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字油库应急预案汇编_第1页
丁字油库应急预案汇编_第2页
丁字油库应急预案汇编_第3页
丁字油库应急预案汇编_第4页
丁字油库应急预案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丁字油库应急预案(试行)

某某有限公司HNO-OD-YJYA丁字油库应急预案(试行)编制:审核:批准:版号:2016-9-18发布2017-01-01实施

综合应急预案一、目的、原则 0二、长沙丁字油库基本情况 0三、主要危险目标、危险特性及其对周边的影响 0四、风险防范目标 1五、组织机构及职责 2六、应急联络、报警、现场指挥程序 4七、事故应急准备 4八、事故应急处理的集结与疏散地点 5九、事故应急报告 5十、事故应急的关闭条件 5十一、事故应急培训程序 5十二、事故应急演练计划 6十三、事故应急预案的变更与维护 6十四、常用救护知识 7十五、附件 15专项应急预案一油罐火灾爆炸应急预案 19二付油台火灾爆炸应急预案 20三配电间火灾应急预案 21四油罐车火灾爆炸应急预案 22五趸船及油船发生火灾应急预案 23六油泵房火灾应急预案 24七发电机房火灾应急预案 25八留样间火灾应急预案 26九综合楼火灾应急预案 27十污水处理间火灾应急预案 28十一油罐区油品渗漏事故应急预案 29十二油泵棚油品渗漏应急预案 30十三输油管线油品渗漏应急预案 31十四阀门油品渗应急预案 32十五付油区跑油、冒油应急预案 33十六趸船、油船卸油跑油应急预案 34十七油罐抽瘪应急预案 35十八油品混装应急预案 36十九机械伤害应急预案 37二十油船碰撞趸船应急预案 38二一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39二二油气中毒应急预案 40二三中暑应急预案 41二四雪灾应急预案 42二五风灾应急预案 43二六地震应急预案 44二七雷电应急预案 47二八洪水应急预案 48二九趸船遇洪峰应急预案 49三十山火应急预案 50三一恐怖袭击应急预案 51三二油品质量纠纷应急预案 53三三油品计量纠纷应急预案 54三四高空坠落应急预案 55三五坠物伤人应急预案 56三六重大传染性疾病应急预案 57三七环境污染应急预案 59三八新闻危机应急处理程序 60三九护坡坍塌应急程序 62PAGE17一、目的、原则1.1目的油库作为易燃、易爆场所,随时可能发生火灾、爆炸、环境污染等事故,为了长沙丁字油库运行期间发生火灾、爆炸、管线泄漏等灾难事故时,及时组织力量,采取有效措施,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限度,特制定本预案。1.2原则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快速反应、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二、长沙丁字油库基本情况长沙丁字油库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丁字镇,于2008年12月建设的中化石油湖南有限公司租赁油库,占地面积为31141.6m3,现有员工26名。总储量32000立方米,其中2000m3立式内浮顶汽油金属油罐6座,500m3立式内浮顶汽油金属油罐1座;3000m3立式拱顶柴油金属油罐6座,500m3立式拱顶柴油金属油罐3座,属三级油库。三、主要危险目标、危险特性及其对周边的影响长沙丁字油库作为中化石油湖南有限公司成品油储存和输转的主要场所,主要存储和输转汽油、柴油。3.1油品的危险性:汽油、柴油均为易燃、易爆、易蒸发、易渗漏、易产生静电和具有一定毒性的液体物质。其蒸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电火花易引起燃烧、爆炸。3.2主要危险部位是:储罐区、趸船、付油区、倒油泵棚、发配电房等区域。油库主要危险特性事件可分为四大类: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和自然灾害。3.3主要危险3.3.1火灾、爆炸由于汽、柴油的特性,油品的挥发气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雷电、静电、高热极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由于人为的操作失误或误操作及设备设施的故障,可能发生火灾种类有:油罐、油罐车、油船、电气设备、倒油泵房、计量等火灾、爆炸;发生火灾产生的热辐射造成人员烧伤,并有可能引起临近油罐及构建筑物起火燃烧。发生爆炸所产生的冲击波不但造成人员伤亡,并有可能引起临近油罐燃烧爆炸,形成大面积火灾。严重的将扩大到库外,造成周围构建筑物燃烧或群众死亡。3.3.2对人员危害程度的预测:一旦发生泄漏或燃烧爆炸,会使处于下风方向人员中毒、窒息、烧伤;员工在饮食时由于误食可引发食物中毒。皮肤长时间接触易造成慢性中毒。3.3.3对环境污染的预测:油品泄漏、燃烧产生出有毒有害气体,人员吸入造成急性、慢性中毒事故;泄露的油品或灭火的消防用水易造成水体、大气、土壤等环境污染。3.3.4由于油库的特殊性,人员流动性大,易发生偷盗、抢劫,遭遇人为破坏,容易成为恐怖分子或不法分子的袭击对象。3.3.5油库人员和资产易受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等影响。四、风险防范目标4.1预案包含区域:付油现场、油罐区、发配电房、趸船。4.2应急预案内容包括:4.2.1油罐火灾爆炸应急预案4.2.2付油台火灾爆炸应急预案4.2.3配电间火灾应急预案4.2.4油罐车火灾爆炸应急预案4.2.5趸船及油船发生火灾应急预案4.2.6油泵房火灾应急预案4.2.7发电机房火灾应急预案4.2.8留样间火灾应急预案4.2.9综合楼火灾应急预案4.2.10污水处理间火灾应急预案4.2.11油罐区油品渗漏应急预案4.2.12油泵房油品渗漏应急预案4.2.13输油管线油品渗漏应急预案4.2.14阀门渗漏应急预案4.2.15付油区跑油、冒油应急预案4.2.16趸船、油船卸油跑油应急预案4.2.17油罐抽瘪应急预案4.2.18油品混装应急预案4.2.19机械伤害应急预案4.2.20油品碰撞趸船应急预案4.2.21事物中毒应急预案4.2.22油品中毒应急预案4.2.23中暑应急预案4.2.24雪灾应急预案4.2.25风灾应急预案4.2.26地震应急预案4.2.27雷电应急预案4.2.28洪水应急预案4.2.29趸船遇洪峰应急预案4.2.30山火应急预案4.2.31恐怖袭击应急预案4.2.32油品质量纠纷应急预案4.2.33油品计量纠纷应急预案4.2.34高空坠落应急预案4.2.35坠物伤人应急预案4.2.36重大传染性疾病应急预案4.2.37环境污染应急预案4.2.38新闻危机应急处理程序4.2.39护坡坍塌应急预案五、组织机构及职责5.1应急组织总指挥:油库主任副指挥:油库副主任总指挥:油库主任副指挥:油库副主任警戒疏散组抢险作战组医疗救护组通讯联络组后勤保障组5.2职责:5.2.1总指挥职责:1、负责协调全局的事态控制;2、负责启动并组织实施应急预案;3、负责调动各种资源进行应急处理;4、负责保护事故现场;5、负责收集事故信息、处理相关数据及信息上报工作;6、负责接受上级的指令和调动;7、处置事发现场有关工作;8、负责现场恢复工作。5.2.2副指挥职责:1、在总指挥的统一指挥下,负责各小组之间的协调及信息传递;2、保障物资供应、交通运输、医疗救护、通讯、消防等各项应急措施的落实;3、承担应急抢险救助、恢复生产等任务。5.2.3抢险作战小组职责:1、第一时间发现事故的人员,应立即报警和求助援救;2、负责火灾扑救,控制火势蔓延;3、负责对泄漏油品进行堵截和回收;4、负责停止设备运转,对设备进行抢修;5、负责排除洪涝等自然灾害险情。5.2.4通讯联络小组职责:1、第一时间发现事故的人员,应立即报警和求助援救;2、负责传达组长命令,收集、反馈现场信息;3、负责向上级单位、地方公安、消防和政府部门报告险情;4、负责与急救中心联络;5、负责保持与外界通信联络;6、负责向周边群众通告险情;7、通知其他员工参加抢险。5.2.5后勤保障小组职责:1、第一时间发现事故的人员,应立即报警和求助援救;2、负责保证事故现场所需抢险救援物资的供应;3、负责受伤人员救护、转移;4、负责收集事故发生的相关数据、资料等。5.2.6警戒疏散小组职责:1、第一时间发现事故的人员,应立即报警和求助援救;2、负责事故现场警戒和人员疏散,禁止无关车辆、人员进入警戒区域;3、其他人员负责疏通应急通道,引导外部救援车辆及人员。5.2.7医疗救护组职责:1、第一时间发现事故的人员,应立即报警和求助援救;2、负责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治疗;3、协助120医务人员对伤者进行治疗。六、应急联络、报警、现场指挥程序6.1应急联络6.1.1事故发现者应立即报告应急总指挥(油库主任)、安全员。6.1.2由应急总指挥根据现场情况决定是否报警和通知地市政府部门。6.1.3当日值班主任应立即通知应急小组人员赶往现场。6.2报警程序6.2.1发现火灾人员应立即摇动库区报警器,并负责报油库主任和安全员,如油库主任决定报警,应立即拨打相关安全部门电话,如火灾爆炸要讲清楚:火灾地点、介质名称和泄漏量、火灾性质;如紧急事件要讲清楚:发生事件,人员数量,伤亡情况,地理位置等;通知门岗人员做好迎接救援车辆准备。6.2.2发现人员应立即通知油库主任、值班主任、安全员赶到现场,通知值班人员、设备技术人员进行抢修并采取应急处理措施,夜间或节假日先通知值班主任,简要介绍现场情况。6.2.3如有人员受伤,现场人员应立即打急救电话120。6.2.4联络:打电话通知事故应急小组人员,留言“油库发生事故、请速到”。6.3现场指挥程序6.3.1在紧急情况下,现场最高职务者(包括班组长)为现场应急指挥,负责指挥现场操作处理和对外联络,指挥初期火灾扑救和现场人员救护。当上一级领导到达现场后进行现场指挥权移交。6.3.2应急指挥人员对轻油罐发生火灾爆炸事故进行评估,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带领应急小组成员使用救援绳索以及正压式呼吸器将中毒和受伤人员抢救出危险区域,指挥消防人员按专项应急预案进行扑救。6.3.3应急指挥根据上报的信息对现场处置方式、方法进行指导,并组织送到医疗机构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急救,及在急救后将重伤员转到市级医疗机构。七、事故应急准备7.1应急要求:油库主任是油库安全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当班班长是各班现场安全管理工作责任人,各责任人应熟悉应急资源的配置和指挥程序,做到遇事临危不乱。当发生火警、破坏和自然灾害等事件时,应立即组织力量,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员工和群众的生命安全,防止国家财产遭受损失,协助上级部门或公安、消防部门处理各类事件。在接到应急领导小组组长下达的应急处理命令后,按照分工在最短时间内认真执行任务。7.2应急响应:事故现场第一发现人应立即报告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油库主任),并由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决定是否报警。7.3应急启动:组长接到事故信息后,立即下达命令启动预案,若组长不在事故现场,由副组长下达。八、事故应急处理的集结与疏散地点8.1集结:事故发生时,所有应急成员在接到指令后按应急总指挥确定的地点进行集结,然后根据分工进行应急处理。8.2疏散:当遇到重大火灾和爆炸等事故后,所有员工和顾客应立即向安全区域疏散。九、事故应急报告发生一般事故时立即报告中化石油湖南有限公司风险执行部。发生火灾等重大或员人伤亡事故时,应先报警。十、事故应急的关闭条件10.1清点事故现场人员,确认事故已消除,不再有再次发生的危险,对可能给周边单位和人员造成的危害已处理完毕。10.2经公安、消防部门认定,在确保没有危险的情况下,由现场总指挥宣布应急处理程序结束。由上级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人员清理现场,确认损失,做好恢复营业准备。十一、事故应急培训程序11.1员工上岗或转岗前的培训要求熟练掌握本岗位工艺流程、操作规程、消防措施;发生事故危险性类别、性质;事故先兆的判断;事故的报告、抢险、人员救助、紧急疏散等。11.2应急培训的主要内容:11.2.1事故危险性类别、性质和特点:掌握所从事岗位可能发生什么类别、什么性质的事故。该事故的危险程度如何、后果如何、有何特点、应如何进行防范。11.2.2事故的先兆知识和判断知识:通过对一些事故案例的分析、学习,掌握事故发生前的征兆并做出准确判断(征兆包括气候、环境及操作人员的情绪等方面)。11.2.3事故报告:掌握事故发生后的报告方法及手段。11.2.4事故抢险:掌握事故发生后的抢险方法、保护及防范措施。11.2.5人员救生:掌握事故发生后受伤人员的抢救方法,现场抢险人员的保护方法。11.2.6紧急疏散:掌握事故发生后突发紧急状况时的紧急疏散方法。十二、事故应急演练计划12.1为提高对付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开展有针对性的演练活动。12.2.演练具体包括以上应急处理程序内容。12.3.与毗邻单位建立联防组织,开展联防活动。12.4.各类演练都要有详细记录。十三、事故应急预案的变更与维护13.1当发生人员变动或危害因素变化等情况时,需要对预案进行变更,由应急总指挥提出申请并对预案做出相应的修订和完善,报中化石油湖南有限公司审批后实施。13.2根据演练情况应急总指挥负责对每个员工预案的熟知程度进行考核测试。

