A、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物质通过分子的运动挥发散发气味,选项正确;
B、蔗糖放入水中溶解,蔗糖分子运动到水分子的间隔中,分子的种类不改变,选项错误;
C、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选项正
确;
D、水壶中的水烧开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是因为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水的总体积变大,选项正确。
故选B。
10.现将20gA和足量B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16gC和UgD,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
A.20:11B.20:7C.5:4D.16:11
【答案】B
【详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参加反应的B物质的质量为
16g+llg-20g=7g,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20g:7g=20:7,故选B。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1-2个符合题
意。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多选不得分;有2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只选一个且符合题意得1分,
若选2个有一个不符合题意则不得分)
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都是单质
B.铁制品表面的铁锈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锈蚀
C.浓硫酸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发生变化
【答案】CD
【详解】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都是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
选项错误;
B、铁制品表面的铁锈结构疏松多孔,能吸附水和氧气,能加速里层的铁继续锈蚀,选项错误;
C、浓硫酸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如可干燥二氧化碳等,选项正确;
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只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其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发生变化,选项正确。
故选CDo
12.如图所示,滴管中吸入某种液体,平底烧瓶中盛有另一种物质,挤压滴管滴入液体,一段时间后气球明显鼓起。
下列选项符合题意的是
选项滴管内物质平底烧瓶内物质
A稀盐酸锌粒
B水氧化钙
C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气体
D碳酸钠溶液稀硫酸
A.AB.B
C.CD.D
【答案】C
【分析】
滴管中吸入某种液体,平底烧瓶中盛有另一种物质,挤压滴管滴入液体,一段时间后气球明显鼓起,说明滴管中的
物质和平底烧瓶中的物质反应,烧瓶中的压强变小,外界压强大于烧瓶中的压强。
【详解】A、稀盐酸和锌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平底烧瓶中的压强变大,气球变小,故A不正确;
B、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热,平底烧瓶中的压强变大,气球变小,故B不正确;
C、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平底烧瓶中的压强变小,外界压强大于平底烧瓶中的压强,气球变
大,故C正确;
D、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平底烧瓶中的压强变大,气球变小,故D不正确。故选C。
13.下列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A.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观察现象
B.除去氯化钙溶液中混有的氢氧化钙,加入过量稀盐酸
C.检验木炭粉中是否含有氧化铜,取少量样品滴加稀硫酸,观察现象
D.从饱和石灰水中得到氢氧化钙固体,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
【答案】AC
【详解】A、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氮气不能,可以鉴别,故A正确;
B、氢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可以除去氢氧化钙,但是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弓I入了杂质,故B不正确;
C、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硫酸铜溶液显蓝色,木炭不和稀硫酸反应,可以检验,故C正确;
D、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则从饱和石灰水中得到氢氧化钙固体,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故D不
正确。故选AC。
14.如图所示转化关系中的反应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反应。下列选项中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间能通过一步反应实
现图示转化关系的是
~~►区
T----丙
选项甲乙丙T
ACuOCuSO4FeSO4FeCh
BCO2Na2cO3H2OO2
CO2MgOH2O2H2O
DHC1BaChBaSO4H2SO4
A.AB.BC.CD.D
【答案】B
【详解】A、CuO与H2so4反应可以生成CuSO%C11SO4与Fe反应可以生成FeSO*FeSCU与BaCb可以反应生成
FeCh,FeCh无法一步转化成CuO,故A选项错误;
B、CO2与NaOH反应生成Na2co3,Na2cO3与酸反应生成H2O,H2O电解可以生成。2与C反应可以生成CO2,
故B选项正确;
C、Ch与Mg反应可以生成MgO,MgO无法一步反应生成H2O2,故C选项错误;
D、HC1与BaCCh反应可以生成BaCL,BaCb与Na2SC)4可以反应生成BaSO%BaSCU无法一步生成H2SO4,故D
选项错误。
故选B。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量相等的氧化铁和四氧化三铁中,氧元素的质量比为80:87
B.碳酸钠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22.3g,其中含氧元素4.8g,则该混合物中氯元素的质量为7.1g
C.某氮的氧化物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12,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N2O5
D.某过氧化氢溶液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7,向38g该溶液中加入1g二氧化镒,充分反应后,生成2g
氧气
【答案】BD
【详解】A、等质量的氧化铁和四氧化三铁中氧元素的质量比:一V16x3—:一16x4—=87:80,说法错误;
56x2+16x356x3+16x4
B、碳酸钠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23g,其中含氧元素4.8g,由于只有碳酸钠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对应的碳酸钠的
16x3
质量为4.8g+-------------------------=10.6g,则氯化钠的质量为22.3g-10.6g=11.7g,氯元素的质量为
23x2+12+16x3
355
11.7gx——■一x100%=7.1g,说法正确;
23+35.5
C、由题意,氮的某种氧化物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12,则可设氮的某种氧化物化学式为NxOy;则
14%7
=,则1个该氮的某种氧化物中氮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x:y=2:3,该氮的某种氧化物的化学式为N2O3,
说法错误;
2
D、某H2O2溶液中H、O的质量比为2:17,则38g双氧水溶液中氢元素质量为:38gx5-=4g,根据过氧化
MnO2
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2H2。2^=2112。+02T可以知道,过氧化氢完全反应后生成水和氧气,该过程中氢元素的
2
质量没有改变;所以反应后水的质量为:4g^—=36g,所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38g-36g=2g,说法正确。
故选:BDo
2020年天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
化学
第II卷
注意事项:
1.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本卷共11题,共70分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C12N14016Mg24C135.5Ca40Cu64Zn65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
16.化学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现有①石墨②淀粉③硝酸钾④氯化钠⑤硫酸铜⑥碳酸氢钠,选择适当的