十四、常用救护知识15.1急救处理措施15.1.1急救处理原则:急救现场处理的主要任务是抢救生命、减少伤员痛苦、减少和预防加重伤情和并发症,正确而迅速地把伤病员转送到医院。15.1.2镇定有序的指挥:一旦灾祸突然降临,不要惊慌失措,如果现场人员较多,要一面马上分派人员迅速呼叫医务人员前来现场,一面对伤病员进行必要的处理。15.1.3迅速排除致命和致伤因素:如搬开压在身上的重物,撤离中毒现场,如果是触电意外,应立即切断电源;清除伤病员口鼻内的泥砂、呕吐物、血块或其他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等。15.1.4检查伤员的生命体征:检查伤病员呼吸、心跳、脉搏情况。如有呼吸心跳停止,应就地进行心脏按摩和人工呼吸。15.1.5止血:有创伤出血者,应迅速包扎止血,材料就地取材,可用加压包扎、上止血带或指压止血等。同时尽快送往医院。15.1.6如有腹腔脏器脱出或颅脑组织膨出,可用干净毛巾、软布料或搪瓷碗等加以保护。15.1.7有骨折者用木板等临时固定。15.1.8神志昏迷者,未明了病因前,注意心跳、呼吸、两侧瞳孔大小。有舌后坠者,应将舌头拉出或用别针穿刺固定在口外,防止窒息。15.1.9迅速而正确地转运:按不同的伤情和病情,按轻重缓急选择适当的工具进行转运。运送途中随时注意伤病员病情变化。15.2紧急急救15.2.1烧伤、烫伤急救a)人员自保*伤员应迅速脱离现场,及时消除致伤原因。*处在浓烟中,应采用弯腰或匍匐爬行姿势。有条件的要用湿毛巾或湿衣服捂住鼻子行走。*楼下着火时,可通过附近的管道或固定物上栓绳子下滑。或关严门,往门上泼水。*若身上着火应尽快脱去着火或沸液浸渍的衣服。如来不及脱着火衣服时,应迅速卧倒,慢慢就地滚动以压灭火苗。如邻近有凉水,应立即将受伤部位浸入水中,以降低局部温度。但切勿奔跑呼叫或用手扑打火焰,以免助长燃烧和引起头面部、呼吸道和双手烧伤。b)现场救护*烧伤急救就是采用各种有效的措施灭火,使伤员尽快脱离热源,尽量缩短烧伤时间。*对已灭火而未脱衣服的伤员必须仔细检查,检查全身状况和有无并合损伤,电灼伤、火焰烧伤或高温气、水烫伤均应保持伤口清洁。伤员的衣服鞋袜用剪刀剪开后除去。伤口全部用清洁布片覆盖,防止污染。四肢烧伤时,先用清洁冷水冲洗,然后用清洁布片消毒纱布覆盖送医院。*对爆炸冲击波烧伤的伤员要注意有无脑颅损伤,腹腔损伤和呼吸道损伤。*烧毁的、打湿的、或污染的衣服除去后,应立即用三角巾、干净的衣服被单覆盖包裹,冬天用干净胆子包裹伤面后,在盖棉被。*强酸或碱等化学灼伤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彻底冲洗,迅速将被侵蚀的衣服剪去。为防止酸、碱残留在伤口内,冲洗时一般不少于10min。对创面一般不做处理,尽量不弄破水泡,保护表皮。同时检查有无化学中毒。*对危重的伤员,特别是对呼吸、心跳不好或停止的伤员立即就地紧急救护,待情况好转后再送医院。*未经医务人员同意,灼伤部位不宜敷搽任何东西和药物。*送医院途中,可给伤员多次少量口服精盐水。15.2.2中毒窒息应急处理a)急救措施*抢救者与监护者,明确联络信号后方可进入事故部位。*抢救者进入事故部位,必须佩带长管防毒面具或空气呼吸器并检查其气密性。*进入容器、下水道、电缆沟等事故现场,必须系好安全带(绳),携带防爆手电。有两个以上的人监护,监护人佩戴适用的防毒面具。*监护人负责把抢救者佩带的长管防毒面具的长管固定在上风口新鲜空气处,保持长管空气流畅,并将营救用安全绳就近固定,将营救绳另一端放入。密切观察营救状态。*抢救者将营救绳绑在中毒者的腰间或腋下后,即刻发出提拉信号,提拉用力要小心,防止碰伤。*中毒者移至空气新鲜处,应判断呼吸、心跳状况,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或心脏胸外挤压法并尽快送往医院抢救。*对呼吸心跳不好甚至停止的,要就地抢救待情况好转后在送往医院。*在送往医院途中,使中毒者平躺,保持呼吸畅通,并继续实施人工急救。*在急救中心医务人员到现场后,由医务人员接替进行,其他人员现场配合。15.2.3创伤急救方法a)人员自护*若作业人员从高空坠落的紧急时刻,应立即将头前倾,下颌紧贴胸骨,这一姿势应保持到身体被悬托为止。*下坠时,应尽可能地去抓附近可能被抓住的物体,当被抓的某一物体松脱时,应迅速抓住另一物体,以减缓下坠速度。*凡有可能撞到构筑物和坠地时,坠落者应紧急弯脚曲腿以缓和撞击b)急救措施*创伤急救的基本要求*创伤急救原则上是先抢救,后固定,在搬运,并注意采取措施,防止伤情加重或污染。需要送医院救治的,应立即做好保护伤员措施后送医院救治。*抢救前先使伤员安静躺平,判断全身情况和受伤程度,如有无出血、骨折和休克等。*外部出血立即采取止血措施,防止失血过多而休克。外观无伤,但呈休克状态,神志不清,或昏迷者,要考虑胸腹部内脏或脑部受伤的可能性。*为防止伤口感染,应用清洁布面覆盖。救护人员不得用手直接接触伤口,更不得在伤口内填塞任何东西或随便用药。*搬运时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腰部束在担架上,防止跌下。平地搬运时伤员头部在后,上楼、下楼、下坡时头部在上,搬运中应严密观察伤员,防止伤情突变。c)止血*伤口渗血:用较伤口稍大的消毒纱布数层覆盖伤口,然后进行包扎。若包扎仍有较多渗血,可再加绷带适当加压止血。*伤口出血呈喷射状或鲜红血液涌出时,立即用清洁手指压迫出血点上方(近心端),使血流中断,将出血肢体抬高或举高,以减少出血量。*用止血带或弹性较好的布带等止血时,应先用柔软布片或伤员的衣袖等数层垫在止血带下面,再扎紧止血带以刚使肢端动脉搏动消失为度。上肢每60min,下肢每80min放松一次,每次放松1-2min。开始扎紧与每次放松的时间均应书面标明在止血带旁。扎紧时间不宜超过四小时。不要在上膀中三分之一处和胳肢窝下使用止血带,以免损伤神经。若放松时观察已无大出血可暂停使用。*严禁用电线、铁丝、细绳等作止血带使用。*高处坠落、撞击、挤压可能有胸腹内脏破裂出血。受伤者外观无出血但常表现面色苍白,脉搏细弱,气促,冷汗淋漓,四肢劂冷,烦躁不安,甚至神志不清等休克状态,应迅速躺平,抬高下肢,保持温暖,速送医院救治。若送医院途中时间较长,可给伤员饮用少量糖盐水。d)骨折急救*肢体骨折可用夹板或木棍、竹竿等将断骨上、下两个关节固定,也可利用伤员身体进行固定,避免骨折部位移动,以减少疼痛,防止伤势恶化。*开放性骨折,伴有大量出血者,先止血,再固定,并用干净布片覆盖伤口,然后速送医院救治。切勿将外露的断骨推回伤口内。*疑有颈椎损伤,在使伤员平卧后,用沙土袋(或其它代替物)放置头部两侧使颈部固定不动。必须进行口对口呼吸时,只能采用抬头使气道通畅,不能再将头部后仰移动或转动头部,以免引起截瘫或死亡。*腰椎骨折应将伤员平卧在平硬木板上,将腰椎躯干及二侧下肢一同进行固定预防瘫痪。搬动时应数人合作,保持平稳,不能扭曲。e)颅脑外伤*应使伤员采取平卧位,保持气道通畅,若有呕吐,应扶好头部和身体,使头部和身体同时侧转,防止呕吐物造成窒息。*耳鼻有液体流出时,不要用棉花堵塞,可轻轻拭去,以利降低颅内压力。也不可用力擤鼻,排除鼻内液体防止将液体再吸入鼻内。*颅脑外伤时,病情可能复杂多变,禁止给予饮食,速送医院诊治。15.2.4触电急救:a)首先要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越快越好。因为电流作用的时间越长,伤害越重。b)脱离电源就是要把触电者接触的那一部分带电设备的开关、刀闸或其他断路设备断开;或设法将触电者与带电设备脱离。在脱离电源时,救护人员即要救人,也要注意保护自己。c)触电者未脱离电源前,救护人员不准直接用手触及伤员,因为有触电危险。d)触电者处于高处,解脱电源后会自高处坠落,因此,要采取预防措施。e)触电者触及低压带电设备,救护人员应设法迅速切断电源,如拉开电源开关或刀闸,拔除电源插头等。或使用绝缘工具、干燥的木棒、木板、绳索等不导电的东西解脱触电者。也可抓住触电者干燥而不贴身的衣服,将其拖开,切记查避免碰到金属物体和触电者的裸露身躯。也可戴绝缘手套或将手用干燥衣物等包起解脱触电者。救护人员也站在绝缘垫上或干木板上,绝缘自已进行救护。为使触电者与导电体解脱,最好用一只手进行。如果电流通过触电者入地,并且触电者紧握电线,可设法用干木板塞到身下,与地隔离,也可用干木把斧子或有绝缘柄的钳子等将电线剪断。剪断电线要分相,一根地剪断,并尽可能站在绝缘物体或干木板上。f)触电者触及高压带电设备,救护人员应迅速切断电源,或用适合该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靴并用绝缘棒)解脱触电者。救护人员在抢救进程中应注意保持自身与周围带电部分必要的安全距离。g)如果触电发生在架空线杆塔上,如系低压带电线路,若可能立即切断线路电源的,应迅速切断电源,或者由救护人员迅速登杆,束好自己的安全皮带后,用带绝缘柄的钢丝钳、干燥的不导电物体呀绝缘物体将触电者拉离电源。如系高压带电线路,又不可能迅速切断电源开关的,可采用抛挂足够截面的适当长度的金属短路线方法,使电源开关跳闸。抛挂前,将短路线一端固定在铁塔或接地引下线上,另一端系重物,但抛掷短路线时,应注意防止电弧伤人或断线危及人员安全。不论是何级电压线路上触电,救护人员在使触电者脱离电源时要注意防止发生高处坠落的可能和再次触及其它有电线路的可能。h)如果触电者触及断落在地上的带电高压导线,且尚未确定线路无电,救护人员在未做好安全措施(如穿绝缘靴或临时双脚并紧跳跃地接近触电者)前,不能接近断线点8~10m范围内,防止跨步电压伤人。触电者脱离带电导线后亦应迅速带至8~10m范围以外后立即开始触电急救。只有在确定线路已经无电,才可在触电者离开触电导线后,就地进行急救。i)救护触电伤员切除电源时,有时会同时使照明失电,因此应考虑事故照明、应急灯等临时照明。新的照明要符合使用场所防火、防爆的要求。但不能因此延误切除电源和进行急救。15.2.5伤员脱离电源后的处理a)触电伤员如神志不清醒者,应使其就地躺平,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且确保气道通畅,并用5秒时间,呼叫伤员或轻拍其肩部,以判断伤员是否意识丧失。禁止摇动伤员头部呼叫伤员。b)需要抢救的伤员,应立即就地坚持正确的抢救,并设法联系医疗部门接替救治。c)呼吸、心跳情况的判定:触电伤员如意识丧失,应在10S内用看、听、试的方法,判定伤员呼吸心跳情况:看一看伤员的胸部、腹部有无起伏动作;听一听用贴近伤员的口鼻处,听有无呼吸声音;试一试测口鼻有无呼吸的气流。再用两手指轻试一侧(左或右)喉结旁凹陷处的颈动脉有无搏动;若看、听、试结果,即无呼吸又无颈动脉搏动,可判定呼吸心跳停止。d)心肺复苏法:触电伤员呼吸和心跳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正确进行就地抢救:通畅气道;口对口(鼻)人工呼吸;胸外按压(人工循环)。f)通畅气道:触电伤员呼吸停止,重要的是始终确保气道通畅。如发现伤员口内有异物,可将其身体及头部同时侧转,迅速用一个手指或用两手指交叉从口角处插入,取出异物。操作中要注意防止将异物推到咽喉深部;通畅气道可采用仰头抬颏法。用一只手放在触电者前额,另一只手的手指将其下颌骨向上抬起,两手协同将头推向后仰,舌根随之抬起,气道即可通畅。严禁用枕头或其它物品垫在伤员头下,头部抬高前倾,会更加重气道阻塞,且使胸外按压时流向脑部的血流减少,甚至消失;g)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在保持伤员气道通畅的同时,救护人员用放在伤员额上的手的手指捏住伤员鼻翼,救护人员深吸气后,与伤员口对口紧合,在不漏气的情况下,先连续大口吹气两次,每次1~1.5s。如果两次吹气后试测颈动脉仍无搏动,可判断心跳已经停止,要立即同时进行胸外按压;除开始时大口吹气两次外,正常口对口(鼻)呼吸的吹气量不需过大,以免引起胃膨胀。吹气和放松时要注意伤员胸部应有起伏的呼吸动作。吹气时如有较大阻力,可能是头部后仰不够,应及时纠正;触电伤员如牙关紧闭,可口对鼻人工呼吸。口对鼻人工呼吸吹气时,要将伤员嘴唇紧闭,防止漏气。h)人工呼吸的步骤:*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沿触电伤员的右侧肋弓下缘向上,找到肋骨和胸骨接合处的中点。*两手指并齐,中指放在切迹中点(剑突底部),食指平放在胸骨下部。*另一只手的内掌根紧挨食指上缘,置于胸骨上,即为正确按压位置。i)胸外按压的正确姿势:*使触电伤员仰面躺在平硬的地方,救护人员立呀跪在伤员一侧肩旁,救护人员的两肩位于伤员胸骨正上方,两臂伸直,肘关节固定不屈,两手掌根相叠,手指翘起,不接触伤员胸壁。*以髋关节为支点,利用上身的重力,垂直将正常成人胸骨压陷3~5cm(儿童和瘦弱者酌减)。*压至要求程度后,立即全部放松,但放松时救护人员的掌根不得离开胸壁。按压必须有效,有效的标志是按压过程中可以触及颈动脉搏动。j)胸外按压操作频率:*胸外按压要求均匀速度进行,每分钟80次左右,每次按压和放松的时间相等。*胸外按压与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同时进行,其节奏为:单人抢救时,每按压15次吹气2次(15:2),反复进行。双人抢救时,每按压5次后由另一人吹气1次(5:1),反复进行。k)抢救过程中的再判定:*按压吹气1分钟后(相当于单人抢救时做了4个15:2压吹气循环),应用看、听、试方法在5~7秒时间内完成伤员呼吸和心跳是否恢复的再判定。*若判定颈动脉已有搏动但无呼吸,则暂停胸外按压,而再进行2次口对口人工呼吸,接着每5秒吹气一次(即每分钟12次)。如脉搏和呼吸均未恢复,则继续坚持心肺复苏法抢救。*在抢救过程中,要每隔数分钟再判定一次,每次判定时间均不得超过5~7秒。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抢救前,现场抢救人员不得放弃现场抢救。l)抢救过程中伤员的移动与转院*心肺复苏应在现场中断时间不应超过30秒。*移动伤员或将伤员送医院时,除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并在其背部垫平硬阔木板,移动或送医院过程中应继续抢救,心跳呼吸停止者要继续心肺复苏法抢救,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救治前不能中止。*应创造条件,用塑料袋装入砸碎冰屑做成帽状包绕在伤员头部,露出眼睛,使脑部温度降低,争取心肺脑完全复苏。m)伤员好转后的处理:如伤员的心跳和呼吸经抢救后均已恢复,可暂停心肺复苏法操作,但心跳呼吸恢复的早期有可能再交骤停,应严密监护,不能麻痹,要随时准备再次抢救。初期恢复后,神志不清或精神恍惚、躁动,应设法使伤员安静。n)杆上高处触电急救:*发现杆上或高处有人触电,应争取时间及早在杆上或高处开始进行抢救。救护人员登高时应随身携带必要的工具和绝缘工具以及牢固的绳索等,并紧急呼救。*救护人员应在确认触电者已有电源隔离,且救护人员本身所涉环境安全距离内无危险电源时,方能接触伤员进行抢救,并应注意防止发生高空坠落的可能性。o)高处抢救:*触电伤员脱离电源后,应将伤员扶卧在自己的安全带上(或在适当地方躺平),并注意保持伤员气道畅通。*救护人员迅速按规定判定反应、呼吸和循环情况。*如伤员呼吸停止,立即口对口(鼻)吹气2次,再测试颈动脉,如有搏动,则每5秒继续吹气一次,如颈动脉无搏动,可用空心拳头叩击心前区2次,促使心脏复跳。*高处发生触电,为使抢救更为有效,应及早设法将伤员送至地面。在完成上述措施后,应立即用绳索迅速将伤员送至地面,或采取可能的迅速有效措施送至平台上。*在将伤员由高处送至地面前,应再口对口(鼻)吹气4次。*触电伤员送至地面后,应立即继续按心肺复苏坚持抢救。*现场触电抢救,对采用肾上腺素等药物应持慎重态度。如没有必要的诊断条件和足够的把握,不得乱用。在医院内抢救触电者进,由医务人员经医疗仪器设备诊断,根据诊断结果决定是否采用。15.2.6食物中毒急救催吐:对中毒不久而无明显呕吐者,可先用手指、筷子等刺激其舌根部的方法催吐,或让中毒者大量饮用温开水并反复自行催吐,以减少毒素的吸收。如经大量温水催吐后,呕吐物已为较澄清液体时,可适量饮用牛奶以保护胃黏膜。如在呕吐物中发现血性液体,则提示可能出现了消化道或咽部出血,应暂时停止催吐。导泻:如果病人吃下去的中毒食物时间较长(如超过两小时),而且精神较好,可采用服用泻药的方式,促使有毒食物排出体外。用大黄、番泻叶煎服或用开水冲服,都能达到导泻的目的。以上两种紧急处理只是为治疗急性食物中毒争取时间,在紧急处理后,患者应该马上进入医院进行治疗。同时注意要保留导致中毒的食物,以便医生确定中毒物质。15.2.7中暑急救:中暑起病急骤,大多数患者有头晕、眼花、头痛、恶心、胸闷、烦躁等前驱症状。按病情的程度和表现特点,中暑一般可分为三类:首先是先兆中暑,表现为大量出汗、口渴、头晕、耳鸣、胸闷、心悸、恶心、四肢无力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一般不超过37.5℃,如能及时离开高热环境,经短时间休息后症状即可消失;其次是轻度中暑,既有先兆中暑症状,同时通常表现为体温在38.5℃以上,有面色潮红、胸闷、皮肤灼热等现象,并有呼吸及循环衰竭的早期症状,如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量出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和脉搏细弱而快等。轻度中暑者经治疗后,一般4~5小时内可恢复正常;第三是重度中暑,大多数患者是在高温环境中以突然昏迷起病。此前患者常有头痛、麻木与刺痛、眩晕、不安或精神错乱、定向力障碍、肢体不随意运动等,皮肤出汗停止、干燥、灼热而绯红,体温常在40℃以上。首先应将患者迅速搬离高温环境到通风良好而阴凉的地方,解开患者衣服,用冷水擦拭其面部和全身,尤其是分布有大血管的部位,如颈部、腋下及腹股沟,可以加置冰袋。给患者补充淡盐水或含盐的清凉饮料,或用电扇向患者吹风,或将患者放置在空调房间(温度不易太低,保持在22℃~25℃)。同时用力按摩患者的四肢,以防止血液循环停滞。当患者清醒后,给患者喝些凉开水,同时服用十滴水或人丹等防暑药品。对于重度中暑者,除立即把其从高温环境中转移到阴凉通风处外,应将患者迅速送往医院进行抢救,以免发生生命危险。