物质填空(填序号)
(1)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2)俗称小苏打是;
(3)可作干电池电极的是;
(4)大米中富含的糖类物质是;
(5)可配制生理盐水的是;
(6)可用于配制波尔多液的是o
【答案】⑴♦③(2).⑥⑶.①⑷.②⑸.④⑹.⑤
【详解】(1)复合肥料是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化合物,属于复合肥料的是硝酸钾,故选
③。
(2)俗称小苏打的是碳酸氢钠,故选⑥。
(3)石墨可以导电,则可作干电池电极的是石墨,故选①。
(4)大米中富含的糖类物质是淀粉,故选②。
(5)可配制生理盐水的是氯化钠,故选④。
(6)波尔多液的主要成分为硫酸铜、生石灰和水,则可用于配制波尔多液的是硫酸铜,故选⑤。
17.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水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水.一(填“属于”或“不属于")六大基本营养素之一。
(2)二氧化氯(C102)是一种消毒剂,不仅能对饮用水消毒,而且可以有效灭杀病毒。将Cb通入NaCICh溶液中
即可制得CIO?和一种生活中常见的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12+2NaClC)2=2X+2C1C)2,其中X的化学式为
(3)为区分软水和硬水,将等量的肥皂水分别滴加到盛有等量软水、硬水的试管中,振荡,试管中产生较多泡沫
的为o生活上常用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4)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示意图,试管(填“a”或"b”)中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试管a、
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o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O
【答案】⑴.属于(2).NaCl(3).软水(4).煮沸(5).b(6).2:1(7).
通电小小
2H2(D^=2H2T+。2T
【分析】
电解水正极生成氧气,负极生成氢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
【详解】(1)六大基本营养素是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故水属于六大基本营养素之一。
(2)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和种类均不变,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12+2NaClO2=2X+2ClC>2,
反应前有4个氯原子,2个钠原子,4个氧原子,反应后有2个氯原子,4个氧原子,X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为2,故
X的化学式为NaClo
(3)将等量的肥皂水分别滴加到盛有等量软水、硬水的试管中,振荡,试管中产生较多泡沫的为软水。煮沸可以
将清除水中的钙镁离子,故生活上常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4)电解水正极生成氧气,负极生成氢气,氢气和氧气体积比为2:1,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
旺,故试管b中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试管a中的气体是氢气,试管b中的气体是氧气,故试管a、b
通电小小
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故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T+02To
【点睛】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和种类均不变。
18.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
(1)构成氢气的粒子是——(填“氢分子”或“氢原子”)。
(2)根据图示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硫属于金属元素
B硫原子中的质子数为16
C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g
(3)根据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①图中粒子共表示种元素(填数字)。
②A为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与氯原子的化学性质最相似的是(填序号)。
(4)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氧原子
汞原子
根据图示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O
【答案】(1).氢分子⑵.B⑶.4⑷.E(5).2HgO2Hg+02T
【详解】(1)氢气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构成氢气的粒子是氢分子;
(2)A、由名称可知,硫属于非金属元素,选项错误;
B、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的左上角的数字为元素的原子序数,同一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
原子序数;硫原子中的质子数为16,选项正确;
C、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符号下边的数字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相对原子质量单位
是“1”,通常不写出来,选项错误;
故选B;
(3)①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图中粒子共表示4种元素;
②A为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与氯原子的化学性质最相似的是E,因其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4)由图中信息可知,该反应为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gO2Hg+O2To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
19.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O
(2)氧化铜与氢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____________o
(3)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
占燃A
【答案】(1),C+O2^^CO2(2),H2+CUO=CU+H2O(3),NaOH+HC1=NaCl+H2O
占燃
【详解】(1)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o2O
A
(2)氧化铜与氢气在加热条件下,氢气还原氧化铜生成铜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2+CUO=CU+H2OO
(3)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OH+HC1=NaCl+H2Oo
20.溶液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得到溶液的是(填序号)。
A硝酸钾B植物油C面粉
(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填序号)。
A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C溶液一定是无色的,且溶剂一定是水
(3)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0tik温度七
①tl℃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填“相等”或“不相等”)。
②t2℃时,甲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填最简比)。
③现有tl℃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将这三种溶液分别升温到t2℃,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
是(填序号)。
A甲>乙>丙B甲=乙<丙C甲=乙>丙
(4)用固体氯化钠和蒸镭水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g0若用
已配好的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g°
【答案】(1).A(2).B(3).相等⑷.1:2(5).C(6),3(7).50
【详解】(1)把硝酸钾放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得到溶液,把植物油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会生成乳浊液,面粉放入水中
充分搅拌会形成悬浊液,故选A。
(2)A、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故A选项错误;
B、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故B选项正确;