十五、附件附件1:应急组织成员应急总指挥:应急副指挥:抢险作战组:组长:成员:魏建设、龙晓武、史进、熊雪花、张相新、蔺子鹏、鲍财东、殷曼通讯联络组:组长:成员:田敏、罗晓琳、肖虎后勤保障组:组长:杨长龙成员:唐伟、王丽警戒疏散组:组长:饶昆成员:陈丽、周勇医疗救护组:组长:宋艳红成员:李莎、刘双玲、刘绍平

附件2:报警和通讯联络方式1火警:1192匪警:1103急救中心:1204安全部门及相关单位联络方式:4.1、公司仓储部主管人员电话:186275547884.2、望城县丁字镇派出所值班电话:0731-884081834.3、望城县安全监督部门值班电话:0731-880715584.4、油库联防单位(望城县消防队)值班电话:119

附件3:油库平面图

附件4:油库工艺流程图

一油罐火灾爆炸应急预案1、应急事件1.1计量、数质量岗在执行计量或化验取样作业时违章操作引起火灾爆炸;1.2其他不确定因素(自然因素、人为因素、设备因素)造成的初期火灾爆炸。2、具体应急措施2.1处理措施:应急总指挥视火情判断是否通知专业消防队如火从量油口冒出,发现人员立即关闭计量口盖,用油罐上的灭火毡盖住计量口。立即关闭相关阀门,停止生产作业。对受到火势威胁的油罐应立即停止向内输送油品,并设法将油罐内的油品导走(开启倒罐流程,切忌油液面要高于安全高度),并注意不要慌乱混油。如在油罐周边引起局部小火可用现场配备的石棉被、灭火器进行处理。在场管理人员应迅速组织人员对初级火灾进行扑救,清理现场附近的易燃易爆物品,隔离、控制火源。检查罐区排水管阀门是否关闭。2.2警戒、疏散:2.2.1警戒:警戒疏散组在火灾场外围建立警戒区,警戒区域的边界应设立警戒标志并负责警戒。2.2.2疏散:当火灾事故发展到不可控制并有爆炸危险时,现场总指挥应立即疏散现场人员。并查清是否有人留在着火区。2.3急救:将受伤人员转移到安全区域,对伤员作必要的救护工作,待医务人员赶到后再作专业性急救。2.4避险/逃生:逃离至油库大门外。2.5环境处理措施:对扑救油罐火灾后的现场进行清理;对排污情况要及时化验、及时处理、及时报告。

二付油台火灾爆炸应急预案1.应急事件1.1发油员在执行发油作业时违章操作引起火灾爆炸;1.2司机在执行发油作业时违章操作引起火灾爆炸;3、其他不确定因素(自然因素、人为因素、设备因素)造成的初期火灾爆炸。2.应急措施2.1处理措施:应急总指挥视火情判断是否通知专业消防队。开票室人员立即关闭微机电源,通知油库主任和抢险人员。当班发油员一人立即关闭阀门,停止发油作业,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一人使用8kg干粉灭火器自救。抢险作战人员设法关闭起火车辆罐盖(如用长竿、铁锹等),使用石棉毡盖住罐车口,使用35kg干粉灭火器对起火部位进行扑救,并快速铺设水带对起火车辆进行降温扑救,控制火势,防止蔓延最大限地减少各种损失。火灾扑救后要及时清理着火现场,要有消防人员手持灭火器现场监护,对落地油品进行回收,操作时必须穿防静电服装、使用防爆工具,必要时要戴防毒面具,防止人员中毒伤亡。2.2警戒、疏散程序2.2.1警戒:警戒疏散小组在火灾现场外围建立警戒区,警戒区域的边界应设标志并负责警戒。2.2.2疏散:当火灾事故发展不可控制,并有爆炸危险时,现场总指挥立即下令疏散现场人员。并查清是否有人留在火场。2.3急救:后勤保障组将受伤人员撤离现场危险区域,对伤员作必要的救护工作,待医务人员赶到后再作专业性急救。2.4环境处理措施:对扑救付油台火灾后的现场进行清理;对排污情况要及时化验、及时处理、及时报告。

三配电间火灾应急预案1.应急事件1.1电压负载过大引起配电柜火灾;1.2线路短路引起火灾;1.3电工在执行检修作业时违章操作引起火灾;1.4其他不确定因素(自然因素、人为因素、设备因素)造成的初期火灾。2.应急措施2.1处理措施:应急总指挥视火情判断是否通知专业消防队。事故发现者首先要按照操作堆积的要求由低向高的顺序依次切断电源。根据火势进行灭火,初起小火可迅速使用配电间内放置的二氧化碳灭火器(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救无效和火势有蔓延势头时,须使用干粉灭火器)对起火部位施救进行灭火。电工或者通讯联络组成员立即向供电部门报告失火情况,请求供电局立即关闭长沙丁字油库供电总开关。并及时切断外来的电力供应。利用现场水源对配电间的高温主体进行降温。利用绝缘工具切断配电间与外界连接电缆线。停止一切作业操作。2.2警戒、疏散程序2.2.1警戒:警戒疏散小组在围栏外的范围外建立警戒区,警戒区域的边界应设警戒标志并负责警戒,并引导消防车辆及消防救护人员进入现场。2.2.2疏散:当火灾事故发展不可控制时,现场总指挥应立即下令疏散现场无关人员。并查清是否有人留在着火区。2.3急救:将受伤人员撤离危险区域,使用急救药品及急救器材对伤员进行救护(创伤急救、烧伤烫伤急救、触电急救),并做好重伤员区域外救护的准备。2.4恢复:火被扑灭后,对配电柜的线路和设备进行检查、维修;全面清理火灾现场,通过电力部门的验收后才能恢复生产。2.5避险/逃生:安全区设为油库综合区。2.6环境处理措施:对扑救配电间火灾后的现场进行清理;对排污情况要及时处理、及时报告。

四油罐车火灾爆炸应急预案1.应急事件1.1发油员在执行发油作业时违章操作引起火灾爆炸;1.2司机在执行发油作业时违章操作引起火灾爆炸;1.3其他不确定因素(自然因素、人为因素、设备因素)造成的初期火灾爆炸。2.应急措施2.1处理措施:通讯组立即使用报警装置报警,同时报告应急组长,说明火场起点、油罐车位置、着火介质、火势等,由应急总指挥视火情判断是否通知专业消防队。付油人员立即关闭控制器电源和相关阀门,停止发油作业。警戒疏散组负责指挥提油车辆撤出发油区。抢险作战人员设法关闭起火车辆罐盖(如用长竿、铁锹等),使用石棉毡盖住罐车口,使用35kg干粉灭火器对起火部位进行扑救,并快速铺设水带对起火车辆进行降温扑救,控制火势,防止蔓延最大限地减少各种损失。火灾扑救后要及时清理着火现场,要有消防人员手持灭火器现场监护,对落地油品进行回收,操作时必须穿防静电服装、使用防爆工具,必要时要戴防毒面具,防止人员中毒伤亡。2.2警戒、疏散程序2.2.1警戒:警戒疏散小组在火灾现场外围建立警戒区,警戒区域的边界应设标志并负责警戒。2.2.2疏散:当火灾事故发展不可控制,并有爆炸危险时,现场总指挥立即下令疏散现场人员。并查清是否有人留在火场。2.3急救:后勤保障组将受伤人员撤离现场危险区域,对伤员作必要的救护工作,待医务人员赶到后再作专业性急救。2.4环境处理措施:对扑救付油台火灾后的现场进行清理;对排污情况要及时化验、及时处理、及时报告。

五趸船及油船火灾应急预案1.应急事件1.1油船职工在执行计量或化验取样作业时违章操作引起火灾爆炸;1.2卸油过程中违章操作,产生静电引起火灾爆炸;1.3其他不确定因素(自然因素、人为因素、设备因素)造成初期火灾爆炸。2.应急措施2.1处理措施:发现人员应立即报告应急总指挥,说明火场地点、着火介质、火势等情况,由总指挥视火情判断是否报火警。趸船作业人员立即关闭阀门,停止生产作业。卸油员尝试使用长竿关闭油船油仓盖,如成功,则抢险作战组立即使用石棉毡、干粉灭火器等消防器材扑救初期火灾,如不成功,则所有人员撤离油船。抢险作战组松开趸船与油船缆绳,由消防人员赶到现场实行救火,由水路部门将着火油船拖走。警戒疏散组人员要在第一时间在栈桥外引导救援车辆、人员进入趸船。通讯小组在第一时间协调水路部门将着火油船拖走。2.2警戒及疏散程序2.2.1警戒:警戒疏散组在火灾场外围建立警戒区,警戒区域的边界应设立警戒标志并负责警戒。2.2.2疏散:当火灾事故发展到不可控制并有爆炸危险时,现场总指挥应立即疏散现场人员。并查清是否有人留在着火区。2.3急救:后勤保障组将受伤人员撤离现场危险区域,对伤员作必要的救护工作,待医务人员赶到后再作专业性急救。2.4避险/逃生:逃离至趸船栈桥外。2.5环境处理措施:对扑救油船火灾后的现场进行清理,对排污情况要及时化验、及时处理、及时报告。

六油泵房火灾应急预案1.应急事件1.1司泵工在执行司泵作业时违章操作引起火灾;1.2其他不确定因素(自然因素、人为因素、设备因素)造成的初期火灾。2.应急措施2.1处理措施:泵房内部发生火灾时,发现人员应立即报告应急总指挥,说明火场地点、卸油罐编号、着火介质、火势等情况,由总指挥视火情判断是否报火警。司泵工迅速关闭进出口阀门、停止作业。后勤保障组成员切断泵房电源,抢先作战组使用干粉灭火器扑救初期火灾。发油组人员迅速拔出鹤管、关闭阀门、盖好油罐车罐盖,并引导车辆驶出危险区域,中断作业后听从警戒疏散组的临时安排。对受到火势威胁的管线应立即停止向内输送油品,并设法将管线内的油品导走。抢险组迅速铺设两条水带对(卸发油泵棚)进出管线进行冷却降温。2.2警戒、疏散程序2.2.1警戒:警戒疏散组在发油区车辆驶出油库后在油库大门以外100M的区域设立安全区;趸船工作人员在栈桥门外设立安全区,阻止无关人员进入,引导救援车、人员辆进入油库。2.2.2疏散:除操作人员及事故救护人员外,应及时疏散现场的无关人员。疏散方向为上风向。2.3急救:后勤保障组将受伤人员撤离现场危险区域,对伤员作必要的救护工作,待医务人员赶到后再作专业性急救。2.4避险/逃生:逃离至油库大门外。2.5环境处理措施:对扑救泵棚火灾后的现场进行清理;对排污情况要及时化验、及时处理、及时报告。