C、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且溶剂不一定是水,如碘酒中溶剂是酒精,故C
选项错误。故选Bo
(3)①在trc时,甲与乙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表示该温度下二者的溶解度相等。
②据溶解度曲线知,t2°C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50g,即100g溶剂中溶解50g甲,故t2°C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
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50:100=1:2O
③t『C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质量分数也相等,丙的溶解度最小,丙的质量分数也最小,所以此时质量分数大
小为甲=乙>丙。升高温度后,甲、乙丙溶质质量不变,溶液质量不变,因此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仍然是甲=乙>丙,
故选C。
(4)用固体氯化钠和蒸镭水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50x6%=3g;若用
已配好的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设3%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
为X,贝IJ50gx6%=xx3%,解得:x=100g,3%的氯化钠溶液质量是100g,则还需要水的质量是100g-50g=50g。
21.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1)如图台灯中,铜质插头是利用了金属铜的——性(填“导电”或“导热”)。灯管后面的反光片为铝箔。铝
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
①一»——---:------②
①铁螺丝钉
②铝箔反光片
③铜质插头
S31
(2)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中记载了我国古代炼铁方法。现代工业利用高炉炼铁,其主要反应原理是一氧
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
(3)某锌粉含有铜、镁中的一种杂质,取该样品6.5g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氢气0.21g,该锌粉中含有的杂
质是0另取一定量该样品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将滤渣洗净,滴入稀
硫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填化学式)。
高温
【答案】⑴.导电(2),4A1+3O2=2A12O3(3),Fe2O3+3CO2Fe+3CO2⑷.镁⑸.
MgSO4
【分析】
铝和氧气生成氧化铝,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镁和铜,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
硫酸锌和氢气。
【详解】(1)铜具有导电性,故铜质插头是利用了金属铜的导电性。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4A1+3O2=2A12O3。
(2)现代工业利用高炉炼铁,其主要反应原理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高温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故该反应的化学
高温
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
(3)锌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铜和稀盐酸不反应,反应的关系式
Zn+2HC1=ZnCL+H,TMg+2HC1=M6gC2L+H2,T
为「22:,则6.5g锌与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0.2g氢气,样品
652242
6.5g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氢气0.21g,说明杂质也能与稀盐酸反应,故该锌粉中含有的杂质是镁。样品中
含有镁,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锌强,则镁先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镁和铜,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将滤
渣洗净,滴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一定含有锌,可能含有镁,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硫酸镁,化
学式为MgSO4o
五、实验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
22.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2)用加热高镒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停止加热时,应
_(填序号)。
①先熄灭酒精灯,再把导管移出水面
②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3)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用的装置为(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1).铁架台(2).2KMnO4K2MnO4+MnO2+O2T⑶.②(4).BD(5).
CaCO3+2HC1=CaCl2+H20+C02T
【详解】(1)仪器a的名称是铁架台;
(2)用加热高镒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反应的原理是高镒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镒酸钾、氧气、二氧化镒,化学
方程式为2KMnC>4"KzMnC^+MnOz+OzT。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停止加热时,应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
灭酒精灯,否则易导致水到流入试管内,使试管炸裂,故选②;
(3)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B,收集二氧化碳,应选用的装置为D,因二
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能溶于水并和水反应,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1=CaCl2+H2O+CO2To
23.某固体粉末可能含有氯化镁、硫酸钠、硝酸钠、硫酸铜和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某化学实验小
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白色沉淀C是(填化学式)。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o
(3)原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一(填化学式),一定不含的物质是—一(填化学式)。
【答案】(1).Mg(OH)2(2).Na2SO4+BaCl2=BaSO4+2NaCl⑶.CaCCh、Na2so4、MgCL(4).
CuSO4
【分析】
氯化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 11908:2025 EN Binders for paints and varnishes - Amino resins - General methods of test
- 愚人节搞笑文案3篇
- 开展世界地球日的活动总结
- 岗前培训方案(17篇)
- 建材开业致辞7篇
- 超声造影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 二零二五版影视作品摄像授权合同范本3篇
- 暴力抗议事件应急预案
- 二零二五年个人股权继承协议范本4篇
- 提升医院管理的关键策略
- 2025年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商务部发布《中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报告(2024)》
- 2025年福建新华发行(集团)限责任公司校园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江苏省驾校考试科目一考试题库
-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成都市石室联合中学2023-2024学年七上期末数学试题(解析版)
- 咨询公司绩效工资分配实施方案
- 2025新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单词表
- 2024年专升本考试-专升本考试(机械设计基础)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
-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 药品储存养护知识大全
- 新版药品批发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大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