七发电机房火灾应急预案1.应急事件1.1市电断电过程中,发电机自动或人为启动不当引起火灾;1.2其他不确定因素(自然因素、人为因素、设备因素)造成初期火灾。2.应急措施2.1处理措施:当发现发电机着火时,应立即向应急总指挥报告火势情况,由总指挥视火情判断是否报火警。事故发现者首先切断电源。并根据火势进行灭火,初期小火可迅速使用发电机房内放置的灭火器进行灭火。电工或者通讯联络组成员立即向供电部门报告失火情况,请求供电局立即关闭丁字油库供电总开关。并及时切断外来的电力供应。利用现场水源对发电机房的高温主体进行降温。利用绝缘工具切断发电机与外界连接电缆线。停止一切作业操作。2.2警戒、疏散程序2.2.1警戒:警戒疏散小组在围栏外的范围外建立警戒区,警戒区域的边界应设警戒标志并负责警戒,并引导消防车辆及消防救护人员进入现场。2.2.2疏散:当火灾事故发展不可控制时,现场总指挥应立即下令疏散现场无关人员。并查清是否有人留在着火区。2.3急救:将受伤人员撤离危险区域,使用急救药品及急救器材对伤员进行救护(创伤急救、烧伤烫伤急救、触电急救),并做好重伤员区域外救护的准备。2.4恢复:火被扑灭后,对发电机的线路和设备进行检查、维修;全面清理火灾现场,通过电力部门的验收后才能恢复生产。2.5避险/逃生:安全区设为油库办公楼。2.6环境处理措施:对扑救发电机房火灾后的现场进行清理;对排污情况要及时处理、及时报告。

八留样间火灾应急预案1.应急事件1.1计量、数质量岗人员在执行封样作业操作不当引起火灾;1.2留样间内用电设备短路引起火灾;1.3其他不确定因素(自然因素、人为因素、设备因素)造成初期火灾。2.应急措施2.1处理措施:现场发现人员第一时间报告应急总指挥,说明火场地点、着火介质、火势等情况,由应急总指挥视火情判断是否报火警。当留样间发生火灾时,现场人员要立即切断室内电源,根据火势进行灭火判断,初期小火可迅速使用留样间放置的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灭火,并立即关闭所有门窗。在扑救无效的情况下,立即上报应急总指挥。将受火灾威胁的有毒物品及易燃物品隔离。抢险小组人员接到通知后要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救(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救无效和火势有蔓延势头时,须使用干粉灭火器)对起火部位施救。警戒疏散小组人员在接到通知后要立即停止作业、疏散发油场地内的提有车辆,并迅速抽调人手赶到留样间抢救器具、资料,转移存放的油样。计量组接到通知后协调发油组、卸油组关闭储油罐。2.2警戒、疏散程序2.2.1警戒:警戒疏散组在泄漏区域的范围外建立警戒区,警戒区域的边界应设警戒标志并负责警戒,总指挥在现场对制定的相关紧急措施进行监督。2.2.2疏散:除操作人员及事故救护人员外,应及时疏散现场的无关人员。疏散方向为上风向。2.3急救:按现场总指挥的指令可先将受伤人员撤离危险区域,等待医务人员赶到急救。2.4避险/逃生:安全区设为油库办公楼。2.5环境处理措施:对扑救化验室火灾后的现场进行清理;对排烟情况及时报告。

九综合楼火灾应急预案1.应急事件1.1油库员工在综合楼内违章动用明火引起火灾;1.2油库员工、外来人员违反油库规章制度于楼内吸烟导致火灾;1.3电器设备老化、短路引起火灾;1.4其他不确定因素(自然因素、人为因素、设备因素)造成的初期火灾。2.应急措施2.1应急措施:现场发现人员第一时间报告应急总指挥,说明火场地点、着火介质、火势等情况,由应急总指挥视火情判断是否报火警。火灾发生后,要组织现场人员利用配备的灭火器对起火部位进行灭火。通知供电部门切断火灾区域及其相临建筑的电源。如火势控制不住,通知专业消防队,消防队到达现场后,做好灭火战斗准备。对燃烧区进行火情侦察。布置灭火作战方案,合理分配车辆,明确战斗分工,进入火场战斗展开。进入火场搜索救援现场被困人员,保护和转移重要档案文件、精密仪器设备。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2警戒疏散程序2.2.1警戒:警戒疏散组在事故发生区域的范围外建立警戒区,警戒区域的边界应设警戒标志并负责警戒。2.2.2疏散:当火灾事故发展不可控制时,现场总指挥应立即下令疏散现场无关人员。并查清是否有人留在着火区。2.3急救:按现场总指挥的指令先将受伤人员撤离危险区域,医务人员使用医疗器械及药物对受伤人员进行必要的急救(创伤、烧伤急救),保持受伤人员意识清醒,等待医疗急救人员的到来。2.4避险/逃生:安全区设为油库综合区广场。如在火区被困人员立即使用急救自救知识逃生。2.5环境处理措施:扑救办公区火灾后,对现场进行清理。

十污水处理间火灾应急预案1.应急事件1.1油库员工在污水处理间违章动用明火引起火灾;1.2电器设备老化、短路引起火灾;1.3其他不确定因素(自然因素、人为因素、设备因素)造成的初期火灾。2.应急措施2.1应急措施:现场发现人员第一时间报告应急总指挥,说明火场地点、着火介质、火势等情况,由应急总指挥视火情判断是否报火警。火灾发生后,要组织现场人员利用配备的灭火器对起火部位进行灭火。如火势控制不住,报火警,消防队到达现场后,做好灭火战斗准备。对燃烧区进行火情侦察。布置灭火作战方案,合理分配车辆,明确战斗分工,进入火场战斗展开。2.2警戒疏散程序2.2.1警戒:警戒疏散组在事故发生区域的范围外建立警戒区,警戒区域的边界应设警戒标志并负责警戒。2.2.2疏散:当火灾事故发展不可控制时,现场总指挥应立即下令疏散现场无关人员。并查清是否有人留在着火区。2.3急救:按现场总指挥的指令先将受伤人员撤离危险区域,医务人员使用医疗器械及药物对受伤人员进行必要的急救(创伤、烧伤急救),保持受伤人员意识清醒,等待医疗急救人员的到来。2.4避险/逃生:安全区设为油库综合区广场。2.5环境处理措施:扑救火灾后,对现场进行清理

十一油罐区油品渗漏事故应急预案1.应急事件1.1油罐阀门、管线、法兰、盲板密封件损坏导致油品渗漏;1.2卸油过程中油罐液位超过安全容量导致油品渗漏;1.3其他不确定因素(自然因素、人为因素、设备因素)造成的油品渗漏。2.应急措施2.1处理措施:立即分析渗漏原因,采取措施堵漏、减漏。若是油罐冒顶、跑油,应由司泵工启动倒罐进行倒罐,将油品倒入其他同品号油罐。;若是管线、法兰渗漏应立即关闭管线、法兰两端阀门,处理漏点。关闭污水阀和雨水阀。如果溢出油品是柴油,且溢油量较大值得进行收集时,抢险作战组使用油桶、油盒等工具收集。如果汽油溢出量大,则人员撤出防火堤以外,防止油气中毒,不再收集落地汽油,用消防沙覆盖地面油品进行吸附。应急人员要穿戴好防静电服装,防止冻伤、灼伤。现场指挥人员组织岗位抢险人员戴好防毒面具,以防中毒。事故现场严禁火种,严禁使用非防爆工具,严禁穿化纤服装进入警戒区域。2.2警戒、疏散程序2.2.1警戒:警戒在泄漏区域的范围外建立警戒区,警戒区域的边界应设置警戒标志并负责警戒,义务消防人员应在现场进行监护。2.2.2疏散:除操作人员及事故救护人员外,应及时疏散现场的无关人员。疏散方向为上风向。2.3环境处理措施对油品泄漏后的现场进行清理,用不含化纤的棉纱擦拭油罐和管线阀门,将含油棉纱和被油品污染的土送市环境保护局固体废物处理中心处理对排污情况要及时检验、处理、报告。

十二油泵棚油品渗漏应急预案1.应急事件1.1泵棚阀门、管线、法兰、盲板密封件损坏导致油品渗漏;1.2司泵工在执行司泵作业时违章操作导致设备损坏油品渗漏;1.3其他不确定因素(自然因素、人为因素、设备因素)造成的油品渗漏。2.应急措施2.1处理措施:司泵工发现时要马上停止输油作业、并切断泵房(所有)设备电源停、关闭(所有)进出口阀门。立即分析泄漏原因,采取措施堵漏、减漏。如果溢出油品是柴油,且溢油量较大值得进行收集时,抢险作战组使用油桶、油盒等工具收集。如果汽油溢出量大,则人员撤出防火堤以外,防止油气中毒,不再收集落地汽油,用消防沙覆盖地面油品进行吸附。应急人员要穿戴好防静电服装,防止冻伤、灼伤。现场指挥人员组织岗位抢险人员戴好空气呼吸器,以防中毒。事故现场严禁火种,严禁使用非防爆工具,严禁穿化纤服装进入警戒区域。2.2警戒、疏散程序2.2.1警戒:警戒在泄漏区域的范围外建立警戒区,警戒区域的边界应设置警戒标志并负责警戒,义务消防人员应在现场进行监护。2.2.2疏散:除操作人员及事故救护人员外,应及时疏散现场的无关人员。疏散方向为上风向。2.3环境处理措施:对油品泄漏后的现场进行清理,用不含化纤的棉纱擦拭油罐和管线阀门,将含油棉纱和被油品污染的土送市环境保护局固体废物处理中心处理对排污情况要及时检验、处理、报告。

十三输油管线油品渗漏应急预案1.应急事件1.1输油管线上焊接处、法兰连接处、盲板密封件损坏导致油品渗漏;1.2司泵工在执行司泵作业时违章操作导致管线压力过大,油品渗漏;1.3其他不确定因素(自然因素、人为因素、设备因素)造成的油品渗漏。2.应急措施2.1处理措施:司泵工在接到通知时要马上停止输油作业、并切断泵房(所有)设备电源停、关闭(所有)进出口阀门。立即分析渗漏原因,采取措施堵漏、减漏。设法导出管线内残余油品。如果溢出油品是柴油,且溢油量较大值得进行收集时,抢险作战组使用油桶、油盒等工具收集。如果汽油溢出量大,则人员撤出防火堤以外,防止油气中毒,不再收集落地汽油,用消防沙覆盖地面油品进行吸附。应急人员要穿戴好防静电服装,防止冻伤、灼伤。现场指挥人员组织岗位抢险人员戴好空气呼吸器,以防中毒。事故现场严禁火种,严禁使用非防爆工具,严禁穿化纤服装进入警戒区域。2.2警戒、疏散程序2.2.1警戒:警戒在泄漏区域的范围外建立警戒区,警戒区域的边界应设置警戒标志并负责警戒,消防车辆及消防人员应在现场进行监护。2.2.2疏散:除操作人员及事故救护人员外,应及时疏散现场的无关人员。疏散方向为上风向。2.3环境处理措施对油品泄漏后的现场进行清理,用不含化纤的棉纱擦拭油罐和管线阀门,将含油棉纱和被油品污染的土送市环境保护局固体废物处理中心处理对排污情况要及时检验、处理、报告。

十四阀门油品渗应急预案1.应急事件1.1管线沿途阀门、管线、法兰、盲板密封件损坏导致油品渗漏;1.2由于昼夜温差较大,计量员未及时开启涨油管阀门导致压力加大阀门法兰处密封垫损坏造成油品渗漏;1.3其他不确定因素(自然因素、人为因素、设备因素)造成的油品渗漏。2.应急措施2.1处理措施:司泵工在接到通知时要马上停止输油作业、并切断泵房(所有)设备电源停、关闭(所有)进出口阀门。立即分析泄漏原因,采取措施堵漏、减漏。设法导出管线内残余油品。如果溢出油品是柴油,且溢油量较大值得进行收集时,抢险作战组使用油桶、油盒等工具收集。如果汽油溢出量大,则人员撤出防火堤以外,防止油气中毒,不再收集落地汽油,用消防沙覆盖地面油品进行吸附。应急人员要穿戴好防静电服装,防止冻伤、灼伤。现场指挥人员组织岗位抢险人员戴好空气呼吸器,以防中毒。事故现场严禁火种,严禁使用非防爆工具,严禁穿化纤服装进入警戒区域。2.2警戒、疏散程序2.2.1警戒:警戒在泄漏区域的范围外建立警戒区,警戒区域的边界应设置警戒标志并负责警戒,消防车辆及消防人员应在现场进行监护。2.2.2疏散:除操作人员及事故救护人员外,应及时疏散现场的无关人员。疏散方向为上风向。2.3环境处理措施对油品泄漏后的现场进行清理,用不含化纤的棉纱擦拭油罐和管线阀门,将含油棉纱和被油品污染的土送市环境保护局固体废物处理中心处理对排污情况要及时检验、处理、报告。。

十五付油区跑油、冒油应急预案1.应急事件1.1付油台阀门、管线、法兰、盲板密封件损坏导致油品跑冒;1.2发油员在执行发油作业时违章操作导致油品跑冒;1.3油罐车计划超出安全容量、车身问题导致油品跑冒;1.4其他不确定因素(自然因素、人为因素、设备因素)造成的油品跑冒。2.应急措施2.1处理措施:现场员工在接到通知时要马上停止发油作业、并切断设备电源停止作业、关闭(所有)进出口阀门。付油员按控制器上暂停按钮,关闭付油阀门,停止作业、拔出鹤管,盖好油罐车口盖。油罐车禁止启动。撤离发生地时必须推离付油台,停放在指定位置。抢险作战组用消防沙覆盖地面油品,并使用棉布、吸油毡等工具回收油品。应急人员应按要求穿戴好防静电服装,防止引起火灾。事故现场严禁火种,严禁使用非防爆工具,严禁穿化纤服装进入警戒区域。2.2警戒、疏散程序2.2.1警戒:警戒在泄漏区域的范围外建立警戒区,警戒区域的边界应设置警戒标志并负责警戒,消防车辆及消防人员应在现场进行监护。2.2.2疏散:除操作人员及事故救护人员外,应及时疏散现场的无关人员。疏散方向为上风向。2.3环境处理措施对油品泄漏后的现场进行清理,用不含化纤的棉纱擦拭油罐和管线阀门,将含油棉纱和被油品污染的土送市环境保护局固体废物处理中心处理对排污情况要及时检验、处理、报告。

十六趸船、油船卸油跑油应急预案1.应急事件1.1趸船或油船阀门、管线、法兰、盲板密封件损坏导致油品跑冒;1.2卸油员在执行卸油作业时违章操作导致油品跑冒;1.3其他不确定因素(自然因素、人为因素、设备因素)造成的油品跑冒。2.应急措施2.1处理措施:现场员工在接到通知时要马上停止卸油作业、并切断设备电源停止作业、关闭(所有)进出口阀门,并立即报告应急总指挥,由总指挥根据情况是否报火警和水路部门。如渗漏面积小,抢险作战组用消防沙覆盖地面油品,并使用油桶、油盒等工具回收油品。如渗漏面积较广,立即利用堵漏材料进行堵漏,防止油品流入江河。应急人员应按要求穿戴好防静电服装和救生衣。事故现场严禁火种,严禁使用非防爆工具,严禁穿化纤服装进入警戒区域。2.2警戒、疏散程序2.2.1警戒:警戒在泄漏区域的范围外建立警戒区,警戒区域的边界应设置警戒标志并负责警戒,消防车辆及消防人员应在现场进行监护。2.2.2疏散:除操作人员及事故救护人员外,应及时疏散现场的无关人员。疏散方向为上风向。2.3环境处理措施对油品泄漏后的现场进行清理,用不含化纤的棉纱擦拭油罐和管线阀门,将含油棉纱和被油品污染的土送市环境保护局固体废物处理中心处理对排污情况要及时检验、处理、报告。

十七油罐抽瘪应急预案1.应急事件1.1呼吸阀主付发盘是否失灵导致油罐压力过大造成油罐抽瘪;1.2其他不确定因素(自然因素、人为因素、设备因素)造成的油罐抽瘪。2.应急措施2.1处理措施:立即关闭大罐的进口阀门,计量人员缓慢打开计量口尝试紧急卸压。开启相邻同品种储油大罐进口阀,开启事故罐出口,将油品应急导入相邻罐,以缓解罐内压力。缓慢打开计量口尝试紧急卸压。立即将抽瘪油罐内的油品用泵或自压转入空罐或同品种低液位油罐。若有油品泄漏,泄漏处可用专用容器盛接泄漏油品,泄漏到现场的油品要全力回收。应急人员要穿戴好防静电服装,防止冻伤。现场指挥人员组织岗位抢险人员戴好防毒面具,以免中毒。事故现场严禁火种,严禁使用非防爆工具,严禁穿化纤服装进入警戒区域。2.2警戒、疏散程序2.2.1警戒:警戒疏散组在火灾现场外围建立警戒区,警戒区域的边界应设标志并负责警戒。2.2.2疏散:除操作人员及事故抢险人员,应及时疏散现场的无关人员。2.3事故报告:按照规定程序,逐级上报主管部门。

十八油品混装应急预案1.应急事件1.1卸油人员在执行卸油作业时违章操作引起油品混装;1.2司泵工在执行司泵作业时违章操作引起油品混装;1.3发油员在进行分仓装油作业时,误操作造成汽油罐车油品混装。2.应急措施2.1处理措施:立即停止输油作业,关闭电源,关闭进油管线阀门应急总指挥李中伟根据现场情况组织人员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尽量减少事态的进一步扩大。若柴油、汽油相混量较大,则需清罐,并将混合油运出库外交公司处理。若汽车罐车混油,停止作业,把油罐车推离场地,报公司处理。2.2事故报告:按照规定程序,逐级上报主管部门。

十九机械伤害应急预案1.应急事件1.1在设备运行过程中有人不小心受到泵机的机械伤害;2.应急措施2.1处理措施:在场员工立即向应急总指挥汇报,说明出事地点等情况。现场员工立即切断该设备电源,停止生产作业。通讯组立即拨打120急救或与车队联系将伤员送到附近医院。2.2警戒、疏散程序2.2.1警戒:警戒在泄漏区域的范围外建立警戒区,警戒区域的边界应设置警戒标志并负责警戒。2.2.2疏散:除操作人员及事故救护人员外,应及时疏散现场的无关人员。2.3处理措施:按照规定程序,逐级上报主管部门。

二十油船碰撞趸船应急预案1.应急事件1.1油船在无指挥或错误指挥下与趸船碰撞;1.2其他不确定因素(自然因素、人为因素、设备因素)造成的油船碰撞。2.应急措施2.1处理措施:在场员工立即向应急总指挥汇报,说明出事地点等情况。抢先作战组立即配备灭火器等消防器材,并指挥油船与趸船进行分离。分离过程中抢先作战组对两船进行巡检,避免发生渗漏。如因碰撞发生渗漏,应立即利用堵漏工具进行堵漏;渗漏面积过大,应先使用围油栏将两船围住,在油品完全回收之后再实行两船分离。2.2警戒、疏散程序2.2.1警戒:警戒在泄漏区域的范围外建立警戒区,警戒区域的边界应设置警戒标志并负责警戒。2.2.2疏散:除操作人员及事故救护人员外,应及时疏散现场的无关人员。2.3处理措施:按照规定程序,逐级上报主管部门。

二一食物中毒应急预案1.应急事件1.1用餐员工在用餐后出现头晕、腹泻、呕吐、四肢无力的症状。2.应急措施2.1处理措施:立即拔打120急救电话、组织人员将中毒较深的员工送往医院救治,并分派人员通知食堂停止用餐、封存现场食物,保护现场。医护人员对食物中毒人员采取现场急救措施。将食物中毒症状较重人员转送到医疗机构。停止食堂所有人员就餐,保存全部剩余食物,对现场进行保护,查找中毒原因。后勤保障组将中毒人员转移到通风宽敞处,作食物中毒的救护工作,将症状严重的派专车送往医院急救或拨打急救中心120电话求救。事后,食堂所有餐具、桌椅、室内环境卫生、室外周围进行消毒。2.2事故报告:按照规定程序,逐级上报主管部门。

二二油气中毒应急预案1.应急事件1.1进入油罐内作业的人员,由于受到外界因素(高温、有毒有害聚集)及人与人个体差异的内在因素的影响,而出现中毒、中暑体征表现的现象。1.2进入有限空间(下水道、阀门井)进行检修作业的人员于受到外界因素(高温、氧气匮乏)及人与人个体差异的内在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呼吸困难、中暑体征表现的现象。2.应急措施2.1处理措施:人员自救:当人员有中毒或中暑感觉时应保持冷静,抓住罐池内附设器件如爬梯,爬出罐池外。如果无法爬出就大声呼救,直到旁人听到营救为止。现场指挥人员立即组织人员将患者救出,联系急救中心(电话120)。营救人员作好自身防护,迅速将中毒、中暑者救出,实施急救并及时送往急救中心。抢救者进入罐池内必须系好安全绳、佩带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夜间携带防爆手电,且必须有人监护、拉保护绳、营救绳。抢救者将营救绳绑在中毒、中暑者腰间或腋下,即刻发出提拉信号,提拉用力要小心,防止撞伤。将抢救者移到安全处后(冬季要保暖处)应立即判断呼吸、心跳状况,如无呼吸及心跳,立即实施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挤压。在实施人工呼吸前要清除口腔及呼吸道中的杂物。对呼吸、心跳不好或停止的,要就地抢救,情况好转后在转送医院。急救中心来人前不放弃急救。在送往医院途中,使患者平躺,保持呼吸道畅通,并继续实施人工呼吸。在医务人员到现场后由医务人员进行抢救。其他人员现场配合。2.2事故报告:按照规定程序,逐级上报主管部门。

二三中暑应急预案1.应急事件1.1由于受到外界因素(高温、油气聚集)及人与人个体差异的内在因素的影响,而出现中暑体征表现的现象。2.应急措施2.1处理措施:员工在进罐池作业中暑时现场人员要立即停止作业,并在第一时间通知应急总指挥(油库主任)。现场作业人员在发现有人中暑昏倒后不养慌张,要立即将中暑人员移动至阴凉地区,解开上衣钮扣、保持现场通风,口服盐水。后勤保障组将中暑人员转移到生活区,作基本的救护工作,将症状严重的派专车送往医院急救或拨打急救中心120电话求救。2.2事故报告:按照规定程序,逐级上报主管部门。

二四雪灾应急预案1.应急事件1.1长沙丁字油库遭遇暴雪自然灾害。2.应急措施2.1处理措施:立即报告应急总指挥,应急总指挥根据事事态状况决定是否报告有关部门。检查消防水管线内是否有水。检查罩棚是否牢固、排水系统是否正常、生活用水管道是否结冰、卸油口是否密封、量油口是否密封。检查操作台上、阀门是否有结蜡现象、电机能否正常运行、输油管线是否有裂纹、电路是否正常、进出口是否有积雪。检查电线、电缆、库外电线杆和高压线有无损坏现象。对检查中发现有存在冻害可能的设备设施,要及时进行处理;对于不能及时处理的安全隐患和设备缺陷。必要时,切断市电,自行发电。应急救援组组织员工及时清除冰雪,进行资产保护和人员搜救,根据天气变化适时调整作战方案和调配防冻应急物资等。2.2事故报告:按照规定程序,逐级上报主管部门。

二五风灾应急预案1.应急事件1.1长沙丁字油库遭遇巨风自然灾害。2.应急措施2.1处理措施:立即报告应急总指挥,应急总指挥根据事事态状况决定是否报告有关部门。如遇强风袭击,切断电源,关闭好所有阀门、机泵,停止一切生产作业,同时所有人员进入综合楼内避险。2.2事故报告:按照规定程序,逐级上报主管部门。

二六地震应急预案1.应急事件1.1长沙丁字油库遭遇地震自然灾害。2.应急措施2.1处理措施:接到地震预报后,油库领导班子成员轮流值班,并随时与市政府防震指挥部、安全管理、公安、消防等部门保持联系。每天无论白天和夜晚,确保至少一名领导班子成员在现场指挥抢险救灾。现场应急领导小组成员24小进值班,值班地点在主任办公室。针对地震可能造成的危害后果,各应急小组组织进行现场应急演练,检验应急措施效果和应急联络是否畅通,使应急人员熟练掌握应急知识和技巧,最大限度的降低地震造成的损失。为降低地震所照成的损失,各应急小组有以下职责:a)抢险作战组:1、负责平衡各油罐所油品的数量,使各油罐均衡存油品,防止地震发生时由于油罐内液位过高造油品泄漏;检查油罐呼吸阀、阻火器是否完好,进行真空扫线抽空管线内的余油,设备维修协助安全班组将泵与管线的连接处断开,并用盲板盲死,并认真检查防雷防静电设施的完好情况,防止地震时静电释放不及时造成的火灾事故;关严油罐根部的两道阀门,将波纹管螺丝完全松开,防止地震发生时输油管线扭曲变形造成油罐管线连接处、法兰连接处、阀门等部位断裂跑油,检查并确认各油罐液面高度并向组长汇报工作;地震发生后负责对油罐区、泵棚、栈桥等安全班组所管辖设备设施进行检查、维修人员对防火堤缝进行修补。2、负责动力运行系统应急措施的落实,将发电系统调至手动状态,随时做好发电的准备,负责做好电气设备设施的安全检查,确保变压器、高低压配电柜、发电机等设备设施安全运行率达到100%。以上措施必须油库主任检查认可后,安全班组、安全技术员、设备技术员在地震应急措施落实情况签字确认表上签字确认。3、负责震后设备设施的工程抢险工作,一旦发生油品泄漏,启动油品泄漏事故应急预案,采取堵漏措施防止事态扩大。4、负责落实油气浓度的检查和检测,检查静电设备设施是否完好,组织进行设备设施的工程式抢险。5、负责进行工艺处理措施的落实。6、负责组织消防队人员进行设备抢险的现场监护。7、负责一旦发生火灾,启动火灾已急预案,确认着火介质和火灾地点,组织进行火灾扑救。b)通讯联络组:1、负责防震和救援知识的学习和宣传,学习救援和逃生知识,尽量向空旷处躲避,注意保暖防止冻伤。搞好震时安全稳定工作,负责地震发生后对外协调与联络。2、建立当班职工人数清点汇报制度,每天8点30分和16点30分各部门将当班员工名单以书面形式报综合办公室。3、负责将每天检查情况和职工人数的清点情况及时向应急总指挥汇报。4、负责地震发生前设备设施完好率的检查及应急预案中对设备设施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的检查,负责地震发生后抢修设备时各场所可燃气体浓度的检测,进行现场监护。5、负责人员在岗情况的统计备案,地震发生后负责抢险工作的监督检查。6、负责地震发生后应急车辆和驾驶员的紧急调配。c)后勤保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